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壹父母
-
2 # 親寶貝望子成龍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受過委屈。委屈的程度取決於心裡的承受能力,有時,孩子會因為不被他人理解而感到委屈;有時,孩子是遇到一些不合情理的事情,也難免會覺得委屈。
當然,除了引起委屈的原因之外,感受委屈的深淺程度是由孩子的性格決定的,也和家庭的影響有很直接的關係。
有的孩子性格開朗、心胸開闊,不太容易感受到委屈,即使受委屈了,也會用有效的辦法排解心中的煩悶。
有的孩子性格敏感脆弱,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感到委屈,自己也沒有辦法從心靈的陰影中儘快走出來,性格的養成一個是天生的,一個是後天受各方面的影響逐漸形成的。
但是無論出於什麼原因,無論孩子的性格如何,當受到委屈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理解和安慰。
那麼,父母究竟該怎麼做好呢?
首先,一個完整和睦的家,是由父親和母親共同支撐起來的,父母之間恩愛無疑是對孩子最大的愛,和睦恩愛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大多性格是比較好的。單親家庭無論多麼富足,也不可能無憂,對孩子的成長多多少少會有心理上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只要單親父母多多的理解培伴孩子一般是看不出來的,但是最終還是會因為缺少支柱而變得殘缺不全,經不起風吹雨打。無論缺少父愛或母愛,會對孩子的心理形成和發育過程都會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孩子的信心、安全感、自愛和將來愛別人的能力都會由於雙親不全造成某些方面的心理缺陷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他(她)只有在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中才能茁壯成長,孩子需要爸爸,同時也需要媽媽,需要一個完整而且健康的家。所以孩子很多的性格缺陷是父母帶來的,人生很長也很短,其實細想來沒什麼值得計較和在意的,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多來源於自私的想法,對自己看的比其他任何人都重,包括自己最親的人,願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無私的愛
-
3 # 響果媽媽
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委屈,這也是我們作為家長經常擔心的事情。因為有時候孩子所受到的委屈將會給孩子的心靈遭成很大的創傷,而且這種創傷可能會在孩子的心中保留一生。不過,因為每個孩子的性格和生活的家庭環境不同,孩子受到委屈時的表現和自我排解委屈的時間也不同。
一旦得知孩子遇到委屈,家長應該耐心地傾聽完孩子的訴說,並且積極地去撫慰孩子,讓孩子體會到,他/她不是一個人在面對。這樣,孩子會盡快從壞情緒中走出來,開心勇敢地去迎接新的挑戰。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家長應該多陪伴孩子,多與孩子溝通交流,更要給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環境,讓孩子能茁壯成長!
-
4 # 小糰子在幼兒園
情緒每個人都會有,不僅小孩子會委屈、不開心,大人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緒,比如被人誤解、被領導批評、伴侶忽視等等。但小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弱,有了負面情緒就會當場發洩出來,不像大人能理智地控制情緒、合理地釋放情緒。父母這樣做,三個步驟就能幫助孩子排解心中的情緒。
案例:昨天一位媽媽問:孩子因為在幼兒園打了小朋友,因此老師取消了他糖果獎勵的資格。放學來接孩子的時候,孩子一見到媽媽就委屈地大哭起來。
分析:孩子因為年齡小,在跟人溝通交往方面不像成人那麼有經驗,另外,孩子常常對自己的情緒認識不清,不知道這個情緒是委屈,那個情緒是難過,因此在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不知該如何表達,尤其是大人如果不加以引導,孩子可能會透過哭鬧、打人、傷害自己等不當的方式來發洩情緒。
常見錯誤做法:很多父母見不得孩子有負面情緒,孩子一哭一鬧就心裡煩躁,想要讓孩子快速平靜下來,常常會採取以下做法:
粗暴壓制
有的父母性格急躁,看到孩子哭鬧時忍不住發脾氣、兇孩子一頓,這種方式表面上看是立即見效,可實際上,孩子是因為害怕才停止宣洩,並沒有幫助孩子排解出內心的不良情緒。時間久了,孩子內心積壓的情緒也會越來越多。
輕易妥協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哭鬧就心疼得不得了,立即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好好好,我們去買你最喜歡的玩具,寶寶不哭了啊!”“不哭了,不哭了,我們家寶寶最乖、最聽話了!”這樣孩子慢慢就會知道:原來我想要什麼東西,只要哭鬧就可以了,這對孩子良好的習慣培養很不利呦!
父母這樣做,3步幫助孩子排解情緒第一步,擁抱安撫
育兒界對“做什麼樣的父母”有一個十分流行的詞叫“平和而堅定”,首先,當孩子有不良情緒的時候,爸爸媽媽不能因此亂了陣腳,我們先要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溫柔地制止孩子的不良宣洩行為,然後輕輕地擁抱著他,撫摸他的身體。
等孩子的情緒慢慢平靜下來,再跟孩子對話,幫助孩子說出他的感受和需求。
第二步,對“症”下藥
孩子產生情緒都是有原因的,我們耐心地傾聽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後,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一般來說,孩子產生不良宣洩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願望或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這時我們可以跟孩子具體地說:“如果你想要XX,告訴媽媽,媽媽可以幫你拿。如果寶寶哭著說話,媽媽聽不清楚/不知道你想要什麼。”
2.渴望得到關注和愛
有時候孩子的不良情緒可能是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這時爸爸媽媽就要給孩子多一些陪伴,多一些肢體接觸。
3.消極感受
當孩子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情,可能會有一些消極的感受,比如恐懼、憤怒、委屈、傷心,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所以採取不當方式來宣洩。那麼我們可以採取我們正在講的三步驟。
第三步,教會方法
我們幫助孩子瞭解了自己的情緒後,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掌握合理宣洩情緒的方法,比如孩子如果感覺到委屈、心裡不舒服,可以哭一哭,媽媽會陪在你身邊;如果忍不住想打人,可以抱著枕頭打一打,或者到客廳裡打一打你的小沙袋。
-
5 # 善良初心
因為我的教師職業,我最常接觸的人群就是孩子,也經常碰到孩子委屈的來找我的情況。面對滿腹委屈的他們,經驗告訴我講道理是下下策。當你滿嘴道理時,細心觀察一下,你就會發現他們要麼不難煩,要麼更加委屈哭的更兇了。為什麼會這樣?很簡單你沒有弄明白他們需要的是什麼。
一、化解委屈的最好辦法是做合格的聽眾我們成年人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我們滿嘴的大道理,自認為很了不起,其實他一句也沒聽懂,我們口中的講理和忍讓,在他們眼中就是“你怎麼不愛我了?”當你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時,你會驚訝的人發現,他之所以委屈是因為沒有得到他認為的重視。而他之所以來找你訴說,也不是想聽一堆的道理,他就是來求安慰的、求抱抱的。我們應該讓他把不滿發洩出來,順著他的話去問“為什麼?怎麼了?然後呢?”,他說完了心裡的委屈也少了一大半。
二、重複事實讓他自己明白道理我們經常會看到如下情景:一些孩子自己不小心摔倒在地,家長心疼的趕緊安慰,並不斷告知錯不在孩子。更甚者還一邊拍著地,一邊叫罵“這該死的地,怎麼能把我們寶寶絆倒呢?”每每看到如此情景我都哭笑不得,這樣處理問題會塑造一個這樣的是非觀啊。我們應該怎麼做呢?當孩子委屈的表示自己被地絆摔時,我們要做的就是重複他嘴裡的話語,先安撫他,然後慢慢引導他把事情的經過仔細回憶,他在重複的過程中自己就會發現錯誤,建立孩子正確的人是非觀很重要,但不要教條式的灌輸,啟發式會更適合孩子的心理特點。
-
6 # 百合媽媽讀心理
我的孩子大概是因為不愛吃菜的緣故,所以脾氣不是很好,他常常會暴跳如雷、怒不可遏。
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我就會很痛苦、難過,也會有一團即將爆發的火在體內燃燒,恨不得將他暴打一頓。
但是,我從來沒有這樣做過,總是極力壓制自己的怒火,然後,馬上分析原因。
他發脾氣,多半是因為功課的緣故,要麼是作業量太大,要麼就是作業較複雜,有點超出他的能力範圍。
第一步,我會表達自己的情感。我對他說,你這樣子,媽媽很難過,也感到很生氣、很無助,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這樣做,可以把導火索引到我的一邊,轉移他的注意力,稍微澆滅一點他的怒火。
第二步,我會幫助他。不論他在學習和生活上遇到了怎樣的難題,我都會盡力幫助他。
如果是因為作業太多,我會分析一下老師佈置的作業內容,減去一部分抄寫之類意義不大的作業。
事實上,我一眼就可以看出,某些完全沒必要寫的作業,如果不是尊師重教、習慣養成,我或許會要求孩子不去寫某些作業。而有些老師佈置作業的水平真的不是很高,也不適合每一個孩子。
如此,他的心理壓力就會減輕好多,進而從容面對。
如果有些作業有難度,或者超出他的能力範圍,我會幫助、指導,陪他一起把作業完成,教給他面對難題的方法,同時無形中也教給他面對問題的方法。讓他學會,遇到困難,不再逃避,而是勇敢面對。
一般情況下,我做到以上兩點,孩子的問題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
孩子終歸是孩子,難題一解,就恢復了天真可愛的模樣,像個人間天使,讓我們忍不住愛他、疼愛他!
-
7 # 媽媽充電屋
我先講一個反面的例子吧。
六一兒童節那天,本應該是小朋友開開心心過節日,在商城門口我看到一個五歲左右的小男孩,特別委屈傷心的哭。因為媽媽新給他買了一個變形金剛,結果摔在地上,變形金剛的腿掉了。
小男孩開始開始哭,媽媽在旁邊吼。
“你就為這麼個玩具哭,你的眼淚是多不值錢,這個玩具才幾十塊錢,你哭成這樣丟不丟人……”
說實話,聽到這些話我心裡在罵娘,這是親媽嗎?在孩子心裡,他不會去衡量這個玩具貴還是便宜,他只會覺得我的新玩具壞了,很傷心。
所以,面對孩子的委屈,家長最重要的是要有“同理心”。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孩子的委屈,而不是“這有什麼大不了的,等你長大就懂了”這樣的說教。
理解孩子的情緒,接受孩子的情緒,讓他發洩出來。
他想哭,就抱著他讓他哭;他想發脾氣,就引導他既不傷害別人也不傷害自己的發洩。
我告訴孩子,生氣的時候不能打人,他說可以打牆。我說打牆手會痛,於是他自己說那就打軟綿綿的東西,比如枕頭,靠墊。
如果他不想說話,也不知道怎麼表達,家長可以用“同理心”引導孩子,用孩子的口吻說出生氣委屈的原因,有時候家長說到點子上,孩子就會“哇”的一生哭出來。聽到孩子哭,我就覺得不會有大問題了,把情緒發洩出來,就足夠了
我不希望孩子把情緒憋在心裡,我也不介意孩子哭,哭也是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
-
8 # 輕鬆育兒學堂
每個人都有情緒,孩子也不例外。
當孩子有負性情緒時,我們應該怎樣引導他處理情緒呢?
1.情緒不能壓抑,積多了容易成內傷。
哭鬧是孩子發洩情緒的本能,如果哭鬧有用,不妨讓孩子先發洩一下情緒。
2.理解孩子,幫孩子找到負面情緒的源頭。
父母要保持冷靜的心態,等孩子情緒穩定點再幫他分析情緒產生的原因,提出可行建議。
儘量不要在外人面前責罵管教孩子,要保護孩子自尊心。
3.教孩子用正確的方式來發洩自己的情緒。
比如:到安靜的地方一個人靜靜,到空曠的地方大聲吶喊甚至哭鬧都可以,和朋友交流,與父母溝通等。
4.父母處理負性情緒的方式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榜樣。
教育孩子前先端正自己的言行,如何引導孩子發洩情緒,父母處理情緒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法。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都要修煉的必修課,父母要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為孩子做好榜樣。
-
9 # 小毛阿姨聊營養
人們都用“娃娃的臉”來形容6、7月的天氣,這就說明孩子的情緒是多變的,一會哭鬧一會笑容滿面是很正常的現象。
雖然有時孩子受了委屈,哭鬧也會讓家長心煩,但這種不掩飾情緒、充分暴露的童真無邪,不也正是孩子的純真可愛之處嗎?就看家長如何看待孩子的情緒,如何引導和應對了。
我一位閨蜜對孩子情緒的處理堪稱一把好手!跟大家分享她是如何應對2歲半兒子的不良情緒的。
閨蜜“哄娃”3步法:共情--理解--鼓勵那天我帶我閨女去閨蜜家玩,小傢伙很喜歡我閨女。所以一看到我們進門就歡呼個不停,然後一溜煙跑去把自己的新玩具抱來想要跟妹妹一起玩,可是小傢伙跑得太快,一個沒踩穩就摔了個“狗啃泥”,重重的跌在地面上,牙齒磕到上嘴唇,一下子出血了,哇哇大哭。
我特別想問問大家,如果你是我閨蜜,這時候會如何安撫兒子?
遇到這種情況,我也既尷尬又心疼,忙不迭去安慰。可是我能想到的就是說:“沒事沒事,寶貝不哭,摔疼了,阿姨/媽媽給你處理傷口”之類的。可閨蜜沒有這樣做。
她先是把孩子從地上抱起來,看了一下傷口,出血量不多。然後就緊緊抱住孩子,讓孩子的頭靠在自己肩膀上,輕聲說:“摔疼了寶貝,媽媽知道你是想跟妹妹玩才摔倒的,媽媽明白你很疼,媽媽都懂。”
然後,她讓兒子坐在自己腿上,說:“寶貝,你跟媽媽說說剛才怎麼回事?”孩子抽抽搭搭的說,“我只是想把玩具給妹妹玩,但是不小心摔倒了。 ” 閨蜜答:“沒關係寶貝,摔倒一方面是地有點滑,但你跑的也有點快了是不是?” 孩子乖乖點頭。
閨蜜於是說:“那媽媽帶你去處理傷口,然後我們把防滑襪子穿上,拿上玩具去找妹妹好嗎?” 孩子欣然同意,還補充說,要把地面擦乾一點,剛才的委屈化解了一大半。
我在一旁看著,心生敬佩,閨蜜這是完美的做到了《正面管教》這本書裡建議的與孩子互動、溝通的方法:
第一步,共情,讓孩子知道有人對自己感同身受。充分表達自己完全能體會孩子此刻的痛苦、委屈。
第二步,理解,讓孩子明白父母並不會一味苛責,敢於表達。這樣能與孩子之間建立信任感,讓孩子願意向你吐露心聲,說清楚不良情緒的起因和來龍去脈,為下一步商量解決方案做好準備。
第三步,鼓勵,鼓勵孩子收拾自己的情緒,並與家長一起想出解決方案。即便是大人,有不良情緒也需要適當疏導和發洩,等孩子情緒慢慢平復,可以鼓勵他們和家長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孩子自己想出的辦法,會更容易實行哦。
《正面管教》這本書裡有一句話我每次看都讓我特別特別感動,說有科學家做了一項實驗,調查那些被父母劈頭蓋臉、不問緣由責備的孩子,如果爸爸媽媽願意聽你說明事情的前因後果,願意試著理解你,你會原諒爸媽嗎? 所有的孩子都回答:“當然!”
-
10 # 馮國強老師談新早教
小孩子遭受委屈會產生情緒負能量,積聚在心裡會影響心智發展,媽媽爸爸幫助孩子疏解和釋放這類有害的“毒藥”非常重要。
第一個辦法——傾訴,想辦法讓孩子把消極的感受說出來或喊出來,可以採用引導的方法,比如問他是難受呢還是生氣?讓孩子進行選擇,這樣可以避免他不知道如何表達;特別生氣就大聲喊,一般生氣就正常說,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克服不敢表達的障礙;還可以試用把比方的辦法,比如是不是象有好多小蟲子在心裡面抓你?等等,根據不同的情況盡情發揮就好,只要孩子開始傾訴就行,然後不要著急,慢慢地逐步深入地讓孩子儘可能把不爽的感受都說出來。關鍵是傾訴的開始不要急著追問原委,也不要老想辨別是非,那要等到情緒能量釋放的差不多之後才可以嘗試。
第二個辦法——運動,可以樹個靶子讓孩子用沙包或皮球擊打,靶子上面畫上或者寫上他討厭的事,把壞事打倒比起打“壞人”要好,萬一只能把委屈他的人標在上面,釋放之後應該讓孩子轉而“安慰或者原諒對方”,避免孩子把特定的人貼上標籤,影響日後的人際交往。
第三個辦法——塗畫,孩子壓抑在心裡的情緒和情感,有些時候不容易講出來,用運動的方法也可能放不開,這時媽媽爸爸可以跟孩子一起畫,關鍵是透過引導讓孩子主動地參與進來,比如把他喜歡的人和事物塗上漂亮的顏色,把討厭的塗上難堪的顏色,還可以引導孩子用比喻象徵的圖案去描繪心中的想法。
第四個辦法——模擬遊戲,準備一些模型道具,跟孩子一起玩消滅壞人的遊戲或者幫助弱者的遊戲,關鍵是根據孩子的反應相互變換角色,讓孩子從不同的角度發揮想象來釋放自己。
無論哪一種方法,媽媽爸爸首先要有同理心,一邊引導一邊注意觀察和體會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及時捕捉機會幫助孩子釋放情緒的同時,學著嘗試各種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不僅能夠解決眼前的問題,還能讓孩子學會日後如何處理衝突和壓力。
回覆列表
幫助孩子排解心中的情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一些委屈、不安和恐懼。不良情緒如果不被排解,積壓在孩子心頭,久而久之,就會變成比較棘手的心理問題。
事實上,在很多孩子成長過程中,類似委屈這樣的情緒非常容易發生,比如因為家長的不理解或不經意做出的舉動,可能會讓孩子感到委屈和不公正;再比如在學校裡,和老師和同學相處時,也有可能因為一些不合理,導致孩子出現委屈的情緒。
因為孩子天生的個性不同,有些孩子天性比較開朗,對這些委屈和不公正感受度不高,也有自己的辦法予以排解,所以不容易積壓在心頭,但對於一些偏內向的敏感孩子,我們則要多加註意。
尤其對於後者,這樣的孩子如果一旦找我們傾訴他們所受到的委屈,家長們一定要重視,認證聽他們講完自己的經歷,而不是隨意打斷評判,事實上,當孩子在講述的過程,就是傾倒委屈的一種方式,很有可能,當孩子說完,那種不快的感覺已經慢慢在消失了。
咱們的很多父母,非常喜歡講道理,而特別需要提醒的是,當孩子們願意向我們傾訴時,我們要管住那張馬上要講道理的嘴。關心他的感受,認同他們的感受比講一千句大道理都要重要的多。如果要分析孰是孰非,也要等孩子心情平靜了之後在進行,此時幫助孩子的分析也要多站在客觀事實上,而不是用主覌的態度進行總結和推測,反而不利於孩子正確看到剛剛經受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