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小亮S

    《孟子》七篇是《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學說,提出了性善論的觀點,主張統治者施仁政,行王道,統一天下,在歷史上影響巨大,成了儒家學派僅次於孔子的代表性人物,被尊為亞聖。《孟子》一書的精華主要表現在哲學、政治、經濟、道德、倫理、教育等方面,但是這部書富有文學色彩,又使它成為中國古代散文的典範。

  • 2 # 葉氏尋根問祖

    在思想史上,“孔孟”並稱,孟子以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和捍衛者而聞名,其思想的犀利和性格的剛烈在先秦諸子中獨樹一幟;《孟子》文章議論風發,文辭華贍,氣勢磅礴,奔放不羈,具有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風格,是極富感染力的文學散文。20世紀以來,傳統經學瓦解,作為儒家重要經典的《孟子》得到了多學科多領域的廣泛研究,文學研究是其中之一。關於《孟子》一書,研究者認為,今存內七篇其體式雖不脫語錄窠臼,但“所記對話,多於獨白,對話復以往復辯論之辭為多”[1](P316);成書方式亦與《論語》出於弟子和後學眾手“論纂”不同,而是由孟子“與萬章、公孫丑等親炙弟子一次纂成,故全書一致耳”[i2];論說方式與《論語》等春秋之文重在“立意”和“見志”的“陳述”有異,而更多帶有戰國之文的“論辯”色彩。在先秦儒家之文中,《孟子》素以富於“文學”性而著稱。郭沫若將其列為“戰國散文四大家”之首[3],劉大傑稱揚:“當代的儒家作品以孟子最有文采,他的散文對後世很有影響。”[4](P81)縱觀20世紀的《孟子》文學研究,涉及面廣泛,從散文藝術的角度看,主要是從語言藝術特色及其修辭技巧的運用、論辯藝術及其氣勢風格、文章的邏輯性及其文體特徵等方面展開的,取得了可觀的成績。本文著重就《孟子》散文藝術,從以上幾個方面對百年的《孟子》文學研究狀況進行簡要回顧,並對其得失和未來的研究趨向作一個粗淺的評說與前瞻,以期為未來的《孟子》及先秦諸子散文藝術研究提供一些借鑑與啟示。

    一、語言特色與技巧研究

    關於《孟子》的語言特色,一般認為與《論語》基本相同,屬語錄體,而多由對話所組成,明白曉暢、通俗易懂,但比《論語》更有文采和富於氣勢。柳存仁認為,《孟子》之“記言文字,極見流利豐暢。”[5](P70)劉大傑認為:“孟子的文章不僅文采華贍,清暢流利,尤以氣勢勝。”[4](P83)譚家健發表於50年代中期的《略談〈孟子〉散文的藝術特徵》一文[6]對孟文語言藝術特徵作了細緻而獨到的分析,認為:孟文語言給人的“第一個印象便是明白曉暢”,這是因為它不事雕琢,不用生僻的詞彙和蹩扭的句法,加之善於精工刻鏤,精闢準確地使用詞彙,平實淺近,乾淨利落,“有一種爽朗明快的風格,給人樸素自然的美感”。譚氏並由人物語言入手,分析了《孟子》的人物形象,認為孟文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生動而複雜的孟子形象,他具有“豪爽直率、潑辣大膽的個性”,“鋒芒畢露、痛快淋漓的風格”,

  • 3 # 茶家娘子

    《孟子》七篇即:

    《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

    後來東漢趙岐作《孟子章句》,分每篇為上下,這樣,七篇就變成了十四篇。該書主要記載了孟子的言論,反映了他的思想和理論。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學說,提出了性善論的觀點,主張統治者施仁政、行王道、統一天下,在歷史上影響巨大,成了儒家學派僅次於孔子的代表性的人物,被尊為亞聖。《孟子》一書的精華主要表現在哲學、政治、經濟、道德、倫理、教育等方面,但是這部書富有文學色彩,又使它成為中國古代散文的典範。

      《孟子》的文學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氣勢浩然,辯鋒犀利。《孟子》的文章素以氣勢磅礴、明快暢達、雄辯犀利的風格著稱。這種風格表現在各種場合。孟子有著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他堅信自己主張的正確性和必勝性,所以,當他在講述自己的政治主張時,充滿自信,積極樂觀,氣勢恢宏。例如:

      齊人有言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今時則易然也:夏後、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里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地不改闢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時者也。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公孫丑上》)

      這是一篇宣講仁政必勝的道理的文字,文章以“時”、“勢”為基點,全面分析了齊國當時的國土、民力、時勢等有利因素,指出了仁政能夠實行的歷史必然性。理由充分,條理清晰,信心十足,語氣堅定,且行文排比而下,一瀉千里,充分表現了博大恢宏之氣。

      孟子繼承了孔子“仁”的學說,具有民本思想,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盡心下》),把“愛人”作為個人道德修養和統治者施政的基本出發點。而當時的統治者或野心勃勃,只顧擴張,隨意發動戰爭;或作威作福,窮奢極欲,極力盤剝百姓,而對於人民的生計乃至生存,卻漠然視之。孟子對這種現實進行了嚴厲的批判。他抨擊諸侯爭霸的局面是“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離婁上》)他曾當面指斥梁惠王:“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梁惠王上》)諸如此類,感情激憤,言辭激烈,甚至顯得尖刻,但他的言詞和態度,出自於對正義的維護,對現實的揭露,自有一股渾厚的力量和凌厲的氣勢。

      孟子生活在“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滕文公下》)的時代,作為儒家學派的繼承人,他自覺地承擔起了“閒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 (《滕文公下》)的重任,經常與其他學派的學者進行辯論。在辯論中同樣表現出了談鋒似刃,氣勢如虹的特點。例如,孟子與信奉農家學說的陳相關於社會分工問題曾有過一番辯論。在那次辯論中,他首先抓住農家學派的主張無法完全貫徹到其行為之中的破綻,反駁了對方“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的主張,然後牢牢立足於社會分工的合理性這個基點,全面展開,長篇大論,層層進逼,直到論敵徹底繳械,充分表現出了他剛建的談鋒和如虹的氣勢。

      在辯論中,孟子慣於長驅直入,窮追不捨。例如,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

      王笑而不言。

      曰: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

      曰:“否!吾不為是也。”

      曰:“然則王之大欲可知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王曰:“若是其甚與?”

      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梁惠王上》)

      當孟子詢問齊宣王的“大欲”時,宣王避而不談,於是孟子明知故問,一連提出了六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窮盡性的排除性的追問,縮小了包圍圈,使對方無可逃遁,最後一語中的,迫使對方默認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文章一連串的追問,猶如一連串的炮彈,處處緊逼,勢不可擋

      孟子文章的氣勢,是他人格力量的表現。首先,孟子自信真理在手,正義在胸,所以說起話來總是理直氣壯,居高臨下,甚至盛氣凌人。他說:“我欲正人心,息邪說,放淫詞,以承三聖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滕文公下》)自立於“聖人”的立場,對於“邪說”、“淫詞”,當然是理直氣壯的了。其次,孟子有獨立的人格,高度的自信。他抱負遠大,自許甚高,曾說過:“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公孫丑》)對於肉食者、對於流俗所孜孜以求的權勢富貴,則傲然地給以藐視:“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堂高數仞,我得志,弗為也;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為也;般樂飲酒,驅騁田獵,後車千乘,我得志,弗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盡心》)在權勢富貴面前,孟子不是匍匐在地的奴僕,而是卓然聳立的偉人,這樣一個人格獨立,桀立特行之士,說起話來自然不會畏首畏尾,看別人的臉色了。再次,《孟子》充沛的氣勢與他的人格修養有關。文章的氣勢與作者心理的志氣密切相關,而心理的志氣與生理的氣血密切相關④。《孟子》文氣浩然,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他的養氣。蘇轍說過:“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大小。”孟子透過對生理的氣與精神的氣的培養⑤,使他的氣“至大至剛”“塞於天地之間”,表現在文章中,自然就氣勢浩然了。

      二、巧設機辟,善於辯論。孟子不僅好辯,而且善辯。他的文章非常重視辯論技巧。他慣用的手法是預設機辟,欲擒故縱,誘敵深入,使對方不知不覺入其彀中,被迫就範。如:《梁惠王》:

      “(孟子)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千斤,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位不用恩焉。’”

      這裡,孟子先用兩個淺近的事例,讓齊宣王自己說出孟子想要讓他說出的結論,然後類推下去,順理成章地得出了齊宣王對百姓沒有“用恩”的結論。齊宣王當然不願意接受這個結論,但是這個結論是根據他所同意的邏輯推匯出來的,他如果要反駁這個結論,就會陷入邏輯的自相矛盾之中,就只好不情願地默認了。這時,他只能在心中大呼“上當!上當!”可是,為時已晚矣。又如,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

      王曰:“棄之。”

      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

      王顧左右而言他。

      這裡,他先誘使齊宣王得出了對於不稱職、不盡責者,“棄之。”“已之。”的結論,然後指出了齊宣王自己就不稱職的事實,用子之矛,攻子之盾,逼得齊宣王無法回答,只好逃避,“顧左右而言他。”了。

      三、長於譬喻,形象生動。孟子還常常藉助形象來說理,使抽象的道理變得觸手可及。如:“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同不遠秦楚之路,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則知惡之;心不若人,則不知惡,此之謂不知類也。”(《告子上》)他用人們手指有病懂得求醫的事例,說明了心靈有病更需醫治的道理。又如:“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告子上》)這裡用一曝十寒的自然現象說明了人們受外界的影響的量的重要性。還有他的五十步與百步之喻,察秋毫與見輿薪之喻,紾兄之臂而奪之食,逾東牆而摟其處子之喻,魚和熊掌不可得之喻,緣木求魚之喻等等,或兩兩相比而其理自顯;或設為反詰而答案自明;或想象奇特發人深省。他的比喻,既貼切簡明,用淺顯簡捷的語言說明覆雜深刻的道理,又形象生動,於警策中具幽默之趣,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孟子》中的許多妙喻因而成為成語,前百年來廣為流傳。

      有時孟子用一些寓言故事來說明道理。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這個故事形象地說明了違背自然規律,人為地助長事物的危害性,至今仍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再如“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的故事,用乞食墳祭、卻又以此冒充富貴,自誇妻妾的“齊人”,來譬喻名利場中那些“求富貴利達者”。故事短小,但結構完整,情節生動,寥寥幾筆,對於奔走在官場、名場、利場中那些只知富貴名利,不顧人格、不知羞恥之徒,虛偽萎縮、可鄙可笑的嘴臉,刻畫得入木三分。諷刺極為辛辣,具有濃烈的喜劇色彩,表現出了極高的藝術性。

      四、多方修辭,表現力強。除了譬喻,孟子還運用了別的修辭手法。他喜歡運用排比句。如:“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梁惠王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離婁上》)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滕文公下》)排比句把許多事物排列在一起,表述中一氣貫下,顯得豐潤顯豁,堅實有力。孟子還喜歡使用反問句。如:“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梁惠王上》)“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告子下》) “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為之哉?從許子之道,相率而為偽者也,惡能治國家?”(《滕文公上》)一連串的反問顯得理直氣壯,咄咄逼人。孟子也喜歡運用對比句。例如:“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這種語句反差極大,對比明顯,可以給人留下強烈的印象。

      五、語言暢銷,警策動人。《孟子》的語言通俗暢曉,平實淺近而又精煉簡約。劉熙載說:“孟子之文,至簡至易,如舟師操舵,中流自在。”孟子為文字在說理,不祈古奧華麗,但求通俗易懂,加之他性情剛直,喜歡直抒胸臆,因而形成了平易率直的語言風格,但是,孟子的語言平實,卻絕不平淡,相反,他的語言又總是精煉簡約,警策動人的。有時,寥寥數語,揭示出某些帶有普遍意義的規律。例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孫丑下》)有時,用簡潔的話語,告訴人們做人的道理與處事的原則。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滕文公下》)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告子上》)有時,用淺近的語言說出了深刻而又豐富的政治經驗與人生經驗,如“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告子下》),“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離婁下》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盡心下》)“養心莫善於寡慾。”(《盡心下》)這些話語,暢曉簡潔,而又內涵豐富,意義深刻,警策動人。

      在先秦諸子中,《孟子》的散文藝術成就僅次於《莊子》,影響深遠,但是它的散文也存在著一些明顯的缺陷。例如,孟子進行推理時,最常用的方法是比附和外推,這種論證方法缺乏必要嚴密性和客觀性⑧,不能保證結論的可靠性。孟子討論問題,還常常自覺不自覺地偷換概念,從而誘導人(也許還有他自己)陷入誤區,得出錯誤的認識。此外,孟子與論敵辯論時,務在必勝,常常攻其一點,不及其餘,這在方法上,自然難免片面性之弊。作為發展中的說理文,這些缺陷自然是難免的,議論文的成熟,還有待於來者。

  • 4 # 雲隱追夢

    《孟子》的文學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氣勢浩然,辯鋒犀利。《孟子》的文章素以氣勢磅礴、明快暢達、雄辯犀利的風格著稱。這種風格表現在各種場合。孟子有著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他堅信自己主張的正確性和必勝性,所以,當他在講述自己的政治主張時,充滿自信,積極樂觀,氣勢恢宏。例如:

    齊人有言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今時則易然也:夏後、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里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地不改闢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時者也。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公孫丑上》)

    這是一篇宣講仁政必勝的道理的文字,文章以“時”、“勢”為基點,全面分析了齊國當時的國土、民力、時勢等有利因素,指出了仁政能夠實行的歷史必然性。理由充分,條理清晰,信心十足,語氣堅定,且行文排比而下,一瀉千里,充分表現了博大恢宏之氣。

    孟子繼承了孔子“仁”的學說,具有民本思想,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盡心下》),把“愛人”作為個人道德修養和統治者施政的基本出發點。而當時的統治者或野心勃勃,只顧擴張,隨意發動戰爭;或作威作福,窮奢極欲,極力盤剝百姓,而對於人民的生計乃至生存,卻漠然視之。孟子對這種現實進行了嚴厲的批判。他抨擊諸侯爭霸的局面是“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離婁上》)他曾當面指斥梁惠王:“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梁惠王上》)諸如此類,感情激憤,言辭激烈,甚至顯得尖刻,但他的言詞和態度,出自於對正義的維護,對現實的揭露,自有一股渾厚的力量和凌厲的氣勢。

    孟子生活在“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滕文公下》)的時代,作為儒家學派的繼承人,他自覺地承擔起了“閒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 (《滕文公下》)的重任,經常與其他學派的學者進行辯論。在辯論中同樣表現出了談鋒似刃,氣勢如虹的特點。例如,孟子與信奉農家學說的陳相關於社會分工問題曾有過一番辯論。在那次辯論中,他首先抓住農家學派的主張無法完全貫徹到其行為之中的破綻,反駁了對方“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的主張,然後牢牢立足於社會分工的合理性這個基點,全面展開,長篇大論,層層進逼,直到論敵徹底繳械,充分表現出了他剛建的談鋒和如虹的氣勢。

    在辯論中,孟子慣於長驅直入,窮追不捨。例如,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

    王笑而不言。

    曰: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

    曰:“否!吾不為是也。”

    曰:“然則王之大欲可知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王曰:“若是其甚與?”

    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梁惠王上》)

    當孟子詢問齊宣王的“大欲”時,宣王避而不談,於是孟子明知故問,一連提出了六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窮盡性的排除性的追問,縮小了包圍圈,使對方無可逃遁,最後一語中的,迫使對方默認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文章一連串的追問,猶如一連串的炮彈,處處緊逼,勢不可擋

    孟子文章的氣勢,是他人格力量的表現。首先,孟子自信真理在手,正義在胸,所以說起話來總是理直氣壯,居高臨下,甚至盛氣凌人。他說:“我欲正人心,息邪說,放淫詞,以承三聖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滕文公下》)自立於“聖人”的立場,對於“邪說”、“淫詞”,當然是理直氣壯的了。其次,孟子有獨立的人格,高度的自信。他抱負遠大,自許甚高,曾說過:“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公孫丑》)對於肉食者、對於流俗所孜孜以求的權勢富貴,則傲然地給以藐視:“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堂高數仞,我得志,弗為也;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為也;般樂飲酒,驅騁田獵,後車千乘,我得志,弗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盡心》)在權勢富貴面前,孟子不是匍匐在地的奴僕,而是卓然聳立的偉人,這樣一個人格獨立,桀立特行之士,說起話來自然不會畏首畏尾,看別人的臉色了。再次,《孟子》充沛的氣勢與他的人格修養有關。文章的氣勢與作者心理的志氣密切相關,而心理的志氣與生理的氣血密切相關④。《孟子》文氣浩然,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他的養氣。蘇轍說過:“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大小。”孟子透過對生理的氣與精神的氣的培養⑤,使他的氣“至大至剛”“塞於天地之間”,表現在文章中,自然就氣勢浩然了。

    二、巧設機辟,善於辯論。孟子不僅好辯,而且善辯。他的文章非常重視辯論技巧。他慣用的手法是預設機辟,欲擒故縱,誘敵深入,使對方不知不覺入其彀中,被迫就範。如:《梁惠王》:

    “(孟子)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千斤,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位不用恩焉。’”

    這裡,孟子先用兩個淺近的事例,讓齊宣王自己說出孟子想要讓他說出的結論,然後類推下去,順理成章地得出了齊宣王對百姓沒有“用恩”的結論。齊宣王當然不願意接受這個結論,但是這個結論是根據他所同意的邏輯推匯出來的,他如果要反駁這個結論,就會陷入邏輯的自相矛盾之中,就只好不情願地默認了。這時,他只能在心中大呼“上當!上當!”可是,為時已晚矣。又如,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

    王曰:“棄之。”

    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

    王顧左右而言他。

    這裡,他先誘使齊宣王得出了對於不稱職、不盡責者,“棄之。”“已之。”的結論,然後指出了齊宣王自己就不稱職的事實,用子之矛,攻子之盾,逼得齊宣王無法回答,只好逃避,“顧左右而言他。”了。

    三、長於譬喻,形象生動。孟子還常常藉助形象來說理,使抽象的道理變得觸手可及。如:“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同不遠秦楚之路,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則知惡之;心不若人,則不知惡,此之謂不知類也。”(《告子上》)他用人們手指有病懂得求醫的事例,說明了心靈有病更需醫治的道理。又如:“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告子上》)這裡用一曝十寒的自然現象說明了人們受外界的影響的量的重要性。還有他的五十步與百步之喻,察秋毫與見輿薪之喻,紾兄之臂而奪之食,逾東牆而摟其處子之喻,魚和熊掌不可得之喻,緣木求魚之喻等等,或兩兩相比而其理自顯;或設為反詰而答案自明;或想象奇特發人深省。他的比喻,既貼切簡明,用淺顯簡捷的語言說明覆雜深刻的道理,又形象生動,於警策中具幽默之趣,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孟子》中的許多妙喻因而成為成語,前百年來廣為流傳。

    有時孟子用一些寓言故事來說明道理。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這個故事形象地說明了違背自然規律,人為地助長事物的危害性,至今仍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再如“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的故事,用乞食墳祭、卻又以此冒充富貴,自誇妻妾的“齊人”,來譬喻名利場中那些“求富貴利達者”。故事短小,但結構完整,情節生動,寥寥幾筆,對於奔走在官場、名場、利場中那些只知富貴名利,不顧人格、不知羞恥之徒,虛偽萎縮、可鄙可笑的嘴臉,刻畫得入木三分。諷刺極為辛辣,具有濃烈的喜劇色彩,表現出了極高的藝術性。

    四、多方修辭,表現力強。除了譬喻,孟子還運用了別的修辭手法。他喜歡運用排比句。如:“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梁惠王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離婁上》)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滕文公下》)排比句把許多事物排列在一起,表述中一氣貫下,顯得豐潤顯豁,堅實有力。孟子還喜歡使用反問句。如:“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梁惠王上》)“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告子下》) “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為之哉?從許子之道,相率而為偽者也,惡能治國家?”(《滕文公上》)一連串的反問顯得理直氣壯,咄咄逼人。孟子也喜歡運用對比句。例如:“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這種語句反差極大,對比明顯,可以給人留下強烈的印象。

    五、語言暢銷,警策動人。《孟子》的語言通俗暢曉,平實淺近而又精煉簡約。劉熙載說:“孟子之文,至簡至易,如舟師操舵,中流自在。”孟子為文字在說理,不祈古奧華麗,但求通俗易懂,加之他性情剛直,喜歡直抒胸臆,因而形成了平易率直的語言風格,但是,孟子的語言平實,卻絕不平淡,相反,他的語言又總是精煉簡約,警策動人的。有時,寥寥數語,揭示出某些帶有普遍意義的規律。例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孫丑下》)有時,用簡潔的話語,告訴人們做人的道理與處事的原則。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滕文公下》)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告子上》)有時,用淺近的語言說出了深刻而又豐富的政治經驗與人生經驗,如“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告子下》),“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離婁下》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盡心下》)“養心莫善於寡慾。”(《盡心下》)這些話語,暢曉簡潔,而又內涵豐富,意義深刻,警策動人。

    在先秦諸子中,《孟子》的散文藝術成就僅次於《莊子》,影響深遠,但是它的散文也存在著一些明顯的缺陷。例如,孟子進行推理時,最常用的方法是比附和外推,這種論證方法缺乏必要嚴密性和客觀性⑧,不能保證結論的可靠性。孟子討論問題,還常常自覺不自覺地偷換概念,從而誘導人(也許還有他自己)陷入誤區,得出錯誤的認識。此外,孟子與論敵辯論時,務在必勝,常常攻其一點,不及其餘,這在方法上,自然難免片面性之弊。作為發展中的說理文,這些缺陷自然是難免的,議論文的成熟,還有待於來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孩兒一直起蕁麻疹怎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