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玄機

    三國演義裡的曹操確實有篡漢之心,但是正史裡面描述確實是個忠臣,那要看你怎麼看了,至於你說怕劉備討伐大可不必,漢中之戰就是明顯的例子,打了兩年多,也不過是互有損失。

    我在看漢中之戰時,劉備給曹操發去戰書,“孟德如唔,今日,我與君一言,請足下沐浴淨首,與我會獵漢中。”

    這句話是沒毛病的,曹操當時看完勃然不怒,把戰書往地上一扔,說道:“劉備匹夫,如此猖狂,欺我太甚。”

    確實,劉備一個從來沒有被他放在眼裡的人,很多次被他打的普通喪家之犬,竟然在有了點實力之後,對他如此猖狂,也難怪曹操如此暴怒 。 雖然劉備以前和曹操煮酒論英雄時,曹操對劉備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把劉備很看得起,但是當時劉備要什麼沒什麼,空有個漢室宗親的頭銜,對於當時已經有龐大勢力的曹操來言,不知道是出於對於劉備的欣賞還是吹捧。 哪怕是放任其去徐州征討呂布,這一明顯的放虎歸山行為,也是出於對他的放任,認為他掀不起多大的浪花,後來經謀士一說,曹操才反應過來不對,派夏侯惇去追趕,誰知道劉備三言兩語就把他打發回去了,離開時來了一句:“此一去,如魚入大海,鳥上青霄,不受籠網之羈。”

    結果徐州之戰,劉備被曹操輕而易舉的打敗,劉備敗逃袁紹的鄴城,關羽也被曹操暫時勸降,這就有了我們後來的過五關斬六將。

    然後在新三國中,一場漢中之戰,竟然讓久經沙場的曹操說出了這麼一句話,我當時都震驚了,“此役是我與劉備的最後戰役,勝了劉備死無葬身之地,敗了我就是第二個袁紹。”

    實力比較 這句話我覺得說的太過於嚴重和絕對,輸了你就是第二個袁紹過於誇張,你此刻可不是當年的袁紹可比的,袁紹當時最巔峰,也不過是坐擁幽州、冀州、青州、幷州,盡有河北之地,你曹操當時比這個情況還差,不僅身處四戰之地,北面有袁紹,南面有張繡,西面有馬騰韓遂,東南有孫策,和徐州的劉備,這種情況下你都挺了下來,一個漢中之戰你就慘成這樣了?

    漢中之戰,雖然是劉備最巔峰的時期,不僅坐擁部分荊州,還擁有天府之國的益州,但是與曹操的差距可不是一點兩點,此時的曹操已經擁有整個中國北方,也是人口和資源最多的北方,劉備充其量也就兩個州,哪怕曹操輸了也只是傷了脛骨,對於劉備來說,輸了下場確實還是挺嚴重的。

    很多人會說,當時劉備三顧茅廬之時,諸葛亮曾立下隆中對。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就是說劉備如果如果荊州益州之地,等天下有變,派一上將從荊州出兵宛城,洛陽,而劉備親自率兵從益州出兵,但這個前提是荊州要一直掌握在自己手裡。

    哪怕荊州沒有丟,曹操也不可能和袁紹一樣,袁紹為人好猜忌,有能人卻不能用,為人剛愎自用,曹操跟他比簡直掉身份,即使劉備真達到了諸葛亮口中說的實力,曹操也不是坐以待斃的人,必定也是場持久戰,勝負難分。

    所以我們看結果,漢中之戰,劉備勝了曹操輸了,曹操有跟袁紹一樣嗎?這場戰役打了兩年多,最後只是劉備佔據了漢中,領土得到了擴充,進而稱王,其實兩方損失都不小,雙方陣亡不少大將,雖然曹操損失較大,但是劉備前方已經兵力嚴重不足,已經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了。 而曹操雖然輸了,但是他地大人多,失敗了還是可以很快彌補回來的,而且他敗退漢中時 ,把漢中可控制範圍內的百姓全部給轉移走了,劉備獲益的並不多。

  • 2 # 雁棲湖以北

    比起稱帝的虛名,曹操更喜歡掌握實權。且在群雄並起的亂世,稱帝必定會招來諸侯的討伐。淮南的袁術就是最好的例子。況且漢獻帝已經被曹操所掌控,不稱帝,只稱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能給曹操帶來更大的實惠,在實力不夠強大,天下尚未統一的亂世稱帝。絕不是曹操這位亂世奸雄的選擇,且400年漢朝,天子與劉氏皇族的影響力還在,篡漢將背上千古罵名,且盲目稱帝不得民心,會使曹操的敵人聯合起來群起而攻之。而不是單純害怕劉備的討伐。

  • 3 # 白話那些事

    如題曹操不稱帝原因如下第一 曹操脅天子令諸侯佔盡天下大義

    不佔篡漢之名行篡漢之事,漢獻帝在官渡之戰後處境已大大不如從前了,衣帶詔事件後,權利的交接已經完全轉交給曹操了,不擔心獻帝的反噬,還能借漢室之名行便利之事,荊州之役,就是佐證,曹操唆使東吳攻打劉備,借獻帝之名,任周瑜為南郡太守,程普為江夏太守,荊州當時在劉備的手中,你想劉備能讓他們在南郡江夏掌權嗎?東吳又能不讓他們赴任嗎?這就為呂蒙日後的荊州之役找到藉口,假設曹操篡漢了,他們就不會聽從中央政府的任命,連這個藉口曹操都不能用。

    第二 不篡漢的好處

    曹操不篡漢,劉備只能自封漢中王,孫權只能自封吳候,天下人心還在漢啊!

    所以大義還是握在曹操手中啊!假使曹操篡漢,劉備就會立蜀漢,從曹操手裡接過漢室這杆大旗,從此一躍成為漢室的代言人了。

    第三 人心還在漢

    曹操僭越魏王時,荀彧就不答應了嗎?當面直斥曹操僭越,如果曹操稱帝的話,

    那有多少心懷漢室的大才會轉投孫劉,這不就間接增強孫劉的國力和人才儲備嗎?

    第四 不想揹負萬世罵名

    曹操只要篡漢那麼就是國賊,從此魏國的政權就是竊漢而來,而且跟王莽一樣都是強女婿的江山。此後奸臣錄裡面就會多一個曹操啊!

    第五 為兒子增加政治資本

    曹操在魏國的聲望地位,那是靠一場場戰爭打下來的,手下文臣武將都是自己一手挖掘提拔的,所以他們忠誠於曹操,但是曹丕不一樣啊,首先他不像他死去的哥哥曹昂一樣,在部隊服過兵役打過仗,他就是宅男一個就在許都待著,最大的戰事可能就是馬騰攻打許都的時候,協助荀彧守城,所以名望不大,手底下的人不見得服氣他,所以曹操就想著把篡漢的事情留給曹丕來幹,讓他施恩與滿朝文物,增加大家對曹魏政權的認同感。

  • 4 # 鴻儒史館

    曹操不稱帝,不是怕劉備,而是礙於時勢!東漢末年,群雄蜂起,皆視天下為囊中之物,又都打著清君側興漢室的幌子,以忠臣義士自居,曹操便是其中的代表!如果曹操稱帝,勢必會引起各路諸侯的反彈,進而群起攻之,如此,便有覆滅的風險!因為當時,雖然曹魏處於優勢,但這種優勢還不足以傲世群雄!

  • 5 # 煮熟的鴨子在盤子

    曹操雖揭竿而起,但還是漢室忠良,否則不會刺殺董卓,因此曹操不會稱帝,他始終認為姓劉者才是正統,自己不想背上亂臣賊子的罵名,不想被歷史唾罵。

    當時天下形勢未定,天下忠於漢室的名仕還很多,中華大地狼煙四起,生靈塗炭,不想失去人心的曹操,還要廣招天下人才,穩固自己的統治。

  • 6 # 潘不安講究史

    無論曹操稱帝與否,劉備始終都會與他為敵,所以何來因害怕劉備的討伐而不敢稱帝一說?

    曹操一生未曾稱帝只能說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非不想,實不能也!

    曹操有篡漢的野心嗎?

    有的。但不是一開始就有,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地位的不同而逐漸萌生的。正如希特勒最初的願望只是想成為一個畫家,又如你現在只是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你會有統一地球的野心嗎?

    同理,當曹操還只是一個孝廉的時候,他的本心還是一個“擁漢”、“尊漢”,甚至是剛直不阿的“正義之士”。就如他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寫的一樣:

    欲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

    從中我們可以窺探到曹操的初心,但人有初心容易,想要一生矢志不渝卻很難。曹操的心態便是隨著地位和實力的上升而逐漸發生了變化。

    《三國志·武帝紀》援引張璠《漢紀》:

    初,天子敗於曹陽,欲浮河東下。侍中太史令王立曰:"自去春太白犯鎮星於牛鬥,過天津,熒惑又逆行守北河,不可犯也。"由是天子遂不北渡河,將自軹關東出。立又謂宗正劉艾曰:"前太白守天關,與熒惑會;金火交會,革命之象也。漢祚終矣,晉、魏必有興者。"立後數言於帝曰:"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承漢者魏也,能安天下者,曹姓也,唯委任曹氏而已。"公聞之,使人語立曰:"知公忠於朝廷,然天道深遠,幸勿多言。"

    有人說這不是證明曹操沒有野心嗎?恰恰相反,此時曹操之野心昭然若揭。聯絡全文來看,這裡的朝廷是漢室嗎?不是,你都要把天下賣給曹氏了,還能說是忠於漢室嗎!顯然暗指的是曹魏。因而這其實是一句暗語:“知道你忠於朝廷(曹魏),但天道深遠(現在時機未到),還是不要說太多吧。”

    再如《魏書》中所載:

    昱少時常夢上泰山,兩手捧日。昱私異之,以語荀彧。及兗州反,賴昱得完三城。於是彧以昱夢白太祖。太祖曰:"卿當終為吾腹心。"昱本名立,太祖乃加其上"日",更名昱也。

    程昱夢到於泰山上雙手捧日,不就是佐天封禪之意嗎?暗示自己將成為從龍之臣!程昱把這個夢告訴荀彧,荀彧又告訴曹操,曹操便對程昱說:“你終將成為我的心腹。”程昱本名程立,於是曹操在其“立”上加“日”,親自幫其改名為“昱”,其不臣之心更是再明顯不過了。

    所以王夫之在讀《資治通鑑》時曾評價到:

    董卓死,李郭亂,袁紹攘河北而忌帝室,袁術竊,劉表僭,獻帝莫能馭,而後曹操之篡志生。

    可見曹操的作為,從歷史記載就已經明確的可以看出在這時已經有了不臣之心。甚至還有人以《讓縣自明本志令》中的另一句話:

    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或者人見孤強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評,言有不遜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來證明曹操沒有篡漢之心,只能說曹公的文采實在是太好了,亦真亦假下竟還讓其身後數千年的後人相信。

    《讓縣自明本志令》實際上就是一篇三國時期欲蓋彌彰的公關文,正是當世人人皆認為曹操要篡漢,但又不到篡漢的時候,曹操寫出來平息民意的。不然曹操何必寫此文,不正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曹操既然有篡漢的野心,但為什麼不篡漢的,現在很多人的說法是曹操重名,不希望背上奸臣的罵名。但實際上這是太不瞭解我們的曹丞相了,才會提出來的觀點。

    從歷史記載其一生的言行來看,曹操無疑是一個實用主義者,並不在乎什麼虛名。否則他就不會擔任從漢哀帝時期就被撤銷,整個東漢都未曾恢復,權臣代名詞的“丞相”一職了。

    另外,漢高帝劉邦曾有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而曹操卻不顧荀彧等重臣的勸阻,先封魏國後受魏王。其一,曹操無篡漢之心的觀點不攻自破。其二,曹操怕劉備討伐的觀點也被駁回,以白馬之盟稱王就已經可以天下共擊之了,都不需要再稱帝。

    但正因為稱王一事,讓曹操發現時機尚依然不成熟,所以他也暫緩了稱帝的想法。那麼哪些現實原因使曹操未能稱帝呢?

    第一,無法得到士族的支援。

    兩漢之政策,加上漢光武帝對士人及功臣的優待,使東漢末年門閥林立,其組成計程車族集團已發展到了可以和皇權抗衡的地步,東漢之滅亡也有士族坐大的因素存在。甚至後來的司馬氏,便是依靠士族的支援最終建立建立晉朝,統一中國。

    但是曹操始終無法和士族站在一起,更無論從出身到理念都無法和士族同流。從理念上來看,曹操深知東漢之亡就是因為門閥勢大,兼併成風,所以曹操一生無論是在屯田制,還是三下《求賢令》,“唯才是舉”上,都是在經濟和政治上打壓門閥,提拔寒門。

    《三國志·郭嘉傳》載:

    初,陳群非嘉不治行檢,數廷訴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悅焉。

    這看上去只是群臣相知的一段小插曲,但事實上卻是曹操與士族之間數次交鋒。漢朝因為重孝,並以舉孝廉為人才選拔制度,久而久之士族中便以名節為時尚。沒有能力沒關係,名氣大就行了,連官場上也只重清名不重能力,甚至官員們互相結黨,以名節作為武器攻擊政敵。

    而陳群的出身可以說是根正苗紅的名門,其人後來更是“九品官人法”的制定者,他以“行為不檢點”攻擊曹操卻倚重的謀臣,而郭嘉他顯然不是出自什麼名門,其實就是對曹操用人政策的挑戰。

    但是曹操本人也不甘示弱,你越說郭嘉不能用,我偏偏越是重用他。然後輕描淡寫的說陳群“能持正”,雖然是贏了,卻是實實在在的打了所有士族們的臉。

    同時曹操本人在用人上,更是不拘一格,無論出身,崔琰、陳群、鍾繇、毛玠等曹魏的重臣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儒家士族,反而都趨向於“刑名”,類似於法家。這些顯然都無法讓士族支援曹操取代漢室。

    可曹操有實力,在無可奈何下,他們就從其出身入手,曹操的祖父曹騰雖然在《後漢書》中記載是一個難得的賢宦,在士族中有較好的名聲,但一來難免有范曄溜鬚美化之嫌,二來曹騰終究是一個大宦官,最多隻能讓士族接受曹操,真正想融入士族是萬萬不可能的。

    所以一旦涉及到利益,曹操的出身成為了政敵最大的攻擊手段。官渡之戰前夕,陳琳的《討曹檄文》寫道:

    祖父中常侍騰,與左棺、徐璜並作妖孽,饕餮放橫,傷化虐民;父嵩,乞匄攜養,因贓假位,輿金輦璧,輸貨權門,竊盜鼎司,傾覆重器。

    這一定不是隨便寫寫,只圖罵人痛快,不然就不會流傳千古了,必定是在當時有很大的市場,甚至是大多數士族真實的想法。

    因而曹操這一生恐怕是很難融入士族之中,而水(士族)不同意,曹操又如何能載舟(稱帝)呢?

    第二、國內擁漢派的反對。

    曹操原以為自己經營多年,在曹魏的統治已經根深蒂固,但是在當登上稱帝之路時,才發現竟然還有那麼多擁漢派。其中甚至還有自己信賴的重臣荀彧、崔琰、毛玠等人。

    《三國志·荀彧傳》記載:

    十七年,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勳,密以諮彧。彧以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於是此事後,曹操不再重用荀彧,更有《魏氏春秋》載:

    太祖饋彧食,發之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

    就是這位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的重臣,卻在死後一直沒有得到“太祖廟廷配饗”的資格,可見曹魏對其怨恨有多深。

    《三國志·崔琰傳》記載曹操稱“王”時,鉅鹿楊訓上表稱讚曹操盛德:

    琰從訓取表草視之,與訓書曰:"省表,事佳耳!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琰本意譏論者好譴呵而不尋情理也。有白琰此書傲世怨謗者,太祖怒曰:"諺言"生女耳","耳"非佳語。"會當有變時",意指不遜。"於是罰琰為徒隸

    不管崔琰諷刺的究竟是誰,但從中可見當時曹操的神經已經敏感到了什麼程度,即使將崔琰貶為徒隸,還是不甘心,最後逼其自殺。

    崔琰死後,曹操另一重臣毛玠表現出不悅,也被曹操以“毀謗”逐出了朝廷。而這些都只是比較溫和的反對意見,後來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曹魏之內竟然有人響應而發起叛亂。

    《三國志·武帝紀》援引《世語》載:

    諷字子京,沛人,有惑眾才,傾動鄴都,鍾繇由是闢焉。大軍未反,諷潛結徒黨,又與長樂衛尉陳禕謀襲鄴。未及期,禕懼,告之太子,誅諷,坐死者數十人。

    此次謀反牽連甚廣,包括 王粲二子,劉廙之弟劉偉,張繡之子張泉等,也另曹操不得不重新審視曹魏內部的擁漢勢力,甚至連鍾繇都因為曾舉薦過魏諷而被牽連免官。

    第三、吳蜀局勢。

    曹操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曾經直白的寫道:

    江湖未靜,不可讓位

    這江湖二字自然指的就是劉備和孫權了。

    《讓縣自明本志令》寫於建安十五年,此時雖然曹操已經三分天下有其二,但是在前不久的建安十三年,曹操剛剛經歷了赤壁之敗。劉備與孫權皆已站穩腳跟,且達成聯盟,雖然說不怕他們,但是稱帝也相當於親手在政治上為他們加分。為了一個虛位,丟失實際的好處,實用主義的曹操顯然不會做這個賠本的買賣。

    所以吳蜀一直未滅,江湖未靜,也成為曹操不願稱帝的一個原因。《魏略》記載建安二十四年的時候,關羽兵敗,孫權稱臣請曹操稱帝,桓階、夏侯惇也因此勸曹操“正位”。不過《曹瞞傳》及《世語》卻記載:

    夏侯惇以為宜先滅蜀,蜀亡則吳服,二方既定,然後遵舜、禹之軌,王從之。

    雖然後兩者不符合夏侯惇的性格,應該是偽作,但其說法也可以認為是曹操為何不稱帝的一種原因。

    綜上三個原因,曹操遲遲未能稱帝。後來曹操將自己的三個女兒曹憲、曹節、曹華送入宮中封為夫人,看來是想要用後來隋文帝楊堅的方法。只要三個女兒任何一個生下子嗣,便可立為太子,或等漢獻帝駕崩,或讓其直接退位,然後再由外孫禪讓給外公,則是天經地義了。

    不過一代人終究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曹操始終沒有等到那一天,最後其子曹丕向士族妥協於公元220年代漢稱帝,同年就採納了陳群提出的“九品官人法”。

  • 7 # 小小的酸奶

    我認為曹操根本沒有想過要篡漢。

    曹操是一個漢臣,雖然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還殺了皇妃和皇后,最後又破了漢高祖當初的言論,成為了漢朝的異姓王。但是自始至終,曹操都不希望東漢王朝終結在自己的手中。

    我們有幾個地方可以看出曹操的志向:

    曹操曾經說過一句話,就是希望以後墓碑上刻上“漢徵西將軍曹”這些字。

    一般來說詩詞最可以表達作者的志向,因此我們可以看看曹操所作的一些作品,在那些作品中,曹操完全沒有一點篡位之心,他的志向就是成為古代賢臣周公旦這樣的人物。

    在《讓縣自鳴本志令》中,曹操說到一句話“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要知道當時曹操已經位極人臣,雖然遭受赤壁之敗,還遭到一些文人的冷嘲熱諷,如果曹操真的想要篡位,掌握著北方所有的軍隊的曹操誰能阻擋的了。

    至於題主所問是不是擔心劉備討伐,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劉備沒有實力討伐曹操。

    劉備根本沒有足夠的實力可以討伐曹操。我們都知道劉備集團實力最為強勁的時期是在漢中戰勝曹操這個時間。但是立馬遭遇挫折,荊州被奪,關羽被殺,但是劉備集團的實力還是十分強勁。而在其他時期,劉備的實力更是沒法與曹操相比。

    第二,劉備根本不關心曹操會不會篡漢。

    從歷史發展來看,在公元220年,曹丕篡漢,劉備在次年也稱帝,我可以認為劉備也許挺期待曹操可以篡漢,那麼自己成為皇帝就名正言順了,而劉備的稱帝之心從小就有。此外,我們可以發現劉備稱帝后的軍事方向根本就是不是對曹魏用兵,而是對江東用兵。從正常來說,曹魏篡漢,劉備稱帝名義上是繼承漢朝,那麼兩個政權必然是完全處於敵對的,但是劉備就是沒有對曹魏用兵,由此可以看出劉備根本不關心曹操會不會篡漢。

    劉備是一個政治家,政治家就是以利益為主,只有對自己有足夠的利益才會有所行動。攻伐曹魏除了師出有名,根本難有足夠的利益。

    結語

    曹操是一個真正的漢臣,但是我不能說他是忠臣,因為隨著權力的增加,地位的上升,到了後來曹操根本就是身不由己,但是曹操還是守著最後的底線——不稱帝。

    此外,我覺得曹操是一個曠達之人,我覺得他不會在乎別人對他的評價,因為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這些都是浮雲。而劉備雖然也是一個雄主,但是蜀漢的實力根本沒法與曹操相比,曹操是不可能會害怕劉備的討伐的。

  • 8 # 中行偃1

    答:我認為,問題就出在“唯才是舉”的人事制度上。

    曹操自建安元年起(公元196年)就大權獨攬了,至220年曹操亡,共計24年(按年頭算應該是25年)執政,期間各個方面人才濟濟,各種問題迎刃而解,國泰民安、繁榮興旺……好話為止。這樣的人憑什麼就不能當皇帝!是他自己不想嗎?胡扯!誰不想?我們來看看誰推薦曹操稱帝:孫權!他是真心的希望曹操能稱帝,然後以篡漢之名,討伐之;陳群!這個非常非常非常重要,這是個問題的關鍵!陳群一生只幹了兩件事:一,魏晉南北朝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創始人。曹操如果接受了陳群的建議稱帝,勢必就要接受“九品中正制”,這是陳群代表士族階層向曹操發起的嚴肅的挑戰!偉大的曹操絲毫不懼:“若天命在吾,吾其為周文王矣”。我寧可不當皇帝,絕不向“九品中正制”屈服!只要我活著,誰都別想廢除“唯才是舉”!你們的龜兒子龜孫子想靠平庸當官?門都沒有!不行就去當平民百姓……

    口號畢竟是口號,不能當飯吃,為此曹操基本上把所有的官吏得罪了個遍,也就是說,如果當時實行民主選舉,曹操可能只有孫權這一票,他根本選不上!看明白了吧:“唯才是舉”不得人心!我為我說的話負責。不是不得普通人的人心,而是不得已經當上的官和越做越大的官的人心,因為選票都在它們手中!

    曹操是後漢三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傑出的文學家,他就不是也不可能是皇帝。

    劉備倒是做了幾年皇帝,人事兒沒幹一件!關、張、馬、黃全死了,不知道與他當皇帝有沒有關係?當上皇帝之後回去打孫權了…

  • 9 # 蒼海一文

    在三國時期,曹操很明顯是處於實力的強盛方,劉備根本不能與曹操相題並論,我們可以比較一下:

    一、實力比較

    曹操:

    在211-212年間,曹操調兵遣將,迅速平定了涼州的局勢。

    在213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擁有冀州十郡的土地。

    在216年4月,漢獻帝再次加封曹操為魏王,食邑三萬戶,更是位列諸侯王之上。

    在217年10月,漢獻帝又賜予曹操王冕。

    可以說,這時候的曹操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加上漢獻帝一切聽從曹操的安排,曹操說一不二的,這樣,曹操直接“挾天子以令諸侯“了,離“稱帝”只是一步之遙了,隨手可得。

    (曹操劇照,圖片源於網路)

    劉備:

    在211年,劉備自己率領數萬步兵初入蜀地,被劉璋薦為大司馬兼司隸校尉,開始以德服從,以收人心。

    在212年,劉備聽從龐統的計策,進攻劉璋,佔領涪城。

    在214年,劉備勸降了劉璋,佔領益州了。

    在215年,因曹操派夏侯淵、張郃鎮守漢中後,張郃多次入侵,於是劉備派張飛迎戰,結果張郃兵敗後向南撤退,而劉備則返回成都。

    由此可見,在211-217年間,曹操已經完成了勢力和聲望的積累,達到了人生的巔峰;而劉備還只是到處擴張勢力,疲於奔命,根本沒有實力和如日中天的曹操相比,更不用說要討伐曹操。

    (劉備劇照,圖片源於網路)

    二、思想情結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曹操曾對下屬說:如果上天眷顧我的話,就讓我做周文王好了。

    ‘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曹操的內心世界,其實曹操的思想深處還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他雖然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最終還是不想揹負“篡漢”的千世罵名,想做一生侍奉商朝的一代明君周文王(周文王次子周武王姬發滅掉商朝,建立周朝),至於“稱帝”就讓自己的兒子曹丕去做好了。

    (曹操劇照,圖片源於網路)

    所以說“稱帝”不是曹操不能做,而是他不想做而已。

  • 10 # 新史家說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豫州刺史部譙 。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3] ,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曹操作為一代梟雄,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他統一了北方,具備了當皇帝的所有實力,卻為何沒有取代漢獻帝成為皇帝呢?個人認為主要是兩方面原因:

    原因一:儘管當時漢室衰微,但當時許多的大臣與百姓仍存有漢室正統觀念

    儘管當時的漢室已經控制不住諸侯了,但大多數大臣、百姓還是認為漢室才是正統。其實早在公元195年,袁紹的弟弟袁術就趁著天下時局打亂,漢室衰微另立為王,袁術不僅遭到了自己許多謀士的反對,還被天下諸侯所不齒,聯合發兵討伐袁術,使袁術成為眾矢之的,有前車之鑑的曹操自然知道稱帝時機未到,如若此時像袁術一樣稱帝,只會引起群臣及諸侯不滿。

    原因二:曹操心中對稱帝仍有猶豫

    曹操年輕時被舉為孝廉,在朝廷為官,一心成為賢臣輔佐漢室。曹操在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後,嚴肅法紀,一心想將都城洛陽治理好,當時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將蹇圖用五色棒處死,可見曹操剛開始並沒有稱王稱帝的野心。曹操逐漸有實力後,若想要稱帝,其實誰也攔不住他。只能說明曹操心中對稱帝仍有猶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漢代要分封和郡縣並存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