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葡萄粒粒香
-
2 # 划水的蔦
育肥豬高燒不退身上有大面積的黑色或者青色斑點,一般都是藍耳病,及時隔離就好,注射頭孢加退燒藥一直到回覆為止,大概30天以上,建議直接埋了防止傳染,救助成本太高
-
3 # 燒餌塊
對於養豬戶來講,每年養豬都要做好預防工作,但是出現一次豬瘟病就讓養豬戶頭疼了,現在就有關問題,再次跟大家做下分享:
通常從它的症狀上來判斷,豬瘟高熱(藍耳圓環病按高熱豬瘟治療):症狀豬身上紅髮紫一塊一塊,耳朵發紫,不吃咳嗽,渾身無力。
從今年夏初開始南方一些地區開始出現大範圍的發病,在當地的傳播速度極快、不僅發病高、死亡率也極高,藥物治療幾乎沒有太大的作用。
下面將分享下針對豬豬瘟病的與預防措施的方案:
預防方案為:
飲水中或飼料中新增金肽源,減少應激,保肝護腎、提高抗病免疫力,增加藥物療效。
早上用替米考星加中藥抗病毒,下午用頭孢加中藥提取物飲水,不吃的話灌進去,全天用清瘟拜毒散加vc。
治療方案:
第一天,肌肉注射,高熱血抗或美瑞Ⅱ號,按每公斤0.2ml注射,同時搭配柴胡和高含量的頭孢噻呋鈉。
第二天,肌肉注射柴胡和高含量的頭孢噻呋鈉。
第三天,如有發燒,可再打一針高熱血抗或美瑞Ⅱ號,搭配柴胡和頭孢噻夫鈉。
第四天,觀察一天
第五天,可以針對當地的疫情,打疫苗。
第六天,就能看到明顯的效果,治癒率可達90%以上.
-
4 # 鄉村故事社
豬瘟病是養豬過程中非常常見的病症,尤其以春秋時節多發。透過名字就能知道,就像瘟疫一樣,會傳染,一旦有一個患病,很快就會傳染給其他的豬。所以養殖戶一定要提前發現,提前治療,防範於未然!
其實透過豬的一些表現,我們也可以知道它是否患病,比如厭食,四腳無力,拉肚子,精神不振,透過這種外在表現,很容易就能知道它的身體狀況。
一旦發現,就要抓緊隔離開,進行治療,並給豬圈進行大面積的消毒,必要時,也要給全豬圈的豬進行防疫治療。
畢竟這是大病,疏忽不得,一旦發生,危害很大,千萬別嫌麻煩!
-
5 # 蘇北鄉村小龍
豬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或hog cholera),又稱經典豬瘟或古典豬瘟,是感染豬的一種高傳染性疾病。豬瘟會導致患病豬發燒、厭食、腹瀉、死亡等,並可能帶有神經症狀。母豬可能會流產或產下死豬崽。
豬瘟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所列的A類16種法定傳染病之一。
歷史
大約1810年,美國田納西州最早報導了豬瘟的弊病。1822年,豬瘟在法國暴發,1833年在德國暴發。
1903年,豬瘟血清被開發出來。1913年至1934年,美國農業部的Marion Dorset、W.B. Niles及C.N. McBryde對疫苗進行測試和驗證。之後,Dorset申請了豬瘟血清製備過程的專利,並讓政府在全國範圍使用。1951年,美國農業部批准使用豬瘟兔化弱毒疫苗。1961年,美國透過公法87-209《豬瘟的淨化》(Eradication of hog cholera)。美國於1962年啟動了豬瘟的淨化工作並於1976年完成。
雖然豬瘟在一些國家已經得到淨化,但在世界範圍內仍然屬於重要的豬病。
病原學
古典豬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為黃病毒科瘟疫病毒屬。同屬的病毒還有感染反芻動物的牛病毒性腹瀉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oea virus, BVDV)及羊的邊界病病毒(Border Disease virus, BDV)。
不同毒株豬瘟病毒的毒力範圍較大,引起的症狀也不同。強毒株可以引起明顯可見的急性症狀及高死亡率,包括神經症狀和面板的出血點。
弱毒株可以導致無法觀察到的亞臨床或慢性感染,並導致胎兒或胚胎死亡。已經感染但處於亞臨床狀態的母豬所產的仔豬會使病毒在種群內得以維持。其它的症狀還包括抑鬱、高燒、免疫抵制和繼發呼吸道感染。古典豬瘟病毒的潛伏期在2-14天,但臨床症狀要在2-4周後才會出現。急性感染的動物會存活2-3個月後死亡。
古典豬瘟病毒可以在非豬細胞中複製。在66°C條件下滅活血液中的豬瘟病毒需要一個小時,但病毒可以在冷凍豬肉中存活1500天。在37°C的帶糞便或感染的豬欄內,病毒可以存活2天,但冬天可能存活4周。
流行病學
豬是古典豬瘟病毒的唯一宿主和傳播源。受到感染的豬在發病前和發病期間都會排毒。
豬瘟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包括車輛、人員、裝置、伴侶動物、鳥類和節肢動物等。空氣也可以傳播豬瘟病毒。懷孕母豬接觸慢性CSFV毒株後會呈隱性傳染並傳播給胎兒,同時造成死胎和弱仔出現。此外,使用不安全的疫苗也可能引起母豬的繁殖障礙。
經典豬瘟呈全世界分佈,但很多國家已經成功進行淨化,包括澳洲、比利時、加拿大、法國、英國、冰島、紐西蘭、葡萄牙、北歐國家、西班牙、瑞典和美國。目前全世界有約50個國家和地區存在豬瘟,其中非洲3個、美洲13個、亞洲14個以及歐洲20個。
臨床症狀
豬瘟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春、秋兩季較為嚴重。
豬瘟會導致高燒、面板病變。急性感染的豬會出現呆滯、昏睡、無食慾,並呈現高燒(40.5-41.5°C)。通常會在發病後10-20天死亡。
豬群首次接觸豬瘟時,只有少數豬會呈現臨床症狀。病豬不受走動併發熱。在病程早期,眼睛會出現明顯的分泌物,伴有結膜炎。
先天性豬瘟感染可造成流產、死胎及木乃伊等。
豬瘟和非洲豬瘟相似,不能從臨床症狀進行區分。但非洲豬瘟致病性更強。
發病機理
豬瘟侵入機體的途徑通常為口鼻,偶爾也會透過結膜、生殖道粘膜或面板擦傷侵入。
病理變化
對於超急性的豬瘟病例,經常會觀察不到病理變化。
診斷
感染豬瘟的豬會出現呆滯、昏睡及食慾差的症狀。小豬可能出現先天性顫抖。後肢癱瘓
在豬瘟早期會出現白細胞減少。剖檢可見廣泛分佈的出血點、淋巴結出血。腎臟存在出血點。
透過對病毒核酸或抗體檢測可以確診。將病豬淋巴結進行熒光顯微檢查、免疫過氧化物酶染色,並使用PCR可以對豬瘟病毒確診。病毒可以從淋巴結和血液中得到分離,並使用單克隆抗體確診為豬瘟。豬群的豬瘟感染可以使用專用的ELISA鑑定。
防制
目前,豬瘟並沒有特效藥物可以控制。在存在豬瘟的國家,通常使用免疫作為主要的防制手段。當前廣泛採用兔化弱毒疫苗對豬瘟進行控制,使用的主要毒株有LPC株(Lapinized Philippines Coronel)、HCLV株(Hog Cholera Lapinized Virus)、Riems C株(Chinese)、C株(Chinese C Strain)。
豬瘟的免疫方法包括一種稱為超前免疫的方法(簡稱“超免”,又稱乳前免疫、零時免疫)。這種方法由臺灣學者賴秀穗和法國學者Coitheier等提出,在仔豬出生後肌肉注射豬瘟弱毒疫苗,並與母豬隔離幾小時再吃初乳。對於是否採用這一方法一直存在爭議。冷和平等人2009年的試驗認為,超前免疫存在仔豬產生免疫耐受性的風險,且仔豬透過吸食初乳也可獲得相同的免疫力。
豬瘟的淨化十分困難。當前的防制程式主要包括快速檢測和診斷、預防性淘汰、緊急免疫(ATCvet程式碼: QI09AA06滅活疫苗、QI09AD04活疫苗)。感染豬瘟的可能途徑包括:豬和豬肉的長途運輸以及野豬群體的地方性豬瘟。
------
豬瘟是養豬生產中最重要的一種病毒病。這是一種按規定必須免疫,發病後需要申報的豬病。要想控制此病只能透過免疫接種,以及銷燬病豬。
非洲豬瘟(ASF)病毒與古典豬瘟(CSF)病毒相似,致病性要強得多。
自然情況下豬是這種病毒唯一的宿主。
該病毒可在冷凍的胴體中長久存活。
症狀
仔豬
戰慄。扎堆。嘔吐。腹瀉。可能會出現抽搐,之後數小時內死亡。運動失協。結膜炎。高燒。死亡。
母豬
病毒首次侵入繁殖群時會造成厭食和高燒。病毒可經胎盤侵害胚胎,造成胚胎死亡、吸收、木乃伊胎、畸形,死產率升高。一個顯著的特徵是產出仔豬虛弱、顫抖。母豬可能會喪失腿部功能。急性發病的情況下會對繁殖效能產生嚴重的影響。
斷奶豬與生長豬
精神抑鬱 - 頭低垂,反應遲鈍。停止採食。怕冷,扎堆。腹瀉。流淚如注。高燒不退。神經症狀 - 運動失協,搖擺。面板顏色變藍。死亡率高。
發現上述症狀應立即與獸醫取得聯絡。
致病原因
病毒透過感染豬隻的鼻腔、口腔分泌物以及糞尿傳播,具有很強的傳染性。透過豬隻之間直接的鼻吻接觸傳播。由轉進豬場的攜帶豬隻或經感染的豬肉傳播。經靴子、衣物、汽車等造成機械傳播。經冷凍或未煮熟的豬肉傳播。
診斷
古典豬瘟傳播迅速,會在各類豬隻當中造成很高的死亡率。典型的剖檢症狀包括淋巴結出血、脾臟出現壞死區域,腎臟多處出血斑點,以及腸道出現"鈕釦狀潰瘍"。
上述這些症狀有很高的診斷價值。試驗室化驗包括抗原分離、鑑定,以及血清抗體檢測。若發現古典豬瘟,應向當地獸醫站報告疫情。
治療
無。透過抗生素控制繼發感染。
古典豬瘟極難根除,可在冷凍組織中存活很長時間。許多國家對這種病都制定了屠宰銷燬政策。獸醫部門要求對這種病必須進行免疫接種。
-
6 # 尋陌然不見
一、臨床表現
(一)最急性:無明顯臨床症狀突然死亡。
(二)急性:體溫可高達 42℃ ,沉鬱,厭食,耳、四肢、腹部面板有出血點,可視黏膜潮紅、發紺。眼、鼻有黏液膿性分泌物;嘔吐;便秘,糞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蓋;或腹瀉,糞便帶血。共濟失調或步態僵直,呼吸困難,病程延長則出現其它神經症狀。妊娠母豬流產。病死率可達100% 。病程4耀10天。
(三)亞急性:症狀與急性相同,但病情較輕,病死率較低。體溫波動無規律,一般高於 40.5℃ 。仔豬病死率較高。病程 5耀30天。
(四)慢性:波狀熱,呼吸困難,溼咳。消瘦或發育遲緩,體弱,毛色暗淡。關節腫脹,面板潰瘍。死亡率低。病程2耀15個月。
二、病理變化
典型的病理變化包括漿膜表面充血、出血,腎臟、肺臟表面有出血點,心內膜和心外膜有大量出血點,胃、腸道黏膜瀰漫性出血;膽囊、膀胱出血;肺臟腫大,切面流出泡沫性液體,氣管內有血性泡沫樣粘液;脾臟腫大,易碎,呈暗紅色至黑色,表面有出血點,邊緣鈍圓,有時出現邊緣梗死。頜下淋巴結、腹腔淋巴結腫大,嚴重出血。
最急性型的個體可能不出現明顯的病理變化。
三、鑑別診斷
非洲豬瘟臨床症狀與古典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丹毒等疫病相似,必須透過實驗室檢測進行鑑別診斷。
四、實驗室檢測
(一)樣品的採集、運輸和儲存
(二)抗體檢測
抗體檢測可採用間接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阻斷酶聯免疫吸附
試驗和間接熒光抗體試驗等方法。
抗體檢測應在符合相關生物安全要求的省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實驗室,以及受委託的相關實驗室進行。
(三)病原學檢測
1.病原學快速檢測:可採用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聚合酶鏈式反應和實時熒光聚合酶鏈式反應等方法。
2.病毒分離鑑定:可採用細胞培養等方法。從事非洲豬瘟病毒分離鑑定工作,必須經農業農村部批准。
(四)結果判定
1.臨床可疑疫情豬群符合下述流行病學、臨床症狀、剖檢病變標準之一的,判定為臨床可疑疫情。
(1)流行病學標準
①已經按照程式規範免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疫苗,但豬群發病率、病死率依然超出正常範圍;
②飼餵餐廚剩餘物的豬群,出現高發病率、高病死率;
④野外放養有可能接觸垃圾的豬出現發病或死亡。
符合上述4條之一的,判定為符合流行病
-
7 # 奇趣三農
目前,可用於檢測非洲豬瘟的方法較多,主要包括PCR法、熒光定量PCR法、ELISA法、等溫擴增法以及膠體金試紙檢測法等。
那麼,具體那種方法、那種試劑更準、更有效呢?其實早在之前,中國農業農村部已做出宣告,同時,還公佈了第一批非洲豬瘟現場快速檢測試劑評價結果,大家可以上網查一下。
那麼,這些產品中有沒有能在非洲豬瘟疾病未表現出來之前而檢測到呢?其實,有專家也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即非洲豬瘟病毒(ASFV)熒光探針(TaqMan)PCR檢測方法,可在2小時或更短的時間內進行,且能在臨床疾病發生前的2-4天,在扁桃體刮片樣品中檢測到病毒DNA。因而,該方法可用於非洲豬瘟的臨床前診斷和疾病暴發時的監測或者緊急管理。顯而易見,是有方法在疾病未表現前檢測到的。
當然,試劑檢測畢竟成本較大,其實我們還可以透過臨床症狀和對病死畜進行剖檢,來進行進一步診斷。主要臨床症狀有:高熱、嘔吐、腹瀉或便秘,有的便血,虛弱、難以站立,體表不同部位面板呈紅色、紫色或藍色,有的咳嗽、呼吸困難,母豬流產、產死胎或弱胎。出現上述臨床症狀後,一般2-10天內死亡。
若進行剖檢,非洲豬瘟最明顯的剖檢變化是脾臟腫大,般要比正常的脾臟大過3-5倍,呈暗黑色、無光澤,用個很形象的比喻像一隻黑色的娃娃魚,而且尤為糟粕稍有力拉扯就會碎爛。除此之外,心、肝、肺、腸、淋巴等器官也有出血、充血等病變。
希望這樣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
8 # 廣西五妹
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降低病毒擴散風險,我部已部署加強各環節非洲豬瘟病毒檢測工作。現就非洲豬瘟病毒檢測方法及其試劑盒(試紙條)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在動物檢疫中對生豬及其產品開展非洲豬瘟病毒檢測,應當使用我部批准或經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比對符合要求的檢測方法及檢測試劑盒(試紙條),確保檢測結果準確。符合要求的檢測方法及檢測試劑盒(試紙條)可從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查詢。
二、應急期間,比對符合要求的檢測試劑盒(試紙條)可使用至2019年6月30日。
三、各地畜牧獸醫管理部門要加強對非洲豬瘟病毒檢測試劑盒(試紙條)生產企業及其產品質量監管,確保產品質量符合要求。
-
9 # 豬病課堂
如果你的豬場有實驗室並且實驗室的設施比較完善,可實行熒光PCR是最廣泛應用的病毒學診斷技術。透過採集豬口鼻或唾液分泌物即可檢測,將豬口鼻分泌物快速製成DNA模板,即可快速檢測出結果。
另外市場上也有恆溫視覺化檢測試紙盒也可以檢測,同樣的方式也是採集豬口鼻分泌物進行製備DNA模板,口鼻以及唾液分泌物的採集檢測更有利於早期對非洲豬瘟的診斷,可以及時準確的發現豬場出現的陽性豬。
非洲豬瘟的自然感染潛伏期為4-19天,根據大量的資料表明,在臨床症狀出現的兩天前,感染非洲豬瘟病毒的豬已經開始散播大量的病毒,由於所感染的毒株的強度不同,大部分豬在感染後7-9天血清會出轉為陽性帶毒豬。一旦抗原呈陽性,表明檢測的豬場豬隻正在發生感染。
在養殖過程中,當養殖戶所養的豬出現目光呆滯,精神委頓,不吃料,出現這樣的反映後,民間流傳此時是發生非洲豬瘟疫情補救的關鍵時間切點,這個時候的發病豬還沒有出現散毒,如果此時補殺發病豬戶,不會導致病毒的大面積擴散,及時準確補殺發病豬或許能有效保住豬場。
-
10 # 農事一鍋燴
說起非洲豬瘟現在大家對它都不陌生,因為自從去年八月份首次傳入中國至今,已經有十多個月的時間,從大家盲無所知到現在所有的養殖戶都多少對它多少有了一些瞭解。就算是一些養殖戶還採取散漫管理,沒有進一步深入去了解,但至少也知道它是一種對生豬威脅非常大的一種惡性傳染病,日常的養殖過程中也加大了防控的力度,有效的減少了養殖場發病的機率。
非洲豬瘟是一種高熱、高抗、高死亡率的惡性傳染病,一旦發病涉事的養殖場生豬死亡率最高的會達到100%,所以對養殖戶的威脅非常大。由於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疫苗,一旦養殖場發病基本上沒有補救的措施,只能進最大的可能減少損失,那麼提前發現異常這一點尤為重要。 非洲豬瘟病毒在傳播的過程中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潛伏期,在病毒傳播入養殖場和生豬接觸後不會馬上發病,和正常的生豬沒有任何的區別,潛伏期一般在3至7天,然後進入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為發病期,發病期最先表現為高燒,隨後出現厭食,懶惰無力,身上出現紫紅色的斑塊,這個期間一般在3到4天左右,然後進入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為生豬死亡期,在生豬死亡前,發紺(紫)面積進一步擴大,耳後,腹部、後背部尤為明顯,在死亡前期體溫會下降,這一點是和其它類似疾病區別最大的一點。
透過以上簡單的介紹大家會發現,在生豬患病前期我們無發發現,只有進入發病期才會被我們發現,那麼也就是說,發現一頭生豬出現異常的情況,病毒很有可能已經傳播入養殖場近一週的時間。
非洲豬瘟病毒的傳播途徑非常廣,可以透過器具,糞尿和相互接觸,以及近距離內的空氣進行傳播,那麼在養殖場其中有一頭生豬發病的這種情況下,其實已經很難保障其它生豬處於健康的狀況,就算暫時沒有症狀有可能也是處於潛伏期,只是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尤其是目前多數養殖場已經拋棄了老式的磚混牆隔離圈舍,變更為鐵柵欄隔離,在平時可能沒有什麼,但在養殖場一旦被非洲豬瘟疫情入侵的情況下,欄與欄之間根本已經無任何的阻礙。病毒可以直接透過糞便尿液和生豬之間的唾液,直接接觸等將病毒傳染給它欄舍,造成大面積擴散,最後導致病毒快速的蔓延至整個養殖場,後期的任何補救措施基本上已經沒有作用。
為了應對接下來的養殖,我們最好將這種欄拋棄,重新改建成傳統式的磚混欄,能進最大的可能阻斷非洲豬瘟病毒的傳播途徑。
同時採用封閉式養殖,這樣更有利於養殖場的消毒滅菌工作,一旦發現生豬有異常情況時,馬上對整圈進行隔離,曾經養殖的圈舍用火鹼沖洗,高密度噴灑消毒液體,整個圈舍流水槽,器具均要消毒後再次使用,圈舍要連續密封消毒一週以上,嚴密監測生豬的體溫,如果沒有繼續出現高熱的情況,慢慢的其它生豬再恢復正常的養殖。
由於非洲豬瘟的確診工作非常複雜,和其症狀類似的有藍耳和豬附紅細胞病等,所以不能單單依靠外表來進行斷定為非洲豬瘟。為了減少誤診所帶來的麻煩,最大的可能減少損失,我們可以找一下當地的獸醫,來養殖場進行病理排除,看是否是其它疾病所導致的。如果是其它病症好早做治療,因為其它疾病目前基本上都有很好的治療藥品,早做預防不至於出現更大的經濟損失。
如果在獸醫的初步診斷之下疑似疫情,我們可以再找尋其他的獸醫來診斷一下,這樣能有效的避免誤診。在確認為疫情後,最好要及時向上級相關部門進行報告,避免疫情行進一步擴散,同時也能將養殖戶的損失降到最低,撲殺的生豬也會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進行補償。要是採取私自處理,在確診後發病的生豬要在第一時間進行無害化處理,千萬不要再繼續養殖,避免給養殖場周邊埋下更多的安全隱患,導致其它的生豬再次患病,盡最大的可能將病毒早期消滅掉,保障其他生豬的安全。
回覆列表
非洲豬瘟病豬通常有以下症狀,高熱、嘔吐、腹瀉或便秘,有的便血,虛弱、難以站立,體表不同部位(尤其是耳、鼻、腹部、臀部)面板呈紅色、紫色或藍色,有的咳嗽、呼吸困難,母豬流產、產死胎或弱胎。
出現上述症狀後,一般 2-10 天內死亡。剖檢可見內臟多個器官組織出血,脾臟顯著腫大,顏色變暗,質地變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