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歷史小跟班

    自然,被奉為“世界大帝”的明成祖肯定被高估了,不是說他不夠偉大,但他的某些功績非但不能襯托的的偉大,反而能從中看出他的昏庸。

    大部分人一提到朱棣,就會想到他的功績:六下西洋,五次討伐蒙古,遷都北京,讓西亞霸主帖木兒帝國俯首稱臣。這也是他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世界性大帝”的原因。

    首先來看六下西洋,這本身就是一項空耗國力的政治工程。鄭和下西洋,不是一項國家專案,只是由內廷主導的,每一次都遭到了大臣們的反對。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鄭和就是當了一次財神爺,大把的金銀撒出去,換來萬國來朝,滿足了皇帝的虛榮心。同時也滿足了永樂大帝對世界上其他地方奇珍異寶的好奇心。

    再次,五次征討蒙古。前兩次還好說,打垮了韃靼人和瓦剌人的主力,但後面三次可謂是勞民傷財,連敵人主力都沒有遇到,反而因為戰爭耗費了大量錢財,國力開始衰弱。以至於最後一次回來的時候,撤回了長城以北的衛所,開始了戰略收縮。

    遷都,說不上是好是壞,但遷都的時候徵發了大量的民夫,導致了沿途爆發了農民起義。

    最後,他被封為“世界性大帝”的帖木兒稱臣也不過是自己往自己臉上貼金罷了,兩國交往的國書都是明朝大臣自己翻譯的,實際上帖木兒一直都是自詡和明朝平等的地位。

    總的來說,明成祖功績是有的,但沒有謠傳的那樣大,不過是一位好大喜功的皇帝。

  • 2 # 靜坐楓林晚

    絕對沒有被高估,朱棣文全武功絲毫不遜色開國帝王!朱棣在未成年後跟隨父親征戰沙場!之後朱元璋為了穩固朱氏江山分封兒子為藩王,朱棣被封為燕王,為大明鎮守北疆!尤其是首次徵蒙古之戰,降服多個蒙古部落,得到朱元璋的讚賞!朱棣在位時,政治上改革機構,設定內閣;對外五次親征蒙古,西征帖木兒汗國,令它俯首陳臣,收復安南,並於東北設奴兒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衛,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加強對南海的經營,造成多國來朝,各地藩國對天朝上國俯首陳臣;還命人編修《永樂大典》,疏浚大運河。1421年遷都北京,對強化明朝的統治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他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稱永樂盛世!

  • 3 # 鸞野狐

    謝邀。本人非明粉也非清粉,僅以自己所知所想進行回答。“永樂大帝”這個稱呼明顯是過譽了,恰恰是朱棣讓中國錯失了第二次由農業型國家走向海洋性國家的機遇,第一次指的是南宋。鄭和下西洋為我們後人津津樂道,但實際上這是典型的“把錢花在刀把上”的案例,國家消耗大量財政去威儀四方,到頭來人亡政息,永樂成了朱“多餘”。如果說朱棣是二流的軍事家,那麼他獲得三流政治家的稱謂也算名至實歸。

    之前網路上爭論明代國土面積是1000多萬平方公里,還是300多萬平方公里,為什麼彈性這麼大?說白了,和朱棣治理國家的理念有很大關係,例如,他的確消滅了今在越南北部的胡朝,把他重新劃入了中國版圖,但所派駐的官員和將領卻缺乏治理能力,二十年後又丟失,中國曆來對付叛亂地區有個狠而有效的招數他沒有用,即將原住民分散遷徙到中國內地,將內地人口遷徙到原住民處,進行人口互換遷徙。我們看看遼滅渤海國、唐滅高句麗,甚至前蘇聯的斯大林……還有國土放棄的地方就是東北內蒙地區,朱元璋時期把年輕大的諸王分封到北方地區就是為了控制和壓制北部蒙古和少數民族勢力,朱棣篡位後,為了不讓其他諸王可以克隆他的成功,將諸王內遷,而又無法瞬間提拔優秀的文官和武將進行地方治理,這也很容易理解,朱棣是藩王起兵造反,雖然他有自己的一套地方班底,但由於戰爭消耗也死了不少,根本無法滿足對全國官僚崗位的安置,這就必然會給那些見風使舵的小人以機會,只要他們站隊在自己一方,就可以得高位,可這些小人又有幾個是治世良臣呢?沒過一代人的時間,邊疆地區將領就貪腐嚴重壓迫手下軍戶,導致大量軍護農民逃亡,邊防實力下滑,東北出現了權力真空。

    遷都北京是下策,天子守國門是無奈之舉,而這個梗是源於朱棣遷都北京引起的,明代皇帝軍事素養是一代不如一代,如果說朱元璋是sss級別,朱棣充其量也就是a+級別的,朱元璋後期處死的藍玉、馮勝、傅友德哪一個不是戰神級別的,可惜到了朱棣這個時期,牛x的武將真沒了(或者說不屑輔助朱棣),篡位時期戰爭、徵安南讓自己本就不多的嫡系將領戰死,最後自己的老手下丘福等人又戰死漠北,這時的他真是孤家寡人了,這裡有一個歷史公案,很少有人關注到,我在這裡提一下自己的觀點,當年朱棣篡位,有位名將叫平安,是朱元璋義子,追隨建文帝打擊朱棣,沒少讓朱棣吃苦頭,因一次意外被朱棣所俘,朱棣很欣賞他沒有殺他,給他一個閒職。七年後朱棣一次問手下平安這個人還在嗎?平安得到這個訊息認為朱棣要殺他,結果就自殺了,大部分人的觀點是認為朱棣很記仇對平安起了殺心,誠然朱棣這個的確心狠手辣,但這時的朱棣絕不會無腦殺平安的,我得觀點是他想啟用名將平安的,結果平安自己會錯意了……原因是永樂七年正是朱棣手下名將凋零的差不多的時候,而蒙古勢力又在擾邊挑釁,如果平安有一些政治嗅覺的話,他應不會自殺。既然平安死了,丘福也死了,那我朱棣就親征漠北吧,實際上是無奈之舉。好了我們說回遷都北京為什麼是下策,朱元璋時期主要為了壓制蒙古,也曾考慮遷都西安,後來由於太子朱標病故就沒再考慮。這次遷都或許影響了未來500年後中國文明走勢,自唐以後中國政治中心東移、經濟和文化中心南移,特別是元末明初時這特點更明顯,海洋貿易港泉州寧波已經經營數百年,在南方繼位的皇帝定會改變小農經濟思想的朱元璋治國理念,逐漸走向資本主義,因為明朝官員皇族等高層進行土地兼併,必然會出現中國版的“羊吃人”,這就倒逼出明朝的海洋貿易,而不再進行海禁,即使出現日本海盜襲擾,中國的海盜就不能打敗當時缺乏大炮的日本海盜嗎?恰恰是我們遷都北京放棄海洋型國家路線,海禁政策導致我們的海盜和日本海盜合流劫掠自己人,可悲!資源錯配惹的禍,本來我們的海盜目標應是被招安,讓他們去劫掠周邊國家出產的原材料、香料……(雖然很不道德很意淫),完成我們的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對,只能是意淫了,因為朱棣他有自己的小算盤,不想在南京治理國家,去北京建都。建都的結果是什麼?官吏冗員嚴重,原本一套政府班子就夠,建都北京了成了兩套班子,南京這個陪都成了養老院。大量的軍人、官吏及其家屬遷徙到北方,對糧食布匹等消費增加,加大了本就財政收入不合理的明政府的壓力。

    錯失消減特務機關的機遇,原本朱元璋死後,錦衣衛這類特務機關就應進行弱化,可是朱棣得位不正,為了防止萬一在錦衣衛之外又設立了東廠,並使太監執掌之。好了,說極端些,唐代大臣可以坐著和皇帝共同治理天下,到了宋代就是站著,再到了明代就只能跪著了,跪姿不性感,還要被同性把褲子打屁股,嗚呼,至此大中華又跪了500年……

  • 4 # 拙言說

    當然沒有。

    這裡要反對一下另外一個回答。

    “鄭和下西洋是空耗國力的政治工程,每一次都遭到了大臣們的反對。鄭和就是當了一次財神爺,大把的金銀撒出去,換來萬國來朝,滿足了皇帝的虛榮心。”

    首先下西洋是政治工程嗎?

    永樂帝作為歷史上唯一一為造反成功的藩王,天生的得位不正。

    需要“萬國來朝”這種政績工程為自己背書。

    但下西洋同時也是明朝官方主導的國家貿易行為。

    自永樂改元,譴使四出,招諭海番,貢獻畢至,奇貨重寶,前代所希,充溢庫市,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富,而國用亦羨裕矣。《殊域周咨錄》

    這不僅沒有空耗國力,反而“國用亦羨裕矣”。

    至於官員為何每次都反對,因為反對的官員大多來自南方,或者說明朝南方籍官員勢力很大,這是南北教育水平的差異(參見“南北榜案”)。

    他們在沿海的家族,在禁海之後直接或者間接的參加了走私貿易。

    現在這錢掙不到了,當然換誰都會反對。

  • 5 # 大城公

    明成祖朱棣,有大功,也有大錯。

    歷史上早就有個牛人作出中肯的評價:治隆唐宋。

    這是明朝的對手、清朝康熙帝作出的評價。很多人以為這四個字是康熙帝寫給明太祖的。實情論之,這四個字評價,明太祖只能得40%,另外60%是明成祖的!

    康熙帝拜祭明太祖,就是仿效當年明太祖拜祭元世祖的舊例,這一拜,清繼明土,就成立了。叩幾個響頭就繼承了明朝疆土,太值得!

    治隆唐宋,遠邁漢唐。後面這句“遠邁漢唐”(幅員遼闊超過漢朝唐朝)就是明史對明成祖的評價。

    清朝,有沒有比明成祖更牛逼的皇帝呢?沒有!清朝皇帝住的宮殿都是明朝建築的!

    中國歷史上如果多幾個明成祖這樣的領導人,中國的版圖肯定要擴大三分之一以上!

    64歲的朱棣還披掛上陣親征蒙古!這是什麼樣的英雄氣概?

    連日本學者都歎為觀止,豎起拇指稱讚:古時,漢武帝和唐太宗征伐北方,都是派大將出徵。而作為漢族皇帝親征蒙古遠涉沙漠者,只有明成祖一人!

    《劍橋中國明代史之下卷》評論:“明成祖被公認為一個多智多謀和精力充沛的征戰者,透過他的征剿和對外的遠征,他完善了開國皇帝的豐功偉績,並使明朝的力量和影響達到了頂峰。他被譽為一個有幹勁和獻身精神的統治者,他恢復了儒家治國之術和重新建立起古代的政制;他又被譽為一個把帝國南北兩部分統一起來從而為王朝奠定新基礎的人”。

    孟森評論:“明成祖以馬上得天下,既篡大位,遂移其武力以對外,凡五徵漠北,皆親歷行陣,假使建文承襲祖業,必不能有此。此明一代之侈言國威者無不歸功於永樂之世也。”又說:“明成祖朱棣是歷史上爭議頗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創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殺,手上沾滿了鮮血。總體來說是功大於過。”

    蔡石山評論:“明朝的永樂皇帝,駕崩於1424年8月12日,自從1402年7月17日登極以來——近乎八千零六十二天的在位期間——而且所有的證據也顯示,他從未浪費過一天”。又說:“毋庸置疑,永樂有過多的自我,而且擁有很多的美德:他是自信、直率的,能夠甄別和牢記有很強能力之人的貢獻,而且保護依靠他的那些人,尤其是他的家人。不過,他也有黑暗面,特徵就是不必要又未經思考的侵犯性,而這類侵犯性經常產生了暴虐和消耗”。

    先說說明成祖的功績:

    一,設定內閣制度。這個政治機構改革成果,歷史證明是有效,而且影響深遠,歐洲國家的內閣制度就是從明朝借鑑移植的。

    二,加強監察機構作用,分派御史巡按天下的制度。鼓勵官吏互相舉報,鼓勵民間舉報不法行為。

    三,重視科舉選拔人才制度。元代中後期搞的科舉考試是作秀性質。朱元璋建國後,恢復科舉考試製度,但不夠重視。

    有效選拔人才的科學制度。

    四,北京大閱兵。

    永樂十九年在北京集合10軍隊舉行大閱兵,有27個國家使節到現場觀禮。

    此舉除了顯示國家實力以外,在世界上很多國家留下深遠影響:都知道大明王朝的軍威國威!前來朝貢的國家多達60多個!

    五,控制東北地區,設定奴兒干都司統籌指揮,分設衛所沿線佈防。

    六,修建紫禁城,遷都北京。

    此舉意義重大而影響深遠!天子守國門,並且將漢文化往北推進一千公里以外!(燕雲十六州地盤,一直被遼國、金國、蒙古掌控,漢文化被嚴重削弱)

    七,五次北伐蒙古

    後世有些文人吃飽飯不知肚子餓,有抨擊明成祖北征蒙古是好大喜功,勞民傷財!

    殊不知,那時明朝還沒修築長城(1448—1566年明朝中葉大規模修築長城),蒙古人缺糧缺物就南下邊境搶掠!邊境百姓受威脅,住不安寧,更別說種地放牧!因為北方高寒,冬天就缺糧缺牲畜,只有往南邊搶掠,解決生活。

    明成祖遷都北京,第一個目的就是維護邊境安全,所謂“天子守國門”。試想,沒有長城護攔,蒙古騎兵動作迅猛,說搶就搶,不發兵征戰,如何應付?所以明成祖五次親征蒙古。

    說到勞民傷財,那就多慮,明史記載:朱棣的國庫“賦入盈羨”,大把糧食。

    因為明太祖最注重發展農業生產,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是他的謀國方針。朱棣做皇帝后,也是大力發展農業生產,軍隊屯田種糧。

    史載:永樂三年(1405年),全國稅糧31133993石,這是連續第三年保持在三千一百萬石以上的稅收,按照當時不足一千萬戶的民戶統計,每戶平均納稅超過三石。此外從永樂元年起軍衛屯田的收入也達到高峰23450000石,加上民戶交納的稅糧,平均到當時人口,人均超過一石。(朱棣的國庫糧食充裕)

    朱棣不發兵征伐蒙古,沒有長城護攔,他的京城也受威脅!

    在古代,一個64 歲老人,有幾個願意上陣打仗?關羽58歲上陣,與龐德、徐晃交戰,就有點老態,青龍刀斬殺不靈了。一個漢族皇帝64歲親征蒙古,就憑這份勇氣膽略就足以傲視千古帝王!

    八,造船隊,派鄭和七下西洋。

    此壯舉,歷來譭譽參半。因為鄭和之後,明朝就沒再派船隊下西洋!為啥?沒錢。明朝中葉修築長城,花去大量銀子。(如果明朝中後期的皇帝都有明成祖一半能力,根本不用修築長城)

    到清朝,也沒船隊下西洋!直到北洋艦隊建起來為止,都沒有派船隊下西洋、去東洋。

    鄭和船隊下西洋,是沒有收入,國家負擔開銷。其實具體分析一下,沒啥大開銷:

    ①鄭和船隊的隨行人員都是軍隊為主,不出海,天天打麻將也是照拿俸祿(工資),照樣吃糧食。

    ②出海,船隻不用柴油,風向和手動操作的,沒啥成本!

    因為明成祖的子孫治國能力差,國庫缺錢,所以取消了船隊下西洋活動!

    用今天眼光看,有一支龐大的中國船隊縱橫在大海上,揚國威,震外夷,給海外華僑打支強心針,還是蠻好的!

    (後來鄭成功的艦隊就橫行海上,給中國商船漁船提供有力保護,深受海外華僑讚揚)

    因為計算出海的成本,不多。主要是船隻維護和人員傷病方面的開銷。修船,還能難倒浙江福建廣東的木匠?他們就怕沒工開!傷員,多帶幾百斤藥材、幾名郎中就解決了。

    我的觀點:這支船隊計程車兵,出海與不出海,都是拿朝廷工資,吃朝廷糧食的!船隊出海,也不增加多少負擔!

    九,修建武當山皇家道觀。

    這一項,在當時來說,老百姓不會認同,肯定認為勞民傷財!但是,看看近30年去武當山旅遊消費的人們,賣門票的收入,就知道它的存在價值。

    所以評價一個歷史人物,要有跨越時空的眼光!

    好比紫禁城,當時修建,徵集大量民夫、工匠,給很多人家造成傷害、損失(發工錢就沒啥損失),肯定有怨言。

    但看看近30年去故宮旅遊的遊客,故宮的門票收入,這座紫禁城簡直是個活寶!比大金礦還來錢!

    十,修撰《永樂大典》。

    史書記載,有一條值得注意,這部永樂大典所有編入的書,是原版內容未刪改的。

    這就說明一點:朱棣是求真務實的人,不屑於玩虛的。

    朱棣是個具有宏才大略,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大氣魄的領導人。被康熙帝譽為“治隆唐宋”。這裡就不多說。

    朱棣執政有一個優點:“容納直言”(史載原詞)。就是說朱棣能讓大臣放膽說話,不管報喜報憂,有啥問題,甚至批評,都可以直接說出來!

    可見,朱棣是個心胸開闊,能接受大臣批評,很開明的領導人。

    講講朱棣的過錯:

    一,太監製度。

    這一條,是朱棣的嚴重錯誤。是明朝最大弊政!明朝中後期閹禍嚴重,荼毒政治,太監專權,危害社稷。如王振、劉瑾、魏忠賢等人,個個都是把持朝政的名角!

    這是朱棣不嚴格遵守祖訓所致。因為朱棣自己用太監順手,他們也確實能辦事,守規矩,所以就漠視太祖定下的規矩了。而他的子孫無能,無法抑制太監亂政。

    二,關於濫殺無辜的考證。

    主要是對付他的反對派,殺伐過猛。少了一些仁慈。

    但問題要一分為二,朱棣屠殺的是反對派,不是局外的人。

    很突出的“滅方孝孺十族”案件。

    朱棣攻入南京即位後,請方孝孺撰寫文告,說明新皇登基,新朝紀元永樂,佈告天下。

    但方孝孺拒絕不幹。

    祝枝山著《野記》,裡面記載:方孝孺十族八百多人被殺。

    是真是假,無從稽考。

    而《明史•方孝孺列傳》裡面記載:“丁丑,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並夷其族”。按正常理解,就殺了方孝孺父系一族。不是滅了三族(所謂九族,實際是三族:父母妻三方上下三代被株連)。正史沒有記載方孝孺被滅十族的事。

    有個大臣景清,行弒朱棣,未遂,被擒。朱棣滅他九族。因為株連太廣,景清的家鄉村子幾乎被殺光!村子成了廢墟。

    這個案子,刺殺皇帝,罪大滔天,景清被滅九族是肯定的了!造成許多村民無辜遇難,朱棣當然有責任!

    城門失火,殃及魚池。這種波及無辜的事件在封建王朝,見怪不怪。

    比起他爹朱元璋,朱棣的殺戒開得不大。因為朱棣殺的都是反對派、刺客為主。

    任何一個王朝,出於鞏固統治地位的考慮,總難免有所犧牲。哪一朝沒有呢?

    我認為,總體來說,朱棣的功績大,也犯下一個嚴重錯誤:主要是違反祖制留下禍根,導致後來太監專權干政。

    《明史•成祖本紀》記載:

    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際,倒行逆施,慚德亦曷可掩哉。

    (但我懷疑,後面這三句:“然而革除之際,倒行逆施,慚德亦曷可掩哉”。應該是清朝史官按清朝皇帝意思加上去的。明史是清朝人後來“鑑別加工過”流傳到今天的版本。因為明朝皇帝都是朱棣的子孫,他們修祖宗歷史,會在文末寫上這三句?畫蛇添足?不像。屠殺建文帝手下那班忠臣是啥情況?是政敵,死敵!朱棣只有收服或除掉他們,新政權才能穩定!這個過程是必須的!朱棣的子孫會不知道?他們會寫上這三句給祖宗抹黑?“倒行逆施”也敢寫上?絕對不會。清朝皇帝要抹黑明朝統治,這個可以理解)

    後世評價

    萬斯同評論:“帝剛果善斷,能決大謀。用兵常以少擊眾,開闔如神。身先士卒所向克捷。知人善任,使士有一藝輒錄用,弗遺與臣下語。表裡洞達,無識芥之嫌,不侈禎祥。每謹災變水旱饑饉賑恤如弗及以故六軍數出,工役繁興與而民不至困敝。在位二十二年,勵精勤政,威德遠被。窮荒絕域,受朝命修職數十國,其建司置衛,設官世守者以千百計,有明功烈於斯為盛矣。”

    梁啟超評論:“明成祖以雄才大略,承高帝之後,天下初定,國力大充,乃思揚威德於域外,此其與漢孝武、唐太宗之時代正相類。明成祖既北定韃靼,耀兵於烏梁海以西,西闢烏斯藏,以法號羈縻其酋,南戡越南,夷為郡縣。陸運之盛,幾追漢唐,乃更進而樹威於新國。鄭和之業,其主動者,實絕世英主明成祖其人也。”

    在報刊發表文章原用筆名:東山尹,莊滿,鳴白,營種。

    1996~2005年在全國暢銷雜誌包括

    廣東省《共鳴》《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藝》《江門文藝》《惠州文學》《同舟共進》《炎黃春秋》《家家樂》《金橋》

    河北省《文史精華》

    河南省《名人傳記》《人生與伴侶》《時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縱橫》《知音》《警笛》《今古傳奇》

    湖南省《康樂園》

    廣西《西江月》《靈水》

    海南省《青年時代》

    四川省《龍門陣》《分憂》《成都商報》

    雲南省《女性大世界》

    陝西省《家庭之友》

    內蒙古《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匯報》

    安徽省《戀愛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講與口才》《做人與處世》

    黑龍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雜誌報紙發表各類文章160多篇;

    創作

    123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誰主天下》

    60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還我河山》

    39萬字名人傳記《北洋軍閥列傳》

    武俠小說在《江門文藝》連載;

    撰寫《科學發展觀》理論文章17篇;

    創作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本一部;

    深入研究中醫藥和腫瘤學科20年

  • 6 # 李育增暱稱古華胥

    明成祖朱棣是繼漢唐以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位雄才大略,積極進取極具開拓精神的偉大皇帝。他一手打造的明朝巔峰永樂盛世,是中國封建時代最輝煌的時期之一。使中國經濟和社會影響力,在當時世界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現在人們評價不是過高了,而是有些偏低。

    朱棣公元1360年5月2日生,1402年稱帝,1424年8月12日死於北征回師途中,享年64歲。在位22年勵精勤政躬行節儉,知人善任表裡洞達,機智神勇剛果善斷,威德遐被四海賓服,文治武功遠邁漢唐。其政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繼續實行朱元璋徙富民政策,加強對豪強地主的控制。進一步完善政府機構,設定內閣,開創西方內閣制先河。以文治國,利用科舉考試選拔資歷較淺的官員入閣,參與政務。解決了廢除中書省後的行政空缺。設立分遣御史巡按天下制度,鼓勵官吏相互訐告,杜絕貪汙腐敗。恢復東廠特務機構,利用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隱事。這也為以後宦官干政留下了隱患。

    進一步削藩,加強中央集權。

    (二)疏通大運河,促進南北經濟發展。大力發展農業生產,鼓勵中原各地墾種荒閒土地,實行遷民寛鄉。發展完善軍事屯田制和鹽商開中則例,保證軍糧邊餉供給。注意災免賑濟,防止農民破產。大力發展造船業。永樂時“賦入盈羨”,達到最高峰。1405年全國稅糧31,133,993石,連續三年保持三千一百萬石,戶平三石(總戶一千萬戶)。軍衛屯田收入23,450,000石,人均一石。

    (三)宣楊儒家思想,改變明初過事佛、道教之風,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積極推行科舉制度,選官唯才是舉。組織編纂永樂大典,豐富中華文化寶庫。比十八世紀《大英百科全書》、《法百科全書》早300多年。

    (四)加強軍事建設,鞏固國防。

    朱棣雄才大略,不愧是卓越的軍事戰略家。高瞻遠矚,靖難後遷都北京,奠定了明朝二百年格局。以北京為中心,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輻射發展,開疆拓土。五度深入漠北,追擊蒙古王族殘餘勢力。在東北直至庫頁島設立奴爾幹都司,完全控制海西女貞各部,幾乎抵達白令海峽。其目的就是扼控海洋,以圖進一步擴張發展。

    1416年於旅順口、望海堝、左眼、右眼、西沙山、三手山,修建峰臺七座,派兵把守,以防倭寇。1419年6月15日在望堝臺大戰倭寇,殲敵742名,俘虜857名。

    1406~1407年派兵攻打安南,越南重新併入明朝領土,設交趾布政司。西北於新疆設哈密衛。

    《明史.地理志第十六》記載:“計明初封略,東起北韓,西據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磧,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萬零九百四里”。初年東北抵日本海,烏地河流域,北達戈壁沙漠,西北至新疆哈密。並在滿州、新疆東部、西藏等地設有羈糜機構。永樂年間明朝極盛,國土面積達1000萬平方公里。如今的北韓、寮國、越南等國,都曾是明朝管轄範圍。甚至在印度洋還有大面積殖民地。明史記載“六師屢出,漠北塵清”。每年來朝貢的國家超過30個,比之漢唐盛世有過之不及。

    1421年在北京舉行10萬人大閱兵,“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還有來自南方的“土狼營”,進行包抄演練射箭表演。來自世界27個國家使團參加觀禮,使大明在世界的影響力空前提高。

    遷都北京充分展現了明成祖積極進取的治國方略。比之南宋皇帝龜縮求保遷都臨安,更加彰顯朱棣勇於開拓的偉大氣魄。

    如今在北京朝陽東壩地區還有馬場、馬房、駒子房、行宮廟等地名,與朱棣當時活動有關。天津曾為朱棣靖難兵轉渡口,1404年設區築城。上世紀六十年代在天津南門外大街,發現一嘉慶年間《修三官廟碑》文記載:“夫天津小直沽之地,古斥鹵之區也。我朝成祖文皇帝入靖內難,聖駕嘗由此渡滄州,因賜曰天津,築城鑿池,而三衛所立焉”。如今天津是國家直轄市,是京、津、冀一體化共同圈重要組成部分。沒有明成祖當年遷都,也就沒有今天京、津、冀的發展。

    (五)開展和平外交,開闢海上絲綢之路。

    唐宋以來資本主義在中國迅速發展,陸上絲綢之路經河西走廊、新疆通往阿拉泊和毆州各國,民間經濟貿易往來不斷。十五世紀毆州資本主義迅速膨脹,形成向外擴張趨勢。在世界資本主義浪潮迅猛衝擊下,朱棣開展海上和平外交,開闢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七次下西洋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出現的。

    歷史傳說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明惠帝朱允炆。這實際是一種偏見,誤解了鄭和下西洋的真實目的,降低了下西洋的歷史意義。

    鄭和下西洋從1405年7月11日開始第一次航行,到1431年結束共28年。先後七次率領27,000多人,到達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汶萊和東非沿岸各國,其真正目的有以下幾點:

    1:宣楊國威,發展與世界各國友好往來。朱棣主張“內安華夏,外撫四夷,一視同仁,共享太平”。把中華文明禮儀儒家思想傳播到海外各國,建立朝貢關係相互往來,和平共處。

    2:發展與海外國家的經濟貿易往來。鄭和船隊攜帶中國瓷器、絲綢、茶葉和鐵器等,代表官方和海外各國進行交易,也為民間往來貿易開闢航線。

    3:打擊海盜和反明殘餘勢力,保障絲綢之路航海安全。和大陸遙相呼應,構建大明國家安全體系。

    從鄭和下西洋開闢海上航線以後,中國和南洋各國民間經濟貿易往來從未間斷過。大明的瓷器絲綢源源不斷地運往南洋,南洋各國的香料、藥材等土特產也不斷地運到大明。

    明代小說家淩濛初在《初刻拍案驚奇》一書中,描寫成化年間杭州儒生文若虛,夥同鄉人到海外做生意偶然帶回鼉殼,被波斯胡意外發現,賺銀十幾萬兩的故事,就真實地反眏了當時民間的貿易盛況。

    由於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民間經濟貿易往來不斷,極大地促進了明代經濟發展。民富國強,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外國經濟學家驚呼,十五世紀世界各國的銀兩源源不斷流入大明。明朝人做生意全部用真金實銀,車載船運交換。金銀使用溶入普通老百姓生活之中。從頭上裝飾,到酒具器皿,都有金銀製作。四大名著紅樓夢中關於金銀器皿的描寫更為詳細。金銀使用成為明朝時代的象徵。

    明朝如果按照朱棣的設想一直走下去,將會越來越強大。可惜英雄不假天年,64歲早早離世。他一手打造的永樂盛世也嘎然而止。其後代不肖子孫,一代不如一代。到清朝又遇上外族統治,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國運一路敗落下來。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清政府腐敗無能喪國辱權割地賠款,大量白銀外流,把老祖宗家底賠光賣淨,和永樂盛世形成鮮明反差。所以說朱棣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位,極具雄才大略偉大的皇帝。

    朱棣的錯誤,在稱帝后對反對派領袖方孝儒等人,處理手段過狠。這一點可能影響到人們對朱棣的評價。

    作為歷史唯物主義者,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不能離開當時的社會條件。應以是否推動生產力發展,促使社會進步,提高人民生活為依據來衡量。我們不能犯一葉障目的錯誤。僅這一點不應該應響到朱棣的歷史地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七十年代很多家庭不富裕,但當時河裡魚很多為什麼很少看到大家抓魚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