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被打扮的歷史

    唐朝和新羅戰爭的結果

    據記載,最初唐朝與新羅屬於合作關係,聯合起來滅亡了百濟與高句麗。戰爭勝利後,在瓜分勝利果實上發生了矛盾,爆發了戰爭,戰爭世界為公元670年到公元676年。按《資治通鑑》記載是唐朝取勝,新羅則認為自己取得了勝利,說法並不統一;從土地瓜分的情況看唐朝最終控制了大部分高句麗,新羅控制了百濟土地兩則也是各有所取,況且後來新羅也像唐朝稱臣,因此更多的應該是唐朝這麼強大的軍隊怎麼沒有把高句麗消滅,而是大約平手的情況。

    唐朝受到吐蕃、突厥等外部勢力的牽制,無法全力與新羅進行戰爭

    唐朝儘管在疆域、人口上對於新羅有碾壓優勢,但相對而言周邊的勢力也多,需要防範對抗的方向也多,如當時的吐蕃就是一個強大的勢力,新羅只不過是這其中之一罷了。而新羅地處北韓半島的端部,當時航海還不發達,所以他的戒備、戰爭方向僅有一個那就是唐朝。所以,唐朝是分散出自己的一部分實力來對付新羅,而新羅確以全部的力量對抗唐朝,自然抵消了部分唐朝的優勢。以其中的買肖城戰爭為例,唐朝投入兵力2萬,新羅投入兵力30萬,也充分說明了,在兵力上唐朝由於無法全力投入,使自己在戰場上的優勢縮小了,甚至是處於劣勢。

    新羅佔有地利優勢

    唐朝與新羅的戰爭中,新羅戰線就發生在自己的自己的核心區,而北韓半島並非唐朝的核心區域,唐朝的首都長安才是當時的核心區域.從長安到戰線需要大約2000公里距離,相比直線新羅僅需十分之一的距離。新羅相當於以逸待勞,唐朝確實經過長度跋涉,客觀上降低了唐朝軍隊的戰鬥力。同時在軍需物品上,眾所周知,

    當時落後的生產力限制了長距離的軍需供應及作戰

    當時生產力落後,老百姓基本是一日兩餐的標準,可以供應長期戰爭的結餘本就不多,再加上軍需供應需要考人、馬等的勞力來運輸,運輸的損耗比例是非常大的,輸送100石糧食能到達前線的僅有不足30石,基本上像唐朝這種如此長距離戰爭的投入就不能會很大,且持續時間長的大量兵力也是不現實的。

    綜上所述,唐朝限於當時的情況,無法完全的把兵力放在新羅戰事中,導致無法取得絕對性的優勢,後期由於新羅向唐朝稱臣考慮到戰爭的巨大消耗也就不再發生大規模的戰事去消滅新羅了。

  • 2 # 歷史戰爭

    遍數中國古代王朝,“強漢盛唐”有著極其突出的地位,歷史上的諸多帝王都曾希望自己的朝代能如漢唐一般,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唐之盛,便盛在其當時與世界其他文明相比,各個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更兼其軍事實力的強盛。從如今國外一些華人聚居的地方被稱之為“唐人街”來看,也足可見唐朝對後世的影響。

    在強盛的唐朝看來,周邊的四夷均不足為慮。然而,就在唐朝軍隊卻在北韓半島的一個國家—新羅手上吃了虧。作為北韓半島上建立的政權。新羅是高麗的前身,但當時北韓半島的最大國家是高句麗。根據史書記載隋唐時期曾多次派兵征戰高句麗,到唐太宗時期,雖然對高句麗的戰爭取得了不小成果,不過還是未能一舉消滅高句麗,戰馬損失也很大,只得在冬季之前班師。

    高句麗雖然不是唐朝軍隊的對手,但面對北韓半島上的新羅,卻打的其戰士丟盔卸甲。眼看,新羅就要被高句麗給滅國了。這時的新羅文武王金法敏決定像唐朝求援,和唐軍結為同盟,攻伐高句麗。

    在得到新羅的幫助後,唐朝軍隊得以在高句麗的後方開闢戰場,軍隊從新羅國的海岸登陸,滅亡了新羅的鄰國、高句麗的同盟國—百濟。沒有了天時地利的高句麗,經兩年的苦戰,最終還是被大唐名將李世勣所滅國了。

    在高句麗亡國後,新羅得以成為北韓地區最大的國家。這時的新羅暴露了其白眼狼的真面目,想要將唐軍在會戰打下的土地吞併。在新羅人得知唐朝軍隊在對西北吐蕃的作戰失利之時,悍然決定對唐朝發動戰爭,唐和新羅的戰爭正式打響。

    當時,唐朝在西北對吐蕃作戰的軍隊,被吐蕃第一名將論欽陵給全軍覆沒。唐朝軍隊一時之間無法派出很多兵力支援東部的唐朝和新羅戰爭,為了穩定軍心,便把在西北作戰不利的薛仁貴調到新羅。但,當時的唐朝只有兩萬人馬,面對三十萬的新羅軍隊,兵力太過懸殊。最終,唐軍在接連戰敗的情況下,無奈退出了北韓半島。

    但唐朝不是一個冤大頭,在幫新羅人滅亡高句麗反而被恩將仇報的事上。在西北戰事結束後,就很快騰出手收拾新羅。認真起來的唐軍,很快打的於是新羅上表謝罪,請求唐朝撤兵。再國內厭惡戰爭的社會背景下,唐朝答應議和。

    戰後的新羅得到了百濟所有的領土以及高句麗南部的部分土地。但是,唐朝也滅亡了高句麗,解決了在東北地區的心腹大患。加強了唐朝在遼東地區的統治基礎,東北亞的局勢趨向穩定。據《資治通鑑》得知:“新羅乃遣使入貢,且謝罪,上赦之,復新羅王法敏官爵。金仁問中道而還,改封臨海郡公。”

  • 3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當大唐王朝於隋末的戰亂之中逐一掃平群雄之際北韓半島上處於三足鼎立的形勢,因此這一時期被今天的北韓和南韓稱為北韓半島的“三國時代”。不過北韓版的三國時代和中國的三國時代卻有一個顯著的區別:魏、蜀、吳三國的政治合法性皆源於漢室——曹魏以禪讓的形式宣佈取代漢室獲得天命,蜀漢則自稱漢室宗親,就連東吳政權在孫堅、孫策以及孫權時代的早期也是要奉漢室的旗幟的。魏、蜀、吳三國都同周邊民族有著頻繁的互動:曹魏徵烏丸、蜀漢平南中、東吳通夷洲,但與此同時三國的主體民族都出自中原華夏後裔。由此可見魏、蜀、吳三國在政權合法性上皆源於漢祚,而在文化屬性上皆屬中原華夏文明。相比魏、蜀、吳三國的同源屬性而言:北韓半島三國之間既不同文也不同種,從一開始三國就源自於各自不同的文明體系。北韓半島三國中的高句麗本是源自中國東北的割據政權,其王城、王陵遺址皆在中國境內,和北韓半島本無聯絡,直到曹魏攻破其都城後高句麗才逐漸向北韓半島遷徙。如今北韓、南韓在其歷史教科書中認定高句麗是北韓半島歷史上的正統王朝,然而站在中國的角度來看:高句麗起源於中國東北境內,應當屬於中國歷史上的邊疆割據王朝。我們暫且擱置定性上的爭論,只看高句麗究竟是如何與北韓半島扯上關係的:高句麗在人種上源於中國東北地區古代的扶余民族,其早期王都位於如今的吉林省集安市,在王都被曹魏攻破後高句麗遷都如今的平壤,從此開啟了與百濟、新羅兩國爭奪疆土的歷史。事實上百濟同樣不是北韓半島本土形成的政權——百濟是扶余王尉仇臺的後裔於東漢後期在帶方一帶建立的:扶余人從中國東北南下北韓半島,征服了這裡的土著部族馬韓,所以百濟其實是以扶余人為統治階級,而占人口多數的中下層人民主要由北韓半島南部的土著民族馬韓構成的國家。百濟國王曾給北魏皇帝的上表說:臣與高麗先出夫餘,也就是說百濟和高句麗同出扶余。公元前後北韓半島南部的辰韓部落聯盟中最有勢力的斯盧部落以金城(今慶州)為中心聯合六部組成部落聯盟,酋長由樸、昔、金三氏擔任。4世紀中葉起樸、昔二姓不再擔任首領,王位由金姓世襲,王權逐漸得到加強。至此斯盧部改名為斯羅期盧國,又名徐羅伐,統治地區先在北韓半島東南部,後擴至整個大同江以南地區。公元503年徐羅伐改國號為“新羅”。

    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在長期的混戰中都試圖透過引入外部勢力的方式消滅對手,因此三國都主動加入到以中國為核心的宗藩朝貢體系,然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國正處於大分裂大動盪的時期,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與中原王朝的宗藩朝貢關係也因此時斷時續。隋朝完成南北統一後三國主動遣使奉隋朝正朔。儘管三國都表示對隋朝的臣服,然而實際上高句麗卻另有打算:儘管如今北韓、南韓把高句麗視為他們歷史上的正統王朝,然而實際上這一出自中國東北漁獵民族的國家和北韓半島後來的王氏高麗、李氏北韓都王朝卻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王氏高麗、李氏北韓都屬於內斂保守型的王朝,然而高句麗卻是有擴張野心的。高句麗利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分裂動盪局面佔據了遼東半島,甚至一度發展到如今的河北一帶,當然這也被自封的宇宙第一大國宣稱歷史上中國河北曾是其領土的證據。高句麗和純粹的遊牧漁獵民族不同——由於受中原文明影響較深,他們實際上已發展出定居農業,是一支兼具定居農耕民族的文明和遊牧漁獵民族的彪悍的民族,這其實比純粹的遊牧漁獵民族更可怕,因為這是一種綜合了農耕民族的文明體系和遊牧漁獵民族的尚武之風雙重優點的民族。隋煬帝的使臣曾在造訪東突厥時意外得知高句麗的使臣也在東突厥活動,種種跡象表明高句麗不只試圖吞併百濟和新羅,甚至對中原也是暗藏野心的。隋煬帝為消除高句麗這一隱患不惜發動三次東征高句麗的大規模戰役,然而不僅沒能實現征服高句麗的既定戰略目標,最終三徵高句麗的軍事行動所帶來的財政、勞役等問題成為了壓垮隋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此時根基尚不穩固的李唐王朝同時接納了三國的朝貢並告誡三國要和睦相處。然而高句麗並沒把唐朝的告誡當回事:很快高句麗就和百濟聯手進攻新羅。如果放任新羅被滅亡,那麼不僅將使唐朝作為天下共主的顏面盡失,同時唐朝也將失去從側翼牽制高句麗的一個重要籌碼。唐太宗李世民決心對高句麗採取軍事行動,然而漫長的運輸線使唐軍的後勤補給成為一個大問題,最終李世民東征高句麗的軍事行動沒能取得預期的效果,然而這次軍事行動已掃清了高句麗在遼東的外圍據點,為日後進一步的軍事行動消除了障礙。

    公元660年唐高宗李治命蘇定方率十萬大軍渡海進攻百濟。在此之前唐軍的歷次軍事行動都是從遼東鴨綠江一線進攻高句麗,這次則透過從海上先行拿下作為高句麗盟友的百濟,從而開闢針對高句麗的第二戰場。這次軍事行動取得了比預期更好的效果:在當時的航海條件下百濟根本沒料到唐軍會捨棄傳統的遼東鴨綠江陸上進攻路線,他們以為反正有高句麗擋在前面,然而這次唐軍卻選擇直接渡海對百濟發起進攻:7月9日唐軍和百濟首次交鋒,12日唐軍和新羅組成的聯軍就包圍了百濟都城,18日百濟國王就宣佈投降。全部戰鬥一共只進行了9天就使已建國數百年之久的百濟古國灰飛煙滅。百濟國都儘管被佔領、百濟王室儘管已投降,然而很快百濟境內就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復國運動,百濟殘部甚至向日本求援並因此引發了中日之間有史以來第一場戰爭——白江口之戰。唐軍在劉仁軌將軍率領下在白江口之戰中打敗了倭國和百濟聯軍,隨後不久百濟最後一支殘軍在黑齒常之帶領下向劉仁軌投誠,至此百濟徹底平定,自唐軍發兵到百濟徹底平定前後歷時三年零三個月。之後唐軍南北夾擊滅了高句麗,在高句麗故地設安東都護府管轄高句麗和百濟舊地,又在安東都護府之下設熊津都督府專管百濟舊地。作為大唐盟友的新羅也被納入大唐的羈縻州府序列——唐朝在允許新羅保持半獨立狀態的前提下在其境內設定雞林州都督府,新羅國王被任命為大唐雞林州都督府都督,新羅成為大唐治下的一個國中之國。63歲的劉仁軌被任命為大唐熊津都督府都督,走下戰馬的他開始致力於改善當地的經濟民生,努力將百濟舊地經營為大唐治下的沃土:他下令軍民收斂骸骨,由官方出面公開祭祀所有亡靈;修錄戶口、整理村落;改百濟原有的方、郡、縣行政體制為府、州、縣,保持與大唐內地行政序列的一致性,在各級崗位上唯才是舉——無論百濟人或是漢人只要符合條件皆可任用;開通道路、建立橋樑、補葺堤堰、修復陂塘、勸科農桑、賑貸貧乏;立唐社稷、頒示正朔則是最具象徵意義的措施:供奉大唐社稷意味著此時大唐對百濟舊地所進行的管轄已等同於中原內地,不再僅僅只是羈縻州府序列。

    劉仁軌對百濟舊地的經營令新羅和大唐之間潛藏的矛盾被激發起來:新羅一直試圖爭奪百濟和高句麗故地由其直接統治,現在大唐不僅在百濟建立起直屬統治,連自己也被納入大唐的羈縻州府序列。遠在長安的唐高宗李治也意識到了新羅的不安定,早在百濟剛平定之初他就曾冊封歸順大唐的百濟王子扶余隆為熊津都督府都督,並直接向雞林州都督新羅王金春秋施壓要求他和扶余隆盟誓。金春秋不敢和大唐抗衡,但勉強和扶余隆盟誓之後的金春秋把一腔怨氣發洩在扶余隆身上,不斷向唐高宗李治打扶余隆的小報告——在李治看來:扶余隆作為亡國王子如今早已只是大唐境內一介普通官吏;而金春秋作為手握重兵的新羅王比扶余隆的勢力強大得多,經過慎重考慮後他調回了扶余隆,任命劉仁軌為熊津都督府都督。金春秋死後太子金法敏繼位為新羅文武王,相比受過親身受過大唐恩惠的金春秋而言:金法敏早在和唐軍協同圍攻百濟都城的戰鬥中就因為指揮權問題和唐軍將領發生衝突。為防止唐朝完全吞併北韓半島,金法敏聯合並扶植了北韓半島上的原高句麗和百濟的反唐勢力一起攻打唐朝:670年3月新羅派薛烏儒與高句麗舊將高延武各率精兵1萬渡過鴨綠江,進至烏骨城(今丹東鳳凰山東麓),由此拉開了唐朝新羅戰爭的序幕。新羅聯合高句麗殘餘力量進軍所至的烏骨城,乃是連線遼東和平壤的交通要道,佔領這裡既可對駐守北韓半島的唐軍進行圍攻,也可阻止唐軍從遼東方面的增援。另外,新羅軍隊在高句麗故地的活動,還可以把唐朝的視線轉移到遼東,使其無暇應對新羅對百濟故地的爭奪。唐朝對此則派高侃率兵進行鎮壓。新羅文武王與劍牟岑失敗後,發生分歧,劍牟岑被安舜下令處死。安舜南逃後被金法敏接納,封安舜為高句麗王,在今南韓益山市建立了報德國(674年改封安舜報德王)。這件事唐朝和新羅的同盟關係開始破裂。

    與此同時新羅開始攻打唐在百濟的駐軍:671年新羅拿下百濟國都泗沘,推翻唐朝的熊津都督府,建立所夫裡州,控制了前百濟的全部領地。到上元元年(674年)新羅已經從唐朝手中奪得原百濟的大部分領土。但此時新羅軍主要與熊津都督府的百濟人交戰,而唐軍主要與反唐的高句麗人交戰。新羅之所以選擇這一時機,其原因首先是新羅對唐朝外交努力的失敗:669 年金法敏遣欽純和良圖入唐謝罪,但是第二年1 月唐高宗“許欽純還國,留囚良圖,終死於圓獄。以王擅取百濟土地遺民,皇帝責怒,再留使者”。由此來看當時唐朝扣留的新羅使者似乎不止良圖,而且欽純帶回的唐高宗的詔令是“百濟舊地,總令割還”,直接表明了唐朝不再容忍新羅繼續佔領百濟故地的態度。這樣新羅試圖透過外交途徑來取得唐朝對其攻取百濟故地行為諒解的努力就失敗了。其次更重要的是由於唐朝受西北局勢的影響,不得不調集駐守高句麗的兵力與吐蕃開戰。《新唐書·吐蕃傳》記載:670年吐蕃“入殘羈縻十八州,率于闐取龜茲拔換城,於是安西四鎮並廢”,由此與之相鄰的吐谷渾、鄯善、且末之地也正式為吐蕃所據。西北局勢的危急,使唐朝不得不調任剛剛在高句麗戰場獲勝的薛仁貴前往西北戰場。4月唐朝以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領兵5萬出擊吐蕃。這表明薛仁貴最遲在669年底就離開了高句麗,也必然會帶走部分兵力,而且同年唐朝還“徙高麗民3萬於江淮、山南”,而“留其貧弱者,使受守安東”,這樣此前留駐於高句麗故地的2萬唐兵恐怕為數已是很少了。唐朝軍事力量的削弱也給新羅發動戰爭提供了時機。

    之前唐朝只是與新羅支援的高句麗復興勢力作戰,並沒有和多年的盟國新羅宣戰。上元元年(674年)唐高宗與新羅文武王徹底決裂,扶植文武王的弟弟金仁問為新羅君主並派劉仁軌領兵攻打新羅。在對吐蕃戰敗後一度除名的唐朝名將薛仁貴被唐高宗任命為為雞林道總管,負責羈縻百濟的熊津都督府,上元二年(675年)二月劉仁軌在阿達城之戰、七重城之戰大敗新羅軍後金法敏為保持既得利益,避免覆滅厄運,即已派使入唐謝罪。675年李謹行率領投靠唐朝的靺鞨人攻打新羅石峴城、赤木城、買肖城三戰皆捷。《三國史記》記載石峴城、赤木城之戰唐軍大勝,買肖城之戰20萬唐軍被金元述擊敗,新羅軍繳獲戰馬三萬三百八十匹,但是當時李謹行作為行軍總管、安東鎮撫大使,不可能擁兵20萬,有三萬三百八十匹戰馬。4月唐朝遣兵來援,新羅便退保白城。此時高句麗遺臣劍牟岑率眾反唐,唐高宗以高侃為東州道行軍總管,李謹行為燕山道行軍總管發兵來討伐。經過多年的戰爭,新羅已經比較疲憊了。在劉仁軌主力回國的情況下新羅以全國之力仍不能徹底擊退李謹行和薛仁貴的留守唐軍。金法敏可能已經意識到透過戰爭無法使唐軍退出北韓半島,因此在買肖城之戰後派出使者,向唐朝進貢並且謝罪。而唐朝也意識到:用偏師經略的辦法是不能制服新羅的,而唐朝當時的戰略重心已經轉移到了西線——吐蕃成為其主要對手,劉仁軌、薛仁貴、李謹行等東征主帥全部調到西部防備吐蕃。唐朝很難再派出主力大軍東討新羅。因此面對新羅的謝罪請求,唐朝自然也樂於接受。據《資治通鑑》記載:“新羅乃遣使入貢,且謝罪,上赦之,復新羅王法敏官爵。金仁問中道而還,改封臨海郡公。”高宗皇帝以這種方式宣告了戰爭的結束,重新接納新羅為大唐的藩屬國。

    至此唐與新羅大規模的戰爭結束了,但武裝衝突並未就此終結:676年薛仁貴領兵渡過黃海支援熊津都督府,與新羅在所夫裡州伎伐浦交鋒,唐軍先勝後敗,被新羅斬首4000餘級但也有學者根據新羅王金法敏致薛仁貴的信中內容認為所謂唐軍被新羅斬首4000餘級並不存在。金法敏在回書的結尾部分,寫到“披讀總管來書, 專以<新羅>已為叛逆, 既非本心, 惕然驚懼……今略陳寃枉, 具錄無叛”,又寫到,“天兵未出, 先問元由。 緣此來書, 敢陳不叛, 請總管審自商量, 具狀申奏”。據此看:金法敏在回書中一直聲稱自己並未反叛。試想如果此前新羅殺傷了那麼多唐軍,金法敏還在回書中說自己並未反叛,這不是自相矛盾嗎?北韓半島的局勢依然比較緊張:報德國不久後被新羅廢除;唐朝方面安東都護府從平壤遷至遼東故城,熊津都督府被從泗沘遷至建安故城(今遼寧營口)。安東都護府的治所撤出平壤後,唐朝又在平壤設定安東都督府維持其對高句麗故地的統治。676年唐朝廷放回被俘的高句麗末代國王高寶藏回平壤讓其擔任唐安東都督府的安東都督,並冊封其為北韓王。681年高寶藏因陰謀策劃脫離唐朝控制,而被唐朝廷削去官爵並流放到四川。高寶藏被唐朝俘虜回長安後與武則天的侄女所生的兒子高德武被任命為安東都督,究其原因是因為高德武自小在唐朝首都長安出生及長大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容易控制也不會背叛中國。高句麗和百濟王族透過唐朝或新羅的力量復國的預想徹底失敗。685年新羅“始備九州”,將國土擴張至大同江以南的北韓半島。735年唐玄宗詔令新羅出兵進攻渤海國,新羅奉詔出兵,但在途中新羅軍隊卻因雪災而被凍死大半,之後玄宗一方面為了補償新羅,一方面出於制衡渤海國,就把高句麗在大同江以南的高句麗故土賜給新羅,唐朝從二品的雞林都督新羅王金法敏上《賜土地謝表》稱:“伏奉恩敕,浿江以南,宜令新羅安置。臣生居海裔,沐化聖朝。雖丹素為心,而功無可效;以忠正為事,而勞不足賞。陛下降雨露之恩,發日月之詔,錫臣土境,廣臣邑居,遂使墾闢有期,農桑得所。臣奉絲綸之旨,荷榮寵之深,粉骨糜身,無由上答”。至此新羅奪取了百濟故地和高句麗在大同江以南的土地,實力有所增強;而唐朝也鞏固了自己在大同江以北包括平壤在內的北韓半島北部和遼東地區的統治。

    唐朝和新羅最開始是共同打擊高句麗和百濟的盟友,然而在成功消滅高句麗和百濟後雙方圍繞高句麗和百濟故地的處置問題爆發了衝突。事實上關於唐朝與新羅的戰爭結果雙方其實各執一詞:《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中國史籍就認為唐朝是勝利方,而新羅方面也堅持認為自己取得了勝利。這主要是因為雙方各自的戰略目標不同所致:唐朝其實對北韓半島並無領土野心,事實上唐朝的戰略重點一直是在西北方向應對突厥、吐蕃等勢力,之所以涉足北韓半島無非不過是想解除高句麗在東北方向帶來的戰略壓力。隨著高句麗的滅亡已使唐朝的既定戰略目標得以實現,至於說位於北韓半島南部的百濟故地最終被新羅奪取其實並不意外。唐朝的戰略重點從來也不在北韓半島,百濟故地對唐朝而言更像是雞肋——得之固然可喜,失之也並不心疼。事實上當唐朝與新羅的關係破裂後唐朝仍始終將戰略重點放在西北方向,從來也沒在與新羅的戰爭中盡全力。相比之下新羅卻佔據著主場作戰的地利優勢。戰略重點位於西北的現實使北韓半島的唐朝駐軍兵力規模極為有限,而漫長的後勤補給線則成為制約唐軍戰鬥力的又一大因素。當然新羅也心知肚明:自己之所以能在北韓半島佔據優勢完全是因為佔據主場作戰的地利優勢所致,如果唐朝鐵了心像滅高句麗一樣打擊自己,那麼自己無論如何是抵擋不了的。所以最終新羅還是極為務實地與唐朝締結和約,從而實現了對北韓半島大同江以南地區的控制。從戰爭的最後結果來看:唐朝實現了控制遼東半島和北韓半島北部的既定戰略目標,新羅也實現了控制北韓半島南部的既定目標,很難說誰勝誰敗。

  • 4 # 理工男讀歷史

    這個問題是錯誤的,唐王朝並未在戰場上輸給新羅。唐朝放棄北韓半島南部,就如晚清與法國戰爭一樣,打仗打勝了,卻在外交和政治方面形成了實際上的損失,這就是“千古一帝”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則天做出的戰略選擇。

    大唐和新羅友好關係的起源以及新羅人的邏輯

    唐王朝東征高句麗,最初的理由之一就是應新羅邀請,保護新羅不受高句麗、百濟以及倭國侵略。高句麗又臭又硬,百濟還一直和高句麗綁在一起,唐王朝於是把百濟和高句麗列在滅國名單上。耗時近三十年,在新羅協助下終於消滅了百濟和高句麗,整個北韓半島大部分領土歸屬大唐,新羅保持了其在北韓半島東南部的傳統區域,併成為大唐藩屬國。

    整個戰爭過程,“大唐與新羅兩國並肩作戰,結成了深厚的戰鬥友誼,新羅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引號內容是新聞通稿裡的,與我無關。實際上新羅也就是帶帶路、搞搞後勤,戰鬥力和唐軍比較可以忽略不計。

    戰爭後期以及戰後,新羅認為大唐來幫助我們抵禦高句麗、百濟和倭國,就應當不求回報。而打下來的疆土都歸了大唐,新羅認為這是不合理的,這就是新羅人的邏輯。

    唐朝新羅七年戰爭

    於是,新羅先是侵吞百濟舊地,唐王朝在百濟舊地設定的熊津都督府名存實亡,這是繼李治在西域丟失中亞十六州都督府之後又一個區域成建制的被外族勢力佔領。李治並沒有意識到熊津都督府丟失的問題所在,仍然繼續持續在北韓半島的策略。

    新羅藉機又在高句麗舊地支援高句麗復國勢力,唐王朝當時在北韓半島駐軍數量有限,僅有薛仁貴率領的2萬唐軍,主力集中在北韓半島北部,主要在遼東和北韓半島北部對付高句麗復國勢力。

    高句麗滅國後第二年(669年),一個現在被譽為北韓半島民族英雄的人叫鉗牟岑或者叫劍牟岑的,起兵造反,擁立高句麗王后人為主。叛亂被唐軍鎮壓,並俘虜了新羅援軍2000人,鉗牟岑也被高句麗王殺掉,高句麗王逃到了新羅。新羅接納了高句麗王,標誌著唐王朝與新羅同盟關係的破裂。

    之後薛仁貴被調往西域對付吐蕃,北韓半島本來唐軍處在壓倒性的優勢,薛仁貴一走,雖然對付少量叛軍仍然沒有問題,但全面戰爭就實力不足了。

    新羅藉機發動了對唐王朝的正式進攻,這就是長達七年的唐朝新羅戰爭。戰爭前四年,僅憑安東都護府留守部隊就穩定了北韓半島北部,消滅了全部高句麗叛軍,“左監門大將軍高侃大敗新羅之眾於橫水”,新羅人在北韓半島北部佔不到便宜,但徹底佔領了南部沒有唐軍駐守的熊津都督府。

    這裡要著重說一點,有人說新羅打敗了唐軍,那麼怎麼解釋在唐軍主力沒來的時候,新羅軍為什麼沒能進入北韓半島北部?反而是唐軍大舉進攻新羅本土的時候取得大勝逼迫唐軍退軍?不要告訴我是來自古代北韓人寫的《三國史記》,那個東西更像一本傳奇小說,史料價值真的不高。

    唐朝新羅戰爭的第二階段是劉仁軌為帥,唐軍主力繼消滅百濟、高句麗後再次進入北韓半島。劉仁軌渡過漢江,攻破新羅北方重鎮七重城(現漢城北),“斬獲甚眾”,新羅經營多年用來抵禦高句麗的戰略防線被唐軍突破。

    之後,劉仁軌被調回國內,繼任唐軍將領暫緩了攻勢,“詔李謹行為安東鎮撫大使,屯買肖城,三戰,虜皆北”(《新唐書》)。同一事件,《三國史記》中記載卻是李謹行率領的唐軍二十萬在買肖城敗於新羅手中,新羅繳獲戰馬三萬三百八十匹。當年李世民東征遼東的時候不過“士十萬,馬萬匹”,李謹行一個從三品的左監門衛將軍竟然能統御二十萬大軍、戰馬四五萬匹,《三國史記》未免誇張的太厲害了。

    還是看華人寫的正史吧,當時新羅人嚇壞了,唐軍駐紮在買肖城,買肖城位置不詳,但肯定是在漢城以南,已經深入新羅境內,虎視眈眈盯著新羅腹地,新羅已經無險可守,只等唐軍準備好了就能一舉滅了新羅。即使不增兵搞決戰,像以前滅高句麗一樣分兵襲擾,新羅這種只比鼻屎大一點點兒的小國也承受不起。於是新羅一邊把所有能拿刀拉弓的人都送上了前線,拼命攻打了買肖城三次,又“遣使入朝獻方物,伏罪。”

    於是,李治“赦之,復其王金法敏官爵”,唐軍退軍,李謹行也被調往西北,雙方實際控制線為平壤、大同江一線,唐王朝失去了北韓半島南部地區的實際控制權。

    李治和武則天為什麼做出如此的戰略決策?

    1、其他回答都已經提到了吐蕃當時在西域的入侵,這是原因之一。

    之前吐蕃消滅了依附唐王朝的吐谷渾,把疆域擴充套件到了青海,河西走廊情況危急。之後與唐朝新羅戰爭同步開始的薛仁貴遠征吐蕃之戰失利,唐王朝已經感覺到了吐蕃越來越大的軍事壓力。之後若干年,唐王朝一直在西域與吐蕃爭奪安西四鎮,安西四鎮數次易手。在唐朝新羅戰爭結束後的第二年,唐軍聚集了十八萬大軍再次攻打吐蕃,但大敗而歸。李治和武則天當時就是為了集中力量對付吐蕃,才匆忙從北韓半島撤軍的。

    2、朝堂上的政治鬥爭,使得李治和武則天都沒有把新羅當做要被解決的主要問題。

    當時李治和武則天都沒有把新羅放在心上,而且新羅表面上仍然對大唐臣服,新羅王接受唐王朝冊封,同時也是大唐雞林州大都督,理論上北韓半島整體上仍然是唐王朝疆域範圍。因此,與自己地位相比,新羅只是一個小問題,無論是對李治還是武則天。

    這時李治已經基本上是傀儡皇帝了,正在拼命的想辦法壓制武則天。之前不久,李治把郝處俊提拔為宰相,在朝堂之上發動了對武則天的攻勢,藉著支援武則天的許敬宗諡號問題向武則天發難。同時郝處俊負責重新編制國史,目的是借李世民的豐功偉績來提高李治的地位,這是李治時期唐帝國對武則天的一次集中的大規模反擊。

    唐朝新羅戰爭的主帥劉仁軌是支援武則天的,在戰爭進行到關鍵時刻,武則天把劉仁軌調回長安,目的之一就是要借劉仁軌的資歷和戰功壓制郝處俊,解決武則天迫在眉睫的實際問題,否則朝堂上一旦形成讓武則天停止干政的決議,武則天就非常被動了。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二月,雞林道行軍大總管大破新羅之眾於七重城,斬獲甚眾。新羅遣使入朝獻方物,伏罪。赦之,復其王金法敏官爵。三月丁未,日色如赭。丁巳,天后親蠶於邙山之陽。時帝風疹不能聽朝,政事皆決於天后。自誅上官儀後,上每視朝,天后垂簾於御座後,政事大小皆預聞之,內外稱為“二聖”。帝欲下詔令天后攝國政,中書侍郎郝處俊諫止之。八月庚子,太子左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樂成侯劉仁軌為左僕射,依舊監修國史。中書門下三品、大理卿張文瓘為侍中。中書侍郎、同三品、甑山公郝處俊為中書令,監修國史如故。吏部侍郎、檢校太子左庶子、監修國史李敬玄吏部尚書兼太子左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依前監修國史。《舊唐書》高宗本紀

    (武則天后期,新羅繼續向北侵佔了北韓半島北部大部分地區)

    於是,在李治和武則天的英明領導下,唐王朝取得了東西兩線全部失利的豐功偉績。武則天篡唐建立武周之後,控制通往東北和北韓半島通道的契丹、奚族反叛,渤海國建立,唐王朝在北韓半島的實際控制區域再次減少,新羅藉機又向北發展,基本控制了北韓半島大部分地區。安史之亂後,唐王朝更是徹底失去了東北地區。

    之後安史之亂和五代十國東北少數民族政權的興起,都是源於李治和武則天時期給後人留下的大麻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社交恐懼症患者能自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