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比如被誤會千年一以貫之之道。
7
回覆列表
  • 1 # 風雲酷

    受傳統儒家思想以及道家思想的影響,華人向來講究和平相處,化干戈為玉帛。面對別人的傷害時要學會原諒和接受,因此就有了“以德報怨”之說。意思是不計別人的嘲諷,而要給他好處,以此來感化他。

    這句話出自於《論語.憲問》,是孔文子和其弟子日常生活中的對話,但是世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是曲解了孔文子的意思。

    原句:“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在和其弟子談論生活智慧的時候,他的弟子說“如果被人欺負了,那我給他好處去感化他,可以嗎?”

    孔子回答說,如果別人欺負了你,你反而去給他好處,以此來感化他,那麼他不會認為你是仁義的那一個,反而以為你懼怕他。他傷害了你,你反而去討好他,那麼你如何去回報對你好的人呢?因此面對傷害你的人,你就只有將你的痛苦還寄給他,他才知道他給你帶來了什麼樣的後果,以此來改正。而對於對你好的人,你就要加倍對他好。

    《論語》收錄了大量孔子及其弟子對話的故事,這些故事大部分都取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孔子作為人生導師和思想的智慧者,在中國歷史上面的地位舉足輕重,但是在文學作品流傳的時候,孔子個人形象被過度的拔高,甚至是產生誤解。

    孔子是第一個開創有教無類的人,其本人的品行毋庸置疑。他的弟子中叫得出名字來的,就有70多個。在那個幾年出兩個學生的私塾時代。孔文子擔得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大教育家的稱號。

    但無論是何樣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有自己做人的底線和道德,如果一味的去遷就別人,那麼只會迷失自己,反而讓人得不到尊重。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堅守好底線即可。

  • 2 # 靜思錄Vlog

    這個問題其實只有孔子本人回答才有意義

    論語是弟子們記錄下來的孔子思想,也不能完全等於孔子的原意。畢竟文字的表達是有限的,同樣的文字不同人的不同的時間理解是不同的

    同樣是一句話,你現在的理解會和十年前的理解有不同……不同人的理解也不同

    同樣是論語,小時候讀和老了再讀體會會不同

    所以,讀書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讀書是吸取書中的營養為自己所用!如果脫離了這個目標,變成咬文嚼字,為了顯得有學問而讀書或者成了找茬專家,抬槓專家,讀書就讀歪了!

    透過讀書和感悟開啟自己的智慧,從愚昧變得明智,就不錯了

  • 3 # 平凡2850

    必須是“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這句話。

    這句話讓孔老先生背了一口歧視女性的大黑鍋呀。

    這句話本來的意思是說:

    孔子說:“(父母)教化、養育自己的子女和(聖王教化、養育)百姓(使他們通於人倫之道)一樣都是不容易的,太親近了他們就容易無禮,太疏遠了他們就容易積怨。”

    《論語》中,只有《微子篇》中提到“齊人饋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中的“女”指女子。

    其他各處皆以“女”指代“汝”:

    《論語·為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八佾》:“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論語·雍也》:“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等等。

    《論語》中的君子,有時是指認同並遵循儒家倫理綱常的人,儒家認為,唯有這樣的尊道貴德,修身有成的人,才能在家齊家,在國治國,在天下平天下。

    《論語》中的小人,是指未循人倫綱常,越禮逾規之人,這樣的人,通常是未經教化的普通百姓,也可能是一些失道敗德之人。

    在這一句中,“小人”指的是未受教化的普通人。

    所以,“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這一句話,只是指出了家長教育孩子和聖王衣養百姓是一樣的道理,需要遠近適宜,既不能過於親近而失禮,也不能過於疏遠而生怨。

    跟女性是搭不上關係的,也根本不存在什麼對女性有偏見的問題。

  • 4 # 一夫82

    孔子在行為上最被人誤解的,一是殺少正卯;二是子見南子。

    孔子的言語被人誤解的很多,最被人詬病的有:一是老而不死是為賊也;二是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三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殺少正卯,體現了他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行為。君王政治,唯我獨尊,既使書生,當為之時,也會舉起砍刀。

    孔子見南子,體現了他的人性。男人見女人,無有不動心者,理性而為,孔子並非出格。

    如上所述,孔子也是人性之人,聖人只是後人給他戴的光環。貶損亦可,讚美亦可,千般評說,同他的思想學說一樣,自有無數褒貶。

    孔子以思想家著世,他的所有言論,皆於後人所著的《論語》之中。《論語》鑄定了中華文明的基調,與西方文明互補而流傳,無論你走到哪裡,無論你是怎樣的情調和境況,基因密碼已經寫就,承認或否認,太陽在那裡,月亮在那裡,你總是離不開的。

    孔子的老而不死是為賊也,我也不認可,且當玩笑吧。

    孔子的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我也不認可,且當一時口誤吧。

    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我也不贊同,那個時代的仲尼,與此時的你我,相隔兩千多年,可同日而語嗎?

  • 5 # 情感中轉站

    第一件事:殺少正卯

    孔子呢,總想推行自己的仁政,可到處不受待見,好不容易被魯國欽點攝相,還不得好好威風威風?不管新官上任三把火也好,還是公報私仇也好(少正卯搶過孔子的生源),反正殺之而後快。

    其實,在儒家思想中,靠殺人樹立仁政,大概也是沒有的,這事兒,其實不排除有人抹黑孔子,最早記載此事的《荀子·宥坐》還定了五宗罪::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闢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醜而博,五曰順非而澤。

    《孔子家語》有云:於是朝政七日而誅亂政大夫少正卯,戮之於兩觀之下,屍於朝三日。

    之所以說誤解,莫不是從孔子的定性中發現對少正卯的憎恨,繼而對誅、戮、屍的武力解讀吧!口誅筆伐也是誅,對子路、宰我等,也是怨得不行,當然,這雖不可同日而語,至少從側面可見孔子性情,責罵一頓,懲罰一下,屍坐一番,僅此而已!

    第二件事: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孔子的很多言語,不一定“微言大義”,或許他就那麼一說、感嘆一番,便被弟子奉為圭臬,《論語》又沒有特定的場景,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容易誤解。在孔子的一生中,他對母親,對老婆,對侄女,甚至對南子,都沒有表現出輕蔑、歧視之態。

    而女子與小人這兩個詞,被人解釋出太多新意了,我曾經回到過《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原意是什麼》中羅列並表明了觀點:有女子做派的男人難養也!

    第三件事: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都是標點符號惹的禍,查了一下,有下面幾種:

    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三,“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

    四,“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五,“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

    孔子是幹什麼的?開門辦學,"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只要願學,誰來都可以,孔子一生堅持什麼?克己復禮,怎麼治理國家,怎麼勸導百姓,孔子曾多次提到“愛人”、提出“教不能”,咋就弄出點愚民的意思呢?

    所以,我贊成第二種斷句:百姓聽從指揮,就讓他們自由勞作; 百姓不聽從指揮,就要講道理給他們,讓他們明白。

  • 6 # 命理師陳一宏

    孔子被誤解的可多了,可以說關於孔子的話,百分之八十都是被誤會了。我接下來舉幾個例子,給大家參考。

    1.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也是孔子說的話,基本大家都認為孔子在罵人,罵製造陶俑來陪葬的人斷子絕孫。可是,如果我們瞭解了當時說這個話的過程和製作陶俑的前前後後,我們就知道是我們誤讀了。

    那時候是在講官府裡面吃喝不愁,但是外面民眾鬧饑荒餓死人,官府不管啊。進而才搬出孔子的這句話。我們也知道,比較早期的時候,一些帝王啦去世之後,是會安排一些親近的人來陪葬的,比如妃子啊,奴僕啊。這就是活埋,非常殘忍的事情。後來呢,這個事情改革了,用一些陶俑啊,木俑啊之類的代替了活人殉葬。這什麼原因呢?當然就是比較人性化了,這是很大的進步啊,不忍心讓一些活人那樣活活被埋葬了啊。這樣所體現出來的,就是非常大的進步了。可是呢,現在官府的人,卻不管人民死活,這又是退步了。所以,這是在比較,在感嘆啊!“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個意思是始作俑者,這個初心,難道就後繼無人了嗎?

    2.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也是孔子的話,好多人因為女子,都在講孔子重男輕女。其實女是汝的意思,女子,就是汝子,汝子就是老子。孔子當時是在自嘲,就你們老師我和小人難相處啊,近之不遜遠之則怨。

    好了,本次回答就寫到這裡吧,也就是隨便說點,真要說那麼多,篇幅太大,留著以後慢慢說吧。

  • 7 # 生命解碼之易學堂

    孔子不是被人誤會,而是被統治階級從相貌、性格、知識等方面打扮成奴性文人,用他作統治階級的代言人。其實,孔子是僅次於老子的偉大神學家,孔子對自己的神學水平評論說:″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知天下之故。″ 如果不掌握神靈,平常人中哪一個能“感而遂知天下之故?

  • 8 # 林屋公子

    挺多的,不管是語錄還是事蹟。

    舉個例子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從句子可以看出,這句話大概說的是可以讓民眾順從,但不可以讓他知道。這不是愚民思想嗎?所以歷朝歷代一直有人為孔子辯護。到近代甚至有人提出這句話斷句不對,應該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眾可以使喚,就順從他們;不可以使喚,就讓他們知道。這才符合孔子仁者愛人的思想嘛!當然很多人不同意這個觀點,因為古人都沒這樣理解,明顯是不符合語法的。

    所幸在1993年的時候,湖北荊門郭店鎮出土了一批戰國楚簡,其中有一篇叫《尊德義》,裡面有一句話是“民可使道之,不可使智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強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早期的文字,同時也是可靠的解釋。這段話什麼意思呢?很明顯,前後兩句是相對的,又和《論語》這句是對應的。“道(導)”就是“由”,也就是引導;而“知”自然就是“強”了。原來這裡用的是通假字,這句話翻譯過來應該是:民眾可以用來引導,但不能用來強迫。這樣一來,不也和孔子的思想相符了嗎?

  • 9 # 貴龍時空學

    孔子好多事情被人誤會,如《史記》中說孔子是父母野合而生,實際是孔子的父母在農田耕作時,觸發太和之情,所以孔子的出生註定有野的成分,而這個野可以理解為孔子離經叛道,獨創一格的先天環境;又比如說孔子是中庸之道的典範,那就大錯特錯,孔子也曾經是一個狂狷之人,後來在58歲至64歲的遊說列國,求官求職過程中,無功而返、空囊而歸,於是乎”人固有自知之明,性格變得溫和柔潤,中庸理性。最大的誤會是;孔子認為《易經》也有占筮的功能,這個觀點關係到孔子《十翼》的本質性問題,必須尋根問底,以正視聽。

    一、《十翼》中占卜的定性

    1、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顯然說明了《八卦》的萬物類象的原理,和卦象的根據,是我們認識《易經》的密匙。

    2、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占卜的方法是根據卦和象,二者結合起來,透過《周易》系詞之類而得出結論。

    3、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佔。

    “動則觀其變。而玩其佔”,孔子定義了《周易》的作用有占筮的功能。

    4、孔子晚年好占筮,曾經記錄“百吾佔而七十當”,不虧為聖人,占筮準確率很高,當然比我們當代許多大師自吹的100%的準確率還是低的低。

    我們還可以從孔子許多文章中發現孔子定性《易》的占筮的功能。

    二、具體占卜的事例

    1、孔子一次佔得《火山旅》卦,商瞿看後道:“子有聖知而無位”,說孔子有聖人的智慧,卻沒有聖人的地位,孔子聽後長吁短嘆:“鳳鳥不來,河無圖至,天之命也。”,時機不到,大功不成,這是命啊!從例中我們知道:孔子愛好占筮,但是水平不是很高,否則不會求教於人,也不會對他人的結論,沒有絲毫自己的意見。

    2、子貢外出,孔子讓弟子們起卦預測回程,得《火風鼎》,六靜卦,弟子們說:鼎折腳,子貢暫時不會回來;孔子笑著說:“卦中無腳,子貢要坐著船回來了”,結果真是如此。但是我們卻得出孔子占卜筮“活學活用、能言善辯",屬於占筮愛好者。

    3、據史料記載,孔子的部分著作失傳了,應該就是這部分佔斷例項的作品,千古聖人,無中生有,信口開河,生編硬造,占筮作品自然被歷史無情淘汰,這也是孔子的弟子或者是歷代統治階級、易學大儒,為孔子貼金鍍銀,瞞天過海的真實寫照。

    4、孔子認為,《易經》的四大功能象、數、理、佔,其中佔也是一項重要組成。

    問題:孔子有哪些事情是被人“誤會”的?答案:當代的所謂《周易》學家、國學大師,把《周易》《十翼》定性為哲學、禮學、文學,完全否定其占筮功能,一葉遮目,不見泰山,斷章取義,瞞天過海,是對孔子《十翼》著作的最大誤會。

  • 10 # 擺渡天堂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德、仁",是讓人變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君子。君:古代譯為最高統治者,《儀禮·喪服》篇講:君,至尊也。曾參在《大學》裡把一個普通人到平天下的君子的進化過程和邏輯關係寫得很清楚了。簡單地說我們絕大多數人是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的,被孔子稱為"小人","小人"透過修身超越、突破"得失價值系統",也等於思想行為站在了"小人"之上,到達了食物鏈的頂端。

    因為他已經看透了人性,看透了人類社會的本末,透過人效能知道一個人的優缺點,透過優缺點能知道人的行為習慣,透過行為習慣能知道做事的結果。簡單的說就是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幹什麼,他可以推演出來。這是君子修身的目的、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這也是孔子為什麼能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因,首先他得有能力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才有教的可能。

    當一個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常常會引發災難。像霸王項羽,因他而死的人以百萬計,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這是個極大的數字。又如諸葛亮、司馬懿對壘,故事的背後是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多少家破人亡的人間慘劇。而我們呢,日夜研究他們的三十六計、七十二般變化,背後的人間慘劇被所謂的"成功代價"一筆帶過。從人類的角度來說,這是靈魂缺失、喪失人性的行為。這是孔子反對戰爭的原因,他看到的不是一將功成的輝煌,而是萬骨枯的人間地獄。

    子路問老師: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那怎麼行,要先問過父親、兄長才行。冉求問: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是的,聽到了就應立即實踐。他兩問問題的時候公西華都在旁邊,公西華就問老師:他兩問的問題一樣,為什麼老師給出的答案不一樣呢?孔子說:子路性格魯莽,所以讓他問父兄,以求減少行為過失。冉求優柔,做事不果斷,於是要打消他的疑慮,讓他放心去做。

    孔子透過人性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想辦法幫別人在行為上彌補缺陷,而不是掠奪、奴役。這是儒家"德、仁"由來的原因,是曾參"止於至善"的原因,是王陽明"致良知"的原因。當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以天下大同的思想境界去愛人,才是治國平天下的君子。

    很多人認為儒家思想是為帝王服務,奴役老百姓當順民的工具。其實這個問題《大學》中的開篇便有了答案:"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君子的位置不在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之中,而是之上。我們來看孔子的行為是不是這樣?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子貢問老師:君子也有所憎惡嗎?孔子說:有,憎惡那些揭發、傳播別人隱私的人,思想境界低而妄議高境界的人,勇猛而不知敬,獨斷而道不通的人。

    老子說:聰明深察好議人也。一個聰明、明察秋毫的人,很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常常議論、傳播別人的隱私、弱點、過錯,就是揭短。因而種下惡的因,待東窗事發,通常是惡鬥一番,結果都是輸家,這種事在平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思想境界低的不能準確理解、認識高境界的思想言論,就侃侃而談,傳播以坐井觀天、盲人摸象而得出的結論,是對大眾直接的誤導,也是對高境界思想的褻瀆,是高境界思想傳播的阻礙。現代社會這類專家、學者大量真實的存在著。是德山和尚所說的:四種果位、三種賢能、從初發善心到十地修行的菩薩、羅漢們都是些為人看守墳墓的活鬼 。因為太多的人沒有看透本末的能力,盲目地信奉著低境界思想的大師們所曲解的教典,而不得正果。

    勇猛而不知敬,勇猛等於非洲草源上的獅子,像楚霸王,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坑殺普通百姓、降卒數量驚人,這種喪失人性的殘暴行為,居然被很多人奉為大英雄而敬佩不已。我只想說,被屠殺的人裡面沒有他們的祖先,要不然,他們也沒有崇拜的機會。

    獨斷而道不通,這種自以為是掩耳盜鈴的把戲是大量真實存在的。像子路當法官,片言就可折獄,聽單方面的言辭就可以斷案。這是嚴重的違背事實、論道義、造成不公正,不僅給當事人造成巨大的傷害,同時還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時候一到,便結惡果。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冉求為季氏聚斂財產、盤剝百姓,孔子說:冉求從此不是我的學生,你們都向他進攻吧。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齊景公有四千匹馬,死之後,老百姓找不出他一點的好處來。

    "衛寧公無道"、"苛政猛於虎也"、"《察微》"……。

    從眾多記載來看,孔子為了誰在吶喊?

    孔子的學生有勇、有謀、有兵、有錢、有智,像子路就是個猛人,子貢富可敵國,史記有曰:子貢到其他國家,在朝堂上分庭抗禮,意思就是和國君地位平等,像顏回的智商超群,很多做官的就不提了,這裡有一個最現實的問題,像他擁有這麼多資源,為什麼不自立為王,要到處去求仕呢?說到底還是價值體系的問題,假若孔子的價值體系是優勝劣汰的話,以他的實力,統一六國如探囊取物,為什麼這麼說?這是思想高度所決定的,高階思想必定強於低階思想,就如人與牛羊的關係,低階思想所有的行為都在高階思想的內部活動,是包圍與被包圍的關係,現實的王國、霸權主義是優勝劣汰的價值體系所必然的產物,從現實講,他沒有成為國王,就證明他的價值體系不是優勝劣汰。從國王的角度講,他在自己的價值體系裡當了幾千年的國王還沒有下臺,當然他的王國依然是存在的,因為還沒有更高階的思想去顛覆他。所以當我們站在自己的價值體系內去評價另一個價值體系的行為,而且所評價的價值體系還實際高於自己的價值體系,連他的本來面目都沒有見到,又怎麼能夠明瞭自己的"見"和"知"呢?所以真正的《大學》、君子之道、內聖外王之學,先要搞清楚承載這個學的價值體系,沒有價值體系作基礎的學,永遠只能是門外漢,可嘆的是我們實際的社會狀況就是被這些門外漢的事蹟、著作所包圍著,無數的後來者貪求著、迷戀著、信奉著……。

    再來看另一個問題:"存天理、滅人慾"。《大學》裡講,所謂修身在正其心,有所憤怒、有所恐懼、有所喜好、有所憂慮,心就不能端正,我第一次看到這裡的時候,也非常認同大神所解釋的:存天理、滅人慾,認為修身與和尚唸經、坐禪用意志和不見不聞滅掉心中的慾望一樣,是苦修,所謂吃不得苦中苦,就成不了人上人。只要腦子正常的都知道這些情緒是什麼樣子,其實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能發現自己的理解大錯特錯,因為<心不正>裡面不包含愛和快樂,愛和快樂同樣是人慾,所以滅人慾的說法不攻自破。也是禪宗裡面有名的公案:磨磚不能成鏡、坐禪豈能成佛?意思是人慾被滅了,還是人嗎?人都不是,那還能是佛?除人以外的生物,他們都沒有人慾,按滅人慾的說法,那豈不是雞、鴨、魚、牛羊都是佛,或都能成佛,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而信奉、追隨者無數!!滅人慾只能成為殭屍,成為德山和尚所說的為他人看守墳墓的活鬼。

    《論語》上對於人性的描述只有一處: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人性相同,行為、習慣卻不一樣!為什麼??就好比同樣是新電腦,怎麼用著用著就有了差別了呢?這就是作業系統的問題,人一生下來被迫安裝得失價值系統,因為社會環境決定了我們沒有選擇,在此根據這個系統推演一下驕傲、懶惰是如何產生的,其它行為以此類推。得失價值體系的本質是個競爭系統,木秀於林者享有大量物質資源,精神上自我肯定加上別人的讚美、羨慕,從而引發自信的膨脹,形成驕傲。競爭失敗者,畏避競爭、自我否定,喪失自信,從而失去做事的動力,形成懶惰。他們就如同一個圓的兩面,在運動變化著,“風必摧之,否極泰來”是最真實的現實寫照。世上沒有天生的懶人、失敗者,他們只是在得失價值體系下的必然產物,也沒有人喜歡懶人、失敗者,有的只是同情、可憐。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一直都是讓我們不要做個懶人、失敗者,幾乎沒有人告訴我們懶人、失敗是怎麼來的!有的也只是在得失價值體系下所謂的不努力!!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活在"得失系統"下,以得的多少而形成等級金字塔,社會階級,以得之喜、失之慮而產生相關的情緒,進而誘發人性惡,所以我們才有那麼多的憤怒、恐懼、喜好、憂慮,才有佛家修行離苦得樂的產生,才有孔子"不問收穫"的產生。

    孔子說:好的農民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好的工匠只追求自己的工藝精湛,而不是為了名聲取媚大眾獲得名聲和財富。看《大學》行事的方法,先知止、後定、後靜、後安、後慮、後得。首先要思考事物的本末,生的總要死去,生死便是本末,知道在哪裡結束,應對方法就不會偏離實際,這是如何去做的定,此時內心就是不惑的,是不會胡思亂想的,因而靜,安是安心做事、專心做事,事做完了立即回過頭來思考有沒有沒做到位的,查漏補缺,最後才是得,這是一環扣一環的邏輯關係,上一環做到完滿無惑,自然引發下一環,而不是邊做邊想。這裡有一個小細節,就是為什麼不是完事後有所得再有所慮呢?這就要用腦袋去思考,他深刻知道得失價值系統的漏洞,從而把得放在最後,從只問耕耘的價值體系出發,專心做完事然後就反思,對於事而言這裡就閉環了。這就是孔子高明的地方,沒有得的價值系統,就沒有得帶來的憂、惑、懼。這就是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的根本所在。

    "不問收穫"在得失價值系統下理解為,看輕、看淡、甚至視而不見!那麼他就只能成為一個平常人,在得失系統下的底層人。一個下層中的下層人連臣子都稱不上,和君子就更沒有關係了!這是絕大多數人的認識、看法,這也反證了相同的價值體系下,相同的理解、相同的選擇,當然也是相同的誤會。不問收穫的真實意思是極致的收益最大化的代名詞,歷史上沒有哪個人是靠嘴成為君的,得失價值體系下自稱君子的那是無知跟他開的玩笑而不自知罷了。

    君子是從得失價值系統而來的,立足於得失價值系統之外的,得失價值系統有他固有的缺陷,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天命。這個系統的缺陷就在"得失"上,因為"得失"而產生的社會階級、各種不良情緒、行為習慣是阻礙人行動的最大敵人。從人生成就出發,生命有限,想要成就越高,自然需要做的事就越多,而由得引發的各種毛病會嚴重影響前進的步伐甚至倒退,這是不問收穫價值體系產生的根本原因。在程式設計上忽略得,做事的過程中就不會受得的各種產物影響,因此而高效、實事求是。一件事按正常的邏輯去做了,得是自然而然的。我之前講了,這樣做的好處是,內心沒有任何壓力,心境空明,思維清晰,這樣行為就會少過失,即使有損失也是最小的。這就是收益最大化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說儒家"有道則現、無道則隱",認為儒家只重理論、消積避世,是這樣嗎?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一般人就解釋成了君子危邦不去,亂邦也不去,天下有道就出來做官,沒有道就隱居起來。乍一看真是那麼回事,於是就被斷章取義了。

    一個把人類社會研究到不惑的人,還知天命的人,提出"盡人事以聽天命"的"天地人"之道的人,他會因為邦危、邦亂而不去嗎?這不是和君子"治國、平天下"自相矛盾嗎?難道真是他自己打自己耳光!一個55歲開始周遊列國十四年的人,是避世的人嗎?有人說是為了跑官、要官,說這話的人麻煩自己去查一下,孔子在魯國執政的效果怎麼樣?孔子為什麼出走魯國,周遊列國?本末都沒搞清楚就自以為是地發現了大問題!真是可嘆、可恨。

    從孔子的思想高度來看這句話:"篤信好學,守死善道"。這句是君子志於學、止於至善的"天地人"之道的描述,是君子學道、行道的準則,是"天地人"之道的本體。"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這裡的主語不是"君子",而是上一句的"天地人"之道。危邦之所以危是不入道,亂邦之所以亂也是不入道。"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這句話思想高度不夠是理解不到的,意思是天下有容納"天地人"之道的地方,我們就去實現"道",而沒有"天地人"之道生根發芽的土壤那就接受天命,把思想寫在書本上。孔子周遊列國14年,他不就是一直在尋找可以容納"天地人"之道的地方嗎?最後被困陳蔡命懸一線,與弟子的問答上不就說得明明白白的嗎?結論是有國者之醜也。"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這兩句話可謂把上下幾千的歷史說了個透,國家用"天地人"之道奴役百姓,國家一定是貧且賤,歷史上那些被腐儒治理的國家是不是這樣?國家用"得失"之道奴役百姓,國家一定是殘暴血腥的。是不是這樣?秦統一六國,把殘暴二字發揮到了極致,楚霸王屠城、坑殺降卒,為什麼?因為殘暴帶來的恨嘛。

    國家用什麼道治理百姓造成富貴、貧賤的結果,這裡說一下其中的邏輯關係。國家用"天地人"之道奴役百姓,等於用"德、仁"把人變成老好人型別的順民,老好人把精力花在了忠厚老實上,安分守己,導致創新思維、創造能力缺失,人生就不會有什麼作為。這樣國就會貧,被列強欺負而賤。以"得失"奴役百姓,等於把百姓放入一個競爭系統,物競天擇、弱肉強食,這樣會形成你追我趕的社會風氣,人的創造力、創新思維被"慾望"推動,人做事、生產積極,利於社會發展,這樣國就會富強。國強了就會對外掠奪、導致戰爭,其根源就是為了"得"。

    在孔子看來這兩種都是無道的表現,他提倡什麼呢?先富之、再教之,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齊國是"得失"系統的代表,魯國是"不問收穫"的代表,齊國強盛了再實行魯模式的"德、仁",而不是對外掠奪、擴張,那麼就至於道了。

    綜上所述,把孔子成為聖人的本末搞清楚了,才能正確理解孔子的思想及言論。需要深入、細緻地研究才能發現他的偉大。那些四五豎子、六六小兒以坐井觀天、盲人摸像得出的結論,是反孔、反儒的根本原因。王陽明說,知道做不到,還是知的問題,沒有把本末搞清楚,所以那些反孔、反儒的人,也並不是壞人,只是"無知"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公的奶奶摔傷住院,婆婆說要我家出2萬塊錢,我不想給有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