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許多謙0768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杭州府錢塘縣人,歷史上公認的名臣、民族英雄。

    關於他的評價,《明史》中寫到:于謙為巡撫時,聲績表著,卓然負經世之才。及時遘艱虞,繕兵固圉。景帝既推心置腹,謙亦憂國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偉矣。變起奪門,禍機猝發,徐、石之徒出力而擠之死,當時莫不稱冤。然有貞與亨、吉祥相繼得禍,皆不旋踵。而謙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卒得復官賜卹。公論久而後定,信夫。

    總的來說于謙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石灰吟》一樣:“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燃燒若等閒。肝腦塗地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坦坦蕩蕩,堪與日月同輝。

    可是這樣的功臣忠臣,在天順元年(1457年)正月二十二日以“謀逆罪”處死,行刑之時京城百夾道痛哭,巧逢陰雲蔽天,可謂天怒人怨。

    這件冤案發生在明英宗剛從弟弟的手中把皇位奪回來,正需要收買人心之時,且明英宗明知道于謙是大功臣,所有人都知道是冤案的情況之下。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明英宗下令殺死於謙呢?

    根據史書記載是因為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和于謙有仇,所以他們借迎接明英宗恢復皇位之功,捏造了于謙“意欲迎立外藩”的“謀逆罪”,逼迫明英宗下旨殺死於謙。

    當然這是面上的,明英宗也並非傀儡皇帝,實際上于謙之死他才是主要因素,因為:一是有私怨。在土木堡之變時,于謙在明英宗成為俘虜時沒有主張救他,而是擁立了明代宗;而在明英宗回來之後被明代宗幽禁了7年,這期間于謙掌管朝中大權,在明英宗看來這是明代宗的得力助手,豈能不恨?

    二是出於政治考慮。雖然于謙對明王朝貢獻很大,但明英宗恢復帝位時,明代宗還活著,于謙是在明代宗時候手握大權的重臣,在朝廷的威望非同小可,朝中百官、軍中將軍大部分都是他提拔任用的,在明英宗看來,只有殺掉于謙可以徹底將明代宗勢力壓制,安坐皇位。

    綜上,做為恢復明英宗帝位有功的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當然知道英宗所想,於是他們幕前表演,英宗幕後助推,一代名臣于謙只知為國不知為已,這就被冤死了。

  • 2 # 雍親王府

    于謙(1398年-1457年),字廷益,號節庵,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于謙的那首《石灰吟》就是他一生的寫照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重名節,輕名利”,“重成仁,輕殺身”,“重社稷,輕君王”,無論是為官還是為人都公正清廉,可謂是毫無黑點。

    “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這句話在很多場合就是用來專指于謙的。在明英宗在土木堡之變被俘後,組織北京保衛戰,打退瓦剌進攻,保住了明朝的江山,隨後出任宰輔,輔助明代宗處理朝政、改革軍制,讓明朝逐漸從戰敗中恢復過來。

    但是于謙也因個性剛直,招致不少人忌恨。在“奪門之變”後,遭到了誣陷,最終被複位的明英宗以謀反罪處死。

    于謙,就是這樣在全天下人都知道他冤枉的情況下被殺的,但是所有人也都非常清楚,于謙必須死。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于謙的歷史地位,特別是在明朝英宗之後,地位非常的高,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在北京保衛戰的功績,更重要的是突出于謙的功勞,就會削弱另一位北京保衛戰最大貢獻者的作用,他就是明代宗。

    如果沒有明代宗的鼎力支援,並且居中排程協調,于謙不可能打贏這場仗,並且明代宗在極有可能出現第二次“靖康之恥”的時候,選擇臨危受命,堅持抵抗,而不是逃走,本身就是起到了穩定軍心,鼓舞士氣的作用。也正是因為如此,如果明代宗真的有這麼大的功勞,再加上他在位八年,國家政局穩定,國力逐漸恢復與發展,明英宗“奪門之變”的復辟行為,就要被頂在謀權篡位的恥辱柱上了。所以為了政變的合法性,為了後世名聲,于謙接下了北京保衛戰的最大功勞而名垂青史,而明代宗卻成了默默之輩。也正是因為此,于謙必須要死,不僅是為了明英宗,也是為了明代宗。

    除此之外,明英宗殺于謙還有兩個原因:

    其一,是明英宗的私憤。

    在自己被俘,朝不保夕的時候,以于謙為首的朝中大臣沒有想著按照瓦剌的條件,割地賠款,而是讓自己的弟弟取而代之,然後組織北京保衛戰全力抵抗,全然置他的生命安全於不顧。如果保衛成功則可,如果戰爭失敗了,那麼明朝的結局是又一個“靖康之恥”。當然,最後的結果是北京保衛戰取勝,明朝的江山得以保留,而明英宗在瓦剌軍營的堅毅表現不僅感動了朝臣,也感動了瓦剌,最後被放回了北京。但是,重獲自由和安全的明英宗事後仔細想想不得不有所後怕,因而對於謙洩私憤也是在所難免。

    其二,是為了皇位的穩定。

    于謙是明代宗最重要的輔政之臣,“奪門之變”後,明英宗重奪皇位,並且軟禁了明代宗,對於前朝功臣,特別是肱股之臣,得到好下場的並不多見,明英宗這麼做也是為了自己的皇位安穩,同時于謙的影響力太大,自己又是另一種形式的篡位奪權,所以不殺于謙,對於自己、對於自己的皇位、對於剛剛重新獲得的皇權,都是一種威脅。

    最終,明英宗藉由石亨等的栽贓構陷,處死了于謙,這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又一大冤案。然而明英宗去世後,明憲宗繼位,明憲宗馬上為于謙平反昭雪,復官賜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諡“肅愍”,明神宗時改諡“忠肅”,著《於忠肅集》傳世,《明史》稱讚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後世也將於謙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于謙也已民族英雄的形象而名垂青史。

  • 3 # MZ看世界

    因為明代宗是于謙擁立的,不殺于謙,奪門之變就師出無名。即支援我仇人的人,就是我的仇人,哪怕你是好人,忠臣,一樣殺

  • 4 # 盧教練6

    這個問題,我認為于謙是中流底柱,英宗被浮,朝中不可一日無君,于謙此時出於大義,為保大明江山,英明決斷,英宗復辟,小人得勢,對於謙的迫害,純屬報私仇。

  • 5 # 洛基之怒

    民族英雄,守住北京城挫敗蒙古人,大功一件

    同時也是于謙以文臣的身份統帥諸軍也使得文官勢力在明廷朝堂的獨大,土木堡之變後能夠對外臣構成威脅的勳臣武將系統至此一蹶不振使得後來明皇帝為了平衡朝政大力扶植內廷等另一平衡勢力,對明朝中後期政局影響十分深遠

    于謙奉郕王為帝違背了傳統的皇位傳承,英宗復辟必須殺于謙,這樣才能重新確立自己的正統性合法性威望同時宣告天下於謙的行為是不能被容忍的,必須維護封建秩序,但是英宗之子憲宗又恢復了景帝的尊號和昭雪于謙

    正如1919年,梁漱溟指出:對五四運動中火燒趙家樓的學生第一要提起公訴,不公訴不足以維持民國初年剛建立的法治;第二要當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維護學生的愛國熱情

    對北京保衛戰中擅立宗室的于謙要處決,不處決不足以維持皇權的正統威懾力,必須要平反昭雪于謙,不昭雪不足以維護忠臣宿將維護江山社稷的熱忱

  • 6 # 論史

    于謙(1398—1457年),字廷益,浙江錢塘人。他是永樂十九年進士,官至少保兼太子太傅、兵部尚書,是明朝正統和景泰年間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

    我對於謙的評價就是他是一個典型的清正廉潔、忠君愛國計程車大夫,是一個“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即倒”的人,他對明朝是有再造之恩的。當正統十四年八月十五日,土木堡之變發生後,明王朝面臨著滅亡危機,京師人心惶惶,朝局一片混亂,所謂“時京師勁甲精騎皆陷沒,所餘疲卒不及十萬,人心震恐,上下無固志”,這時以翰林侍講徐珵(後改名徐有貞)為代表的一批朝臣主張棄都南遷。于謙就在此時挺身而出,當廷怒斥南逃主張,“言南遷者,可斬也”,指出京師是天下根本,一旦南遷,中原將落入敵手,重蹈宋室偏安一隅的局面,“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在制止南遷後,于謙又獨當一面,組織了北京保衛戰,擊退瓦剌軍的進犯,最終化解了這次明朝自建國以來最嚴重的危機,使明朝社稷繼續存續下去。

    于謙不僅指揮北京保衛戰使局勢轉危為安,他在這次戰爭之後的舉措,也使得遠在漠北,身陷囹圄的明英宗得以返回北京。

    首先,瓦剌部首領也先俘獲明英宗之後,本以為奇貨可居,可用來誘破明朝關隘,嚮明廷索要財物。但是由於于謙堅持主戰,拒絕講和,也先手裡的明英宗成了無用的“空質”,而由於與明廷長期處於戰爭狀態,原先透過朝貢和互市可以得到的財富也無法得到,實在得不償失,於是也先便想以送回明英宗為契機,重啟和議,動了送回明英宗的念頭,這個後世史學家看的清清楚楚。

    《明史紀事本末·景帝登極守禦》:嗟乎!南遷不行,然後國存;和議不行,然後君存。兩議俱息,君國皆存,而少保之禍不得旋踵矣。

    而在明朝方面,幾乎文武大臣都覺得土木堡慘敗,皇帝被瓦剌俘獲,怎麼看都是奇恥大辱,迫切希望明英宗能儘快返回,但此時已經成為皇帝的景帝對此並不熱心。在一次廷議中,吏部尚書王直提出既然瓦剌主動講和,就應該透過交涉,迎回英宗,景泰帝心中很不高興,又是于謙從容上奏,使景泰帝應允英宗南歸,史稱“上皇之還,以謙從容數語,轉移上意,而口不言功”。

    《明通鑑·卷二十五》:直對曰:“必遣使,毋遺後悔。”上不悅,曰:“朕非貪天位,當時見推,實出卿等。”尚書于謙從容曰:“天位已定,寧復有他!顧理當速奉迎,萬一彼果懷詐,我有詞矣。”上乃顧謙改容曰:“從汝,從汝!”議遂決。

    當然,我做為一個普通百姓對於少保之評價固無足道也!我們再看看古人,尤其是明人對於謙的評價。先來看看與于謙同朝為官的李賢怎麼說。

    《天順日錄》:正統己巳之變,于謙以社稷為重,力排群議,選將練兵,坐擁強虜,光輔中興,厥功非細。當時天下之人皆知以身配安危,功在社稷,而豈虞其有殺身之禍哉!

    再看談遷的《國榷》引用明人議論。

    《國榷·卷二十三》:己巳之變,至今可為寒心。方也先之入寇也,中外震駭,皇皇南奔,呼吸間即有永嘉靖康之禍,而於公以一書生,砥柱狂瀾,屹然不動,坐使社稷危而復安。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使一代王朝轉危為安的英雄,卻成了政治犧牲品,成為慘遭統治集團殺害的悲劇性人物,不得不讓人唏噓萬分,那麼于謙為何會成為悲劇性英雄呢?我認為原因如下:

    首先,從根本原因上來說,于謙的死是有其制度的必然性的。透過奪門之變而復辟的明英宗面臨著正名問題,既然景泰帝已經被廢除,廢為郕王,被批倒。那麼對擁立景泰帝的所謂“主謀”于謙加以懲治就成為必然之數,只有這樣才能彰顯明英宗奪門之變的合法性。

    其次,于謙對明朝有再造之功,但是就是因為功勳之大,遭人妒忌,在擊退瓦剌之後于謙就不停的被彈劾,于謙深受景泰帝知遇之恩,景泰帝達到了“所論奏無不從者”,凡用一人必然要聽取于謙意見,而於謙也從實道來,導致了“由是諸不任職者皆怨,而用弗如謙者,亦往嫉之”,自北京保衛戰後,那些妒忌之火熊熊燃燒的大臣們,一刻不停的對於謙進行指責、彈劾,指責內容形式多樣,比如都御史羅通本由於謙提拔,戰後指責于謙功簿不實,再如御史顧曜指責于謙手中權力太過於集中,會對皇權產生威脅。

    最有意思的就是侍講劉定之的奏疏,可謂是滿紙荒唐言,我來節選摘錄,大家體會一下他的神論。神論如下:

    昨德勝門下之戰,未聞摧陷強寇,但迭為勝負,互殺傷而已,雖不足罰,亦不足賞。乃石亨則自伯進侯,于謙則自二品晉一品,天下未聞其功,但見其賞,豈不怠忠義之心乎?

    真是個好噴子,為了噴而噴,連臉都不要了,德勝門之戰,瓦剌以萬騎精銳來搏殺,于謙率軍埋伏,擊退瓦剌軍,也先之弟中炮而死,這不叫勝利叫啥?

    整個北京保衛戰于謙率領明軍的二線部隊對抗瓦剌精銳並且擊退,還想怎樣?

    隨著景泰朝朝政的日趨穩定,這股力量的妒忌之火越燒越大,直至成為毀滅于謙的一個因素。

    第三,于謙本人剛直,不畏權貴,不趨炎附勢的性格使然。于謙做官極其公正剛廉,絕不徇私枉法,就比如石亨為了巴結于謙推薦于謙之子于冕回京做官,被于謙指斥。

    《明通鑑·卷二十六》:冕既至,謙言:“國家多事,臣子義不得顧私恩,且亨位大將,不聞舉一幽隱,拔一行伍微賤以裨軍國,顧獨私臣子,如公議何!”卒辭之。

    于謙剛直不阿的性格導致“怨而訾之者益眾”,幸好有景泰帝的格外信任,才得以施展才能,安然無事,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于謙在這個封建朝廷上已經失去了基礎。

    第四,明英宗的私恨使然。英宗之恨于謙大約有兩端:一是于謙在明英宗受困漠北的時候,于謙主戰,儘管英宗因為于謙主戰和在景泰帝面前斡旋而回(前已敘述),但是仍然對於謙不主和議耿耿於懷,所謂“始終不主和議,雖上皇實以是得還,不快也”。二是明英宗被幽禁久居南宮,聽信徐有貞等人的一面之言,誣陷於謙以及王文在景泰帝病重時迎立外藩繼位,這就是對於謙赤裸裸的誣陷了,其實于謙並無此事。

    《彭文憲公筆記》:是年正月,太監曹吉祥、武清侯石亨等與副都御史密謀舉兵,迎太上皇於南城復位,執于謙、王文、範廣殺之,罷黜陳循等十餘人充軍為民,罪其迎外藩也。然無此事。時諸人慾張己功,假此以為名雲。

    但是,明英宗既然對於謙有先入為主的仇恨,又對徐有貞等人深信不疑,于謙自然難逃一死。

    最後,濃厚的忠君思想直接導致了于謙的死亡。據萬曆五年進士,時任吏部主事的屠隆說,于謙對徐、石等人密謀“奪門之變”並非不知,但是于謙認為如果以武力相抗,雖自己身家可保,但景泰帝和英宗勢不俱全。因此,當他知道,徐、石兵夜入南城時,聽之任之,正是忠君愛國的思想使于謙抱著死而無憾的精神處理此事,可惜明英宗和倒謙派並無此胸襟,為了一己之私處死了于謙。

    所以,專制制度的痼疾,于謙剛直不阿的性格加之朝臣的嫉妒以及明英宗的私恨多重因素結合起來,釀成了于謙之死的悲劇。

    引用文獻:《明史》、《國榷》、《明通鑑》、《明史紀事本末》、《天順日錄》、《彭文憲公筆記》

  • 7 # 歲七夸父

    于謙,明朝名臣,有經天緯地之才,一人獨當一面保衛京師,與岳飛齊名,是明朝有名的民族英雄。說到明朝,難免還會想起另一個大臣張居正,張居正也有能力、有才華,但卻有些貪婪,而於謙則是有能力、有才華、為官清廉剛直,更勝於張居正,並且深受百姓喜愛,是明朝中難得的第一名臣。

    于謙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莫過於保衛京師,擁立代宗。

    明英宗在大太監王振的使喚下,離開了京師,搞御駕親征,最終土木之變發生,明英宗被瓦刺俘虜。明朝一時之間失去了君王,京師震動,許多大臣紛紛提議遷都,避免瓦刺進攻京師。

    這時,擔任兵部侍郎的于謙站出來了,堅決反對大臣遷都的建議,抱定“君王死社稷,誓死保衛京師”的決心。此話說的簡單,可現在朝局這麼亂,該咋搞呢?

    于謙,二話不說,奏請郕王調集兩京軍隊火速支援京師。接著,郕王攝政,于謙請求肅清王振一族,朝中大臣紛紛跟隨,一時之間,郕王難以抉擇。在朝堂之上,王振的黨羽王順與百官對抗,百官群起對抗,直接在朝堂之上打死了王朝,結果王順被打的血肉模糊,血濺朝堂,郕王驚慌不止。

    最後于謙,一把抓住郕王,穩定了郕王的情緒,接著迅速穩定朝局,剷除了奸黨。同時請求皇太后擁立郕王為皇帝,國不可一日無君,必先擁立一個皇帝。於是,代宗順利繼位。接著,于謙和石亨等將領親率大軍,正面迎敵,成功抵禦瓦刺進犯。

    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明朝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皇帝新立;奸黨剷除,朝局一清;軍隊全國各地調動,成功抵禦瓦刺進攻,保衛了京師。而這些事情的執行者,就是于謙。在風雨飄搖之中,于謙以一己之力將明王朝、從風雨飄搖之中拯救出來。

    對於明王朝,于謙是有功的;對於明英宗,于謙更是有功的。

    瓦刺見一年多了,也沒能從俘虜的明英宗那撈到好處,就決定與大明講和,歸還明英宗。訊息一傳到代宗耳朵裡,代宗不高興了,責怪于謙:當初是你讓我當皇帝,如今把英宗迎接回來,是幾個意思?

    于謙從情理之中,解釋道:代宗您還是皇帝,這個位子不會動了,英宗是您的哥哥,您必須迎接他回來啊。代宗聽了,也無話可說,最終迎回了英宗。

    英宗的迴歸,給了野心分子一個極大的希望。于謙做事剛直不阿,從不徇私情,但也因此得罪了許多人,其中武將石亨、大臣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人、都怨恨于謙掌權,心想只要于謙掌權,自己哥幾個就沒辦法出頭,於是就約定擁立英宗復位。

    在奪門之變之前,于謙等大臣就商議,準備立英宗的兒子為太子,但由於天色太晚,就沒有及時上奏,準備第二天上奏。哪知過了一晚,明朝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英宗登基稱帝,于謙等人下獄治罪。

    其實,英宗也知道于謙是個好大臣,忠臣,為大明朝的江山做出了巨大貢獻,原本不準備的殺死於謙。但石亨、徐有貞等人痛恨于謙入骨,誓死要殺死於謙,就勸誡英宗:如果不殺于謙,這奪門之變就沒有理由啊,您登基皇位就沒有合理的藉口啊。

    英宗也是猶豫不決,經過石亨這些人的左吹、右吹,最終下詔,以謀反罪殺死了于謙。于謙一倒,大明的江山又陷入黨爭、混亂之中。

    武將石亨仗著自己擁立的功勞,四處斂財,結黨營私,為非作歹,最終東窗事發,令英宗感慨萬千。不久,邊疆敵人又入侵,可是有沒有好的辦法退敵,明英宗愁眉苦臉,這時才想起于謙的功績啊:倘若於謙還活著,這敵人哪裡還敢進犯大明,石亨這些人怎麼敢為非作歹?

  • 8 # 淮潁遊子

    明朝于謙的成就

    明朝于謙有著“救時宰相”的美稱。明朝于謙的成就主要體現在政治、軍事、文學和思想四個方面。眾所周知,“兩袖清風”是明朝于謙的代名詞,于謙不僅在生活中主張清廉,同時他在政治舞臺上依然秉持清廉的作風。于謙為官期間,他敢於為民請命。只要有作奸犯科者,于謙絕對會毫不留情的懲處打壓。

    于謙畫像

    當明朝廷貪汙的官員比比皆是,于謙的清廉精神如同一劑強心針,及時改良了朝廷貪汙腐敗的風氣。明朝于謙的成就之二,就是于謙在軍事領域的建樹。到了明朝後期,明朝廷出現了冗官、冗軍等現象。于謙看到這一情況之後,他主張“兵貴在精,將貴謀勇”,除此之外,于謙還號召士兵們在遇到緊急特殊情況時,要懂得隨機應變。為了將明朝軍隊培養成為一支精銳軍隊,于謙創立了團營之制。于謙所創立的團營之制具有積極意義,對後來明朝兵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于謙在文學領域也有不素的建樹。眾所周知,《石灰吟》是于謙的代表詩作,透過這首詩歌可以看出于謙所表達的歸隱情懷恰好預示了後來詩壇風氣的轉向。于謙詩作的風格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與政治相得益彰,這影響了後人的詩歌創作。其次,明朝于謙的成就還表現在他在思想方面的建樹。“重名節,輕名利;重成仁,輕殺身;重社稷,輕君王”就是于謙的思想主張。

    如何評價明朝大臣于謙

    于謙是明朝大臣,同時也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在有關記錄于謙生平紀事的書籍中,詳細地記載了士大夫名士們是如何評價明朝大臣于謙的。除此之外,《明史》一書也詳細地記載了明朝廷是如何評價明朝大臣于謙的。《明史》曾讚揚于謙說:“謙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卒得復官賜卹。公論久而後定,信夫。”

    于謙

    從這句評價詞中得知,于謙是一位忠心而忠烈計程車大夫,于謙的精神如同他寫的《石灰吟》那般正直不阿。雖然于謙死的很冤枉,但是世人都知道于謙是被冤枉死的。等到兒子于冕為于謙沉冤昭雪之後,于謙復官賜祭,並被追封諡號為忠肅。除此之外,于謙與岳飛、張煌言被世人稱為“西湖三傑”,從後人對於謙的評價中,便可看出于謙是一位愛國愛民的好官員。

    王直、興安、朱祁鎮、錢謙益等人都表達過自己對於謙的讚美。董其昌曾說:“賴社稷之靈,國已有君,自分一腔拋熱血。竭股肱之力,繼之以死,獨留清白在人間。”于謙自幼崇拜文天祥,他以文天祥的氣節來激勵自己。後來,于謙在為官途中,不為五斗米而折腰,也沒有攀權富貴來提升自己的官爵。等到土木堡之變爆發後,于謙依然力挽狂瀾,拯救明朝政權於水火之中。因為于謙的不同流合汙引起了石亨等人的猜忌,他們以謀反罪名誣陷於謙。清廉剛正的于謙最終被推上斷頭臺。

  • 9 # 趣觀歷史

    謝邀。關於題主的這兩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對於明朝大臣于謙,其實再怎麼褒揚都不為過,而且子淵不想蓋棺定論,大家看了他的生平,其實就能知道他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至於第二個問題,原因也很簡單,古代“功高者莫過於救駕”,那罪大惡極者自然就是對皇位有影響的人。明英宗朱祁鎮被俘後,于謙擁立新君,朱祁鎮被放回後被弟弟關押了數年,這筆賬該算到誰頭上?當然是于謙。再加上有奸人從中挑撥構陷,於是于謙就被咔嚓了。下面說說于謙的生平,以及被後世忽略的細節。

    ▲于謙畫像

    于謙,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生於杭州府錢塘縣太平裡,自幼酷愛讀書、志存高遠。7歲那年,有一位雲遊僧人偶然瞥見,對其面相十分驚訝,感慨道:“這是將來拯救時局的宰相”。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23歲的于謙一舉考中進士,正式邁入仕途。

    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漢王朱高煦不服宣宗朱瞻基統治,公然在樂安州起兵謀反,朱瞻基得知後立馬宣佈御駕親征,以震懾國內其他心懷不軌之人。待謀反被鎮壓後,朱瞻基下詔任命于謙為御史,負責駁斥朱高煦的罪責。昔日不可一世的王爺,在這位聲色俱厲的御史面前,被罵得渾身戰慄,連頭都不敢抬,口中一直囁嚅著罪該萬死。

    ▲漢王朱高煦劇照

    此事之後,于謙愈發為宣宗朱瞻基所喜,便命他遠赴江西巡按,結果平反當地冤獄錯案上百起,回京時數萬百姓跪送。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于謙被破格提拔為河南、山西巡撫,兼任兵部右侍郎。

    朱瞻基去世後,9歲的皇長子朱祁鎮繼位為帝,是為“明英宗”。由於英宗年幼,最初是由楊士奇、楊榮、楊溥主持內閣朝政,三人都非常重視於謙,對於謙的建議基本都會採納。然而隨著英宗朱祁鎮親政,這種平衡逐漸被打破,由於寵信宦官王振,在瓦剌南下侵擾時,英宗錯誤估計了敵我形勢,並在當地慫恿下宣佈御駕親征,結果釀成了“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遺址

    為避免瓦剌俘獲英宗後要挾大明朝廷,于謙一面組織官兵守衛北京城以防範瓦剌來襲,一面努力探尋解決之法。為此,于謙先是在朝堂之上駁斥主張遷都南京的“妥協派”,帶頭剷除了王振黨羽,然後又建議皇太后擁立英宗之弟、此時負責監國的郕王朱祁鈺為帝。在於謙看來,只要擁立新帝,瓦剌手上的英宗朱祁鎮就完全失去了利用價值,不僅沒有性命之虞,還可能會被瓦剌主動送回。

    ▲英宗朱祁鎮、代宗朱祁鈺劇照

    郕王朱祁鈺登基後,宣佈改年號為“景泰”,遙尊英宗朱祁鎮為太上皇。為保衛北京,景泰帝擢升于謙為兵部尚書,全權負責各項防禦事宜。在於謙的領導指揮下,北京軍民最終贏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瓦剌敗退出長城之後,認為繼續扣留英宗已沒有任何意義,而且還會導致與明朝的貿易中斷,於是就主動派人將其送回。這時候,景泰帝已經不願意退位,於是就把這位“太上皇”幽禁在南宮以“頤養天年”。

    ▲英宗朱祁鎮幽禁時期劇照

    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朱祁鈺身染重病,提督石亨和太監曹吉祥等人勾結髮動“奪門之變”,英宗朱祁鎮復辟。石亨和徐有貞為剷除以于謙為首的忠臣,便捏造于謙犯有“謀逆罪”。英宗朱祁鎮得知後,正愁沒有理由報復,於是立即派人抓捕于謙,並於同年正月將於謙斬首示眾,于謙時年60歲。

    在抄查于謙府宅時,錦衣衛卻沒有發現任何值錢的物品,所謂的謀逆罪證也找不到。隨後,錦衣衛發現於府正屋有間密室被鎖得嚴嚴實實,認為其中必有不可告人之物,於是用刀強行劈開,結果發現屋中只有景泰帝賞賜的蟒袍、寶劍和玉器等物,都是于謙為國家操勞一生、鞠躬盡瘁得到的賞賜。錦衣衛在場眾人見之,無不潸然淚下,而英宗朱祁鎮知曉後也一時怔然,後悔不迭。

    ▲于謙旌功祠

    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于謙之子于冕上書憲宗朱見深,請求為父親平反。明憲宗隨即恢復于謙官職,賜祭,併發布誥文在全國傳揚。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孝宗朱佑樘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諡號“肅愍”,特賜在墓營建“旌功”祠,歷代奉拜祭祀不止。

    參考文獻:

    《明史》

  • 10 # 沉墨I方之城

    于謙與社稷是不世之功臣,於明英宗卻是非除不可的障礙!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唯一一位兩次登基的皇帝,而這兩次都幹了讓後人不恥的事情,一是輕信太監王振之言,御駕親征蒙古瓦剌,卻在土木堡被瓦剌圍殲,導致了幾十萬明朝精銳大軍毀於一旦,自己也落得個大明朝唯一被俘虜的皇帝之名;二是南宮奪門之變後,妄殺了整個大明王朝的少有的忠臣賢臣于謙。

    其實,這兩件事兒都是有關係的,于謙的被殺也因“土木堡之變”和“南宮奪門之變”這兩件明英宗時期的大事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朱祁鎮就“北巡狩獵”去了,這大明朝就慌了,國不可一日無君,可這君沒死啊,只是被敵人給“擄”去了,說去來就丟人,關鍵是這擄了明英宗的瓦剌馬上要帶著皇帝打將過來了。此時的朝廷一片慌亂,有說投降的,有說跑路的,也說有遷都南京的,只有兵部侍郎于謙力挽狂瀾,站出來穩定了局勢,確立了保衛北京的主戰方略。

    這方略定了,皇帝位置還空著啊,這于謙總不能移屁股坐上去啊,再說了,這被俘的明英宗還捏在蒙古瓦剌手中了,這可是天大的人質,於是于謙就與當時明英宗的媽孫太后一商議,就立了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皇帝,是為景泰帝。

    景泰帝登基後,與于謙兩人精誠合作,君臣一心,上下合力,終於把打到北京城底下的瓦剌給打跑了,解除了自朱元璋建朝以來最大的帝國危機。于謙算是最大的功臣,而且於謙在景泰帝一朝裡能力非常強,為官又清廉,做了很多對朝廷和國家有益的事情。

    好景不長,景泰帝病重了,他唯一的兒子死得比他早,這皇帝要死了,總得有人繼位,此時的明英宗朱祁鎮已經被瓦剌給放了回來,雖然弟弟朱祁鈺沒有殺了他,但也沒有給他好臉色,軟禁在南宮裡。

    景泰帝眼見著不行了,朝廷又忙活起來了,畢竟誰當皇帝還沒有個定論,一說讓明英宗復位得了,反正皇帝位置本來就是他的,但更多的人反對,主要是朱祁鎮太丟人了,被遊牧名族俘虜過;一說讓原廢太子朱見深繼位,還是有人反對,因為他是朱祁鎮的親兒子,這讓他繼位,還不是政權交給了那個俘虜嗎;于謙和孫太后又商議了,讓就藩長沙的襄王來繼位吧,雖然是朱祁鎮和朱祁鈺哥倆的叔叔,但為人老成,仁和恭孝,就算他成明宣宗朱瞻基的法統吧。

    這都還在商議著,朝中有幾個大臣就想著賭一把了,徐有貞、石亨為首的幾個大臣為了進行政治投機,聯絡了關在南宮的朱祁鎮進行了政變,居然成功了。

    明英宗朱祁鎮順利的復位了,這復位的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關押于謙。

    可能大家認為這是因為于謙在廢立皇帝上得罪了明英宗朱祁鎮,所以朱祁鎮要清算于謙。這是錯的,朱祁鎮就是對於謙有萬般的埋怨,對於如此肱骨大臣,朝廷柱石,他還是“拎得清”的。

    明英宗要殺于謙是因為于謙此時的權力太盛,是可以改變明英宗復辟的結局的,于謙能夠在景泰帝病重期間與太后商議令立藩王,說明他是有那個能力和權力掌控大局的。明英宗關押于謙就是擔憂他對皇位有威脅。以致後來明英宗穩定大局後,已經不想殺于謙了,畢竟於謙這種對社稷有功之臣被殺,輿論壓力太大。

    至於于謙真正被殺,是因為南宮復辟的首功之臣徐有貞與于謙有私仇,告明英宗說,不殺于謙,這南宮之變就沒有合法的依據了,所以明英宗才硬著頭皮殺了于謙。

  • 11 # 小華視角看世界

    土木堡戰敗後,于謙主持大局,組織北京之戰力挽狂瀾、扶持景泰帝確保明朝政局穩定,這是他在歷史上的高光時刻!但這也恰恰為他之後的遭遇埋下了隱患。

    如果明英宗跟宋徽宗、欽宗類似,永遠回不來?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奪門之變後,重登皇位的朱祁鎮會怎麼對待他,結果可想而知了,

  • 12 # AsaRM128654239

    如果你是朱祁鎮,你也會殺了他,于謙在英宗被俘後沒有積極想辦法把皇帝弄回來,反而立了個新皇帝,英宗受了好多年的苦,兒子也幾乎沒命,對於大明帝國來說,于謙的做法是對的,但是對於英宗個人來說,這意味著背叛,所以于謙必須死。

  • 13 # 呆哥163

    有幾個問題,值得商榷!摘文於下:廷中大嘩,監國起,且退。兵部侍郎于謙趨上,掖監國止,頓首曰:請殿下坐。監國復坐,問曰:爾意云何?謙進前密對數語,頓首下。監國遂曰:振罪當赤族!予請太后……。試問,密對,說的是什麼!當也先想勒索點錢財時,到了北京。石亨要守,等勤王之師,于謙硬要出戰。是否是想激怒也先,讓也先撕票,殺死英宗?當石亨們打敗了也先,石亨們要追擊。于謙又不讓追擊。是否是怕把英宗救回?土木之將士,是因為缺糧,惡的不能打仗,為什麼史上強調缺水?明明天降大雨,咋會缺水?史稱王振再等貪腐髒物,王振是呆子嗎?明目張膽,拉著贓物和出征大臣同行!再說,兵部侍郎,糧餉轉運不到,能沒責嗎?大家怎麼看。

  • 14 # 滄海拾遺錄

    于謙是明朝中期名臣,以身報國,清正廉潔,他所作的詩《石灰吟》正是其性情品格的真實寫照。在明英宗被俘於土木堡的國家危難之際,他力排眾議,在軍事上堅決反對遷都南京,力主保衛北京,最終取得保衛戰的勝利;在政治上堅決反制也先利用明英宗為人質的政治訛詐,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擁立朱祁鈺為帝,保持了帝國的政局穩定,實為帝國的功臣。

    在英宗復辟之後,擁立英宗復辟的徐有貞等人要求處死於謙,英宗最初於心不忍,認為于謙實有功於國家,不忍殺之,但徐有貞的一句話促使他改變了主意,徐有貞認為不殺于謙“奪門之變”沒有合法性,在這番說辭之下,明英宗最終處死於謙。

    于謙死後歸葬杭州,得到後人的尊崇,清代詩人袁枚這樣評價于謙,“賴有嶽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將於謙和岳飛相提並論,這是對於謙的充分肯定。

  • 15 # 尚武菌

    誰是明朝最好的大臣?于謙當之無愧為其中最傑出的一個。土木堡之戰打垮明軍主力的瓦剌大軍,被于謙帶著一群新兵潰兵,在北京保衛戰中打得大敗而逃,令大明朝生生延命近二百年,其功勞之大,有明二百餘年一眾士大夫文臣,恐怕無人能及。 說到人品操守,于謙更是清廉如水,家無餘財,縱是後來攝行皇權十載的救時宰相張居正,恐亦遜色三分。

    當時英宗復位後,指揮北京保衛戰的于謙身陷囹圄。英宗猶豫說:“于謙確實有功啊!”。這時建議南遷的徐有貞提醒道:“不殺于謙,今日之事無名。”英宗遂批覆,斬首抄家。 英宗復位的第六天,諭令將於謙、王文午門斬首,並籍沒家產,家屬流放戍邊。抄于謙家時,“家無餘資,蕭然僅書籍耳”。于謙死時五十九歲,國家一品大員,主持朝政數年,家中仍如此清貧,實在難得。于謙是一位忠於國家和民族且正氣凜然的英雄,正如他生前詩作所表述的那樣:“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間。”後人把他的靈柩運回故鄉杭州,與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的祠墓同在風景秀麗的西子湖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考警校,請問考警校有哪些要求和需要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