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姬峰嶽

    現在火焰噴射器的地位被各種單兵火箭發射器取代了吧,各種防掩體的彈頭可以用,有高爆、雲爆彈、燃燒彈可以用,比火焰發射器射程更遠更可靠。

  • 2 # 小楠影視秀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懂火焰噴射器的作用,它主要針對於敵方碉堡、火力點等防禦工事內的人員進行殺傷、驅趕等。

    就目前而言,火焰噴射器50~80米的有效或最大射程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的戰爭需求,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國都已經發展出了各式各樣的新式的攻堅武器,比如毛子研製出的РПО-А/RPO-A,其中РПО是俄語Реактивный Пехотный Огнемет的縮寫,翻譯成漢語的意思就是:“步兵使用的火箭式的火焰噴射器”。按兵種劃定,武器劃歸防化兵噴火專業管轄範圍。

    這種武器在中國被稱為雲爆彈,中國早在96年就已經對該彈藥進行了中國產化,2000年定型為97式雲爆彈。

  • 3 # 三段式劈槍

    火焰噴射器二戰時更多用於陣地戰,攻堅戰!目前戰爭多是城市反恐作戰,阿富汗有陣地和攻堅,但都被飛機投放的炸彈替代了!中國在演習時還可以看到火焰噴射器

  • 4 # 薩沙

    因為火焰噴射器的使用範圍太渣,一二百米的射程已經不符合現代戰爭需要。

    況且,今天已經大量裝備單兵雲爆彈之內的武器,可以取代火焰噴射器,而且人手一個,還不佔編制。

    送一篇文章。

    火焰噴射器在二戰中是一種特種武器,也是一種常規武器。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它的定位為特種作戰武器,卻從事了大量的常規作戰。人類天生害怕火,我們的祖先遇到山林大火一般都是慌忙逃走。人類使用火的歷史,遠遠遲於人類生存發展的歷史。各國神話中,掌握火的神都是最為可怕的神,具有強大的力量。近代的火焰噴射器是一個德華人發明的。一戰前,德國工程師R.菲德勒在1898年發明了近代第一種火焰噴射器。它包括油瓶、壓縮裝置、輸油管、點火裝 置和噴火槍。有意思的事,R.菲德勒發明這個噴火器的初衷並不是作戰,而是用於軍事演習。用這種噴火器製造演習中的煙火效果,非常方便。它可以快速點燃很多目標,不用再靠人力一個個點火那麼費事。德軍高層卻在演習中發現了這個新式的東西,並且立即意識到它的實戰意義,開始對噴火器立項研究。R.菲德勒的噴火器屬於輕型的背囊式,它體積大、射程近,基本沒有什麼實戰價值。經過10多年的研究後,德國成功的發明了第一款實戰型的攜帶式噴火器,並在1912年成立了由48名專職消防員組成的噴火分隊。火焰噴射器第一次使用,則是在一戰中的西線戰場。

    這是火焰噴射器的第一次實戰,雖沒有燒死大量的英軍士兵,卻把英軍嚇得放棄戰壕狂奔逃走。它的實戰意義,讓各國都深感震驚。

    ----------------------德華人的噴火器,下圖是日本人的,敵人都有了噴火器,美國佬自然要趕快追趕。

    各國很快進行相關的研發工作,卻始終落後於德華人一拍。這邊德軍又多次成功的使用了噴火器,在整個戰爭中進行了不下650次的噴火作戰,對英法俄軍都造成了相當的傷亡,尤其對攻打堅固陣地特別有效。火焰噴射器威力很大,被射中計程車兵基本都是嚴重燒傷,難以治療。英法兩國都對德華人使用這種非人道武器,進行譴責。德華人並不買賬!此刻雙方都使用了化學武器,還有什麼人道可言。惱怒的英法軍官對他們計程車兵下令,一旦捉到德國焰火兵可以就地槍決,不需要任何的審判。火焰噴射器的作戰並沒有持續太久,這款武器受燃料和設計的侷限,它的射程不遠,威力有限,體積笨重,導致戰果並沒有之後那麼輝煌。一戰很快結束,各國分析戰時的經驗,都認為火焰噴射器是一款優秀的攻堅武器,都開展了相關的研究工作。1930 年代,德國、英國、蘇聯、法國等國都先後製造了使用油料、油瓶、噴槍等各種不同形式的噴火器。其中一些國家不但發展了輕型噴火器,還同時成功地研製了重型噴火器,如地雷式噴火器、機械化噴火器等。連二流軍事強國日本,也發明了93式噴火器。美軍對火焰噴射器並不很重視,軍方高層認為火焰噴射器射程僅有10幾米。它使用的石油混合物作為燃料,導致燃燒幾秒鐘後火就熄滅,造不成什 麼嚴重的傷害,完全是一款好看不好用的武器。

    一些軍官還說,既然都摸到了敵方工事的10米外,完全可以使用集束手榴彈和爆炸物,為什麼要用這麼笨重的東西?美軍的噴火器效能很差,也始終沒有什麼技術上的改進,處於一種不死不活的研發狀態。可惜,二戰中德國對於噴火器的使用,給了保守的美華人當頭一棒。德軍大量裝備了34式噴火器,在波蘭戰役、法蘭西戰役中大放光彩,燒燬了無數盟軍的工事。在攻佔比利時、荷蘭等低地國家的戰役中,德華人用噴火器摧毀了一些被認為堅不可摧的盟軍要塞,輕鬆瓦解盟軍的抵抗,大獲全勝。如此輝煌的戰績,讓美國軍方知道對噴火器的看法是錯誤的。他們隨即在1940年8月,正式啟動新一代噴火器研發計劃,並且最終在1941年8月推出了自己的制式噴火器M1型。這種M1型噴火器在當年看來,也是效能平平。它採用雙罐設計,一個燃料罐中裝有18升的石油混合物燃料,另一個小罐則裝有壓縮氮氣作為壓力源,用於發射燃料。M1型噴火器可以進行5次2秒鐘的短噴射,射程僅有20米,威力不足,射程有限。整個系統非常笨重,高達30公斤,讓美軍噴火手們叫苦不已。M1型噴火器相比德國、蘇聯的噴火器沒有任何優勢,是一款平庸的武器。話雖如此,型噴火器還是有一定的實戰價值。M1型噴火器剛剛裝備部隊,聲名狼藉的日軍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最初的噴火器還是兩個罐子,不是上圖的三個罐子。它的效能平平,不過還是發揮了相當的作用,是日本人的惡夢。

    1942年6月,日本海軍在中途島慘敗。不過,日本海軍仍然有大量的航母和戰艦,保持著有強大的攻擊力。在很多區域性戰場,日軍的海軍兵力大大超越美軍。日軍在8月進攻美軍在南太平洋的門戶瓜達爾卡納爾島,試圖以此為跳板進一步佔領澳洲,瓦解美軍在太平洋上已經獲得的優勢。美軍自然不可能讓日軍得逞,雙方調動各自的主力部隊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大血戰。瓜島大戰和之前多次的日美大海戰不同,它有著非常殘酷的陸戰。

    一個美軍軍官回憶:我這一生經常從睡夢中驚醒,全身大汗,嚇得魂不附體,因為我在夢中又回到了瓜島。

    另一個軍官回憶:一提到瓜島我就嚇得手腳顫抖,那是一場殘酷到無法形容的戰鬥。

    日軍投入了3.6萬人的精銳部隊登陸瓜島,美軍則投入了6萬人。在瓜島的激戰中,美軍開始遭遇了日軍堅固工事的阻攔。相對於美軍強大的海陸空火力,在瓜島的日軍自知不敵。在戰役中後期,日軍主要依靠工事死守。日軍在瓜島修建的工事可謂極為堅固,碉堡往往有數層木材、中間加以沙土,甚至加上鋼板增加防禦效果。這樣一個碉堡,往往可以抵抗美軍迫擊炮和火箭筒的直接打擊。修築之前經過精心計算,這些碉堡大多具有極佳的射界,一挺輕機槍既可以壓制美軍一個班到一個排,一挺重機槍甚至可以壓制美軍一兩個連。除了工事自身的防禦力以外,瓜島本身就是個熱帶島嶼,上面地形複雜,樹木極多。美軍重武器無法跟上步兵的行軍,想依靠空軍海軍做戰術性的支援基本是不可能的,這也極大阻礙了美軍的進攻步伐。

    沒有重武器的幫助,對於日軍的防禦工事,美軍非常頭疼。他們一般是利用機槍火力壓制住日軍碉堡,然後利用步兵攜帶手榴彈和爆炸物爬到附近將其炸燬,再就是使用巴祖卡火箭筒。這種打法費時費力,經常造成很大傷亡。有時候即使美軍爬到了碉堡下,扔出數枚手榴彈也無法炸燬日軍堅固碉堡,反而自己被日軍擊斃。巴祖卡火箭筒口徑僅有60毫米,威力有限,往往只能把碉堡炸出一個缺口而已。這種戰鬥中,M1型噴火器開始發揮想象不到的巨大作 用。以1943年1月15日的一個戰例來說,當時美軍海軍陸戰2師8團被一個日本碉堡攔住,美軍幾次攻擊全部失敗,傷亡了幾十人。此時2師師長親自下令使用噴火器。結果一個2人的噴火器小組,在後方機槍的掩護下爬到碉堡附近20米處,接著進行了三次短噴火,頓時將日軍機槍打啞。美軍士兵隨即衝入碉堡,發現了5具被燒死的日軍屍體。這個小組在當天又作戰了兩次,用了20分鐘就摧毀了兩個久攻不下的日軍碉堡,燒死了十多個日本兵。取得相當不錯的戰果,但M1型噴火器的使用並不是一帆風順。在之後諸如新喬治亞島戰役中,M1型噴火器雖然消滅了很多堅固日軍據點,仍然表現出一些嚴重的問題。

    ----------------------在實戰中,如果噴火時候點火失敗,出現光噴油不噴火的情況,噴火兵一般就會送命。M1噴火器點火的問題非常嚴重,這主要是設計師想當然造成的,沒有考慮實戰的惡劣情況。在凝固汽油發明之前,噴火器的作用還是有限的。燒燒樹,還是沒問題的。

    首先,型噴火器的點火裝置不可靠,它採用電池點火,也就是類似於現在家用燃氣具那種點火方式。這種方式在美國國內測驗的時候非常可靠,但在南太平洋潮溼的環境中作戰,電池容易被鹽鹼和潮溼的空氣腐蝕導致不能正常點火。對於噴火器來說,如果不能點火成功,就是空噴,也就是光噴出汽油而已。在這種強度的作戰中,只要一次空噴就會引起敵人的注意,導致自己成為敵方火力的靶子。實戰中,由於電池問題導致點火成功率極為低下,甚至有時候美軍噴火兵多次打出了空噴,在無可奈何下被迫用自己的打火機來點火。這讓後方的噴火器設計師們,丟盡了面子。其次,M1型噴火器的由於採用混合石油作為燃料,這種燃料和石油沒有 本質的區別。它導致射程太近,僅有20米左右。這麼近的距離,就要求噴火兵必須爬到日軍碉堡附近,這自然是極為危險的。要知道日軍機槍的射程在0到 600米,從這麼遠的距離爬到20米內,需要很長的時間,稍有不慎就會被日軍擊斃。

    最後,M1型噴火器使用混合石油導致噴火後燃燒性不佳。往往一次噴火,只 能燒幾秒後就立即熄滅。一些時候,老練的日軍在美軍噴火時,衝入碉堡深處暫時躲避一下,等火熄滅以後又能繼續作戰。這些火焰無法飛濺和轉彎,也就是噴到哪裡就在哪裡燒。如果日軍的碉堡足夠大,或者裡面有轉折,就只能燒到一塊,其他地區不受影響。實戰中,經常出現美軍噴火兵燒啞了一挺日軍機槍,另一挺機槍仍然在射擊的情況。這些缺點全部送到美國後方研究機構,要求對M1型噴火器進行改進。美軍噴火器設計師認為目前技術條件下,想解決噴火器的問題幾乎沒有可能。就在美軍高層和設計師無法可想的時候,一種極為可怕的東西被髮明瞭出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凝固汽油。1942 年,在哈佛大學化學系教授路易斯.菲塞爾的領導下,人類有史以來最可怕的化學武器凝固汽油誕生了。凝固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稠化劑調製而成,它是一種有粘性的流動膠體,並不再是之前的油狀物。採用凝固汽油作為噴火器燃料,其噴射的火柱不但可產生1000℃左右的高溫,而且火柱能沿塹壕和坑道內壁拐彎、漫流、飛濺、粘附燃燒,達到直瞄火器難以達到的縱火和精神震撼效果,並能粘在其他物體上長時間燃燒。

    --------------有了凝固汽油,噴火器成為戰場上最可怕的武器。美日作戰中,如果活捉對方的噴火兵,一旦都是就地槍決。

    軍方對這個研究成功大喜過望,他們立即研發出了M1的改進型M1A1型和稍後全新研發的M2-2型噴火器。M1A1、M2-2的結構和M1基本一致,區別在於M2-2不再使用落後的電子點火裝置,而是採用的高效的火藥點火裝置,而M1A1仍然使用電子點火裝置。新式噴火器由於使用凝固汽油,具有M1型噴火器無法比擬的巨大威力。M2-2可以持續噴火12秒鐘,噴出的火焰溫度極高,在極短時間內就可造成人體的重 大燒傷。這種火焰無法撲滅!人用手去拍打越拍火越大,如果在地上滾動滅火會弄得全身是火。甚至身邊有人被凝固汽油燒中,傍邊的人不能幫助其滅火。因為著火人的奮力掙扎,很容易把燃燒油塊甩到幫助者身上,把這個人也一同燒傷。

    北韓戰爭中的志願軍戰士張澤石,曾經痛苦的回憶。他們行軍期間,突然美軍飛機空投凝固汽油彈,一個戰友頓時被燒中,發出根本不像人聲的慘叫。短短几分鐘之後,這個人就被燒成一個猴子大小,全身焦黑。而傍邊的其他戰友,根本來不及救他。

    凝固汽油可以沿著工事噴濺和粘連,即使敵人躲在像羊腸一樣曲折的巖洞中,一樣會被燒死。加上凝固汽油燃燒時間很長,一處著火以後很難熄滅,導致日軍一旦遭受噴火攻擊,就只能被迫放棄陣地。就射程來說,M2-2也比M1增大了一倍,達到了45米,這讓美軍士兵可以相對遠離危險的日軍工事。M1-1和M2-2隨即裝備部隊,淘汰了早期的M1型。較為落後的M1-1型噴火器一共生產了1萬4000具,這是相當驚人的資料。1943年開始,美軍逐步在太平洋上進行反攻。在巴巴新幾內亞的作戰中,新式噴火器的巨大威力,讓敵人日軍非常膽寒。美軍一個6具噴火器的噴火作戰排,曾經在1分40秒內摧毀了8個日軍碉堡。之後進入碉堡的美軍,沒有找到一具完整的日軍屍體,全部被燒成了木炭。噴火器除了實戰的威力以外,還造成了敵人極大的心理恐懼。日軍已經開始進行所謂的玉碎戰,也就是不求生而是求死的作戰。在明知道不可能防禦成功的情況下,仍然死守不退,最終往往全部戰死在工事和碉堡中。美軍即使用重炮和飛機對日軍工事進行轟擊,日軍往往也堅守不退,哪怕全部陣亡。但面對著可怕的火龍,勇敢的日軍士兵一般再也堅持不住,他們大多扔掉武器躍出碉堡逃走。噴火器造成的恐懼,超過了他們所能承受的極限。M2-2型噴火器的優秀表現,讓美軍高層在1943年下令美軍在太平洋作戰的每個陸戰師必須裝備60具噴火器。

    ---------------------------太平洋的作戰中,大部分是美軍進攻,日軍防禦。一般認為日軍防禦能力比進攻要強得多。在這種情況下,美軍的噴火器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美軍連線進行了多次殘酷的攻堅戰,諸如硫磺島戰役、琉球戰役。這些戰役中的日軍,修建了比瓜島更為堅固的工事和坑道系統。往往最難攻打的目標,最終都是依靠噴火器才得以解決。以硫磺島戰役為例,這個5平方公里的小島被日軍修建成為一個巨大的工事群,僅僅石室工事就高達1500個,還有18公里的地下隧道。裝備上日軍佈置了大量的火炮、機槍、坦克,四處都是日軍機槍和火炮的射擊孔。日軍全部躲在地下堅固的工事裡,美軍的炮擊和轟炸傷不了他們一根寒毛。日軍指揮官慄林忠道中將認為此戰必敗無疑,只期望儘量拖延美軍進攻日本本土的步伐,用死守戰術全力和美軍血拼。對於複雜的日軍防禦工事,美軍現有步兵武器幾乎都無法發揮作用,很多時候只能一寸一寸的移動,有時候甚至一天只能前進4米。基層部隊傷亡超過百分之五十,排長都由普通士兵擔任。見情況不妙,美軍指揮官趕忙命令噴火兵參戰。美軍大量噴火兵上島以後,開始改變了美軍被動的情況。日軍工事在噴火兵的打擊下,一個個被摧毀。一條火龍飛向碉堡以後,總伴隨著日軍慘烈的尖叫聲。一些火人一樣的日軍,甚至衝出碉堡求死,期待被美軍的子彈撂倒。一些時候日軍發現美國噴火兵接近,就手持手榴彈衝出來和他們功歸於盡。這些日軍寧願戰死,也不願承受被活活燒死的恐懼。

    美軍噴火器造成日軍很大傷亡,不過日軍工事修築巧妙,暗堡眾多,美軍噴火兵也遭遇很大的傷亡。噴火器怎麼說也是近戰武器,而近距離作戰的傷亡自然會是很大的。

    ---------------噴火器的威力是非常驚人的。被燒死的人,最後一般都只有猿猴大小,縮成一團。烈火燒身的疼痛是十級,比刀砍針刺要厲害幾倍,所以日本人極端害怕被活活燒死。多說一句,靠人的所謂意志力,是絕對不可能被烈火燒著還不動的。即便是剛死的死人,被火燒著也是會動的。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不受大腦控制的,和什麼意志力無關。

    經常是美軍噴火兵擊毀一個碉堡以後,卻被側面的日軍暗堡擊斃。美軍噴火兵傷亡很大,有的部隊中傷亡率甚至超過百分之九十,可見戰鬥之慘烈。最終,硫磺島上2萬多名日軍只有1000人倖存,其餘全部陣亡。指揮官慄林在最後時刻衝出地堡,指揮殘餘的200名部下進行了一次自殺式衝鋒,被美軍全部擊斃。幾小時後,慄林的地堡指揮所被美軍噴火器燒燬,包括幾十名傷兵在內的所有人被燒死,無人倖存。

    火焰噴射器在中國

    火焰噴射器在中國,則是抗戰後期的事情了!火焰噴射器是進攻性武器,對於國內以防禦為主的國軍意義不大。在1944年底之前,居然只有區區30具援助給中國,大都裝備了駐印軍。

    隨著駐印軍開始全部美械化,並且發動對日寇的反攻,火焰噴射器的裝備數量也開始激增。1945年前4個月,已經有300多具火焰噴射器裝備國軍,自然大部分還是提供給駐印軍和滇西的中國遠征軍。駐印軍每個師,裝備火焰噴射器85具,這個數量已經不少了。

    在緬甸叢林作戰中,噴火器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絲毫不亞於他們在太平洋上的表現。緬甸日軍的工事也是非常巧妙,這就是噴火器發揮威力的地方。每每一道火龍過去,伴隨著日軍撕心裂肺的慘叫聲,等國軍衝入碉堡時候,發現的都是一些燒的不成人形的屍體。

    在1944年的騰衝戰役中,56師團的7000多日軍死守騰衝一線,執行所謂玉碎戰。日軍在騰衝一線修建了大量碉堡和暗堡,尤其騰衝城內的工事更是多如牛毛,日寇依靠這些工事和國軍進行巷戰。國軍有火力優勢,對於這些繁多的工事沒有好的辦法。

    雙方鏖戰多時,國軍傷亡很大,如主攻的第108團僅僅激戰一週多,就因傷亡過重,被迫撤出城牆陣地。該團二營500多人過於突前,和日軍進行多次肉搏戰,最終全部殉國,無一倖存。

    久攻不克,國軍無奈,被迫大量使用噴火器攻城。這樣一來,局勢就瞬間被扭轉。

    據遠征軍第4團特務排長王希孔回憶:……最具威力的就是用火焰噴射器向敵人噴燒,從十多米外噴向敵掩蔽部內,都會把敵人燒死。那天我眼看著有四個日本兵,身上燃火,滿身黑煙,連滾帶爬地邊跳邊跑。士兵連續投去五六個手榴彈,把敵人炸得血肉亂飛,真解恨。

    國軍噴火兵一個據點一個據點的掃清日軍,最終騰衝城內日軍全軍覆沒,僅有一個名叫吉野孝公的日本兵被俘,全城戰後沒有留下一所好房子。騰衝也是抗日戰爭以來,國軍收復的第一個有日軍大部隊駐守的縣城。

    -----------------血戰騰衝,國軍噴火兵大展神威。

    抗戰末期,13個國軍的所謂美械軍中,都開始大量裝備噴火器。遺憾的是,日軍很快投降,這些噴火器並沒有怎麼發揮作用。

    隨後的內戰中,噴火器卻被用來對付華人自己,精銳國軍都裝備了一批噴火器。以74軍為例,3萬人的一個軍,裝備噴火器255具。

    這批噴火器,也對解放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威力巨大,威懾力極強,讓身經百戰的老解放軍戰士,也留下了心理陰影。

    下面是摘錄張正隆先生,描述東北戰場的文的一段。

    趙斌當時是四縱十一旅三十二團二營副營長。老人說∶我那個營傷亡了一半,大都是火焰噴射器燒的。一打一條火龍,滿是冰雪的大街都燒黑了。當時也不知道那叫“火焰噴射器”,就叫“那玩藝兒”,“噴火的那玩藝兒”。後來不知誰說那叫“火箭炮”,大家就叫“火箭炮”。

    來個縱隊領導,說∶什麼娘賣×的“火箭炮”,弄來個我看看!

    我帶兩個班,從路邊人家挖開牆鑽進去。兩個國軍趴在沙袋後面,正往火焰噴射器上鼓搗甚麼。我瞅一氣,認準了,就撲上去。

    滿以為拿回來就有辦法了。那個領導轉圈兒看,掂一掂,踢兩腳∶娘賣×的,就這麼個玩藝兒呀?就這麼個玩藝兒叫“火箭炮”呀!撤出戰鬥後,大家議論,說過去打鬼子也沒這樣呀?這是“頑軍”嗎?後來就傳說,新六軍是在美國訓練的,都是大學生。

    那時可真有點怕美式裝備,怕新六軍(原來的駐印軍)。整個二戰期間,美國生產裝備了多達4萬具各型噴火器,可謂空前絕後!

  • 5 # 國平軍史

    火焰噴射器,這玩意在二戰時期使用非常多,特別是在殘酷的太平洋島嶼爭奪戰中,日軍武器武器裝備遠不如美軍。

    於是,為了提高士兵的生存率,就採取了洞穴戰術,大的專案能將整座山都挖空,小的也就挖個深坑,再橫向打洞,將單兵埋進去,只要能躲避美軍艦炮和航彈的攻擊就行。

    對於日軍鑽洞戰術,炸藥包、卵形手榴彈包括炮火,打擊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日軍依託陷峻的地勢地形,利用輕重機槍、迫擊炮和擲彈筒給美海軍陸戰隊以大量人員殺傷。

    為強化對日軍作戰,美軍步兵班在原槍械配置的基礎上,又給每個步兵班增加了一挺充當機槍使用的加了兩腳架的勃郎寧M-1918A1/A2自動步槍,一具M-1/2火焰噴射器。

    特別是M-2火焰噴射器,由2大1小三隻罐子組成,兩個大的罐子內是裝載著混合了柴油和汽油的燃料,另一個小罐內裝著推進劑氮,儘管實際燃燒時間不足1分鐘,但燃燒時的過火面積以及威力相當驚人。

    對封閉型陣地譬如塹壕、暗堡、洞穴等防禦型工事打擊效果非常明顯,在沖繩、塞班、硫磺島等二戰太平洋極為殘酷的戰役中,M-2火焰噴射器是美軍最終戰勝日軍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硫磺島戰役,日軍將整個山體都挖空了,所以美軍的航彈、艦炮等猛烈的海空打擊火力,實際上對日軍所起的作用並不是很大,只能依靠海軍陸戰隊員徒步作戰,用手中的步槍、卡賓槍、衝鋒槍、火焰噴射器等輕武器,逐洞挨個消滅日軍,所以現代化裝備的美軍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火焰噴射器,對於堅守洞窟陣地或叢林之中的日軍非常有效,使得美軍的火焰噴射兵,成為日軍步兵最恐懼和憎惡的打擊物件,因此,二戰時期,美軍的火焰噴射兵,是戰死率最高的兵種,甚至比機槍手都死得多。由於火焰噴射器有效射程只有50米左右,所以火焰噴射器必須靠近敵陣地很近才能射擊,就註定是戰場上最危險的兵種,是日軍優先集火射擊的目標,不是被日軍擊中肉身斃命,就是被日軍擊中發射罐被活活燒死,火焰噴射兵都是最勇敢計程車兵。

    目前,火焰噴射器作為一款武器,可能還在軍隊中服役,並未徹底撤裝,畢竟對付封閉環境內的對手非常管用,但由於火焰噴射器射程太近,對射手的安全是個嚴峻的考驗,因此戰時使用就不多了。

    隨著射程更遠的榴彈發射器、不佔編制打了就扔發射筒的火箭筒、雲爆彈等大威力的武器進入了步兵班,火焰噴射器就很少出現在步兵班了,特別是我軍裝備了射程850米的雲爆彈,打封閉目標一發消魂,事實上就極大地封殺了高危的火焰噴射器在未來戰場上的使用。

    因此現代作戰中,火焰噴射器確實是越來越少見了,這是事實,但由於火焰噴射器的不可取代性,軍隊中應該還有所保留,沒有徹底退役。

  • 6 # 漩渦鳴人yy

    如今只能夠說單兵手持的火焰噴射器已經幾乎不見蹤影了,但是類似於火焰噴射器功能的武器在各國的軍隊裡面仍然還是存在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毫無疑問,美華人手裡單兵手持的火焰噴射器給大家一種很深的印象,這種武器對付碉堡內部的敵人,那簡直就是一件大殺器,不僅能夠灼燒,而且還能夠消耗對方的氧氣,對方就算不被燒死也會被憋死,但是這種武器存在著它的侷限性。

    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華人的作戰序列裡面實際上是有兩種火焰噴射器,一種是單兵手持的火焰噴射器,也就是我們經常在電影裡面看到的,還有一種就是拿謝爾曼坦克底盤改裝過來的火焰噴射器。

    當然,對於當兵手持的火焰噴射器究竟是有什麼樣的毛病,美華人自己心裡清楚,這東西作用範圍特別短,而需要當兵爬到很近的距離才能夠對敵人實施進攻,而且,危險性特別大,一旦一顆子的命中了,火焰噴射器後面的燃燒罐就會導致整個火焰噴射器的爆炸。那麼手持單兵火焰噴射器計程車兵將會死無葬身之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越來越重視當兵。在戰場上面的作用的時候,這個時候單兵手持的火焰噴射器就慢慢的接近於淘汰的邊緣,每一個士兵國家都是花費了巨大心血培育出來的,講究的是精兵政策,說一句不客氣的話,一個士兵的價格比他手裡當兵手持的火焰噴射器的價格要高的多啦,這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那種百萬百萬級別的爆兵狀態。

    當然,技術的進步讓殺戮變得更加簡單,你比如說。美華人使用的溫壓炸彈事實上也是繼承了一部分火焰噴射器的效能,或者華人民解放軍所使用的雲爆彈,也是繼承了一部分火焰噴射器的效能,而且殺傷的效果,殺傷的範圍從安全性的各項角度來講都比單兵手持的火焰噴射器來的更加好,所以軍隊更加樂於運用這些新東西,而不是說像以前養為了突出個人英雄主義,把自己計程車兵當成炮灰。

  • 7 # 桌面戰爭兵棋

    美軍的M2火焰噴射器

    火焰從古代開始就作為一種武器經常出現在戰爭之中,《孫子兵書》中專門有一章名曰《火攻》,然而由於燃料的限制,古代使用火焰的方式十分有限,直到汽油等液體燃料問世後,火焰武器的使用才逐漸廣泛起來。

    古代戰爭中火攻也是常用手段

    起源於一戰

    第一支火焰噴火器由德華人菲勒德於1901年所發明,主要由油瓶,壓縮裝置,點火裝置以及噴火槍組成,這種裝置十分沉重,需要幾個人合作才能操作,並且射程很短,並不具備實戰能力。然而德國軍方認為這種武器有很大的潛力,經過多次重新設計而改進,於1914年投入到了戰爭之中。

    此時德軍使用的火焰噴射器還使用石油混合液作為燃料,射程只有10米,且需要三人操作。然而這種新式武器依然在戰場上重挫了英軍和法軍,在1916年的凡爾登戰役中,搶佔先機的德軍首次大規模使用火焰噴射器,令法軍飽嘗石油混合硫磺的地獄之火。此後,德軍再度改進了火焰噴射器,然而敵方對這種武器已經持有戒心,優先打擊德軍的噴火兵,之後的戰鬥中火焰噴射器的戰果並不大。

    需要多人操作的火焰噴射器

    二戰中的火焰噴射器

    20世紀30年代,德國的軍事力量飛速上升,火焰噴射器也得到進一步改良,可以進行單兵操作,之後的同盟國方也開始大量裝備火焰噴射器,1942年美國哈佛大學更是率先使用凝固汽油令噴火器射程強化。

    此時的火焰噴射器由揹包和火焰槍組成,揹包一般有兩至三個圓筒,其中一個內含高壓的惰性推進氣體,另外一個或兩個則裝有易燃液體一般為汽油和某些增稠劑的混合物。火焰槍包括一個小容器,一個彈簧閥與一套點火裝置,扣下扳機時,彈簧閥將開啟,高壓易燃液體流經點火裝置,並從噴嘴噴出。點火器可以由電力點火或者由系統自身供氣的一簇引燃火焰。

    二戰的火焰噴射器已經相當便攜

    雖然德軍擁有種類最多的火焰武器,然而在二戰中使用火焰武器最廣泛的還是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面對火力遠強大的美軍,日軍在太平洋的各個島上修建了眾多的防禦工事和碉堡,甚至有些碉堡建造在地下,這使得美軍的飛機大炮很難對這些碉堡進行有效打擊,此時就需要火焰噴射器來進行打擊,由於其發射的實際上是能夠四處流動的燃燒液體,因此能夠有效地打擊到各種射擊死角。

    一心“玉碎”的日軍碰上火焰噴射器立馬變慫

    結語

    二戰之後,火焰噴射器依然在戰場上得到使用,然而這種武器對於敵人的殺傷力太過慘烈,被擊中者往往被活活燒死,倖存下來的人也會留下令人痛苦的傷痕,因此不斷有人呼籲禁止此類武器的使用。在越戰結束之後,美國海軍陸戰隊最終停止使用火焰噴射器以及停止生產,目前火焰噴射器基本以民用為主,燃料也使用的是丙烷等氣體。

    二戰中中國也曾使用火焰噴射器打擊日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方的科學文明,為什麼有人說讓東方的文明用短短40年的時間就超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