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qzuser2223462
-
2 # 中藥草本之家
【清熱解毒藥】:清熱解毒的中藥藥物性質寒涼,清熱之中更長於解毒,具有清解熱毒邪的作用。主要適用於癰腫瘡毒、丹毒、瘟毒發斑,熱毒下痢,蟲蛇咬傷,癌腫,水火燙傷以及其它急性熱病等。
一、使用清熱解毒的中藥應該注意什麼?
(1)在臨床用藥時,應根據各種症候的不同表現以及兼證,結合具體藥物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應用,並應根據病情的需要給以相應的配伍。
(2)熱毒在血分者,可配伍清熱涼血藥,火熱勝者,可配伍清熱瀉火藥,夾有溼邪者,可配伍利溼、燥溼、化溼藥。
(3)瘡癰腫毒、咽喉腫痛者,可配伍活血消腫藥或軟堅散結藥,熱毒血痢、裡急後重者,可配伍活血行氣藥。
(4)清熱解毒藥易傷脾胃,病好了就要停止,不可過服此類藥物。
二、有哪些常見的清熱解毒的中藥呢?
(1)金銀花
【藥性】:甘,寒。歸肺、心、胃經
【主要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用法用量】:煎服,6--15克,疏散風熱、清瀉裡熱以生平為佳,炒炭宜用於熱毒血痢,露劑多用於暑熱煩渴。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及氣虛瘡瘍膿清者忌用。
(2)連翹
【藥性】:苦,微寒,歸肺、心、小腸經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疏散風熱
【用法用量】:煎服,6--15克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及氣虛膿清者不宜使用。
(3)板藍根
【藥性】:苦,寒。歸心、胃經。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利咽
【用法用量】:煎服,9--15克
【使用注意】:體虛而無實火熱毒者忌服,脾胃虛寒者慎用。
(4)青黛
【藥性】:鹹,寒。歸肝、肺經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清肝瀉火,定驚。
【用法用量】:內服1.5--3克,本品難溶於水,一般作散劑沖服,或入丸劑服用,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胃寒者慎用。
(5)蒲公英
【藥性】苦、甘,寒.歸肝、胃經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溼通淋
【用法用量】:煎服,9--15克,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或煎湯燻洗患處。
【使用注意】:用量過大可導致腹瀉
(6)魚腥草
【藥性】:辛,微寒。歸肺經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
【用法用量】:煎服,15--25克,鮮品用適量加倍,水煎或搗汁服。外用適量,倒敷或煎湯燻洗患處
【使用注意】:本品含揮發油,不宜久煎。虛寒者及陰證瘡瘍忌服。
(7)大血藤
【藥性】:苦,平。歸大腸,肝經。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祛風,止痛
【用法用量】:煎服,9--15克,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孕婦慎服
(8)敗醬草
【藥性】:辛,苦,微寒。歸胃,大腸,肝經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
【用法用量】:煎服,脾胃虛寒,食少洩瀉者忌服。
四、那麼有哪些清熱解毒的中成藥呢?
(1)板藍根顆粒
(2)黃連解毒片
(3)牛黃解毒片
(4)三金片
-
3 # 健康管理師6中醫人
清熱解毒是中醫的說法!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藥,用於各種熱毒病證,如,瘡癰,丹毒,咽喉腫痛,等,部分清熱解毒藥還可用於毒蛇咬傷及癌症等,常用的藥有 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葉,穿心蓮,牛黃,半邊蓮,魚腥草,山豆根,白頭翁,白花蛇舌草……,治療時根據患者病情,比如說熱在胃裡,肺,肝,部位的不同,合理選藥配伍,。
-
4 # 老梁養生匯
一、清熱解毒藥的型別
清熱解毒藥裡面藥物很多的,味數很多的,為了方便學習和記憶,可以分為四類,主要是治療溫熱病、瘡癰腫痛、熱毒痢疾、熱毒咽喉腫痛的清熱解毒藥。
第一類呢,就是主要用於治療溫熱病的清熱解毒藥。那麼這樣的藥物呢,在溫熱病當中,相對的應用比較普遍,而且很多可以應用於溫熱病的各個階段,衛氣營血的階段都可以使用。但是這種分類呢,是相對的。它在治療溫熱病的同時,這一類的藥物它也是治療瘡癰腫痛的重要的藥物,它都可以用於不管內癰外癰,所以不要忽略這方面的主治。不能夠把它認為主要用於溫熱病,它就不能治療瘡癰。瘡癰是清熱解毒藥最普遍的適應證,這一點不能忘掉。
第二類呢,就是主要用於瘡癰腫痛的清熱解毒藥。既然所有的清熱解毒藥都能夠治療瘡癰腫痛,為什麼在這裡面要分出一個組來,主要用於瘡癰腫痛呢?因為是這一類的清熱解毒藥對其他的熱毒病證不常用,或者說不是它的主要的主治內容,尤其是在傳統的應用當中。當然這一類的藥物現在有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除了瘡癰腫痛,比如說有的也可以用於治療溫熱病,或者其他的一些熱證都可以,就是說相對而言這一類的藥,它治療瘡癰為最主要的應用範圍,所以我們歸納這樣一類。
另外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痢疾的清熱解毒藥,那麼這一類藥呢,是指熱毒痢疾為主要,可能治療瘡癰腫痛的相對次要一些,有的比較少用。
還有呢,就是治療熱毒咽喉腫痛的清熱解毒藥,它和治療痢疾的相類似,主要是用於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有的可能對瘡癰也不很常用。
我們就分成這樣四組,就不再分什麼燒燙傷的、蟲蛇咬傷的、癌腫的,因為那些也是一般的清熱解毒藥都可以使用,而且它主要是其中的一部分,要表現出熱毒病證的時候,證候的時候,那麼再選擇使用。
二、最常用於清熱解毒的12種中藥
1、玄參
玄參為玄參科植物玄參和北玄參的根,含玄參素,環烯醚萜甙類;還含揮發油、生物鹼等;藥理試驗證明、玄參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劑都有降低血壓的作用;玄參還有擴張血管和強心作用;多種玄參屑植物的侵劑都有鎮表和抗驚厥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陰降火,涼血解毒,適用於熱病煩渴,發斑,骨蒸勞熱,夜寐不寧,自汗盜汗,傷津便秘及咽喉腫痛等症。
用量:6--12克;但大便溏洩及痰溼盛者忌用。
2、決明子
決明子為豆科植物燉葉決明或決明的種子,內含蒽酯及蒽醌甙,決明素及維生素A等,藥理試驗證明:決明子有降低血壓和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種致病菌和軟便瀉下的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適用於肝熱或肝經風熱所致的目赤澀痛,羞明多淚等;此外對治療高血壓,肝炎,肝硬化腹水及習慣性便秘等也有效。
用量:3--9克,搗碎煎服。
3、地骨皮
地骨皮為茄科枸杞屬植物枸杞的根皮,內含桂皮酸,多種酚類物質,甜菜鹼及亞油酸等;地骨皮有顯著的解熱作用,其煎劑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膽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劑對動物有顯著的降低血壓的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涼血,退蒸,清瀉肺熱,適用於虛勞潮熱盜汗,肺熱咳喘,血熱妄行的吐血、衄血、癰腫惡瘡以及肺結核和高血壓症等。
用量:一般為3--9克。
4、蘆根
蘆根為禾本科植物蘆葦的地下莖,內含薏苡素,天門冬醯胺等。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適用於熱病傷津、煩熱口渴、胃熱嘔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療肺熱咳嗽、肺癰等。
用量:一般幹者9---30克;鮮者15--40克。
5、連翹
連翹為木犀科植物連翹的果實,內含揮發油,連翹酚,黃酮甙,生物鹼等;藥理試驗表明:連翹有廣譜抗菌作用,所含連翹酚可能是主要抑菌成分;連翹還有抗炎、鎮吐、利尿和強心的作用;所含黃酮甙能增強毛細血管的緻密度,因而對毛細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皮下溢血等均有止血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適用於溫熱,丹毒,斑疹,癰瘍腫毒及過敏性紫癜等。
用量:一般6--9克。
6、牡丹皮
牡丹皮為毛茛科芍藥屬植物牡丹的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揮發油和植物甾醇等。藥理試驗證明:牡丹皮有降低血壓作用;有鎮痛、鎮靜、抗炎和解熱作用;對多種致病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涼,味苦、辛,功能清熱,涼血、和血、清瘀,適用於熱人血分,發斑、驚痛、吐血、癰瘍,跌打損傷等症。
用量:5---9克,但脾胃虛寒瀉洩者忌用。
7、知母
知母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莖,含多種皂甙及皂甙之,此外還含有兩種黃酮類成分、芒果甙等。試驗證明:知母有明顯的解熱作用,對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乙型腦炎、肺結核潮熱均有明顯療效。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熱瀉火、滋陰潤燥,適用於肺熱咳喘或陰虛咳嗽,煩熱消渴,骨蒸勞熱,小便不利,大便燥結等症。
用量:一般6---9克,但腎陽虛,兩尺脈微弱及大便溏洩者忌用。
8、板藍根
板藍根為十字花科大青葉屬植物菘蘭和草大青的根,含板藍根靛甙,大青素B,B--谷甾醇等;板藍根有顯著抗病毒作用。對多種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有條鉤端螺旋體作用。臨床上用板藍根煎劑口服或肌肉注射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有顯著療效;對急慢性肝炎均有一定療效,能緩解或消退症狀,促進肝功能改善;用板藍根治療病毒性面板病,如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玫瑰糠疹,扁平疣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療效果。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苦,功能清熱解毒,涼血,利咽,適用於流感腦炎、乙型腦炎、肺炎、丹毒、熱毒發斑、火眼、皰疹等。
用量:——般5—9克;但脾胃虛寒者不宜用。
9、金銀花
金銀花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含綠原酸,肌醇,黃酮類成分等;藥理試驗證明:金銀花有抗炎和解熱作用,對流感病毒和多種致病菌、面板致病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反映了金銀花的清熱解毒功效。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熱,解毒,適用於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瘡、癰、癤腫等熱毒壅盛之症。
用量:一般為6-12克;但虛寒洩瀉及瘡流清膿無熱毒者不宜用。
10、夏枯草
夏枯草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花卉或全草,內含三萜皂甙及其甙元齊墩果酸,揮發油及維生素,氯化鉀等;藥理研究證明:夏枯草的全草均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其煎劑對某些常見面板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多種致病菌亦有抑制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苦、辛,功能清肝火,散鬱結,降血壓,適用於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目珠疼痛,羞明流淚、頭痛、眩暈等;用於痰火鬱結所致的瘰癘,癭瘤等。
用量:一般為9克左右。
11、梔子
梔子為茜草科植物山梔的果實,含多種苦味素甙,還含甘露醇,熊果酸等,梔子有利膽作用,或使膽汁分泌增加;同時梔子有降溫,鎮靜,鎮痛和抗驚厥作用;還有抗微生物作用,對多種致病菌及多種面板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苦,功能瀉火除煩,清熱利溼,涼血解毒,適用於熱病虛煩不眠、黃疸、目赤、衄血、熱毒瘡瘍等症。
用量:3—9克。
12、蒲公英
蒲公英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帶根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膽鹼、菊糖和果酸等;其煎劑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又有保肝、利膽和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適用於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肩挑腺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等。
用量:9——15克,搗爛外敷,可用於乳癰、疹瘡、癰腫等。
三、喝什麼湯清熱解毒食療效果好
隨著我們日常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很多人難免吃得多吃得雜,而且整天在外各種應酬,缺少湯水滋潤就很容易就上火,尤其是在夏季,高溫天氣常常讓人受不了,這時候建議大家不妨多喝一些夏季清熱解毒的湯,常喝這些清熱解毒湯可以幫你趕走炎熱、預防中暑!那麼什麼湯清熱解毒食療效果好?不妨來看看吧。
百合湯
食材準備:百合4兩,紅棗幹20克,冰糖適量。
操作步驟:1.將新鮮的百合去蒂然後逐瓣掰開,洗淨。2.紅棗洗淨。3.鍋中加水,煮紅棗至酥為止。4.撈出紅棗,加入百合。5.同樣百合也要煮酥為止,然後加入紅棗和冰糖調製。就可以飲用了。
黃瓜雪梨汁
食材準備:黃瓜一根,雪梨一個,檸檬汁適量,蜂蜜適量。
操作步驟:1.黃瓜洗淨去皮切塊。2.雪梨洗淨去皮,切塊。3.將食材中所有的原材料都放進果汁機中打勻。倒入杯中就可以飲用了。
蘆薈解毒湯
食材準備:蘆薈四兩,瘦肉四兩,海帶二兩,生地一兩,食用鹽少許。
操作步驟:1.瘦肉洗淨切成片.2.放入到沸水去煮一會去除裡面的血水。3.海帶洗淨泡軟。4.蘆薈洗淨切成小方片。5.在砂鍋中倒入一千毫升的清水,水煮沸後加入除了食用鹽之外的所有的原料。6.轉至小火煲煮一個小時。7.開鍋加入食用鹽,關火,就可以飲用了。
清毒除痘湯
食材準備:綠豆二兩,蓮藕粉35克,冬瓜皮四兩。
操作步驟:1.綠豆清洗乾淨之後放入到冷水中浸泡一夜。2.冬瓜皮洗淨備用。3.加入三百毫升的清水注入到鍋中煮開之後,加入綠豆,冬瓜皮,用大火煮五分鐘之後轉成小火繼續煲煮二十五分鐘。4.取出蓮藕粉,加入少許的糖然後用勺子在碗中將蓮藕粉碾碎。5.用剛剛煲煮的綠豆冬瓜水衝入到蓮藕粉中,並且快速攪拌均勻。趁熱飲用就可以了。
四、能清熱解毒的水果有哪些
首先有不錯的清熱解毒效果的水果之一就是柳橙。柳橙這是一種性平和微涼的一款水果。在柳橙的果肉中也含有了豐富的維生素C還有蘋果酸,檸檬酸的物質。可以清熱排毒,也可以清痰降氣。柳橙本身散發的氣味也可以幫助人們舒緩緊張的情緒等等。當然這款水果還有減肥美容的功效,所以對於一部分的女性群體來說柳橙還是很炙手可熱的美容佳品。有一些愛美的女生朋友還會聰明地利用柳橙來敷面膜,美白的效果也是很不錯的。但是再好的東西也不能多吃,柳橙也是一樣的。柳橙雖然可以幫助人們健脾開胃,但是食用的過多也會傷肝氣,因為流程中含有的一些物質會阻礙人體的鐵元素的吸收,所以對於貧血的病人來說就更不易多吃了,這一點禁忌希望大家也要心中有數。
其次就是人見人愛的水果——雪梨了。雪梨是一種營養很豐富的水果。它的果肉中也同樣的含有了大量的蘋果酸和檸檬酸還有果糖等等的維生素物質。可以為熱門降血壓和清熱鎮涼,養陰退熱的功效。對於夏天的一些燥熱的疾病,食用梨子之後就會有效的舒緩。但是對於一些風寒咳嗽還有痰飲者是忌食的。一般成人在每天應該食用不超過三個。對於兒童來說,就不應該超過兩個雪梨的量。
-
5 # 聞道國學中醫堂
清熱解毒食物有以下這些。
香蕉--味甘、性寒。作用,清熱解毒,潤腸。宜於腸燥便秘;近代用於習慣性便秘。虛寒洩瀉者忌食。
芹菜--味甘苦、性涼,歸肝、胃經。作用:平肝清熱、祛風利溼。宜於肝胃鬱熱胃痛,胃熱口臭,腸胃燥熱便秘。虛寒證、洩瀉者忌食。
白菜(菘菜、小白菜)--味甘、性平,歸腸、胃經。作用:解熱除煩,通利腸胃。宜於腸胃燥熱便秘。
莧菜——味甘、性涼。作用:清熱解毒,通利二便。宜於溼熱洩瀉,胃熱口臭,腸胃燥熱便秘。虛寒洩瀉者忌食。
茭白--味甘、性寒,歸肺、脾經。作用:清熱解毒,除煩止渴,利溼通便。宜於溼熱洩瀉,胃熱口臭,腸胃燥熱便秘。虛寒洩瀉者忌食,不宜與蜂蜜同食。
苦瓜--味苦、性寒,歸心、脾、胃經。作用:清熱利溼,解毒明目。宜於溼熱洩瀉,胃熱口臭,胃熱疼痛。虛寒證忌食。
黃瓜--味甘、性涼,歸脾、胃、大腸經。作用:清熱,解毒,利水。宜於胃熱口臭,溼熱洩瀉。虛寒證忌食;不宜與白蘿蔔、芹菜同食。
枇杷--味甘酸、性涼,歸肺、肝經。作用:潤肺止咳,生津止渴,下氣止嘔。宜於胃熱口臭,胃熱嘔吐。溼證、虛寒證忌食。
梨--味甘酸、性涼,歸肺、胃經。作用:生津潤燥,清熱化痰。宜於胃熱吐血,胃熱口臭,腸燥便秘。虛寒證忌食。
小米(粟米)--味甘鹹、性涼,歸腎、脾、胃經。作用,清熱和中,利尿通淋。宜於脾虛胃熱,反胃嘔吐,洩瀉。不宜與杏仁同食。
綠豆--味甘、性涼,歸心、胃經。作用:清熱解毒,消暑利尿。宜於胃熱疼痛,胃熱口臭,溼熱洩瀉。虛寒洩瀉者忌食。綠豆芽同綠豆。
豆腐--味甘、性寒,歸脾、胃、大腸經。作用:清熱和中,生津止渴。宜於胃熱疼痛,陽虛胃痛,腸燥便秘。氣滯證、胃腹脹滿者忌食。
黃豆--味甘,性平。作用和宜忌同豆腐。
小麥--味甘、性涼,歸心、脾、腎經。作用:養心安神,清熱止渴。宜於胃熱疼痛,溼熱洩瀉。
葛根(粉葛)——味甘辛、性平,歸脾、胃經。作用:清熱解肌,昇陽止瀉,宣散透疹,生津止渴。宜於久瀉,近代用於胃下垂。
冬瓜——冬瓜是夏天適宜吃的涼性蔬菜,作用:生津止渴,清熱祛暑。宜暑熱煩悶時食用。
-
6 # 極醫堂中醫館
1、玄參
玄參為玄參科植物玄參和北玄參的根,含玄參素,環烯醚萜甙類;還含揮發油、生物鹼等;藥理試驗證明、玄參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劑都有降低血壓的作用;玄參還有擴張血管和強心作用;多種玄參屑植物的侵劑都有鎮表和抗驚厥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陰降火,涼血解毒,適用於熱病煩渴,發斑,骨蒸勞熱,夜寐不寧,自汗盜汗,傷津便秘及咽喉腫痛等症。
用量:6--12克;但大便溏洩及痰溼盛者忌用。
2、決明子
決明子為豆科植物燉葉決明或決明的種子,內含蒽酯及蒽醌甙,決明素及維生素A等,藥理試驗證明:決明子有降低血壓和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種致病菌和軟便瀉下的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適用於肝熱或肝經風熱所致的目赤澀痛,羞明多淚等;此外對治療高血壓,肝炎,肝硬化腹水及習慣性便秘等也有效。
用量:3--9克,搗碎煎服。
3、地骨皮
地骨皮為茄科枸杞屬植物枸杞的根皮,內含桂皮酸,多種酚類物質,甜菜鹼及亞油酸等;地骨皮有顯著的解熱作用,其煎劑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膽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劑對動物有顯著的降低血壓的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涼血,退蒸,清瀉肺熱,適用於虛勞潮熱盜汗,肺熱咳喘,血熱妄行的吐血、衄血、癰腫惡瘡以及肺結核和高血壓症等。
用量:一般為3--9克。
4、蘆根
蘆根為禾本科植物蘆葦的地下莖,內含薏苡素,天門冬醯胺等。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適用於熱病傷津、煩熱口渴、胃熱嘔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療肺熱咳嗽、肺癰等。
用量:一般幹者9---30克;鮮者15--40克。
5、連翹
連翹為木犀科植物連翹的果實,內含揮發油,連翹酚,黃酮甙,生物鹼等;藥理試驗表明:連翹有廣譜抗菌作用,所含連翹酚可能是主要抑菌成分;連翹還有抗炎、鎮吐、利尿和強心的作用;所含黃酮甙能增強毛細血管的緻密度,因而對毛細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皮下溢血等均有止血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適用於溫熱,丹毒,斑疹,癰瘍腫毒及過敏性紫癜等。
用量:一般6--9克。
6、牡丹皮
牡丹皮為毛茛科芍藥屬植物牡丹的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揮發油和植物甾醇等。藥理試驗證明:牡丹皮有降低血壓作用;有鎮痛、鎮靜、抗炎和解熱作用;對多種致病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涼,味苦、辛,功能清熱,涼血、和血、清瘀,適用於熱人血分,發斑、驚痛、吐血、癰瘍,跌打損傷等症。
用量:5---9克,但脾胃虛寒瀉洩者忌用。
7、知母
知母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莖,含多種皂甙及皂甙之,此外還含有兩種黃酮類成分、芒果甙等。試驗證明:知母有明顯的解熱作用,對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乙型腦炎、肺結核潮熱均有明顯療效。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熱瀉火、滋陰潤燥,適用於肺熱咳喘或陰虛咳嗽,煩熱消渴,骨蒸勞熱,小便不利,大便燥結等症。
用量:一般6---9克,但腎陽虛,兩尺脈微弱及大便溏洩者忌用。
8、板藍根
板藍根為十字花科大青葉屬植物菘蘭和草大青的根,含板藍根靛甙,大青素B,B--谷甾醇等;板藍根有顯著抗病毒作用。對多種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有條鉤端螺旋體作用。臨床上用板藍根煎劑口服或肌肉注射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有顯著療效;對急慢性肝炎均有一定療效,能緩解或消退症狀,促進肝功能改善;用板藍根治療病毒性面板病,如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玫瑰糠疹,扁平疣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療效果。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苦,功能清熱解毒,涼血,利咽,適用於流感腦炎、乙型腦炎、肺炎、丹毒、熱毒發斑、火眼、皰疹等。
用量:——般5—9克;但脾胃虛寒者不宜用。
9、金銀花
金銀花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含綠原酸,肌醇,黃酮類成分等;藥理試驗證明:金銀花有抗炎和解熱作用,對流感病毒和多種致病菌、面板致病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反映了金銀花的清熱解毒功效。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熱,解毒,適用於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瘡、癰、癤腫等熱毒壅盛之症。
用量:一般為6-12克;但虛寒洩瀉及瘡流清膿無熱毒者不宜用。
10、夏枯草
夏枯草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花卉或全草,內含三萜皂甙及其甙元齊墩果酸,揮發油及維生素,氯化鉀等;藥理研究證明:夏枯草的全草均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其煎劑對某些常見面板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多種致病菌亦有抑制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苦、辛,功能清肝火,散鬱結,降血壓,適用於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目珠疼痛,羞明流淚、頭痛、眩暈等;用於痰火鬱結所致的瘰癘,癭瘤等。
用量:一般為9克左右。
11、梔子
梔子為茜草科植物山梔的果實,含多種苦味素甙,還含甘露醇,熊果酸等,梔子有利膽作用,或使膽汁分泌增加;同時梔子有降溫,鎮靜,鎮痛和抗驚厥作用;還有抗微生物作用,對多種致病菌及多種面板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苦,功能瀉火除煩,清熱利溼,涼血解毒,適用於熱病虛煩不眠、黃疸、目赤、衄血、熱毒瘡瘍等症。
用量:3—9克。
12、蒲公英
蒲公英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帶根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膽鹼、菊糖和果酸等;其煎劑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又有保肝、利膽和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適用於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肩挑腺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等。
用量:9——15克,搗爛外敷,可用於乳癰、疹瘡、癰腫等。
回覆列表
那你因為你不瞭解中醫藥治療肝病的真正優勢
解析:肝病確實是中醫藥治療的優勢病種,但其優勢不在“秘製、速效”,而在於其安全性、有效性、穩定性的綜合特點。只瞭解清熱解毒吃什麼中藥丸,不瞭解這些科學性而輕信一些不負責的廣告,怎麼可能不上當?
片仔癀,源於明朝宮廷秘方,被國內外中藥界譽為“國寶名藥”。片仔癀的主要成分中,蛇膽清熱解毒,牛黃洩火清熱,同奏清肝利膽之效;三七散瘀止血,行滯通脈,麝香活血開竅,消腫止痛,諸藥相伍,火熱毒、溼熱、淤血邪得以清除,肝邪清除則肝安,肝脈暢通,經絡得以疏通,肝氣調達,脾胃健運,腫消積散痛止。所謂“邪去正安”,因此片仔癀可起到清除肝邪以達保肝護肝之目的。同時片仔癀還具有顯著的免疫雙向調節作用——時常服用片仔癀能使機體的免疫力處於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