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塞上行子程光偉
-
2 # 高天研究
首先有一個概念是要弄清楚的,大多數職業操盤手或者基金經理並不能算得上是真正有技術、真正懂投資的人。就象大多數其它行業的從業人員並不能算得上該行業的精英一樣。
在任何一個行業,通常80%的人是表現平平的,10%的人優秀的,還有10%的人表現是相對比較差的,證券行業也一樣,無論是中國還是海外,基本上大多數基金經理的表現均遜於同期指數。
另外,證券投資行業真正有水平,有能力的基金經理,比如股神巴菲特和索羅斯等,能力出眾,投資回報率也相當高。但他們在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前,也需要透過利用別人的資金,透過將自己所掌握投資資金規模的放大,運用自己優秀的投資能力,使自己和投資人的財富出現更快的增值。
-
3 # 抄底狂人松果
首先,物質方面大家追求的目標不一樣!
由於現在一線城市逐步和三四線城市差距越來越大,而所謂的不缺錢標準也不一樣,比如作為一般在三四線上班族,覺得千萬級別應該算很有錢了,可是在這些對於一線的精英來說一套房子都不夠,所以仍然有一批職業操盤手及基金經理為了生活而工作!
其次,精神方面大家追求的層次不一樣!
舉個例子,特朗普都這麼大年紀了,還去幹美國總統,我堅信金錢絕非是最大的驅動力;雷軍在創立小米之前,早已經財務自由,但為了搞小米,人家竟然從大街上發傳單做起!這是精神追求的層次不同,而一些我接觸的職業操盤手和基金經理,他們明確表示投資就是他的工作,如果不工作,他們並不快樂!
最後,最關鍵的一點
社會變化太快,現在有錢不代表以後就會怎麼樣,所以與時俱進,務實進取是大部分金融精英的態度。
也祝看到這個帖子的人們都能早日追求到自己的財富和精神目標!
-
4 # 百川看盤
首先我們都清楚在證券市場上的所有人都是奔著賺錢去的。
然後我覺得應該從兩個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一個是有能力有技術能在市場中賺錢的人,或者說在市場上處於優勢,這些優勢可能來源於更多優質資訊,豐富經驗等,就像題主所說的職業操盤手或基金經理(但並不是所有的職業操盤手跟基金經理都很出色,如果是那樣,市場缺口就少,幾乎零和的博弈,同樣厲害的人之間互幹是不怎麼能賺到錢的),另一個就是有閒錢但卻一無所知,或者在市場上處於弱勢的人。這些人也有著同樣目標,賺錢,但除非撞大運,否則這些人就是韭菜。
先從第一角度講
假設我是一位有能力有技術在市場上賺錢的人,一開始我經歷風風雨雨在市場上起起伏伏,受盡挫折,終於練就一身本領,這時間有多長看個人,可能3年,可能5年或者更久。OK ,可以開始做了,但我的起始資本可能就只有幾十萬。還有就是要面對市場上的一個普遍規律,年化收益20%,這是一個很大的坎(巴菲特就這水平),當然據我所知也有出現年化50%以上的,歷經10年,實現財富自由,但這種人很少很少。OK,假設你能很好的執行年化收益20%,以1000萬來論財富自由,從30萬起家到這個目標,你要多久?答案是20年,再考慮下這20年的通貨膨脹,你會發現這20年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過。但假如我的起始資本再高些,募集資金1000萬,從1000萬做起,拿收益的20%,其餘的給基金持有人。多少時間能到1000萬,答案是不到10年。
積累資本需要時間,放大槓桿,縮短時間。即便縮短時間,也得一年一年的耗,總得有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又要難倒多少人,生活逼得你有時做出的抉擇並不是理性的。這中間又會多走多少彎路。
再比如我是正統路子,從助理到研究員到基金經理助理最後到基金經理,花去了7、8年時間,在一路過程中學習到最正統的投資路徑,同樣也就很難劍走偏鋒,年化20%的目標就更難,更別說資金規模越大操作的難度就越大。
在從研究員做起到,基金經理之間的勞動報酬是很多普通工作者難以企及的。但就算累計起來的報酬可能也就是基金的一個零頭,雖然生活已經很有保障,也不錯了。但還要更多的錢,以及名聲,雖然我可能已經有成熟的投資姿勢,但這時自己的資金有個規模瓶頸。同樣基金公司養你也不是白養的,還要幫他們賺錢,這時就有基金,這既能用其他人的錢來賺錢,實現零風險。做好又能賺到名聲,名聲越好,錢就越多,何樂而不為呢?
赫赫有名的巴菲特,索羅斯哪一個不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起步的?
從第二個角度來說
我在市場上就相當於小白,有閒錢,但是看著資金在銀行賬戶裡的利率收益實在太低,忍不住把手伸向市場,OK,運氣好了,賺個幾把,運氣不好,可能一把套住全部吐回去。然後限於時間,限於興趣,限於天賦,交易投資學不到邊。如何是好? 想著就把錢交給厲害的人幫忙投資,這就有了基金,私募的興起。這不就是需求,而職業操盤手,基金也有子基金的需求。兩個不就一拍即合。
但並不是,所有的基金經理,或者操盤手都能幫你賺錢,除了道德風險,更有市場劇烈競爭,一個真正好的積極基金經理,關鍵並不是這個經理有多好,而是他和其他經理比起來是否更好。
同樣極少有投資人能觀察到基金經理過去10年甚至更長的真實投資回報。更不用說這隻能給予投資者95%的把握,還有5%的可能是這個經理極其幸運所以達到了超額的回報。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選擇基金經理是否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投資者的運氣。
往往有些基金一開始表現平淡,在幾年的時間後突然被發現,但卻已經錯過最佳的投資時間。
比如富達麥哲倫基金,曾經由彼得林奇(Peter Lynch)掌管。林奇先生從1978開始管理該基金,直至1990年退休。在這13年中,林奇先生以平均每年13.3%超過基準(標準普爾500指數,S&P500)的收益,年波動率大約13.3%。
問題在於當投資者有充足交易記錄足以證實林奇先生的投資能力時,他已經退休了。在1991到2004年間,該基金的超額回報只有每年0.8%(超過標準普爾500指數(S&P500))
,看起來相當平庸。
當然國內也有例子,比如華夏大盤精選,曾經由王亞偉管理,一度實現6年10倍的記錄,王亞偉離職之後,繼任的基金經理,也沒有再續輝煌,基金也變得相當平庸。
這個世界上確實有不少優秀的基金經理人,但是投資者想要透過發現優秀經理人來賺錢,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
對於底部反彈個股一波拉昇後的回踩,本人給大家講過要注意回踩階段的量與勢,量能持續萎縮,趨勢在回踩至支撐企穩,那麼此股後期定有一波反彈主勝浪,上面的哈投股份是不是如此,30號盤中選出,隨後一路大漲,今天更是漲停,你有沒有抓住?恭喜本人的粉絲及時進場佈局!
目前這種行情,很多底部個股都是走出類似行情,就如股價在回踩至5日時,本人選出講解的海泰發展,目前已經成功上漲50%,這就是本人粉絲能夠把握到的利潤,你想不想抓!
本人一直在講思路,講技巧,就是為了提高朋友們的選股和操作能力,更好的適應股市!像九有股份、南風股份這樣的短期爆發牛股,本人在選股文章會持續講解,又到了每日競猜時刻,看下面這隻股能不能如上面一樣走出短線行情:
該股走勢非常明顯,上升回檔形態,本週經過連續陰跌回調,主力洗盤徹底,吸籌完畢,回撥結束轉強,量價齊升,該股後期走勢和買賣時機將另行釋出,想抓機會的股友留意。
-
5 # 天平大王
因為在證券市場沒有任何人能確保自己的技術一定能掙錢。
我從事私募基金行業4年,之前在資方(銀行)工作6年。加了無數的金融同業群,每天有很多人和團隊發自己的產品歷史業績,K線圖走勢那叫一個完美。
諸如此類,多如牛毛,真實性不得而知。(注意!這還都是金融機構同業群)
如果一個產品的策略可以很大機率盈利10%,想拿到幾億體量的資金很容易。每年管理費加業績報酬大幾百萬上千萬到手。但是這樣的產品(或者說能做到這樣收益的基金經理和操盤手)非常非常稀缺,並且資金方也很難事前判別。
還有各種結構化的資金,比如操盤手出10-20%的保證金,資金方出剩下80%-90%。操盤手給資金方保本,收益超過5%的部分5:5分成。(舉個例子,實際條件可能會根據雙方要求調整)這分配比例比樓下說的20~30%高多了吧!如果能確定自己掙錢的話用這個方案是不是划算多了!
但是這種資金也很難找到操盤手,因為操盤手心裡也沒底。投資這件事,本質就是存在不確定性的。大家還是想用別人的錢,自己不承擔風險,去掙錢。
-
6 # 子豪唯一微信:2281580935
不知道你說的不缺錢是多少?一個億?對普通人來說是很有錢了,可是現在北上廣深一套頂級別墅都不止這個價!十個億?一家中超豪門俱樂部每年燒的錢都差不多這個數!
所以多少錢算不缺錢呢?那就看每個人所在的社會層次了!
先說公募基金
發行一個100億的公募基金每年管理費差不多就是2億,而且是旱澇保收,不論虧損,躺著管理費都到手,這樣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規模再大一點每年多發行幾支你算算就知道可以賺多少了!這才是資本市場一群真正的吸血鬼!
再說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要好一點,中國的私募基金基本上不收管理費,私募基金追求的是絕對收益,只有賺錢才有分紅,所有的人力成本,辦公成本,調研成本加起來規模小的經營成本每年幾百萬,多的上千萬!所以私募還是很有壓力!
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熱衷做私募呢?
還是一個利字,做私募的基本上都是水平不錯的專業人士,都是在這個市場裡摸爬滾真刀真槍打殺出來的,只要抓住機會盈利機率很大,十個億的管理規模年化做到百分之五十盈利也有五個億!再提成百分之二十,收益就有一個億!其中私募一哥徐翔是這個行業裡的翹楚(雖然現在進去了)管理規模都是幾百億,獲利又很好收益就更大了!當然私募也有悲催清盤的,就算被清盤假如渠道做的好的話,重新包裝一下再發行幾個就行了,總有盈利的吧!
對於底部反彈個股一波拉昇後的回踩,本人給大家講過要注意回踩階段的量與勢,量能持續萎縮,趨勢在回踩至支撐企穩,那麼此股後期定有一波反彈主勝浪,上面的哈投股份是不是如此,30號盤中選出,隨後一路大漲,今天更是漲停,你有沒有抓住?恭喜本人的粉絲及時進場佈局!
目前這種行情,很多底部個股都是走出類似行情,就如股價在回踩至5日時,本人選出講解的海泰發展,目前已經成功上漲50%,這就是本人粉絲能夠把握到的利潤,你想不想抓!
本人一直在講思路,講技巧,就是為了提高朋友們的選股和操作能力,更好的適應股市!像九有股份、南風股份這樣的短期爆發牛股,本人在選股文章會持續講解,又到了每日競猜時刻,看下面這隻股能不能如上面一樣走出短線行情:
-
7 # 巴蘭理財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的,也是很多人都存在的疑問。其實要弄明白這個問題不難,我們可以看一下經典金融電影《華爾街之狼》的片段
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無論是職業操盤手還是基金經理,他們的收入都是源於和客戶約定的分成或者是管理費用。這就意味著,職業操盤手和基金經理不需要再去承擔市場波動的損失,即使無法給客戶賺到錢,每年也能夠穩定收取管理費用。
比如一般私募基金的收費方式為:2+20,每年2%的管理分用,然後收取20%的利潤分成。假如一個私募基金經理本身自有資金有1千萬,他去成立私募基金能夠募集1個億,基金經理預期能夠取得年化15%的收益。那麼在基金經理使用自有資金操作的情況下,達到預期目標也是每年賺200萬,如果是成立私募基金呢?每年管理費是10000*0.02=200(萬),然後10000*0.15*0.2=300(萬),合計200+300=500萬。即使扣除基金運營成本以後,也比他自己操作的收益要高,而且關鍵是不需要承擔任何市場風險。所以為什麼有人樂意去做操盤手和基金經理,原因就在於此。
-
8 # 菩提fei0598
有技術和不缺錢,以及操盤手的存在價值之間的關係,題主沒有搞清楚!
第一,所謂有技術,充其量,就是對股市和股票的技術指標分析的專業能力比較強。而技術指標並非是某一個特定群體的專項特長即只有他們具備別人不具備,也並非是股市裡賺錢的唯一法寶和必然的致勝法寶。而操盤手存在的價值,則是執行一個操作或者產品計劃,比如私募或者信託或者基金以及其他資金的操作計劃。
在股市裡,技術未必是賺錢的最高條件和必勝條件。如同真正的軍事專業的人未必就乾的贏諸如粟裕這類戰場打磨出來的策略和統籌高手。也許,白起打不過任何一個百戰的戰陣將軍,但是卻沒有一個謀略家,是白起的對手。道理就在於,技術和戰陣百戰將軍,有的只是作戰的能力和工具,往哪裡打,怎麼打,以及怎樣能絕對優勢團滅敵人,主要是謀略而不是拼殺的能力。
技術也是一個道理,當所有的戰將都在研究拼刺的技術時,那麼,拼刺,已經不是決勝的重要條件了。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技術和所謂技術高手,必然不是股市的最大贏家,因為選取的行業產業機會,以及宏觀策略和細分行業方向,這些不是所謂的技術指標和技術高手能取勝的。這也就是所謂技術高手是否缺錢的根源了。
而操盤手,或許相容了技術和宏觀能力,但是未必具備大的產業格局和謀劃以及策略能力,如同軍隊打戰,有謀略,還需要資源調集和動員能力。就算白起,或者粟裕,沒有高層的戰略和傾其所有的資源支援,缺乏足夠的條件,不論是戰將的拼刺能力還是謀略的能力,都不足以決定一個戰役的勝敗。
因此,股市上和歷史或者社會上會存在各自專長,和分工協作。並沒有一方可以絕對勝出,至少任何單獨一方無法做到利益最大化。
比如說,假設我有一百萬資金或者一千萬資金,我得最大能力和賺錢翻倍也就一百萬或者一千萬,而藉助其他人不論是資金提供方還是技術高手,頻繁地去抓住波動和趨勢的博弈機會,那麼,可能同樣是目標翻倍,我缺你能賺到超過至少得一百萬或者一千萬的利潤,這就是所謂的利益最大化了。
兵法曰,上兵劃謀,其次伐交,再次攻城,說明了直接交戰的技術派在整個格局中其實是比較下層的致勝之道,而最上層的是宏觀和行業的分析以及細分公司的增量分析。而不是技術。技術能解決或者一定程度上解決博弈的問題,卻無法解決謀略和策略的問題。這就是市場上多數人痴迷於技術卻無法戰勝市場的根本原因!
-
9 # 郭一鳴
證券市場圍觀的人很多,涉水的人也不少,但都是想賺錢的。市場中,能賺錢的有兩種人:一種是能賺錢的人,另一種是能讓人賺錢的人!
有技術的人可能不缺錢,因為他們透過自己的技術,讓自己賺取了一定的利潤,獲得了可貴的財富,所以這類人可能並不缺錢。但是,他們可能只能讓自己賺錢,如果好幾個人一起讓他們來操作,可能經驗,能力,包括管理能力可能就稍遜一籌。
而這個時候,能讓人賺錢的任就出來了。比如操盤手,比如基金經理。操盤手相比來講更加的專注或者專業,尤其是操作細節的把握上,可能比擁有技術的人更會操盤。而基金經理,不僅僅是產品的需求,更是產品綜合運營的管理人,對產品的結果負責。他們會利用自己的管理能力,儘量讓產品有個好的收益,給大家分的更多的利益。
一項技術並不是很難,但是把技術做精並且堅持是比較難的。一個人的經營不太難,但是一群人,一大筆資金的管理不容易,需要綜合能力。
-
10 # 安全感來自確定性預期
基金經理不一定需要技術呀。比如指數型基金經理技術越好越不合格,一個優秀的指數型基金經理要做的就是抑制住戰勝市場的衝動老老實實的按成份股權重持有。
回覆列表
拋開別的不說,小說不缺錢和職業操盤手或者基金經理有那麼直接的關聯麼?人的需求是分階段的,一開始需要依賴他人,到成功後被人依賴,再到成全別人。不同的階段都有各自不同的需求滿足。這個問題換個問法,市場上創業成功的人應該不缺錢,為什麼還會有職業經理人和天使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