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道若昧

    雍正繼位後寵幸胤祥是有原因的。

    第一、九子奪嫡時胤祥支援雍正。

    第二、雍正繼位後胤祥盡心竭力輔佐雍正。

    第三、胤祥沒有野心,對雍正沒有威脅。

  • 2 # 紅雨說歷史

    雍正不只是登基後信任允祥,在登基前所有的皇子中就和胤祥關係最好。雍正登基後,將所以兄弟的名字中“胤”改為“允”,只有允祥在去世的時候名字改回了“胤祥”,胤祥除了是鐵帽子王世襲罔替外,又在胤祥的兒子另外選了一個封王,可見雍正對胤祥的信任。胤祥在皇子時期的作品中多關於雍正,比如《恭祝兄雍親王壽》等等,可見胤禛和胤祥在皇子時期就關係及其親密。

    雍正和十三皇子胤祥親密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從小到大建立起來的。

    雍正和胤祥小的時候就關係親密,胤祥積勞成疾在雍正八年去世,雍正寫給胤祥的祭文中就談到,從小的時候兩人就十分要好,朝夕相處,等到大一點的時候,雍正年長胤祥八歲,所以雍正在康熙的授命下交胤祥一些演算法。康熙出巡有時候不能將兩人都帶在身邊,但是胤祥和雍正都會有書信往來,雍正後來將老十三的書信和書法作品收錄起來。

    胤祥是雍正奪嫡中的重要助力。在康熙一廢太子時,一直受到康熙看重和寵幸的胤祥突然遭到了兩年的短暫圈禁,並斥責他表面勤勉實際不忠不孝,但是關於這段歷史,史料甚少。圈禁後胤祥失寵,從康熙五十年到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幾乎很少過問胤祥,後來胤祥有疾,都是康熙透過老三胤祉問詢情況。所以很多人猜疑老十三本來是康熙選給太子胤礽的得力助手,但是在太子第一次被廢的時候,胤祥做了一些不利於太子的事件被康熙發現。胤祥這樣做的原因就是為了自己關係最好的四哥胤禛。

    雍正登基初期,朝局不穩,正因為有著胤祥作為領侍衛內大臣配合隆科多穩定了京師安定。後來胤祥受封怡親王和廉親王允祀,富察·馬齊,佟佳·隆科多一同作為四大輔臣,其中胤祥兼任職務最多不僅負責總理康熙和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的喪事還總理內務府,戶部,監管西北軍務等等事務。都說歷史上雍正勤政事無鉅細都要過問,胤祥幾乎參與雍正要過問的所有事務。雍正感慨說

    怡親王輔佐我治平天下,我們算是千百年難得一見聖王賢臣

    怡親王胤祥在雍正登基後即使兼任職務眾多,幾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他一直保持著自己的謙虛低調,踏實做事,雍正賞賜給他的很多財務,他都堅決推遲不要。他保持著對雍正的忠心,實心實意的為雍正分憂,在處理國庫虧空事情上,怡親王毫無偏袒,當時十二阿哥允祹都不得不變賣家產還清國庫欠款。胤祥出色的辦事能力,使得康熙末年的虧空問題在雍正登基三年內得到了有效的解決,雍正的其他新政得以慢慢推行。

    所以胤祥和雍正親密的兄弟關係,一顆真摯忠誠的心,出色的辦事能力,才有了雍正對他百分百的信任。但是胤祥兼職過多,又是個十足的工作狂,所以積勞成疾,雍正八年四十四歲的他壯年早逝了。

  • 3 # 月古史話

    允祥,即胤詳,雍正的兄弟之一,雍正之所以極其信任允祥,有兩個重要的原因,第一是因為允祥跟他關係非常的好,自小可謂是形影不離,就算短暫分離也是書信不斷;第二是因為允祥非常的有能力,是雍正重要的治國幫手。接下來就來就從這兩點詳細的分析一下:

    允祥自小和雍正帝胤禛關係極為密切

    雍正從小就對允祥很好,兩人關係密切。雍正所以對於允祥另眼相待,是因為允祥自幼就失去了母親。而雍正雖然是德妃所生,但是從小就沒有養在德妃身邊,德妃對她也不好,而且他和自己的同胞兄弟十四阿哥胤禎關係也不好,所以雍正十分憐惜自己的這個弟弟,總是照拂他。

    據雍正給胤祥的祭文中提到允祥的算學由他親自教授,而且當時康熙只要出京師都會帶著皇子們一同出去,如果只帶著他們其中一人,雍正也會和允祥書信聯絡。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來,雍正和允祥的關係是極為密切的,所以這也是雍正登基以後信任允祥的原因。

    有治國之才,輔佐雍正治理江山

    康熙死後,清朝皇室經過九子奪嫡之後,雍正登上皇位,允祥被封為和碩怡親王。又出任四位總理事務大臣之一,處理重要政務。雍正元年(1723年),命總理戶部。自此即全力輔佐胤禛治理國家,雍正三年(1725年),總理京畿水利營田事務。雍正七年(1729年)因準噶爾部竄擾邊陲,命其辦理西北兩路軍機,敘協贊功待詔增儀仗一倍。

    從上面可以看出來。雲翔在雍正時期,對清朝,我家的貢獻是非常大的。而且從他可以擔任那麼多重要職位,也可以看出他是非常有能力的。

    其實在康熙在位時,允祥就是一個比較受寵的皇子,從他12到22歲的十年時間,康熙只要離開京師就一定會帶上允祥。從康熙對待允祥來看,如果不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皇子也不會受到康熙的寵愛了。

    清朝第九位鐵帽子王,死後配享太廟

    因為允祥對清朝的國家發展貢獻巨大,所以雍正特許允祥的王爵可以世襲罔替,也就是我們鐵帽子王。允祥就是清朝歷史上第九位鐵帽子王。在允祥因病去世之後,雍正感念允祥的貢獻,讓他配享太廟,上諡號為“賢”。另賜有匾額“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冠於諡前。另外還講允祥改回了胤祥,這也是清朝歷史上唯一一位可以不避皇帝諱的。

    和允祥的兄弟之情,允祥自身的治國之才,以及允祥在大權在握時依舊對雍正忠心耿耿,所以才讓雍正一直極其信任允祥。

  • 4 # 三七的歷史書屋

    因為雍正繼位後將允祥改回了胤祥,這也是雍正兄弟中唯一不避諱皇帝名諱改回自己姓名的唯一一個兄弟,所以以下稱允祥為胤祥。康熙開始是對胤祥是十分喜愛的。在廢太子事件之前,康熙每次離開京師都是會帶著胤祥。這足以說明康熙帝對胤祥是另眼相看的。而且胤祥滿腹經綸,擅長書法,騎馬射箭也樣樣精通。但是在九子奪嫡的時候,由於胤祥是支援太子的,太子的倒臺讓胤祥被康熙皇帝圈禁了一年。從此以後,胤祥不在受到康熙重用,直到雍正繼位後,胤祥才重新開始大施拳腳。

    雍正登基以後為什麼極其信任胤祥呢。

    一 因為胤祥的母妃是章佳氏敏妃,她在胤祥大概十歲左右就去世了,後來胤祥被交給了雍正的生母德妃烏雅氏照看,因此雍正胤祥走的很近。再加上康熙外出時經常帶著雍正和胤祥。所以兩兄弟從小就關係密切,親密無間。

    二 胤祥因為性格豪爽,為人俠義,在軍中有很多的部下和故臣,在雍正決定爭奪皇位的時候,胤祥也給了雍正一份自己故舊的名單,讓雍正去聯絡這些人,這在雍正爭奪皇位的時候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後康熙駕崩雍正在暢春園繼位,當時形勢非常危急,胤禩一黨對雍正繼位十分不滿,隨時會發生政變,這時胤祥出馬,及時接管了豐臺大營的軍隊,這才保衛了雍正安全,讓他得以順利登基。

    三 雍正繼位後,胤祥竭盡全力輔佐雍正。先是成為四大輔臣之一,後來接管戶部,在職期間,殫精竭慮,勤勤懇懇。雍正推行新政時,胤祥也是全力支援。他做事十分努力,考慮事情往往比較周密,日理萬機卻幾乎沒有出過錯。

    由於胤祥的風溼病一直沒有治好,再加上幫助雍正皇帝理政,操勞過度,胤祥的身體一天比一天虛弱,在四十四歲的時候,胤祥因病去世。胤祥去世後,雍正悲痛不已,打破了非軍功不得授予鐵帽子王的慣例,追封胤祥為鐵帽子王,世襲罔替。

    總的來說,胤祥是一個文武全才,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大概就是幫助雍正坐穩皇位,同時協助雍正帝推行新政,讓國庫充盈,老百姓能安居樂業,可以說是一個真正的賢王。(不足之處,請大家斧正!)

  • 5 # 亮哥侃影

    在很多對雍正的評價裡,都說他是一個多疑且冷清的人,登基後對自己的兄弟不是殺就是幽禁,連帶著現在許多的影視劇裡,對雍正刻畫出來的形象都是多疑薄情的。不過,私以為,雍正並不是真的冷血無情,只是分走的近他心裡沒走進他的心裡兩種情況罷了。比如說,他登基後對八爺黨的人進行清算,毫不留情,也因為這群人並沒有走進他的心裡,對他來說,兄弟只是一種名義上的稱呼。他們之間,更是不死不休的政敵;而對於十三爺,這個一直和他站在同一陣營的兄弟,他卻是半分猜忌也沒有,不僅是在奪嫡的過程中,在自己登基以後,對十三也是委以重任,感情深厚,從來沒有猜疑。可見雍正是偏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狀態的。

    而十三阿哥胤祥,也是文武雙全,挺有才幹的一個皇子,曾經也是深受康熙喜愛,為何卻甘心替雍正謀奪皇位,自己為他人做嫁衣呢?這就需要我們細細的回顧胤祥的生平了。

    康熙二十五年的時候,胤祥出生,生母是敬敏皇貴妃章佳氏,身份並不尊貴,皇貴妃的名號還是雍正登基後給她追封的,實際上章佳氏死的時候,只得到了敏妃的稱號。這暫且不談,胤祥雖然生母身份不高,然而自己很聰明,算得上是文武雙全,康熙也很喜歡他,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胤祥出生於北京紫禁城,生母為敬敏皇貴妃章佳氏。自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十二歲的胤祥第一次跟隨康熙帝去盛京謁陵後,直至康熙四十七年,在廢太子的事情之前,康熙帝只要離開京師,無論去哪裡,必將胤祥帶往。胤祥能文能武,書畫俱佳,辦事能力也不錯,而且善於騎射,有記載提到,他“精於騎射,發必命中”。有一次出巡狩獵,一隻猛虎突出林間,他神色不動,手持利刃向前刺之。見者無不佩服他的神勇。

    諸多的優秀才能,也難怪康熙帝對這個兒子另眼相看了。而胤祥得到康熙喜愛的同時,他和四阿哥胤禛的關係也非常好,或許和兩人的境遇有點關係。胤禛雖然是德妃之子,但因為從小就沒養在德妃身邊,德妃對他也很冷漠,他和同胞兄弟十四阿哥胤禎關係也不好。所以面對幼年失母的胤祥,他就有點憐惜,總是照拂著這個弟弟。據雍正給胤祥的祭文中提到胤祥的算學由他親自教授,“憶昔幼齡,趨侍庭闈,晨夕聚處。比長,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學,日事討論”,每逢塞外扈從,兄弟倆“形影相依”。當康熙帝出巡只帶他們其中一個扈從時,即使短暫分別,兩兄弟也會詩書往還。雍正還把他和十三弟唱和的詩作收在詩文集中,使胤祥的少數作品得以傳世。

    所以胤祥為什麼一心幫助四阿哥胤禛,而胤禛又對胤祥深信不疑的原因也就在這了,兄弟倆在成長的過程裡,互相扶持互相依靠,兄弟間的最好狀態,彼此信任,互幫互助,他們已經達到了。在剛開始,胤祥一直是胤禛奪嫡的一大助力,然而到廢太子的時候,胤祥的處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康熙四十七年後,胤祥受到了第一次廢太子事件的波及,胤祥被短暫的囚禁了一段時間(康熙四十七年至康熙四十八年),廢掉太子胤礽後康熙帝對諸皇子信任大減,康熙出行的時候採用輪班制,每個人都要輪流陪伴康熙帝出巡,以免結黨營私,許多皇子因此都陪同了康熙帝進行巡視,但是胤祥是特殊的。康熙帝的輪班制似乎並沒有用到胤祥身上。從康熙四十八年實行輪班制開始到康熙五十年,胤祥每次依然作為皇子陪駕,但是在這一時期康熙帝卻並不怎麼喜歡胤祥。

    胤祥在康熙一朝可謂經歷了大起大落,有過輝煌,更有過落寞。康熙前期胤祥得到了開闊眼界的機會,在康熙後期胤祥更是在長期的壓抑當中磨礪了自己的性情,胤祥在康熙朝受到挫折抑制後,對政治權力的殘酷有所認識,為日後在雍正朝的有所作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也有人說,其實康熙是故意的,他早就看中了四阿哥胤禛繼承皇位,打壓胤祥是為了讓他以後更好的成為雍正的助力。

    關於康熙當時的想法,我們無從再追尋,然而,胤祥的確成了雍正的一大助力,尤其是剛登基的時候,允祥是他信任的,同時才幹也很強,很多事情他都可以放心的交給允祥而不擔心他會包藏禍心,因為多年的兄弟之情,早已讓他們對對方養成了可以將性命交給對方的信任。

    然而允祥身體狀況本來就不好,長期的積勞更是讓他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在雍正八年,他就因病去世了,年僅四十四歲。疼愛的弟弟比自己小卻比自己先走了,雍正內心也是十分悲痛,封胤祥為鐵帽子王,世襲罔替,清朝有史以來第九位鐵帽子王,配享太廟,上諡號為“賢”,另賜有匾額“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冠於諡前。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這成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

  • 6 # 會電腦的小女貓

    允祥,既胤祥:康熙大帝的十三皇子,生母為章佳氏,胤祥與雍親王胤禛的關係最親密,雍正皇帝也待他非比尋常。雍正繼位伊始就封胤祥為和碩怡親王,後又總理戶部,辦理西北兩路軍機等,對雍正一朝的治績甚大,最後被封為鐵帽子王,是清朝開國時期八大鐵帽子王之後,相當長時間裡的獨一份,後又配享太廟,改允為胤,成為清代唯一不避諱皇帝名諱的大臣,做臣子做到這個份上,古今罕見。別忘了這一切,是在“刻薄寡恩”、“殺兄屠弟”的雍正手下實現的,就顯得更加難能可貴,也使很多人產生疑問,他是怎麼做到的?個人認為更多的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在康熙朝,胤祥就和胤禛走的很近,雍正在給胤祥的祭文裡提到“憶昔幼齡,趨勢庭闈,晨夕聚處。比長,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學,日事討論”,就是說老十三連算術都是雍正教的,兄弟倆朝夕相處,詩文唱和,雖然不是一母同胞,但是確更加親近。兩個人應該也是性情相投,才能相伴長大,又都是敢於任事的人,“三觀正合”,也使兩個人早早建立了良好的私人感情。後來“刻薄寡恩”的雍正給了他這麼多的禮遇,我想不簡簡單單是因為他的才幹,可能更深層次的私人感情方面的因素,就首先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第二、胤祥在康熙一朝,就深得他的皇帝老子康熙的喜愛,文武雙全,又情商頗高,應該算是一個很會做人,又極能辦事的厲害角色。只是康熙在對待胤祥的態度上,卻不知怎麼的,由開始的很喜歡,到後來很冷淡,又使胤祥比較早的嚐盡人間冷暖,磨礪了性情,對政治權力有了相當的認識,為日後在雍正朝的作為打下政治基礎。

    第三、除了感情基礎和政治基礎,那就是他的辦事能力了,在康熙朝遭受十幾年冷遇的胤祥,在雍正朝得到了厚待,又是封王,又是升官,迅速成為雍正朝臺柱之一。洗盡鉛華的老十三,到此時,已經成了一個善於理事,識人明達,手段老練的幹吏,這樣的人才,雍正自然重用。看看到雍正三年他擔任過的職務:總理事務大臣,處理康熙、孝恭仁皇后喪事,總管會考府,造辦處,戶部三庫,戶部,參與西北軍事的運籌,辦理外國傳教事務,總理營田水利,加議政大臣,領圓明園的八旗禁軍,還要臨時承擔皇帝交辦的申斷案件等等。從這些職務上可以看出,無論家事、國事;無論內政、外交;無論經濟、軍事,還是刑獄、水利等,雍正都離不開這位十三弟,可見依重之深,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的這位弟弟,才堪其任,能當大事,這樣的弟弟,這樣的大臣,雍正怎麼能不喜歡呢?!

  • 7 # 清史宴

    雍正與十三弟胤祥之間,無論兄弟之情,還是君臣關係,皆堪稱萬世楷模。

    最是無情帝王家,這句傳承了上千年的話,正是對帝王之家的真實寫照。

    雍正皇帝的老爹康熙皇帝,由於荷爾蒙非常旺盛,所以其一生共生育了三十五個皇子,長大成人的有二十六個,古人云虎父無犬子,何況是康熙的兒子呢?

    康熙為了大清帝國的千秋萬代,所以對諸皇子在教育上要求極其苛刻,以期將他們全部培養成國之棟樑,大清王朝的中流砥柱。

    所謂興一利必生一弊,康熙對皇子們嚴苛的教育和錘鍊,其結果令康熙很是滿意,因為皇子們個個能文能武,才華橫溢,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他們都不甘心只做臣子,都想奮力一搏,爭奪儲君之位。

    九子奪嫡,十三阿哥胤祥被圈禁十年

    康熙晚年,都已成年的諸皇子們,為了爭奪諸君之位,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已毫無手足兄弟之情可言了,其中直接參與皇位角逐的有九位皇子。

    分別是皇長子胤禔、太子胤礽、三皇子胤祉、四皇子胤禛、八皇子胤禩、九皇子胤裪、十皇子胤俄,十三皇子胤祥,十四皇子胤禵,其中四皇子和十三皇子關係最鐵。

    十三阿哥胤祥生母章佳氏地位不高,且在胤祥十歲的時候就因病逝世了,而後由胤禛的生母烏雅氏來撫養,兒時的胤祥在生母過世後,經常遭到其他兄弟們的欺負,而每次都是四哥胤禛挺身而出,為其遮風擋雨,因此在兒時的諸多皇子中,他們二人關係最好。

    待他們成年之後,由於胤祥出色的才能,令康熙甚是喜歡,所以每次出巡總會將其帶在身邊,以便親自調教,但也因此養成了胤祥行事無所顧忌的秉性,身處帝王之家,這種性格是極其危險的,所以康熙為了磨礪其性情,不惜對其進行長達十年的圈禁,一是讓其遠離權利角逐的漩渦,保其性命無憂,二是磨礪其秉性,以期成為新皇帝的肱骨之臣。

    胤禛登基,胤祥成為大清的二號人物

    康熙晚年,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最終決定把皇位傳給四皇子胤禛,但諸皇子為爭奪皇位,都各有自己的勢力陣營,胤禛能否坐穩龍椅,十三阿哥胤祥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康熙駕崩的當晚,諸皇子爭奪皇位的鬥爭,也進入了最後一刻,此時若不是十三阿哥胤祥成功接管豐臺大營的兵權,然後親自帶兵進宮保護胤禛,雍正能否順利登基,還真的兩說。

    由於康熙晚年倦政,使得吏治敗壞,貪汙腐敗橫行,為了整頓朝綱,雍正開始推行新政,例如火耗歸公、攤丁入畝、建立軍機處、改土歸流等等利國利民的政策,但真正實行起來,阻力非常大。

    此時也正是十三阿哥胤祥,鼎力襄助,與四哥雍正站在一起,衝破層層阻礙,尤其是在對付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胤祥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當然胤祥對雍正的忠心,所獲得的收益也是驚人的。

    大清帝國,第九位鐵帽子王,配享太廟

    胤祥在雍正登基之後,工作可謂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且從不居功自傲,結黨營私,對於雍正的賞賜也是能推就推,真正的把錢財當成了身外之物。

    由於長期的勞累過度,使得胤祥身體每況愈下,以至於年僅四十四歲的便與世長辭了,胤祥的過世,令雍正非常的悲痛,為了表達對十三弟胤祥的倚重。

    雍正明令十三弟不用避皇帝諱,由允祥直接改為胤祥,不用避皇帝的名諱,縱觀整個清王朝,僅此一例;賞賜胤祥的怡親王爵位世襲罔替,因此胤祥成為大清的第九位鐵帽子王,且是唯一非軍功而獲得,賜諡號“賢”,並配享太廟。

    自順治皇帝問鼎中原開始,直至末代宣統皇帝退位,在這長達二百多年的歲月裡,怡親王胤祥所獲得的榮耀,絕對是最高的。

  • 8 # 一哥話生意

    在很多對雍正的評價裡,都說他是一個多疑且冷清的人,登基後對自己的兄弟不是殺就是幽禁,連帶著現在許多的影視劇裡,對雍正刻畫出來的形象都是多疑薄情的。不過,私以為,雍正並不是真的冷血無情,只是分走的近他心裡沒走進他的心裡兩種情況罷了。比如說,他登基後對八爺黨的人進行清算,毫不留情,也因為這群人並沒有走進他的心裡,對他來說,兄弟只是一種名義上的稱呼。他們之間,更是不死不休的政敵;而對於十三爺,這個一直和他站在同一陣營的兄弟,他卻是半分猜忌也沒有,不僅是在奪嫡的過程中,在自己登基以後,對十三也是委以重任,感情深厚,從來沒有猜疑。可見雍正是偏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狀態的。

    胤祥在康熙一朝可謂經歷了大起大落,有過輝煌,更有過落寞。康熙前期胤祥得到了開闊眼界的機會,在康熙後期胤祥更是在長期的壓抑當中磨礪了自己的性情,胤祥在康熙朝受到挫折抑制後,對政治權力的殘酷有所認識,為日後在雍正朝的有所作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也有人說,其實康熙是故意的,他早就看中了四阿哥胤禛繼承皇位,打壓胤祥是為了讓他以後更好的成為雍正的助力。

    再者兄弟倆在成長的過程裡,互相扶持互相依靠,兄弟間的最好狀態,彼此信任,互幫互助,所以雍正極其信任允祥!!

  • 9 # 餘與虞

    允祥作為雍正“背後的男人”,是雍正即位以後唯一一個不用避諱雍正名諱的臣子,仍可稱胤祥。從這點就可以看出,雍正和允祥的關係非比尋常。

    雍正為何極其信任允祥?無非三個原因,一是允祥極為忠誠,二是允祥極為賢德,三十允祥能力極高。

    從小一起長大,關係非比尋常

    雍正和允祥從小一起長大,形影不離。在後來給允祥的祭文中,雍正曾提到,小時候允祥的數學就是他教的。

    允祥一直是雍正堅定的支持者。在廢太子期間,允祥獨自承擔了四爺黨的罪責,被康熙抓進了監獄。可以說,允祥替雍正背了所有的黑鍋。而且,他因為這件事,沒有得到任何的晉封。在這一方面,雍正可以說是很虧欠允祥的。

    雍正五十年開始,允祥得了病,身上起了一種毒瘡。雍正治好允祥的病,可謂是費心費力,遍訪名醫,只為治好允祥的病。

    如此情誼,雍正在即位之初就令允祥總領事務,同時晉升其為怡親王。

    四位總理大臣中,就只有允祥是忠於雍正的

    雍正在即位之初,曾說過:

    阿其那包藏禍心,擾亂國是,隆科多作威作福,攬勢招權,實賴(怡親)王挺然獨立於其中,鎮靜剛方之氣,俾奸宄不得肆其志。

    阿其那的意思是狗,指的是誰呢?八阿哥允禩。大家都知道,允禩和雍正是不共戴天的仇人。雍正把他任命為四位總理大臣之一,而且位居首位,並且身兼多職。雍正這麼做得意思,就是讓他出錯,好找藉口處決他。

    而隆科多是雍正養母的兄弟,算是他的舅舅。在康熙臨終前,特意召隆科多到御前,把他任命為顧命大臣。但是隆科多在位居高位以後,恃寵而驕,結黨營私,收受賄賂。雍正忍無可忍,將他囚禁致死。

    另外一個是馬齊,富察氏,同樣是康熙留下來的“遺物”,一直不受雍正待見。

    所以說,在四位總理大臣中,受到雍正寵信的其實只又允祥一個。

    雍正的旨意,他皆悉數傳達,嚴格執行

    雍正發號施令,很多時候不用大學士,或是大臣,而是讓怡親王允祥去傳達指令。

    而怡親王每次都能準確無誤地把雍正的話帶到,而且從不延誤,由此受到雍正讚賞。

    雍正不讓官員形成集團,但有些時候他作為君王,不能瞭解大臣的情況。所以,雍正就讓允祥充當這個信使的職務。為了控制群臣,雍正又想出讓允祥做大,形成“獨角獸”威震其他臣子的方法。

    允祥在這種情況下接觸了很多人,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奴婢侍衛。若是別人,恐怕早起異心,可允祥絲毫沒有背叛的傾向,一直忠於職守,辦好雍正交代的事。

    克己奉公,真正的賢王

    雍正剛即位,就決定嘉賞這個忠誠的兄弟,便大手一揮,賜給允祥23萬兩白銀。但是允祥婉拒,一番推辭之下,最終“只”受了雍正13萬兩。

    在允祥當了三年總理後,雍正覺得他乾的不錯,決定給他兒子加封一個郡王。允祥斷然拒絕,雍正退而求其次,又賞給他萬兩白銀。

    允祥還是個工作狂,不僅完美完成了雍正交給他的事,還常常主動“攬工程”,目的就是讓雍正更輕鬆些。

    最後,允祥積勞成疾,雍正親自前往探視。等到允祥死後,雍正親自主持葬禮,並且稱讚他為:

    自古以來,無此公忠體國之賢王

    不光如此,雍正還特意給他諡號為“賢”。賢王之德,可見一斑。

    能力超群,被雍正視為左膀右臂

    在康熙一朝,允祥受盡磨難。在一番大起大落後,允祥逐漸成為了一個老練的政治家。雍正即位之初,面對是康熙留下的一番爛攤子。這個時候,是允祥的出現,解了雍正的燃眉之急。

    身兼數職

    允祥從事的職務極多,因為他是四位總理大臣中真正的總理。他既要管理漢侍衛,又要統領八旗禁衛隊。既要接洽地方官員,又要和中央大臣商討大事。

    雍正曾回憶:

    總理事務,王夙夜匪解。至於軍務機宜,度支出納,興修水利,督領禁軍,凡宮中府中,事無鉅細,皆王一人經畫料理。

    善於進諫

    雍正即位之初,青海前線告急。雍正正為派誰去而頭疼,允祥提議派年羹堯去,而隆科多則堅決反對。

    在允祥的據理力爭之下,雍正決定派年羹堯去青海。結果青海一戰大獲全勝,若是沒有允祥的極力勸諫,估計青海的戰事又要讓雍正難受一陣子。

    雍正易動怒,懲治官員極其嚴厲,導致一些懲罰極其不合理。允祥看到這個情況,大膽向雍正闡述自己的想法。雍正在經過一番思考之後,決定減免官員罪行。

    為雍正推薦了大量人才

    當年因為九子奪嫡一事,允禮(十七阿哥,支援八爺)被派往守陵。

    是允祥慧眼識才,覺得允禮是個可造之材,所以向雍正舉薦允禮。後來,允禮的表現也應驗了允祥的眼光,所辦之事皆讓雍正滿意。允禮後來被雍正封為果郡王,並且主管工部戶部以及苗疆事務,可謂權傾一時。

    同樣的還有李衛。李衛當年只是個戶部的郎中,雍正還並不知道有這號人物。

    允祥接觸的大臣多,無意之中接觸了李衛,覺得他

    才品俱優,可當大任。

    這樣的人還有很多,比如劉世明以及嶽鍾琪。可以說,要是沒有允祥,雍正不知道會錯過多少良臣。

    總而言之,允祥既是雍正的兄弟,又是忠心耿耿的大臣。不居功不自傲,一直恪守君臣之道,不被雍正信任就怪了我是小豪說歷史,歡迎點贊,歡迎關注

    參考資料:

    《雍正傳

    《清史稿》

  • 10 # 李信謙

    這個話題不用多說,誰還沒有幾個信任的人?雍正有,你有我也有,大家都有。

    不管是誰都會有幾個好朋友,非常信任的人。即便是老八或者老十四當了皇帝,他們也有信任的人。

    我們說說為什麼是允祥

    康熙晚年,由於太子不爭氣,兩立兩廢,這才有了後來的九子奪嫡。

    既然是九子奪嫡,既然是朝堂之爭,自然就會有派別。

    這一派的人恨不得弄死另一派的,政治鬥爭嘛,總是比較黑暗的。

    每一個派別裡邊都有幾個核心人物,而允祥就是四爺黨的核心人物。

    這一點來說,允祥是非常幸運的,因為最後他四哥勝出了。

    允祥從小和雍正一起長大,情同手足,關係密切,這也是後來允祥堅決支援雍正的原因之一。

    有人的地方機會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會有鬥爭。

    一個小小的村官尚且都得你死我活,更何況這是皇位之爭,親兄弟又算得了什麼。

    贏了,自然是青雲直上,輸了,可能性命不保。

    如果胤禛沒有繼位,允祥能不能出來還得兩說,更不要說得什麼恩寵了。

    退一步來說,如果沒有允祥,胤禛能不能順利繼位還得兩說。因為如果不是允祥及時趕到豐臺大營,可能老八就要兵變了。

    勝利了,重用自己的人還有錯嗎?還不可以嗎?這麼一點權利都沒有的話,那還當什麼皇帝啊。

    允祥不僅能夠堅決的執行雍正的意圖,更是為雍正挑選陵址。要知道,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的。

    任何一個人得勢了一定會重用自己的人,一個領導升遷了,也會重用的人,比如自己的秘書可能會放到一個重要崗位上。

    允祥最大的幸運就是站對了隊,所以富貴無邊,配享太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常說詩、詞、歌、賦,請解釋‘’賦‘’的含義?什麼樣的文體稱之為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