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月照邊關
-
2 # 幻中詩
一說起長平之戰,人們都會立刻聯想到趙括的紙上談兵和白起的坑殺降卒。但是長平之戰中趙國的失敗真的是由於趙括只會誇誇其談嗎?將整個戰爭失敗的責任全部怪罪到趙括一個人身上恐怕對趙括來說並不公平。
長平之戰並不是一般的兩國交鋒,而是秦趙之間的戰略總對決,秦國處於戰略攻勢,趙國處於戰略守勢。如果秦國獲勝,則能擴大秦對關東六國的優勢,加速統一六國的程序;反之,秦只能退守函谷關,重新積累力量,關東六國則又能獲得喘息的機會。
公元前260年,秦國派王齕率大軍進攻長平,趙王派遣廉頗迎戰。這個時候,長平之戰其實就已經打響了,戰役初期,廉頗是主動出擊對秦軍展開了一系列進攻,都未見成效。所以廉頗採取了堅壁防守的策略打持久戰,用以逸待勞的方法消耗秦軍銳氣,拖垮秦軍,再尋找有利的時機進攻!從理論上來講,廉頗的主張是正確的,也適合當時長平之戰處於劣勢的趙軍!
但是讓廉頗沒有想到的是,秦國依靠水路運糧,使得秦軍的補給比較充分,運糧的速度甚至比趙國還快。而趙國卻恰恰相反,由於趙國本就沒有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導致長平之戰開戰不久便面臨缺糧的境地,而趙國國內由於大量徵用青壯勞動力,導致糧食生產停滯,趙國處於無糧可用的境地,而趙國找齊國借糧食也遭到拒絕!在這種局面下,廉頗即使將長平防守的固若金湯,在沒有糧食補給的情況下,長平依舊會失守!所以廉頗打算堅壁防守以持久戰的方式抵抗秦軍,對於無糧可用的趙國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當時的趙王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一直催促廉頗主動出擊,但是廉頗知道主動出擊的風險很大,於是固城死守!這個時候,趙王也沒有辦法,不能一直拖下去,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必須要快速結束戰鬥,否則長平與他的45萬大軍早晚會因為補給的問題灰飛煙滅,於是就啟用了主張主動進攻,快速結束長平之戰的趙括接替廉頗的職位。
趙括真的是紙上談兵的貨色嗎?其實不然,當時秦軍主帥是王齕,王齕對付廉頗或許還有點用,但是對付趙括還是顯得能力不足,趙王也是看到了這一點,就臨陣換將讓趙括上陣了。而秦昭王也知道趙括潛力不凡,遲早都會成為下一代將星,為了早日將趙括剷除掉,也偷偷換帥讓白起上陣了,王齕退而擔任副官,並且規定透露風聲者殺無赦。你們能說趙括無能嗎?如果趙括真的無能,秦昭王也不會使用如此堪稱卑鄙的手段來對付趙括,以王齕為誘餌,卻暗中用戰國第一名將白起來對付他!並且還不是光明正大的讓白起對付趙括!接下來的事情大致也就清晰了,趙括接替廉頗的職接下來的事情大致也就清晰了,趙括接替廉頗的職務,打算大展拳腳幹翻王齕的時候,其實已經進了秦國設下的圈套,因為趙括對付的不是王齕,而是武安君白起。
回頭我們再來看看,長平之戰的失敗,並不能歸結在某一個人的頭上,廉頗縱使將長平防守的固若金湯,秦軍只要長期圍困,廉頗率領的45萬大軍也會因為補給的問題從內部瓦解掉。所以趙軍只能主動出擊,以求一線生機,而善於野戰的趙括則是不二人選!趙括如果單獨對付王齕,那應該是不難的問題,但是秦軍偷偷換帥,以白起對付趙括,那隻能說是趙括的悲哀,敗的也是太冤枉了!
其實,當時以趙國的國力,是無法單獨抵抗秦國的,秦國國力本就佔據先天優勢,並且長平之戰秦國軍隊數量比趙國多很多,趙國唯一的突破口就是聯合其他幾個國家一起對付秦國。長平之戰初期,趙王就應該派遣使者聯合魏、楚兩國一同抵抗秦國,這也是解除趙國困局的唯一方法。但是趙王聽信了樓昌的建議,遣使去秦國議和,最終導致其它諸侯國以為秦、趙兩國和好了,趙國在外無援軍,內陷困局的情況下,將長平45萬大軍一步步推進了毀滅的深淵!
-
3 # 讀史溯源
弘毅為您解答!
戰國時代,秦趙的長平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最著名的戰役 ,長平之戰中雙方付出的代價,戰役的慘烈程度,在古代戰爭中非常罕見。
長平之戰中趙括無能是沒有任何爭議的,趙括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的責任就在於,悉更約束,易置軍吏,一反廉頗堅守的戰略,向秦軍發動進攻,終遭慘敗。但趙括是個非常悲劇的人物,他接個爛攤子,碰上了硬釘子,失敗的結局也有一些背鍋的成分在裡邊。如果廉頗不撤,依舊很有可能失敗。
從國力角度分析趙國戰敗的根本原因是綜合國力上低於秦。秦經過商鞅變法,已經發展成為戰國七雄中的最強國,而趙雖不失為東方最強國,軍事力量也很強大,但此時趙國政治腐敗,經濟發展失衡,法令不通,已現亡國之形。尤其趙國的糧食生產遠遠落後於秦國,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時,趙國糧草的不濟,在持久戰中陷於弱勢,趙孝成王責備廉頗守而不戰,就因為趙國軍糧缺乏,已經扛不住長久堅守。所以趙國急於決戰,這使趙國又失去了久勞秦師最終取勝的機會。從根本上說,趙國是沒有力量與秦國相抗衡的。
戰爭準備不足,倉促應戰趙國接收了南韓上黨十七縣後, 對秦國的野心認識不足, 沒有做好充分的戰略準備。趙國在接受上黨後,如果派重兵扼守上黨,憑險據守,秦軍主力在崇山峻嶺中便無法展開進攻,即可讓秦軍疲於奔命,又能為趙國爭取準備時間。 趙國上層只派趙勝接收上黨,防禦秦軍,而秦軍迅速攻陷上黨, 向長平推進,趙國見情況危急,只好調動老將廉頗馳援長平, 倉促應戰。此時趙軍已地利盡失。 秦軍屯兵於戰場西南的山谷之中, 佔據險要, 趙軍在長平以北的平原地帶, 無險可依。秦軍此事已立於不敗之地,秦出山谷攻趙易,趙入山谷攻秦難。
趙國的上層昏庸無能,決策失誤以趙孝成王為代表的高層決策者昏聵無能,在關鍵時刻的決策失誤也是趙國失敗的深層次原因。長平之戰爆發後不久,趙軍稍遭挫折,趙孝成王立刻動搖了抗秦的決心。虞卿曾建議趙王派使者攜重寶向楚、魏求援,合縱抗秦。可惜趙孝成王未採納,而是派人向秦求和,失去挽回敗局的良機。在廉頗堅守不出,苦苦支撐的情況下,趙孝成王非但沒有增兵馳援,反而怪廉頗怯戰,又中了秦人的反間計,“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又以“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的趙括取代經驗老到的廉頗,終遭慘敗。
假設廉頗一直堅守,在那種局面下,若無外援合縱抗秦、又無內援增兵,繼續防守,糧草盡時,便只有坐以待斃。
如果撤退,趙國也許還有一線生機趙軍向邯鄲方面撤退,秦軍若想進攻,只有離開險要地帶,深入趙國境內,那麼秦軍就處於處於無險可憑的鏡框,而且秦軍補給線拉長,長途奔襲,損耗日巨,秦軍糧道更是暴露在平原地帶,趙國的晉陽守軍便可南下切斷秦國的補給線,在邯鄲的趙軍也可派大將爭奪秦軍在河內的糧道。如此,秦軍必不敢全力進攻,而趙國軍隊佔據有利地帶進行防守,時日一久,再加上秦軍糧道屢受威脅,秦國大軍成為疲憊之師,趙國獲勝也未可知。
-
4 # 妙趣侃歷史
長平之戰的慘敗,確實是趙括無能造成的。不換廉頗能不能戰勝不好說,平局還是有可能的,至少不會四十多萬人都犧牲掉。
長平之戰中,確實沒有體現趙括的能力《孫子兵法.始計篇》中說到“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其實縱觀歷史,百戰不敗的名將都是謹慎小心的,每次出擊都必須考慮退路以及預案,都會想失敗,再想勝利;先了解地形和對手,再做出戰略決策。這點廉頗就考慮過,所以主守而非攻。
趙括顯然都沒有做到這一點,在秦軍佯裝潰敗時,他不僅沒有考慮秦軍為何輕易潰敗,更沒有想到乘勝追擊失敗後怎麼撤退,也沒有先熟悉地形,最終被白起切斷糧路而圍殲。可見趙括確實沒有將領該有的能力。
在被秦軍圍困的40多天裡,趙軍肯定是有備糧的,正常人最多餓一週就差不多完了,但是他們堅持了40多天。白起給秦昭襄王寫信匯報,昭襄王招兵買馬買糧食也是需要一段時間的。這時候秦軍的糧食和兵力不充分的,他們不會貿然進攻趙軍。
在這段有糧有兵的時間裡,趙括居然沒有抓住最佳作戰時機突圍成功。只能說明趙括可能真的不懂如何指揮40萬這樣一個龐大的隊伍進行作戰行動。所以,趙括是否有能力我們知道,但在長平之戰中確實體現了他的無能。
在長平之戰的第二階段,相持戰是有利趙軍的,如果不撤廉頗,平局還是有可能的。在長平之戰的第一階段,秦趙交戰空倉嶺失敗,退至西壘壁再敗,最後退至丹水以東而固守不戰,這樣丹水就成了趙軍的天然屏障。以此拖住秦軍,如果能在外交上積極在各國走動,一起合縱抗秦什麼的,說不定這場戰爭還能反敗為勝。
但是丹稜防線太長,糧食消耗比較大,秦軍也好不到哪裡去。僵持下去,也說不定這場戰爭最後簽訂一個關於“上黨十七城”的協議而不了了之。廉頗老將不至於棄趙軍40萬兵卒性命於不顧。(當然這是後話,這場戰爭只是趙王的一場豪賭,差點傾家蕩產)。
小總結長平之戰是春秋戰國時期規模最大,也是最慘烈的戰爭,也是留給後世爭議很大的戰爭。長平之戰的失敗是趙括的無能,更是趙王的戰略失誤。當然這場戰爭也加快了秦統一中國的步伐。
-
5 # 哈士不是奇
長平之戰,是戰國後期發生的一場著名戰役。當時的秦國在經歷商鞅變法和幾代君王的勵精圖治之下,國力與日俱增,成為戰國後期唯一的超級強國。而趙國亦經歷“胡服騎射”,軍事力量大增,成為戰國後期唯一能與秦國在戰場上相較一二的國家。
最後長平之戰以秦國的慘勝宣告結束。至於趙國是不是因為趙括的無能失敗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我的觀點就是,作為主帥,戰爭的失利,趙括難辭其咎,但是就算沒有換下廉頗,趙國想要取勝,成功的機率也極低。下面請看分析。
戰爭初期,廉頗就不能直面秦軍的鋒芒長平之戰的起因,在於上黨之爭。當時,南韓懼於秦國威勢,主動獻出上黨,然而上黨郡守馮亭不願降秦,於是就主動依附趙國,想借助趙國的力量抵抗秦國。秦國自然大怒,到手的肥肉被趙國搶走了,於是就爆發了長平之戰。
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戰爭初期,秦國派遣王齕,趙國派出廉頗。而廉頗不敵王齕,只得退至丹河東岸,修築壁壘,以此防禦秦軍。而這也是長平之戰歷時數年的原因。
由此可見,廉頗是打不過王齕的,而此時秦國甚至沒有派出白起。這裡並不是說王齕弱,而是白起與廉頗同為戰國四大名將,白起未出,廉頗已敗,可以斷定,秦國國力勝趙國許多。
長平之戰耗時許久,論糧草供應,趙國亦比不得秦國秦惠文王在位期間,做出的一項最英明的決定就是不伐韓,而攻巴蜀。巴蜀之地,對於秦國統一天下具有重大的意義。就拿長平之戰來說,如果沒有巴蜀之地,秦國或許就無法獲取足夠的糧食來支撐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反觀趙國,《戰國策·齊策二》記載,“趙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可見,趙國已經無法支撐長平的戰事。
由此可見,比持久力,趙國亦遜色於秦國。
結語綜上所述,論打戰,廉頗在初期就已經敗於王齕,只能堅守不出,企圖與秦國打持久戰。然而論持久戰,秦國有巴蜀這個天下糧倉,趙國也未必能夠耗得過秦國。我認為,與其說是趙王中了反間計,臨時換將,不如說是趙國的最後一搏吧。
因此,關於長平之戰真的是趙括無能嘛?如果不撤,廉頗是否可以戰勝,或者秦趙平局呢?我的回答是,從結果看,長平之戰是因為趙括經驗不足而失敗了,這沒什麼好說的,趙括確實無能。但是就算沒有撤下廉頗,趙國能贏的機會也不大。
-
6 # 身藏魔
大決戰臨陣換將,如果趙括沒本事,可能嗎?
長平之後,敗,趙國就跟秋後的螞蚱一樣,勝,秦國就跟秋後的螞蚱一樣。難道當時的統治者真的沒想過?都是舉全國之力,都為了這一戰,一戰定江山,可惜趙國的後勤,決心都不太足,可惜。
-
7 # 景觀歷史
首先趙括是有責任的,但責任不全在趙括,就算是換上廉頗也不一定能夠取勝。
當時趙國長平城內的廉頗與城外秦國的軍隊形成僵持戰,秦軍統帥王齕也無力攻下城池,就這樣面對面的僵持了三年。
其實我們都知道打仗打的就是後勤保障,所以糧食成了兩軍的核心問題,秦國之所以能夠在長平城下圍攻三年,靠的就是蜀地的糧食。
因為這時候的秦國已經佔領了巴蜀,後來又有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所以秦國能有源源不斷的糧食運往前線,用以支援戰爭。
而反過來趙國就比較慘了,趙國基本上是全國參戰,所有的糧食都緊急運往前線,所以說趙國國內這時候已經無糧支援戰爭了,趙王這時候希望的是能儘快結束這樣的局面,以緩解國內壓力。所以說趙國換下廉頗而用趙括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國內的負擔太重了。
在趙國換將之後,秦國也開始秘密換上了白起為將,從用將這一點上趙國就已經先輸三分了,因為白起的戰爭經驗太多了,至今沒有輸過一場戰爭,而趙括的老爹馬服君趙奢雖然很厲害,但這樣的基因並沒有傳給趙括。
我們可以肯定的是,趙括兵書讀的不少,可是畢竟沒有實戰經驗,一出手就駕馭這樣的大規模戰爭,實在是難為他了,因為這場戰爭關乎兩國的命運,你指揮的每一步,都要慎而又慎。
公元前260年,趙括來到長平,越過丹水,主動出擊秦軍,長達三年的對峙戰終於到了一決勝負的時候了,可是趙括哪裡是白起的對手。
白起首先詐敗,趙括看見秦軍逃亡後,遂命令趙軍追擊,結果落入秦軍的包圍圈,被白起分割包圍,在經過46天的突圍後,趙軍主帥趙括中箭身亡,40萬大軍全部降秦。
可是結果被白起全部坑殺,(當時在突圍時秦軍至少損失二十萬,所以趙軍投降時應該也只剩下20萬人上下,並沒有40萬)。
這場戰爭如果是廉頗指揮的話,勝利的可能性也是非常渺茫的,畢竟秦軍主帥白起太優秀了,而且秦國的實力要遠遠高於趙國。
廉頗指揮的最好結果是與秦軍打成平手,又或者是不至於把40萬趙軍全軍覆沒。所以趙軍無論換不換將,其結果都不可能贏秦國。
長平之戰我們不能全部歸咎於趙括的無能,只是因為他碰到了白起,就算他有實戰經驗,也很難贏白起。廉頗也不可能取勝,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在城池裡面呆了三年。
-
8 # 老曹講史
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的戰略大決戰,從雙方投入的兵力和資源來看,是一場誰也輸不起的戰役。對於失敗的一方,主帥當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這樣一場大戰,雙方的角力點不可能完全放在戰場態勢上。一定是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等等各方面的全面角力。是對戰略資源調配、戰略思想統一,相關部門協作的嚴峻的考驗。把戰爭的勝敗完全歸因於主帥的臨陣指揮,我覺得是簡單、偏激的,至少是不全面的。
長平之戰的起因公元前262年,秦國攻佔了南韓野王(河南沁陽),致使南韓的上黨郡成了一塊飛地。韓桓惠王驚恐之下向秦國割讓上黨郡求和。但是上黨郡的郡守馮亭不願意降秦,就私下聯絡趙孝成王,想把上黨郡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
趙國君臣經過反覆商討,最終趙孝成王接收了上黨郡。接收的同時,趙王也預見到了隨之而來的秦國的報復,在平原君的建議下,派廉頗率軍駐守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以防秦軍。
長平之戰廉頗的戰略公元前260年,秦國左庶長王齕攻佔上黨,並率軍直撲長平,廉頗迎戰。同年六月,廉頗失利,秦軍攻佔長平重要據點二樟城和光狼城。七月,廉頗再次失利,趙軍西部營壘被攻破。無奈之下,廉頗退守丹河東岸,堅守不出。
廉頗認為趙軍雖然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軍力大為增強,但還是不及秦軍善戰。可是秦國連年征戰,國內糧草不濟。堅守防禦、打持久戰對趙國較為有力。
為應對長平之戰,趙國採用的外交手段可是趙孝成王並不這麼想,他屢次派使者責備廉頗的避戰行為,並打算自己親自率軍出征。在這個時候,大臣們提議用外交手段來解決這場戰爭。
但是大臣們的意見出現了分歧,一種意見認為趙國應該直接跟秦國和談。另一種意見認為秦國攻打趙國的決心很大,直接議和很難成功。不如求助魏、楚兩國,讓秦國懼怕列國合縱抗秦,這樣議和才有希望。
趙孝成王接受了第一種意見,派鄭朱前去秦國議和。虞卿勸諫趙王說:您派使者去秦國,秦國肯定會熱情的招待使者,並把這件事讓天下都知道。其他國家以為秦趙已經議和成功了,就不會來救趙國。而沒人救趙國,秦國就不可能同意趙國議和。
鄭朱,貴人也,入秦,秦王與應侯必顯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趙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則媾不可得成也。《史記》趙王不聽,鄭朱入秦後果然如虞卿所料,秦國隆重接待鄭朱,並宣揚秦趙已經和解,魏、楚兩國信以為真,都放棄了援助趙國。而暗地裡秦國則積極的進行著戰爭準備。在外交上趙國被孤立了。
秦國謀略更勝一籌戰爭一直處於膠著狀態,趙孝成王固然生氣,秦國這邊也不好受。幾十萬大軍在外邊人吃馬喂的,還光吃飯不幹活,長久這樣下去怎麼得了。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呀。
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你廉頗不是老奸巨猾,龜縮不出嗎,我想法把你換掉總行吧。於是秦國就玩起了反間計,丞相范雎派人攜帶千金來到趙國,收買人員散播謠言,說:“廉頗很容易對付,秦國最害怕的人是趙括。”
這番謠言對於趙王來說是有說服力的,首先趙王對廉頗的多次失利,消極避戰就已經非常不滿。其次,趙括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奢當年曾大敗秦軍於閼與(今山西和順西北),老子英雄兒好漢嗎。
就這樣,在換帥這個問題上,趙王和秦王難得的同氣連枝,一拍即合。
任用趙括也是情理之中趙括:性別:男 民族:炎黃子孫 年齡:不詳 籍貫:河北省邯鄲市 家庭成員:父趙奢,趙國名將,曾大破秦軍於閼與;母不詳 學歷:熟讀兵書,但缺乏戰場經驗,不懂得靈活應變。
趙孝成王任用趙括其實也是情理之中,當時趙華人材儲備出現了斷代。老一代名將,如大敗秦軍的趙奢已經亡故;廉頗不和趙王心意。未來的名將,如戰國四名將之一的李牧年紀尚幼,現在肯定還上不了戰場。而趙括畢竟出身名門,以通曉兵書戰策而著稱。所以用趙括為將自然水到渠成。
其實當時趙國還有一位絕世名將——扶助弱燕,連下齊國七十二城的樂毅。可惜趙國封樂毅為望諸君,像牌位一樣供在了觀津這個地方。目的是震懾燕、齊兩國,告訴他們,你們最敬畏的人在我這裡,別惹我。派他打仗?———算了吧,我不信任你,你也不信我。咱哥兒倆還是別自找彆扭了。
趙括在爭議聲中拜將任用趙括為將是遭遇過反對的。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人是藺相如,他說:趙括只是兵書讀的熟,但是不會靈活變通。
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史記》當時藺相如年老多病,說話的威信大不如前,趙王沒有聽。
第二個反對的人是趙括的母親,她對趙王說:當年趙括的父親經常請幾十個軍吏在家吃飯,交的朋友有好幾百。凡是大王和宗室給的賞賜,他都分給軍吏們。大王讓他為將的命令一下達,他就再也不管家事了。而趙括一拜將,軍吏們都怕他,王所賜的財物,趙括都收了起來,準備購置田產。由此可見,他們父子是不一樣的。
我的理解,趙母向趙孝成王談了趙括的兩個問題,1.和軍士們不能打成一片。2.私心重,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戰場上。趙王對趙母的意見根本聽不進去,只是說:我已經決定了,你就別囉嗦了。
王曰:“母置之,吾已決矣。”在任用趙括這件事上,趙孝成王徵求過趙括本人的意見,趙括說:秦國帶兵的要是白起,我還得認真對付一下。王齕做廉頗的對手還行,跟我打,他不是對手。
長平之戰,以趙國慘敗而告終公元前260年七月,趙括統率二十萬援軍抵達長平,接替廉頗為主將。新官上任的趙括進行了人員和制度的改革,並改變廉頗堅守防禦的戰略為主動出擊。秦國早已知道趙括為將的訊息,秘密的拜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接替王齕,並嚴格封鎖了訊息。
白起採用詐敗的策略誘敵深入,趙括率軍一直打到秦軍的營壘。但秦軍固守營壘,趙括攻不進去。這時候,白起命令一支兩萬五千人的部隊截斷了趙軍後路(對於這個記載,後世有爭議,認為兩萬多人不可能斷了四十五萬大軍的後路),又命一支五千人的部隊插入到趙軍與營壘之間。這樣,趙軍主力部隊被分割成了孤立的兩塊,糧道也被截斷了。
秦昭王得到訊息後,徵調河內郡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集中到長平戰場,阻斷列國對趙國的援助。自此秦軍成功的對趙軍實施了戰略合圍。趙括突圍不利,被迫建造壁壘,就地防禦。
公元前260年九月,斷糧四十六天的趙軍餓死無數,已經到了互相殘殺為食的地步。無奈之下,趙括親自率軍進行了最後一場絕望的突圍作戰,結果被亂箭射死。從這一點看,趙括還是英勇的,不負其父的威名。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趙軍除了五萬人戰死,剩下的四十萬人投降秦國之後,全部被白起活埋,趙國舉國震動。自此戰後,秦國統一天下的車輪已經不可逆轉了。
長平之戰,趙國敗在了準備不充分,戰略不統一當上黨郡郡守馮亭向趙王獻城的時候,有一種意見就認為趙國不應該接受,因為會因此激怒秦國,得不償失。
但是一下子白得十七座城池,這麼大的利益趙國是不可能捨棄的。所以趙孝成王還問過平原君,“接受了上黨土地,秦國必然派白起來攻打我們,怎麼辦?”可見,對於秦國的進攻,趙國是預見到了的。
但是對於可能發生的戰爭,趙國上下好像並不太在意,安排的很隨性。對戰爭的艱苦性和長期性並沒有充分的準備和方針計劃。
1.面對得城的得益,不惜與強秦拼命。稍有小敗,又立刻向秦求和。政治上反覆無常,怎能凝聚全國抵抗強秦的決心。
2.用廉頗用的輕率,僅憑平原君一句話。並沒有與廉頗充分溝通作戰方針,君臣相疑。
3.換廉頗換的草率,對秦作戰,初戰不利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廉頗也有自己的戰略想法。趙王卻僅憑几句謠言就臨陣換帥,兵家大忌。
4.秦軍強大世人皆知,在作戰不利時,外交上應該優先聯合各諸侯國,合縱抗秦。而不是單獨與秦篝和。
5.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趙王手伸的太長了。對於戰與守的方針,應該給前線主將以自主權,不能想當然的僅憑個人好惡。
總而言之,趙括用兵草率是長平之敗的直接原因。但即便沒有趙括,以趙國君臣面對強秦所展現的輕率和隨性,失敗似乎也是不可避免的。
-
9 # 嘉會天下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也是綜合國力的全面較量。但戰爭的勝負,絕不是綜合國力的數學比較,將帥的才能同樣不可小覷,這就得承認英雄人物的偉大歷史作用。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決戰並不少見,項羽的鉅鹿之戰、曹操的官渡之戰、周瑜的赤壁之戰、謝玄的淝水之戰等等,不勝列舉,甚至我人民解放戰爭也在此列。它們都改變了歷史的程序,從而彪炳史冊。
從這個意上說,長平之戰成就了秦昭王、應侯、武安君,而讓趙孝成王、平原君、趙括成為失敗者,而失敗方的主將趙括必須承擔主要責任,這是沒有疑義的。此役之後,“紙上談兵”數千年來家喻戶曉,已經說明了問題。因此長平之敗的確得歸咎於趙括無能。
從戰役指揮角度來看,趙括的問題很大,實戰經驗十分缺乏,終釀成四十餘萬趙軍精銳盡歿於長平的慘劇。武安君的戰法就是“引蛇出洞”、“佯敗包抄”、“分頭截擊”、“困死餓死”。作為一個統帥,趙括主動出擊並沒問題,但情報工作不到位,在既定地形作戰,必須控制地形關節點,做到進攻時能穩住陣型,攻而有節,退而有踞;對秦軍行動缺乏預案,尤其秦軍詐敗未能識破,反而揮軍急追。結果秦軍死守壘壁,兩翼迂迴包抄,一部五千精騎巡殺於趙軍大營,一部二萬五千精卒斷前線趙軍後路,趙軍一斷為二,大營和前線互不救援,糧道斷絕。加上秦昭王親至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在長平之外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網,徹底斷絕了長平與國內的聯絡。
歷史不可以假設,如果廉頗不撤換,秦趙之戰大機率是平局結束,這從後續的邯鄲保衛戰可見端倪。作為秦趙決戰的戰爭整體來看,應侯用反間計破廉頗堅壁不戰、以拖待變的策略,以不敗戰神白起對決毛頭小夥趙括,先是勝了。但趙回施反間,造成秦國將、相失和,白起賜死於杜郵。平原君趙勝親率毛遂等二十死士赴楚歃血而盟,春申君將兵救戰;利用夫人為魏安釐王至親求救,激怒信陵君竊符、矯奪晉鄙軍救趙;捐家財、養死士,組織三千敢死民軍主動出擊,裡應外合大敗秦軍。尤其是應侯的恩公鄭安平率二萬秦軍降趙,王稷也與趙勾結,這也是秦國最大恥辱,終致應侯棄相、憂死(睡虎地秦簡《編年記》載張祿與王稷都死於秦昭王五十二年)。
秦國先勝後敗,可以用來說明廉頗不撤,秦軍必然無功而返,那對趙國本身就是大勝。前提是趙孝成王與平原君必須有亡國預判和以死求存的決心——既然敢硬搶秦國到嘴的南韓上黨郡的肥肉,必然得死磕到底。像虞卿指出的那樣,未戰而派貴戚鄭朱入秦媾合,實則動搖戰爭意志、斷絕諸侯救援的愚蠢懦夫之舉。廉頗以逸待勞死守長平,即刻合縱,寧割地與諸侯而不與秦言和,必然大敗秦軍於長平,雖白起也不得免。
事實上,廉頗策略無可挑剔。後三十餘年,秦軍少壯派李信率二十萬攻楚,被項燕大敗;始皇帝親拜老將王翦出戰,王翦、蒙武六十萬大軍不也堅壁不出,休養士卒提高士氣嗎?其做法何其相似也!孫子曰“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而且在戰國曆史上,最能戰的當數秦、趙、楚三國,項燕前已言,單就長平之戰而言,如白起所說:“秦雖破趙於長平,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趙軍被坑殺四十萬,亦殺秦軍二十萬,秦國精銳折損過半(還不算邯鄲損失),這是趙軍在被困四十六日、殺食兄弟屍身下取得的,趙括身先士卒殉國,亦可謂壯烈矣!
總之,長平之戰,延遲了秦一統六國的步伐,尤其戰神白起“死而非其罪”、秦國精銳折損大半;卻加劇了三晉滅亡,因為三晉老大趙國慘勝了,也只有半條命,秦國沒有給它二十年休養生息。
結論:同為贏姓後人,善戰的趙國,自趙武靈王、趙惠文王后,一代不如一代,即使取得長平之勝又如何?秦統六國的趨勢無法改變,再說李牧屢敗秦軍,又如何?廉頗可以勝秦,如果是趙惠文王、藺相如時代!當然,在趙武靈王盛年,秦還不是趙的對手。所以,軍事的背後仍是政治正確!?
回覆列表
長平之戰,並不是因為趙括無能,因為趙括接戰時,趙軍已經是到了不得不戰的地步,留給趙括的機動時間已經不多了。
但不得不承認相比著白起,趙括的實戰經驗差得遠。
另外及時不撤,也不會是秦趙平局的結果,此戰的勝與否主要在廟堂,秦國廟堂的君臣是鐵了心要打贏這場仗,從沒有想過後撤。對比趙國君臣,在氣勢上就弱秦國一截。
最重要的是此時秦國還有巴蜀之地的存糧,依然可以支援秦國,而此時的趙國已經是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了,即使在對耗,趙國也會被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