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局勢君

    一句話:潛力很大!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隔壁的敘利亞開始說起。自從2015年國慶節俄羅斯空軍進入敘利亞之後,敘利亞的戰局就發生了變化,政府軍幾乎是反敗為勝、收復失地的節奏。大家可不要以為這都是俄羅斯的功勞,其實背後出錢最多的就是伊朗。

    自從2015年7月份因為伊朗核問題協議而擺脫了各種制裁之後,伊朗的經濟就進入了快速增長階段。快速增長一方面來自大量出口石油的收入,另一方面來自全世界外國資本的投資。有了這樣的良好局面,伊朗才有實力去支援敘利亞、支援伊拉克、支援黎巴嫩、支援葉門胡塞武裝,支援巴勒斯坦人民。

    要不是特朗普這一次下狠手叫停了這種良好局面,伊朗國力的前景不可估量,伊朗在中東的勢力範圍也將大的嚇人。

    伊朗最主要的收入來自於石油的出口,但是伊朗跟其他的石油出口國家又不太一樣。其他的石油出口國比如俄羅斯、沙特、委內瑞拉、伊拉克等國,她們因為過度地依賴石油產業,而導致國內其他行業發展的非常的不均勻,製造業普遍不行,但是伊朗卻不是。

    伊朗的國內製造相對而言是中東地區非常完善的。伊朗不但石油化工行業發展成熟,而且可以自己製造民用車輛,每年的出口量在1000萬輛以上;同時伊朗還可以自己製造坦克和導彈,甚至開始研製自己的飛機,世界上能自己造飛機的國家沒有幾個。

    另外,作為一個宗教國家,伊朗政府並不是特別的保守和封閉。除了和美國以及美國在中東的那幾個盟友關係差以外,伊朗和世界上其他的大國和強國的關係都保持的不錯。這就使得伊朗在國際上的地位不至於太過於孤立,而且它引進外資方面也比較容易。

    但是因為伊朗是什葉派,和美國在中東的遜尼派宗教國家關係很差;再加上歷史上和美國之間的仇恨,就導致美國成了伊朗經濟發展的最大阻力和最不確定性因素。如果不是這個原因的話,伊朗絕對可以晉升為和土耳其平起平坐的中東強國。

  • 2 # 李姓先生

    伊朗是一個位於中東地區的穆斯林國家,其領土面積為164.8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18位,相當於4個日本或者6個英國的面積。截止2017年底,伊朗人口總量已經超過8000萬,經濟總量4400億美元,人均GDP為5400美元。根據伊朗目前的發展狀況判斷,它屬於中等偏上一點的發展中國家水平,發展水平不高也就意味著伊朗的發展潛力十分巨大。

    伊朗國土主要由高原和山地組成,伊朗的平原面積較小,國內大部分地區都偏乾旱,所以伊朗的可耕地面積佔國土面積的比重非常低。儘管伊朗的國土十分遼闊,但是它的土地質量並不如英法等國優良,不過讓伊朗人感到慶幸的是他們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截止2011年,伊朗的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550億桶,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十分之一,位居世界第三位;另外伊朗的天然氣儲量為33.7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總儲量的17%,僅次於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二位。正是由於伊朗具有豐富的油氣資源,所以能源出口幾乎也成了伊朗的經濟命脈,這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伊朗的工業發展。

    當然,自然資源的豐富往往並不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國家發展強大的有利條件,有時它甚至會阻礙某些國家的工業化程序,所以豐富的自然資源只能是伊朗潛力的一個很小因素。綜合伊朗的人口、自然條件、政治體制和社會文化來看,即便伊朗社會獲得充分的發展,它的綜合國力也很難超越英法,跟德國和日本更是會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義大利應該就是伊朗的潛力極限。

    儘管伊朗的領土面積很大,但是由於其國內多高原和山地,並不利於農業和城市的發展,所以伊朗的人口承載能力相比於其廣闊的國土面積而言並不大。另外雖然伊朗由於受到西方國家的技術和武器封鎖而建立了相對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但是伊朗的教育水平和創新能力普遍都比較低下,伊朗人民的思想也更加保守,這些都不利於伊朗工業的獨立發展。伊朗的工業重心都集中於能源領域,其所謂的完整工業體系實際上非常簡單而脆弱,對能源的高度依賴必然會限制伊朗的工業發展。(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義大利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強國,其國土面積為30萬平方公里,人口6000萬,人均GDP高達3.2萬美元。綜合以上各方因素來看,如果伊朗能夠達到義大利的發展水平,那麼這幾乎就是伊朗的潛力極限。不過對於伊朗而言,如果它想要徹底地釋放自己的國家潛力,就必須先在國內實施徹底的政治和經濟改革,並且宗教對於社會的控制也要進行必要的調整,這是一切發展的前提。如果伊朗繼續延續目前的國家政治、經濟和宗教體制,那麼現在的伊朗差不多也已經發展到頭了。

  • 3 # 隨雨飄渺

    伊朗國家潛力概括為三方面。

    一:民族工業體系結構不是完整性,根本就不發達,技術創新能力滯後。

    人口總量達8000多萬人口,但人均靠農業生產為主,但缺水嚴重,制約了農業生產提高,工業化程度不高,突出的是軍事工業為主體,民用工業不發達,很多產品需要進口。

    自然資源豐富,石油在波斯灣附近集中,金屬礦產資源豐富,但採礦裝置技術含量不高,由於是計劃經濟為主,因長期制裁下,造成的自我封閉,才造成的普遍開採治金工業技術含量低下,產品出口以低端製成品及原材料才主。

    綜合上述三點伊朗資源豐富,國土面積大,人口多,潛力很大,但自我封閉,排外自大,國家廉潔自律差,荒漠化嚴重,由於極度缺乏水資源,制約了工農業的發展,長期計劃經濟使企業行政化,制約了經濟建設效益發揮。

    宗教極端化,制約了人的思想大解放,無法轉換為工業效率提高,長期被封鎖、被制裁制約了,引進吸收外國先進技術創新成果,制約了工農業及採礦業整體與世界同步。無法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

    潛力巨大,但無法發揮,無法成為先進技術國家,經濟開發上受到制約嚴重。不可能成為經濟強國。

  • 4 # 吾評武願

    伊朗這國,潛力無限,未來表達對於伊朗的敬意,此回答全部用順口溜。

    伊朗國家潛力大,他們不是敘利亞。波斯帝國威嚴在,並非昨日一黃花。俄軍能幫敘利亞,伊朗無需來老大。多種因素風雲起,敘利戰局起變化。羅斯功勞雖很大,伊朗背後把錢拿。俄伊都幫巴沙爾,憑啥毛熊當老大?

    伊核協議是好牌,氣死美國還不埋。制裁其實他不怕,地下石油滾滾來。世界資本投資在,經濟發展永不衰。波斯石油勁挺大,中國也會做買賣。

    伊朗也想當老大,不光支援敘利亞。真主武裝黎巴嫩,胡塞他們也要幫。 伊朗人種也挺強,體能智慧不相讓。肌肉不必c羅差,真主還在搞思想。

    伊朗雖念宗教經,現代技術也過硬。比咱先穿喇叭褲,好友也曾是醬鷹。每年千萬車引擎,不是Alto小木玲。導彈飛機造挺歡,綜合國力挺過硬。

    制裁如果能管用,何需鷹醬百萬兵。制裁就是賭桌牌,汪峰同學都想來。美國如果不制裁,議員不爽把桌怕。總統你還能幹嗎?不行趁早滾下臺。

    完畢。

  • 5 # 第十經濟觀察室

    沒有希望,完善的工業體系不知道怎麼來的,重工業、輕工業的強國,似乎和伊朗挨不著吧。事實上,伊朗作為一個前現代的神權國家,如何適應現代化的生產力?這是致命要害,歷史給過伊朗機會,但伊朗沒抓住,現代化曇花一現,卻退回了神權國家。

    從世界第九經濟體到神權國家,伊朗現代化為何功敗垂成?

    你可曾想過,現在相對落後的伊朗,曾經是世界上最發達的經濟體之一呢?

    1978年,伊朗GDP 高達780億美元,城市化率達到了52%,建立了較為先進的輕重工業體系和電子工業,曾被誇讚為世界第九大經濟體;同時,人均超越了2000美元,排名在南韓和土耳其之前,當時中國的人均GDP僅有156美元,相差巨大。

    伊朗雄心勃勃,花費巨資,打造了強大的海陸空三軍,空軍實力曾經排名世界第四,1975年伊朗《世界報》自信滿滿地發表社論說:“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再過10年或12年,伊朗將趕上歐洲主要國家的現有生活水平。”

    70年代伊朗街頭

    事實上,當時的伊朗人也沒有太過吹牛,從1969-1979,人均GDP增長7倍,如果按照這個增長速度,伊朗人均GDP在1989年將可以達到1.7萬美元,趕上德華人均的水準。

    當時的伊朗德黑蘭,與西方大都市毫無二致,摩登大樓林立,汽車穿行不息;等到了晚上,燈火璀璨,紅男綠女,西服、牛仔、超短裙等摩肩接踵,空氣中充斥著著虎虎生氣。

    1970年代,伊朗時尚女士

    然而,這一切看似美好的景象,在1979年被強行劃上了終止符;一場各個階層攪動的革命,趕走了君主,迎來了共和,卻終結了伊朗的現代化,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卻真實而又詭異的在伊朗上演了。

    那麼一片歌舞昇平,為什麼突生亂象?自由現代,為什麼突遭暫停?

    風起於青萍之末 ,一切要從1963年的一場變革說起。

    而在細說1963年的變革前,我們要簡述伊朗的歷史,知道一下1963年變革的前世今生。

    伊朗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古稱波斯,文明有8000年之久,只有南韓能與之爭鋒。

    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建立起一個強大國家,國土橫跨歐,非,亞,面積達7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首個統一大帝國,也是當時全球最繁盛的帝國。

    然而,波斯帝國覆滅後,伊朗似乎在波斯帝國時,用盡了好運氣,先後被希臘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統治,伊斯蘭教就是在阿拉伯統治時,統治者強加給伊朗人的;縱然家世顯赫,奈何一次次被外族羞辱,脊樑被打斷,現實中苟且偷生,但波斯人的榮光被深深印在腦海裡的,他們期盼著第二個波斯帝國的榮耀再現。

    然,時不與伊朗,19世紀,伊朗更落得淪為列強半殖民地,壓迫更甚,伊朗人民多次爆發起義,變法求存,1925年,軍官禮薩.汗推翻鎧加王朝,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巴列維王朝,開始探索伊朗特色的民族獨立道路,力圖重現波斯榮耀。探索麵臨的第一大難題就是伊朗作為一個宗教國家,神權高於世俗,壟斷司法、教育和財富,其生產關係/文化習俗嚴重不適應工業化的現代社會。

    所以禮薩.汗加冕國王后,首先建立民法、刑法和商法,限制伊斯蘭教士掌管司法、教育和土地,森林等國家資源,開啟伊朗社會的世俗化和現代化;在英法德俄之間縱橫捭闔,爭取民族獨立性,怎奈在二戰中親近德國,站隊錯誤,被同盟國清算,退位流亡,其王位由其長子巴列維繼承。

    巴列維,奮父之餘烈,繼續伊朗現代化,並制訂了追隨美國的地緣戰略,大樹下便好乘涼,企圖加快伊朗富強夢。伊朗成為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後,伊朗的發展提供了快車道 經濟連續高速增長,百姓日益富足,工業連年增長,城市產業工人已經規模,並湧現了一定數量的中產級階。

    1963年,巴列維雄心勃勃,受到大好形勢的刺激,決定進行更深層次的改革,一勞永逸,解決伊朗現代化,俗稱“白色革命”。

    主要政策是:

    1.土地改革,土地均分給農民所有,森林等權益國有化,剝奪教士集團的財富控制權;

    2.建立知識分子和醫生大軍,剝奪教士集團透過伊斯蘭教義對農村、基層的知識壟斷權;

    3.所有農村建立法院,剝奪教士集團透過伊斯蘭教法對基層的司法權;

    4.改革選舉法,施行普選,婦女參加選舉等等。

    這次改革,是深水區的裸泳,它要連根拔除伊斯蘭教士集團的特權,觸及利益比觸及靈魂更難,教士集團當然不願意坐以待斃。

    教士領袖之一的霍梅尼首先站了出來,以投降美國,全面西化、破壞傳統道德等理由,反對白色革命,串動眾多教士學者,唱高調,行反計。

    巴列維政府隨機進行硬核反擊,流放霍梅尼於土耳其,再加上得到好處的中產階級、農民、左派分子並不支援霍梅尼,教士集團勢單力薄,鬥爭日見式微,教士們於是改變策略,紛紛蟄伏以待時機。

    年輕的霍梅尼

    本以為,教士集團會隨著伊朗現代化的成功,湮沒在歷史的長河裡,慢慢消亡,沒想到,隨著白色革命推進,一些缺陷慢慢暴露出來,各個階層開始對改革心頗多怨言,教士集團又有了新的機會。

    由於巴列維王朝依靠美國的戰略,導致上層形成了一批買辦階級,過度親美和推崇西方,鼓吹西方一切都是先進的,伊朗一切都是落後的,銀行、現代工廠、戲院是被引進來了,但賭場、妓院也被引了進來;疾風驟雨的西化讓伊朗人一時難以接受自己的傳統價值觀被徹底沖毀,而道德的下滑,讓傳統伊朗人看待現代化,容易帶上了有色眼鏡。白色革命在執行的過程中急於求成,讓現代化改革和傳統道德走上了對抗的道路,非常多的伊朗人產生了逆反心理,他們開始靠近教士集團,贊同他們的說法。

    而在改革中,貧富迅速分化,上層人朱門酒肉,下層人衣住憂苦,德黑蘭的繁華表象,掩蓋不了伊朗大部分地方還很貧困的事實。但巴列維國王以及精英們對此視若無睹,基於階層立場問題,他們無法對下層感同身受,同時被所謂美國式自由資本主義所洗腦,國王家族更不能持身以正,據悉,直至1976年,國王的石油收入已累積至10億美元,而包括63位王子王女的國王家族則累積了50億至200億美元,家族基金已控制了約30億美元。因此伊朗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左翼分子,反對國王和改革,追求公平;百姓也把現代化改革視為國王家的改革,只是為了上層謀福利的改革。

    受惠於伊朗資本主義改革,成長出來的中產階級自由派,按理說應該是支援巴列維政府的中堅力量,但令人遺憾的是,這群人政治上不成熟,極易妥協,數量又太少,他們的立場和生活環境,無法感受到教士集團的復辟迴歸的暗流湧動,也沒去分析伊朗當時的前現代社會結構,是否有足夠的力量去一步實現共和憲政體制,但他們不管,就是要廢除君主。

    農民呢?得到了土地,應該也支援巴列維政府吧。依然是不滿意,聽說分土地的形式只是合作社下的股票制,而不是把地契在手,土地私有。很多農民放棄均分土地,跑到城市打零紅,成為不穩定的流民。造成伊朗的現代化,只有工業突飛猛進,沒有農業的支撐,在沙灘上建高樓,危險之極。

    就這樣,一個很好的改革,在執行過程中得罪了全國幾乎所有的階層,農民不滿意、教士不滿意、中產階級不滿意、左派分子也不滿意,只有帝國上層樂在其中,憧憬著伊朗趕超英法的大國未來。

    改革,自古以來,就是對利益集團動刀子,然後由另一個集團獲利,這個獲利集團越普及大眾,成功的機率就越大,哪怕只是短視的,欺騙性的。

    商鞅變法

    而巴列維的白色改革,一次性得罪所有階層,把最大的蛋糕留給占人口不到1%的皇族和買辦階層。到底是沒意識到不患寡而後患不均的後果嚴重性,還是階級立場下的愚蠢,就不得而知了。

    但反過來,伊朗的其他各階層有沒有問題呢?

    每個階層都只顧自己的野心和慾望,都自顧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而不審視國情,弄清楚最符合當時伊朗整體利益的改革方向應該是什麼?

    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最符合當時伊朗國情的改革方向應該是破除神權,消除教士集團對司法、財富、知識的壟斷,把伊朗從中世紀的宗教社會,帶到現代化的世俗社會中來,然後再緩圖共和民主。

    但左翼分子、中產階級自由派、城市工人以及部分農民,竟然為了心中的慾望和不滿,選擇向教士集團靠攏,邀虎驅狼,缺乏警惕。

    1970年代的伊朗女性

    在各個階層對巴列維政府都充滿怨言的狀況下,整個帝國猶如建在火藥堆上的豪華別墅,就缺一個火星,就能把整個巴列維帝國炸的粉粹。

    這個火星,在1978年來臨了!

    由於全球性的世界經濟危機蔓延,伊朗不免於難,工人失業,物價飛漲,矛盾空前激化,這時候人性的缺陷暴漏了出來,幾乎所有人把責任推給君主制度和全面西化,自己打扮成受害者。

    這是機會檔口,霍梅尼聯合其他階層,發起了對巴列維政府的一系列組合拳。

    1978年1月,幾百名宗教學生遊行,表達對政府的不滿,被軍警驅散,數名學生在爭鬥中喪生;在40天后的祭奠儀式上,再次發生暴力衝突,反對派聲稱約500名示威者被殺,政府則表示只有10名示威者喪生。此後,這種事件不斷地重複發生,百姓對政府的憤恨也在重複中越積越多。

    8月,不法分子攻擊德黑蘭戲院、銀行、酒店等西式場所,引發全城恐慌,最嚴重的一次雷克斯戲院火災,事件中有超過400人喪生。戲院原本是教士集團的襲擊目標,但是由於人們對政府的不信任及教士集團的溝通技巧,使得公眾相信那是政府內閣的指使。

    翌日,約萬名死傷者親屬及他們的支持者舉行了大型喪禮,並且在示威高呼“燒死國王”及“國王有罪”,埋在帝國下邊的火藥庫全面爆破了!

    群情激奮之下,大眾都是非理性的,11月,左翼分子、中產階級以及商人聯合舉行大罷工,經濟陷入全面癱瘓,政府企圖妥協,但被反對派拒絕溝通。

    12月2日,超過200萬人聚集在德黑蘭的自由廣場要求罷免國王及爭取霍梅尼返國。

    一週後的12月10日及11日,“總數達600至900萬”的反國王示威者在全國各地遊行。

    革命大火熊熊不絕時,作為盟友的美國,這時竟然表示願意接納巴列維流亡美國,不願意與革命者對抗,至此,巴列維的命運被定格,內外交困,被所有人拋棄。

    12月中旬,國王的姿態已降低至“得到准許留在伊朗”,反對派又斷然拒絕了這個請求。

    1979年1月16日,國王與王后離開伊朗,舉國歡騰。

    推翻了君權,伊朗人都盼望一個自民主的新政府成立,帶領他們走向新時代。

    1979年2月1日,霍梅尼返回德黑蘭,萬人空巷,被各階層人士寄予厚望。

    然後接著發生的歷史,卻讓他們失望了:

    4月,代表中產階級的巴扎爾甘政府就被趕下臺;

    5月,教士集團成立革命衛隊,以抗衡左翼武裝;

    8月,代表國家主義的民族民主陣線(政黨)被取締。

    1980年,1月,穆斯林人民共和黨被取締;

    隨即,代表左翼分子的人民聖戰組織被攻擊是無信仰者,聚會地點、書店及報攤被查封,轉向地下。

    大學短時間內被關停,進行思想淨化,“西方化”的20000名教師及8000名軍官被解僱,反對神權監護憲法的異見分子也被洗滌一空。

    霍梅尼以及教士集團利用權謀,逐個擊破政治對手,收回了失去的政權、司法權和知識權,建立了法基赫的監護建立神權政府:神權高於一切,議會透過的法律須經憲法監護委員會(教士學者擔任)批准方可生效。

    左翼分子、中產階級自由派、國家主義者以及工人,打倒了君權,卻換回了更加不堪神權,不知道該悲傷高興還是嘲笑自己愚蠢,折騰了幾十年,歷史又回到了現代化的前夜。

    真如三國演義開頭所講: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6 # 怪蜀黍老囧曾

    潛力很大,問題同樣很多。

    伊朗國家結構天然比較分散,因此伊朗需要用特殊的辦法實現國家建構。這個方法就是伊斯蘭教,這也是波斯帝國被擊敗後又得以重生的關鍵。所以,伊斯蘭教始終會在伊朗社會中扮演著突出作用,任何一個世俗權力都很難繞過他們實現對伊朗的控制。

    巴列維政府雖然看上去世俗而現代,不過始終難以實現滲透基層的工作。儘管白色革命有很多積極的內容,然而白色革命形成的增長不能普惠大眾,而巴列維王朝的政治結構又將受益者排除在政治程序之外,同時將所有的矛盾引向自己。巴列維王朝獲得了頗多成功,然而又製造了空前的腐敗和社會不信任,巴列維國王自己又沒有足夠的政治定力和決心,79年伊斯蘭革命巴列維王朝也算死得其所。

    現在的伊朗政治體制其實是一種伊斯蘭世界的全新方案,霍梅尼說的教法學家監國制度(法基赫)本質上就是在宗教與世俗權力之間達成一種有利於宗教權力的新平衡,這種平衡背後有自己的邏輯,也是伊斯蘭世界中不同於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和基本教義派的一種有趣實踐。所以伊朗的政權暫時解決了國家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問題,如果有足夠好的環境,是具備發展的可能性的。現在後發國家發展需要大量的資本原始積累,這就需要強力的國家能力可以克服削減福利的壓力來實現。同時外部環境還要不錯,這才能進入全球體系中分一杯羹。目前,伊朗基本上解決了第一個問題,雖然仍然不算成熟。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伊朗有不少裝備的大修線,也有仿製能力,還有彈道導彈研發能力乃至部分核技術,這些在中東國家都不常見。如果國際環境好,這些製造業基礎是可以轉化為製造能力的。在筆者看來,伊朗的體制內在張力可能還沒有土耳其大,可能是伊斯蘭世界裡很有特色且非常有潛力的制度安排。

    當然,這套體制的代價也在於,伊朗需要面臨不食人間煙火的教法學家們不那麼穩定的意識形態傾向,目前哈梅內伊已經不可能有什麼改變,下一任最高精神領袖會如何選擇將是很有趣的問題。同時,伊朗還需要養兩套武裝力量,即常備軍和革命衛隊。因此伊朗社會的供養壓力並不小,經濟效率也會因為革命衛隊滲透到經濟領域形成區域性壟斷而受到影響,當然,自由放任的話伊朗也沒有發展起來的能力。

    但是伊朗的國際環境好不了也是真實的。霍梅尼思想奠定了一種穩定的體制,但是也因此幾乎註定與美國為敵。而伊朗扼守波斯灣北岸,可以控制霍爾木茲海峽,同時國家能力遠強於南岸的埃米爾們,這種結果就會形成一種擴張性對外政策的空間。而一旦伊朗擴張,並在波斯灣沿岸形成統一的大型帝國,那麼對國際油價的影響就不用多說了吧?為了油價維持相對穩定,伊朗必須被限制。所以,伊朗要發展起來,要麼就需要像巴列維那樣成為親美或者親秩序主導國的政權,要麼就需要明確的、可以抑制波斯灣統一的地緣政治結構保障,否則就很難有真正良好的國際環境,潛力也無從發揮。

  • 7 # 如椽筆

    伊朗的國家潛力相對來說還是很強的。

    一個國家的潛力有多大,人口、經濟、軍事、工業等都是重要的衡量標準。下面我們就分別看看伊朗在這些方面的實力。

    第一,人口和經濟。伊朗的國土面積達到164.8萬平方公里,並不算小,位列全球第18位。伊朗人口總量超8000萬,經濟總量達4400億美元,人均GDP為5400美元。這個經濟體量與歐美老牌經濟強國相比,不太上得了檯面,但是放在發展中國家中,已經很不錯了。

    第二,軍事。伊朗一直都是美國的眼中釘,但是美國一直在剋制,並沒有像打伊拉克一樣,直接向伊朗開火,就足以說明伊朗的軍事實力。

    伊朗與大部分國家不同,他擁有兩隻軍隊,一支是伊斯蘭革命衛隊,另外一支是伊朗帝國武裝部隊,兵力數量大概都在30萬左右。這兩支部隊都擁有海陸空三軍,主戰坦克、先進戰機、以及各種導彈一應俱全。而且伊朗還有很厲害的一點,那就是包括導彈在內的主戰武器,基本都可以自產。前幾年伊朗還公開了獨立研製的五代機,雖然具體效能不被看好,但是也足以說明伊朗的軍事潛力。

    第三,工業。伊朗自然資源豐富,因此能源工業很發達。而且因為長期被制裁,所以伊朗被迫建立起了相對完善的工業體系。而相對完善的工業體系 ,讓伊朗在對抗美國時,擁有更大的底氣。

    綜上所述,伊朗的潛力是很大的,但是因為外部環境的制約,伊朗短時間內還不足以挑戰歐美強國。

  • 8 # 走進伊拉克

    伊朗2019/20年國內生產總值估計為4630億美元。伊朗有8280萬人口,其經濟的特點是碳氫化合物、農業和服務業,以及在製造業和金融服務業的顯著國家存在。伊朗的天然氣儲量居世界第二,已探明的原油儲量居世界第四。經濟活動和政府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石油收入,因此仍不穩定。

    伊朗當局採取了一項全面戰略,其中包括政府20年願景和2016/17至2021/22整個五年期的第六個發展計劃所反映的市場化改革。該計劃由三大支柱組成,即發展有彈性的經濟、科技進步和促進優秀文化。在經濟方面,發展計劃設想年經濟增長率為8%,改革國有企業和金融銀行業。石油收入的分配和管理是政府的主要優先事項之一。

    在2018/19年度國內生產總值萎縮4.7%後,由於石油行業萎縮和國內需求疲軟,2019/20年度前9個月國內生產總值進一步同比下降7.6%。2018年5月美國重啟制裁後,2018/19年度石油行業收縮14.1%,對整體負增長貢獻最大。2018/19年度,非石油行業活動也下降了2.1%,但此後出現了一些復甦跡象。2019年4月至12月,農業和非石油行業分別增長3.2%和2%,而增值服務業則小幅下滑。

    失業率居高不下,截至2019年10月至12月,失業率為10.6%,但與上年同期(11.8%)相比有所改善。男性和女性失業率分別為8.9%和17.3%,表明勞動力市場的性別差距仍在繼續。青年(15-24歲)失業率雖然在2019年12月季度降至25.8%,但與地區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很高。2019年12月,勞動力參與率小幅下降至44.3%,女性勞動力參與率降至17.5%左右。

    2018/19年度,財政赤字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有所下降,因為融資缺口(13%)的增長被分母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的大幅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飆升50%以上)所抵消。政府淨處置金融資產以滿足借款要求的比例在2018/19年度仍然很高(10.4%),但低於2016/17年度的峰值(11.6%)。與前幾年一樣,經常性支出增加是以投資減少為代價的(2017/18年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9%)。

    由於進口下降超過出口下降,2018/19年度經常賬戶盈餘增至260億美元。商品和服務的實際出口在上一年小幅增長1.8%後收縮了13.6%。由於旨在控制外匯儲備壓力的非必需品進口限制,實際進口大幅收縮38.3%。

    自2018年4月嘗試統一官方匯率和平行匯率以來,伊朗經濟一直在多元匯率體系下有效執行。在平行市場,由於投機性外匯需求激增,里亞爾從2018年年中的強勁下跌中復甦後,2019/20年對美元的貶值幅度較為溫和。由於前期折舊期的基礎效應下降,通脹率從2019年5月的峰值52%開始逐步下降,到2020年3月達到22%。

    中期內,伊朗經濟將經歷緩慢復甦,預計石油出口將保持在歷史低位,非石油活動仍將低迷。面對包括2020年COVID-19爆發在內的額外外部衝擊,預計20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將進一步收縮。預計2020/21年至2022/23年期間的經濟增長將在2020/21年至2022/23年期間保持疲弱態勢,未來幾年需求側的出口和消費以及供給側的工業部門將出現小幅回升。

    未來幾年,更高的進口價格和貿易限制可能會使通貨膨脹率保持在20%以上。儘管里亞爾貶值,進口大幅下降,但由於油價遠低於2012/13年至2013/14年的水平,預計石油出口的減少對經常賬戶餘額的影響將比早些時候的制裁更加嚴重。經濟停滯的軌跡也可能給勞動力市場動態和就業創造帶來進一步的壓力。

    根據世界銀行5.5美元/天的中等偏上收入門檻(2011年購買力平價)衡量,伊朗的貧困率在2010年全球現金轉移計劃實施後,在2013年降至8%。儘管2009年至2013年的總體消費增長為負,但現金轉移計劃似乎對較不富裕家庭可能增加的能源支出起到了很大的補償作用,從而促進了最底層40%人口消費的正增長。然而,自2013年以來,貧困有所增加,這可能與通貨膨脹導致的實際社會援助下降有關。2018年負增長的影響加劇了現金轉移實際價值的下降,預計這將進一步增加貧困率。展望未來,在經濟負增長和高通脹的情況下,貧困可能有所增加,因為2019年11月汽油價格上漲加劇了貧困。政府向1800萬戶家庭轉移現金將有助於減輕這一影響。

  • 9 # 王波凱

    伊朗被宗教制約的太嚴重,一個不能世俗化的國家在當今世界很難融入世界,也就談不上潛力。

    打個比方說即使是世界對伊朗開放了,他能放下神權理念,融入世界嗎?不能融入世界,如何依靠它自身發展?放開制裁的結果也是各路豪強瓜分伊朗這塊蛋糕,養活一批神權階層,就和沙特差不多。人口,資源,國土面積之類的並沒有什麼太多意義。

    不認為伊朗按照目前的模式有什麼潛力可言,但如果世俗化之後,那是另一回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理解“實火需清瀉,虛火需清養”這句話?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