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犟拐拐

    一、建造稻田養蝦條件選擇水質良好、水量充足、周圍沒有汙染源、保水能力較強、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沒的田塊進行稻田養蝦,面積少則幾畝,多則幾十畝或上百畝都可。沿稻田田埂內側四周要開挖養蝦溝,溝寬1.5米,深1米,田塊面積較大的,還要在田中間開挖田間溝,田間溝寬1米,深0. 5米,養蝦溝和田間溝面積約佔稻田總面積20%左右。利用開挖養蝦溝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田埂,平整田面,田埂加固時每加一層泥土都要進行夯實,防止下大暴風雨時使田埂倒塌。田埂面寬3米以上,田埂高1米。進排水口要用鐵絲網或柵欄圍住,防止小龍蝦外逃和敵害進入。進水渠道建在田埂上,排水口建在蝦溝的最低處,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保證灌得進,排得出。在離田埂1米處,每隔3米打一處1.5米高的樁,用毛竹架設,在田埂邊種瓜、豆、葫蘆等,待藤蔓上架後,在炎熱的夏季起到遮蔭避暑的作用。在養蝦溝和田間裡要移栽水草,如苦草、輪葉黑藻、金魚藻等沉水性植物,水草覆蓋面以30%為宜,且以零星、分散為好,這樣有利於蝦溝內水流暢通無阻塞。田四周用塑膠薄膜、水泥板、石棉瓦或鈣塑板建防逃牆,以防小龍蝦逃逸。二、蝦苗蝦种放養放養小龍蝦蝦苗或蝦種時要試水,試水安全後,才可放蝦。小龍蝦放養方法有兩種:一是在稻穀收割後的9月上旬將種蝦直接投放在稻田內,讓其自行繁殖,根據稻田養殖的實際情況,一般每畝放養個體在40克/只以上的小龍蝦20公斤,雌雄性比3 :1。二是在5月份水稻栽秧後,投放規格為2-4釐米的幼體蝦1500-2000尾/畝或30公斤/畝。小龍蝦在放養時,要注意幼蝦的質量,同一田塊放養規格要儘可能整齊,放養時一次放足。在晴天早晨或陰雨天放養,放養蝦種時用3%~4%的食鹽水浴洗10分鐘消毒,高溫天氣進種、苗要謹慎消毒,最好是進種苗時不用食鹽水浴洗,進完種苗後用生石灰10公斤/畝對水體消毒。三、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堅持巡田,觀察溝內水色變化和蝦活動、吃食、生長情況。田間管理主要集中在水稻曬田、用藥和防逃防害方面。稻穀曬田宜輕烤,不能完全將田水排幹。水位降低到田面露出即可,而且時間要短,發現小龍蝦有異常應時,則要立即注水。小龍蝦對許多農藥都很敏感,稻田養蝦的原則是能不用藥時堅決不用,需要用藥時則選用高效低毒的農藥及生物製劑。施農藥時要注意嚴格把握農藥安全使用濃度,確保蝦的安全,應並要求噴藥於水稻葉面,儘量不噴入水中,而且最好分割槽用藥。防治水稻螟蟲,畝用200毫升18%殺蟲雙水劑加水75千克噴霧;防治稻飛蝨,畝用50克25%撲蝨靈可溼性粉劑加水25千克噴霧;防治稻條斑病、稻瘟病,畝用50%消菌靈40克加水噴霧;防治水稻紋枯病、稻曲病,畝用增效井崗黴素250毫升加水噴霧。水稻施用藥物,應儘量避免使用含鞠酯類的殺蟲劑,以免對克氏原螯蝦造成危害。噴霧水劑宜在下午進行,因稻葉下午乾燥,大部分藥液吸附在水稻上。同時,施藥前田間加水至20釐米,噴藥後及時換水。四、飼養管理稻田養殖小龍蝦基肥要足,應以施腐熟的有機肥為主,在插秧前一次施入耕作層內,達到肥力持久長效的目的。追肥一般每月一次,尿素5公斤/畝,複合肥10公斤/畝,或施有機肥。禁用對小龍蝦有害的化肥如氨水和碳酸氫銨。施追肥時最好先排淺田水,讓蝦集中到環溝、田間溝之中,然後施肥,使化肥迅速沉積於底層田泥中,併為田泥和水稻吸收,隨即加深田水至正常深度。稻田養蝦一般不要求投餵,在小龍蝦的生長旺季可適當投餵一些動物性飼料,如錘碎的螺、蚌及屠宰廠的下腳料等。8~9月份以投餵植物性飼料為主,10~12月多投餵一些動物性飼料。日投餵量按蝦體重的6%~8%安排。冬季每3~5天投餵1次,日投餵量為在田蝦體重的2%~3%。從翌年4月份開始,逐步增加投餵量。水質管理8~9月份高溫季節,每10天換1次水,每次換水1/3;每20天潑灑1次生石灰水調節水質。日常管理每天巡田檢查一次。做好防汛防逃工作。維持蝦溝內有較多的水生植物,數量不足要及時補放。大批蝦蛻殼時不要衝水,不要干擾,蛻殼後增喂優質動物性飼料。五、商品蝦捕撈捕撈。稻田飼養小龍蝦,只要一次放足蝦種,經過2個月的飼養,就有一部分小龍蝦能夠達到商品規格。長期捕撈、捕大留小是降低成本、增加產量的一項重要措施。將達到商品規格的小龍蝦捕撈上市出售,未達到規格的繼續留在稻田內養殖,降低稻田小龍蝦的密度,促進小規格的螯蝦快速生長。在5月中旬至7月中旬,採用蝦籠、地籠網起捕,效果較好。也可用抄網在蝦溝中來回抄捕,最後在稻田割谷前排乾田水,將蝦全部捕獲。2-3月份放養稚蝦,一般在9-10份進入捕撈高峰期。9-10月份放養種蝦,一般在翌年5-6月份進入捕撈高峰期。平時捕大留小,繁殖期禁止捕撈。六、模式選擇小龍蝦稻田養殖主要模式有: 一是稻蝦連作:稻蝦連作是指在稻田中種一季稻穀後養一茬小龍蝦,如此迴圈進行。稻蝦連作最好是選擇中稻品種,中稻插秧季節比早稻遲,有利於下年稻田插秧前收穫更大更多的小龍蝦。晚稻收割季節遲,不利用稻穀收割後投放種蝦,此時的種蝦已過最佳繁殖期。方法是:選擇中稻品種種一季稻穀。待稻穀收割後立即灌水,投放小龍蝦種蝦20公斤/畝,到第二年5月份中稻插秧前,將蝦全部收穫。小龍蝦捕撈不盡的,下半年在中稻收穫完畢後留作種蝦,繼續養蝦每年只需補種10公斤左右/畝。這種模式在不影響中稻產量的情況下,可產小龍蝦100公斤左右/畝。此種模式在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官當鎮比較普遍。二是稻蝦共生:稻蝦共生是利用稻田的淺水環境,輔以人為措施,既種稻又養蝦,以提高稻田單位面積的經濟效益。由於小龍蝦對水質和飼養場地的條件要求不高,加之中國許多地區都有稻田養魚的傳統,在種稻效益有限的情況下,推廣稻蝦共生,可有效提高稻田單位面積的經濟效益。稻蝦共生模式可以選擇早、中、晚稻均可,但一年只種一季稻穀,且水稻品種要選擇抗倒伏的品種,插秧時最好用免耕拋秧法。稻田飼養小龍蝦後可起到除草、除害蟲的作用,使稻田少施化肥、少噴農藥。一般稻蝦共生可增加水稻產量5-10%。在8-9月份放種蝦20公斤/畝或3-4月放3-4釐米的幼蝦30公斤/畝,在稻穀生長期可增產小龍蝦50公斤左右/畝,在不種冬播的情況下連續養蝦,可增加蝦的產量100公斤/畝,一年共產蝦150公斤左右/畝。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拾橋鎮農民唐東峰採取的就是這種養殖模式.三是稻蝦輪作:稻蝦輪作是利用稻田水體種一季稻,待稻穀收割後養殖小龍蝦,第二年不種稻,第三年再種一季稻,每三年一個輪迴,如此迴圈進行。稻蝦輪作有利用保持稻田養蝦的生態環境,使蝦有較充足的養料,減少蝦的病原體種群量,同時讓小龍蝦有較長的生長期,能生產較大規格的優質商品蝦,提高商品蝦的品位和價位,增加養蝦的經濟效益。方法是:水稻在9月份收穫完畢後,立即灌水放養小龍蝦種蝦25千克/畝,第三年的6月份前將小龍蝦收穫完畢,然後採取免耕拋秧的方式再種一季中稻,三年一個輪迴。養殖期間採取常年捕撈,捕大留小,在下一輪插秧前全部收穫完畢,這種模式每年稻田可產小龍蝦200-250公斤/畝。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境內的沙洋農場范家臺移民點採取的就是這種養殖模式

  • 2 # 春種夏耕秋收冬藏

    說到效益,就說的是市場,既然說到市場,就繞不開價格。價格是影響效益最重要的因素。而價格又是我們不能左右的,那麼就要從其他方面去提高效益。

    第一,提高產量。

    稻田養蝦受到水稻田的限制,產量肯定比不上池塘養殖。但是,在相同價格的市場條件下,做大產量,就做大了效益。

    要提高產量,一是選用優質蝦苗,蝦苗好,成活率高,得病少,保障了產量。二是做好餵養管理,選用優質餌料,做好疾病預防,定期檢查蝦的健康狀況。三是管好水稻。有的地方沒有管好水稻,出現病蟲害就會施藥,施用農藥就會造成蝦的死亡。所以管好水稻也是非常重要。

    第二,塑造品牌。

    這裡並不是說每個從事稻田養蝦的都要註冊公司,進行品牌化管理經營。而是要廣泛宣傳本地區域,或者自己養殖的是生態、健康的稻田蝦。

    從這裡說,提高蝦的品質至關重要。要養出綠色生態的健康蝦,就要真正踐行健康養殖理念。不投餵配合飼料,使用玉米、小麥等人工餌料。使用生物防控方法治療水稻和蝦類疾病。

    第三,三產結合經營。

    就是說,有條件可以開農家樂,可以進行體驗式捉蝦等。融合服務業發展,提高附加值,也是提高效益的途徑。

  • 3 # sxm平安幸福

    提高稻蝦共養的經濟效益,一要提高蝦的高產品種,才能養的出高的產量,稻穀可以做有機品種,稻蝦共享一般不用藥和化肥,價格可以賣得貴點。

  • 4 # 鄉村小靜1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和對生活娛樂社交的需要,小龍蝦因其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被人們青睞;加之其烹飪方法多樣以及各種口味迎合不同消費群體的需要,特別是當前智慧手機不離手,戴著手套吃小龍蝦既增加人們體驗感,也會促進面對面的交流,因而小龍蝦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加之全國各地舉辦的小龍蝦文化節,如盱眙龍蝦節、潛江龍蝦節,樹立小龍蝦的品牌形象,其全國消費量節節攀升。此外小龍蝦的加工業(如:小龍蝦即食食品)和小龍蝦副產品業,如:甲殼素、殼聚糖提取等產業,也需要大量的小龍蝦供應。並且克氏原螯蝦也是歐美市場最受歡迎的水產品之一,已經成為中國出口國際市場創匯的優良品種之一。

    據報道:全國小龍蝦消費市場對的需求大約為 200 萬噸,市場缺口 130 噸,因此目前小龍蝦供應缺口較大,其價格也較高。例如:2016 年湖北省大、中、小規格克氏原螯蝦批發價分別為 80-90 元·kg-1、 50-60 元·kg-1、 30-40 元·kg-1 。

    對於單純種植水稻,由於農藥、化肥、機械、人工等成本費用較高,加之水稻產品價格較低,因此單純種植水稻畝產利潤較低,不利於農民增收,也不利於糧食安全保障問題;而且還會造成環境汙染。

    對於單純池塘養蝦這種傳統池塘養殖模式,存在著高密度養殖、餌料大量投餵、池塘水質惡化、病害頻發以及汙染周邊環境等問題。一方面威脅小龍蝦的生長,使之養殖風險增大;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和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強,單純池塘養殖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進行限制。

    因此,將小龍蝦和種水稻結合起來,是農業水環境治理、漁業轉型促治水的新形勢下應運而生的環保型稻田綜合種養新模式,因為它既有利於生態,曹湊貴等研究表明:稻蝦共作肥料、農藥成本分別降低了 79.5%、50.0%。也有很好的經濟效益。程琳等的研究表明:稻蝦共作模式純收入為 18310.5 元,是種稻的 2.8 倍。佀國涵等的研究也表明:較中稻單作模式,稻蝦共作模式的水稻產量、總產值、利潤和產投比分別增加 9.5%、46818.0 元·hm-2、40188.0 元·hm-2 和100.0%。

    正是由於稻蝦共作模式的諸多優點,國家也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援,例如:2015年 “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範”立項和建設稻田綜合種養產業化基地;2017 年中央“1 號檔案”明確提出進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稻田綜合種養模式就是符合國家農業戰略的模式;此外發展稻漁綜合種養也完全符合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方針。

    此外國家也從理論研究、人才培養等各方面對稻田綜合種養給予資金和專案支援,以使模式不斷最佳化,保障其可持續發展。例如:成立中國稻田綜合種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舉辦全國稻漁綜合種養等相關的學術和科普活動;曹湊貴、佀國涵、劉全科等稻蝦共作的環境及模式改良進行探索;建立稻田綜合種養院士工作站,以及華中農業大學、上海海洋大學、長江大學等單位對稻蝦綜合種養領域進行研究生培養等。

    生態效益:稻田養蝦,利用了生物間的互利互惠生態原理,同時加快了物質迴圈,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就土壤而言:小龍蝦打洞改善了土壤結構,提高土壤通氣性,降低土壤緊實度和減少容重;殘餌及小龍蝦糞便等提高了土壤肥力,因此化學肥料施用得以減少,起到了保護環境的作用。就稻田水體而言:水稻生長過程中可以吸收水體中的營養物質,降低水體氮磷的含量,使水體富營養化降低,因而減少對周圍的汙染。就雜草防控而言:研究表明,小龍蝦是雜食性動物,稻田雜草為小龍蝦提高了食物,促進了小龍蝦生長;同時小龍蝦清除掉雜草,減少了水稻的競爭,有利於水稻生長,提高水稻產量。因此可以減少農藥的施用,也就減少了對環境的汙染。就秸稈還田而言:目前稻田秸稈焚燒會汙染空氣,而秸稈還田既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又可以作為小龍蝦食物,因此可以較好的減少空氣汙染。

    社會效益:稻田養蝦產出了有機綠色的“稻蝦米”,滿足了人民群眾吃得好還要吃的放心的訴求;面對當前小龍蝦供不應求的現狀,利用稻田產出小龍蝦滿足了大眾對小龍蝦消費的需求,而且還避免了小龍蝦重金屬超標,對公眾健康的影響;稻田養蝦也發展出了生態旅遊,為老百姓假期娛樂休閒增添了一個選擇;因為稻田養蝦有較高的效益,提高了農民收入,有利於農民脫貧致富;稻田養蝦的大發展也會帶動小龍蝦苗種繁育、健康養殖、餐飲消費、加工物流、品牌建立、副產品加工等龐大產業鏈的發展,會帶來較多的創業機會和就業崗位,促進老百姓致富和就業,利於社會的繁榮穩定。

  • 5 # 養殖技術分享2

    近年來,隨著農村勞動力向第二、三產業的轉移,農戶種植糧食積極性銳減,為了確保糧食生產安全,充分發揮當地水稻和水產優勢,要積極探索高效生態種養模式。2015 年懷寧縣黃龍鎮結合綠色模式攻關專案,開展了“稻蝦共生”技術推廣試驗,稻蝦共生實驗示範基地位於懷寧縣黃龍鎮金河村,基地負責人為金河村村民、懷寧縣水產技術推廣能手、2015年度中華農業科教神內基金農戶推廣獎獲得者郎銀傑(全國僅有漁戶18戶),基地目前面積133.33公頃。稻蝦共生稻田養蝦在產業上符合綠色環保的要求,在產品上符合市場對優質稻米和龍蝦的需求,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不僅增加了糧食產量,生產出一種安全、不噴藥、不施肥的原生態米,而且穩定了糧食生產,增加了養殖戶的收入,真正實現生態種養、蝦糧豐收的三贏局面。因此,稻蝦共生高效生態種養模式是一種值得推廣的種養結合新模式。

    1、稻蝦共生高效生態種養模式

    1.1 稻田選擇及田間工程建設

    稻蝦共生養殖在稻田選擇上,宜選擇周圍無汙染源、排灌方便、水量充足且水質良好、保水能力較好,最好是地勢比較低窪的地塊。稻蝦共生實驗示範基地黃龍鎮金河村在符合以上要求的條件下,實現水稻增產5%~10%,龍蝦增產900kg/公頃左右。因此,該模式具有節本增效的優點,稻田飼養的龍蝦可以為稻田除害蟲和雜草,從而減少了化肥和農藥投入,而且透過提高水稻和蝦的產量,實現稻田單位面積經濟效益的提升。選好地後,要進行田間工程建設。首先對田埂進行加固,所需泥土可以從田間挖取,然後再整平田面。

    為了防止大雨天氣導致田埂坍塌,在田埂加固時要夯實每一層加進去的泥土。田埂以寬度1m為宜,高度要確保田面蓄水深度達30~50cm。在田埂外側佈置石棉瓦或塑膠網片配合鈣塑板作為防逃設施,預留進排水口。為了防止龍蝦外逃和敵害生物進入,進排水口要用柵欄、網片或其他防逃、過濾設施圍住。

    1.2 苗種放養

    放蝦前10~15d,做好清塘消毒工作,以殺滅敵害生物、致病菌和野雜魚類。一般消毒藥劑可以選擇生石灰,用量為750kg/公頃,也可選用其他藥劑。放蝦前7~10d,往田溝中注水50~80cm,然後施肥,以培養餌料生物。稻田基肥要施足,應以施腐熟有機肥為主。有農家肥的最好施農家肥,因為農家肥具有肥效慢、肥效長的特點,施用後不會影響龍蝦的生長。最好一次性將農家肥施足,以減少日後化肥的施用次數和數量。一般在插秧前一次施入耕作層內,以實現肥力持久長效,有機農家肥施用量為7.5~12.0t/公頃。在放養龍蝦蝦苗蝦種時,要首先進行試水,待確認試水安全後,再投放幼蝦。

    該模式有2种放養方法,第1種是在水稻栽秧後,即5月前後進行放養。按照規格為2~4cm 的標準投放龍蝦幼蝦7.5萬~12.0萬尾/公頃。在放養時,儘量選擇質量較高、規格整齊的幼蝦進行投放,而且最好一次性放足。第2種是在頭一年的7月,直接將龍蝦的親蝦投放稻田內,讓其自行繁殖,第2年再採用免耕法種植水稻。根據稻田養殖的實際情況,一般按照雌性與雄性2∶1的比例,放養規格為20g以上的龍蝦225kg/公頃。

    1.3 田間管理

    龍蝦投放後,堅持每天早、晚分別巡田1次,除了要注意觀察溝內水色的變化情況外,還要考察蝦的活動、吃食以及生長情況。雖然稻田已施足底肥,但在龍蝦的生長旺季,最好投餵一些磨碎的螺、蚌及屠宰廠的下腳料等動物性飼料,注意量要適宜,不能過多。稻穀需要曬田時,不能完全將田水排幹,最好採取輕烤的方式。稻田水位最低降至田面露出即可,而且持續時間不宜過長,一旦發現龍蝦反應異常,就要及時注水。稻田需要追肥的,一般每月追1次,可追施尿素75kg/公頃、複合肥150 kg/公頃,考慮可能會對蝦產生影響的因素,也可以追施人、畜糞堆制的有機肥。氨水、碳酸氫銨等對龍蝦有害的化肥要禁止施用。為了確保化肥被田泥和水稻吸收,追肥時最好先將田水排淺再施肥,以便化肥迅速沉積於底層泥中。施好肥後,立即將田水深度加至正常水位即可。在稻田養蝦的模式中,由於龍蝦對許多農藥都很敏感,因此養蝦的稻田在原則上是儘量不用藥,實在需要可以選擇高效低毒的農藥及生物製劑。施藥時,為了確保蝦的安全,要注意將農藥的使用濃度嚴格控制在安全範圍內,並且在施藥時將噴頭對準水稻葉面,儘量不噴入水中。如果能分割槽施藥,則效果會更好。在藥劑選擇上,可以用40%稻瘟靈1.5kg/公頃對水噴霧防治水稻稻瘟病;用30%的愛苗150mL/公頃對水噴霧防治水稻紋枯病和稻曲病;用20%氯蟲苯甲醯胺150mL/公頃對水450kg/公頃噴霧防治水稻螟蟲;用50%吡蚜酮顆粒劑150kg/公頃對水450kg/公頃噴霧防治稻飛蝨。為了避免龍蝦受到危害,在防治病蟲害時,嚴禁使用菊酯類的殺蟲劑。由於下午稻葉比較乾燥,可以吸附大部分藥液,因此噴霧水劑最好選在下午進行噴施。同時還要注意,施藥前田間加水至20cm,噴藥後還要及時換水。

    2、效益分析

    2.1 經濟效益顯著

    2004年開始都是單種水稻或單養龍蝦,2008年實行稻蝦共生種養模式後,糧食單產增加,新增龍蝦產品,加之糧食價格上漲,龍蝦價格翻番,水稻和龍蝦生物鏈迴圈利用,共生投入成本與單種、單養投入成本基本持平,總體效益基本翻番。2016年一種植戶的3.33公頃稻田實行稻蝦共生種養模式,將稻田周圍開挖環形溝0.8公頃, 種植水稻2.53公頃,實現水稻單產9750kg/公頃,收入超過6.5萬元,龍蝦收穫2500kg,收入5萬元,總共收入11.5萬元;水稻生產投入成本2.5萬元,龍蝦養殖投入成本5000元,純收入達2.55萬元/公頃。另一種植戶的40公頃水田,產龍蝦900kg/公頃,按均價40元/kg 計算,效益達3.6萬元/公頃,水稻產量為9750kg/公頃,賣價比普通水稻翻番,以16元/kg的價格以訂單形式遠銷江蘇、上海等地。扣除開銷和成本,純收入高達6萬元/公頃左右。稻蝦共生大戶均實現純收入翻番,效益十分明顯。

    2.2 社會效益巨大

    稻蝦共生示範實施的稻田生態種養結合模式,一是用足時空、互利共生,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稻蝦雙收、增產增效,糧食安全、產品優質,在產業上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產品上符合市場對優質稻米和龍蝦的需求。二是充分利用稻田資源,可以拓展龍蝦養殖發展空間,發揮稻田增產增效潛力,尤其是低窪稻田和原有稻田養殖區易於推廣稻蝦共生模式,部分灌溉條件較好的稻油輪作區改為稻蝦種養區可以大大增加效益,為種植業和養殖業農民增收開闢了一條新路。稻蝦共作改變了傳統的種養模式,使其轉化成優質、高效、生態的種養模式。透過該模式示範的進一步實施,種養戶的科學種養技術水平得到提高,而且受他們的影響周圍越來越多的農戶開始採用這一模式,輻射帶動作用非常明顯。因此,稻蝦共生生態種養結合模式將成為今後龍蝦養殖的主要模式之一,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顯著的社會效益。

    2.3 生態效益明顯

    由於長期使用化肥農藥,黃龍鎮面臨日益顯著的面源汙染危害。這一危害不僅影響水質、飲水安全、農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而且還導致耕地退化,農村和農業內部環境惡化。稻田生態種養結合的農耕模式可以有效防止農村面源汙染,因為該模式不僅可以充分利用農業生產各環節的代謝廢物,而且減少了化肥、農藥等汙染物的投入。在稻田生態種養農耕模式中,龍蝦將稻田中的雜草作為餌料食用,由於其四處覓食且食量較大,因此可以經常性和徹底性地除掉田中雜草,實現除草劑減量施用甚至不施用。實行生態種養後,龍蝦吃食了螟蟲類幼蟲和蛹,能夠降低螟蟲類越冬基數,從而減輕蟲害。另外,採用稻田生態種養模式的稻田常年有水,還能消滅落水昆蟲,從而控制蟲害。稻田種養結合模式與傳統種植模式的對比試驗表明,稻田種養結合模式的田塊龍蝦吃掉了基部的幼蟲(螟蟲、稻飛蝨、稻薊馬),農藥使用量可以減少50%,甚至基本不用農藥。稻蝦共生模式順應目前市場綠色生態環保的需求,更符合迴圈經濟發展。實行種養結合的模式,蝦的糞便為水稻提供了所需的基肥,有效降低化肥使用量20%以上,真正達到綠色無公害有機農產品的要求,為生態農業產業化提供了典型的示範效應。

    因此,運用稻田種養結合模式可以降低農業生產的面源汙染,減少環境危害因素,保護生態環境,形成良性的生態體系,產生了較好的生態效應,促進了農業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改善。

    3、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3.1 存在的問題

    首先,稻蝦共生模式雖然效益明顯,但由於農業的自然災害無法避免,尤其是2016年持續發生的特大暴雨和洪水,養殖戶根本沒有時間採取措施搶救養殖的龍蝦。其次,目前黃龍鎮的土地流轉政策還不成熟,未形成統一模式,在流轉時間和流轉價格方面養殖大戶都沒有話語權。但實施稻蝦共生的養殖大戶首先要對農田周圍進行開溝、圍網等進行投資,要求土地不能隨意被流轉,如果土地被原主人收回,就會給其造成很大的損失。再次,基層養殖戶對生態農業發展認識不高,在農業效益相對比較低下,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矛盾衝突的現實當中,養殖戶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也缺乏應有的認識。最後,現階段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推動成本高。目前,發展生態農業主要依靠政府引導和行政的力量來推進,養殖戶以及農業生產的主體積極性還遠遠沒有發動起來。生態農業發展創新缺乏應有的保障機制和體系,生態農業的新材料、新技術、新模式由於受到各種因素制約難以推廣應用。

    3.2 展望

    雖然稻蝦共生模式的推廣之路困難很多,但是養殖大戶們紛紛響應政府綠色模式攻關專案的實施,加快轉結構、調方式,走種養結合稻蝦共生模式的發展道路。黃龍鎮下年爭取稻蝦共生模式面積達到666.67公頃,平均每年產蝦900kg/公頃,產稻穀9000kg/公頃,平均純收入6萬元/公頃以上,比單一種植一季稻收入增加4.8萬元/公頃。稻蝦共生模式在安徽省生態農業產業化試驗示範中獲得市農委和縣農委的充分肯定,收入翻番,效益翻番,而且綠色環保,必將成為該地區大面積推廣應用的綠色增產模式之一。

  • 6 # 王海燕

    一、概況

    “稻蝦共作”模式是將普通稻田單一的種植模式提升為立體生態的種養結合模式,即在水稻種植期間養殖克氏原螯蝦,克氏原螯蝦與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長。此生產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的淺水環境和冬閒期,有效提高稻田單位面積經濟效益,實現一地兩用、一水兩收,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減少農業面源汙染和水產養殖尾水汙染。

    二、技術要點

    (一)地理條件

    周圍環境優美,道路通暢,水質清新無汙染,水電配套,旱澇無憂。

    (二)稻田改造

    選擇集中連片區,與周邊普通農田水系隔開,稻田單塊面積以20畝為宜,便於管理、投食和捕撈。沿稻田四周,開挖寬2m~3m,深0.6m~0.8m,坡比1:1.5以上的環溝,田溝佔稻田面積10%~15%。進水口設定80目雙層篩絹網布,排水口設定40目以上的密眼網罩。

    (三)清野消毒

    每畝用75kg生石灰化水或用10kg~15kg茶籽餅浸出液全池潑灑。

    (四)施肥

    每畝施充分發酵的有機肥500kg+過磷酸鈣15kg後旋耕,埋入深度為10cm~20cm。肥料用於培養水草和餌料生物,同時也是水稻的基肥。養殖過程定期用光合細菌和EM菌加強改底。

    稻蝦共作養殖模式技術要點

    (五)水草種植

    施肥後第2天,沿環溝淺水處移栽伊樂藻。水草移栽前用福樂靈殺滅青苔,用茶皂素殺滅水草上的魚卵。水草移栽以3株~5株為一簇,每簇水草間距為1m~2m,每畝潑灑磷酸二氫鉀25kg促生長,水草佔稻田面積的60%~70%。育苗中、後期,可追施氨基酸類生物肥,保持水草正常生長,培養天然餌料。

    (六)蝦苗放養

    3月中下旬每畝稻田投放規格80尾/斤~100尾/斤的幼蝦30kg~40kg,苗種下塘前需3%~5%鹽水消毒3分鐘~5分鐘。苗種運輸:就近購苗,帶水充氧或半帶水運輸,運輸時間在2小時以內。

    (七)管理

    防逃:田埂用網片加塑膠薄膜構建防逃牆,高60cm~70cm,底部30cm~40cm埋入泥土中。

    防鳥:開春後水鳥較多,加之稻田水位較淺,蝦苗易被捕食,可在稻田中拉線驅鳥。

    投餵:日投餵量為體重3%~5%,均勻潑灑投餵,投餌種類為小麥、玉米、小雜魚等。

    (八)捕撈

    捕撈時間:4月~6月(水稻栽種前),

    捕撈方法:在環溝及田中間投放蝦籠進行捕撈,捕大投小,輪補輪放,地籠設定位置2天~3天換一次。

    未捕完龍蝦進入環溝後,透過人工調控水位的辦法,進行誘導繁殖。

    (十)水稻種植

    水稻宜選擇中粳稻,採用大壟雙行種植法。種植時間:每年6上中旬至7月初。

  • 7 # 小六的小6

    提高稻蝦養殖的經濟效益,大方向就兩點一個是稻一個是蝦,中國傳統農業的市場已經很成熟,稻的經濟效益肯定是地越好產量越高,不多陳述。

    第二個就是蝦了,目前中國小龍蝦的養殖逐年增加,甚至幾何倍的增加,但是養殖技術卻不是成倍提高,導致很多剛涉足這個行業的朋友第一年第二年虧本,我見過甚至有的人放過蝦苗,養著養著發現沒有蝦了,放了一千斤蝦苗卻起不到一千斤蝦,今年的蝦苗價格也是高,三十幾塊錢一斤,有的地方成蝦都賣不到30塊錢,這裡面有什麼原因呢

    1.蝦苗質量太差,蝦苗從一個塘到另外一個塘這個過程中存在應激反應,體質好的蝦苗影響不大,但是體質差的很可能出現活力下降甚至死亡的情況。

    2.營養問題,要保證蝦苗下塘第一時間有東西吃,俗話說的苗料,蝦苗吃飽了,體質自然好,成活率相對來說高一些。其次就是飼料,對於小龍蝦來說最好還是投餵飼料,飼料的營養比較全面,蛋白相對來講比較高,小龍蝦生長需要脫殼,而影響脫殼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營養,營養積累足夠了脫殼成功率高而且快。

    3.池塘環境,現在的稻蝦養殖水草在池塘中的比例是很小的,而調節水質最好的就是水草,所以中水草調節水質環境,同時配合底部改良,小龍蝦畢竟是在底部生活,底質環境好了,小龍蝦才呆的舒服。

    在我看來,增加稻蝦養殖效益還是要從小龍蝦入手,相對來說小龍蝦的可控性要比水稻要強。而且小龍蝦是這兩年最火的水產品,雖然今年市場一片低迷,但我認為這只是暫時的,養殖極速擴張的必經階段,市場趨於成熟,養殖穩定,小龍蝦的前景還是非常好的。

  • 8 # 農村小月月

    一是放養優質的蝦苗是提高養蝦成活率及高產的重要保證。在購苗種時,要擇健壯活潑,體節細長,大小均勻,體表乾淨,肌肉充實,腸道飽滿,對外界刺激反應靈敏,游泳時有明顯的方向性,軀體透明度大,全身無病灶的蝦苗,如有可能應進行病毒檢測,確保不帶病毒。同時輔助抗離水試驗方法來鑑別優質蝦苗。

    二是適時放苗,採用塘口分散漸進淡化標粗技術。在各養殖池塘劃出3%~5%的小水面積用塑膠膜封閉,並調配成3‰~4‰低鹽度水體,放入蝦苗淡化,淡化密度為每平方米1200尾~1500尾,透過近半個月左右的逐步稀釋淡化標粗養殖後,蝦苗長至2釐米左右,逐漸放入池塘,進行養殖,池塘養殖密度為7萬尾/畝左右。

    三是水質的調控,首先要控制好水色,養殖南美白對蝦理想的水色是由綠藻或矽藻所形成的黃綠色或黃褐色,在養殖過程中要有意識地調控達到這一理想水色。如瘦水池塘早期施放有機肥,追肥量視池塘水質透明度、pH值、水色等靈活掌握,每星期追肥一次。

    養殖中由於殘餌及蝦的排洩物增多,導致水色變深,可採取適量換水或施用一定生石灰來控制水色。同時在蝦池中施用微生態製劑,如光合細菌、EM生物活性細菌、水可爽等,能及時降解進入水體中的有機物,如殘餌等,減少耗氧,穩定池塘水色。

    其次是池水pH值和溶氧量的調控,南美白對蝦適宜的pH值為7.8~8.5,可透過定期生石灰來調節。透過開啟增氧機來調節溶氧量,確保池水溶氧量在在5毫克/升以上,池塘底層溶氧量在3毫升/升以上。

    四是科學投餌。生產中,一般投餵南美白對蝦全價配合料,投餌量根據蝦的大小、成活率、水質、天氣等綜合因素而定,養殖前中期(蝦體長3釐米~8釐米),日投餌量為蝦體重6%~8%,養殖後期(蝦體長8釐米以上),日投餌量為蝦體重的4%~5%。每天分兩次投餵,投餵時期分別為7點、19點;晚間投餵量佔日投餌總量的50%。投餵方法為沿池邊均勻投餵。

    五是加強病害的防治,在生產中堅持以預防為主,首先做好池塘水質調控,這是防治蝦病的關鍵。其次做好水體消毒和殺蟲,在6月和8月分別用二溴海因和阿維菌素進行殺菌和殺蟲,能有效的控制了病害的發生。

    六是加強管理,建立塘口檔案。生產中養殖人員及時記錄水溫、投餌、用藥和對蝦的生長情況,收集有關技術資料和材料,建立養殖塘口檔案,以便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飼養管理,同時也為周邊養殖戶來年的養殖提供經驗。

  • 9 # 蘇N偉哥

    一是放養優質的蝦苗是提高養蝦成活率及高產的重要保證。在購苗種時,要擇健壯活潑,體節細長,大小均勻,體表乾淨,肌肉充實,腸道飽滿,對外界刺激反應靈敏,游泳時有明顯的方向性,軀體透明度大,全身無病灶的蝦苗,如有可能應進行病毒檢測,確保不帶病毒。同時輔助抗離水試驗方法來鑑別優質蝦苗。

    二是適時放苗,採用塘口分散漸進淡化標粗技術。在各養殖池塘劃出3%~5%的小水面積用塑膠膜封閉,並調配成3‰~4‰低鹽度水體,放入蝦苗淡化,淡化密度為每平方米1200尾~1500尾,透過近半個月左右的逐步稀釋淡化標粗養殖後,蝦苗長至2釐米左右,逐漸放入池塘,進行養殖,池塘養殖密度為7萬尾/畝左右。

    三是水質的調控,首先要控制好水色,養殖南美白對蝦理想的水色是由綠藻或矽藻所形成的黃綠色或黃褐色,在養殖過程中要有意識地調控達到這一理想水色。如瘦水池塘早期施放有機肥,追肥量視池塘水質透明度、pH值、水色等靈活掌握,每星期追肥一次。

    養殖中由於殘餌及蝦的排洩物增多,導致水色變深,可採取適量換水或施用一定生石灰來控制水色。同時在蝦池中施用微生態製劑,如光合細菌、EM生物活性細菌、水可爽等,能及時降解進入水體中的有機物,如殘餌等,減少耗氧,穩定池塘水色。

    其次是池水pH值和溶氧量的調控,南美白對蝦適宜的pH值為7.8~8.5,可透過定期生石灰來調節。透過開啟增氧機來調節溶氧量,確保池水溶氧量在在5毫克/升以上,池塘底層溶氧量在3毫升/升以上。

    四是科學投餌。生產中,一般投餵南美白對蝦全價配合料,投餌量根據蝦的大小、成活率、水質、天氣等綜合因素而定,養殖前中期(蝦體長3釐米~8釐米),日投餌量為蝦體重6%~8%,養殖後期(蝦體長8釐米以上),日投餌量為蝦體重的4%~5%。每天分兩次投餵,投餵時期分別為7點、19點;晚間投餵量佔日投餌總量的50%。投餵方法為沿池邊均勻投餵。

    五是加強病害的防治,在生產中堅持以預防為主,首先做好池塘水質調控,這是防治蝦病的關鍵。其次做好水體消毒和殺蟲,在6月和8月分別用二溴海因和阿維菌素進行殺菌和殺蟲,能有效的控制了病害的發生。

    六是加強管理,建立塘口檔案。生產中養殖人員及時記錄水溫、投餌、用藥和對蝦的生長情況,收集有關技術資料和材料,建立養殖塘口檔案,以便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飼養管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盛頓竟然響起了槍聲,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