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白老師

    羅馬帝國以後,最有機會的應該是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朝的查理五世。

    因為父母聯姻的關係,身兼神羅、匈牙利、西班牙的君主,同時擁有兩西西里(南義大利)、尼德蘭的領地。

    但也引起了整個西歐的敵視,尤其是法國。一度導致法國與土耳其結盟對抗。最終,迫使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地一分為二。一為西班牙、一為奧地利。

    而此後的三十年戰爭,法國崛起,哈布斯堡也喪失了統一歐洲的機會。

  • 2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在守仁君看來,歐洲歷史上唯一有機會統一的,就是羅馬帝國,羅馬帝國滅亡後,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因為歐洲就沒有統一的思維。

    法蘭克王國曾經是歐洲中世紀第一個大國,極盛時現在的法國,德國,義大利北部和西歐大部分地區。但是這種統治說實話並不牢固,因為歐洲施行的一直是分封制,始終沒有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君主專制雖然這不好,那不好。但是在古代,想統一併且延續下去,只有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可行。

    大名鼎鼎的查理曼大帝雖然統一了歐洲的大部分地區,但是各個地區的民族差異,文化差異太大。而且他爹丕平一手建立起來的封建等級制度孕育了一大批實力強大的封建割據勢力。結果還是由查理曼的三個兒子給分成了東,中,西三個法蘭克王國,也就是日後的德國,義大利,法蘭西。

    緊隨其後有實力統一的是神聖羅馬帝國,巔峰時地跨中歐西歐。實力不能說不強,但是還是那個問題,他這個國家雖然是君主制,但是還是由數百個公國,侯國,自由城邦組建的。不管是法蘭克還是神聖羅馬帝國,其性質更像是中國的東周時期。

    更厲害的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后來居然都是選出來的,名曰帝國,但是更像一種邦聯。

    緊接著就是法蘭西第一帝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鼎盛時其影響力能覆蓋大半個歐洲,其實際控制的領土也有今天法國,比利時,盧森堡,義大利部分,德國萊茵河左岸。是比前面兩個帝國更有希望統一歐洲的國家,在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絕對是專制拿破崙也想統一歐洲,,但是其它歐洲人想統一嗎?不想!所以拿破崙就成了歐洲的公敵。拿破崙要是百戰百勝還好,但是滑鐵盧一仗,法蘭西第一帝國也就啥也不說了。

    最後一個就是德意志第三帝國了。就是希特勒領導的那個帝國,其實德意志第三帝國在短時間內已經統一歐洲了,當時歐洲大陸上除了少數幾個沒有價值的中立國,基本已經被德意志第三帝國統一,可是他的敵人這回變成了全世界和人類。

    總的來說,歐洲是有機會統一的,但是其文化,其人民的內心裡,就沒有統一這兩個字。

  • 3 # 日公

    【個人看法是沒有機會的,畢竟歷史上沒出現歐洲統一是有其必然性的】

    我覺得這個問題大致可以從三個時間段去分析:1.希臘文明興起——羅馬公教(天主教)確立;2.羅馬公教確立——法國大革命;3.法國大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另外,在正是開始討論之前,我們還要為歐洲的概念再做進一步限定:本文討論的是現代意義上的歐洲,即由東向西,從烏拉爾山到英倫三島,北起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至地中海北岸的地理範圍,大概是圖中紅框裡的部分。

    古希臘文明——羅馬公教建立

    這一時期基本上就是從公元前幾千年到公元3世紀的這段時間。在這一時間段內,率先崛起的希臘自己本身就是無數個城邦組成的邦聯,互相之間還打來打去(著名的如雅典與斯巴達之間的內戰),希臘自己都統一不了就遑論統一歐洲了。

    在希臘之後崛起的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倒是真的實現了一個大一統帝國。

    但是羅馬帝國即便在巔峰時期也不可能去統一歐洲,因為羅馬的皇帝們不會對北方的不毛之地感興趣,即使在今天看來德波平原(中歐平原)是一片不錯的耕地,但是當時羅馬的稅收依靠的是地中海沿岸的商業,羅馬的糧倉根本不在西歐平原或中歐平原,而是在埃及的尼羅河沖積平原上。就像我們的祖先不會對北方不可耕種的土地感興趣一樣,羅馬皇帝在更北面的歐洲也沒有利益。所以把歐洲統一的希望寄託在羅馬人身上那真的是一點機會也沒有。

    後來在公元4世紀羅馬帝國還分裂了………………統一歐洲更是沒有指望了…………

    羅馬公教確立——法國大革命

    在公元3世紀,基督教得到了羅馬帝國的承認,成為了羅馬公教(其實就是國教的意思)。隨後羅馬帝國不僅一份為二,在一百多年以後,西羅馬帝國還滅亡了,從此歐洲就出現了所謂的兩個中心問題:君主權力中心VS教會權利中心,而教會中心(教皇)為了自己的權利,會阻擋君主們統一歐洲的一切努力,因為唯一能奪走教皇權利的再出現一個羅馬帝國皇帝。

    教皇對歐洲統一的阻礙作用雖然在歐洲的宗教改革中受到削弱,但是在我看來,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法國大革命,拿破崙在加冕時從教皇手裡奪過自己的王冠,從那時起,教皇開始漸漸是淡出了歐洲權力的舞臺。

    除了教皇之外,歐洲國家對稱的、勢均力敵的、缺少外部壓力的地理環境也造成了在羅馬帝國垮掉後的漫長歲月裡,歐洲不能實現統一。如下圖,西歐平原和波德平原在面積上差不多,還都分屬於不同的國家,且由於降水量的原因,這裡的糧食產量也比不上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因此很難出現一個國力超強的農耕民族吞併周邊國家。且由於沒有像亞洲一樣的,來自北方遊牧民族的長期威脅,兩大平原上生活的人們也不可能團結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農耕國家。外加南邊有高山阻隔,往北面和東面去又太冷,即使有這麼個國家,它也無法繼續擴張,統一歐洲。

    法國大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在法國大革命,尤其是拿破崙戰爭失敗以後,隨著普魯士的崛起,歐洲的統一更加無望,因為在歐洲已經出現了俄國、德國、奧匈、法國勢均力敵的情況。且此時,英國已經開始執行其著名的大陸均勢戰略,大英帝國代替了教皇,繼續阻擋著歐洲的統一。

    英國的戰略,直到2戰結束應該說都是成功的,歐洲大陸沒有被任何一個國家所統一。

    因此,縱觀整個歷史,我的結論是:歐洲大陸並沒有什麼真正的機會可以實現統一。

  • 4 # 八筆居士

    首先擺明立場,歐洲沒有機會實現統一。

    第一,我們先來看一看建立一個統一的單一治權國家需要具備的條件。首當其衝的是民族成分,是單一民族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內佔據絕大多數,這是民族向心力。其次,是文化認同感,就是各個割據勢力是否有一樣的或者類似的文化或者文明基礎。再次,是統治階級和普通民眾是否有統一天下的強烈意願。然後,是各個區域的經濟文化聯絡是否密不可分。最後,是是否存在一強獨大的局面。

    第二,我們來看歐洲的情況。首先,在民族成分上,歐洲不存在一個佔據絕對優勢的民族,只有幾個旗鼓相當的大民族,彼此互不歸屬。其次,歐洲各國的文化認同不強。雖然都深受古羅馬文化影響,但古羅馬是一個兼收幷蓄的政權,並沒有有計劃地進行“書同文、行同倫”,各民族依然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再次,是各國統治者和人民並沒有統一歐洲的意願。雖然在客觀上,有些國王正在進行統一歐洲的戰爭,但那並不是統一戰爭,而是爭霸戰爭。戰爭的結果不是建立中央與地方的關係,而是建立宗主和藩屬或者說附庸的關係。然後,是歐洲各國經濟聯絡在歷史上確實很緊密,到這種經濟聯絡是服務於某個地方的,並沒有使廣大人民產生“把生意做大”的覺悟。最後,是歐洲歷史上從來沒有持續出現過一個獨霸歐洲的超級大國。羅馬帝國差一點,但持續的時間不長,而且,最終也沒有解決日耳曼人。

    綜上所述,歐洲很難統一。另外,羅馬帝國並不能算做嚴格意義上的統一國家,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因為羅馬政治體內不僅有羅馬行省,還有同盟國,有自治區。他的體制內,既有總督,也有國王和部落首領。這麼說的話,它更像一個邦聯,類似於神羅。但是,它比神羅進步的地方在於,它統一行使戰爭權利。除此之外,羅馬不具備統一國家的特徵。

  • 5 # 牙山刺客

    天下也只有華人還熱衷於“大一統”思想,這是腐朽沒落的專制主義皇權思維模式!歐洲國家各個國家都過得有尊嚴,為什麼一定要要大一統呢

  • 6 # 一介常人

    如果說分析歐洲為什麼沒能發展成為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原因有很多,比如歐洲的民族構成比較分散;比如說歐洲文明發展過程中比較強勢的均衡思想;再比如說歐洲各國文明之間的相互獨立性等等。

    至於說歐洲歷史上有沒有這種統一的契機,我的答案是:有的。

    從歐洲歷史上看,歐洲先後出現過七次能夠統一或者基本統一的契機,在這七個時期,歐洲各自出現過一個基本上能夠碾壓其他各國的強國,並且這七個時期,這些強國分別有一位稱得上是雄才大略的君主主政,然而,因為各自的原因,他們都沒有抓住上天賦予自己的機會,“機會一去不再來”,於是,歐洲自此之後也就永遠的失去了統一的可能。按照時間順序,這七次契機分別是:

    1.馬其頓王國:馬其頓王國是古希臘人在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這個時期對應的東方是周王城到西漢時期)建立的強大國家,可以說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個稱霸歐洲(那個時候似乎還沒有歐洲的概念)的大國、強國,在其鼎盛時期,國土面積達到驚人的550萬平方公里(比當時的周王朝和西漢帝國還要大)。

    公元前336年,亞歷山大接任馬其頓王國國王(其父親被波斯人刺殺),透過強力手腕和武力鎮壓,很快穩定了國內局勢,並東征波斯帝國(大流士三世時期),建立起強大的亞歷山大帝國,其疆域囊括了“東起蔥嶺與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灣幷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臘,北抵黑海及阿姆河”的龐大領土。

    根據亞歷山大的計劃,如果不是突發疾病暴亡(亞歷山大在在籌備遠征阿拉伯半島時患上了瘧疾,從發病到去世只有十天),估計他真的能夠一統天下(那個時代正是東方帝國衰弱的兩晉時代)。但是,“天妒英才”啊,他在33歲時突發急病暴亡,連遺囑也沒有留下,導致在他身後,他建立的龐大帝國轟然倒塌,整個帝國僅僅維持了13年。

    2.羅馬帝國:羅馬帝國始建於公元前27年(公元前27年,羅馬共和國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宣告羅馬帝國取代羅馬共和國),到皇帝圖拉真在位時(公元98年-公元117年),羅馬帝國達到極盛,經濟空前繁榮,疆域也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盧(現在法國的部分)與不列顛(現在的英國),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全盛時期控制了大約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

    如果羅馬帝國能夠順利傳承下去,起碼可以穩定的在歐洲稱霸,成為歐洲大一統的基礎。但是,因為羅馬帝國的皇帝並不擁有強大的權力(羅馬帝國一直保留的元老院,就對皇帝產生制約),也沒有形成固定的皇位傳承製度,老皇帝去世後,經常由元老院、貴族等推選新的皇帝,導致其政策性的變化很大。

    狄奧多西一世(約346年-395年)成為皇帝后,奮發圖強,意圖重新振興帝國,並且,他也基本做到了,在他任皇帝期間(379年-395年),於公元393年宣佈基督教為唯一國教,嚴禁其他所有異端學說(這是不是與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有點像啊,也有點像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吧),開始了文化統一的道路;但是,歷史留給他的時間太短了,公元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去世,臨死前宣佈他的兩個兒子分別擁有羅馬帝國東部和西部的土地,從此,羅馬帝國走上了分裂、衰亡的道路。

    3.法蘭克王國之查理曼帝國(公元751年-843年):查理曼帝國是法蘭克王國後期加洛林王朝強盛時期的統治者和帝國締造者,是歐洲中世紀時期較早的封建王國,傳承到查理曼時,因其帶領加洛林王朝達到了鼎盛,又被稱為查理曼帝國。

    在其國力鼎盛期,其統治的國土佔據了大半個歐洲;南至厄布羅河,北臨北海,東至易北河和多瑙河,南面包括義大利北半部;由於查理曼在去世時將國土分別授予了他的三個兒子,導致國家分裂,現代的幾個歐洲強國德國、法國、義大利都是從查理曼帝國統治的領土上分裂後發展起來的。

    4.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第一帝國):全稱: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從公元962年~1806年;在12世紀的腓特烈一世時期,成為歐洲最強的國家,極盛時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奧地利、義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東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瑞士。

    腓特烈一世時期,帝國已經成為歐洲的霸主,但腓特烈一世及其繼承者(兒子亨利六世和腓特烈二世)繼續努力擴大帝國的版圖和影響,先後領導並發動了針對義大利和小亞細亞(十字軍東征),將帝國統治的版圖擴大到了頂峰。

    在腓特烈二世去世(公元1205年)後,因為腓特烈二世採取的重視義大利、輕視德意志的政策,導致德意志出現了較強的離心傾向,後來經歷大空位時代(帝國皇帝無法同時獲得統治下各地方諸侯的認同)後,分裂趨勢更加明顯,帝國版圖上的各個貴族、諸侯國內鬥不斷,帝國統治者始終無法實現對帝國的有效統治(這一點有點像中國周王朝後期的列國混戰),各個諸侯國越來越向現代實體國家轉變,直到公元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宣告了神聖羅馬帝國的時代落幕,公元1806年,法國皇帝拿破崙逼迫神聖羅馬帝國的16個諸侯國簽署條約,宣佈脫離神聖羅馬帝國,接著,拿破崙逼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朗茨二世於1806年8月6日宣佈放棄神聖羅馬帝號,僅保留奧地利帝號,神聖羅馬帝國名存實亡自此,曾經延續了近千年的神聖羅馬帝國走上了最終滅亡的道路(神聖羅馬帝國的最終滅亡標誌是公元1871年陴斯麥統一德意志)。

    5.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時代):隨著神聖羅馬帝國輝煌不再,其歐洲霸主的繼承者--法蘭西第一帝國宣告崛起。大家都知道的,拿破崙曾經征服了接近整個歐洲大陸(這一點一點都不比後來的納粹德國差),在拿破崙的武力威懾下,幾乎整個歐洲大陸都服從了拿破崙的管理。為了封鎖當時已經比較強大並且孤懸海外、不服從管理的大英帝國,拿破崙建立了嚴格的“大陸體系”,要求“禁止與他結盟的或附屬於他的歐洲任何地區輸入英國貨物”。

    但是,因為當時的葡萄牙與英國關係緊密,葡萄牙決定不參加拿破崙的“大陸體系”,引發了法蘭西第一帝國與葡萄牙、西班牙(特別是西班牙)的長期戰爭。

    1811年,俄羅斯以參加“大陸體系”沒有獲得足夠的利益(俄羅斯在1807年吞併了芬蘭),宣佈脫離拿破崙的大陸體系,拿破崙決定遠征俄羅斯。

    後來的事情大家基本都知道了,雖然拿破崙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佔領了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但是卻只是一座空城,俄羅斯人的堅壁清野和不屈不撓使得拿破崙的戰爭計劃完全被打亂,俄羅斯的嚴冬使得法國軍隊一潰千里(進入俄國的61.1萬法軍中,死於戰爭傷亡、飢餓和被風雪折磨的有40萬人,被俘10萬人),與此同時,拿破崙的戰敗也使得他建立的“大陸體系”土崩瓦解,除了俄軍尾隨追擊以外,普魯士(德意志的前身)、奧地利和義大利紛紛站到拿破崙的對面,加上英國的參與,拿破崙在1813年的萊比錫會戰中再次失敗,第二年宣佈退位,龐大、強盛的法蘭西第一帝國轟然倒塌(拿破崙在1815年曾經東山再起,但短短几個月後,再次遭受嚴重失敗--滑鐵盧)拿破崙也在第二次流放後的1821年病死在南大西洋的聖赫勒島。

    6.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雖然俄羅斯帝國從18世紀開始崛起後一直都是歐洲的強國,但是因為偏居一隅和經濟實力(俄羅斯沒有跟上歐洲工業革命的步伐)不足的原因,一直沒有融入歐洲體系,所以俄羅斯帝國時期雖然一直在不斷的擴張領土,但是對於歐洲戰場來說,並沒有達到力壓群雄的地步。因此,在拿破崙時代結束之後,能夠有雄心也有膽量想要一統歐洲的歷史任務就落到了納粹德國---希特勒的身上。

    因為這段歷史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加上大家透過各種資料也大都有所瞭解,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希特勒的納粹德國--德意志第三帝國在一度征服了大半個歐洲(包括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丹麥、挪威等)以後,在全世界反法西斯盟國的一直對抗下,最終落得國滅人亡的下場。

    綜上所述,在歐洲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想要或者能夠統一歐洲、建立大一統國家的機會或條件,但是因為各自的原因,並沒有成功。

    當然,歐洲沒有出現大一統國家的原因不僅僅是這些當時的歐洲霸主自身的原因,歐洲千年歷史上的公國、城邦國家等小國均衡思想和民族、文化等的差異也是造成歐洲沒有形成大一統國家的重要原因。

  • 7 # 歷史系旅法師

    沒有啊,你們不能老把東亞的情況放在歐洲。

    的確,因為沒有一個秦始皇一樣的任務去建立中央集權,建立一個“書同文,車同軌”的統一形式,歐洲因此四分五裂。

    但是大家也要看看秦始皇也不是靠自己統一的六國,也是“奮六世之餘烈”而且還帶著歷史程序的啊。

    中國這塊地兒,就是長江黃河流域文明誕生太早整合太早,在其他周邊的東北亞東南亞中亞還是弱雞的時候,中國自己完成文明確立和集權確立國家概念確立,從此就是不停碾壓其他周邊國家,古代唯一有威脅的就是北方遊牧民族。

    但是你看看歐洲那塊地兒!真心難玩啊,人們都說俄羅斯人是戰鬥民族,我看來,整個歐洲古代都是戰鬥民族,就是因為地盤小,海岸線太長,糧食養不了多少人,才要十字軍東征,才要大航海殖民。

    被《史記》稱為祖龍的秦始皇在一統天下的時候正好是龍年,這時候西邊的歐洲只有三分之一是羅馬帝國,而這個羅馬帝國正在和迦太基的戰神漢尼拔互撕,你覺著這會羅馬有機會統一歐洲嘛,打完了漢尼拔,歐洲還有三分之二的土地在羅馬人的稱呼的蠻族手裡。

    這幫蠻族就是滅了羅馬帝國的凱爾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他們湧入羅馬,成立無數國家,當語言混亂不堪,習慣不同,分割千年的時候就再難統一。

    比如東羅馬帝國,到了最後都變成了希臘和亞細亞文化混合文明,比如哈布斯堡的王朝,縱然用神聖羅馬帝國這個霸氣的名字,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尼德蘭,德意志,奧地利,西班牙管轄的地區分成一塊又一塊,最後的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的軍隊甚至都沒有統一的語言。

    沒有統一的文化強行統一是不存在的,查理曼大帝不行,拿破崙大帝不行,希特勒更不行,地理和歷史兩個因素把歐洲分成一塊一塊的,到了拿破崙時期法國逆了天也只能征服歐洲,但是即便征服了也不是統一,因為民族與民族,文化與文化已經不能相融了,就像你再怎麼泡茶茶葉也不會溶於水。

    今後歐洲只會越分越小,原南聯盟的地界會越分越多,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和英國的蘇格蘭都曾要求獨立,這次挺過去了,下次呢?下下次呢?百多年後徹底分成一個個小國家然後以聯盟形式整合才是結局吧?

  • 8 # 血山飛蟲

    歐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不一樣的,不是秦始皇多膩害,而是中國文化和整個人類的系統發育特點決定的,歐洲即使實行了所謂統一,也可能再行分裂,你看英國就明白了,英國強大吧,但是愛爾蘭分裂了出去,現在蘇格蘭也可能要獨立,歐洲的文明傳統裡面有議會的,而且是逐級的,只要存在地方議會,在一定條件下就會分裂,英國雖然征服了愛爾蘭,但是愛爾蘭議會仍然存在,在一定條件下,愛爾蘭最後還是獨立了!因為地方議會肯定代表地方利益的,能不能廢除地方議會呢?如果徹底廢除地方議會,必須實行一定的大屠殺,這個在古代歐洲很困難,也沒有必要的,因為其他地區的民族有屠殺動機,歐洲則沒有,因為歐洲是一夫一妻制度,殺掉很多人對勝利者意義不是極大,剩餘下許多女人又不能娶回家,所以在這樣情況下,只要被征服者略微妥協一下,就可以儲存自己的實力,等待下一次崛起機會。

    歐洲歷史上最大的大一統帝國羅馬帝國是怎麼演變的呢?提醒大家也是和平分裂的,這個確定因素很複雜,但是可以肯定經過一段週期性演化以後,歐洲文化是大機率的分化。

    例如現在西班牙的巴斯克鬧分離,西班牙怎麼辦?是不能大勢進行屠殺的,古代都沒有屠殺,別說現在了,只能各方面予以限制,但是在中國,殺光就完事了,哈哈。所以中國能夠大一統,可以說和秦始皇沒有任何關係,對比印度就明白了,印度也搞大一統的,什麼統一文字和度量衡,你以為印度沒有想到啊?但是印度也是缺乏動機的,印度也是種姓制度,殺掉另外一個種姓也是無意義的,因為高種姓沒有能夠從屠殺中得到任何好處,能夠娶低種姓的女人嗎?不能的!這樣印度也只能長期處於分裂狀態了!

  • 9 # 乘風之豹

    有,就是查理曼大帝時期的法蘭克帝國,事實上已經統治了今日法國、義大利、德國等地,如果不是在他死後,帝國分裂為三,是有可能成為歐洲統一帝國的。

  • 10 # 奧德修斯蛇夫座聖鬥士

    有一個人,那個人就是法蘭西帝國的皇帝:拿破崙.波拿巴,本來是有機會做歐洲大陸的秦始皇,可惜命運不濟,兵敗滑鐵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威震華夏”的關羽,為何敗走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