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夕惕若厲23

    傳統觀點認為天下財富是有一個上限的。那麼就只有分配財富的方式的區別了。不在政府就在民間。國家錢多了民間就被壓榨了。問題是上限在哪?你達到上限沒有?其實現在從經濟學來看財富是創造出來的。商鞅變法就是要把閒置的土地都利用起來閒置人口也要發揮最大財富創造力。把這兩樣搞定了國家財富自然水漲船高。但是商鞅也有自己的侷限性。重農輕商。財富有了怎麼讓貨物流動起來,發揮商品最大功效其實也是一個關鍵。也就是說重農輕商必然造成財富的浪費。而在農業社會農產品產出再多也無法長期儲存。結果顯而易見長平之戰以後秦雖然在軍事上財富上已經碾壓各國但是依然要等數十年之後才能滅趙吞六國。因為農產品的量不流通其實作用只發揮了一小部分。至於另外的法令確實還有很多侷限性。但是終究對秦是功大於過的。所以不能說商鞅之死活該。如果那樣後世秦王也不會堅持商鞅的法度。那麼是不是所有秦王都該死,又何來一統六國呢?

  • 2 # 古樓殘卷

    商鞅並沒有壓榨百姓。至少變法之後貴族壟斷的局面被打破,窮人也可以有自己的晉升之路!這就好比你在一個公司很努力卻沒有一點晉升希望,你能不抱怨嗎?而另一個公司有很好的公平晉升機制,大家都願意去幹!看著大家平常都很努力,每天加班到很晚,但是未來的前景卻大相徑庭,給人的感覺能一樣嗎?百姓之前在土地上累死,或者再戰場立再大的功也都是沒用的。之所以說壓榨是因為商鞅的法太詳細,比如在路上亂倒垃圾就會被罰。但是不管怎麼樣商鞅的法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跟老百姓不患不均,唯患不公的思想是一致的。大多數百姓還是認可的。

    變法讓他們家有餘糧,吃的飽飯,也能透過努力奮鬥晉升爵位,還有官府的普法宣傳做得好,如果百姓犯法,是因為官府宣傳的不到位,也要治罪,做到這種程度,打個比方,假如我犯罪了我被罰心服口服毫無怨言,因為法律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並不會因為我跟別人同時犯法,他家有錢,或者他爸比較厲害他就會罰的比我輕!

    所以商鞅變法不存在壓榨百姓之說,只不過百姓看到努力就有希望,大家心甘情願努力種地,努力打仗!畢竟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是自然法則,我們不能說它把人都教育的只會種地跟打仗就是壓榨百姓,換誰都會去努力換來家族的榮耀,畢竟這是官府認可的。總比去搶劫致富做個土匪要好,還隨時會丟命!

  • 3 # 朝夕五秋

    不知道問者是不是有什麼誤解或者遇到了騙子。首先商鞅是怎麼死的,是百姓造反殺死的嗎?其次,商鞅是不是壓榨百姓,能給出壓榨百姓的定義嗎?再次,商鞅的變法為什麼後來沒有廢除,是因為秦王覺得壓榨百姓很爽嗎?最後,是不是覺得當官的都是壞人,改革的都是壞人,甚至於什麼帝王將相都是壓迫者,都該死?

  • 4 # 鼓樓博牛志

    說商鞅變法壓榨百姓,應該是指《商君書》裡的“民弱國強,民強國弱”觀點。這個觀點翻譯成白話就是:要想使國家強盛,就必須讓百姓弱,如果百姓太強了,那麼這個國家對外就沒有戰鬥力。

    我們之前講過,商鞅變法當中內容主要是在經濟和軍事。經濟上重農抑商,獎勵開墾,後來甚至法令規定誰開墾的荒地歸誰種。那麼這必然導致競爭,而且會出現有些人競爭不過沒有地可耕的結果,所以從另外一面來說這實際上是對勞動力的一種壓榨,讓百姓無暇顧及其他。而且因為商鞅是法家,在刑法方面也規定的很嚴酷,比如什伍連坐,所以導致底下的群眾有很多不滿。

    歷史教科書上說商鞅觸犯地主階級的利益,可是法家本身是鞏固地主階級專政的一套學說,如果你讀《資治通鑑》,會發現商鞅的死很大程度和他以前得罪太子的老師有關,而非其他。

  • 5 # 一個人的歷史

    首先我們說一下“死有餘辜”的意思,在百度百科裡解釋為:罪大惡極,即使處以死刑也抵償不了他的罪惡。那麼商鞅是不是這樣一個人呢?史實勝於雄辯,讓我們看看商鞅變法究竟給秦國帶來了什麼,是非功過任由大家評說吧。商鞅,中國先秦法家的傑出代表,戰國中期衛國公室諸公子,名鞅。因稱公孫鞅或衛鞅。入秦後變法有功,封為“商君”,史稱“商鞅”。《太史公自序》雲:“鞅去衛適秦,能明其術,強霸孝公,後世遵其法。作《商君列傳》第八。”作為一名儒者,司馬遷作《商君列傳》就是肯定“商鞅變法”。評判商鞅變法的功過之前,讓我們先看看商鞅變法的具體內容:按照變革的法令,以十家為“什”,五家為“伍”,互相監督、揭發,一家有罪,九家檢舉。不告發壞人壞事的人,處於腰斬的刑罰,告發壞人壞事的人,與殺敵一人的功勞同等,享受一樣的獎勵;藏匿壞人的人與投敵的人同罪,受一樣的刑罰。百姓家中有兩個成年男性不分家的人,加倍徵收人頭稅。有軍功的人,各按功勞大小受封爵祿;因私事鬥毆的人,各按情節的輕重量刑懲處。努力農業,耕田織帛獲得豐收的免除本人的勞役。從事工商業以及懶惰而貧困的,把他們設入官府做奴婢。秦王宗室子弟,沒有立下軍功受賞的人,不能列入貴族名冊。明確規定尊卑爵秩的等級,按照等級差別佔有土地、房屋、家臣、侍妾的衣服隨主人的地位高低相應穿戴。有軍功的,顯赫榮耀;沒有軍功的人,即使富有也不光彩。很多人看了上面的話,可能會認為商鞅刻薄寡恩,沒有人情,把秦國百姓當成了犧牲品。但是我們不能用今人的眼光和見識去評價古人,商鞅變法的目的是為了強秦,而不是富民。秦孝公需要的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能讓秦國恢復穆公霸業,商鞅變法針對這一目標十分合適。至於壓榨百姓這一說法,幾千年的封建王朝有那一代不壓榨百姓。歷朝歷代的強國之策都建立在弱民的基礎之上,且商鞅之死是死於權力鬥爭,而非死於民憤。因此我的看法是商鞅之法於民刻薄寡恩,於秦國則是一劑良藥,正是商鞅變法拉開了秦“奮六世之餘烈、歸天下於一統”的帷幕。因此太史公司馬遷儘管對於商鞅的人品持尖銳的批評態度,但是對於商鞅變法本身並沒有否定,而是選擇了認同。

  • 6 # 常觀正覺正念正行

    說商鞅“死有餘辜”是不對的!商鞅是位勇於承擔責任敢於改革的好同志!商鞅是為國為民,全心全意為秦國服務的好同志!他的大公天私是後世人們的楷模!該死的不是商鞅,而是秦國的統治階層!如果說有誰“死有餘辜”?那只有統治階層!但是,秦國的統治階層掌握著權利,所以先把商鞅同志弄死了!然後呢,秦國被天下人弄死了!

  • 7 # 鐵馬冰河wu

    中國的傳統政治向來保守僵化,缺乏變通。自古以來,銳意變法者絕大多數都以悲劇收場。商鞅就是其中的典型。後來的王安石、張居正、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也大都沒有好結局。

    發生在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變法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成功的一次變法。

    商鞅變法談不上是一次偉大的變革,最多算一種“術”,也就是華人最擅長的權謀術。但在那個渺遠的年代,商鞅極具遠見卓識,和那位變法先驅李悝一樣,亦屬登高望遠、敢作敢為的一等一人物了。

    商鞅變法的細則不乏殘暴不仁、壓榨、欺騙百姓的一面,但更有推動並促進社會生產發展的積極一面。經過兩次變法,曾經羸弱的秦國化繭為蝶,日漸強盛,最終稱霸,這是有據可查的歷史事實。秦國之所以能稱霸並最終掃滅六國,商鞅功不可沒,然而其結局卻是被“自己人”五馬分屍,慘烈異常。有商鞅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經驗教訓在那擺著,後來者誰還敢輕言“ 變法” ?

    具體看,發生在商鞅身上的悲劇有他自己的原因,比如他拒聽趙良的勸誡,剛愎自用,一意孤行,對反對變法勢力的潛在巨大能量與瘋狂反撲預估不足,重視不夠。但從一般的視角來看,最主要的原因是華人身上特有的惰性在作梗。華人歷來崇拜威權,對舊有利益格局的固守意識又過於強烈,要讓這樣一個固步自封的民族做出改變,非常之難。

    秦國的既得利益者們頑梗地固守著自己的城池,拒絕做絲毫的讓步,而老百姓對各種密如蛛網的規章制度又難以適應,“民曰不便”,在這樣的氛圍下,保守頑固勢力也就難於撼動了。

    商鞅變法雖然使秦國由弱變強,但商鞅本人卻因執法過於嚴酷或動了別人的乳酪而身死族滅,乃至於在他之後中國再也沒發生過成功的變法 ,也沒有發生過實質性的社會變革,數千年換天不換“帝”,原因就在於國民性太過懶惰。

    在商鞅之後的中國,敢提出實質性變革者均無好下場,幾乎無人能逃出如此厄運。與世界各國縱向比較,不要說西方諸國自文藝復興以來變革不斷,只看和咱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不僅在歷史上發生過多次實質性變革,而且自明治維新後其國上下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脫亞入歐,一步步富強起來,最終徹底甩脫了數千年積貧積弱的帽子,成了亞洲乃至世界性的頭等強國。

    而古老的中國,卻在兩千多年的漫長時光中止步不前,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長期落於人後。

    還是回到正題上。商鞅變法之所以能衝破重重阻礙,得以順利實施,主要是秦孝公贏渠梁鼎力支援。秦孝公死後,商鞅的政敵公子虔、公孫賈等人立刻發起反撲,誣告商鞅“陰欲謀反”。商鞅知道自己有性命之危,於是連夜逃往魏國。這段時間發生了一件頗耐人尋味的事。

    《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後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吏捕商君。商君亡至關下,欲宿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商君喟然嘆曰:‘嗟乎,為法之弊一至此矣’” !

    秦孝公死後,秦惠文王即位,以公子虔為首的舊貴族勢力就誣告他謀反,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被迫逃亡,逃至關下時天色已晚,欲投客店,店主不認識他,遂拒絕他留宿。為什麼呢?因為商君之法規定,住旅店要有證件(相當於今天的身份證),否則店主也會被連坐遭嚴懲,而身為潛逃之人他哪裡敢出示什麼證件,抑或根本沒有,在發出一番喟嘆後只好逃往魏國。

    逃到魏國後,又發生了一件趣事。史載:“......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卬,弗受。商君欲投他國。魏人曰: ‘商君,秦之賊,秦強而賊入魏。弗歸,不可。’遂內秦。商君既復入秦,走商邑,與其徒屬發邑兵北出擊鄭。秦發兵攻商君,殺之於鄭澠池。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滅商君之家 ”。商鞅不僅在秦國無容身之處,逃到魏國後,魏人因舊怨不收留他,還要殺他,他只好再次返回秦國,回到自己的封地,在封地組織起一支軍隊北擊鄭國(不知是想戴罪立功或是別的圖謀?),秦國發兵前來進攻商君的邑兵.由於寡不敵眾,在鄭國的澠池兵敗被殺 。秦惠王和他的老師公子虔似乎仍不解恨,下令將商鞅的屍體“車裂” ,即五馬分屍。手段之酷烈,令人髮指。

    商鞅變法除了法令過於嚴酷苛刻外,其中的一些條款比如“獎勵軍功,軍功無等級,禁止私鬥;獎勵耕織,鼓勵發展農業,增加人口;承認土地私有,鼓勵民眾開墾荒地;統一度量衡等等”基本上是符合百姓的實際利益的,所以百姓除對商君之法過於嚴苛稍有微詞外,並不反對商鞅。商鞅之所以敗亡並滅族,主要是秦國統治階層內部的權力與利益之爭。

    變法之初,許多老秦舊貴族就激烈反對,原因很簡單,其中的一些條款損害了他們的既得利益,最關鍵還是這兩條:軍功無等級(管你是貴族或奴隸,想晉升全憑戰功說話)和土地私有化。但有秦孝公的大力支援,這些保守貴族卻也無可奈何,孝公一死,惠文王即位,他們立即誣告商鞅謀反,商鞅的悲慘結局也就被註定了。商鞅最終死於他自己制定的法令下,死於他自認為給予了足夠恩惠的“百姓”發出的驅逐令上。商君雖死,秦法不滅。秦國雖然滅了商鞅的肉身,但仍沿用商君之法,因此並未衰落下去,而是迅速發展並壯大起來,之後用一百多年的時間逐次蕩平了六國,統一了天下。由此可見,商鞅之死並非死有餘辜,也沒到有天怒人怨的地步,絕不能簡單的把這看成他個人的悲劇,其實是變法的悲劇,是力推變法者難以逃脫的宿命,是變法必須付出的沉重代價。

    【插圖源於網路】

    【寫作不易 嚴禁搬運】

  • 8 # 轉動的紫陀螺

    1.商鞅變法的歷史意義非凡,可以說為秦統一六國奠定基礎!只要有變法就會涉及利益,就會有衝突,就會有流血,所以歷史上變法的人沒有好下場!

    2.商鞅變法為什麼能成功?商鞅為什麼會被秦惠文王車裂?秦為什麼能由孱弱走向富強,從而統一六國?跟商鞅變法都有關係!①商鞅變法初期能破重重阻力,那是秦孝公的鼎力支援,其他勢力不敢造次!②秦孝公死後,秦惠文王繼位,國內勢力錯綜複雜,老士族卷頭重來,局勢動盪,以甘龍為首的老士族,第一個要殺的就是商鞅,不然就有亡國之危!秦惠文王含淚車裂商鞅,反手搞死老士族,國內政權鞏固!③秦惠文王以及後續君王繼續維持變法,為秦統一六國奠定經濟基礎!

  • 9 # 歷史風暴

    其實,商鞅所制定的法律就是要把秦國變成一個一直處於戰時體制的國家,讓秦國能夠實現全國總動員,將所有潛力激發出來。

    在商鞅的嚴刑峻法之下,僅僅十幾年的時間內,秦國就變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並且奪回了失去已久的河西!

    如果說商鞅在變法中有什麼錯誤,那麼始作俑者並不是商鞅而是秦孝公。如果商鞅死有餘辜,秦孝公才是首犯,他應該怎麼處罰呢?

    (商鞅影視形象)

    第一,秦國持續衰落,秦孝公寢食難安。

    秦國在春秋的時候也曾經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當時秦穆公向西方發展滅掉了12個西戎國家,拓地千里成為東周在西部邊境的屏障,並且因此得到了周天子的犒賞,成為西方諸侯之長。

    但是,秦孝公之後秦國開始衰落了,而到了戰國初期,由於他的東方鄰國魏國率先透過變法強大起來,而遭到了攻擊。而且,魏國那個時候來了一個著名的將領吳起,讓秦國的壓力更大了。

    吳起這個人幫助魏國組建了當時天下最強大的軍隊魏武卒,他率領這支軍隊攻佔了秦國大片土地,還曾經率領5萬魏武卒打敗了50萬秦軍,搞得秦國岌岌可危。

    還好,後來魏文侯逼走了吳起,減輕了秦國的負擔。

    但是魏國還是那麼強大,在魏國的威脅下,秦國仍然不敢掉以輕心。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秦孝公時期。

    秦孝公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國家變強大,不再遭受這個東方強國的侵略,整日發愁,可又找不到辦法。

    第二,為了使國家能夠強大起來,秦孝公選擇了不擇手段,所以商鞅給他制定了最嚴苛的刑法。

    正在秦孝公為國家如何強大不再受到欺辱而寢食難安的時候,商鞅來到了秦國。透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的介紹,商鞅見到了秦孝公本人。

    商鞅來自當時的天下第一強國魏國,讓秦孝公決定好好跟他聊聊。

    商鞅第一次跟秦孝公講了很多國家大事,一般的政治人物應該會聽的津津有味,但秦孝公不是,睡著了。。。。

    事後,秦孝公還把景舍責備一頓,認為他推薦的這個人不靠譜。

    第二次,商鞅給秦孝公講的是治理國家的大道理,這次秦孝公沒睡著,但還是不滿意,又把景舍說一頓。

    要說商鞅還真是有能耐,他跟景舍說,我們還可以聊別的。

    景舍就再次跟秦孝公推薦了商鞅,於是秦孝公第三次接見了他。

    這次,秦孝公沒睡覺,並且覺得商鞅說的有點道理,然後決定主動召見商鞅。第四次,兩人談的非常投機,一連聊了好幾天秦孝公都不覺得累,並且決定採納商鞅的建議。

    景舍很奇怪,就問商鞅怎麼回事,商鞅說:我們第一次聊的是帝道,第二次聊的是王道,這兩種方法他都覺得慢,所以第三次我聊的是霸道,原來國君喜歡霸道。可惜這麼一來雖然國家可以快速實現富強,德行上就不行了。

    透過商鞅和秦孝公最初的聊天可以看出,商鞅之所以在秦國推行嚴刑峻法是秦孝公的意思,本來商鞅希望秦孝公學習古代先賢的治國方式,可秦孝公不幹那。

    所以,要是因為推行嚴刑峻法就壓榨百姓就說商鞅的錯,那這個錯秦孝公佔大頭!

    第三,秦法在壓榨老百姓的同時也在激勵著老百姓,但得罪了權貴!

    秦法執行的是耕戰制度,不管你是種地還是打仗,地種的好會有獎勵,仗打得好也會拿軍功,體現的是一種平等,而不是像之前那樣靠出身來博取功名地位。

    這樣,老百姓在被嚴刑峻法管理的時候,也能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上升的通道。所以,打仗的時候秦軍都特別積極。

    這麼一看,商鞅之法對於老百姓是有一定進步意義的。

    當然,這對那些依靠門第出身獲得功名地位的權貴來說可就壞了。從此之後如果他沒有軍功,沒有為這個國家作出貢獻,他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他所享受的祖先庇護越來越少,怎麼能不對商鞅仇恨。

    所以,真正反對商鞅的反而是那些權貴。

    第四,在權貴的反對下商鞅被殺了,但秦法留下了

    秦孝公死後他的兒子繼位,就是著名的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影視形象)

    秦惠文王這個人很有意思,他和西方歷史著名的亞歷山大大帝同歲!

    同時,秦惠文王也是一個非常有為的君主。

    由於在變法期間商鞅得罪了眾多權貴,缺少了秦孝公的庇護後商鞅就慘了,權貴們很希望秦惠文王能夠殺掉商鞅為他們出氣!

    商鞅知道自己在秦國的地位不保,只好從秦國逃走,可是他又能逃到哪裡去呢?

    最後,他回到了自己的封地,率領軍隊和秦軍作戰。

    肯定是打不過的。

    於是,商鞅被殺,他的屍體也被五馬分屍。

    商鞅死了,但是秦法留下了。

    秦惠文王知道商鞅的法律可以使國家富強,所以在殺掉商鞅平息權貴憤怒之後,把秦法留了下來。並且對秦法嚴格執行,從此秦國開始對周邊國家的不斷蠶食,秦軍也被各國恐懼稱為虎狼之師!

    可見,商鞅並不是死有餘辜!

  • 10 # 漢史趣聞

    商鞅變法絕不是壓榨百姓,若是壓榨百姓的話,他的變法根本就不可能成功,恰恰相反,他的變法,對於百姓來說是有利的。

    商鞅在變法中,明確有規定,種田越多的人,得到的獎賞就越多。戰場上殺敵越多計程車兵,不但,可以得到獎賞,而且還可以晉升,直到晉升為將軍,也是有可能的。

    對於最底層的人來說,他們可以透過上戰場殺敵,來獲得改變命運的機會。這就是商鞅帶給普通民眾的最大的好處,這種好處對於最底層的民眾來說,是翻天覆地的,是古代的時候,普通人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因為那時候,都是實行的世襲制,富人家的孩子,也是富人,窮人家的孩子一直都是窮人。

    是商鞅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來了改變這一傳承製度的措施。

    正是這一措施的實施,讓百姓得到了實惠,百姓支援商鞅,所以商鞅的變法,才得以在秦國實現的。

    商鞅變法對舊貴族的打擊是最大的,若是說商鞅的變法,動了誰的乳酪,那肯定是動了貴族的乳酪。

    因為他的變法裡涉及到,貴族不能世襲爵位了。這也就意味著,那些對秦國沒有貢獻的貴族們,不能繼續當社會的蛀蟲了。

    只要對秦國沒有貢獻的貴族,他們就會淪落成普通百姓。

    這是所有的貴族,都不想看到的,所以,他們才是最仇恨商鞅的人。

    原來的貴族,淪落成普通的百姓越多,就會給普通的優秀的百姓,留出更多晉升位置來。

    所以,這就是貴族們不喜歡商鞅,要置商鞅於死地的原因。

    其實商鞅的死,正是和舊貴族勢力以及秦惠文王有關。

    秦孝公就是支援商鞅變法的一代明君,秦孝公的存在,是商鞅變法可以成功的根本原因。

    但是,秦孝公一死,商鞅也就危險了。

    因為商鞅在變法的時候,得罪了秦孝公的兒子秦惠文王,當時的他還是太子。

    商鞅執行法律很嚴格,即使秦孝公的兒子犯了法,也是要嚴格執行的。

    雖然當時商鞅不是處罰的秦惠文王,而是讓他的老師替他受的過。

    可是,對於商鞅的一點顏面都不給,秦惠文王還是很生氣的。再加上商鞅處罰過他的老師,待秦孝公去世之後,他的老師就要復仇了。

    秦惠文王的老師為了報仇,就聯合舊貴族,一起來到秦惠文王這裡告商鞅謀反。

    正好秦惠文王看商鞅也不順眼,這時候也就順勢可以除掉商鞅了。

    因為商鞅的變法,在秦國已經得到了徹底的執行,商鞅的存在,已經到了可有可無的地步。這也是秦惠文王敢處死商鞅的根本原因。

    就這樣商鞅變成了逃犯,雖然當時他逃出了秦國,回到了魏國。

    但是,因為他在秦國變法的時候,對魏國造成了很大的損失,魏王很痛恨他。於是,魏王就把商鞅給抓了起來,送到了秦惠文王那裡。

    不得已,秦惠文王就把商鞅給五馬分屍了。

    所以說商鞅的死,也不能算是死有餘辜。

    正是因為他執法嚴明,所以,才讓他的變法得以成功的。正是因為變法成功,才讓秦國富裕起來的,最後,才讓商鞅的大名永垂宇宙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九月份去英國倫敦要注意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