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怪誕說
-
2 # 良人一品
隋朝不是被底層饑民推翻的,隋朝是楊廣施政太過於激進,影響了大部分世家大族的利益才被推翻的。
楊堅是靠關隴士族起家奪得天下的,當初楊堅為了開創科舉廢除九品中正制,但是世家貴族反彈激烈,所以隋文帝時期科舉雖然向寒門子弟開放,但是科舉的考官監察等大部分都是世家或者世家扶植的人來擔任,所以前期透過科舉做官的仍然是貴族子弟,楊堅也知道這種事不能急,只能慢慢來。
但是到了楊廣等位就不一樣,楊廣是一個有抱負的年輕人,做事難免急功近利,頒佈求賢詔就是指責貴族的舉薦制度,這是直接挖世家在政治領域的根,所以隋末爆發的起義絕大部分實力雄厚的都是世家貴族的。饑民只是世家抵制楊廣放任不管的結果,
隋朝的糧食大多是由隋文帝楊堅攢下的。楊堅開創了“開皇之治”的盛世,當時政治穩定,民生富庶、百姓富足、文化繁榮,僅存糧百萬石以上的糧倉就有興洛倉、回洛倉、常平倉、黎陽倉、廣通倉等,可供天下百姓食用幾十年。
但到了隋煬帝楊廣時代,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開始折騰老爸這點家底,他這些糧食幹什麼用呢?除了給官員發工資外,主要用於戰爭和勞役。楊廣在位期間,頻繁地發動戰爭,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三徵高麗、親征吐谷渾,動輒發兵一百多萬人,兵馬未到,糧草先行,他必須保證充足的糧草,才能發動戰爭。其二,楊廣在位期間,大興土木,一是營建東都,遷都洛陽,累計徵調民夫兩千萬人;二是開鑿大運河,南抵餘杭,北達涿郡,全長2700公里;三是營造船隻,在位期間造船幾萬艘,用於戰爭和遊玩。
楊廣用於戰爭和徭役不惜血本,但對於賑濟百姓卻吝嗇的要命,捨不得拿出糧食賑濟災民。隋朝的糧倉雖然有糧,但官員們沒有皇帝的旨意卻不敢私自開倉賑民。於是饑民暴發,全國各地紛紛造反。對於造反的災民,楊廣不是採用安撫的辦法,而是採取鎮壓的手段,但全國的起義風起雲湧,連他的表親李淵、李世民父子都反了,豈是靠鎮壓能夠奏效的?正如李世民所說:“倉庫的作用就是為了預防災年賑災而用,否則存糧有何用!”,楊廣的不以民為本,是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而李世民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思想,是開啟貞觀之治的主要原因。
這一切問題的根源,得講到隋文帝的身上,隋文帝很明顯,這個人有能力,而且是一個好皇帝,但是這個皇帝有一個自己的毛病。
他一直標榜自己是一個聖人,也就是說自己做事情不能夠出於自己來考量,而是出於整個國家的宏觀大局來做思考,這個想法是很好,但是他他在這件事情做吃到甜頭以後,他立刻認為全世界的人也就是當時他統治下的所有子民都必須跟他學習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做這件事情,比如說你生產糧食,你糧食生產的,出來之後只要夠你自己吃的,其他全部上交國家,因為這些糧食都是以後給國家用的。你自己這個人要有高明的覺悟,你要自己想到這些糧食不單單是給你自己種的,而是給國家用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是很明顯隋文帝這一句話沒讀懂,自己用聖人標榜自己,並且去學習聖人的做法,因此底下的所有人都得去學習如何做一個聖人。
他的繼任者隋煬帝當然受他父親思想的影響,認為底下的人民都是良民,他們做任何事情都是出於國家的考慮,不需要君王自己去調理去管理人民的情緒,因此隋煬帝覺得國家存了這麼多的糧食,等到饑荒的時候你們人民必需依靠自己的覺悟,自己靠雙手去度過這個荒年,而不是去向國家要飯。
因此,隋煬帝在任期間,好大喜功。他曾經自己率領的30萬禁軍還有宮廷裡面的王宮大臣去西北去開荒,自己的親姐姐都半夜裡被凍死了,整個人也是狼狽不堪,並且三徵高句麗,使得自己的國家急需大量的錢和糧,並且還要為他開通大運河建造數萬艘船隻,用於作戰,用於運輸糧草用於他自己個人遊玩。
比那些倉庫的官員不敢開倉放糧,因為隋朝的律法是嚴苛的,當時隋朝打陳朝的時候,中間有一個小國家就被他用來作為導火索,小郭家去投靠了陳朝,反抗隋朝,什麼原因的,就是當時隋朝派了一個官吏過去,治理他們,因為陳朝就立刻認為這個管官吏嚴苛的要命,不能夠當他的子民。隋朝治政之嚴可見一斑。
糧食就在倉庫裡面,但官員不敢放,放了自己人頭落地,有外面成千上萬的饑荒的人民。一口糧食都不敢給。
民眾也是不堪徭役,誰不想好好的,窩在自己家裡面,老婆孩子熱炕頭的,誰願意天到晚給國家。幹這幹那而且,一分工資都不拿,這東西雖然地震為從自己父親那裡學來的那一套是對的人民總有可能明白你為這個國家做的良苦用心,但是當飢寒交迫的感覺迫近你的時候,你更多的時候去選擇信仰。
終於隋朝在人民起義的風雨飄搖之中倒下了,是,即便是大,隋煬帝倒下的那一刻,他都不願意開倉放糧。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3 # 秦皇漢武
初唐(武德年間)時,唐朝人的確吃過隋朝的存糧。
《隋書·食貨志》記載:“是時百姓廢業,屯集城堡,無以自給。然所在倉庫,猶大充初,吏皆懼法,莫肯拯救,由是益困,初皆剝樹皮以食之”。隋末天下大亂,百姓遭遇嚴重饑荒,隋朝的糧倉儲備大量存糧,但因官吏懼怕受罰,不肯開倉救濟。
所以,隋末起義的群雄因飢餓而起,同時也以解決糧食問題為根本,爭奪的並不是戰略據點,而是永豐、洛口、回洛、黎陽等隋朝糧倉,畢竟只有解決了軍糧,才能有爭奪天下的資本。
那麼李淵的唐政權吃過隋朝留下的糧食嗎?當然吃過,有史書為證,據《大唐創業起居注》記載:李淵在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起兵,在河東逗留了數月之久,皆因河東一帶饑荒嚴重,李淵無力進軍。直到當年十一月,華陰縣令李孝常以永豐倉歸降李淵,唐軍才有了充足的軍糧,對此李淵興奮的說道:“千里遠來,急於此耳,此既入手,餘復何論,食之與兵,今時且足,信出於己”。
正是憑藉617年末隋朝永豐倉的存糧,李淵定鼎關中。而李淵稱帝的時間為618年,所以,可以說唐代的人還吃著隋朝留下的存糧。
但是,網上有說法說隋朝留下的存糧讓唐朝人吃了20年甚至50年,這個是假的。首先是糧食儲存不了這麼久。因為《新唐書》記載:“粟藏九年,米藏五年。下溼之地,粟藏五年,米藏三年,皆著於令”。糧食儲存最久的也不過是九年,隋朝的糧食又怎麼夠唐朝吃20年以上呢?難道隋朝存糧手段比現代還要先進?
其次,隋朝的確很富足,據史書記載,隋朝鼎盛時期:有戶八百九十萬七千五百三十六,西京太倉、東京含嘉倉等多者曾至千萬石,少者也有幾百萬石,各地義倉皆充盈。但是,這是隋文帝時期的情況,到隋朝末年時,經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大興土木和關中、河東等地嚴重饑荒和義軍搶奪、開倉賑災(目的是徵兵)等消耗,至唐初時,也僅有唐軍最先佔據的永豐倉尚有餘糧。如《隋書》記載:“代王侑與衛玄守京師,百姓饑饉,亦不能救“。
再有各地義軍開倉的統計:“(李)密遣世績帥麾下五千人自原武濟河……開倉恣民就食……得勝兵二十餘萬”、“(劉武周)於是開倉以賑饑民……收兵得萬餘人”等,類似記載比比皆是,所以,“唐高祖平京師傾府藏以賜勳人。既而,又患國用不足。”
顯然,唐朝初年時面臨的糧食危機也是十分嚴峻的,又何來吃隋朝存糧的說法?
後記:興建於隋朝的含嘉倉考古發現了50萬斤炭化穀物,如何解釋?其實,含嘉倉興建於隋朝,但擴建和啟用(正式大規模存糧)卻是在唐朝,所以50萬斤炭化穀物沒隋朝什麼事。
-
4 # 漁耕樵讀
傳聞說隋文帝死後,留下的糧食足夠食用用了五十年之久,在貞觀年間還在食用。
這到底是真的假的,要想搞明白這是真的還是假的,首先要找到這句話的出處。在《貞觀政要 辨興亡》篇中,李世民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隋開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飢乏。是時倉庫盈餘,竟不與賑給,乃令百姓逐糧。隋文不憐百姓,而憐倉庫,比志末年,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煬帝恃此富饒,奢華無道,遂至滅亡。如果僅這一句,當然不足為憑,也根本傳傳不出這樣的傳言。但是馬周曾給太宗上過一個奏疏,勸諫太宗皇帝要體恤百姓。他寫道
隋家貯洛口倉,而李密因之;東都積布帛,而世充據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重點在於最後一句話,至今未盡。好像是說隋朝積攢下來的糧食現在還沒有用盡,如果你再算一下時間剛好吻合。楊廣做了十三年皇帝,李淵做了九年皇帝,馬周在貞觀年間被重用,好像也差不多是四五十年的時間。乍一看這個傳言好像是無懈可擊,實際上我可以告訴你這是假的。
當時關中確實沒有糧食如果你看第一句,你會感覺在李世民口中,楊堅父子,一個像守財奴,吝嗇的只知道守著倉庫,另一個像一個不知生活艱辛的富二代,只知道揮霍財富。而雄才大略的隋文帝楊堅,也被李世民欽定為歷史上第一個“逐糧天子”(乃令百姓逐糧)。那我們看看開皇十四年發生了什麼,讓楊堅成為了“逐糧天子”。在《隋書 事貨志》中有這樣一段話
開皇十四年,關中大旱,人飢,上幸洛陽,因令百姓就食。從官並準見口賑給,不以官位為限制。在開皇十四年,關中大旱,楊堅跑到洛陽去了,讓百姓自己去找糧食。楊堅在這種情況下為啥還要跑到洛陽,因為實際上皇帝和百官也沒吃的了,皇帝帶頭到洛陽要飯去了。如果說按照李世民的說法,隋文帝那是有多吝嗇,自己都吃不飽飯了,還要守著倉庫。
楊堅真不願意賑災嗎?實際上但凡楊堅能拿出糧食,也不至於自己跑過去要飯。實際上楊堅賑災力度一直挺大的,也很及時。開皇五年,關中大旱,青,幽,汴,徐,鄭等州大水,隋文帝命令蘇威分道開倉放糧,然後又命司徒王稟發廣通之粟三百萬石以賑關中。就連周代的酒粟都拿出來了,賑濟百姓。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朝廷還買了六千多頭牛和驢,讓實在沒有東西吃的人,去其它地方找吃的。
買牛驢六千餘頭,分給尤貧者,令往關東就食。其遭水旱之州,皆免其年租賦。那為什麼到了開皇十四年沒有糧食了呢?在開皇十五年的,隋文帝就釋出了一道詔書,從這道詔書我們可以看出裡面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在開皇十五年,隋文帝釋出詔書說
本置義倉,止防水旱,百姓之徒,不思久計,輕爾費捐,於後乏絕。又北境諸州,異於餘處,雲、夏、長、靈、鹽、蘭、豐、鄯、涼、甘、瓜等州,所有義倉,並納本州。若人有旱儉少糧,先給及遠年粟。意思說的很清楚,在開皇三年的時候,長孫平當時的度支尚書,給隋文帝上書,建議設定義倉,以防備水災旱災。但是到了開皇十四年的時候,義倉早已經荒廢了。而在前面也提到了荒廢了原因,那是因為義倉是民間自己管理的,所以缺乏監督:“是時義倉儲在人間,多有廢捐”。所以隋文帝決定把義倉納入州府管轄:“所有義倉,並納本州”。
實際上李世民說隋文帝的那段話顯然是不客觀的,我們不知道是李世民有意還是無意,但是顯然編撰《隋書》的魏徵和當時的尚書左丞戴胄顯然不認同李世民的意見,戴胄曾上書李世民提到:
故隋開皇立制,天下之人,節級輸粟,多為社倉,終於文皇,得無饑饉。戴胄指出由於隋文帝設立義倉制度,到了文帝末年,天下就沒有飢餓了。這話顯然是有些誇張,但是也指出了文帝這個措施是切實有效的,實際上這個制度是非常好的,義倉也被歷朝歷代延續了下來,直到清末的時候才被終結。可見,這並這個制度的優越性。
天下真的沒有糧食嗎?實際上也是有的,只不過運輸不便,多聚集在洛陽附近。在開皇三年的時候,隋文帝就發現了這個問題,糧食就在洛陽可是就是吃不到。為了從洛陽運回糧食,隋文帝也是煞費苦心。他規定凡是可以從洛陽運回四十石糧食就可以免除勞役。但是就這樣,也沒人願意運量,因為後來渭水泥沙太多,根本沒法運。
遣倉部侍郎韋瓚,向蒲、陝以東募人能於洛陽運米四十石,經砥柱之險,達於常平者,免其征戍。其後以渭水多沙,流有深淺,漕者苦之。而關中實際上在魏晉以後,已經殘破,有些是人為因素,也有些是天氣因素,已經不足以養活一個偌大國家的都城了。這個在我的另一篇文章裡也已經分析過了,在漢朝以後,關中的耕地就已經急劇下降了。所以隋煬帝要遷都,要修運河,實際上都是為了糧食。
儘管唐朝都城建在長安,但是唐朝的皇帝差不多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去洛陽“就食”,說白了就是要飯。唐高宗甚至都死在洛陽,李治當時去洛陽的原因沒別的,就是:“關中飢謹”,要按照李世民的說法,那不是唐朝每一個皇帝都是守財奴。
糧食不可能儲存那麼久還有一點就是糧食不可能儲存那麼久,根據《唐書食貨志》記載
粟藏九年,米藏五年,下溼之地,粟藏五年,米藏三年,皆著於令。咱也不討論現在儲存技術如何,古代儲存糧食技術如何。《新唐書》已經明確記載了,當時糧食頂多儲存九年。這糧食即便能儲存下來,你說五十年的糧食你敢吃嗎?二戰的時候,美軍的軍糧現在還有儲存的,有誰敢吃?
實際上,馬周那些話從來沒有說糧食還沒吃完,只是說錢,布,帛這些東西還有剩餘。並沒有說糧食還沒有吃完,只是一些人斷章取義了而已。而李世民的話也很有黑隋文帝的意思,連魏徵和當時的尚書戴胄都不認同。
-
5 # 神天天無聊
這麼說吧
隋朝滅亡和其他朝代都不大一樣
大部分朝代滅亡要不是民不聊生
要不是外面有強大的異族
可是隋朝不是
他是自己作
把各大家族都得罪了個遍
可以說他的滅亡是自上而下的
-
6 # 漩渦鳴人yy
這個事兒,也不是什麼不能夠理解的事情,只不過大家把這件事情想的太過於神秘了。
隋朝是否有大量的存糧呢?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當時新建了許多的糧倉,這些糧倉所富含的糧食,絕對不是能夠用一個數字來衡量的,也正是依靠的這些糧倉,初唐年間很多地方上面的栽花也依靠這些糧倉那的糧食解決掉,這也就造成了有些大臣在勸李世民的時候會提到說隋朝建立的倉庫,至今他那裡面的糧食仍然在被百姓分食。
但是我們去想一下,從隋朝糧倉裡面出來的東西就一定是隋朝生產的嗎?
糧倉的建立本來就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大事,擁有一個好的糧倉儲存糧食,能夠讓一個國家安穩的度過戰亂和荒災,這對於封建統治者來講,這對於一個處於農耕高度集中的一箇中原證券來講,這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
所以修建良好的糧倉也成為衡量一個統治者一個重要的手段。
當然糧倉的修建總體來講得滿足一個條件,不能夠吃飽了撐著什麼意思?你沒糧食你修什麼糧倉?你如果有糧食,你修建糧倉儲存糧食,老百姓沒話講,可你如果沒有糧食糧倉裡面空空如也,是反倒增加了國家的不穩定因素。
所以隋朝的糧倉很大,這就證明隋朝在這之前擁有著大量的存糧,這些存糧從哪裡來?不是說當時老百姓戰鬥力彪悍,每個人都能夠生產幾倍乃至十幾倍的糧食,這並不是是因為當時的隋文帝和隋煬帝認為自己的老百姓應該遵從聖人的法則去學習聖人的做法,好好地替這個國家做事情。
那這些儲存的糧食能夠儲存多久呢?小米大概是九年大米大概是五年,這已經是極限了,但是糧食是不停地消耗的,它是一個消耗品儲存的糧食得要想辦法趕緊使用,否則的話多出來的糧食那就會損耗。
所以隋朝建立起來的大糧倉在唐朝仍然還是在使用大家在裡面儲存糧食,並且在自己想要吃糧食的時候又把裡面儲存的糧食給運輸出來,這樣的話新貨堆上舊貨,舊貨被用完,形成一個良性的迴圈,大的糧倉成為了一個利國利民的大的工程,周圍的老百姓再也不需要擔心災荒的時候。沒有東西吃了也,再也不需要擔心多餘的糧食,沒有地方儲存了。
這應該就是唐朝的大臣們在勸李世民的時候所說的主要的意思,她看重的並不是隋朝糧倉裡面的那點糧食,因為他知道那個糧食就是大唐的子民生產的,這不足為奇,他重點看重的是這個糧倉給老百姓帶來實質上面生活的改變。
剛進入唐玄宗的時代的時候,老百姓外出旅行不需要再準備大量的糧食了,只需要攜帶很少的錢量,因為那個時候糧食很便宜,糧食的便宜與否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富足的表現,由此可見大唐王朝在糧食工程的建設上面一直都是不遺餘力的!
-
7 # 山野論史
隋朝真的很富足,雖然在隨朝也有饑荒的記錄,但並不是大規模災害,國家雖有屯糧,但調配困難,免不得有時會出現區域性災荒。隋朝的富足一般認為出現在開皇盛世,實際上隋朝最富有的階段是隋煬帝的大業年間。人口爆發,倉廩充足。
楊廣也非野史所說的那麼殘暴,楊廣胸懷大志,但是生不逢時,當時的隋朝雖然穩定富足,但是民心尚未達到漢武帝時期那麼穩定,漢武帝時,經過前邊五位皇帝(包括高後八年)的治理,國家富足的同時,民心對西漢王朝有了很強的歸屬感,所以漢武帝窮兵黷武加上巫蠱之禍,致使天下飢寒交迫,人人自危,朝中重臣大部分死於巫蠱之禍,漢朝仍未出現亡國的危像。而楊廣時期,隋朝剛經歷過有槍就是草頭王的動亂時期,甚至邊境還未完全穩定,很多人心中還隱藏著或多或少的野心,富足安定他們鬧不起事來,一旦出現問題,就會有人出來興風作浪。楊廣胸懷大志,但有些急功近利,步子邁的有點大。開疆擴土要兵役,大規模基礎建設要徭役,使百姓疲憊;官制改革動又了士族的利益,楊廣最後並不是亡於國困民乏,而是朝中政變,楊廣在時,農民起義雖然很多,但規模和影響都很小,尚不能威脅朝廷。
需要說明的是,楊廣並不殘暴,從未大規模屠殺大臣,楊廣西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一生戎馬倥傯,南征北戰。後宮蕭皇后一生未被冷落,連黑楊廣最厲害的唐代,對楊光的私生活偶沒有任何指責,民間說的奢靡淫亂根本不存在,楊廣最大的問題是太急於求成,未能在五代大亂之後修養生息,穩定人心。
說到這個問題不得不提馬周這個人,他在唐朝貞觀年間做過宰相,隋朝留下的東西至今沒有用完是他說的。另外馬周還說過一句哲理很深的話,他說,至孝武帝,雖窮奢極侈,而承文、景遺德,故人心不動。向使高祖之後即有武帝,天下必不能全。此於時代差近,事蹟可見。其時楊廣和漢武帝很像,但是楊廣沒有漢武帝那樣的民眾基礎,文帝之後的煬帝,就是活生生的高祖之後的的武帝,天下不得周全是在情理之中。
早在隋文帝開荒十四年那場災荒時,朝廷就意識到了囤積糧食的重要性,開始大規模大範圍的進行糧食囤積,收義倉為國有,進行有效控制,隋煬帝對此也非常重視,除了各地用於預防災害的義倉,還建立了大型糧倉多處,隋朝糧倉規模之大令人瞠目結舌。
回洛倉有七百多座能夠存量五十萬斤的超級糧倉,如果都建成,全部儲存糧食,將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而這只是其中一處而已,為了解決災荒和戰爭中轉運的問題,隋朝這樣的糧倉不止一處。為了解決糧食儲存問題,隋朝工匠發明了非常巧妙的構造,使糧食可以長期儲存。他們把糧倉建在周圍有坡的高處,不會有排水和滲水的問題,糧倉倉壁先夯實,再用火燒,使周圍泥土乾燥硬化,然後在塗上白膏泥防水,再加上木炭、乾草、木板等吸收水分的物質,徹底隔絕潮溼的泥土。糧食可以長期儲存。
實際操作中,儲存的糧食是會定時更新的,出倉陳糧,新增新糧。隋朝的含嘉倉是規模最大的,這個就是隋煬帝大業年間建造的,隋朝時人口多,到隋煬帝大業五年,有890萬戶,人口達到了五千多萬,所以儲存的糧食也很多。到了唐朝初期,僅餘180萬戶,人口750萬,只有隋朝的七分之一。為五千萬人準備的糧食,幾百萬人吃,這是個什麼概念?
-
8 # 有歷史
這個謠言出自對唐太宗一段話的誤解。
這段話被收入《貞觀政要》卷8《辯興亡》。
唐太宗的意思只是對隋朝存糧的一個估計,並沒有說到唐朝仍在吃隋朝的糧食。
實際上,隋朝最大的幾個糧倉,如回洛倉、黎陽倉、興洛倉,在隋末的大動亂中已經被起義軍消耗殆盡。
以興洛倉為例。瓦崗軍佔據該倉之後,一方面大開糧倉賑濟災民。一方面將其作為義軍的軍糧。
興洛倉的糧食固然很多,但根本架不住巨量的消耗。李密自恃糧倉豐饒,對其管理很是粗放,誰想來取糧就取糧,從不問戶口多少。很多百姓取走遠超所需的糧食,有些拿不動,途中都傾倒了。以至於洛河兩岸白米灑了滿地。
瓦崗軍自己的消耗也很大。瓦崗軍沒有建立有效的補給機制,軍需糧秣的獲取,完全靠糧倉。李密花費軍糧又十分大手大腳,特別是隋朝官員、士兵投降過來的,都毫不吝惜地給予厚賞。所以到後期,瓦崗軍自己的軍糧都出現了危機。
瓦崗軍敗亡後,洛陽一帶的兩大糧倉興洛、回洛都吃空了,王世充佔據洛陽後,屢屢出現糧食危機,是為明證。到了唐軍統一中原,隋朝的舊糧倉基本都空了,唐太宗是吃不到隋朝存糧的。
-
9 # 閒樂生
我來回答。隋朝與秦朝一樣作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帝國,兩個帝國有共同點,都“短命”和“強盛”。而隋朝在隋文帝勤奮治國,推行均田制,整頓戶籍,終結晉以來南北朝長達300年的亂世。它的強盛和富足舉例以說明。
1、在古代人口、疆域、歲賦隋皆為衡量國家強盛繁榮的重要標準。隋文帝時,經過約20年休養生息,全華人口由南北朝以來長期戰爭剩存的約3200萬,上升到5000萬(此數字大約到唐玄宗李隆基開元盛世時才達到、其時隋煬帝登基(604年)時,全國已有戶890萬,唐玄宗時,全國才約760萬戶。 2、田畝。隋開皇九年,全國開墾田地1944萬頃,至大業中期達到5585萬頃,而唐天寶十四年,全國開墾田地不過1430萬頃。 3、糧食儲備。隋朝各地都修建了許多糧倉,儲存糧食皆在百萬石以上。至貞觀11年,隋朝已滅亡了20年,隋文帝已經死了33年,可那時的糧食布帛還未用完。1969年在洛陽發現了一座隋朝糧倉——含嘉倉遺址。面積達45萬多平方米,內探出259個糧窖。其中還有一個糧窖還留有已經炭化的穀子50萬斤。 隋朝是個短暫的朝代,又是個強大的朝代。隋煬帝修了大運河,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開疆拓土,平定吐谷渾,迫使突厥分裂(東西兩部)、隋文帝建立了科舉制度,戶籍制度,文官制度、重視教育等,打破了漢晉以來士大夫專權,百姓無路升遷的門檻,為國家提供了大量人才。後唐朝的許多制度皆在隋朝基礎上予以完善和修正的。
回覆列表
請告訴我,有什麼糧食可以被儲存五十年??!
我們首先來看這種說法的原始出處。
第一個出處是:貞觀十一年,即637年,給事中馬周給唐太宗李世民說:
“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由積畜多少,唯在百姓苦樂。且以近事驗之,隋家貯洛口倉,而李密因之;東都積布帛,而世充據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向使洛口、東都無粟帛,則世充、李密未能必聚大眾。但貯積者固是有國之常事,要當人有餘力而後收之,豈人勞而強斂之?更以資寇,積之無益也。”其中“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讓許多人解讀成隋朝的糧食一直吃到貞觀十一年還沒吃完。
在這種說法裡,隋朝的糧食被唐朝吃了20年。
第二個出處是:貞觀二年,即628年,唐太宗李世民對黃門侍郎王珪所說:
“隋開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飢乏。是時倉庫盈溢,竟不許賑給,乃令百姓逐糧。隋文不憐百姓而惜倉庫,比至末年,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這可是唐太宗李世民金口玉牙,自己說出來的:隋朝積累的糧食能夠供養五六十年。
隋朝滅亡了,緊接著就是唐朝。你看,這不正好供養了唐朝50年?
這兩個出處都是真的,有問題的是後人對這兩段史料的解讀。
在第一個出處裡面,給事中馬周說的並不是糧食。
西京府庫裡,儲存的是財帛。
這些財帛也不是隋朝留下來的,而是唐高祖李淵省吃儉用加創收換來的。
《新唐書》記載,李淵定都長安後,將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獎勵功臣了,擔心之後國用會不足。
這時候,少府監劉義節獻了一個計策:
“今義師數十萬並在長安,樵貴而布帛賤。若伐街衢及苑中之樹為樵,以易布帛,歲取數萬匹,立可致也。又藏內繒絹疋,皆有餘軸之使申裁取剩物以供雜費動盈十餘萬段矣。”李淵覺得很有道理,便採用了。
由此可見,西京府庫之中的財帛是李淵辛辛苦苦賺來的,跟隋朝皇帝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在第二個出處裡面,李世民的確提到了隋朝積累大量糧食的事情。
這話不假,隋朝特別喜歡儲存糧食,史書不乏倉庫堆不下了,堆在外面爛了的記錄。
甚至發生天災人禍時,隋朝統治者都不願意將糧食拿出來賑濟災民,狠心地讓災民自己找糧食吃。
然而,這些隋朝糧食並沒有落到唐朝手裡。
隋朝末年,各地義軍風起雲湧。這些隋朝糧食早就被各地義軍瓜分得乾乾淨淨。
下面是一組隋末義軍開啟糧倉,賑濟民眾的記載:
“義寧元年六月,淵開倉以賑貧民,應募者日益多。”“密遣世績帥麾下五千人自原武濟河,會元寶藏、郝孝德、李文相及洹水賊帥張升、清河賊帥趙君德共襲破黎陽倉,據之,開倉恣民就食,浹旬間,得勝兵二十餘萬。”“八月,己巳,淵如蒲津;庚午,自臨晉濟渭,至永豐倉勞軍,開倉賑饑民。”“(羅藝)乃發庫物以賜戰士,開倉廩以賑貧乏,境內鹹悅。”“(劉武周)於是開倉以賑饑民,馳檄境內屬城,皆下之,收兵得萬餘人。”“會郡中大飢,子和(郭子和)潛結敢死士十八人攻郡門,執郡丞王才,數以不恤百姓,斬之,開倉賑施。自稱永樂王,改元醜平。”“舉(薛舉)與其子仁果及同黨十三人,於座劫瑗發兵,囚郡縣官,開倉賑施。自稱西秦霸王,改元秦興。”隋朝經過隋煬帝楊廣的不斷折騰,到了大業十二年,就已經出現了“百姓疲勞,府藏空竭”的情況。
再經過李淵、李密、羅藝、劉武周、郭子和、薛舉等人開倉放糧,哪裡還有什麼儲存的糧食供唐朝使用?
考古發現1971年,考古專家在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北發掘了一座建造於隋朝的倉庫——含嘉倉。
其中,光是160號窖就儲存有約50萬斤炭化穀物。
許多人據此證明,隋朝糧食充足。
其實,含嘉倉雖然建造於隋朝初期,可由於工程量巨大,直到隋朝滅亡,都還沒有完工,自然就沒有儲存糧食。
唐朝建立後,李世民繼續修建含嘉倉,終於將其建成。
到天寶八年,含嘉倉已經儲存了583萬石糧食,佔全國儲存糧食的近一半,號稱“天下第一糧倉”。
依然沒有隋朝什麼事兒。
糧食儲備最後,從糧食的儲存時限來看,隋朝糧食也不可能供養唐朝50年。
糧食是一種有機物,有一定的儲存時限。
如今,利用現代技術儲存糧食,在合適的條件下。
稻穀、高粱等能儲存5年——10年。
大豆能儲存3年——7年。
小麥一般儲存2年——4年。
玉米能儲存2年——3年。
沒有一種糧食能儲存20年以上,更何況50年。
難道隋朝有比現代技術還先進的“黑科技”?並沒有那回事。
《新唐書·卷五十一·食貨一》記載得清清楚楚:
“於洛、相、幽、徐、齊、並、秦、蒲州置常平倉,粟藏九年,米藏五年。下溼之地,粟藏五年,米藏三年,皆著於令。”你看,最易於儲存的粟,儲存期限也只有9年。
話說回來,隋朝沒有給唐朝留下什麼糧食,唐朝的強盛也不是因為糧食多。
就如李世民所總結的那樣:“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由積畜多少,唯在百姓苦樂。”
只要老百姓安居樂業,那麼國家並沒有儲存多少糧食,照樣可以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