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彈指千年
-
2 # 品茶論歷史
在華夏文明的進步史上,也是一部戰爭史。
在漫長的冷兵器時代,兩軍交戰,決定戰爭勝負的除了謀略、士氣之外。最為重要的就是武器裝備,歷代王朝都把鎧甲視為與武器同等重要的戰爭物資。 老宣談談古代戰甲的重要性。
早在商超,軍隊中就已經有了比較優良的甲冑,當時的鎧甲大多是皮甲,到了春秋戰國時代,金屬盔甲大行其道,魏國由於國力強大,率先組建了一支重灌步兵部隊——魏武卆。魏武卆全部裝備了厚重結實的青銅盔甲和頭盔,在與其他諸侯國軍隊的戰爭中佔盡優勢。漢代的時候,軍隊的甲冑的材質主要是效能更加優良的鋼鐵,身穿鐵甲的大漢軍隊,屢屢擊敗草原霸主匈奴人,一名身穿鐵甲的漢軍士兵可以對付五名身穿皮甲的匈奴騎兵,可見盔甲對於軍隊戰鬥力的重要性。
從漢代開始,鋼鐵盔甲一直是精銳軍隊的標配,隋唐時代的明光鎧就是鐵甲的巔峰,宋代的步人甲重達三十公斤左右,由一千多枚甲片組成,防禦性能非常優良。但是從明朝開始,軍隊中流行一種棉甲,這種甲冑遠不如鐵甲看上去威武霸氣,但是卻在之後的三四百年間成為軍隊的標配。
明朝滅亡後,清軍依然對於棉甲情有獨鍾,棉甲究竟有什麼好處,竟然讓兩代王朝都將它作為軍隊的主要防禦裝備? 一些明清時代的畫作中,經常可以看到軍隊中裝備的這種棉甲,看上去非常的單薄,表面還有密密麻麻的金屬泡釘,難道就是靠著這些金屬泡釘進行防禦的嗎?答案顯然不是如此,通過當時人的記載,可以發現棉甲居然內藏玄機。
棉甲看上去非常單薄,但是其實卻非常的厚實,明朝朱國楨在他的書中記載,製作一套棉甲光是棉花就需要七八斤,還需要若干棉布和鐵片,做法是先將棉花浸水,之後使用重物反覆捶打,將棉花壓制成薄片,兩側各貼上棉布作為一層,若干層這樣的棉花中間填充進鐵片,再用鉚釘固定住就做成了棉甲。 這種棉甲由於內部非常的厚實,使得防護效能比較優良,特別是對於弓箭的防護比較好。一般的弓箭根本無法穿過若干層棉布和其中的鐵片,即使是距離非常近的時候,箭頭穿透了盔甲,也不會對要害部位造成致命的傷害。
但是棉甲也有劣勢那就是不能抗擊鈍兵器的打擊,它的材質比較軟,不像鐵甲那樣可以對抗外力。此外棉甲具有一個相對於鐵甲的優勢,那就是造價低廉,可以大規模裝備軍隊。明朝中後期的財政狀況極為拮据,根本拿不出大量的金錢給軍隊配發類似於明光鎧的鐵甲,這時棉甲就成為了一個很好的選擇,防禦性能基本說的過去,價格還不貴,所以最終成為了明軍的制式裝備。 在當時,明軍也裝備了一些火槍,那麼棉甲對於火槍的防禦能力如何呢?受明軍影響很深的八旗軍很有發言權。
八旗軍隊也大量使用簡單輕便的棉甲,在面對明軍的火槍齊射時,只要距離不是太近,基本上不會造成大規模的傷亡。戰場上的情況往往是明軍這邊槍炮聲震天,但是八旗軍卻是死傷寥寥。 這並不是因為棉甲是火槍的剋星,而是因為明軍火槍的威力實在不敢恭維,在歐洲以及日本軍隊都已經大量列裝火繩槍的時候,明朝軍隊卻還在用老式的火門槍作為主力武器。
火門槍是最原始的火槍,不僅精度不能保證,而且裝藥量與射程都很有限,一旦距離稍微遠一點,基本對穿了盔甲的敵人傷害有限。 八旗軍就是佔了明軍火器落後的便宜,才能屢屢憑藉棉甲擋住明軍的火器攻擊。在清軍入關以後,再也沒有遇到像樣的戰鬥,所遇到的抵抗都十分微弱,漸漸地他們就真的以為自己是天下第一了。
在之後的上百年間,國外的武器裝備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火藥槍已經被西方國家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威力更大更精良的槍炮,而清軍依然使用著三百年前,與明軍作戰時創造過無數輝煌的棉甲。
結果可想而知,鴉片戰爭清軍的實力泡沫一捅即破,棉甲根本擋不住子彈的打擊,隨著一片片清軍的倒下,棉甲也走到了歷史的盡頭。這種本來就這是廉價替代品的裝備,在戰爭之後迅速從軍隊中消失,湮沒在歷史的風塵中。
戰甲時代也隨著冷兵器時代的結束而告別歷史舞臺。
-
3 # 本草百曉生
中世紀的歐洲有個傳說,他們認為蒙古人騎兵的棉甲,可以抵擋歐洲人的十字弩,甚至英國長弓。
清朝的棉甲跟蒙古人的甲冑一脈相稱,雖然兩者屬於不同的民族,擁有不同的習俗,但都是馬上民族,逐水草而居。騎馬射箭是他們兒時就會的技能。
相比中原民族,他們的防具就有點原始,戰國時期,先民就已懂得冶鐵技術,隨後的歷史長河,鋼鐵製造技術日臻完善,隨之而來的則是武器防具的更新。
清人入關,自廢武功,不用明朝鎧甲,倒是對元朝人那套棉甲很感興趣,當然咯,普通士兵穿棉甲,高階將官穿“明甲”或“暗甲”。還不是用鐵片編綴在棉布之間。至於防禦效果,可想而知。
為什麼要這樣做?
清軍一向以自己的八旗騎兵為傲,若是騎兵都披鐵甲,你想想是不是喪失了騎兵優勢——速度!
八旗已經統治中原,成為這塊土地真正的主人,不需要更新裝備。往後棉甲還會出現,只不過以血腥的形式落幕,那是1860年,僧王僧格爾沁,打算重現他們八旗騎兵昔日的威風。結果他們成為冷兵器對現代火炮的犧牲品。
-
4 # 時間的車輪
火器出現後,傳統的重型鎧甲鐵甲變得不堪一擊,於是元代開始,出現了以外為布料,內裡在要害裝有鐵片的布面甲,即棉甲的前身。
明代棉甲為對抗火器,開始內襯鐵片,外用銅釘固定。清軍的棉甲最初是從明軍手中繳獲,後加以改進。
棉甲製作容易,價格低廉,且不像傳統重型鎧甲需要量身定做,方便大批次生產,重量輕,對早期火器有很強的防護力(中彈傷的不重)。
八旗盔甲都是很厚的棉甲。將採摘的棉花打溼,反覆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把多張這樣的棉片在綴成很厚很實的棉布,兩層棉布之間是鐵甲,內外用銅釘固定。就是現在看到的八旗甲冑了。棉甲對火器的防禦效果非常好,鐵甲則對傳統的弓駑具有防禦能力。而且遼東氣候寒冷,棉甲還有防寒的作用。
說到棉甲,許多人會將它與布面甲混淆,布面甲側重對傳統刀槍箭支的防護,棉甲則偏重對火器的防護。
明朝人人朱國禎在《湧幢小品》中記載了“純棉盔甲”的製作方法:“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縫如夾襖,兩臂過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曬乾收用。見雨不重、黴鬒不爛,鳥銃不能大傷。”
而棉甲的製作工藝也經過持續改良,並非全部以棉填充,內部會新增織物、牛皮、紙等材料提升防禦力,實際上成為了複合甲。
打溼的棉被加木板,對於鉛子在一定距離上有良好的防禦能力,這個距離大致是在三十步以外,這是公認的,此方法也常常被用於實戰,甚至直到近代抗日戰爭中,還有部隊用八仙桌頂著幾床打溼的厚棉被來攻城。
戚繼光的剛柔牌、清朝的翻被手,都是用的這個方法。
《讓臺記》中記載,光緒二十年乙未八月二十三日,嘉義縣蕭蘢學甲莊生員林碧玉率莊丁抵抗日軍,以棉被浸溼抵擋日軍火槍,日軍死傷亦多。林碧玉力戰不退,最後力竭,身中數槍而死。
棉甲實際上就是棉被防彈的輕便版本,棉甲的防禦和鋼鐵等物質不太一樣,他產生防禦的最主要方式是在於其韌性。是利用其材質吸收攻擊攻擊物體的動能,而不是利用其硬度將傷害物彈走。看起來這種防禦似乎不太可靠,但實際上,由多層堅韌的長纖維組成的細密網路對來自外界的衝力有著十分良好的吸收作用。因此棉甲在經受不很尖銳的弓箭和槍彈的射擊時,顯示的防禦力是十分良好
以布鞋的千層鞋底為參照,內部包含多種材料的棉甲,製作方法與鞋底類似,將採摘的棉花打溼,反覆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把多張這樣的棉片在綴成很厚很實的棉布,內外用銅釘固定,就是棉甲的主體了
火器在戰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傳統盔甲無法抵擋,出於防禦力的需要,棉甲這種複合性的盔甲對防禦初級火器有著良好的表現。棉花是一種比較合適的織物甲材料,而且便宜易得,又可以保暖,所以普及的很快。
明末清初時期,明軍同清軍作戰時,棉甲還沒有大規模普及,那時的標準盔甲還是加甲片內建的布面甲,這點從存世的畫作與努爾哈赤、皇太極留下的鎧甲可以看到。
到了清朝中期,傳統鎧甲在火器面前已不堪一擊,反而成為了累贅。乾隆年間,對盔甲進行改革,軍隊的制式盔甲基本被統一為棉甲。
到了清朝後期,隨著火器的發展,棉甲也被逐步廢棄,士兵改穿戎服,也即是古代的軍裝,比如現在電視中清宮戲中兵卒所穿的對襟號衣,棉甲連同傳統甲冑逐漸淪為儀式服,失去了其實戰意義。
所謂棉甲能防火器,只是說在一定距離上能防禦初級火器,在國內對砍時還能扛一下,在西方軍隊的火器面前,套幾件棉甲也是被打個對穿。
-
5 # 俗人味道
明朝之前,扎甲、鱗甲、山紋甲一直是中國護甲的主要形制,到了明清之後,這些鐵甲就不再被軍隊所普遍裝備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我們經常在明清電視劇中常常見到的棉甲、或布面甲。
明朝中葉之後,面對火器的普遍使用,以往的護甲的防護力已經不夠用了。這個時候,隨著棉花的大面積種植,棉甲也漸漸的流行起來。事實上, 棉甲和布面甲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甲冑, 布面甲甲片內建, 而棉甲不同於布面甲, 其內部沒有甲片, 是用棉花壓制, 內部混合其他材料製成。 兩者的防禦物件也不同, 布面甲側重對傳統刀槍箭支的防護, 棉甲則偏重對火器的防護。 明人朱國禎在《湧幢小品》中記載了“純棉盔甲”的製作方法:“棉甲以棉花七斤, 用布縫如夾襖, 兩臂過用腳踹實, 以不胖脹為度, 曬乾收用。見雨不重、黴鬒不爛, 鳥銃不能大傷。” 而棉甲的製作工藝也經過持續改良, 並非全部以棉填充, 內部會新增織物、牛皮、紙等材料提升防禦力, 實際上成為了複合甲。
棉甲的防護力如何? 經過如此工藝製成的棉甲, 其對火器的防護到底如何?在講棉甲的防護力之前, 小院先用棉被來舉個例。 打溼的棉被加木板, 對於鉛子在一定距離上有良好的防禦能力, 這個距離大致是在三十步以外, 這是公認的, 此方法也常常被用於實戰, 甚至直到近代抗日戰爭中, 還有部隊用八仙桌頂著幾床打溼的厚棉被來攻城。 戚繼光的剛柔牌、清朝的翻被手, 都是用的這個方法:軟壁無他奇異, 用人所蓋綿被覆於木格上耳, 固一時從便之法, 然不若所制剛柔牌, 四五十步之外可以遮銜鉛子, 屢試無失。然近至三十步, 亦要打透。但鉛子銃必是遠放, 定無一二十步可放之事。今開法於後, 不立圖者, 秘之也。 又練翻被手, 其用法五十名為一隊, 手執水溼棉被, 張其兩角, 兼執單雙刀排列而前;繼以鳥槍長矛, 較藤牌更為得力。
棉甲真正流行,是在明朝萬曆北韓之役(壬辰倭亂)後。當時明軍雖然重火力遠勝於日軍,但輕火器就不如日軍了,所以明軍在和日軍進行巷戰時,明軍是吃虧不少的。明朝雖是華夏正統,但學習周邊民族的先進技術這一點上,不知比大清強了多少倍。萬曆北韓之役後,明軍火銃的配備數量大大增加,棉甲也變的更加流行起來。
大明邊軍在記載臺灣抗日的乙未戰爭的《讓臺記》中, 也有記載, 光緒二十年乙未八月二十三日(公曆十月十一日), 嘉義縣蕭蘢學甲莊生員林碧玉率莊丁抵抗日軍, 以棉被浸溼抵擋日軍火槍, 日軍死傷亦多。林碧玉力戰不退, 最後力竭, 身中數槍而死。 (林碧玉, 嘉義人, 合族尚武, 素嫻拳鎗劍術。是日, 日軍攻擊該莊, 玉率團勇數百名, 手持雙劍, 夾棉被漬水以當炮子。年五十餘, 氣力健壯, 御之, 力竭。中銃陣斃。其子亦殉焉。)
而真正把棉甲發揚光大的,卻是縱橫關外的八旗騎兵。剛一開始,關外的滿洲人還是穿鐵甲的。但他們的對手明軍,早已是火槍遍地。這些八旗兵在戰爭前期被明軍的火器全面壓制。後來在一些戰鬥中,有的明軍的棉甲被滿軍繳獲後並加以仿製,滿清八旗騎兵這才找到他們的絕配——布面甲。這種棉甲,不但防護力出眾,對抗東北的寒冷天氣,也是非常的出色。
乾隆皇帝的棉甲,估計是沒有鐵片內襯的樣子貨
棉甲和之前的鐵甲相比都是有那些好處呢?我們來總結一下:
1.護甲的第一用處就是防護能力,一具高質量的棉甲,對冷兵器的防護力和之前的鐵扎甲、鱗甲、山紋甲相比是幾乎相同的。
2.棉甲更為輕便,對人對馬,都減輕了不少的負擔,這樣部隊的機動性,尤其是騎兵就變得更靈活。
3.棉甲的裸露部分更少。之前的普通扎甲,並不能大面積的覆蓋全身。並且棉甲沒有甲縫,不容易被敵人找到破綻。
4.造價低廉且更容易維護保養。
5.可以染色,透過不同的顏色,更容易識別軍隊的隸屬關係、兵種等。
6.禦寒能力更好。
現存的八旗棉甲,顏色鮮明
由此可見,棉甲取代鐵甲,是歷史的必然規律。護甲與兵器,是在歷史的結合中不斷相互發展的。在戰場上,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最後,大家不要以為棉甲的防護力全部來自於裡面的鐵片內襯。一副合格的棉甲,即便沒有鐵片內襯,防護力也是驚人的。這一點,從前穿過厚棉襖的北方同學應該更有體會。
-
6 # 一點青蒼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最近熱播的由四字弟弟、大頭姐夫和週一圍三主角的大型懸疑歷史劇《長安十二時辰》就給我們近乎完美的展現了唐代各個兵種的盔甲面貌。唐代的鎧甲即唐十三鎧,據《唐六典》記載,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烏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等十三種。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烏錘、細鱗甲是鐵甲,後三種是以鎧甲甲片的式樣來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則是以製造材料命名。
其中唐玄宗龍武軍陳玄禮將軍身著的即是“烏錘甲”,指揮士兵宿衛宮廷,鎮壓暴亂,肩頭用熟銅鏨刻的獅子首肩吞和腹部的狻猊腹吞,輝映了其統率禁軍的高貴身份。
最令人感動的旅賁軍將領崔器所穿戴的鎧甲為“明鏡鎧”,其風格就是鑲嵌有輔助金屬部件,或者是在鎧甲外,另行佩戴一個獨立的,類似女性內衣的護胸。護胸的材質,出於宗教和裝飾目的,大多數是由大塊金屬和皮革製成。在鎧甲和戎服的設定上,相較另外幾支部隊更加註重實戰。
傳統的唐代鎧甲不同於我們所熟悉的衣服,並非一種穿著式的結構,而是披掛式。也就是說,唐鎧是由很多個不同部分組成,並以有機的模組化方式披掛在士兵身上。這種模組化的結構最主要的功能是使得每個部位的防護都有其獨立的效果,而同時可透過增減不同的模組結構,很方便地達到適應不同作戰的需求。明朝之前,扎甲、鱗甲、山紋甲一直是中國護甲的主要形制,到了明清之後,這些鐵甲就不再被軍隊所普遍裝備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我們經常在明清電視劇中常常見到的棉甲、或布面甲。有好奇的小夥伴會問:這是為什麼呢?明清時代的技術不是更好嗎?
其實也不盡然全是棉甲,比如大名鼎鼎的明式明光甲,從唐代一路演化,兩個裝飾著吉祥圖案的明光胸鏡,下聯一個碩大的獸吞腹甲。明代初期依然以傳統札甲為主,鎖甲為輔,之後又有大量棉甲,但蒙元入主中國百年,其影響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消除的,受此影響,明代札甲演化出了自己不同於傳統中國札甲。明代軍士服飾有一種胖襖,其制:“長齊膝,窄袖,內實以棉花”,顏色所為紅,所以又稱“紅胖襖”。騎士多穿對襟,以便乘馬。作戰用兜鍪,多用銅鐵製造,很少用皮革。將官所穿鎧甲,也以銅鐵為之,甲片的形狀,多為“山”字紋,製作精密,穿著輕便。兵士則穿鎖字甲,在腰部以下,還配有鐵網裙和網褲,足穿鐵網靴。
而清朝努爾哈赤是靠他們的遺留的十三副鎧甲起兵的 所以這絕對是明朝盔甲,而且護腋也絕對不是他們自己發明的,說不定頭盔上面還插了個小旗 另外臂鎧也和明朝一樣 所以 這副盔甲很明朝。
棉花在宋代被傳入中國,但受限於紡織技術,“木棉布”一度是比絲綢還要貴重的高階面料。棉甲(布面甲)。這種新式甲冑具備質輕、保暖、價廉等優點,對付早期火槍彈丸有較好的防禦力,因此其在元明清三朝被廣泛運用,成為中國13世紀後實戰甲冑的主要代表之一。到了清朝後期,鎧甲、棉甲基本淪為貴胄子弟炫耀的資本,基本失去了實際用途。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下漸漸地退出了歷史潮流。從唐代一直到清代可以看出甲在實戰中的用途,也間接演示了中華文化的變遷,喜歡鎧甲的朋友們可以多看看相關書籍。
-
7 # 使用者82762439437
個人多年的戰鬥經驗(打架)來看,鐵甲勝於棉甲。第一,國家層面,鍊鐵肯定比年年從地裡長出來的棉花要貴的多。且屬於稀有資源。所以成本不允許國家那麼奢華。第二,從武器裝備發展來看,火槍大炮的出現,威力可以直接穿透絕大部分鐵片,所以鐵的防禦力大大降低。那個時代的軍人不笨,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人。第三,滿洲人對漢軍有所保留,也不願意讓漢軍能力增強。但是迴歸正題,如果冷兵器對打,鐵甲無意具有棉甲無可替代的剛性。人的力量和刀劍是不容易砍穿刺透鐵甲的。所謂棉甲輕巧好用,都是純屬放屁。你和人對砍的時候誰穿鐵甲誰的信心都不一樣。你買個現代警用防刺服打架你的氣質都不一樣。和諧社會,安定點吧。
-
8 # 貓眼觀史
在古代的戰爭中,盔甲是重要的防護武器,在夏商時期就已經出現盔甲,之後隨著鐵器的出現,鐵製鎧甲也開始成為戰場上的重要裝備,比如魏國就曾經打造過全身鐵甲的魏武卒,成功橫掃天下成為中原霸主。
從戰國開始,鐵甲就成為軍隊裡面重要的裝備,但我們也知道,中國古代條件沒有那麼好,生產力也沒有那麼發達,鐵器一直都是稀缺資源,大部分軍隊是沒有辦法裝備鐵甲,因此皮甲,板甲這樣的才是軍隊常備的盔甲。
棉甲為何取代鐵甲?按理說越往後,盔甲的製作應該越來越成熟,不過隨著明朝的建立,鐵甲就漸漸被棉甲所取代,等到清朝的時候,軍隊已經是大量裝備棉甲。棉甲外表看起來就和棉大衣是一樣的,只不過這種盔甲在棉花中鑲嵌鐵片,而外部是厚實的棉花,看起來這種盔甲防護力應該是不如之前的純鐵甲,偏偏明清時期軍隊更加喜歡去裝備這種盔甲,為何會出現這樣的變化呢?其實最主要的因素還是與熱兵器的出現有關,從明代開始,火器在戰場上被大量運用。
朱棣在靖難時期就吃了火器的虧,他登基之後大力開始研發火器,棉甲並不單純是什麼棉花鎧甲,而是一種由棉花,鐵片再加上其他一些材質組成的複合鎧甲。這種鎧甲要比傳統鎧甲有著更好的防護力,之前的火器還沒有那麼先進,因此剛剛出現的火器不僅沒有準度,殺傷力也不見得要比後來的火器強多少,使用棉甲能夠有效抵抗住火器的攻擊。可這也是有著嚴格要求的,必須是在一定射程內,其實純棉甲的防護能力不如板甲以及純鐵甲。
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它也是生產力和科技最發達的一個王朝,清代時期鎧甲也是有很大的發展。
《清會典》記載清軍主要是有“明甲,暗甲,棉甲與鐵甲。”這四種鎧甲,清軍唯獨偏愛棉甲,根據史書記載,在乾隆二十一年的時候,朝廷正式將八旗裡面三分之一的鐵甲換為棉甲,並額外又打造將近兩萬件棉甲。從這個時候開始,清軍才漸漸有自己樣式的盔甲,之前清軍的盔甲沒有統一的規制,大部分還是當初從明朝那裡繼承過來的,軍隊裡面鐵甲的裝備率也很高。
但康熙之後,清軍內部棉甲的普及率越來越高,要單單來對比兩種盔甲的防護能力,鐵甲最大的特點就是渾身甲片數量非常多,從隋唐開始,盔甲中的甲片數量就在不斷減少,首先要打造一套完整的鎧甲是需要很長的時間,而甲片數量太多,對裝備的影響也很大。
而棉花主要是利用纖維和韌性來做防禦,但它的硬度與鐵是有著明顯差距的。因此要打造純棉甲也是不太實用的,真正意義上的棉甲與鐵甲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
通常情況下棉甲是與鐵甲複合成的新盔甲,將棉花壓縮,兩層之間加上一層鐵片甲,然後用銅釘固定,實際上棉花在外面起到一層緩衝的作用,裡面的鐵片仍然是防禦的主體。
棉甲和鐵甲哪個防護能力強?相比純鐵甲,棉甲的綜合防禦能力要強一些,對付火器要更好使。還有一點也很重要,棉甲有著非常好的防寒能力,古代軍隊條件是非常差的,而明朝末期,整個中國陷入到小冰河時期,氣候異常寒冷,甚至連廣東等地都出現下雪的情況,明軍主要集中在遼東等地,清軍本身就是來自遼東,這裡氣候異常寒冷。
軍隊在作戰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到防寒的事情,由於明代普遍種植棉花,因此軍隊就有用來防寒的大衣,可這樣做成本太高,於是將棉花外襯在鐵甲上,這樣鎧甲就有了很好的防寒能力,等於在作戰的時候隨身就穿著一身軍大衣。努爾哈赤在起兵時期翻出來的盔甲,就屬於明制的棉甲,在清代對於棉甲的樣式有了新的規定,八旗官兵按照旗的顏色身著不同顏色的棉甲,具體則是甲身,披膊,甲袖,前檔,左檔,甲裙,護心鏡這幾個部位。
可總得來看,清軍的棉甲不過是鐵甲的一種變化形態,而當時西方人也研製出一種全身的板甲,這種鎧甲的防護能力要比棉甲強很多。但清軍一直就堅持使用這種甲片少的複合棉甲,乾隆就有幾套特製棉甲,在後來出土的一些清代的畫中,我們也能看到,清軍在閱兵和作戰的是都常常穿這種鎧甲。其實在清代中期,他們已經沒有必要去專門考慮防寒的事情,況且到了夏天棉甲是非常難受的,清軍主要以騎兵為主,但清代棉甲重達40斤左右,穿起來一點都不輕便。
到了中期開始,棉甲應用就不再去考慮什麼實用性,更多是去考慮美觀性,我們看到現在清朝流傳下來的一些棉甲外表打造得非常好看,其實無論什麼時期,軍隊裡面真正有盔甲的人都是少數,清軍裡面真正裝備這些鎧甲的還是八旗,其他的地方軍很少能裝備這麼多鎧甲。從雍正朝開始,清朝就已經沒有什麼大規模的戰事,棉甲更多就成為一種擺設,當然,相比鐵甲來說,棉甲在維護的時候要稍稍好一些。
根據《武備志》中記載“天雨地溼,鐵甲易生金肅爛,必不可用矣。”這就是鐵甲最大的問題,防護性雖然很不錯,但要維護起來就真的很麻煩,容易生鏽,也很容易就被淘汰掉。對清政府來說,給軍隊裝備棉甲成本相對低一些,從康乾時代開始,棉甲其實也沒有盛行太久,由於歐洲的火器迅猛發展,棉甲的防禦力就成大問題,它沒有辦法去抵擋歐洲的先進火槍,這也讓它快速就遭到淘汰,鎧甲本質是用來增加戰士的防禦能力,可一旦它失去這個作用,存在的意義也就不大。
那麼後來鎧甲也漸漸退出歷史舞臺,說到底,還是由於火器發展太過先進,在槍炮面前,什麼盔甲都不好用。自然就沒有使用的必要,戰爭環境發生大的變化,軍事裝備也必然要發生改變。歐洲當初那麼先進的板甲,到後面也沒有人再用了,畢竟怎麼都擋不住槍炮,不過目前,清代的棉甲還是古代留存下來數量最多的盔甲,因此相比其他種類的鎧甲,人們要更熟悉棉甲,可並不代表它就是古代防護能力最強的鎧甲,綜合來看它的防護能力只能是中上等的水準,清軍普遍使用它是有著客觀原因的。
-
9 # 奚譽賢
明清時期,取代鐵甲的布甲,其防護力驚人!其布甲防護力是鐵甲的幾倍。熱火器穿透布甲傷害到的肉體基本為輕傷。
布甲歷史起源關於布甲的歷史起源,還得追溯一下熱火器的運用史。古代中國歷史上最早運用熱火器于軍事的朝代?為唐朝!唐朝在中唐時期就開始運用“火藥“及”石脂”(石油)製造炸彈,如:“風火雷“、”震天雷”、“轟天雷“、竹火器等火器。這就是世界歷史上最早的槍炮彈誕生的朝代古中國“唐朝”。唐末時期由竹火器轉為銅鐵製火器開始使用,運用於戰爭。唐末至宋元時期熱火器有了較好的發展,早在宋、遼、金、西夏權利爭奪戰中就已經大量使用熱火器部防城池及攻打城池。
到了元宋戰爭時期,火器運用基本成熟,而合川釣魚城戰爭中,宋元戰爭就採用了炮擊!元統帥,蒙哥!就是被炮震傷,死亡於釣魚城戰爭之中的。元時期由於熱火器的大量運用,最簡單的布甲就孕育而生了,布甲的出現,因熱火器大量運用於軍事是息息相關的,這就演生出了新型鎧甲即“布凱”。布凱由兩層布,中間縫夾鐵塊,縫夾的鐵塊主要防禦人體重要器官部位,這就是中國最早的布甲。
明代布甲▲明代鎧甲明代布甲的發展是因大量火銃的出現與使用,為抵禦火銃彈丸而開發出的新型布甲,其內襯裝有鐵塊,外用銅釘固定。
明朝布面甲▲明朝三眼銃▲布甲製作比較容易,其價格低廉,不像傳統重型鎧甲那樣需要量身定做,方便大批次生產,重量輕,對早期火器如三眼銃、火繩槍有較強的防禦能力(中彈傷得不嚴重重)。
清朝布棉甲清代布甲▲清軍的布棉甲,初期是從明軍手中繳獲而來的,其後又經過工藝改進,製作產生就成為了更新布棉甲。(棉甲)
八旗盔甲都是很厚的棉甲。將採摘的棉花打溼,反覆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把多張這樣的棉片在綴成很厚很實的棉布,兩層棉布之間是鐵甲,內外用銅釘固定。就是現在看到的八旗甲冑了。棉甲對火器的防禦效果非常好,鐵甲則對傳統的弓駑具有防禦能力。而且遼東氣候寒冷,棉甲還有防寒的作用。
-
10 # 真誠地看著你
聽說過紙甲嗎?紙做的盔甲。覺得搞笑嗎?那拿你家菜刀往你的新華字典砍一刀看看結果。
綿甲就是把一層層棉花壓實、縫合成的。製作思路和今天的凱夫拉異曲同工。當然,因為工藝技術,它不可能有凱夫拉的防護等級。
回覆列表
在明朝中末期,為了減輕鐵甲重量,提高士兵的機動性。在鐵甲基礎上發明布面甲,可以說布面甲實際上是鐵甲的一種,只不過是把甲片內建布面朝外,看上去似乎是布甲,因此叫布面甲。
布面甲的產生並不是為了防禦火器,而是防禦刀箭等傳統的冷兵器。但是隨著火器技術的發展,傳統鐵甲和布面甲,在火器面前變得不堪一擊,在這樣的前提之下產生了棉甲。
棉甲和鐵甲(布面甲)的區別在於其內部沒有甲片,是用棉花壓制,內部混合其他材料製成。布面甲側重對傳統刀槍箭支的防護,棉甲則偏重對火器的防護。同時隨著制甲工藝的持續改良,棉甲內部也新增織物、牛皮、紙等材料,大大提升了防禦力。
棉甲對火器的防護到底如何?
棉甲實際上就是輕便版本的防彈衣,棉甲的防禦和鐵甲等物質不太一樣,他產生防禦的最主要方式是在於其韌性。它是利用材質吸收攻擊在表面的動能,而不是利用其硬度將傷害物彈走。而由多層堅韌的長纖維組成的細密網路對來自外界的衝力有著十分良好的吸收作用。可以說棉甲在經受不很尖銳的弓箭和槍彈的射擊時,顯示的防禦力是十分良好的。
棉甲的普及主要原因有兩個:
首先、火器在戰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傳統盔甲無法抵擋,出於防禦力的需要,棉甲這種複合性的盔甲對防禦初級火器有著良好的表現。
其次、因為棉花在元代後普及,是一種比較合適的織物甲材料,而且便宜易得,又可以保暖,所以普及的很快。
所以到了清朝中期,傳統鎧甲在火器面前已不堪一擊,反而成為了累贅。乾隆年間,對盔甲進行改革,軍隊的制式盔甲基本被統一為棉甲。
結束語:到了清朝後期,隨著火器的巨大飛躍,棉甲也被逐步淘汰,士兵改穿戎服,而棉甲連同傳統甲冑逐漸淪為儀式服裝,失去了其實戰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