回覆列表
  • 1 # 曉窗視界

    唐代吐蕃國自西勃興,與唐王朝敵國對峙,分庭抗禮。時而進犯,時而求婚;時而掠地,時而請和。而唐廷則或征伐防禦,亦或綏靖安撫。這種戰和交錯的局面自634年至842年,約略持續了二百餘年。唐蕃兩國之間儘管有多次戰爭,但正如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分析,由於“經濟文化上的需要,促使兩國的基本關係,不能不是和好的。”其中有一次講和會盟就是德宗建中四年正月,在清水(今甘肅省清水縣)舉行的。《舊唐書·土蕃轉》記載了這次盟好的全過程:

    詔張鎰與尚結贊盟於清水。將盟,鎰與結贊約,各以二千人赴壇所,執兵者半之,列於壇外二百步;散從者半之,分立壇下。鎰與賓佐齊映、齊抗及會盟官崔漢衡、樊澤、常魯、於頔等七人皆朝服。結贊與其本國將相論悉頰藏、論臧熱、論利駞、斯官者、論力徐。等亦七人,俱升壇為盟。初約漢以牛、蕃以馬。鎰恥與之盟,將殺其禮,乃謂結贊曰:“漢非牛不田,蕃非馬不行,今請以羊、豕、犬三物代之。”結讚許諾。塞外天豕,結贊請出羝羊,鎰出犬及羊,乃於壇北刑之,雜血二器而歃盟。文曰:唐有天下,恢奄禹跡,舟車所至,莫不率俾。以累聖重光,歷年為永,彰王者之丕業,被四海之聲教。與吐蕃贊普,代為婚姻,固結鄰好,安危同體,甥舅之國,將二百年。其間或因小忿,棄惠為讎,封疆騷然,靡有寧歲。皇帝踐祚,愍茲黎元,俾釋俘隸,以歸蕃落。蕃國展禮,同茲葉和,行人往復,累布成命。是必詐謀不起,兵車不用矣。彼猶以兩國之要,求之永久,古有結盟,今請用之。國家務息邊人,外其故地,棄利蹈義,堅盟從約。今國家所守界:涇州西至彈箏峽西口,隴州西至清水縣,鳳州西至同谷縣;暨劍南西山大渡河東,為漢界。蕃國守鎮在蘭、渭、原、會,西至臨洮,東至成州,抵劍南西界磨些諸蠻,大渡水西南為蕃界。其兵馬鎮守之處,州縣見有居人,彼此兩邊見屬漢諸蠻,以今所分見住處,依前為定。其河河以北,從故新泉軍,直北至大磧,直南至賀蘭山駱駝嶺為界,中間悉為閒田。盟文有所不載者,蕃有兵馬處蕃守,漢有兵馬處漢守,並依見守,不能侵越。其先未有兵馬處,不得新置,並築城堡耕種。今二國將相受辭而會,齋戒將事。告天地山川之神,惟神照臨,無得愆墜,其盟文藏於宗廟,副在有司,二國之成,其永保之。

      代表唐蕃會盟的是張鎰和尚結贊。張鎰,蘇州人,朔方節度使齊丘之子。德宗即位,拜張鎰為中書侍郎、平章事。尚結贊,吐蕃宦族稱為“尚”。結贊為其名,尚結贊是吐蕃大相。從會盟盟書看,唐廷以“國家務息邊人,外其故也,棄利蹈義”為理由,承認吐蕃當時所侵佔的唐州縣為吐蕃領土,並暫時劃定守界,唐廷“涇州西至彈箏峽,隴州西至清水縣,鳳州西至同谷縣,及劍南大渡河東岸為漢界”吐蕃則佔有了原屬唐朝的蘭、渭、原、會諸州。並約定唐蕃各自以兵馬處為守,“不得侵越”實際各自維持現狀。

    (《文化天水》)

  • 2 # Y送贊幹部

    清水盟約,即清水會盟,唐蕃清水之盟,是唐朝在建中四年(783年),與吐蕃第六次會盟、第三次議定邊界。在此次會盟中,正處於內亂的唐王朝被迫割讓了被吐蕃趁亂實際佔領的鳳翔以西的廣大地區與吐蕃和好。不過吐蕃對合盟並無誠意,盟約締結後沒多久就毀盟侵唐,最終釀成平涼會盟上唐廷盟官被捕殺,唐盟使渾瑊逃跑的劫盟惡果,因此盟約作廢,此後唐吐恢復交戰狀態並在西北西南地區進行拉鋸戰,直到唐宣宗大中年間唐朝收復大部分失地。

    763年安史之亂後,吐蕃軍隊趁亂大舉進攻唐朝因唐朝地方將領與唐中央產生矛盾而故意放吐蕃入侵加上宦官程元振隱瞞軍情不報使得唐中央視未能及時佈置防禦導致吐蕃佔領長安15天。唐代宗匆忙逃往陝州。雖然郭子儀施疑兵計使得吐蕃退兵,但吐蕃佔領了鳳翔以西的廣大地區。779年,唐代宗病逝後,唐德宗主動派遣使者謀求與吐蕃和好,詔書中改"獻"為"進","賜"為"寄","領取"為"領之"。以表示兩國的對等地位。建中四年(783年),隴右節度使張鎰與幕府齊映、齊抗、鴻臚卿崔漢衡、計會使於頔、樊澤、入蕃使判官常魯在清水縣,與吐蕃大相尚結贊、大將論悉頰藏、論臧熱、論利陀、論力徐會盟,釐定兩國邊界:"唐地涇州右盡彈箏峽,隴州右極清水,鳳州西盡同谷,劍南盡西山、大度水。吐蕃守鎮蘭、渭、原、會,西臨洮,東成州,抵劍南西磨些諸蠻、大度水之西南。盡大河北自新泉軍抵大磧,南極賀蘭橐它嶺,其間為閒田。二國所棄戍地毋增兵,毋創城堡,毋耕邊田。"

    盟文曰:"今國家所守界:涇州(今甘肅經州)西至彈箏峽西口(今平涼縣西),隴州(今陝西隴縣)西至清水縣,鳳州(今隴西鳳縣)西至同谷縣(今甘肅成縣),暨劍南西山、大渡河東,為漢界。蕃國守鎮在蘭、渭、原、會,西至臨洮(今甘肅臨潭),又東至成州(今甘肅成縣西),抵劍南西界磨些諸蠻、大渡水西南,為蕃界。""盟畢,結贊請鎰(大唐割地使張鎰)就壇之西南隅佛幄中焚香為誓,誓畢,復升壇飲酒。獻酬之禮,各用其物,以將厚意而歸 "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迅速衰落,實際上是不平等的條約。

  • 3 # 情歌悠揚586

    清水盟約,即清水會盟,唐蕃清水之盟,是唐朝在建中四年(783年),與吐蕃第六次會盟、第三次議定邊界。在此次會盟中,正處於內亂的唐王朝被迫割讓了被吐蕃趁亂實際佔領的鳳翔以西的廣大地區與吐蕃和好。不過吐蕃對合盟並無誠意,盟約締結後沒多久就毀盟侵唐,最終釀成平涼會盟上唐廷盟官被捕殺,唐盟使渾瑊逃跑的劫盟惡果,因此盟約作廢,此後唐吐恢復交戰狀態並在西北西南地區進行拉鋸戰,直到唐宣宗大中年間唐朝收復大部分失地。

    763年安史之亂後,吐蕃軍隊趁亂大舉進攻唐朝因唐朝地方將領與唐中央產生矛盾而故意放吐蕃入侵加上宦官程元振隱瞞軍情不報使得唐中央視未能及時佈置防禦導致吐蕃佔領長安15天。唐代宗匆忙逃往陝州。雖然郭子儀施疑兵計使得吐蕃退兵,但吐蕃佔領了鳳翔以西的廣大地區。779年,唐代宗病逝後,唐德宗主動派遣使者謀求與吐蕃和好,詔書中改"獻"為"進","賜"為"寄","領取"為"領之"。以表示兩國的對等地位。建中四年(783年),隴右節度使張鎰與幕府齊映、齊抗、鴻臚卿崔漢衡、計會使於頔、樊澤、入蕃使判官常魯在清水縣,與吐蕃大相尚結贊、大將論悉頰藏、論臧熱、論利陀、論力徐會盟,釐定兩國邊界:"唐地涇州右盡彈箏峽,隴州右極清水,鳳州西盡同谷,劍南盡西山、大度水。吐蕃守鎮蘭、渭、原、會,西臨洮,東成州,抵劍南西磨些諸蠻、大度水之西南。盡大河北自新泉軍抵大磧,南極賀蘭橐它嶺,其間為閒田。二國所棄戍地毋增兵,毋創城堡,毋耕邊田。"

  • 4 # lm愛國者

    吐蕃王朝是西藏曆史上第一個有明確史料記載的政權,松贊干布被認為是實際立國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統一下凝聚成強大勢力逐漸走岀封閉的內陸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會第一次岀現勃勃生機。強盛的吐蕃與同樣強盛的唐朝相生相剋、相愛相殺。唐朝人曾恐怖地形容吐蕃:“自古西戌,未有如斯之盛。”

    1.長安的陷落及其原因

    763年,唐代宗李豫即位。吐蕃趁唐朝剛剛經歷戰亂、國力衰弱,加上新皇上位,根基不穩之機,舉兵20萬前來進犯。河西走廊唐軍大部被調往進剿叛軍的一線,邊關空虛。吐蕃軍勢如破竹,很快近逼長安。唐代宗見事態緊急,詔令長子李適為關內元帥,命令削職為民、賦閒在家的郭子儀為關內副元帥,組織兵馬抗擊吐蕃,保衛西安。自已則逃往陝州(今河南陝縣)。吐蕃憑藉優勢軍力,很快就攻陷了長安城。

    長安倫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軍力衰弱,部署不當,準備不足,以及“以土地換和平”等相關政策沒有向吐蕃兌現等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吐蕃與唐朝兩國的國力已經發生逆轉。此時的吐蕃王朝正處於上升期:國內政局穩定,755年即位的墀松德贊重用尚也息、尚息東贊等四位重臣,他們一致對唐持強硬態度,並且侵唐蓄謀已久;經濟上,農業、畜牧業發達,人民生活總體比較富足;其時,吐蕃疆域達800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800萬,成為東拒大唐、西抗阿拉伯帝國的世界第三大強國。而大唐雖然仍是世界強國,但已為強弩之末,八年的“安史之亂”,已將這個昔日的東方巨人拖得疲憊不堪。

    幸運的是,吐蕃並無長期佔領長安的打算,加上軍隊染上痢疾,15天后就主動撤軍了。

    2.唐朝吐蕃的兩國關係

    吐蕃是今藏族人的先祖。公元6世紀後期,在西藏西南部建立了奴隸制國家,其王稱讚普。7世紀初,贊普松贊干布統一了西藏高原,定都為邏些城(今拉薩)。他屢屢向唐示好,並多次遣使向唐求婚。貞觀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李世民便以文成公主入吐蕃和親,嫁與松贊干布。唐高宗李治時,又封松贊干布為附馬都尉、西部郡王,從此確定了吐蕃對唐朝的臣屬關係。景龍元年,(707年),唐中宗李顯又以金城公主人嫁吐蕃贊普尺帶珠丹,唐蕃遂合為一家。雙方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加速了吐蕃封建化程序。

    670年,唐蕃雙方為吐谷渾第一次大打出手(此前662年雙方曾打過一次小仗),在青海湖南面的大非川之戰中,唐軍戰敗。從此吐蕃牢固控制了青海西部。但其後的安西爭奪中,吐蕃失敗,唐從此長期控制安西此庭河西隴右。也就是從670年開始,唐蕃兩國進入時戰時和時期。

    在662年—755年的近百年中,唐史記載的兩國間爆發的戰事共40起,大唐12負28勝,勝率明顯高於吐蕃。但唐史統計的資料是否屬實很難說,連日本歷史學者都不信。宏觀上看,大唐28勝殲敵總數為十萬。而在40場戰事中,規模最大的4場會戰均為唐敗,戰死士兵高達四五十萬,傷者更不計其數,唐帝國的傷亡人數要比吐蕃高岀數倍。

    蕃軍戰鬥力遠勝唐軍,這是沒有疑問的。百年戰爭史換來的是唐軍對蕃軍的敬畏。這些勇猛的“西戌”永遠是唐軍心中抹不去的夢魘。還須指岀的是,以上戰損比還只是安史之亂前的,若是安史之亂之後兩軍再戰呢?

    3.清水會盟

    大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李適即位。德宗調整了與吐蕃的外交關係:以和為主,以戰為輔。783年,雙方在甘肅清水會盟,這次會盟是唐朝與吐蕃10次會盟中,惟一正式舉行儀式的會盟。唐蕃簽訂了“清水盟約”。在“清水盟約”中,唐朝承認吐蕃對實際佔領區的合法性。並且唐朝和吐蕃之間設定了“閒田地帶”,實際上閒田地帶是雙方的緩衝區,誰的實力強誰就可以佔領。毫無疑問,吐蕃是這次“清水盟約”的最大獲利者。他不僅獲得了唐朝的大片土地,還獲得了下一步向唐朝更大擴張的有利條件。

    從吐蕃乘“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力虧損之機攻陷長安開始,飽經內憂外患的唐帝國一直處於被動防守階段,而吐蕃也一直呈步步緊逼的態勢,對唐朝的國土進行一次次的呑噬。

    不過,吐蕃對合盟並無誠意,盟約簽訂不久就毀約侵唐,最終釀成平涼會盟上唐廷盟官被捕殺,唐盟使渾瑊逃跑的劫盟惡果,因此盟約作廢。此後唐蕃恢復交戰狀態並在西北西南地區進行拉鋸戰,直到唐宣宗李忱大中年間收復大部分失地。

  • 5 #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在唐朝與吐蕃二百餘年的交往史上,戰爭一直都是主旋律。

    這兩個迎頭相撞的大帝國,在東起四川劍南,西至大小勃律,綿延數千裡的戰線上陳兵百萬,見諸史端的大戰多達190餘次,邊境摩擦無算。

    但就這種戰事頻仍的局面裡,兩國的外交聯絡卻始終未曾斷絕,兩國遣使互訪也有190餘次,期間還舉行了十次會盟大典。

    706年(中宗神龍二年)的神龍會盟;

    714年(玄宗開元二年)的河源會盟;

    733年(玄宗開元二十一年)的赤嶺會盟;

    736年(開元二十四年)河西節度使崔希逸與吐蕃大相乞力徐的河西之盟;

    762年(代宗寶應元年)的長安鴻臚寺歃血;

    765年(代宗永泰元年)興唐寺永泰盟誓;

    767年(代宗大曆二年)興唐寺大曆盟誓;

    783年(德宗建中四年)的清水會盟。

    787年(德宗貞元三年)平涼會盟;

    821年(唐穆宗長慶元年)的長慶會盟。

    在這十次會盟中,最為人所熟知的是長慶會盟。

    因為,長慶會盟有實物證據,大昭寺門前矗立的“唐博會盟碑”,就是這次會盟的結果。

    另外,長慶會盟是唐蕃最後一次會盟。此次會盟之後,兩國再無大戰,會盟的條約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遵守。

    學者們在追溯漢藏兩族源遠流長的交往史時,通常將長慶會盟作為友好的範例,進行列舉研究。

    但其實,發生在德宗初年的清水會盟,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總結來說,至少有以下兩點:

    1、雙方第一次詳細劃定了邊界,並被長期保持。

    直到38年後,再議盟約(長慶會盟)時,依舊以這條邊界為準。

    2、唐蕃兩國的國家地位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下面,我們就唐蕃清水會盟的前後事宜,及其影響一一詳述。

    一、清水會盟的歷史背景

    755年(天寶十四年)爆發的安史之亂,將唐朝歷史攔腰斬斷。

    之後的肅宗、代宗兩朝,國家民生凋敝、破敗不堪。隨著,唐朝河隴邊軍大量東調平叛,“吐蕃得乘隙暴掠(河隴)”。

    《新唐書·吐蕃傳》:“安祿山亂,哥舒翰悉河隴兵東守憧關,而諸將各以所鎮兵討難,始號行營,邊候空虛,故吐蕃得乘隙暴掠。”

    唐代宗大曆初年(766年)版圖,吐蕃已佔領涼州,截斷河西走廊。

    代宗即位後,雖改變了肅宗時對於吐蕃“輸絹帛以求和平”的政策,但可惜國力、軍力,實在難與如日中天的吐蕃抗衡。

    再加上,經過兩次僕固懷恩之亂,唐朝內有藩鎮割據,外部民族(回紇、党項等族)紛紛離心。

    在這種危機四伏的狀態下,所幸有郭子儀、李晟、馬燧、渾瑊等一干良將,總算將唐朝的防線穩固在靈、涇、邠州一線,但隴山以西的廣大地區,已在吐蕃的牢牢控制治下。

    對於當時的唐蕃軍情,郭子儀在上書中說道:“今吐蕃充斥,勢強十倍,兼河隴之地,雜羌、(吐谷)渾之眾,每歲來窺近鄰。以朔方減十倍之軍,當吐蕃加十倍之騎,欲求致勝,豈易為力!……臣所統將士,不當賊四分之一,所有徵馬,不當賊百分之二,誠合固守,不宜為戰。”

    可見肅、代二朝的唐軍,固守隴上尚且左支右絀,無力出城野戰,至於擊退吐蕃收復河隴,不過是個遙遠的夢景。

    對此情形,唐朝君民無不痛心疾首,白居易在《西涼伎》中寫道:

    涼州陷來四十年,

    河隴侵將七千裡。

    平時安西萬里疆,

    今日邊防在鳳翔。

    唐朝的西京鳳翔府,就是今天的寶雞市,距離長安城的直線距離只有150公里,吐蕃騎兵朝發而夕至。可見當時,唐軍邊防壓力之重。

    為躲避吐蕃軍隊巨大的壓力,宰相元載曾上奏代宗,建議“置中都河中府,秋杪[miǎo]行幸,春中還京”,以躲避吐蕃軍隊每年秋季必來的侵掠。

    所幸,大曆八年(773)郭子儀在靈州大破吐蕃。大曆十一年(780),劍南節度使崔寧又連續大“破吐蕃二十萬,斬首萬級,生擒一千一百五十人。”

    算是,堪堪挽住了危局,讓元載置中都東逃的計劃流產。

    但即便如此,安史之亂後,蕃軍穩居上風,唐軍苦苦支撐的局面一直得不到扭轉。

    西京鳳翔與長安的位置關係

    二、唐朝內部的政治訴求

    779年(大曆十四年)五月,唐代宗李豫崩,子李適繼位,是為唐德宗,次年改元建中。

    德宗即位後,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對內嚴厲打擊割據的藩鎮,對吐蕃則採取懷柔的政策。

    《新唐書 • 吐蕃傳》記載,“德宗即位,先內靖方鎮,顧歲與虜確,其亡獲相償,欲以德綏懷之”,這基本上是德宗建中年間的內外方略。

    但和平懷柔的前提是手裡得有籌碼,唐蕃兩軍還得硬碰硬的比劃比劃。

    就在德宗即位當年(大曆十四年)的九月,西川節度使崔寧被召入朝。

    崔寧在蜀地十餘年,雖有效的擋住了吐蕃、南詔的聯合進攻,但也造成了他權柄過重,實同藩鎮的結果。

    宰相楊炎以“蜀地富饒,(崔)寧據有之,朝廷失其外府,十四年矣,貢賦不入,與無蜀同”,請召崔寧入朝。

    崔寧入朝未幾,吐蕃大相聽說劍南的硬骨頭被搬走了,大喜,整軍而來。

    《舊唐書 • 吐蕃傳》有載,“十月,吐蕃率南蠻眾二十萬來寇:一入茂州,過漢川及灌口;一入扶、文,過方維、白瑣;一自黎、雅過鄧峽關,連陷郡邑”。

    德宗急命右神策都將李晟率神策軍四千人,金吾大將軍曲環率郊寧、鳳翔、幽州兵五千人,並會同山南東道軍,一同入蜀。

    《資治通鑑》記載如下,“合擊吐蕃、南詔,破之。范陽兵追及於七盤,又破之,遂克維、茂二州。李蔑追擊於大渡河外,又破之。吐蕃、南詔飢寒,隔於崖谷死者八九萬人”。

    《舊唐書•李晟傳》又曰:“晟乃逾漏天,拔飛越,廓清肅寧三城,絕大渡河,獲首虜千餘級,虜乃引退,歷留成都數月而還”。

    此戰唐軍大勝,沉重打擊了吐蕃與南詔的聯軍,重新控制了劍南西川,動搖了吐蕃、南詔間的軍事聯盟。

    吐蕃經此大敗,對於約為兄弟之盟的南詔,非常失望。

    自此以後“吐蕃役賦南蠻重數,又奪諸蠻險地立城堡,歲徵兵以助鎮防,(異)牟尋益厭苦之”。——《舊唐書 • 南詔傳》

    吐蕃無窮無盡的徵兵、徵糧,讓南詔王異牟尋不勝其擾,對吐蕃漸生嫌隙。這為日後,唐朝離間吐蕃、南詔的盟友關係埋下了伏筆。

    唐軍在劍南的大勝,反而堅定了德宗武力削藩的決心。但唐軍東西兩線作戰,無論如何力有不逮。

    為此,德宗皇帝開始對吐蕃展現善意。

    三、吐蕃國內的政治格局

    赤松德贊(755—797年在位)是繼松贊干布之後,吐蕃王朝另一位英明神武的君主。

    他在任期間,任用“三尚一論”輔政,大力推行帝國內部的制度建設與改革,將吐蕃王朝推上了一個新的巔峰。

    作為吐蕃王朝運氣最好的贊普,赤松德贊繼位當年,便趕上了安史之亂。他趁唐朝內部混亂、邊防空虛之機,積極擴張版圖。

    不數年,便盡陷蘭、廓(化隆縣)、河(臨夏)、鄯(樂都)、岷(岷縣)、秦(天水)、渭(隴西)等州,河隴千里之地,皆為吐蕃揚鞭之地。

    唐德宗貞元初年(785年)的版圖

    但經過了肅代兩朝的急速擴張,至德宗初年,吐蕃軍地的拓展已近極限。

    隴山一線剩下的城鎮,皆地形險峻易守難攻之地,吐蕃屢屢在靈州(靈武)、涇州(涇原)、邠州(彬縣)碰得頭破血流。

    難以突破唐軍死守的防線,讓吐蕃以戰養戰的掠奪戰術不再奏效,且之前所佔的州郡也要有個消化、管理的過程。

    當唐朝釋放出善意後,吐蕃也開始心照不宣的約束邊境士卒,河隴之地烽煙漸平。

    赤松德贊塑像

    另外,中年時的赤松德贊,已開始大力宏興佛教。

    赤松德贊執政之初,朝政多由信奉本教的大臣掌控。時任大相瑪祥仲巴傑、恩蘭·達扎路恭(唐史稱馬重英)一度在吐蕃國內推行禁佛政令,把拉薩供奉的佛像送至芒域(今不丹以及中國西藏自治區亞東一帶),並驅逐高僧,拆毀佛寺。

    但已經成年的赤松德贊,漸漸對橫行跋扈的瑪祥仲巴傑產生了不滿,他藉助信仰佛教大臣的勢力,設計把瑪祥仲巴傑活埋在一座墳墓中。

    處理掉信本教勢力的首領後,赤松德贊派人分別去唐朝和天竺訪求高僧。

    隨著,寂護、蓮花生、蓮花戒等高僧入藏弘揚佛法。赤松德贊下令全國廢除本教信仰,廢止本教祭祀並將本教經書丟入河中,強制本教徒改信佛教。

    775年(代宗大曆十年),在寂護和蓮花生的主持下,桑耶寺建成並開光。赤松德贊讓七位吐蕃貴族出家為僧,稱“預試七人”,這是藏傳佛教僧伽集團之始。

    桑耶寺

    此後,赤松德贊投入了大量的國家資源,開展大規模譯經、寫經、廣建佛寺、佛塔的舉動。

    這些崇佛舉動雖推動了吐蕃文教事業的發展,但鉅額的消耗也讓吐蕃經濟漸露疲態。

    唐朝使臣表露出會盟談和意願時,赤松德贊也利索的接過了橄欖枝。四、摳字眼的爭議

    779年(大曆十四年)八月,唐使韋倫帶著一份大禮入蕃。

    早年間唐蕃關係緊張,雙方使節多有被扣,不能還朝的事情發生。

    其中,唐代宗扣留的吐蕃使臣前後多達八批。這次唐朝為表善意,將代宗朝扣留的使臣和戰俘放回。

    《新唐書 • 吐蕃傳》記載,“會德宗初即位;以德綏四方,徵其俘囚五百餘人,各給衣一襲,使韋倫統還其國,與之約和,敕邊將無得侵伐”。

    赤松德贊初聞此事竟然不信,等俘虜先期入境,各還部落,都說:“唐新天子即位,出宮人,放禽獸,英威聖德,洽於中國。”

    一、代宗駕崩,吐蕃沒有派人弔唁;

    二、唐朝修建代宗陵寢,吐蕃沒有送禮;

    三、新皇即位吐蕃卻派兵入侵。

    赤松德讚的政治手腕純熟而靈活,彷彿兩國一直都是同志+兄弟般的感情,從來就沒打得你死我活。

    次年五月,韋倫再訪吐蕃。這次,他不但帶著德宗的盟書,還帶著李晟在西川俘虜的吐蕃戰俘。

    《冊府元龜》記載,“初吐蕃見韋倫再至,甚歡,既就館,聲樂以娛之,留九日而旋”。

    唐蕃熱絡的氣氛逐漸升溫,吐蕃也相應釋出了善意。

    780年(建中元年),涇原軍卒譁變,亂兵首領劉文喜以兒子為人質,請求吐蕃出兵。

    但赤松德贊考慮到唐蕃關係有所好轉,不願再生事端,拒絕了劉文喜的求救。

    雖然雙方都有合盟的意願,但談判桌上的交鋒是不可避免的。

    781年十一月,在談判中吐蕃使臣提出,唐朝宰相給吐蕃的國書,使用了歧視性的詞語,吐蕃朝內對這件事提出正式抗議。

    宰相楊炎國書是這樣寫的:“所貢獻物,並領訖;今賜外甥少信物,至領取。”

    吐蕃使臣認為,唐蕃本事平等關係,書中所用“貢”、“賜”二字,代表著以吐蕃為臣的意味,吐蕃不能接受,要求唐庭給出明確解釋。

    吐蕃大臣的“摳字眼”舉動,足以說明兩個問題:

    第一、此前幾次唐蕃會盟期間,唐與吐蕃之間存在某種程度的臣屬關係。

    否則,德宗的國書上不會用到“貢”、“賜”之類的字眼,而之前吐蕃是能接受的。

    可現在,吐蕃把唐朝按在地上摩擦了二十多年,自然不願在用一種唐上蕃下的口吻會談。

    第二、唐德宗的清水會盟是兩國平等關係,第一次被以文字的方式固定下來。

    對唐朝來說,始於此年的河北四鎮之亂已愈演愈烈,根本沒有和吐蕃討價還價的資本。

    於是,唐庭以“前相楊炎不循故事,致此誤爾”為藉口,修改敕書,把“貢”改為“進”,把“賜”改為“寄”,把以“領取”改為“領之”。

    唐蕃清水會盟後,隴右的地圖

    五、邊界的釐定

    吐蕃大臣除了摳字眼外,還提出兩國邊界劃分要以雲州之西,賀蘭山為界。這就意味著吐蕃佔領的河隴二道的領土,要求得到唐朝的正式承認。

    說實話,德宗肯定是不願意的,要說他對光復河隴沒念想是不可能的。這份協議只要一落筆,李適就變成了失地辱國之君了。

    但形勢比人強,即便李適心裡在不願意,他也得捏著鼻子答應,“其定界盟,並從之”。——《新唐書•吐蕃傳》

    吐蕃得到唐朝的承諾,於公元782年(建中三年)四月,歸還了被扣押在吐蕃的唐朝將士、僧尼八百人作為迴應。

    但放還唐朝將士後,吐蕃就沒動靜了,把李適急得沒著沒落的。

    吐蕃倒也不是晾著唐朝,準備加碼再要個高價。

    而是,吐蕃國記憶體在反對會盟的聲浪。

    時任吐蕃大相是尚結息(藏史稱琛尚野悉),他曾與恩蘭·達扎路恭一起攻入長安。

    這是一個典型的吐蕃強硬派,一直率軍駐於河隴,與唐軍久戰不息。

    《新唐書·崔漢恆傳》記載:“是時,吐蕃大相尚結息忍而好殺,以嘗覆敗於劍南,思刷其恥,不肯約和。其次相尚結贊有有才略,因言贊普,請定界明約以息邊人。贊普然之,竟以結贊代結息為大相。”

    此後,在會盟意見上與贊普相左的尚結息便銷聲匿跡,再不見諸史端。

    從這次大相人選更迭可以看出,吐蕃國內在戰與和之間的博弈相當殘酷。赤松德贊甚至需要以罷黜大相的方式,來推行自己的意志。

    清水會盟地址

    消弭國內的反對聲浪,唐蕃兩國一場盛大的會盟儀式,便逐漸清晰起來。

    783年(建中四年),雙方商定在清水(甘肅清水縣)舉行會盟大典,吐蕃方面大相尚結贊出席,唐朝方面則以隴右節度使張鎰為代表。雙方官員歃血為盟後,當場宣讀用各自的文字書寫的盟文。

    《舊唐書·吐蕃傳》中記載了漢文盟約的內容,關於邊境劃分部分為:

    “唐地涇州(甘肅涇川)西至彈箏峽(甘肅平涼)西口,隴州(陝西隴縣)西至清水縣,鳳州(陝西鳳縣)西至同谷縣(甘肅成縣),暨劍南西山、大渡河東,為漢界。

    蕃國守鎮在蘭、渭(甘肅隴西)、原(寧夏固原)、會(甘肅靖遠),西至臨洮,東至成州(甘肅成縣),抵劍南西界磨些諸蠻(雲南西北境今麗江地區),大渡水西南為蕃界。其兵馬鎮守之處,州縣見有居人,彼此兩邊見屬漢諸蠻,以今所分見住處,依前為定。

    其黃河以北,從故新泉軍,直北至大磧,直南至賀蘭山駱駝嶺為界,中間悉為閒田,二國所棄戍地毋增兵,毋創城堡,毋耕邊田。”

    從盟約上看,兩國邊境簡單說,就是黃河以南從六盤山(隴山),沿岷江、大渡河,南抵麗江地區,以東屬於唐朝,以西屬於吐蕃。

    這就意味著,唐朝正式放棄了河西、隴右地區,承認其成為吐蕃的“合法”領土。

    吐蕃透過會盟獲得河西、右地區的“合法”統治權,便於在該地區逐漸推行“節度使”制度,逐漸消除了唐廷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促進了這一地區的“吐蕃化”程序。

    本來清水會盟大典後,還要在長安城再盟誓一次。

    但就在長安盟誓正要舉行之時,吐蕃突然傳來王書,赤松德贊認為會盟盟書,未能明確釐定邊界,叫停了會盟。

    唐朝不得不再派崔漢衡入蕃交涉,直到六月,吐蕃使節論頰沒藏從青海至唐,言疆場已定,看來似乎仍保持了清水會盟的決定。

    7月,禮部尚書李揆前往吐蕃會盟,宰相李忠臣與蕃相區頰贊盟於長安之西,會盟正式結束。

    這次隆重的會盟,實際上進行了三次,唐蕃境內各一次,邊界地帶一次。

    從這次一波三折的會盟過程來看,吐蕃國內對於會盟議和應該是反對聲不斷,但顯然赤松德贊控制住了局面,保證了次會盟的順利達成。

    清水會盟後,唐蕃大致分界線。

    對於清水會盟的評價:

    1、唐蕃清水會盟從商議到完成,歷時四年,相比於代宗時期5年會盟3次,兩國對清水會盟的重視程度,顯然不同以往。

    2、清水會盟釐定的邊界,基本保持到了吐蕃王朝崩潰。直到吐蕃內亂,張議潮在沙州歸義,盡取河西11州後,唐朝才算陸續收復了失地。

    3、清水會盟基於兩國軍事相持不下,會盟前後約七八年間幾無大戰。但軍事形勢是適時變化的,隨著唐朝爆發“涇師之變”、“四王二帝之亂”,清水會盟時支援合盟的大相尚結贊,為除掉唐朝名將李晟、馬燧、渾瑊,在平涼劫盟殺使。

    唐蕃關係旋即跌入谷底,直至821年長慶會盟,期間三十餘年,再未有合盟出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平板有windows系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