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到處旅行的蝸牛
-
2 # 馬博士健康團
滿6月齡的寶寶需要開始新增輔食,在給寶寶製作輔食的過程中,食材選擇和烹飪方式等都和成人有所區別,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1. 注意食材的選擇和清洗。應該給寶寶選擇新鮮、優質且安全的食物原材料,在選購後要擇洗乾淨,將食材的核、籽、外皮等去除,用清水浸泡後,再用流水沖洗乾淨。
2. 注意烹飪和盛放器具的乾淨、衛生。在製作輔食前,應該將案板、刀具、鍋鏟等都清洗乾淨;盛放食材的時候注意生熟分開,在盛放輔食前,將寶寶的碗、勺等清洗乾淨。
3. 注意烹飪方式。建議給寶寶選擇水煮、蒸、清燉等烹飪方式,避免或減少使用油炸等方式,減少營養素流失;食物應該經過高溫煮熟煮透,殺滅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
4. 新增調味料時應注意。對於未滿1歲的寶寶,製作輔食時不用加鹽,可加植物油;對於滿1歲的寶寶,可少量新增鹽,並且少糖、避免刺激性調味料。
5. 避免可能產生意外的食材。較大顆粒狀的食物,如堅果;膠凍狀食物,如年糕、果凍等,可能誤吸入寶寶氣管而發生危險;過燙的食物可能會燙傷寶寶;應該避免以上食物或食材。
-
3 # 孕媽學堂
關於輔食,寶媽們總是有著諸多的糾結和困惑,確實,嬰幼兒的科學餵養也是一個不斷進展、提高認識、更新觀念的領域,今天芽芽媽就和大家說說關於輔食餵養最易進入的10大“雷區”,寶媽們小心嘍!
1、輔食吃不吃都行,沒那麼多講究
錯!輔食對於寶寶的生長髮育有著非常非常重大的意義。
據研究證實,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母乳餵養的嬰兒在出生後或3~4個月內與發達國家嬰兒的生長髮育沒有差別,甚至比發達國家還要稍好,但4個月後生長開始緩慢,身高體重的曲線逐漸低於國際標準且差別加大,其原因歸根到底就在輔食新增的時間、質量、數量不合適。所以輔食問題要講究。
2、早一點新增輔食也可以
錯!中國營養學會在《7~24 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明確指出,嬰兒在滿 6 月齡後應儘早新增輔食。
美國兒科學會也支援此建議,但同時也指出,當孩子的挺舌反射結束的時候,就可以考慮開始新增輔食。
但需要注意的是,無論何種餵養方式的寶寶,均不建議在4個月之前新增輔食。原因在於太早新增輔食會增加寶寶的胃腸道負擔,以及增加消化的困難和便秘腹瀉的可能性,從而影響正常的母乳餵養,給寶寶的生長髮育帶來不利,增加寶寶患感染性疾病的機率。
3、只餵母乳就好啦,輔食晚一點再說
錯!中國營養與食物監測表明,4~6個月還沒有新增輔食的寶寶發生生長遲緩的危險度為新增輔食寶寶的2.21倍。
輔食新增過晚,不僅會影響寶寶的體格發育,還會影響其味覺、吞嚥功能的發育。因為4~6個月是寶寶味覺發育的關鍵期,7~8個月是嗅覺的敏感期,不及時新增輔食,缺少相應的感官刺激將會阻礙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太晚新增輔食的寶寶,接受、適應和享受輔食的難度更大。
4、寶寶老是吐輔食,是正常現象
錯!喂輔食時,如果寶寶常常把剛喂進嘴裡的東西吐出來,這只是是寶寶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稱為“挺舌反射”,說明喂輔食還不到時候。
剛嘗試輔食的寶寶還不習慣吞嚥固體,有一丁點固體食物就無法下嚥。如果烹飪時遺留下一兩顆較大固體,寶寶也會因無法吞嚥而引起嘔吐。
另外,如果媽媽用勺子的方法不對,寶寶也容易吐出來。實際上正確的做法是:盛一勺輔食輕輕放到寶寶下唇上,引誘寶寶張嘴,上唇將食物刮進嘴裡後,輕輕將勺子平行抽出。
5、寶寶牙齒沒長齊,輔食越碎越好
錯!6~12個月是寶寶發展咀嚼和吞嚥技巧的關鍵期,過了關鍵期再去學習就會相對困難。當寶寶有上下咬的動作時,就表示TA咀嚼食物的能力已初步具備,爸媽要及時進行針對性的鍛鍊,根據寶寶的進食能力及時調整食物狀態。
如果輔食過於精細,寶寶的咀嚼功能得不到應有的訓練,不利於牙齒的萌出和萌出後牙齒的排列。最近科學家還發現,適當的咀嚼有利於寶寶視力的提高。
6、輔食要加多點鹽才有味道
錯!1歲以內寶寶的食物中,應儘可能不放糖,不放鹽、不加調味品,可新增少量食用油。寶寶的腎臟功能發育還不健全,過早地新增鹽會增加腎臟負擔。
而且,寶寶的味蕾比大人更敏感,過早加入調料會傷害寶寶的味覺體會,原本肉是肉的味道、菜是菜的味道、米是米的香氣,但調料一加,在寶寶的味覺世界裡,就是醬油的味道、鹹味、甜味等等而失去食物原有的滋味,長此以往容易造成寶寶挑食或厭食。
7、輔食要以麵條和粥類為主最好
錯!輔食新增的作用並不是為了讓寶寶吃飽,也是為了讓寶寶攝入全面均衡的營養,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天然食物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只有透過進食多種食物才能得到全面營養。
稀飯、麵條、米飯、饅頭等穀物食品其主要營養成分是碳水化合物。雖然碳水化合物是三大營養素之一,但如果只有碳水化合物,寶寶也就只有能量進入體內,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不足,寶寶長高長大的原料就會不足,維生素缺乏也可能會讓寶寶生病。
8、新增輔食就是斷奶的時候
因此,在新增輔食的同時,應該保持每天的母乳攝取量,不是減少,更不是取消。每一位媽媽的乳汁都是為她的寶寶特別設計的,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變化,來滿足寶寶不同時期的不同需要,這也是輔食餵養無法做到的。
9、輔食要量少品種多才好
錯!不同的食物需要的加熱時間不同,加工的方式也不相同,有些食物一起食用也可能會造成寶寶的不易消化或不適,新食物新增尤其要單獨餵養。
另外,太多種類食物的混合,其成分會變得比較複雜,味道也會變樣,不利於寶寶發現每種食物的特有味道。久而久之,會影響寶寶對新食物的接受,甚至容易引起厭食和偏食。
10、寶寶吃新食物,一吃就吐是不喜歡
錯!“厭新”現象是寶寶的本能反應,寶寶對一種新食品不瞭解就會吐出來。
正常情況下,寶寶接受一種新食物可能會需要嘗試10~15次後才確定。在新增一種輔食寶寶不愛吃的時候,不要放棄,建議媽媽間斷地持續給寶寶提供這種食物,從少到多,並適當改變烹調或搭配方式。
-
4 # 血管瘤醫生李志國
給寶寶新增輔食要注意這些問題:
1.新增的食品應與寶寶月齡相適應
輔助食品新增得過早或過晚,都會對寶寶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過早新增不適宜寶寶消化的食品,會因他們的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引起嘔吐和腹瀉,導致消化功能發生紊亂。過晚新增輔助食品,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有的寶寶甚至會因此而拒吃非乳類的流質食品。
寶寶的月齡段不同,新增輔食的種類和量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要結合寶寶新增輔食時間表,輔食時間表在圖片裡面,你可以詳細看看。
2.新增的食品應從一種開始逐漸過渡到多種
要按照寶寶的營養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漸增加食品的種類。一開始,可先給寶寶單獨新增一種與月齡相宜的輔助食品。嘗試了3-4天或一週後,如果寶寶的消化情況良好,排便也正常,那麼就可以再讓寶寶嘗試另一種,千萬不能在短時間內一下子新增好幾種食品。
這樣給寶寶新增輔食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寶寶如果對哪一種食品過敏,在單獨嘗試幾天後就可觀察出來。如果某種食品在吃後的幾天內沒發生不良反應,表明寶寶對這種食品不過敏;若懷疑他們對這種食品過敏時,不妨過一週再喂一次,要是接連出現2-3次過敏反應,那就可認定寶寶對這種食品過敏。
3.新增的食品應從稀逐漸變稠
一開始,只能給寶寶新增流質食品,逐漸變成半流質,最後發展到固體食品。因為,寶寶還未長牙齒,液體食品對寶寶更適合。如果馬上給寶寶新增半固體或固體的食品,肯定會使他們的胃腸道負擔太重,結果因難以消化吸收而發生腹瀉。正確的做法是,按照寶寶消化道的發育能力及牙齒長出情況逐漸過渡,即從喝菜湯、果汁、米湯過度到米糊、菜泥、果泥、肉泥;繼而一點點變成小塊的菜、果及肉,或從米湯、爛粥、稀粥過渡到軟飯。這樣,寶寶才能消化吸收得好,不至於出現消化不良等反應。
4.新增的食品質地應從細小逐漸變粗大
給寶寶做出的食品,顆粒要細小,口感要嫩滑,多做些“泥”狀食品給寶寶吃,如菜泥、胡蘿蔔泥、蘋果泥、香蕉泥、蒸蛋羹、雞肉泥、豬肝泥等,以便利於培養寶寶的吞嚥功能,為以後逐步過渡到固體食物打下基礎。同時,也可讓寶寶從小熟悉各種食品的天然味道,養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習慣。而且,“泥”中含有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果膠等能促進腸道蠕動,好消化,也有利於寶寶排便。
待寶寶就要長牙或正在長牙時,可把食品的顆粒逐漸做得粗大一點。這樣,可促進寶寶長牙齒,並能鍛鍊他們的咀嚼能力。可以從喂菜水開始,一點點試喂菜泥、細菜泥、粗菜泥、碎菜和煮爛的蔬菜。
5.新增的食品應從少量逐漸增多
每新增一種新食品,注意剛開始的時候每天只能給寶寶喂上一次,而且量不要大,以後在慢慢增加。比如加蛋黃時先給寶寶吃四分之一個,3-4天后寶寶沒有什麼反應,而且在兩餐之間無飢餓感、排便正常、睡眠也安穩的情況下,可再增加到半個蛋黃,以後依此漸增至一個整蛋黃。
6.一遇寶寶不適應馬上停止新增
寶寶吃了新新增的食品後,媽媽要密切觀察他的消化情況。如果出現腹瀉,或大便裡有較多的黏液等狀況,要趕快暫停下來,待恢復正常後再從少量重新開始新增。需要媽媽瞭解的是,寶寶在最初吃輔助食品時,可能大便會出現一些改變,如便色變深、呈暗褐色或可見到尚未消化的殘菜,這不見得就是消化不良,只要大便不稀、沒有黏液,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需要調整的是,新增食品的速度不要太快,以便讓寶寶消化道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如果遇到寶寶生病或天氣太熱,可以推遲新增輔助食品的時間。因為,寶寶在這些時候大多情緒不佳,身體狀態不穩定,不容易接受輔助食品。最好在他們的健康和消化功能正常時新增。如果寶寶病情較重時,即使原來已新增的食品也應適當減少,待病癒後再恢復正常。
7.吃流質或泥狀食品的時間不宜過久
最開始新增輔助食品時,寶寶還沒有長出牙齒,因此,流質或泥狀食品更適合他們的胃腸道消化吸收,但是,吃這種食品時間不能過久,如果過久,就會使他們錯過咀嚼能力發育的關鍵期,有可能導致1歲以後發生咀嚼功能障礙,如咀嚼顆粒性或固體食品時有困難等。咀嚼敏感期一般在6個月左右,因此,從這時起就應提供機會讓寶寶學習咀嚼,7個月後,更應有意識地訓練寶寶的咀嚼功能。因此,不能讓寶寶長久地吃流質或泥狀食品。
8.不可很快讓輔助食品替代乳類
有的媽媽為了讓寶寶吃上更多、更豐富的食品,在寶寶6個月以內便開始減少母乳或其他乳類的攝入量,這種做法很不可取。因為,寶寶在這個月齡,主要食品還應該以母乳或牛奶為主,輔助食品只能作為一種補充食品。不然,寶寶就會經常消化不良,反而會影響他的正常生長髮育。
9.新增的食品要鮮嫩、衛生、有味道
在給寶寶製作輔助食品時,不要以為他們不懂口味,只注重營養而忽視食品的味道。如果總是這樣,不僅會使寶寶的味覺發育受到影響,為日後挑食埋下隱患,還可能使寶寶對輔助食品產生厭惡感,影響對營養的攝取,時間久了會患上貧血、佝僂病等營養不良性疾病。正確的做法是,製作時應以天然、清淡為原則。食品中儘量少加或不加鹽和糖,以免養成嗜鹽或嗜糖的不良習慣。更不宜新增味精和人工色素等,以免增加寶寶腎臟的負擔,損害腎功能。
10.要理解新食品對寶寶是一種挑戰
媽媽對寶寶從輔助食品中能攝取到多少營養都很在乎,但往往容易忽視新增輔助食品這個事情本身對寶寶心理產生的影響。其實,新增輔助食品對寶寶的心理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他們要接受自己完全不瞭解,僅僅是媽媽想給吃的東西,並且這種狀況持續的時間還很長久。每一種新食品的新增對寶Bora說都是一種心理上的挑戰,因此,媽媽在給寶寶喂輔助食品時,首先要注意為他們營造一個愉快和諧的進食氣氛和環境,儘量避開寶寶情緒不好的時間,以免因此帶給他不愉快的情緒體驗。
希望此回答可以幫助你!
-
5 # 卓理超人
很多爸爸媽媽對照顧寶寶缺乏經驗,剛開始可能只需要餵奶、哄睡、換尿不溼,可寶寶越長越大。爸爸媽媽發現光餵奶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飲食需求了,可完全懵圈的爸爸媽媽表示,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應該給寶寶新增輔食。
寶寶多大才可以新增輔食呢?
隨著寶寶長大,現在已經可以把手指和玩具放進嘴裡了,有時候在爸爸媽媽吃飯的時候,寶寶還會目不轉睛的看著大人的飯菜。
他們還會學著父母的樣子吧唧嘴,並且父母把食物放在嘴邊,寶寶會有張嘴想要吃的動作,那就說明你的寶寶已經準備好接受母乳以外的食物了!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餵養報告提倡:前6個月的時候以純母乳或配方奶餵養,6個月之後在喝奶的基礎上就可以給寶寶新增輔食了!
但如果寶寶消化系統不是很好可以適當延遲,總而言之具體的新增時間,還是要根據每個寶寶自身的身體情況來實施。
剛開始輔食餵養多少量合適?
5-6個月:輔食1次,每次30-80g,零食1次;
7-9個月:輔食2次,每次70-120g,零食1次;
10-12個月:輔食3次,每次100-150g,零食1-2次;
12-15個月:輔食3次,每次120-200g,零食2次。
輔食初體驗,購買還是自制比較好?
有部分媽媽表示,自己都是不會做飯的人,該如何解決寶寶的輔食,可以透過超市購買寶寶輔食嗎?
當然是可以的,正規超市出售的寶寶輔食媽媽是可以放心購買的,其最大的優點就是方便,並且拯救了“不會做飯”星人。超市出售的輔食品種、品牌、口味繁多,營養全面,也有益寶寶吸收,但唯一的缺點就是,價格略高,有部分家庭可能承受有壓力。
這個時候自制輔食的優點就體現出來了,新鮮、經濟實惠,並且在製作輔食的過程中,爸爸媽媽能夠體會,為人父母那一份責任和幸福感。並且在不斷學習中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自制輔食的缺點就在於,爸爸媽媽不瞭解營養搭配的情況下,容易造成營養素流失過多或搭配不合理的情況,這可能不利於寶寶健康成長。
所以,無論是購買或是自制,爸爸媽媽都不要盲目購買或製做,可以先學習一些輔食知識,或者根據輔食食譜來製作、購買,營養豐富、吸收良好才能更好的促進寶寶成長。
在給寶寶新增輔食的問題上,爸爸媽媽們應當注意一些細節。
首先就是餵食,很多家裡的老年人喜歡用嘴唇嘗試食物的溫度,然後再餵給寶寶,更甚者咬碎了再喂。這些做法都要完全禁止,太不衛生了,病菌或病毒很有可能經口腔、鼻腔傳染給孩!
其次,當寶寶開始吃輔食之後,爸爸媽媽可以透過手指套牙刷來保護寶寶的牙齦和牙齒,每晚用乾淨的飲用水輕輕擦拭牙齦或牙齒。
最後,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至關重要,避免以後餵飯難的問題。吃輔食的時候應該將寶寶放在餐椅內,從小養成好習慣。很多媽媽會感嘆,時間過得真快啊,感覺沒過多久,寶寶就從喝奶的小調皮,變成要吃輔食的“大寶寶”了,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但提醒一句,新增輔食並不是競賽,沒有必要和別人相比,並不是越早新增越好,也不是越晚新增越好。只有當父母的才瞭解自己的孩子,什麼時候最應該新增。一定要等寶寶身體準備好了,才是正確的時間!
望採納!
-
6 # 小小心願
比較穩妥的方法是喂輔食初期,一次喂一種食物,連續一個星期或十天後沒有不良反應,如無腹瀉、嘔吐、出疹子、發燒、精神不好等症狀,再嘗試喂新的食物。一旦發現消化不良,應暫時停止新增輔食,等一切恢復正常後,再由少量加起。
-
7 # 使用者9300219618009
養過寶寶的寶媽經常會發出這樣一種感嘆:照顧寶寶實在是太難了啊。特別是對於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餵養的寶媽來說,該怎樣餵養寶寶更成了一大難題。其實這些寶媽可以選擇給自己的寶寶餵養配方羊奶粉,在寶寶6個月後,再給自己的寶寶新增輔食。但給自己的寶寶新增輔食也是有很多注意事項的。今天和藍河小編一起來看看,給寶寶新增輔食要注意什麼吧。
一、新增輔食不要過早或過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健康足月出生的寶寶,最佳新增輔食時間為六月齡。新增輔食不要過早,由於小嬰兒胃腸道發育還不成熟,輔食新增過早易引起胃腸道過敏反應。過晚新增輔食也不好,單靠母乳或配方奶是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的,而且缺鐵或缺鐵性貧血的發生率會越來越高,而且新增輔食錯過了那個時間,寶寶可能會出現抗拒輔食,排斥吃固體食物。在寶寶剛剛接觸輔食時,很多寶媽都不知道應該選什麼,其實這時候可以嘗試讓寶寶吃點果泥,因為果泥裡面一般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膳食纖維,對寶寶發育很有幫助。
二、不要把輔食當作主食
很多寶媽在給寶寶添加了輔食之後,就開始給寶寶多喂輔食,甚至代替了奶類,實際上這樣是不對的,在寶寶1歲半之前,都應該以奶為主,就算寶寶非常喜歡輔食,也要保證每天一定奶量的攝入,等到寶寶1歲半之後,寶媽再開始慢慢給寶寶斷奶。
三、不要把奶和輔食混在一起
有的寶媽為了省事,給寶寶新增米粉或者泥狀物的輔食時,會把這些輔食和奶混在一起,然後再喂寶寶吃,其實這也是錯誤的做法。因為讓寶寶吃輔食,除了要給他額外補充營養外,還要鍛鍊他的咀嚼能力和舌頭的攪拌能力,把輔食和奶粉攪在一起,不利於寶寶味覺的發育。
四、不要把果蔬打成汁
有些寶寶不喜歡吃果蔬,寶媽就會把果蔬打成汁,讓寶寶喝下去。其實打碎水果或者煮熟蔬菜,都會破壞裡面的維生素和其他營養元素。另外,果蔬汁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味道,過早讓寶寶喝,只會讓他的味覺更挑剔,將來不願意接受味道平淡的水,甚至不願意喝奶。
-
8 # 燦燦&Bella
一般寶寶4個月以後可以開始新增輔食,比如米粉,果汁,菜汁。 輔食新增原則: (1)從少到多,如蛋黃從1/4開始,如無不良反應2-3天加到1/3~1/2個,漸漸吃到一個。 (2)由稀到稠,米湯喝10天左右--稀粥喝10天左右軟飯。 (3)從細到粗,菜水--菜泥--碎菜。 (4)習慣一種再加另一種
-
9 # 90後寶媽的日記
給寶寶新增輔食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根據寶寶的月齡按期新增,不能太早
2新增的量要由少到多
3注意衛生,寶寶得輔食食品和輔食餐具都要注
意衛生
4新增輔食後要密切觀察寶寶的面板,看看有無
過敏反應
5新增輔食由單一到多樣話,根據嬰兒消化能力
慢慢新增
-
10 # 抹茶932
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都面臨著給寶寶新增輔食的問題,輔食的新增對寶寶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不過新增輔食時也存在時間和順序不合理帶來的風險,所以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該怎樣合理的給寶寶新增輔食吧。
1、循序漸進,由少變多
對於寶Bora說,一個新的飲食就意味著新的味道和口感。所以短時間內寶寶可能會出現各種不適應的情況,甚至是出現厭煩的反應,所以爸爸媽媽需要慢慢的用不同的輔食來觀察寶寶喜歡哪種輔食。等到寶寶適應輔食之後,自然也就會吃的越來越香,這個時候就可以適量的增加輔食了。
2、當寶寶食量過大、餵奶次數變頻繁的時候就要新增輔食
一般來說,寶寶的成長髮育在關鍵時刻是非常快的,特別是對於那些食量比較大的寶Bora說。當每天給寶寶餵奶次數8-12次的時候,寶寶卻依然表現的很飢餓、不給他吃奶就哇哇大哭的時候,就可以嘗試著給寶寶喂些比較稀的粥。當你拿著小勺子給寶寶喂粥的時候,寶寶可能會主動張開嘴來吃食物,而且還不會吐出來,這個時候就可以慢慢嘗試使用輔食來替代母乳了。
3、自己嘗試著做輔食
很多寶媽也許不太會做輔食,但是可以嘗試著進行,這樣能夠增加爸爸媽媽與寶寶之間的互動。製作輔食時應該選擇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材,比如說蛋黃、水果泥、蔬菜泥等,這些泥類的食物是非常適合給寶寶作為輔食的。
這裡分享一個適合3歲以上孩子用得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家裡或者身邊有適齡兒童的話可以去下載一個試試哦,這裡面有豐富的童話故事,還有有趣的冒險任務,孩子可以和喜歡的童話人物一起學習漢字,不知不覺中對漢字產生興趣。
回覆列表
一般混合餵養或人工餵養的寶寶4~6個月開始新增輔食,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建議滿6個月後再新增。但每個寶寶的生長髮育情況不一樣,個體差異也不一樣,因此新增輔食的時間也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寶寶的發育情況判斷寶寶是否能新增輔食。輔食新增需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濃的原則,要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一開始先新增米粉或者米湯,然後是果汁、果泥、碎菜和蛋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