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吟花少

    崑曲再其當紅年代可謂是大紅大紫,很多人為之熱愛追捧,在很多地方和時候還不是人人都能夠聽賞得到的。只要那家別院下或長街空巷都會擠滿了人群爭相圍觀欣賞。

    可現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許許多多五花八門的興趣愛好脫穎而出,從而分散了人們的眼球。再隨著科技的發展衍生了眾多的人們愛不釋手的東西,其中最能突出顯眼的就使手機了。它的到來給人們的生活創造了無比樂趣情趣等,還有好多的娛樂場所什麼遊戲廳啊網咖啊KTV啊等。

    現在除了崑曲還有很多類似戲曲也相繼冷清了不少,這都和時代發展生活環境有關。並且現在人們不比以前的人民閒散待業的人太多對生活的緊張度不是很高,你看現在的人們多積極活的夠累天天上班哪有時間去聽曲娛樂消遣啊!

    即便有那麼一些人無所事事但經常到人多熱鬧的廣場組織挑起了廣場舞,這個團體可不簡單全國有千百萬人呢?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隨處可見,可想而知影響甚大。

    雖然和以前相比不那麼受人熱愛追捧了但還是有一些為之喜愛的人群不離不棄始終追捧著欣賞著。這讓我由衷的感到欣慰與同情,崑曲它畢竟是紅極一時的傳承古今的優秀文化戲曲,可以說影響了當時一個時代的發展變遷。

    崑曲是歷史遺留的一顆璀璨明珠,是影響一個時代近發展程的一道里程碑,他給社會貢獻了自己獨一無二的曲目和光輝歲月,至少我們不能忘記她拋棄他應該發揚和傳承他的魅力及輝煌。

  • 2 # 小華談人生

    崑曲衰落依本人一孔之見認為原因在於:一、崑曲的原創力每況愈下,崑曲自身的創作力沒有與時俱進,創作後勁不足,總是“吃老本”。《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翻來覆去,老戲老演,總是沒有新出的佳作。二、觀賞和審美傾向與社會大眾相差甚遠,崑曲過於文雅的唱詞,陳舊的故事情節、嚴格程式表演、緩慢的板腔體節奏,喪失了時尚性和大部分娛樂功能,離當代人審美需求愈來愈遠。三、演劇形態的固化和演出內容的模式化,導致觀眾的審美疲勞,如崑曲總以演繹才子佳人和帝妃宮戀為主,這種固化演出導致觀眾審美疲勞。

    四、人才結構不合理,編劇、度曲、表演、創作人才嚴重失衡。

  • 3 # 吉誠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落葉驚殘夢,閒步芳塵數落紅。”這些優美典雅的唱詞都出自崑曲。她沒有絢麗的色彩,也沒有濃郁的芬芳,只有淡淡的幽香,惹人至醉,她就是崑曲。欣賞崑曲,就像徜徉在中國古典詩詞的大海中,美不勝收。欣賞崑曲,對於現代人而言,無疑是文化素養的極好薰陶。使人們在昆蘭幽香中薰陶並提高文化素養。可是崑曲現實發展狀況是曲高和寡處境艱難,昔日萬人空巷,今朝門庭冷落,舉步維艱,頹勢凸現。

    2001年5月18日崑曲之入選“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於它是中國古典表演藝術的經典。崑曲的興盛與當時士大夫的生活情趣、藝術趣味是一脈相承的。士大夫的文化修養,為崑曲注入了獨特的文化品位,他們的閒適生活和對空靈境界的追求,賦予了崑曲節奏舒緩、意境曼妙的品格,加之士大夫內心深處含有對社會對人生的哀怨、悲涼的感受,使得崑曲在音樂、唱腔上每每顯示出惆悵、纏綿的情緒。而到了清乾隆時期,市民階層崛起,舒緩、惆悵的風格顯然與他們格格不入,即使士大夫們也開始務實起來,崑曲在不受市民青睞的同時,也失去了士大夫階層這一陣地。於是,崑曲便逐漸走向衰落。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前,全國範圍內已沒有一個職業崑劇團。20世紀50年代,一出《十五貫》救活一個劇種,全國隨之成立了6個崑曲院團。韓世昌、白雲生、顧傳玢、朱傳茗、周傳瑛、俞振飛、侯永奎等老一輩表演藝術家及解放後培養出的李淑君、蔡正仁、計鎮華、張繼青、洪雪飛、汪世瑜等一批優秀演員,整理、編演了《牡丹亭》、《西廂記》、《千里送京娘》、《單刀會》、《桃花扇》等大量優秀劇目。但在今天,崑曲嚴格的程式化表演、緩慢的板腔體節奏、過於文雅的唱詞、陳舊的故事情節,喪失了時尚性和大部分娛樂功能,離當代人的審美需求相距甚遠,因而難以爭得觀眾,演出越來越少,以至在演出市場上難覓其蹤,形成了惡性迴圈。10年前,全國大約有800人在從事崑曲工作,號稱“八百壯士”,如今只剩下600人了。全國6個崑曲劇院團創作、演出普遍陷入困境,演員培養及藝術創作均無力投入。

    有人主張,崑曲應作為博物館藝術,只求儲存,不用發展,此說遭到崑曲工作者和有識之士的反對,也有悖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初衷――保證這些傑出文化的生存,而不是遏制它們未來的發展。但是,崑曲確實面臨著困境:人才的流失,使得勝任崑曲創作的人員寥寥無幾;而要革新崑曲,又面臨兩難的境地――不對崑曲作較大的改變,就無法縮小崑曲與時代的距離;倘若作大的改變,崑曲就失去特性而不成其為崑曲了。

    不單是崑曲,其他各國列入此次口頭文化遺產的藝術,大都處境艱難,瀕臨絕滅,這說明全球都共同面臨著如何保護優秀傳統文化的問題。對崑曲而言,要走出困境,絕非一蹴而就,除了靠崑曲自身的藝術力量及崑曲工作者的敬業精神和積極性外,還必須有相應的政策 保證和切實可行的得力措施。為此,文化部今年6月召集了全國崑劇院團長及劇團所在地的領導會議,商討發展崑曲大計,並正在制定《保護和搶救崑曲十年規劃》。一些專家還呼籲,建立“保護振興中國崑曲藝術專項資金”,加大經費投入力度。

    專家認為,崑曲目前當務之急是搶救現有劇目和文獻資料,首先要對全國中老年藝術家的拿手劇目進行錄音錄影,對珍貴的崑曲文獻、演出指令碼、曲譜和圖片進行蒐集整理。崑曲演出可以從老戲中討生活,劇目應以繼承、整理為主,如上海崑劇團近兩年排演的《牡丹亭》,將湯顯祖原作刪減為上中下三本,配以現代化的舞臺處理,既保持原作特色,又符合當今審美,收到了很好的市場效果。

    文化部計劃10年間在北京和上海建立兩個崑曲演員培訓中心,為全國崑劇院團輸送表演人才。崑曲劇院團長們則希望集中全國優秀師資,在中國戲曲學院等院舉辦崑曲演員、編劇、導演、作曲和管理人員研修班。

    崑曲因其特性不可能在當今大紅大紫,亦無法恢復往日的輝煌,但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作為世界遺產,我們有責任不讓她自生自滅!

    今天在對崑曲的保護、扶持和振興中,我們認為應該由政府起到主導角色的作用,從業人員起到主體作為的作用,全社會承擔隱性義務,即全社會對崑曲扶持有著發自心底的文化認同,如此才能使崑曲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健康發展。

    本人是崑曲愛好者,對崑曲新時代的發展狀況高度關注,對新時代崑曲的振興發展充滿信心和希望。雖然當今的流行文化給人刺激,在狂歡中解構經典,但就像人經常吃葷菜就想吃清淡素菜一樣,人的審美趣味也需要調整,高雅的崑曲就可以修復一下“被腐化的口味”。傳承民族文化精神需要載體,傳承民族文化精神不是一句虛空的口號,它需要實實在在的載體,而崑曲就是最豐富、最多姿多彩的載體之一。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為廣大文藝工作者指明瞭方向,為發展文藝事業提供了根本遵循。總書記指出,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華文化繁榮興盛,要創作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中國精神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加強和改進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既看到文藝傳承和創新發展中的實際問題,也提出了方法對策和發展願景,為新時代文藝發展理清了思路。

    如何對待崑曲乃至戲曲,其實質,就是如何面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創新發展的問題。崑曲最初只是一種地方戲,以地名而稱崑山腔,也就自然帶有了江南文化溫婉輕靈的特色。但經過全國性的流播並在歷史上一度曾左右社會風尚和時代主流,特別是經過漫長曆史文化的沉積,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走出狹隘的地域性格,以它卓越的藝術成就和豐厚的文化含量而成為民族戲曲的典範,成為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個代表。這種代表性並不因為它在今天流播地域的收縮而消解和喪失。相反,隨著崑曲於2001年5月1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為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它的意義更遠遠超出作為中國一個古老劇種的範圍,而進一步引起世界性的關注。那麼,今天在對崑曲的保護、扶持和振興發展中,應由誰來承擔責任和義務?我們認為應該完整地體現於:政府的主導角色,從業人員的主體作為,全社會的隱性義務。

    一、政府的主導角色。

    就是確立起由國家政府扶持崑曲事業的方針。崑曲作為一種文化遺產的國家形象,動用國家力量對其扶持,這在今天經濟全球化的格局中,對維護民族文化獨特個性和傳統經典的尊嚴,對增強民族的內聚力和創造力,都有著重要的象徵意義和現實意義。

    2004年3月,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自對崑曲作出搶救、保護、扶持的重要批示。其後文化部專門組織調研並出臺國家崑曲藝術搶救、保護和扶持工程實施方案,當年即召開全國崑曲工作會議。財政部又決定連續五年以每年1000元萬元投入崑曲事業。

    這些都堪稱為是一個政府對文化遺產保護令世人矚目的卓異之舉。

    江蘇是崑曲的發源地,對崑曲的傳承保護更有義不容辭的職責。江蘇提出/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做好傳承、以創新意識促進發展0的基本思路,將此工作納入建設文化大省的重要內容,並積極爭取在江蘇建立中國崑曲博物館、固定在江蘇舉辦中國崑曲藝術節。去年省委宣傳部出臺江蘇省保護和振興崑曲

    藝術工程方案,明確了有關保護和振興崑曲的六件實事:推出100出崑曲上演劇目;挖掘10出瀕臨流失的傳統劇目;拍攝10位崑曲藝術家名劇名段音像片;

    組織50場崑曲演出進校園;舉辦系列崑曲藝術學習班;拓展崑曲演出點、擴大宣傳平臺。

    省演藝集團成立後,特別是去年8月全面啟動事轉企改革後,省政府又特別加大了對崑曲的扶持力度,為省崑劇團設立了每年200萬元的崑劇專項資金,用於崑曲的搶救、保護和演出。蘇州市政府則專門出臺了蘇州市保護、繼承、弘揚崑曲遺產工作十年規劃綱要和蘇州市崑曲遺產保護辦法。建立了兩個/五位一體格局的保護思路和工作體系,即在構築起/節(中國崑劇藝術節和虎丘曲會)、/館0(中國崑曲博物館)、/所(蘇州崑劇傳習所)、/院(蘇州崑劇院)、/場(一批演出場所)五位一體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崑曲研究中心,申辦中國崑曲學院,打造崑曲之鄉和活躍曲社活動,建立崑曲網站,成立崑曲演出傳播及海外交流機構,制定崑曲保護法規這樣又一個五位一體的工作體系。這一切,都成為保護崑曲切實有力的主導性支撐。

    二、從業人員的主體作為永遠是藝術傳承發展的根本。

    江蘇崑曲界是敬業的、積極的、焦灼的,他們對這份珍貴遺產的保護懷有極大的熱情、責任感和危機感,他們採取的最重要方式就努力讓崑曲在教習、排練、演出、與各界觀眾的交流等活的藝術生命運動中保持生機。

    省崑劇院改革以來大大增加了演出場次,近三年來每年均在200場以上,演出劇目也達100多出,包括竇娥冤、十五貫、風箏誤、牡丹亭、朱買臣休妻、桃花扇等。同時開闢週末/蘭苑崑曲公益場和/一月雙星青年個人專場演出。作為對演出的鼓勵,集團也給崑劇院每場4000元的演出津貼。在人才培養上,除了多演出外,也加強對青年演員傳授傳統劇目數十出。目前,在張繼青、張寄蝶、黃小午、林繼凡、石小梅、胡錦芳等一批梅花獎演員之後,江蘇省崑劇院第三代演員如柯軍、孔愛萍等已日趨成熟,而第四代戲校一批畢業生單雯、羅晨雪等一批青年也很有光彩,形成了可喜的梯隊。

    蘇州崑劇院近年來不僅搶救復排了10餘臺經典名劇和240餘出傳統摺子戲,還有意識地採取社會運作方式,引進海外資金,集合兩岸三地力量打造長生殿和青春版牡丹亭。前者在北京保利劇場連演3天的熱烈場面曾讓一些崑曲專家流下激動的淚水。後者自去年在臺北首演轟動以來,已連續演出了9輪,一年內參加了全國所有一流的藝術節,最高票價達1600元,創下了崑曲演出史上的奇蹟。在政府的支援下,他們把蘇州的物質遺產與非物質遺產結合起來、把文化與旅遊結合起來、把基地演出與海外拓展結合起來,使崑曲演出的場次猛增,去年竟達2000場左右。去年除赴臺、港、澳外,還出訪南韓、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大大拓展了崑曲的國際舞臺。

    江蘇崑曲界努力在活的藝術生命運動中保持崑曲的生機,同時也追求原生態的保護思路。這是建立在再度認識遺產的內涵及其本質特徵的基礎上的,體現了一種價值觀。在對待遺產的理性和情感上,人們的區別往往很大。當年張庚先生在檢討對推陳出新政策的理解和執行時就自責了文化界那種習以為常的偏狹:總認為社會主義文化應該是全新的,也就是說唯有今人創造的作品,才有資格進入社會主義文化領地。而從前的東西,包括西廂記、紅樓夢在內,不管怎麼優秀,都屬於封建文化性質,或者說是封建文化中的精華部分。抱著這樣的觀點去理解-推陳出新.的-推.字,勢必是推掉,推倒,推光。而且,永遠也推不完了。因為昨日之新,乃今日之陳,而今日之新,又為明日之陳了。我們對此深以為然。鑑於此,江蘇才會明確提出崑曲工作中應該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尤為強調對傳統的繼承,甚至在新創作品中,也努力把創新與繼承的工作結合起來。比如蘇州崑劇院請張繼青、汪世瑜給青春版牡丹亭排戲,就並不只是在導演一個新戲,而是在創作中傳授,又在繼承中出新,把創作和繼承結合、融通起來。那麼,原生態的保護思路又如何體現崑曲的當代價值呢?我們認為,作為遺產,它的當代價值,首先應該就是它的歷史文化價值,其次才是它在與時俱進的過程中對時代的適應和創新智慧的積累。那種不能表現工農兵就不能為工農兵服務,不能表現當代生活就不能為當代服務、也就沒有當代價值的形而上學觀點人們早就拋棄了。但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說得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靠創造、保持和改造(改編)這種遺產的群體的人(代表人物)不斷的創新和實踐(使用)來保護的。崑曲作為活的舞臺表演藝術,它本身就具有流動而不可重複的性質。博物館式的儲存本身只是一種幻想。創新是保護的題中應有之義,只是我們應該有更多的自覺:一是主動地追求創造,二是把握規律地創造。因此在新編崑劇中,那種一味只被內容更新牽著鼻子走、而在表演形式上繼承和發展都不足,以致少了崑曲味,諸如角色寫實而生活化,表演上克服程式束縛的同時卻沒有建立起新的、自成一體、嚴謹的表演語彙,對白過多而使載歌載舞的崑曲演出日益沉悶起來,類似話劇加唱的現象,都是大家盡力規避的。

    三、社會的隱性義務,在對崑曲的保護中很容易被忽略掉,但實際上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今天有多少人對崑曲還持有著發自心底的文化認同?這難道不關係、乃至決定崑曲的保護與生存嗎?其實,崑曲的危機並非自今日始。當年為人稱道的一齣戲救活一個劇種,其實也並不是普遍地救活了觀眾對崑曲的欣賞意趣,更多的還只是對它形成了一種體制上的認可和人事上的確立。目前的全國崑曲院團基本就是那時逐漸形成的格局,這的確也是功不可沒。但畢竟物質的保護與非物質的保護不同,扶持劇團和扶持藝術也不同。前者給錢大體可以解決問題,後者卻是個系統工作、複雜的文化問題。崑曲作為一種活的戲劇,它的生命存在於觀、演的關係之中,沒有觀眾的支撐、社會的呼應,崑曲就無法生存。有人認為,舞臺藝術可以三種方式維繫自己的觀眾:一是靠觀眾多年養成的觀賞習慣,就像戲迷;二是靠製造社會氣氛,就如歌星造勢;三是同觀眾文化心理呼應契合。此說很有道理。可惜的是,當今戲曲大多隻是在靠習慣維持觀眾的數量,崑曲更是如此,這就無法挽其頹勢。應該看到,崑曲的保護,實則是對文化傳統的保護,是對已經破壞了的文化心理的建設,而不只是對一種技藝的救助。沒有一種對文化的生態保護的建設,就不可能真正保護這種文化。社會上不乏有如此議論:崑曲讓今天的觀眾看不下去,藝術還是要讓時代去選擇。崑曲在藝術上的成就是最高的,但它卻衰落了。今天對崑曲的保護、扶持和振興,決不是再造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盛況,而是應該透過喚起和強化華人的文化生態保護意識,培育起對優秀傳統文化引以為自豪的敬意和溫情,構築起博大寬厚的文化心態和氛圍。也把增強民族的自尊與自信,與解決文化認同結合起來。正因此,江蘇的崑曲界非常注意走出劇場,把藝術行為儘可能社會化。比如,省崑劇院與南京師範大學互結崑曲藝術教育、實驗基地。蘇州方面更走出了一較為開闊的社會化運作與傳播的路子。如崑山市投資1600萬元於周莊建仿古戲臺,以推動崑曲演出,目前已達5000餘場;蘇州市則開闢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山塘等歷史文化街區的眾多崑曲演出點;蘇州崑劇院引進海外資金打造長生殿與青春版牡丹亭獲得成功,其更大的意義則又在於它並非只是一臺劇目的創作演出,也不僅僅是在保守的戲曲界裡引進了市場營銷的理念與專業運作,它從一開始就構思成為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故不只是演出,更還有研究、講座、出版、媒體跟蹤,,它在以社會文化行為的方式表達著對崑曲遺產的保護與宣傳,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尊崇與渲染,去著意培育起一種氛圍,人們對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敬意與溫情,而這種氛圍能讓越來越多的觀眾慢慢地從心靈上去貼近和呼應這種藝術與文化,自然地承擔起社會的隱性義務。只有具備了這樣的基礎,崑曲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健康發展。

    新時代崑曲保護、扶持和振興的工作,任重道遠。政府行政管理部門、行業從業人員和廣大崑曲愛好者要群策群力,集思廣益,讓崑曲和其他多種文化藝術更好融合,更貼近現代人們生活,不斷滿足現代人們高質量文化精神需求,不斷陶冶人的情操,不斷豐富現代生活,在保護中傳承,在創新中發展,使崑曲這朵中國優秀文藝奇葩在新時代大放異彩!

  • 4 # 南瓜講故事

    崑曲作為中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同時,因為它在明清二代的巨大影響力,它的文學、音樂、演劇方式等全面性地浸潤和滋養過其它戲曲劇種,也被譽為“百戲之祖”。

    回顧崑曲發展歷史,毫無疑問,早期的崑曲是以集大成的姿態在中國戲曲史上開闢了一個無比風光的明清傳奇時代。

    但在經過了長達二、三百年的興盛繁榮之後,與時俱進能力弱化的崑曲在清代乾、嘉時期則開始走向式微,尤其在“花雅之爭”敗落後(以京腔、秦腔、梆子腔、弋陽腔為代表的“花部”擊敗曾經的一枝獨秀的“雅部”崑曲),崑曲迅速凋謝枯萎,甚至解放前曾經一度湮滅,幾乎絕跡於舞臺。

    雖然近代開始復興 但再無以往盛世可現。目前,白先勇自稱崑曲義工第一人,為推動崑曲發展做出了大量貢獻,但整體看,崑曲發展依然舉步維艱,不容樂觀。

    縱觀崑曲發展史,可以清晰看到其盛、衰、短暫復興到今天艱難前行的過程。其中既有社會大環境因素,也有崑曲本身的桎梏,原因值得深思。

    一、崑曲的興盛

    首先,漫長的歷史發展和強大的吸收能力為崑曲的興起奠定了堅實的藝術基礎。

    崑曲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清代以來被稱為“崑曲”,現又被稱為“崑劇”。由元末顧堅等人創始,後經魏良輔、梁辰魚等曲家、劇作家的藝術注入和美學塑造。萬曆未年流入北京,嘉靖年間演變為一個完備成熟的戲劇品種——崑曲。

    以南曲為基礎,兼用北曲套數,並以“犯調”、“借宮”、“集曲”等手法進行創作。崑曲的伴奏樂器,以曲笛為主,輔以笙、簫、嗩吶、三絃、琵琶等(打擊樂俱備)。

    在表演上,有其獨特的體系、風格,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諧和。

    其次,優越的文藝環境和戲曲氛圍對崑曲的繁榮興盛具有巨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崑曲起源於江南一代,蘇州尤為突出。眾所周知,江南一代本來就是富庶之地,那裡文化氛圍相對寬鬆,有錢有閒有才有識群體相對龐大,也就是說崑曲消費能力很強,這就為崑腔、崑曲的茁壯成長提供了有利的客觀環境。

    再次,一大批文化精英的加盟和推動為崑曲影響力的擴大和增強提供了不可小覷的幫助。一說到崑曲,基本大家都能想起來湯顯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這足以說明社會影響之深之廣。除此之外,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還積累了大量的上演劇目,比如:王世貞的《鳴鳳記》,湯顯祖的《紫釵記》、《邯鄣記》、《南柯記》等,另外還有一些著名的摺子戲,如《遊園驚夢》、《陽關》、《斷橋》等。他們都曾經風靡一時,對促進和推動崑曲藝術的繁榮興盛可以說起到了難以估量的積極作用。

    第四,演出場所和形式的多樣化和靈活性擴大了崑曲的社會普及率和覆蓋面。早期的崑曲,還沒受到朝廷桎梏那麼嚴重的時候,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特別接地氣,演出形式上既可以演出全本戲也可以挑演摺子戲,地點上也不挑,既有堂會、酒樓、會館、搭臺,也甚至可能是畫船或者隨時隨地,這就大大地拉近了崑曲與社會大眾的距離,對崑曲的傳播普及作用巨大。

    第五:當時的政策推動。清朝倡導、保護崑曲,除了崑山腔、戈陽腔,其他的都不準再演唱。並且乾隆皇帝深愛崑曲,一度把崑曲作為官腔。

    二、崑曲的衰落

    令人遺憾的是,在清朝中葉,崑曲逐漸走向衰落,甚至在解放前幾乎絕跡於舞臺。究其原因,真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曾經助力崑曲發展呈現盛世的種種“良機”轉眼之間也成了限制崑曲發展,甚至將崑曲拉下巔峰推向谷底的“厄運”。

    一是時局變化。明清時興禁戲之風,所謂“樹大招風”,由於崑曲在明清二朝的“獨領風騷”,無形中成為當局嚴加監管物件,朝廷每審每查,崑曲必定首當其衝。往往會使一些合乎社會和民間觀賞愛好和審美習慣的崑曲劇目被當局查禁,甚至有些演出劇目還受到了蠻橫篡改和惡意譭棄,嚴重影響了崑曲的藝術空間、市場活力和競爭力,發展創新舉步維艱。

    二是人才匱乏。後繼無人問題嚴重,一方面由於社會監控尤其是思想文化上的監管也隨之越發嚴厲,各種“文字獄”之風愈演愈烈,一方面由於清廷延續明代“八股取士”的科舉政策,使得文化精英們覺得崑曲創作既危險又沒有政治前途,所以創作創新失去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和人才力量。這就導致另外一個不好的局面,就是崑曲的原創力每況愈下,完全無法與時俱進,徹底淪為了一種“吃老本”的藝術,再也沒有《桃花扇》之類有影響力的劇作產生。同時,人才結構也日趨不合理,編劇、度曲、表演創作人才嚴重失衡,崑曲在清代以後基本呈現的是表演藝術的獨門“單人舞”式畸形發展面貌。這樣,就導致崑曲從內容到形式的全面敗落。

      

    三是脫離現實。清代初年,崑曲已經走上了衰落的道路,很多的優點也逐漸轉為了缺點。比如,由於崑曲一向多由上層文化雅士創作,尤其受到朝廷器重之後,為取悅上層,內容大多以王宮妃嬪等故事為主,嚴重脫離群眾,失去民間市場。同時,嚴重的形式主義,使得原本美麗的詞彙到了乾嘉之世,都演變成了曲詞晦澀,而導致大多數人不能理解,甚至許多曲調也越來越不為人理解。到了19世紀60年代,崑曲便徹底比不過京腔、秦腔、弋陽腔、梆子腔等這些“花部亂彈”,在花雅之爭中悽慘落敗。

    值得慶幸的是“天不喪斯文”,崑曲雖然發現不盡人意,但始終有著一批傳承者和守望者在為崑曲藝術的賡續綿延默默努力,使得具有六百多年悠久傳統的崑曲得以薪火相傳直至今天。

    比如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隨著“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戲改政策,會上也對這一珍貴的劇種進行過搶救、整理等一系列工作,崑曲又煥發了新的生命力。

    2004年以來,白先勇從與江蘇省蘇州崑劇院合作青春版《牡丹亭》起,便與崑曲綁在了一起,後來又在北大開課,並親自授課以傳揚崑曲文化等,白先生自稱“崑曲第一義工”。這在一定程度上,都為崑曲的復興起到了巨大的積極作用。

    時至今日,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越發重視,我們相信也期待崑曲能有一個好的未來,能再創新歷史輝煌。

  • 5 # 蜀中先鋒lyx

    對這個問題我覺得需要進行一個認真的回答。

    崑曲,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被稱為“崑劇”,她是中國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譽為是戲曲“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崑曲發源於十四世紀中國的蘇州崑山,後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走向全國,自明代中葉起獨領中國劇壇近四百年。崑曲柔合了唱唸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而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絃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唸語音為“中州韻”。我們介紹了崑曲的發源和特點之後,再簡單說說崑曲與京劇的區別,主要有三點:(一)崑曲演唱用笛子伴奏,京劇用京胡;(二)崑曲唱牌子,京劇只有某些借鑑崑曲的戲才唱,大部分不唱牌子;(三)崑曲的唸白大部分為蘇白,北昆等北方劇團用京白較多,京劇唸白分京白和韻白。二者之間從一般民眾來看,京劇是國粹是國劇,而從學術與美學的角度看,崑曲才是最能代表中國戲曲美學品味的國劇。崑曲是國學,而京劇僅僅是一種戲曲,如要稱之為國學,則是不合適。嚴格意義上說,京劇是大眾文化是廣場文化,而崑曲是貴族文化是宮廷文化。那麼為什麼會“昔日萬人空巷,今朝門廳冷落”?我想原因主要是以下方面。首先,任何事物都有其發展、巔峰和衰落的階段,這是事物的發展規律。崑曲以及京劇也是如此,崑曲已有近六百年曆史,京劇的形成也有二百餘年,已經經歷了巔峰、輝煌階段,如果沒有再進一步的發展、創新,也只能逐步走向衰落和消亡,這是自然規律和必然結果,我們大可不必為此驚慌失措或者大驚小怪。其次,崑曲及京劇都不能陶醉在以往的輝煌之中。崑曲雖然被稱為中國古典音樂、中國韻文學和中國戲曲文學的高峰,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被束縛了手腳,缺少了發展與創新。在當今的社會里,發展迅速、節奏很快,崑曲以及京劇已明顯跟不上了發展、無法博得大眾的喜愛,更是有那麼一些“貴族”和“老爺”們死捧著京劇、崑曲是國粹是高雅藝術,而把“她養起來,不讓其經風雨”,這更加速了其走向衰落和消亡。

    最後,我認為還是應該強調一下:崑曲是中國傳統文化、音樂戲曲寶庫裡珍貴財產,我們有責任保護和弘揚。但崑曲以及京劇的存亡最終還是要靠其自身的改革創新,來恢復青春再創輝煌。我想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如此,如果沒有自身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創新,都只能走向衰落和滅亡。

  • 6 # 春風沉醉的晚上504

    一管竹笛緩緩吹出悠悠音韻,輕輕托起婉麗的歌喉,吐出最美、最抒情、最有意境的漢字,伴隨曼妙的水袖、身段從天而降,穿林渡水而來,讓人如夢如幻,如醉如痴;這就是崑曲。

    這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獨一無二的東方神韻,穿越六百年時光,迷倒了無數人。這是個農耕文明高度發達的產物。有錢有閒階級的誕生,發展出了高檔次的審美趣味,瞭解人生,且懂得享受人生的貴族、士大夫們才會有如此傑作,精緻典雅,無與倫比。

    然而,忽然間,這載歌載舞的美妙音韻,似乎像碰到了金屬鋼板,消解於隆隆的機器聲、槍炮聲。這是怎麼回事?工業文明的到來,無論中外,都對古典文明古典文化造成巨大創傷。

    誠然,物慾的追求,包括對財富的追逐,對交通、通訊、生活方方面面的便利舒適的不斷升級,無可厚非。然而,這一切都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人是非常容易迷失在這手段裡,而忘了生活的真諦的。忙碌、緊張、快節奏,浮躁、疲勞、愛攀比,這一層層重壓,使人無瑕冷靜無瑕思考,幾乎成了一個機器人。迷途的羔羊啊。感覺日趨遲鈍,情感漸漸淡漠,人體藝術還原為春宮畫,什麼浪漫、情調多半還原為原始本能。快餐大行其道。

    在這樣的環境,這樣的氛圍下,閒情逸致還剩幾許?按照否定之否定的原理,為生存而奮鬥的原始人是粗糙的,因為物質的貧乏,而今,我們我們又到了貧乏期,不過此貧乏非彼貧乏,這個貧乏的參照物要高的多,所以這是一種相對貧乏。相信,人總歸會還原為人。崑曲一類的藝術先放在博物館裡,好好儲存,人們會重新喜歡的。出國演出,老外大感興趣就是明證,藝術無國界,越是地方的,也越是世界的。這個現象也說明,發達國家貌似第二個貧乏期已經快要過去了,衣食住行無憂,又重新找回自己了。

    讓我們的靈性早日回到我們身上吧,靜下來,慢下來,一杯清茶,一把摺扇,雙目微閉,細細的聽,慢慢的看,認真的品。品戲,品人生,也品自己。這才叫活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慈惠念祖劇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