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言論史
-
2 # 惡魔的糞叉
對於這個問題,看過二月河先生三部曲的書迷們肯定能總結出兩個答案:1.康熙晚年怠政,官場腐敗,弊端叢生,所以要“選個堅鋼不可奪其志的主子”,勇於任事,推動改革。2.方苞的那句“觀聖孫”,有個出挑的皇孫,可以保三朝明君。
其實這兩點都有其道理,二月河先生寫小說雖不能當正史來看,卻也不是空穴來風,史稿中都有旁證,各種講壇也都有分析,所以不再贅述。
這裡再補充一點個人觀點,看康熙如何選儲,要看康熙本人的政治模板是誰?後世把他吹成千古一帝(個人覺得算排的上號,但是千古一帝真是吹牛了,心胸和內部施政差太遠),他自己也是以此自詡,所以他的人生模板和超越物件呼之欲出,就是唐太宗李二陛下。
李家在唐肅宗之前是把皇子當狼養的,妥妥九犬一獒的培養方式,因而唐朝前期皇帝普遍一方面令皇子任事鍛鍊,一方面放縱皇子間競爭,由皇帝掌握最終平衡,太宗、高宗、玄宗、肅宗都是這樣脫穎而出的。這方面康熙學了個十足十,九犬一獒換了個偉光正的叫法喚作九龍奪嫡,本質就是一回事。
但是在最終做選擇時康熙做了長遠考量是一定,這裡面有很大因素來自老四老八政治勢力的基本盤。老四在朝中基本盤不寬,核心勢力來自家奴和滿洲勳貴。而老八的基本班底或者捧他做八賢王的是誰?漢族文官佔絕大部分!一旦老八上位,必定帶動漢族文官群體佔據朝堂主導地位,康熙心中滿漢之分很強,漢官在他手裡是工具、是奴才,等老八上位時籌功,誰是主子奴才就不好說了,搞不好會成為明末東林盈朝皇權旁落的狀況。這事根子上還是老八出身太低!所以他必須獲得外朝支援!這也構成了康熙後來攻擊老八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母衛氏,本辛者庫賤人”。當爹的這麼罵兒子老婆,簡直喪心病狂了,但是回味下其中的政治資訊,可以翻譯作“你出身卑賤,註定要登基必須屈從外朝勢力和漢官勢力,絕不是合格滿洲代言人!”
另外一點考量,老八性格溫文爾雅,妻子卻強勢。大家有沒有點對上號?對,有沒有點唐高宗和武后翻版的意思?八福晉家可是比武娘娘牛掰多了,好像是安親王嶽樂的嫡裔吧?瞭解清初歷史的人都知道嶽樂那是怎樣江湖地位吧?再往上倒可就是代善了。代善一脈雖與清朝始終可是他麾下的兩紅旗勢力終清一朝都是被打壓靠邊站的,何況八福晉老公登基?八福晉潑辣,再加上她有則天大帝三成手腕皇太極這支就要靠邊站了!所以老八後來被打擊的另一個官方原因就是,“你老婆不是個好鳥!”。這招可是被沿用到雍正朝老八徹底倒臺,這也是諸多觀眾不解的地方,為啥拿老婆說事?
康熙自詡千古一帝,肯定要做的比李二大帝強。強在哪?博格達汗未見得比天可汗高明,文治上貞觀諸臣群星璀璨,就算自己再抬高也不好說內政就是比貞觀強,但是有一點可以啊!選接班人,李承乾和李泰的故事就是個敗筆,李恪就是個茶几,雖然康大帝原來的太子也不咋地,那是因為生病,生病懂不?後來選的這個無論如何要比李治強,女禍肯定不能有,所以四爺就光榮入選了。
一家之言,從另一個視角給大家解解悶。
-
3 # 忠肝義膽嶽老三
一
康熙後期,“九子奪嫡”之勢愈演愈烈!而兩個王爺讓人印象深刻,一個是“賢王”八爺胤禩,一個“俠王”十三爺胤祥!
八爺稱為“賢王”其實正史上沒有記載,更多的是民間對他的稱呼,而他素有“賢名”,但是八爺之賢更多的是為了拉攏人心,實現自己政治目標奪取皇位。八爺就是四爺一生的勁敵,二人競爭勢同水火,而最終八爺還是以失敗告終!
十三爺是一代“俠王”,俠肝義膽,急公好義,他始終是四爺最得力的助手,在四爺脫穎而出奪取皇位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在雍正朝為國事操勞,最終英年早逝,被雍正封為“鐵帽子王”,世襲罔替。
其實八爺真的賢嗎?真不見得!
賢名更多的是從民間而起,以致眾官員也稱之為“賢王”,但是實際上八爺的所作所為絕對不賢!
江南水災,國庫空虛,幾百萬兩的短缺都驚天動地的,但是,八爺不聲不響地攬了上千萬兩。這麼多錢財,八爺是如何弄到的!只能說明八爺身邊都是財主,八爺也是種有搖錢樹。
實際上,想要擁有賢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捨得花錢,如果沒有錢不可能有賢名,故而,八爺的賢名我認為是用錢砸出來的,而並非做實事做出來的!當然,八爺擁有最得力的助手,九爺胤禟,十爺胤鋨,二人都是有錢的主!胤禟是納蘭明珠的女婿,胤鋨是宜妃的兒子,都是有身份的主,而八爺掌管戶部,本就與金錢打交道,從中抽了多少,難以明說!
故而,八爺的賢名更多的貪官汙吏給他的,他從中指不定花了不少的錢,有錢好辦事,這簡直不能再明確了!
二
其實八爺出身低微,雖然聰明異常,但是甚有野心!
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康熙讓眾官員推薦適合做太子的合適人選,八爺看到機會難得,就讓他的實力中堅力量佟國維聯合眾多官員舉薦自己,當康熙看到朝堂眾多官員聯名舉薦八爺之時,內心深為震驚,他沒想到八爺在朝堂之中的實力如此之大,他沒想當連佟國維這樣的要員都在選擇站隊,而引起如此之嚴重的結黨,讓康熙深惡痛疾!隨後,康熙讓佟國維自行退出,逐步瓦解八爺的勢力!
康熙五十三年,胤禩祭奠母親良妃,隨後給康熙進獻兩隻海東青竟然變成了奄奄一息的死鷹,讓康熙大為震怒,稱胤禩也辛者庫賤婦所生,此為“斃鷹事件”!
其實兩件事情已然讓康熙對八爺胤禩甚為反感,對他非常不喜歡,當康熙不喜歡的時候又怎麼會把皇位傳給他!
另一方面,胤禩一直在自己去爭!因為他知道自己出身低微,如果不爭一絲希望都沒有,如果去爭,還有一絲希望!故而他就拼命去爭取!
他把競爭搞的明面化,把局勢搞亂,然後搞渾水摸魚,故而他整了一系列的事情,無非就是為自己創造機會。但是康熙一直到臨終,頭腦都相當清醒,康熙的一系列舉動讓眾皇子摸不著頭腦,而他這一切都是為四爺做了準備!
三
相比八爺的競爭明顯,四爺更加穩重,他始終不暴露自己!
前期追隨太子,後來也是高調做事,低調做人,他敢於因難而上,敢於解決問題,他不懼權貴,鐵面無私!
而四爺這種處理事情的能力和方式都是康熙極為看中的!
因為康熙後期最大的問題就是國庫空虛和吏治腐敗!國庫空虛導致江南水災需要去募捐才能化解危機,泱泱大國淪落至此也是讓人難以置信,而只有四爺願意去挑這副重擔,而且成功化解難題!而吏治腐敗本身與八爺的實力就有很大的關係,他掌管戶部,涉及到錢財,而滋生的腐敗多與八爺有關!
一個是剛直不阿,能夠做實事,敢於大刀闊斧改革,一個姑息養奸,只會拉攏人心,以博得賢名!
這就是四爺和八爺的區別,故而,在康熙眼中,最適合皇位的只有一個,就是四爺胤禛!
而四爺繼位以後,也是不負所托,成功化解國內危機,扭轉了頹勢!為大清國續命,也為乾隆留下錦繡河山,夠他揮霍幾十年!
-
4 # 史海爛柯人
在康熙後期的九子奪嫡中,老八胤禩頗有才幹,素有“八賢王”之稱,但最終還是敗給了四皇子胤禛。究其原因,主要是胤禩前期鋒芒畢露,表現地過於積極,引發了康熙的反感。
康熙共生育了三十五個兒子,除去夭折的尚有二十四人。在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黜後,幾個才能卓越的兒子競相覬覦皇位,並透過各種手段來增強自己的勢力,進而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鬥爭,史稱九子奪嫡。
九為皇子分為四個派系,分別為皇長子黨、皇太子黨、皇八子黨和皇四子黨,其中又以皇八子黨的勢力最大,原本也是最有希望獲勝的。
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后,皇八子黨積極網路各方勢力,一時間頗為矚目。八子黨以老八胤禩為核心,另有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和皇十四子胤禎,同時又得到了朝中大臣佟國維、阿靈布、鄂倫岱、揆敘、王鴻旭等人的支援。
胤禩這個人是很有才幹的,而且待人謙和,總是一副謙謙君子的樣子。然而,他卻並未能看透康熙的心思。康熙第一次廢黜太子後,一直覺得胤礽並非無可救藥之徒,還是想給他翻然悔過的機會。特別是看到皇長子胤禔提議誅殺胤礽後,更為厭惡皇子間的黨爭。
而胤禩錯就錯在,前面皇長子胤禔已經觸怒康熙,自己還不知收斂,竟網路黨羽,企圖奪取太子之位。論能力,胤禩絕對具備為君的資格,但論人品,康熙卻瞧不上他。正因如此,康熙才責罵胤禩,並將其交與議政處審理。
康熙四十七年,即公元1708年十月初四,胤禩被革去貝勒,降為閒散宗室。到第二年三月初十,康熙再次立胤礽為太子,決定給他悔過自新的機會。不過,胤礽被複立後,再次結黨營私,因而徹底觸怒了康熙,被再次廢黜。
胤礽二次被廢后,皇八子胤禩再次看到了希望。但因為此前康熙便已注意到他的野心,因而對其十分提防。此後,八子黨自知胤禩希望不大,便轉而擁護皇十四子胤禎。這一轉變使得胤禩基本失去了奪取皇位的希望。
胤禎本是皇四子胤禛的親兄弟,兩人同母所生,但因自小不在一起長大,所以感情並不是很深。起初老十四是擁護皇八子胤禩的重要人物,到後期時又成了爭奪皇位的強勁勢力。
康熙晚年其實很看重胤禎,並命其為撫遠大將軍,統帥重兵前去征討策妄阿拉布坦。值得注意的是,在胤禎臨行時,康熙還親自授予他印信,特許其使用正黃旗纛,可謂極為莊重威嚴。
不過,在四個派系中,皇四子黨卻一直審時度勢,並給人以與世無爭的假象。到最後,其實大家看的很清楚,皇位肯定會在四皇子胤禛和十四皇子胤禎中得出。只是,胤禎根基尚淺,康熙還未來得及作出進一步安排,便突然病重。最終皇位還是落在了胤禛頭上,即歷史上的雍正皇帝。
雍正即位以後,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最初落幕。但此後雍正與其他兄弟間的鬥爭並未徹底結束。為了避諱,眾兄弟名字中的“胤”字均改成了“允”,並曾對多個兄弟進行打壓,最終允禩(胤禩)病逝于禁所,曾經的八賢王也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
5 # 江東汪郎
老子還沒死呢,你個兔崽子竟然敢拉幫結拜;危難時刻又不肯出頭替老子排憂解難,又不顧及兄弟之情,就知道在背後刷花槍。
老子恨不得掐死你這個無君無父、不敢擔當的兔崽子,你哪裡像是我玄燁的兒子,哪裡像是我愛新覺羅的子孫!
就你也敢在老子面前做小動作,誰給你的膽量來窺視皇位?你有什麼資格來窺視皇位?
站在康熙的角度來看待參與奪嫡的九個兒子,老八胤禩的印象無疑是最差的一個。
老八胤禩的“賢王”之稱是他拉幫結派的結果,這恰恰是康熙最厭惡的地方。康熙可以說是清朝少數幾個算是英明的帝王,他自比堯舜,比肩唐宗明祖,所以那種孤家寡人的思維是發自內心的。
康熙自己要做孤家寡人,自然也會要求他的臣子和兒子們都要做孤家寡人。
老八胤禩雖然有才幹,又有“賢王”之稱,但他太過算計、太過奸滑、太在意得失,不懂得為自己的父親排憂解難,這樣自然就遭到康熙的反感。
老八胤禩對待自己的兄弟沒有任何親情可言,這對康熙來說是最不能接受的。老八雖然謙和,但他看不透康熙的心思,這也是他無緣皇位的另一個原因。
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后,在老大胤禔提議誅殺胤礽後不知收斂,竟網羅黨羽,不知道替太子求情,只顧給自己造勢,意圖奪取太子之位。
這就讓康熙極為不滿,所以才會責罵胤禩,並將其交與議政處審理。
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廢后,老八黨鑑於胤禩的前車之錯,開始轉保黨羽老十四胤禎,這也決定了老八胤禩徹底失去了皇位爭奪的希望。
相反,老四胤禛能夠隱忍,還能挺身而出為康熙排憂解難,分數自然高於老八胤禩。無論是影視劇還是歷史上,老四胤禛的隱忍功夫是最高的,高到讓太子黨和老八黨都忽略了他的存在,高到讓康熙以為他真的是孤臣。
況且胤禛又能在關鍵時刻站出來為康熙解決難題,本身的才華也不弱於胤禩,分數值自然高於老八。
重要的是胤禛又給康熙生了一個“好皇孫”,明宣宗朱瞻基的典故想必康熙是非常清楚的。
這樣一來打破了民間富不過三代的傳統,這對康熙來說沒有什麼比國祚的延續更重要了。
所以康熙最後選擇老四胤禛繼承皇位,也就成為歷史的必然。
-
6 # 日小堯茗居
對於“八賢王”這個定義,康熙帝早就看透了,其他人還矇在鼓裡,我的看法是出乎意料的,“佟國維”的做法更是自取滅亡,這“賢”來自於虛榮。
都是康熙帝的一個種子,可是“地”不行,八阿哥胤禩的母親出身低下,他不服,他要改變命運,要與其他的兄弟們比個高低,比個你死我活,這就產生了“九王奪嫡”的格局。
八阿哥胤禩的動力來自於他的福晉的孃家,八阿哥胤禩的福晉是安親王嶽樂的外孫女,更是滿洲貴族的格格,這是一位在滿清王朝響噹噹的人物,就此;胤禩人脈大起。
康熙帝眼裡的八阿哥胤禩八阿哥胤禩一次又一次自毀前程
第一次:
熱河木蘭秋獮,太子胤礽的那個假“調兵符”雖然是十四阿哥胤禵乾的,就是八阿哥胤禩打的掩護是為幕後黑手操縱坑害太子胤礽。
第二次:
八阿哥胤禩分管戶部,那麼戶部的銀子被官員借走不還,不去積極追繳,反而敲邊鼓、背後打冷槍。
第三次:
康熙帝廢太子胤礽後,旨意說公推新太子,八阿哥胤禩發動了人海戰術,大搞串聯,大有不拿下儲君之位誓不罷休的勢頭,嚇壞了康熙帝,相當於一場宮廷政變。
第四次:
刑部買賣人命大案,八阿哥胤禩用非正常手段套取口供,使太子胤礽牽連其中,並連夜闖宮門私密向康熙帝打小報告就是讓康熙帝知道他掌握了太子的短處,要挾天子。
第五次:
下大力氣收買任伯安,企圖掌握所謂的“百官行述”,以要挾百官助他謀取儲君位置,沒得逞利用十四阿哥胤禵上摺子圍攻四阿哥胤禛私自銷燬他垂誕已久的百官行述。
第六次:
康熙帝壽誕之日,調換大將軍王十四阿哥胤禵敬送禮物,給康熙帝送上一隻“死鷹”嫁禍十四阿哥胤禵,為此,康熙帝說:人在做天在看!
康熙帝確認胤禩無緣儲君康熙帝對八阿哥胤禩的定位評語:小人一個,偷雞摸狗之事幹遍,胸無大志,結黨營私之徒,典型的陰謀家,不可大用。
縱觀八阿哥胤禩的一系列做法早就被那古怪精靈的康熙帝看的一清二楚,雖然康熙帝是以孝治天下,可不能不多想儲君的德性,祖宗的江山社稷若交到八阿哥胤禩這樣的人手裡,康熙帝是堅決不會的。他明明知道在康熙帝的後期朝廷出現了好多弊病,比如吏治腐敗、訴訟不公、稅制改革、庫銀不足等等需要一位剛強的漢子,那就是雍正帝。
(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
7 # 微風山谷1381
我們都知道,皇八子胤禩被稱為“八賢王”,那麼為何康熙卻捨棄了胤禩而選擇了胤禛繼位?下面我們就此問題簡單做以分析。
首先,康熙選擇了胤禛而沒有選擇胤禩,是從江山社稷的大局來考量的,胤禛比胤禩更適合做接班人。康熙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一生英勇果敢,征戰四方,建功立業,威鎮寰宇,開創了康乾盛世的美好開端,但到其晚年,朝政鬆弛,吏治散漫,官紳階層財富日益增長,而民間土地兼併嚴重,貧富差距越來越懸殊,朝廷稅收逐年減少,這些弊端康熙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卻無力去改變,因為一是康熙年事已高,而推行新政是一項極為複雜的系統工程,康熙現在已沒有足夠的精力去推行,再一個康熙末年,九子奪嫡,朝中亂象叢生,政局兇險,此時如果強推新政,必致朝局不穩,所以康熙寄望於自己的接班人,希望這個接班人能夠整肅吏治,推行新政。而胤禩為人過於圓滑,不夠剛硬,對下面的人又過於放縱,讓他來治國必然壞事,相比之下胤禛為人一向不苟言笑,處事剛正不阿,朝中許多官員都怕他,稱他為冷麵王,而對於朝政的諸多弊端,胤禛也與康熙看法一致,認為應該改變現狀,由他來繼承大統,必然能重新整理吏治,推行新政,領導大清走向中興。
再者,康熙沒有選擇胤禩,是因為胤禩的行事方式和風格與康熙格格不入,康熙難以放心將如此重任交給胤禩。縱觀胤禩在康熙晚年做的幾件事,都沒有給康熙留下好印象,反而增加了對胤禩的惡感,第一件是黃河大水,災區千里澤國,百姓流離失所,朝廷急需銀兩賑濟災民,而胤禩主導的戶部幾乎無銀可用,無糧可調,最後還是胤禛臨危受命,與十三阿哥胤祥一起前往災區,籌措糧款,賑濟災民,整個過程中身兼戶部主管的胤禩基本和個沒事人一樣,沒出過什麼力。第二個是追討國庫欠款,康熙經過黃河大水一事深感國庫空虛,決心委派一位阿哥主導追繳國庫欠款,此時康熙是滿心希望胤禩能夠挺身而出,為國追討欠款,為君父分憂,因此特地在胤禛去南方賑災還沒有回來的時候派下了追繳國庫欠款的差事,而胤禩認為這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差事,因此極力推諉,為此不惜辭掉主管戶部的差事,並推薦賑災還沒有回京的胤禛來追討欠款,很明顯,胤禩的這種小聰明小算計哪裡瞞得過睿智的康熙。第三個是審理刑場換死囚一案的事,康熙四十六年秋,大清國出了一件刑場上死囚被人為調包的駭人聽聞的事,知悉此事的康熙勃然大怒,決心徹查此事,為此他決定委派一位阿哥主審此案,並許諾成功審理此案的阿哥將被封為親王,胤禛在烏先生的指點下託病不出,胤禩自告奮勇,積極搶下這個差事,繼而在審理過程中又急功近利,為了儘快拿下此案,假傳康熙的旨意從主要案犯肖國興那裡騙得口供並連夜進宮報呈康熙,鋒芒所向,直指太子,後來得知整個過程真相的康熙怒不可遏,連呼該死,雖然審理結束後胤禩如願晉封親王,但此時他已經完全被排除在康熙心目中的儲嗣之外了。
除以上幾點之外,八爺黨在朝中勢力滔天,已危及朝局穩定,康熙不得不對其打壓,這反而使得胤禩離儲位越來越遠了。太子胤礽被廢,康熙命朝中眾官員推舉新太子人選,佟國維等官員認為時機已到,與八爺黨私下傳遞訊息,在朝中大肆串聯各級官員,一齊上書康熙推舉胤禩,一時朝中朋黨猖獗,烏煙瘴氣,八爺黨勢力滔天,儼然有逼宮的架勢,康熙冷眼旁觀,冷靜處置,借佟國維的侄子隆科多反水舉報其叔之機就勢罷黜了佟國維並欲趁機拿下八爺黨,雖然最終放過了胤禩幾人,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胤禩已經是上位無望了。
總的來看,康熙最後選擇了胤禛而捨棄了胤禩,是從大清江山社稷的大局來考慮的,胤禛不管從為人還是行事上看更適合作為康熙的接班人,而胤禩,正像康熙臨終前所評價的,處處學康熙卻又學得不像,康熙是以寬仁治理天下,而胤禩是以寬仁來博取名聲,籠絡人心,用胤禩來作為康熙的接班人,必然會使朝局更為混亂,進而斷送大好江山。
-
8 # 羽菱君
正史裡紛紛擾擾,說法太多,我們很難去固定一個確切的說法,畢竟雍正有沒有陰謀奪位尚且眾說紛紜,皇八子胤禩為什麼被康熙排除出儲君的選擇同是如此。我們不如遵循題目的出發點,來談談《雍正王朝》裡康熙為何不選擇胤禩吧。
老八在朝中素有賢名,看似是公認的,但在康熙心裡卻並不是這麼認為,康熙認為老八的“賢”是“偽賢”。劇中康熙說老八處處學他,但處處學的不像,他是以寬仁治國,老八則是以寬仁收買人心;他對下面已經放縱過渡了,可老八卻比他還要放縱,即便老八的寬仁是真的,也會把大清的江山給徹底毀壞。康熙很清楚,他治下的大清,雖有盛世之名,卻已經是個爛攤子。原因就是因為他的寬仁對官員放縱過度,導致了吏治腐敗,弊端叢生。
黃河四十六年發大水,澤國千里災民百萬,當時的朝廷卻拿不出錢來賑災,鄰省無糧可調,戶部無款可撥,而當時管理戶部的正是八阿哥胤禩。康熙從這件事開始下定決心要整頓吏治、改革弊政,但此後面對連續十幾年的奪嫡之爭,耗費了他大半精力,他有心無力,因此他只能把改革的希望寄託到繼承人的身上,把爛攤子丟給新君。康熙從河災這件事上看出了太子胤礽不是能君之選,同時也看出了胤禩是個放縱下屬,不能居安思危,言過其實的人,劇中康熙就在說胤禩虧他還臉面說什麼撥款救災。老八實際上從這件事開始就已經從康熙儲君人選當中排除出去了。
康熙曾把“整頓吏治,改革弊政”的希望寄託於廢太子胤礽,但他的確不是仁君之選。老八對下屬的放縱也讓康熙看不到他能有改革的決心。改革需要的是鐵腕手段,堅剛不可奪其志的決心,老八的放縱只會在康熙留下的爛攤子上越走越爛而已。因此康熙說即使老八的寬仁是真的,也會把大清江山給徹底毀壞。在康熙眼裡,胤禩跟胤礽其實沒什麼區別,也只有冷麵王的孤臣老四才符合他的標準。
康熙第一次廢掉太子時,老八也是同時被他廢掉的。但老八以為他的機會來了,他也太心急了,竟指使朝中官員聯名推他為太子。殊不知這是康熙的投石問路之舉,老八在這一役徹底暴露了他的野心,也暴露了他在朝中的勢力。這種相當於逼宮的行為,讓康熙極端憎惡,完完全全就是把胤禩當成了對立面,胤禩也徹底的遠離了他儲君的人選。相反的是,保舉太子的老四和老十三得到了康熙的讚許。因為他所不願看到的就是為了奪嫡骨肉相殘,老十三說了一句“無情最是帝王家”就被他圈了一年,但康熙卻認為他是最有兄弟之情的,換句話說,在他的眼裡像老八這種只知自己利益罔顧兄弟之情的人就是最無情的人。老八製造的“斃鷹”事件,更是進一步加深了康熙對他“無情之人”的印象。
歷史中的老八或許真有“賢名”,但劇中的老八卻明顯的犯了康熙的忌諱,這注定了不可能成為儲君人選,他以為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卻不知道他的一切都在康熙的掌握之中。康熙需要的是拯救大清的中興之主,因此最終選擇了務實剛毅的雍正。 -
9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很多人都為胤禩打抱不平,都覺得胤禩能力又強,支援率高,為人賢明,實在是繼位的不二人選,康熙為什麼不立他為太子呢?
(胤禩劇照)
其實,說這個話的人,忽略了兩個嚴重問題:
第一,康熙想過太子之位,要在兒子中擇優錄取嗎?
第二,康熙如果決定太子之位擇優錄取的話,胤禩是他選擇範圍裡的人嗎?
咱們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康熙從來就沒想過要把太子之位拿出來,在他的兒子中擇優錄取。他在胤礽剛一歲的時候,就立他為太子。立他為太子後,他就一直在培養他,沒想過做其他選擇。
矛盾是康熙的皇長子胤禔惹起的。皇長子不服作為皇次子的胤礽被立為太子,他想當太子,所以就處處找胤礽的茬兒。胤礽因為一歲就被立為太子,可以說從小嬌生慣養,身上的毛病肯定很多,茬兒一找就是一大把。當然就惹得康熙不高興。
康熙不高興,其實也沒想過要廢黜他。但是後來,在康熙斥責他以後,他半夜三更跑到康熙帳篷外,往裡偷看。不管他是出於什麼目的,總之康熙認為這是胤礽想對他“欲行不軌”,非常生氣,所以就把胤礽給廢黜了。
康熙廢黜了胤礽,只是想給胤礽教訓,讓他知道好歹,也沒想過要換人。卻是康熙的兒子們,以及朝中的大臣們都理解錯了,以為康熙想換人。於是大家就開始競爭,各種招數都使出來了。
(胤礽劇照)
後來,康熙覺得胤礽改造得差不多了,暗示大家重新推薦胤礽當太子。沒想到大臣們沒明白康熙的暗示,絕大多數都推薦八皇子胤禩。這讓康熙震驚又憤怒,所以不聽大臣們的,又把胤礽立為太子。
後來,不成器的胤礽,又重複犯了第一次犯的錯誤,攛掇大臣向康熙提出請他休息,讓胤礽上位當皇帝,所以康熙又再次廢他。
咱們再回答第二個問題。康熙如果決定太子之位擇優錄取的話,胤禩是考慮範圍裡的人嗎?
不是。
清朝是一個很重視出身的人,康熙也不例外。康熙為什麼要立皇次子胤礽為太子,而不立皇長子胤禔?因為胤礽是嫡子,胤禔是庶子。嚴格說起來,胤禔的水平能力不知道要高胤礽多少倍,又是長子,為什麼康熙不立他?這已經說明了一切。胤礽的母親是皇后,出生高貴,康熙重視的正是這一點。
我們來看胤禩。胤禩的母親衛氏是包衣之女,包衣也就是家奴,地位之低可想而知。而且衛氏生下胤禩以後,都沒有資格撫養,要送去給皇長子胤禔的母親撫養。也就是說,胤禩的出生,比胤禔還不如。康熙既然連胤禔都瞧不上,沒有把他作為立儲的考慮範圍,如何會考慮胤禩呢?
(康熙劇照)
回答完這兩個問題後,我們再來看胤禩身上的那些優點。在康熙看來,這些優點一下全都變成了缺點。
比如他能力很強。一個能力很強的人,如果對主上忠心耿耿,這當然是優點,能幫主上做很多事情。但是,如果他對主上有二心,這還是優點嗎?那是十分危險的事情。(這裡說的主上,並不是康熙,而是康熙準備將來傳位的胤礽。)
再比如他的支援率高。康熙依然會想,當胤礽當皇帝以後,大臣們都支援胤禩,而不支援胤礽,這不是犯上作亂嗎?所以,這依然是缺點。
又比如他的為人賢明。賢明是隻有主上才有的品德,一個臣子,就應該做忠臣,做直臣。如果太賢明,人氣就到臣子那裡去了,那依然是危險事啊。後來雍正上臺後,胤禩還表現出艱苦樸素的樣子,雍正就問他,你這艱苦樸素是做給誰看的?你還想籠絡人心嗎?雍正真是一針見血啊!
至於康熙為什麼傳位雍正?我要另文解讀。
(參考資料:《清史稿》)
-
10 # 帶球想過人
八阿哥的“賢”徒有虛名,是沽名釣譽,在江南百萬災民面前沒有見到他的身影,只知道他辭去戶部的差事,在逃避!在追繳國庫欠款事,他自認沒有辦法而舉薦他人,又是在逃避!
就這樣逃來逃去,皇位的位置離他越來越遠,直到失去所有的機會,八阿哥是有本事,但沒用隊地方,他身邊是有很多人支援,但都是烏合之眾,所有人加起來頂不上一個鄔先生!
此外,他還學習康熙,晚年的康熙用仁孝治理天下,但已經把天下治理的一塌糊塗,八阿哥不思進取還在學習用這樣的方法治理國家,如果把皇位傳給他,大清國會滅亡得!
知子莫如父,做為千古一地帝的康熙是不會選錯接班人的。
最後,開個玩笑,靠“八王大”和“大八王”的人也能當上皇帝?
-
11 # 河中的小鯉魚
賢王的稱號可謂是害了胤禩,讓康熙覺得他已經跟大臣形成了利益結合體,而這種利益結合體會讓胤禩做決策的時候被掣肘,傾向於偏向支援他的大臣群體,並不一定有利於國家,所以康熙不用胤禩就是要避免皇權被大臣綁架!而胤禛一直標榜自己是孤王,沒有什麼明顯的大臣群體支援他,這就讓康熙覺得他會從皇權和國家的角度去處理事情,而不是順從於利益集團,最終選擇了胤禛。
-
12 # 揚沙蔽日
太子這個職業很尷尬,做的好了說你覬覦帝位,做的不好是難堪大任。權力生效期是老爸死的那天。胤礽就是受不了這樣的折磨才幹出傻事被廢。
康熙讓群臣推薦太子,以佟國維為首的重臣推舉胤禩,康熙不高興了,八阿哥未曾更事,且其母家亦甚微賤,爾等其再思之。”(《聖祖實錄》卷二三五),明擺著,康熙不中意老八,至於說什麼他親媽低賤,都是託詞。太子胤礽倒是皇后生的,還不是給廢了。後來九阿哥,十四阿哥以及朝臣督撫都保舉胤.禩,這時候康熙已經不是看不慣的問題了,而是震驚和猜忌。一個皇子籠絡人心到這個地步,康熙感到了威脅的存在。康熙評價胤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加上斃鷹事件,胤禩基本失去爭儲的條件。
雍正倒是擺出不爭儲位的樣子,好像超然物外,只是一心辦事,其實知子莫若父,康熙評價雍正,低調陰韜,喜怒無常。看著你挺低調,其實是心裡憋壞。康熙還是喜歡十四阿哥,說他心直口快,魯莽幼稚。
至於大位最後傳給了老四,而不是老十四是為什麼,只能說聖心難測了,這也是野史最愛講的故事。雍正繼位或許皇孫說(乾隆)也有一定道理。
-
13 # 我說無名
雍正實力不及八阿哥而最終上位做了皇帝,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有一群好幕僚。四爺文有鄔思道,武有十三爺,這兩個人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而八爺身邊的那群人,雖然不缺乏忠心和聰明,但在審時、度勢、做事的謀定上,是不及四爺他們這幫人的。二,有一個好兒子。雄才大略的康熙對朝廷的謀劃,既憂一世、慮後世、又希翼千秋萬代。四阿哥的兒子弘曆表現非凡,深得康熙歡心,由此而促成康熙把繼承人的砝碼放在四阿哥身上,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三,有一身好乾才。四阿哥最終成功上位,與自身的能力有很大關係,我們從電視劇中可以看到,四阿哥做“孤臣”、燒“百官行述”、籠絡老十四等等等等,想事做事都是謀定而動,十分老到的。結論:四阿哥讓父親看到他是最合適的人選,所以,在皇權爭奪戰中,老四勝出,出人意料的上位了。
-
14 # 茶迷酒痴
老四的實力不及老八,冷王與賢王的能力確有差距,還有國家需要的,兩王有不同的給與,如老八繼承大位,清廷就不會延續近三百年。
-
15 # 步武堂
如果從電視劇和小說的角度來講,四阿哥胤禛的實力“看起來”不如八阿哥胤禩,但是,這其實僅僅是表面現象。
四阿哥胤禛的實力,只是一開始比較弱,但是他的實力是逐步強大起來的,八阿哥胤禩的實力一開始比較強大,但是到最後他的實力幾乎被消耗殆盡,此消彼長的結果,就是四阿哥胤禛在奪嫡之爭當中勝出。
無論是在小說還是電視劇當中,“九子奪嫡”都是《雍正王朝》的重頭戲,四阿哥胤禛就是在這個“九子奪嫡”的儲君爭奪大戰中從一個不被普遍看好的“冷麵王”,一步一步的最終勝出,成了康熙的繼位者雍正皇帝。
最初,四阿哥胤禛幾乎是沒有什麼奪嫡的實力,但是在一那場黃河水災之後,胤禛開始積攢自己的實力,同時透過各種手段,削弱競爭對手的實力。
在應對那場水災的過程中,胤禛不但削弱了太子和八阿哥胤禩的實力,還透過自告奮勇赴江南籌款賑災的優秀表現,在康熙面前給自己加了分,從那時起,四阿哥胤禛開啟了他的奪嫡征程。同時也搭建起了自己的“奪嫡班底”。
我們看看此長彼消的過程和結果。
康熙四十六年,連日暴雨導致黃河氾濫造成嚴重水災,康旭為此心急如焚,此時,太子已經代理朝政好幾年,而八阿哥胤禩也已經是屬理朝政分管戶部的實權阿哥,而四阿哥胤禛僅僅是一個“散軼皇子” 康熙並未讓他辦任何差事。在滿朝文武的眼裡和印象當中,這個不太合群的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都是太子胤礽的鐵桿。
但是,種種跡象表明,這個不聲不響的四阿哥胤禛已經開始了他的奪嫡之路,在太子和八阿哥胤禩在朝堂之上要麼敷衍搪塞要麼高談闊論的時候,四阿哥胤禛不顯山不露水的跑到戶部去清查國庫的存銀和災區周邊省份的糧食儲備去了。
這顯然是有準備而去的,當胤禛帶著國庫空虛的幾乎沒有可撥的庫銀,而災區周邊省份也沒有可以調撥的糧草的調查結論向康熙彙報的時候,太子胤礽和八阿哥胤禩在康熙面前就已經形象大損:太子胤礽代理朝政,八阿哥胤禩分管屬理戶部,錢糧兩項他們都脫不了干係。
面對無銀可用,無糧可撥的局面,雍正的“赴江南籌款賑災”的建議,以及主動請纓辦理這個差事的舉動,以及後來的圓滿完成任務,讓雍正從貝勒變成了郡王,地位超過了八阿哥胤禩。
這是第一次“此長彼消”。
四阿哥胤禛和他的對手的實力第二次“此長彼消”,是發生在第一次廢太子之後 ,直到飛太子胤礽復立的這個過程。
當然這個過程其實是胤禛在他的師爺鄔思道的指點下正確的利用了康熙與八阿哥胤禩之間的矛盾與鬥爭進一步削弱了八阿哥胤禩的實力,並推出廢太子以隱藏自己的奪嫡意圖,再一次贏的康熙的信任與讚賞,增強自己的實力,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團隊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當中,四阿哥胤禛採納了鄔思道的建議,用“把自己搞病”的“苦肉計”,把八阿哥胤禩推倒了與太子胤礽正面交鋒的前臺,而利慾薰心的八阿哥胤禩,確如鄔思道所預料的那樣,透過審理刑部“買賣人命”的大案,拿到了太子胤礽“貪贓枉法”的證據,並在康熙面前用手中的把柄逼迫康熙“廢掉太子”。
八阿哥胤禩的行為,不但給了太子胤礽一個致命的打擊,同時也在康熙的心中留下了一個陰險狡詐的致命印象。
於是太子在康熙的心理變得“病入膏肓”,利用張廷玉燒掉太子胤礽貪贓枉法的證據,與其說是保護太子,不如說是保全自己的面子。
而八阿哥胤禩採用的“誘供”和“藏匿證人”的小動作,讓康熙震怒之餘,連罵三聲“其心可誅”。
在康熙的心中,這兩位都已經是“不可救藥”了。
而在太子第一次被廢之後,康熙做出了“公開推舉新太子”的決定,讓八阿哥胤禩看到了希望,他開始了積極並且高調的爭取新太子人選的活動中,他相信自己的實力,沉醉於“八賢王”的美譽,同時做出了與上書房首輔佟國維結成聯盟的致命的錯誤決定。
他相信,壓倒多數的選票一定會左右康熙的選擇,但是,在得意之餘,他忽視了一個巨大的風險,那就是他犯了“結黨”的大忌。觸動了皇權的根本。
康熙一悶棍下去,打散了八爺黨和佟國維之間的聯盟,透過罷免佟國維,讓那些壓倒性多數的選票瞬間化為烏有。
而四阿哥胤禛卻再一次採納了鄔思道的建議,和十三安阿哥胤祥一起保舉復立廢太子胤礽。取得了康熙的讚賞。這個回合,胤禛得到了滿分。
同時,在這個回合當中,胤禛的團隊更加成熟,除了鄔思道和十三阿哥胤祥之外,他還與已經升任首輔大臣的張廷玉和康熙的侍衛領班圖理琛,貼身侍衛張五哥建立了牢固的同盟關係。
這個時候的四阿哥胤禛,其實力已經超過了八阿哥胤禩,只不過胤禩既看不見又不願意面對。他唯一的瓦解動作,就是透過舉薦四阿哥胤禛的包衣奴才,團隊的重要人物年羹堯,讓年羹堯和胤禛之間有了一些“芥蒂”而已。
所以說,在太子第二次被廢之時,四阿哥胤禛的實力已經到了可以策劃陰謀來“扳倒太子”而康熙沒有明顯察覺的程度,這個時候還能說胤禛的實力比如八阿哥胤禩嗎?
八阿哥胤禩對自己的實力其實一直是有著不切合實際的判斷,表面上看,他的身邊有九阿哥,十阿哥和十四阿哥三位實力不俗的王爺,還有在滿朝文武當中的“八賢王”的人氣和美譽,實力最強的時候,還有號稱“佟半朝”的支援和幫助,但是這個勢力的基礎並不牢固。
和佟國維的聯盟,其基礎是“利益交換”。一旦利益基礎破滅,這種聯盟會瞬間瓦解。康熙用了一個隆科多與佟國維達成新的利益交換的時候,就輕易地瓦解了這個看似強大的聯盟。
而八爺黨內部的核心成員之間也是各自心懷鬼胎,其中十四阿哥胤禵就是一直在創造表現自己的機會來取得自己脫穎而出單獨取得奪取儲君之位的機會。
當太子胤礽恢復自由,即將復立的時候,十四阿哥胤禵和十三阿哥胤祥大打出手,其實就是他在康熙面前的一次表演,表面上是在位八阿哥胤禩打抱不平,其實是在火上澆油。
但是,他的這個舉動還是得到了康熙的讚賞,或許是康熙將計就計,透過重用十四阿哥胤禵進一步瓦解八爺黨的實力。
而第二次扳倒太子的時候,四阿哥胤禛已經不用“坐山觀虎鬥”,而是把各位皇子甚至是康熙玩得團團轉。
指使心腹年羹堯血洗江夏鎮,奪取了《百官行述》並付之一炬,算是對太子和八阿哥胤禩實力的“釜底抽薪”,透過八爺黨之手,把太子勾結任伯安的親筆信交到康熙手中的,逼迫太子“狗急跳牆”意圖謀反,導致太子第二次被廢。
這個時候,胤禛的實力在諸皇子當中已經無人能比。
當然,胤禛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起決定作用的靠山,這個靠山就是康熙。
康熙能夠成為四阿哥胤禛的靠山,是胤禛自己用“忠心”換來的。在康熙面前,胤禛就是一個能為自己著想,能顧全大局,並且不覬覦皇位的“堅剛不可奪其志”的理想繼承人。
康熙這個靠山,是四阿哥胤禛最終勝出的決定性因素,沒有這個靠山,就是實力再強也未必可以笑到最後。
說到底,決定權還是在康熙皇上手裡。
-
16 #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從《雍正王朝》電視劇來講,有兩條,第一是邪不壓正,第二是功夫下在了點上。
在電視劇裡,雍正以孤臣自居,行的正坐的端,以社稷和朝廷大局為念,這是他成功的根本。鄔先生為什麼幫他?就是因為這個。“只有四爺您心裡裝著社稷蒼生。”
還有十三爺,“四哥你怎麼就不能去爭當太子呢?”
正直無私的人,其魅力自不可擋。因為人人心裡都有一杆秤,邪終不能壓正。
其次一點,他的策略對頭。鄔先生教他躲開刑部案,這是勝負的關鍵。八阿哥沒看到裡面的兇險,把自己陷進去,結果輸的一塌糊塗。
為什麼呢?因為奪嫡的功夫不能做在群臣,不能做在對手,更不能做在太子身上,必須做在康熙身上。認識康熙,理解康熙,把握康熙,順應康熙,這才是致勝之本。
鄔先生是唯一能夠把準康熙脈搏的高手。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關於雍正是怎麼贏的記錄不多,但是胤禩是怎麼輸的寫的很多。胤禩出身不好,不得聖心。群臣推薦胤禩,康熙直接批示讓“別舉”?大學士馬齊不聽聖旨再次舉薦胤禩,遭到嚴厲訓斥。
很明顯,胤禩之敗一是出身低,二是結黨。
-
17 # 非華說
胤禛的實力並不是不及八阿哥,而是胤禛以他低調的手段騙過了康熙,騙過了他的競爭對手,最後取得了成功。八阿哥雖然有佟國維,阿靈阿這樣的大臣,但是後期胤禛外有川陝總督年羹堯,內有九門提督隆科多,實力完全不遜於八阿哥,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四阿哥胤禛如何一步一步登上皇帝之位的。
其實四阿哥和八阿哥都是可以成為皇帝的人選,兩個人都很有才華,又有領導力,又有人格魅力,有理想,有抱負,我想不論誰成為皇帝,都可以做的比較成功。但是八阿哥太張揚了,八阿哥本來是最受康熙喜歡的阿哥之一,二哥除了四書五經以外,滿族騎射技術在阿哥中也可以說是名列前茅。但是八阿哥利用道士張明德,搞出王上加白是皇的輿論,讓康熙很不喜歡,甚至開始討厭。海東青事件康熙罵八阿哥出生底下的狠話。海東青事件就是歷史上的斃鷹事件,也叫死鷹事件,康熙外出巡遊帶著八阿哥,後來八阿哥因為母親忌日推遲,事後,他送康熙兩隻海東青作為賠罪。但是海東青到了康熙手裡已經死了,康熙十分生氣,貶了八阿哥。
和八阿哥的張揚不同,四阿哥胤禎每次和康熙出去都盡心盡力,並且考察風俗民情,一一記錄在冊。即使後來被封為和碩雍親王,他仍然以天下第一閒人自居,並且和自己的每一位競爭對手關係都不錯,比如八阿哥,三阿哥。太子第二次被廢,最有希望登上皇位的是八阿哥,三阿哥,十四阿哥。八阿哥太張揚,第1個被打壓,三阿哥當時糾結著一大批讀書人編書,背地裡卻以儲君自稱,康熙只是沒有點破他。十四阿哥在八阿哥被打壓以後,反而當上了西北大將軍王,成為八爺黨的第2個頂樑柱。但是十四阿哥善於帶兵,卻不善於治政。這時候反而你天下第一閒人自稱的四阿哥,性格沉穩,處事得當,自然凸顯了出來。
成為和碩雍親王以後的胤禛和當時川陝總督年羹堯交好,又和康熙晚年最信任的人之一,隆科多關係密切。隆科多在康熙晚年十分受到重視,康熙甚至把監視被廢太子的重任和隨時彙報眾位阿哥的舉動的事情,交給隆科多。當時隆科多作為九門提督和步軍統領負責京師防務,年羹堯更是在康熙去世的最後一年,代替奔喪的十四阿哥,當上了西北大將軍王。所以年羹堯和隆科多一個內一個外,成為胤禛的左膀右臂。胤禛登基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剛剛登基的雍正皇帝為了穩定人心,又將八阿哥封為和碩廉親王,穩住八爺一黨。等到雍正四年,還未坐穩的雍正立馬就處理了八爺一黨。
回覆列表
首先,八阿哥並沒被人稱為“八賢王”,鼎鼎大名的八賢王的原型也不是他。其次,康熙不選他而選四爺接班,在不考慮四爺的能力的前提下,是他自己在作死。
歷史上其實並沒有八賢王這麼一個說法,“八賢王”主要出自於《三俠五義》和《楊家府演義》,都是宋朝的故事。而這位王爺的名字雖然叫趙德芳,但是其原型卻不僅是趙德芳,還有趙元佑等人的形象糅合在裡面。
不過怎麼算,也算不到八阿哥身上去。因為在康熙還在的時候,斷不會有這麼露骨的頌揚傳世。而康熙死了以後,雍正更不會允許別人這麼盛讚這位奪嫡的對手,只會把他批倒批臭,怎麼可能頌揚他是賢王呢?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在前往熱河巡視途中,經由密雲縣、花峪溝等地,胤禩原該隨侍在旁,但因當時恰是其母良妃去世三週年的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親,未赴行在請安,只派了太監去康熙處說明緣由,表示將在湯泉處等候父皇一同回京。這原也沒什麼,但壞就壞在他託太監送給康熙的老鷹開啟來竟奄奄一息,令康熙極為憤怒,認為這是八阿哥對自己的詛咒,當即召諸皇子至,再責胤禩, 並說:“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史稱“斃鷹事件”。
這一事件爆發後,八阿哥想要做太子的可能性基本就已經斷了,皇位也就基本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四阿哥的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