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己有恥31580
-
2 # 地主婆趕山
文心雕龍裡有關於賦這種體裁的詳盡解釋,我把譯文部分複製過來,供大家參考:
在《詩經》中講到的“六義”,第二項就是“賦”。所謂“賦”,就是鋪陳的意思。鋪陳文采,為的是描繪事物,抒寫情志。當年邵公說過:“各級官吏們獻詩,主管教化的人進箴。”《毛傳》說:“登到高處能賦詩的人可以做大夫。”由此可見,《詩序》同為六體之一,《國語》、《毛傳》不同於《詩經》而為另一種文體。不過總起來看,它們相互間的關係是很密切的。所以劉向說:“賦不能歌唱,只能朗誦。”班固說:“賦是《詩經》的一個支派。”又如鄭莊公賦《大隧》,晉國士蒍賦《狐裘》,篇幅很短,卻都是自己作的,這種作品雖然接近後代所說的“賦”,可是還沒有成熟。後來屈原創作《離騷》,才開始完成了賦的形式。所以,賦是起源幹《詩經》,而發展於《楚辭》。接著就有荀況的《禮》、《智》,以及宋玉的《風》、《釣》,才正式給這種作品以“賦”的名稱,它就和詩的形式分開了。“賦”本來是“六義”的一部分,現在卻壯大起來。於是,作者常常從兩人的對話來做導引,極力從描寫事物的聲音狀貌來追求文采。這是賦和詩分開而獨自發展的開始。
略做補充:賦到漢朝的時候發展到高峰,所謂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說的是各個朝代,各種文體的文學成就。
-
3 # 傳統文學的魅力
網上看到的一篇,解釋的很好,從起源到後期的發展都介紹的很詳細。借花獻佛。
賦,是古代的一種文體,起源於戰國時代。漢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賦稱為楚辭,因此後人泛稱賦體文學為辭賦。到了漢朝,終於成了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
賦體,指辭賦的體制或體裁,對於辭賦的創作有其相應的創作規範。辭賦體裁不同,風格也會有相應的變化。根據辭賦的創作方法和表現手法不同,辭賦的體裁被分為若干種。
屈原的作品《離騷》開啟了辭賦史的源流,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和演化,形成了騷體賦、漢大賦、駢體賦、駢文律賦、白話賦等不同的發展時期。
漢代辭賦有三種基本形式:詩體賦、騷體賦和散體賦。詩體賦以四言為主,隔句用韻,篇幅較小,由《詩經》演變而來,與詩比較,趨向於散體化。騷體賦形式與楚辭大體相同,由楚民歌演變而來,抒情性強。散體賦的句式自三、四言至九、十言均有,韻散結合,以體物為主,一般直書其事,排比鋪陳,多以問答體形式展開描寫,辭藻富麗,篇幅龐大,主要由諸子問答體、戰國縱橫遊說之文和楚辭演化而來。
有學者在深入考察賦體的分類發展源流後,提出將辭賦分成騷體賦、文體賦、駢體賦、律體賦四種體裁,簡稱騷賦、文賦、駢賦、律賦。其中,騷賦在內容上側重於詠物抒情,且多抒發哀怨之情,在形式上也與楚辭接近,常用帶有“兮”字的語句。文賦句式取其自然、好用議論、注重借鑑秦漢文章,和古文運動密切相關,深受“破體為文”創作風氣的影響。駢賦的特點是通篇基本對仗,兩句成聯,但句式靈活,多用虛詞,行文流暢,詞氣通順,音韻自然和諧,未講四聲八病,以句尾有韻腳而別於駢文。律賦在駢賦的基礎上更注重對仗與聲律的工整嚴密,並對全篇字句數和韻式作了嚴格的限制。
賦在發展中分四個階段:漢賦、俳賦、律賦、文賦漢到西晉為漢賦,其最大特點是“鋪採摛文,體物寫志。極盡誇張之能事,什麼龍肝鳳膽,天宮地闕胡侃一通。而這種誇張顯然源於楚詞。
漢賦另一個特點,也是最重要的特點:諷諫,在極盡誇張中達到對皇帝和王侯們委婉規勸的作用。這一特點又顯然來自《詩經》。這一點顯然是應當繼承和發揚的。劉勰將賦與贊、頌是分開的,賦講諷諫,讚頌只是歌功頌德,按劉勰的觀點,我們今天的許多賦都應歸為贊文、頌文,而不應是賦。
漢和兩晉時的賦在形式上的最大特點是以四言六言為主,雜有三、五、七言,甚至長句子,還有著散文的痕跡。二、到了六朝時,賦發展為俳賦,這時的賦幾乎完全是四六句了,而且講究對仗。人們稱這時的賦為駢體文。六朝賦到了晚期,有明顯的詩歌化傾向,這就為唐朝的律賦開了先聲。三、唐朝時,由於國力強盛,統治者大倡文學,賦被納入科舉應試的體材,於是詩賦大行其道。唐時出現了許多為後世稱道的美文。但是後來,賦更加講究平仄對仗,還規定了韻腳,律賦出現了,律賦對行文限制過於嚴格,近乎文字遊戲,不久就走向了死衚衕,律賦所要求的八韻腳當然也沒成為規矩。四、文賦。中唐以後,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發起了古文運動,賦開始趨於散文化,人們稱之為文賦。文賦的用韻不大講究,句式不求整齊,除四六句外,散句經常出現。文賦的開山之作應推杜牧的阿房宮賦,代表作應是蘇軾的前赤壁賦。文賦從形式上似乎與漢賦相近,但文賦絕沒有漢賦那樣的過份誇張和賣弄,絕無生冷險峻之詞,而是風格清新自然,有娓娓道來之感,讀之倍感親切。
-
4 # 梧桐樹邊羽
請解釋‘’賦‘’的含義?什麼樣的文體稱之為賦?
賦的出現春秋晚期,南方出現了《楚辭》,而中原北方則出現了另外一種韻文。它交叉使用《詩經》的四言和先秦散文的散句,比《詩經》要靈活,又比《楚辭》規整。這種新文體採用平鋪直敘,鋪陳、排比的表現手法,這種手法是“賦比興”中的“賦”。開始的時候文章不長,稱為“短賦”。
寫“賦”應是從荀子始。荀子既是散文家,又是開宗立派的儒學大家,在寫散文的時候結合《詩經》四言寫法,開創了這種新文體。
而真正給這種問題冠以“賦”名的是司馬遷,他發現這種文體和南方楚辭都不能用“詩”來指代,會產生混淆,就統一命名為“賦”。班固進一步把《楚辭》剔出來,把屈原的“騷賦”稱為“楚辭”。我們會經常看到賦、詞、辭賦、騷賦、短賦等多種稱謂,都是指代這種文體,也各有微妙不同。
真正開始以“賦”自稱的是司馬相如,他的《上林賦》,《子虛賦》都是直接稱賦了。
賦的興盛西漢時期,大賦發展到了極致,以儒家經學為底蘊,篇章偉岸,氣勢磅礴,既有思辨性,又有諷喻力。進入東漢,經學衰落,大賦凋零,從關注時政轉向了個人情懷的抒情,轉而在文辭上花功夫,所以“賦”比詩更早地滑入華靡而空洞的泥沼。
東晉南北朝,賦體在形式上和當時的齊梁體詩歌相融合,產生了“駢賦”。形式上更加整飭,尤其講究四六句,並且的對偶聯排的四六句。在那個時代,文人不會寫詩沒問題,但是你如果“不知四六”,那就沒有晉身的機會。
駢賦強化了文句的音樂性,催生了“對仗”這種手法。它間接地促成了唐格律詩的平仄韻律和對仗的形成。律詩何以為律詩?平仄韻律,頸聯對仗為律詩。
駢賦雖然在文學史上是形式主義者,但是對盛唐的詩歌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賦的消散格律詩發展極盛之後,反過來影響了“賦”,出現了“律賦”這種文體。把律詩的規則用於賦體。物極必反,賦的詩歌性走入了死衚衕,只好另尋出路。
賦,除了詩就是散文。
唐代律賦之後,就出現了有意擺脫駢、律的傾向,產生了唐代特有的新賦體,叫做“文賦”,更加傾向於散文化的賦體。我們看初唐《滕王閣序》,還是駢文,到了杜牧的《阿房宮賦》就是文賦,寫作手法完全不一樣了。
進入宋朝看蘇東坡的《赤壁賦》,除了偶有對仗精巧的句子,基本上就是散文了。
“賦”的文學結構一直是主客問答的形式,寫作方法則一直是鋪陳平述。從荀子開始一直到蘇軾,千年都沒什麼變化。
賦、詩、文三者的關係,可以說是相互影響、相互借鑑又相互交融,發展過程一直是交織在一起。最終文言文轉入白話,失去了駢體的對仗和節奏感的“賦”就只剩下了散文和散文詩兩種形式。
對話體也早就不適應現在的表述方式了。
時代在進步,古人留下的“賦”已經成為了藝術品。但是在生活中,白話的散文和散文詩已經完全取代了“賦”這種文體的功用。
-
5 # 無名草2020
賦是古代文體之一。它是韻文和散文的
綜合體。這種文體也可以寫景敘事,也
可以抒情說理,但篇幅不長,稱之為賦。
-
6 # 張小笨學詩詞
賦,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究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性質。是以“鋪採摛文,體物寫志”為手段,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以“頌美”和“諷喻”為目的的一種有韻文體。它多用鋪陳敘事的手法,賦必須押韻,這是賦區別於其他文體的一個主要特徵。
例文
賦賦(以“賦者古詩之流”為韻)作者(唐)白居易
賦者古詩之流也。始草創於荀、宋,漸恢張於賈、馬。冰生乎水,初變本於典墳;青出於藍,復增華於風雅。而後諧四聲,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中國家恐文道浸衰,頌聲陵遲。乃舉多士,命有司。酌遺風於三代,明變雅於一時。全取其名,則號之為賦;雜用其體,亦不出乎詩。四始盡在,六義無遺。
雅音瀏亮,必先體物以成章;逸思飄颻,不獨登高而能賦。其工者,究筆精,窮旨趣,何慚《兩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騁妍詞,豈謝《三都》於左思。掩黃絹之麗藻,吐白鳳之奇姿。振金聲於寰海,增紙價於京師。則《長楊》《羽獵》之徒,胡為比也;《景福》《靈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謂立意為先,能文為主。信可以凌轢《風》《騷》,超軼今古者也。今吾君網羅六藝,淘汰九流。微才無忽,片善是求。況賦者雅之列,頌之儔。可以潤色鴻業,可以發揮皇猷,客有自謂握靈蛇之珠者,豈可棄之而不收。
-
7 #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文學作品,按照現代分類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四種題材。在這各種文體中,又有多種多樣的樣式。
賦,是自古以來兼具詩歌與散文特點的一種文學體裁。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由其所作《賦篇》始得名,並對漢賦的興起有一定影響。至漢代,則形成一種特定體制。其主要特點在於"鋪陳事物,講究文彩。句式多以四言六言為主。雖要求押韻,但可以隔三、四句,甚至五、六句相押。又要求換韻,大體與內容段落相一致。"
漢代賦稱為:古賦。篇幅較長,多采用問答體形式成篇,韻散夾雜,並常喜用生僻文字。
六朝賦稱為:俳賦,又稱:駢賦。篇幅較短,講求駢偶和用典。
唐宋時期科舉考試所採用的一種試體賦稱為:律賦。格式要求較嚴格,對仗工整,平仄和諧,並且由考官出題限韻,字數也有限制,全文不得超過四百個字。
中唐以後,受古文運動影響所作之賦稱為:文賦。句式參差,多以散代駢,押韻亦較為隨便,比較注意行文的清新流暢,與散文更接近甚至相差區別不大。
賦,作為動詞使用,常把寫詩寫詞用一個賦字來表示,比如:賦詩一首,顯示出吾乃一文化人,用語自然須高雅……
中國曆代文人墨客也有許多使用"賦"這種寫作方法並留下了千年傑作。如:東漢文學家、史學家班固,除以《史記後傳》、《漢書》等著作聞名,又善作賦,留有《兩都賦》等。又如三國時期的曹植,少時以七步詩展示其才華,更有巜洛神賦》、《遷都賦》等著名於世。再如南朝(宋、齊、梁)文學家江淹,其詩作雖無藝術獨創性,但長於抒情小賦,尤以《別賦》、《恨賦》等最為著名。或如北宋文學家蘇軾(即蘇東坡),其散文、詩詞、書畫都有極高的成就,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並稱"三蘇",同屬唐宋八大家之列。其作《前赤壁賦》尤為傳世名作。
不過進入二十一世紀,用這些古詩體寫作的是越來越少,當今詩壇,稱霸的多是一些不知為何物的也算是"詩"的文字倒是越來越多……
-
8 # 李老根2017
《賦:一種詞藻堆砌的華麗文體》
一,引言:詩詞歌賦文體的星空
如果把中國文學史比做一條長江大河,那麼我認為應該這樣劃分它的上游,中游,下游:即秦漢以前為上源,漢至隋唐為中,而宋代到晚明當為下。滿清至民國亡,漢文化的表現形式除了漸次瀜入西式白話,文體上就基本沒有什創造了。
文體上,先秦以《楚辭》為代表,兩漢以樂府和賦為代表,三國以建安文學為代表,魏晉南北朝以駢文體為代表,唐宋以詩詞俳律(格律和音韻)為代表,元明以元曲和小說體的話本為代表。所以詩詞歌賦駢文和元曲雜劇白話小說,代表了不同時期文學創作的不同文體。
二,我們應該知道的賦代表作品
我們讀賦,談賦,首先應瞭解有哪些賦的作品可讀,知道了它的起始,衰落,才能透徹地講清這個文體在歷史上曾經延續上千年的作用和地位。那麼從哪裡講賦呢?當然從先秦的荀子和宋玉講起。因為賦以《楚辭》為濫殤,是出現在戰國後期。荀況《賦篇》首次以賦名篇之後,其流變經歷了騷,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幾個歷史階段。其間從戰國楚人宋玉的《高唐賦》起,漢代以後作賦的名家代表有揚雄的《子虛賦》《上林賦》,《羽獵賦》,《長楊賦》,班固《兩都賦》,張衡《二京賦》,曹植的《洛神賦》,陸機的《文賦》,左思蜀都,吳都,魏都的《三都賦》,以及江淹《別賦》,鮑照《蕪城賦》,徐陵《鴛鴦賦》,庚信《小園賦》《哀江南賦》,蘇軾的《前赤壁賦》等等。其中,山東淄川人左思,因相貌醜陋,雖然妹妹都被選入宮中作了妃子,父親都認為不該生他。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個多餘的廢人,他一閉門發狠創作《三都斌》,就寫了十數年,乃至雄文一面世就風行天下,受到時人追捧,京師洛陽的才子們爭相抄讀他的《三都賦》,把市面上的紙張都買貴了。洛陽紙貴這一成語,就是由《三都賦》而來,可見名氣之大和人們對賦這種文體的愛好及模仿。不過我說呢?換到今天我敢斷言,沒有幾人有耐心和識字能力,把這洋洋萬言的大賦小賦讀得下來並讀懂它!為什麼呢?
三,鋪採綺麗,繁類成絕的鋪張寫作手法
1,賦的特點。
賦是跟詩,詞,曲並列的一種特殊文體,亦詩亦文。在行文上既要求押韻,不押韻不可稱為賦。可賦的押韻又不能像詩那樣嚴格,無須一押到底。由於賦的篇幅可長可短,長的上萬字短的幾千字幾百字,這就無法一押到底,所以允許中途變換。像左思《三都賦》那樣的大作長篇,換韻沒有幾十次,上百次,根本無法分出段落。
2,鋪張堆砌
作為介於詩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它在寫作上的特點就是鋪張堆砌,即描寫事物時,上可扯到天地宇宙,下可扯出陰陽鬼魅。多用誇飾手法,極盡渲染,藉以張大其事,從而引起注意,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楊雄的幾篇大賦《長楊賦》,《上林賦》,就透過大堆的景物描寫,烘托漢代京都苑囿的奢靡繁華,帝王田獵的空前盛況。所以鋪排越大,堆砌越多,華麗的文辭越富麗。
3,凡例
那麼什麼叫鋪張?舉例說《木蘭詩》的鋪張手法,作家寫到木蘭替父從軍: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而當木蘭功成榮歸,又這樣堆詞說:爺孃聞女來,出廓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再如蘇軾的《前赤壁賦》中的那種鋪排: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傾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是不是像散文敘事,又像詩一樣抑掦頓挫?
四,追求辭采氣象壯闊
賦的特點,大都用問答為骨架,多喜古文奇字和雙音疊韻的詞。然後引用典故,文辭晦澀艱深不易讀懂。由於結構嚴謹,文詞富麗,很有總攬人物,包藏宇宙,動則二三千言,四五千言,甚至萬言,內容不是盡力鋪陳山川形勝之壯麗,便是描寫宮苑遊觀,名都大邑,渲染出狩獵宏大的氣魄等等。譬如說三國時代大才子曹植在《洛神賦》的詞裡說:其形也,翩若驚鴻,宛若游龍,榮耀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綠波。穠軒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你一般的人,讀得懂嗎?而至於左思的雄文《三都賦》,更難讀了。不在手邊放一部《康熙字典》,那才叫讀的一個頭兩個大!
五,賦的演變。
綜上簡述,賦的文體產生於戰國(約在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後期。當時的作家代表人物為荀子和楚人宋玉。他們是最早以賦命名這種華麗文體樣式的最早作家。到漢代,由於賦的文學體裁歸入宮庭御用的樂府體制內管理,大一統的漢王朝文治武功很需要一種非同凡響氣勢的詩文來歌頌其統治,詩太短,文又太散,而介於詩和散文之間的賦最適合這一需要。於是賦在漢代便大行其道了。然後兩千多年間,幾經變化,賦的演變就經歷了四個價段,第一,大賦階段。這階段賦體興起並盛於兩漢時期。它從《楚辭》發展而來,以枚乘的《七發》為開端。楊雄的《子虛賦》,《上林賦》,班固的《兩京賦》及後來左思的《三都賦》為代表。第二,駢賦階段。《駢賦》。駢賦又稱俳賦。俳賦從大賦演變而來,發展為駢賦體。於是駢賦便始於魏晉,盛行於南北朝。第三階段,律賦,第四階段,文賦。
那麼駢賦究竟有什麼講究呢?駢即駢儷,它指字句對偶。駢賦特點是句式整齊,文詞華美而韻律和諧,對仗工整,煉詞用典非常講究,常以駢四儷六為節奏單元,以連綴麗藻雅詞為立篇之根本。它和漢代大賦比較,特點是少了敘事上的鋪陳文物和堆砌僻詞難字的現象,進步到有較多的音樂美和詩體美。
然後,到了唐朝,便又演變為律賦,文賦。所謂律賦,便是格律和平仄了。和駢賦比較,律賦強調押韻,注重平仄和音韻的協和,其次強調對仗。我們知道,駢賦最重視的是對仗,講究駢四儷六,要求嚴格。可是律賦在對仗和錘練字句上比駢賦就有過之無不及了。由於律賦到唐朝已經被政府用於開科取士,士子們考試不但要能作詩,還必須會寫賦。律賦和寫詩一樣,不但要求嚴格對仗,聲律不得隨意而為就成定型的摸式了。
未了再談文賦。文賦是漢賦發展到唐代以後的第四階段產物。這個第四階段的新賦文體,主要由唐代古文運動催生。它的特點是什麼呢?
它一反魏晉以來駢賦,律賦在用韻,對偶上的限制,強調文賦在創作時,要像散文那樣無拘無束自由揮灑,於是我們便讀到歐陽修,楊萬里,蘇軾,范成大他們句式鬆散,議論紛呈結構別緻的新賦。這些大家們寫的新賦,有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杜牧的《阿房宮賦》,王粲的《登樓賦》,揚萬里
的《昭君怨,賦松上鷗》,范成大的《館娃宮賦》等等。
下面我們實錄宋人的兩篇新賦,看看它們與漢代大賦有什麼進步:
《昭君怨,賦松上鷗》一一 宋代 楊萬里。
晚飲誠齋,忽有一鷗來泊松上,已而復去,感而賦之。
偶聽松梢撲鹿,知是沙鷗來宿。稚子莫喧譁,恐驚他。
俄而忽然飛去,飛去不知何處?我已乞歸休,報沙鷗。
什麼意思呢?作家想表達的是,偶爾聽到窗外松樹上拍打翅膀撲撲鹿鹿的聲音,知道沙鷗在夜宿,十分驚喜。小孩子們聲音小一些,別驚動鷗鳥。不一會兒工夫,沙鷗突然振翅遠遠地飛走了。不知它要飛落到何處去,告訴它,我巳經向朝庭提出請求,要辭官歸隱了。
這是詩嗎?是詞嗎?它就是幾百字的一篇小散文嘛。這便是新賦,沒有華麗詞藻的堆砌吧?
再看下一篇,八百餘字的《館娃宮賦》:
《館娃宮賦》一一宋,范成大
靈嚴山寺,故吳館娃宮也,山上下閒臺別館之跡,髣髴可考。餘少遊焉,感遺事而賦之。
洶西山之南奔,勢鬱嵂其巉空,若大敵之在前,忽踞虎而跧龍,半紫崖而砥平,訪館娃之故宮。是為逸王之舊遊,有墟國之遺烔焉。
嗟乎汰哉,愎賢胥之忠告,巽陰嚭之波說,暗養虎之後患,縱處女使兔脫,迨嘗膽之謀成,
駭疸囊之潰爛。蓋自有以賈禍,非天為之孽。
方其銜哀如痛,抆淚飲血,伊拂士於前庭,克三年而報越,訖甘心而一快,夫何初志之英發!及其見棲於姑蘇,遽雌伏而大壞!援宿恩而乞憐,或赦圖於臣罪。當是之時,又何其憊也!韙禍福之無門,曷今愚而昨賢。後千載之此嗤點,莫不鍾昝於嬋娟。固尤物之移人,抑猶有可而得言。
蓋嘗觀於若人矣,好大而欲速,厭常而棄舊。狃會稽之得意,謂周鼎而唾手,闖齊楚以朵頤,睨陳蔡而驤首。道其遠而疾驅,氣已餒而猶鬥。外未寧而內憂,東略之而西否。阻關河以頓兵,撤牆屋而致寇。亟歸視其四封,蔑一夫之能守,是猶螳螂慕蟬,不知黃雀之議其後也。然以蕞爾之族,衡行四方,攻靡堅郛,戰無距行,事便時利,如徑乎無人之鄉。
惜也末聞大道,宜其逸樂而志荒。次有臺池,宿有嬪嬙,左攜修明,右撫夷光,粲二八以前列,鹹絕世而浩倡。嗟浣紗之彼姝,乃獨繫於興亡。蕩龍舟之水嬉,擷香徑之春芳,載夕陽以俱還,秉遊燭於夜長,灩金鐘之千擔,仿酒池於舊商。歌吳歈而楚舞,薦萬壽於君王。悵星河之易翻,嘉來日之未央。錚銅壺之鳴悲,爛急烽之森芒,慘梧宮之生愁,踐桐夢之不祥。欻高陵與深谷,委盛麗於蒼芒。所謂玉檻銅溝,朱簾椒房,理鏡之軒,響屧之廊。杳煙蕪與露蔓,紛日暮之牛羊。況捧心之百媚,濯粉之餘妝者哉!
今則雲雨之巔,仙聖是宅。硯沼蓴浮,琴臺松崛,封古蘚於井甃,宿暗芒於洞穴,木鯨吼以淒厲,餘馨隱其芳於洞穴,木鯨以清厲,金磬隱其蕭瑟。彼方外之徒,龜藏而蠖屈者,又安知往古與來今?方枯禪而縛律,翩鴻影之拂坐,見前山之銜石。
與揚萬里的新賦,幾百字的小賦不同,范成大的這篇賦,應歸大賦之列,它借吳王夫差聽信奸侫,迫害忠良,納越國降臣勾踐,范蠡所獻越女西施為妾,沉溺美色,弄出亡國之禍的教訓暗諷時事。這篇賦一出手,便傳頌天下,風行一時。賦裡的靈巖山,在姑蘇城外約三四十里地,該山崛起平疇,蒼翠杳渺,深秀雄峻,舊有巨石靈芝得名。吳王夫差得浣女西施後將一座館娃宮的華麗行宮建於此山,日夜與西施遊憩於此。直到勾踐,范蠡的美人計報仇復辟越國。
所以,賦的文體,早先是作動詞用的。後來逐漸演變,才被作為名詞使用。擅賦的人,視詩詞為雕蟲小技,而擅詩,詞,曲的古代作家若想展示大才,必有寫作賦的本領。否則不可稱文豪。但是要做賦,做出氣勢,不落俗套的又能有幾人。兩千多年了,除了前文提到的那些寫賦的高手,能夠流傳下來的賦,也就沈約的《麗人賦》,吳均的《八公山賦》,謝莊《月賦》,江淹《恨賦》,《別賦》,和唐人王勃的《滕王閣序》,宋人歐陽修《秋聲賦》,蘇軾《前赤壁賦》等等,名篇是不多見的。因此我們說,詩是用來抒發感情的,所以要綺麗細細緻。一般人只要有一定才情可以為之。而賦要用來鋪陳事物,必須有對事件清晰明朗的認識和歸納,方可試做。劉勰把做賦稱為體物。他說:賦者,鋪也。作家要用介於詩和散文之間的文體,賦,寫出志的本質屬性,即鋪陳描繪出事物的形態風貌,不是會寫幾句律詩的人就可動筆的。非心胸雄豪,見識不凡的大才做不了賦。可見,要創作一篇能夠名世的賦,儘管題材很多,可要寫得好並不那麼容易!
那麼,什麼樣的詩人和文章家喜歡作賦呢?據《漢書,藝文志》載:春秋之後,學詩之士,逸在布衣,而賢人失志之賦作也。講的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作詩的人,多是布衣。布衣就是老百姓,老百姓的詩,在心為聲,發言為詩。而賢人呢?賢人指的是有一定社會經濟地位,曾經有過功名或還在爭取功名的人。這類人心胸有大志,但是志不得展或失志了,便只有透過賦的形式體物言情。老百姓寫詩,可以透過唱來言情,可是賢人寫賦不是為了唱,而是要誦。因此由於布衣能作詩,故有樂府民歌的興盛。可是賢人,士大夫,不得志,失志的他們有什麼好唱的?只能詠,只能誦,沒有洋洋灑灑的文字,沒有天地宇宙,山川形勝,歷史往古,江河澎湃,茂林修竹,人文典故,花鳥蟲魚,雷鳴電閃的寫作,何以能伸其志,抒其情,言抱負?
所以漢代班固在《兩都賦》序言裡說:賦者古詩之流也!由於詩短小精幹,易於張口就吟,吟之唱之,均在唇齒之間,因此漢代把它歸類於民間樂府。而賦是散文,須刻在竹簡上才能儲存,否則不可流傳。於是詩便總與歌有關,而賦則不歌而誦,它與音樂無關。
這種特徵,就叫賦。賦的含義,就是不歌而誦的意思,文體上則可稱亦詩亦文:即,既不是純粹的詩,也不是純粹的散文。它是可放可收可長可短的散文,又是具有音樂感又有美體感的一種文體。
圖片:作者本人和他的美女琴師
-
9 # 待曉兒
詩詞歌賦四種,前三種都是詩,只有賦是散文,有兩種賦比較有代表性。
一、漢大賦,賦最初的形態一般認為賦這一文體源自楚地詩歌。但其歸類已經不在詩歌一類,而被分作散文。
我們常說的“賦比興”中的“賦”,後來就成為了這種文體的代稱,寓意為鋪陳。漢大賦極盡鋪陳之能事,篇幅極長,內容極豐。
像枚乘的《七發》,採用主客問答的形式來指陳楚太子的貪樂之病,不會直說病因,而是先從音樂、飲食、乘車、遊宴、田獵、觀濤等六事逐一展開論述,最終才去講述主要目的——方士之術。
再比如司馬相如《子虛賦》和《上林賦》,本來就是想說天子上林苑的壯闊,但是偏得先透過子虛先生和烏有先生論述齊楚的闊大,然後才透過亡是公這個人物來說主題。
漢大賦的鋪陳可以想見,不管跑不跑題,反正怎麼能鋪陳怎麼寫,主要是氣勢。像江淹《別賦》就繼承了這種寫法,寫別離那就要把能想到的別離種類全都寫出來。
二、抒情小賦,厭倦了漢大賦的一種革新這種小賦有兩種,一是像張衡《歸田賦》一類的小賦,篇制短小,形式多變,甚至有些像謎語一樣;而另一是像曹植《洛神賦》一類的抒情賦,透過敘事來抒發特定的情感,篇幅隨意,還有著鋪陳的影子存在。
這一類小賦開始像韻文靠攏,直接啟發的是南北朝時期的駢文,已經逐漸地展現出脫離散文的趨勢,
抒情小賦在東漢十分流行,是對鋪陳大賦的一次革新,反映地是文體越來越務實的風氣。
三、賦的兩個特徵不論是抒情小賦還是漢大賦,其實多多少少都會有鋪陳的形式存在,還沒有完擺脫這種風氣。區別就是漢大賦往往使用“主客問答”的形式來展現,比如上文提到的枚乘、司馬相如的作品,蘇軾《赤壁賦》也採用的這種形式。而抒情小賦主要靠駢句來營造氣勢。
而另一個特徵就是好用“奇字”。讀漢大賦這一類的作品會發現,有些字不去讀這篇賦,一輩子都見不到。
漢代是對文字研究很深的一個朝代,所以認識很多奇奇怪怪的字就能顯得一個人學問的多少。後來韓愈其實也是受這種影響,詩歌好用奇字。雖然閱讀時候不太舒服,但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賦這種文體要比詩歌等難一些,後世除了蘇軾等名家所作的還算出色,很難有精品出現。
-
10 # 行己有恥31580
賦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有韻文體,介於詩和散文之間,類似於後世的散文詩。它講求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採摛文,體物寫志”,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後,日益向駢對方向發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入律體叫“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稱為“文賦”。著名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曹植的《洛神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等。[1]
雖然對於現代人來說,賦遠不及詩詞、散文、小說那樣膾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別在漢唐時詩與賦往往並舉連稱,從曹丕的“詩賦欲麗”和陸機的“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可窺端倪。賦萌生於戰國,興盛於漢唐,衰於宋元明清。在漢唐時期,有隻作賦而不寫詩的文人,卻幾乎沒有只作詩而不寫賦的才子。建安以後乃至整個六朝時期,對賦的推崇甚於詩。《史記》中稱屈原的作品為賦,《漢書》也稱屈原等人的作品為賦。後人因推尊《史》《漢》,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稱之為賦。賦是漢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顯其時代精神的一種文學樣式。它是在遠承《詩經》賦頌傳統,近接《楚辭》,兼收戰國縱橫之文鋪張恣意之風和先秦諸子作品相關因素的基礎上,最後綜合而成的一種新文體。它與漢代的詩文一起,成就了漢代文學的燦爛與輝煌。
-
11 # 地主婆趕山
文心雕龍裡有關於賦這種體裁的詳盡解釋,我把譯文部分複製過來,供大家參考:
在《詩經》中講到的“六義”,第二項就是“賦”。所謂“賦”,就是鋪陳的意思。鋪陳文采,為的是描繪事物,抒寫情志。當年邵公說過:“各級官吏們獻詩,主管教化的人進箴。”《毛傳》說:“登到高處能賦詩的人可以做大夫。”由此可見,《詩序》同為六體之一,《國語》、《毛傳》不同於《詩經》而為另一種文體。不過總起來看,它們相互間的關係是很密切的。所以劉向說:“賦不能歌唱,只能朗誦。”班固說:“賦是《詩經》的一個支派。”又如鄭莊公賦《大隧》,晉國士蒍賦《狐裘》,篇幅很短,卻都是自己作的,這種作品雖然接近後代所說的“賦”,可是還沒有成熟。後來屈原創作《離騷》,才開始完成了賦的形式。所以,賦是起源幹《詩經》,而發展於《楚辭》。接著就有荀況的《禮》、《智》,以及宋玉的《風》、《釣》,才正式給這種作品以“賦”的名稱,它就和詩的形式分開了。“賦”本來是“六義”的一部分,現在卻壯大起來。於是,作者常常從兩人的對話來做導引,極力從描寫事物的聲音狀貌來追求文采。這是賦和詩分開而獨自發展的開始。
略做補充:賦到漢朝的時候發展到高峰,所謂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說的是各個朝代,各種文體的文學成就。
-
12 # 傳統文學的魅力
網上看到的一篇,解釋的很好,從起源到後期的發展都介紹的很詳細。借花獻佛。
賦,是古代的一種文體,起源於戰國時代。漢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賦稱為楚辭,因此後人泛稱賦體文學為辭賦。到了漢朝,終於成了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
賦體,指辭賦的體制或體裁,對於辭賦的創作有其相應的創作規範。辭賦體裁不同,風格也會有相應的變化。根據辭賦的創作方法和表現手法不同,辭賦的體裁被分為若干種。
屈原的作品《離騷》開啟了辭賦史的源流,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和演化,形成了騷體賦、漢大賦、駢體賦、駢文律賦、白話賦等不同的發展時期。
漢代辭賦有三種基本形式:詩體賦、騷體賦和散體賦。詩體賦以四言為主,隔句用韻,篇幅較小,由《詩經》演變而來,與詩比較,趨向於散體化。騷體賦形式與楚辭大體相同,由楚民歌演變而來,抒情性強。散體賦的句式自三、四言至九、十言均有,韻散結合,以體物為主,一般直書其事,排比鋪陳,多以問答體形式展開描寫,辭藻富麗,篇幅龐大,主要由諸子問答體、戰國縱橫遊說之文和楚辭演化而來。
有學者在深入考察賦體的分類發展源流後,提出將辭賦分成騷體賦、文體賦、駢體賦、律體賦四種體裁,簡稱騷賦、文賦、駢賦、律賦。其中,騷賦在內容上側重於詠物抒情,且多抒發哀怨之情,在形式上也與楚辭接近,常用帶有“兮”字的語句。文賦句式取其自然、好用議論、注重借鑑秦漢文章,和古文運動密切相關,深受“破體為文”創作風氣的影響。駢賦的特點是通篇基本對仗,兩句成聯,但句式靈活,多用虛詞,行文流暢,詞氣通順,音韻自然和諧,未講四聲八病,以句尾有韻腳而別於駢文。律賦在駢賦的基礎上更注重對仗與聲律的工整嚴密,並對全篇字句數和韻式作了嚴格的限制。
賦在發展中分四個階段:漢賦、俳賦、律賦、文賦漢到西晉為漢賦,其最大特點是“鋪採摛文,體物寫志。極盡誇張之能事,什麼龍肝鳳膽,天宮地闕胡侃一通。而這種誇張顯然源於楚詞。
漢賦另一個特點,也是最重要的特點:諷諫,在極盡誇張中達到對皇帝和王侯們委婉規勸的作用。這一特點又顯然來自《詩經》。這一點顯然是應當繼承和發揚的。劉勰將賦與贊、頌是分開的,賦講諷諫,讚頌只是歌功頌德,按劉勰的觀點,我們今天的許多賦都應歸為贊文、頌文,而不應是賦。
漢和兩晉時的賦在形式上的最大特點是以四言六言為主,雜有三、五、七言,甚至長句子,還有著散文的痕跡。二、到了六朝時,賦發展為俳賦,這時的賦幾乎完全是四六句了,而且講究對仗。人們稱這時的賦為駢體文。六朝賦到了晚期,有明顯的詩歌化傾向,這就為唐朝的律賦開了先聲。三、唐朝時,由於國力強盛,統治者大倡文學,賦被納入科舉應試的體材,於是詩賦大行其道。唐時出現了許多為後世稱道的美文。但是後來,賦更加講究平仄對仗,還規定了韻腳,律賦出現了,律賦對行文限制過於嚴格,近乎文字遊戲,不久就走向了死衚衕,律賦所要求的八韻腳當然也沒成為規矩。四、文賦。中唐以後,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發起了古文運動,賦開始趨於散文化,人們稱之為文賦。文賦的用韻不大講究,句式不求整齊,除四六句外,散句經常出現。文賦的開山之作應推杜牧的阿房宮賦,代表作應是蘇軾的前赤壁賦。文賦從形式上似乎與漢賦相近,但文賦絕沒有漢賦那樣的過份誇張和賣弄,絕無生冷險峻之詞,而是風格清新自然,有娓娓道來之感,讀之倍感親切。
-
13 # 梧桐樹邊羽
請解釋‘’賦‘’的含義?什麼樣的文體稱之為賦?
賦的出現春秋晚期,南方出現了《楚辭》,而中原北方則出現了另外一種韻文。它交叉使用《詩經》的四言和先秦散文的散句,比《詩經》要靈活,又比《楚辭》規整。這種新文體採用平鋪直敘,鋪陳、排比的表現手法,這種手法是“賦比興”中的“賦”。開始的時候文章不長,稱為“短賦”。
寫“賦”應是從荀子始。荀子既是散文家,又是開宗立派的儒學大家,在寫散文的時候結合《詩經》四言寫法,開創了這種新文體。
而真正給這種問題冠以“賦”名的是司馬遷,他發現這種文體和南方楚辭都不能用“詩”來指代,會產生混淆,就統一命名為“賦”。班固進一步把《楚辭》剔出來,把屈原的“騷賦”稱為“楚辭”。我們會經常看到賦、詞、辭賦、騷賦、短賦等多種稱謂,都是指代這種文體,也各有微妙不同。
真正開始以“賦”自稱的是司馬相如,他的《上林賦》,《子虛賦》都是直接稱賦了。
賦的興盛西漢時期,大賦發展到了極致,以儒家經學為底蘊,篇章偉岸,氣勢磅礴,既有思辨性,又有諷喻力。進入東漢,經學衰落,大賦凋零,從關注時政轉向了個人情懷的抒情,轉而在文辭上花功夫,所以“賦”比詩更早地滑入華靡而空洞的泥沼。
東晉南北朝,賦體在形式上和當時的齊梁體詩歌相融合,產生了“駢賦”。形式上更加整飭,尤其講究四六句,並且的對偶聯排的四六句。在那個時代,文人不會寫詩沒問題,但是你如果“不知四六”,那就沒有晉身的機會。
駢賦強化了文句的音樂性,催生了“對仗”這種手法。它間接地促成了唐格律詩的平仄韻律和對仗的形成。律詩何以為律詩?平仄韻律,頸聯對仗為律詩。
駢賦雖然在文學史上是形式主義者,但是對盛唐的詩歌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賦的消散格律詩發展極盛之後,反過來影響了“賦”,出現了“律賦”這種文體。把律詩的規則用於賦體。物極必反,賦的詩歌性走入了死衚衕,只好另尋出路。
賦,除了詩就是散文。
唐代律賦之後,就出現了有意擺脫駢、律的傾向,產生了唐代特有的新賦體,叫做“文賦”,更加傾向於散文化的賦體。我們看初唐《滕王閣序》,還是駢文,到了杜牧的《阿房宮賦》就是文賦,寫作手法完全不一樣了。
進入宋朝看蘇東坡的《赤壁賦》,除了偶有對仗精巧的句子,基本上就是散文了。
“賦”的文學結構一直是主客問答的形式,寫作方法則一直是鋪陳平述。從荀子開始一直到蘇軾,千年都沒什麼變化。
賦、詩、文三者的關係,可以說是相互影響、相互借鑑又相互交融,發展過程一直是交織在一起。最終文言文轉入白話,失去了駢體的對仗和節奏感的“賦”就只剩下了散文和散文詩兩種形式。
對話體也早就不適應現在的表述方式了。
時代在進步,古人留下的“賦”已經成為了藝術品。但是在生活中,白話的散文和散文詩已經完全取代了“賦”這種文體的功用。
-
14 # 無名草2020
賦是古代文體之一。它是韻文和散文的
綜合體。這種文體也可以寫景敘事,也
可以抒情說理,但篇幅不長,稱之為賦。
-
15 # 張小笨學詩詞
賦,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究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性質。是以“鋪採摛文,體物寫志”為手段,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以“頌美”和“諷喻”為目的的一種有韻文體。它多用鋪陳敘事的手法,賦必須押韻,這是賦區別於其他文體的一個主要特徵。
例文
賦賦(以“賦者古詩之流”為韻)作者(唐)白居易
賦者古詩之流也。始草創於荀、宋,漸恢張於賈、馬。冰生乎水,初變本於典墳;青出於藍,復增華於風雅。而後諧四聲,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中國家恐文道浸衰,頌聲陵遲。乃舉多士,命有司。酌遺風於三代,明變雅於一時。全取其名,則號之為賦;雜用其體,亦不出乎詩。四始盡在,六義無遺。
雅音瀏亮,必先體物以成章;逸思飄颻,不獨登高而能賦。其工者,究筆精,窮旨趣,何慚《兩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騁妍詞,豈謝《三都》於左思。掩黃絹之麗藻,吐白鳳之奇姿。振金聲於寰海,增紙價於京師。則《長楊》《羽獵》之徒,胡為比也;《景福》《靈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謂立意為先,能文為主。信可以凌轢《風》《騷》,超軼今古者也。今吾君網羅六藝,淘汰九流。微才無忽,片善是求。況賦者雅之列,頌之儔。可以潤色鴻業,可以發揮皇猷,客有自謂握靈蛇之珠者,豈可棄之而不收。
-
16 #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文學作品,按照現代分類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四種題材。在這各種文體中,又有多種多樣的樣式。
賦,是自古以來兼具詩歌與散文特點的一種文學體裁。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由其所作《賦篇》始得名,並對漢賦的興起有一定影響。至漢代,則形成一種特定體制。其主要特點在於"鋪陳事物,講究文彩。句式多以四言六言為主。雖要求押韻,但可以隔三、四句,甚至五、六句相押。又要求換韻,大體與內容段落相一致。"
漢代賦稱為:古賦。篇幅較長,多采用問答體形式成篇,韻散夾雜,並常喜用生僻文字。
六朝賦稱為:俳賦,又稱:駢賦。篇幅較短,講求駢偶和用典。
唐宋時期科舉考試所採用的一種試體賦稱為:律賦。格式要求較嚴格,對仗工整,平仄和諧,並且由考官出題限韻,字數也有限制,全文不得超過四百個字。
中唐以後,受古文運動影響所作之賦稱為:文賦。句式參差,多以散代駢,押韻亦較為隨便,比較注意行文的清新流暢,與散文更接近甚至相差區別不大。
賦,作為動詞使用,常把寫詩寫詞用一個賦字來表示,比如:賦詩一首,顯示出吾乃一文化人,用語自然須高雅……
中國曆代文人墨客也有許多使用"賦"這種寫作方法並留下了千年傑作。如:東漢文學家、史學家班固,除以《史記後傳》、《漢書》等著作聞名,又善作賦,留有《兩都賦》等。又如三國時期的曹植,少時以七步詩展示其才華,更有巜洛神賦》、《遷都賦》等著名於世。再如南朝(宋、齊、梁)文學家江淹,其詩作雖無藝術獨創性,但長於抒情小賦,尤以《別賦》、《恨賦》等最為著名。或如北宋文學家蘇軾(即蘇東坡),其散文、詩詞、書畫都有極高的成就,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並稱"三蘇",同屬唐宋八大家之列。其作《前赤壁賦》尤為傳世名作。
不過進入二十一世紀,用這些古詩體寫作的是越來越少,當今詩壇,稱霸的多是一些不知為何物的也算是"詩"的文字倒是越來越多……
-
17 # 李老根2017
《賦:一種詞藻堆砌的華麗文體》
一,引言:詩詞歌賦文體的星空
如果把中國文學史比做一條長江大河,那麼我認為應該這樣劃分它的上游,中游,下游:即秦漢以前為上源,漢至隋唐為中,而宋代到晚明當為下。滿清至民國亡,漢文化的表現形式除了漸次瀜入西式白話,文體上就基本沒有什創造了。
文體上,先秦以《楚辭》為代表,兩漢以樂府和賦為代表,三國以建安文學為代表,魏晉南北朝以駢文體為代表,唐宋以詩詞俳律(格律和音韻)為代表,元明以元曲和小說體的話本為代表。所以詩詞歌賦駢文和元曲雜劇白話小說,代表了不同時期文學創作的不同文體。
二,我們應該知道的賦代表作品
我們讀賦,談賦,首先應瞭解有哪些賦的作品可讀,知道了它的起始,衰落,才能透徹地講清這個文體在歷史上曾經延續上千年的作用和地位。那麼從哪裡講賦呢?當然從先秦的荀子和宋玉講起。因為賦以《楚辭》為濫殤,是出現在戰國後期。荀況《賦篇》首次以賦名篇之後,其流變經歷了騷,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幾個歷史階段。其間從戰國楚人宋玉的《高唐賦》起,漢代以後作賦的名家代表有揚雄的《子虛賦》《上林賦》,《羽獵賦》,《長楊賦》,班固《兩都賦》,張衡《二京賦》,曹植的《洛神賦》,陸機的《文賦》,左思蜀都,吳都,魏都的《三都賦》,以及江淹《別賦》,鮑照《蕪城賦》,徐陵《鴛鴦賦》,庚信《小園賦》《哀江南賦》,蘇軾的《前赤壁賦》等等。其中,山東淄川人左思,因相貌醜陋,雖然妹妹都被選入宮中作了妃子,父親都認為不該生他。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個多餘的廢人,他一閉門發狠創作《三都斌》,就寫了十數年,乃至雄文一面世就風行天下,受到時人追捧,京師洛陽的才子們爭相抄讀他的《三都賦》,把市面上的紙張都買貴了。洛陽紙貴這一成語,就是由《三都賦》而來,可見名氣之大和人們對賦這種文體的愛好及模仿。不過我說呢?換到今天我敢斷言,沒有幾人有耐心和識字能力,把這洋洋萬言的大賦小賦讀得下來並讀懂它!為什麼呢?
三,鋪採綺麗,繁類成絕的鋪張寫作手法
1,賦的特點。
賦是跟詩,詞,曲並列的一種特殊文體,亦詩亦文。在行文上既要求押韻,不押韻不可稱為賦。可賦的押韻又不能像詩那樣嚴格,無須一押到底。由於賦的篇幅可長可短,長的上萬字短的幾千字幾百字,這就無法一押到底,所以允許中途變換。像左思《三都賦》那樣的大作長篇,換韻沒有幾十次,上百次,根本無法分出段落。
2,鋪張堆砌
作為介於詩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它在寫作上的特點就是鋪張堆砌,即描寫事物時,上可扯到天地宇宙,下可扯出陰陽鬼魅。多用誇飾手法,極盡渲染,藉以張大其事,從而引起注意,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楊雄的幾篇大賦《長楊賦》,《上林賦》,就透過大堆的景物描寫,烘托漢代京都苑囿的奢靡繁華,帝王田獵的空前盛況。所以鋪排越大,堆砌越多,華麗的文辭越富麗。
3,凡例
那麼什麼叫鋪張?舉例說《木蘭詩》的鋪張手法,作家寫到木蘭替父從軍: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而當木蘭功成榮歸,又這樣堆詞說:爺孃聞女來,出廓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再如蘇軾的《前赤壁賦》中的那種鋪排: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傾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是不是像散文敘事,又像詩一樣抑掦頓挫?
四,追求辭采氣象壯闊
賦的特點,大都用問答為骨架,多喜古文奇字和雙音疊韻的詞。然後引用典故,文辭晦澀艱深不易讀懂。由於結構嚴謹,文詞富麗,很有總攬人物,包藏宇宙,動則二三千言,四五千言,甚至萬言,內容不是盡力鋪陳山川形勝之壯麗,便是描寫宮苑遊觀,名都大邑,渲染出狩獵宏大的氣魄等等。譬如說三國時代大才子曹植在《洛神賦》的詞裡說:其形也,翩若驚鴻,宛若游龍,榮耀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綠波。穠軒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你一般的人,讀得懂嗎?而至於左思的雄文《三都賦》,更難讀了。不在手邊放一部《康熙字典》,那才叫讀的一個頭兩個大!
五,賦的演變。
綜上簡述,賦的文體產生於戰國(約在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後期。當時的作家代表人物為荀子和楚人宋玉。他們是最早以賦命名這種華麗文體樣式的最早作家。到漢代,由於賦的文學體裁歸入宮庭御用的樂府體制內管理,大一統的漢王朝文治武功很需要一種非同凡響氣勢的詩文來歌頌其統治,詩太短,文又太散,而介於詩和散文之間的賦最適合這一需要。於是賦在漢代便大行其道了。然後兩千多年間,幾經變化,賦的演變就經歷了四個價段,第一,大賦階段。這階段賦體興起並盛於兩漢時期。它從《楚辭》發展而來,以枚乘的《七發》為開端。楊雄的《子虛賦》,《上林賦》,班固的《兩京賦》及後來左思的《三都賦》為代表。第二,駢賦階段。《駢賦》。駢賦又稱俳賦。俳賦從大賦演變而來,發展為駢賦體。於是駢賦便始於魏晉,盛行於南北朝。第三階段,律賦,第四階段,文賦。
那麼駢賦究竟有什麼講究呢?駢即駢儷,它指字句對偶。駢賦特點是句式整齊,文詞華美而韻律和諧,對仗工整,煉詞用典非常講究,常以駢四儷六為節奏單元,以連綴麗藻雅詞為立篇之根本。它和漢代大賦比較,特點是少了敘事上的鋪陳文物和堆砌僻詞難字的現象,進步到有較多的音樂美和詩體美。
然後,到了唐朝,便又演變為律賦,文賦。所謂律賦,便是格律和平仄了。和駢賦比較,律賦強調押韻,注重平仄和音韻的協和,其次強調對仗。我們知道,駢賦最重視的是對仗,講究駢四儷六,要求嚴格。可是律賦在對仗和錘練字句上比駢賦就有過之無不及了。由於律賦到唐朝已經被政府用於開科取士,士子們考試不但要能作詩,還必須會寫賦。律賦和寫詩一樣,不但要求嚴格對仗,聲律不得隨意而為就成定型的摸式了。
未了再談文賦。文賦是漢賦發展到唐代以後的第四階段產物。這個第四階段的新賦文體,主要由唐代古文運動催生。它的特點是什麼呢?
它一反魏晉以來駢賦,律賦在用韻,對偶上的限制,強調文賦在創作時,要像散文那樣無拘無束自由揮灑,於是我們便讀到歐陽修,楊萬里,蘇軾,范成大他們句式鬆散,議論紛呈結構別緻的新賦。這些大家們寫的新賦,有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杜牧的《阿房宮賦》,王粲的《登樓賦》,揚萬里
的《昭君怨,賦松上鷗》,范成大的《館娃宮賦》等等。
下面我們實錄宋人的兩篇新賦,看看它們與漢代大賦有什麼進步:
《昭君怨,賦松上鷗》一一 宋代 楊萬里。
晚飲誠齋,忽有一鷗來泊松上,已而復去,感而賦之。
偶聽松梢撲鹿,知是沙鷗來宿。稚子莫喧譁,恐驚他。
俄而忽然飛去,飛去不知何處?我已乞歸休,報沙鷗。
什麼意思呢?作家想表達的是,偶爾聽到窗外松樹上拍打翅膀撲撲鹿鹿的聲音,知道沙鷗在夜宿,十分驚喜。小孩子們聲音小一些,別驚動鷗鳥。不一會兒工夫,沙鷗突然振翅遠遠地飛走了。不知它要飛落到何處去,告訴它,我巳經向朝庭提出請求,要辭官歸隱了。
這是詩嗎?是詞嗎?它就是幾百字的一篇小散文嘛。這便是新賦,沒有華麗詞藻的堆砌吧?
再看下一篇,八百餘字的《館娃宮賦》:
《館娃宮賦》一一宋,范成大
靈嚴山寺,故吳館娃宮也,山上下閒臺別館之跡,髣髴可考。餘少遊焉,感遺事而賦之。
洶西山之南奔,勢鬱嵂其巉空,若大敵之在前,忽踞虎而跧龍,半紫崖而砥平,訪館娃之故宮。是為逸王之舊遊,有墟國之遺烔焉。
嗟乎汰哉,愎賢胥之忠告,巽陰嚭之波說,暗養虎之後患,縱處女使兔脫,迨嘗膽之謀成,
駭疸囊之潰爛。蓋自有以賈禍,非天為之孽。
方其銜哀如痛,抆淚飲血,伊拂士於前庭,克三年而報越,訖甘心而一快,夫何初志之英發!及其見棲於姑蘇,遽雌伏而大壞!援宿恩而乞憐,或赦圖於臣罪。當是之時,又何其憊也!韙禍福之無門,曷今愚而昨賢。後千載之此嗤點,莫不鍾昝於嬋娟。固尤物之移人,抑猶有可而得言。
蓋嘗觀於若人矣,好大而欲速,厭常而棄舊。狃會稽之得意,謂周鼎而唾手,闖齊楚以朵頤,睨陳蔡而驤首。道其遠而疾驅,氣已餒而猶鬥。外未寧而內憂,東略之而西否。阻關河以頓兵,撤牆屋而致寇。亟歸視其四封,蔑一夫之能守,是猶螳螂慕蟬,不知黃雀之議其後也。然以蕞爾之族,衡行四方,攻靡堅郛,戰無距行,事便時利,如徑乎無人之鄉。
惜也末聞大道,宜其逸樂而志荒。次有臺池,宿有嬪嬙,左攜修明,右撫夷光,粲二八以前列,鹹絕世而浩倡。嗟浣紗之彼姝,乃獨繫於興亡。蕩龍舟之水嬉,擷香徑之春芳,載夕陽以俱還,秉遊燭於夜長,灩金鐘之千擔,仿酒池於舊商。歌吳歈而楚舞,薦萬壽於君王。悵星河之易翻,嘉來日之未央。錚銅壺之鳴悲,爛急烽之森芒,慘梧宮之生愁,踐桐夢之不祥。欻高陵與深谷,委盛麗於蒼芒。所謂玉檻銅溝,朱簾椒房,理鏡之軒,響屧之廊。杳煙蕪與露蔓,紛日暮之牛羊。況捧心之百媚,濯粉之餘妝者哉!
今則雲雨之巔,仙聖是宅。硯沼蓴浮,琴臺松崛,封古蘚於井甃,宿暗芒於洞穴,木鯨吼以淒厲,餘馨隱其芳於洞穴,木鯨以清厲,金磬隱其蕭瑟。彼方外之徒,龜藏而蠖屈者,又安知往古與來今?方枯禪而縛律,翩鴻影之拂坐,見前山之銜石。
與揚萬里的新賦,幾百字的小賦不同,范成大的這篇賦,應歸大賦之列,它借吳王夫差聽信奸侫,迫害忠良,納越國降臣勾踐,范蠡所獻越女西施為妾,沉溺美色,弄出亡國之禍的教訓暗諷時事。這篇賦一出手,便傳頌天下,風行一時。賦裡的靈巖山,在姑蘇城外約三四十里地,該山崛起平疇,蒼翠杳渺,深秀雄峻,舊有巨石靈芝得名。吳王夫差得浣女西施後將一座館娃宮的華麗行宮建於此山,日夜與西施遊憩於此。直到勾踐,范蠡的美人計報仇復辟越國。
所以,賦的文體,早先是作動詞用的。後來逐漸演變,才被作為名詞使用。擅賦的人,視詩詞為雕蟲小技,而擅詩,詞,曲的古代作家若想展示大才,必有寫作賦的本領。否則不可稱文豪。但是要做賦,做出氣勢,不落俗套的又能有幾人。兩千多年了,除了前文提到的那些寫賦的高手,能夠流傳下來的賦,也就沈約的《麗人賦》,吳均的《八公山賦》,謝莊《月賦》,江淹《恨賦》,《別賦》,和唐人王勃的《滕王閣序》,宋人歐陽修《秋聲賦》,蘇軾《前赤壁賦》等等,名篇是不多見的。因此我們說,詩是用來抒發感情的,所以要綺麗細細緻。一般人只要有一定才情可以為之。而賦要用來鋪陳事物,必須有對事件清晰明朗的認識和歸納,方可試做。劉勰把做賦稱為體物。他說:賦者,鋪也。作家要用介於詩和散文之間的文體,賦,寫出志的本質屬性,即鋪陳描繪出事物的形態風貌,不是會寫幾句律詩的人就可動筆的。非心胸雄豪,見識不凡的大才做不了賦。可見,要創作一篇能夠名世的賦,儘管題材很多,可要寫得好並不那麼容易!
那麼,什麼樣的詩人和文章家喜歡作賦呢?據《漢書,藝文志》載:春秋之後,學詩之士,逸在布衣,而賢人失志之賦作也。講的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作詩的人,多是布衣。布衣就是老百姓,老百姓的詩,在心為聲,發言為詩。而賢人呢?賢人指的是有一定社會經濟地位,曾經有過功名或還在爭取功名的人。這類人心胸有大志,但是志不得展或失志了,便只有透過賦的形式體物言情。老百姓寫詩,可以透過唱來言情,可是賢人寫賦不是為了唱,而是要誦。因此由於布衣能作詩,故有樂府民歌的興盛。可是賢人,士大夫,不得志,失志的他們有什麼好唱的?只能詠,只能誦,沒有洋洋灑灑的文字,沒有天地宇宙,山川形勝,歷史往古,江河澎湃,茂林修竹,人文典故,花鳥蟲魚,雷鳴電閃的寫作,何以能伸其志,抒其情,言抱負?
所以漢代班固在《兩都賦》序言裡說:賦者古詩之流也!由於詩短小精幹,易於張口就吟,吟之唱之,均在唇齒之間,因此漢代把它歸類於民間樂府。而賦是散文,須刻在竹簡上才能儲存,否則不可流傳。於是詩便總與歌有關,而賦則不歌而誦,它與音樂無關。
這種特徵,就叫賦。賦的含義,就是不歌而誦的意思,文體上則可稱亦詩亦文:即,既不是純粹的詩,也不是純粹的散文。它是可放可收可長可短的散文,又是具有音樂感又有美體感的一種文體。
圖片:作者本人和他的美女琴師
-
18 # 待曉兒
詩詞歌賦四種,前三種都是詩,只有賦是散文,有兩種賦比較有代表性。
一、漢大賦,賦最初的形態一般認為賦這一文體源自楚地詩歌。但其歸類已經不在詩歌一類,而被分作散文。
我們常說的“賦比興”中的“賦”,後來就成為了這種文體的代稱,寓意為鋪陳。漢大賦極盡鋪陳之能事,篇幅極長,內容極豐。
像枚乘的《七發》,採用主客問答的形式來指陳楚太子的貪樂之病,不會直說病因,而是先從音樂、飲食、乘車、遊宴、田獵、觀濤等六事逐一展開論述,最終才去講述主要目的——方士之術。
再比如司馬相如《子虛賦》和《上林賦》,本來就是想說天子上林苑的壯闊,但是偏得先透過子虛先生和烏有先生論述齊楚的闊大,然後才透過亡是公這個人物來說主題。
漢大賦的鋪陳可以想見,不管跑不跑題,反正怎麼能鋪陳怎麼寫,主要是氣勢。像江淹《別賦》就繼承了這種寫法,寫別離那就要把能想到的別離種類全都寫出來。
二、抒情小賦,厭倦了漢大賦的一種革新這種小賦有兩種,一是像張衡《歸田賦》一類的小賦,篇制短小,形式多變,甚至有些像謎語一樣;而另一是像曹植《洛神賦》一類的抒情賦,透過敘事來抒發特定的情感,篇幅隨意,還有著鋪陳的影子存在。
這一類小賦開始像韻文靠攏,直接啟發的是南北朝時期的駢文,已經逐漸地展現出脫離散文的趨勢,
抒情小賦在東漢十分流行,是對鋪陳大賦的一次革新,反映地是文體越來越務實的風氣。
三、賦的兩個特徵不論是抒情小賦還是漢大賦,其實多多少少都會有鋪陳的形式存在,還沒有完擺脫這種風氣。區別就是漢大賦往往使用“主客問答”的形式來展現,比如上文提到的枚乘、司馬相如的作品,蘇軾《赤壁賦》也採用的這種形式。而抒情小賦主要靠駢句來營造氣勢。
而另一個特徵就是好用“奇字”。讀漢大賦這一類的作品會發現,有些字不去讀這篇賦,一輩子都見不到。
漢代是對文字研究很深的一個朝代,所以認識很多奇奇怪怪的字就能顯得一個人學問的多少。後來韓愈其實也是受這種影響,詩歌好用奇字。雖然閱讀時候不太舒服,但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賦這種文體要比詩歌等難一些,後世除了蘇軾等名家所作的還算出色,很難有精品出現。
-
19 # 一聯一詩詞
我們常說的詩歌詞賦中的賦就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中體裁,盛行於漢魏六朝,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通常用來寫景敘事,也有以較短的篇幅抒情說理的。
-
20 # 邊外晨曦
賦是中國古代文體,盛行於漢魏六朝,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通常用來寫景敘事,也有以較短的篇幅抒情說理的。它講究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也就是具有詩歌對仗工整,有一定音節韻律的特點和散文描述繁多,散亂,但“形散而意不散”——也就是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和意圖是一致的。其特點是“鋪採摛文,體物寫志”——“鋪採摛文”是指鋪陳文采;運用大量華麗的語句,張揚文采,從不同的方面描寫事物,不厭其詳,不厭其細。“體物寫志”也就是要運用鋪陳誇飾的手法來直陳其事,用新奇美麗的辭藻來描摹事物(體物),抒寫情志。著名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曹植的《洛神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等。其中代表作之一的《阿房宮賦》是唐代文學家杜牧創作的一篇賦體文章。文章透過對阿房宮興建及其毀滅的描寫,生動形象地總結了秦朝統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教訓,向唐朝統治者發出了警告,表現出一個正直文人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全文運用了想像、比喻與誇張等手法以及描寫、鋪排與議論等方式,駢散結合,錯落有致。文章語言精練,工整而不堆砌,富麗而不浮華,氣勢雄健,風格豪放。
回覆列表
賦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有韻文體,介於詩和散文之間,類似於後世的散文詩。它講求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採摛文,體物寫志”,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後,日益向駢對方向發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入律體叫“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稱為“文賦”。著名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曹植的《洛神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等。[1]
雖然對於現代人來說,賦遠不及詩詞、散文、小說那樣膾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別在漢唐時詩與賦往往並舉連稱,從曹丕的“詩賦欲麗”和陸機的“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可窺端倪。賦萌生於戰國,興盛於漢唐,衰於宋元明清。在漢唐時期,有隻作賦而不寫詩的文人,卻幾乎沒有只作詩而不寫賦的才子。建安以後乃至整個六朝時期,對賦的推崇甚於詩。《史記》中稱屈原的作品為賦,《漢書》也稱屈原等人的作品為賦。後人因推尊《史》《漢》,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稱之為賦。賦是漢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顯其時代精神的一種文學樣式。它是在遠承《詩經》賦頌傳統,近接《楚辭》,兼收戰國縱橫之文鋪張恣意之風和先秦諸子作品相關因素的基礎上,最後綜合而成的一種新文體。它與漢代的詩文一起,成就了漢代文學的燦爛與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