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居安思危,為什麼說人工智慧機器人不可能代替人類?
12
回覆列表
  • 1 # 一支神筆諮詢

    AI人工智慧機器人未來會取代人類嗎?最近這個問題一直爭論不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樂觀派認為機器人永遠是機器人,機器人沒有意識,不會像人一樣思考,並且機器人也是人創造出來的,所以不用擔心,機器人代替不了人類。

    悲觀派確認為,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機器人深度學習,將來有一天會擁有意識,自己會思考,並且比人類智商高出幾百倍,到那個時候,將是人類糟糕的時候,機器人將會取代人類。

    今天我也來聊幾句,談下自己的一點看法。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充套件人的智慧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人工智慧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瞭解智慧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慧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慧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影象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人工智慧從誕生以來,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可以設想,未來人工智慧帶來的科技產品,將會是人類智慧的“容器”。人工智慧可以對人的意識、思維的資訊過程的模擬。人工智慧不是人的智慧,但能像人那樣思考、也可能超過人的智慧。人工智慧是一門極富挑戰性的科學,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必須懂得計算機知識,心理學和哲學。

    人工智慧是包括十分廣泛的科學,它由不同的領域組成,如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等等,總的說來,人工智慧研究的一個主要目標是使機器能夠勝任一些通常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複雜工作。但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對這種“複雜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2017年12月,人工智慧入選“2017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

    2017年5月27日,人工智慧AlphaGo以3:0戰勝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圍棋名將柯潔。

    阿法狗對戰柯潔

    很多人認為,機器人和人下圍棋,其實是一群人和柯潔自己一人對峙,感覺柯潔輸了很正常。畢竟機器人是很多科學家編寫的程式碼,一群人來對陣柯潔一人不輸才怪呢,然而,我感覺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這不僅在圍棋界,而且是在其他各個領域:傳統工作方式的人會被人工智慧及其背後的人所打敗嗎?我們不斷憂慮工作是否會被機器取代,憂慮機器是否會驅逐我們。但這不是機器對人的驅逐,而是機器背後的一群人對另一群人的驅逐,是通用技術對專用技術的驅逐,是死勞動對活勞動的驅逐,未來這一現象會越來越明顯。

    淘寶的無人超市

    大家有沒有發現,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崗位,正在被人工智慧所取代。比如無人便利店、無人超市、無人銀行、無人物流、無人駕駛汽車等等。

    雖然很多人不願意承認這個殘酷的現實,但是其實我們正在慢慢達成共識。AI人工智慧機器人終有一天會取代我們。我們心裡明白,但是我們誰都不願承認。更為可笑的是,我們越是努力,對社會作出的貢獻越多,就越會加快人類的滅亡。

    人工智慧發展到後面,會進入強人工智慧時代,再發展就進入超強人工智慧時代,那是很遙遠很遙遠的事情了,不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進入超強人工智慧時代的時候,“駭客帝國”電影裡的場景會不會成為現實呢?

  • 2 # 沙漠的森林

    人工智慧機器人不能代替人類,因為人工智慧機器人是對大資料的儲存、分析與應用,不具備創造力、想象思維、情感交流等能力。

  • 3 # macy

    以我們做了那麼久的人工智慧——電銷機器人的經驗來看,我們現在做的電銷機器人,基本上是對企業前期的營銷、客服工作。

    比如做企業24小時線上客服,電銷機器人語音識別技術,基本上能達到90%,完全能精準識別來訪者與被訪者的電話錄音,溝通流暢、毫無障礙。但是這個是要有足夠的話術支援,有完整的話術團隊協助。

    比如做營銷,電銷機器人能在海量電話中初步篩選意向客戶,重點客戶人工重點跟進。基本上能能做公司產品推廣、產品介紹、貸款催收、金融保險、教育培訓、面試邀約... ...

    人工智慧機器人——電銷機器人可以代替人工,做一些簡單、重複的工作,但是以目前我們的技術水平來說,機器人所有的語言、動作、表情都是人類賦予機器人的,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人就沒有機器人的靈魂,所以機器人不可能取代人類。總結電銷機器人就是:機器人前期能完成的工作,機器人來完成;機器人完成不了的工作,我們就會介入人工,人工客服24 小時線上服務。

  • 4 # 玲兒要加油

    人工智慧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瞭解智慧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慧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慧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影象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人工智慧從誕生以來,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可以設想,未來人工智慧帶來的科技產品,將會是人類智慧的“容器”。人工智慧可以對人的意識、思維的資訊過程的模擬。人工智慧不是人的智慧,但能像人那樣思考、也可能超過人的智慧。

    人工智慧的出現使社會產業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革,取代了一些傳統的崗位,很多人失業,所以以後人工智慧在很多方面會取代人類。

  • 5 # LaoHuang188

    不可能!

    人類為什麼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一、“人類是否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的當代迴應 隨著計算機科技的高速發展,“人工智慧”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隨著“阿爾法狗”在人類引以為傲的圍棋領域中讓人間棋聖盡嘗敗果,“微軟小冰”以詩人的身份混跡文學圈乃至出版詩集卻一直未被人發現,人工智慧譜曲、播報新聞的案例亦是屢見不鮮……人工智慧的一切進展在反映科技事業的長足進步的同時,也讓人類智慧的優越性受到挑戰,關於“人類將被人工智慧取代”的恐慌也在社會上流行。

    那麼人類是否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人們從不同的視角給出了各自的答案:

    基於人工智慧目前在現實實踐活動中的表現及其發展趨勢,有人認為人工智慧可以取代人類。如網際網路行業先驅李開復曾預測“未來10年估計有50%的人類工作將會受到人工智慧的影響……預計將有90%的人被人工智慧取代”。新聞傳播領域,匡文波與韓廷賓結合“騰訊Dreamwriter”和“新華社快筆小新”在新聞採寫中的表現認為“未來某些領域訊息寫作有可能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而在文學藝術領域,袁躍興根據“微軟小冰”人工智慧成功發表詩篇甚至出版詩集卻一直沒被人識破而慨嘆“‘人工智慧’技術已經發起了對人類文學尊嚴的挑戰”。

    也有人基於人類思維或情感的特殊性,認為人類不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此類觀點的基本預設便是,人工智慧並不能理解人類情感,甚至認為人工智慧並無人類一般的“智慧”。如黃欣榮認為“機器畢竟是機器,在體力、智力方面勝過人類,但在情感、意志等方面,機器還無法匹敵人類,因為人工智慧目前仍是有智力沒智慧”。徐英瑾也“並不傾向於認為人工智慧取代人類……現有的人工智慧並不具備靈活運用各個領域的知識進行綜合判斷的能力,而幾乎我們 能夠想到的大多數人類所執行的工作任務,都需要執行者以相對靈活的方式來調配各個領域內的知識”。劉潤坤則基於人類審美能力的獨特性指出“人工智慧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無法取代藝術家,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機器創作沒有靈魂”。

    總體來看,認為人類會被人工智慧取代的一方,其主要出發點是人工智慧的現實功用,尤其是當人類和人工智慧都可以完成類似於駕駛汽車這類的活動,且人工智慧可以有更低的失誤率時,人工智慧在社會分工層面取代人類將極可能實現。而認為人工智慧不可取代人類者,則是堅持認為人類與機器在本質上存在的差異,比如雖然人工智慧完全可以完成一副畫作,但它們只是透過一些機械的動作完成色彩與線條的搭配,永遠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但兩方的迴應都具有明顯的不完備性。對於認為人工智慧可以取代人類的一方,即便人工智慧的很多功能可以實現對人類的替代,但是依據“多重可實現原則”可知,人工智慧實現這些功能的機制可能與人類完全不同。這就意味著人工智慧與人類社會的對接方式不一定與人類一致,甚至在某些潛在的情境 下人工智慧會與人類社會無法相容。對於認為人工智慧無法取代人類的一方而言,所有對於人類理性、情感或自由意志的堅信更像一種形而上學的預設。因此即便人工智慧創作出如梵高、塞尚再世級別的畫作,人類依舊可以用“沒有靈魂”來進行拒斥或批判。但這種觀點本身缺乏論證,關於人類特性的預設也顯得帶有神秘的不可知論的特徵。

    綜合以上,上述兩方面迴應的共同缺陷在於,他們的探討並未結合人工智慧的發展歷程,因而脫離了對人工智慧的構建機制的研究。這就讓人類智慧和 人工智慧之間的比較,像是兩個“黑箱”之間的對話, 人們並不能更好地理解人工智慧之於人類的挑戰性和人類之於人工智慧的獨特性。基於此,本文將從人 工智慧的技術本質的角度探究,“人類是否會被人工智慧取代”的問題。

    二、對人類的模仿:人工智慧的技術起點 阿蘭·圖靈是第一位真正提出,如何驗證機器已經產生人類思維的實驗標準的科學家。在圖靈的思想實驗中,計算機程式或者說是廣義的機器人是在與人進行一場精緻的“模仿遊戲”,即在人與機器的雙盲對話中,機器不斷模仿人類的語言習慣,以欺騙參與對話的人類,讓人類相信自己是在與人而非機器對話。這一思想實驗後來在計算機科學的發展中,被髮展成為廣義的“圖靈測試”。按照這種標準,一旦機器透過圖靈測試,就可以判定機器具有和人相一致的思維能力,這種觀點被稱為“強人工智慧”的觀點。

    圍繞著機器通過了圖靈測試,是否就可以判定機器的思維機制與人類相同,人工智慧哲學界引發爭論,其中又尤以塞爾的“中文屋”思想實驗較為著名。

    “中文屋”思想實驗的主要預設是,在一個大家看不見內在構造的屋子前,只要人們對其說出某些中文,屋子中就會給出相對應的中文迴應,這給人一種屋子中的人或事物非常精通中文的感覺。但一種可能的情景卻是,屋子中有一套完備的中英文的對照規則手冊,屋子中的人或其他事物根據手冊指示,先找到接收到的中文所對應的英文,再基於對照手冊的指示對外給出一箇中文的迴應,這樣即便屋子中的人或事物不懂中文,也會看似精通中文。

    塞爾的“中文屋”思想實驗就是在論證,即便機器人或者計算機可能在某些方面的表現不亞於人類,但是依舊不能說機器已經理解人類的思維方式。“一個弱意義上的人工智慧程式只是對認知過程的模擬,程式自身並不是一個認知過程。”換言之“弱人工智慧”的主要觀點就是,人工智慧可以在行為上模仿人類,但不代表它能像人類思維一般實現自我理解。

    上述只是強弱人工智慧之爭的最基本內容,在人工智慧哲學的後續發展中,關於“規則手冊是否真的可能存在”“理解了規則手冊是否相當於理解中文”等問題還引發了後續的諸多爭論。相關的論述至今已經汗牛充棟,但本文的重點並不是細述強弱人工智慧觀點的分歧,而是試圖發現它們都可接受的理論共識。

    “圖靈測試”最終的判斷標準,是人工智慧有沒有騙過人類,或者更準確地說,就是人工智慧是否已經掌握與人相似的表述方式。更廣義地理解這一標準,也就是判定一個程式或機器人的設計好壞的標準在於,它的行為與表現究竟有多麼接近人類。這樣一來,即便是一個最終沒能透過“圖靈測試”的人工智慧設計也具有積極的意義,因為它可能已經在接近人類的方向上又邁進了一步,它也完全可以保留自身的優勢,在其最接近人類的方面做進一步的加強,甚至可能在這一方面超過人類。

    也有人認為,塞爾的“中文屋”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在給人類找回最後的顏面。因為如果只是在某些專業領域,比如數學計算或者棋類競技上做一個長期的開發,人類很可能不是人工智慧的對手。但即便如此,人類依舊可以有充分的理由認為,機器並不具有人類一般的智慧,因為人工智慧至多隻是“規則手冊”的良好執行者,並不真正理解其自身的行為。

    綜上可以發現,強弱人工智慧觀點的分歧,其實主要在於人工智慧相較於人類智慧的完備度的認可上。這反而彰顯了它們在底層有這樣一些最基本的共識:第一,人類智慧是人工智慧發展一直所參照和模仿的物件;第二,人工智慧發展的完備程度只能以人類作為參照甚至以人類能否接受作為最終標準。

    因此在這種意義上來講,人工智慧完全可以被視為人類智慧的“投影”,這與技術工具發明的“器官投影說”相通。“人類在長期的勞動、生活過程中,學會 了利用身邊的各種器物以彌補我們自身的不足,進而還學會了主動製造原來不存在的各種工具和器械來增強人體自身的功能……人類發明、製造工具其實最 初都是按照自身的某個器官做摹本。”只是人工智慧的發明是以人類的智慧器官———按照生理學或醫學的概念正規化就是大腦,按照哲學的概念正規化就是心靈———作為模仿物件。

    力主模仿人類“大腦”或“心靈”的人工智慧研究,要提升研究水平的前提就是要有“投影”人類智慧的方法。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人工智慧研究中,這種“投影”的策略是什麼?

    三、對人類智慧從淺到深的“投影” : 人工智慧的技術策略 按照器官投影說的說法,“投影”至少有兩層含義,“一方面,人體器官的形狀和功能‘投影’在工具中……另一方面,人體器官的尺寸、比例被抽象和放大到工具中”。在一般技術工具的發明和製造過程中,這兩種“投影”都已經被應用到淋漓盡致的地步。以日常用來盛水或食物的碗為例,其原型就是人的雙手捧起水或食物時聚攏在一起的形狀,碗的發明就是實現了這種盛放物品的功能。同時,碗在實際的製作中口寬底窄,依然是配合人類的手型,但是又會依據碗的用途的不同,而放大或縮小相應的尺度。

    但是人工智慧想要投影人類智慧並非易事。如果作為器官來看,人類的思維器官是最具複雜性和神秘性的腦。尤其在人工智慧發展的初期,醫學或生理 學能夠對大腦做出的解讀並不多,這就讓人工智慧研究對於人類智慧的投影只侷限在表象層面的人類的行為。隨著計算機技術水平的提高,人工智慧的研究 就走向對人類認知器官的某些特定功能的專門模仿。到了醫學可以對腦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解讀,並且計算機技術可以實現對於腦更深層的模仿後,人工智慧又來到一個新的紀元。

    (一) 對人類行為的投影

    在心理學的預設當中,人類的行為是一種對於人類思維狀態的表徵。因此當人工智慧可以對於人類的行為進行模仿時,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對於人 類智慧的模仿。

    較初級的人工智慧產物一般都是在極力模仿人類的各種行為。一些工業領域常用的智慧維修機器人更是主要只是模仿人類操作器物的行為。很明顯的是,單純依靠此類人工智慧技術並不能透過圖靈意義上的“模仿遊戲”的測試。從本質上說,此類人工智慧產物是對於人類的“感知—動作系統”的模仿,更主要的是實現對於人類肢體動作的模仿。圖靈的“模仿遊戲”重點檢測的則是更深層次的,機器對於人類“語言—思維繫統”的模仿。

    但是此類人工智慧技術依然具有存在的意義,它在現如今的人工智慧的整體設計當中主要充當一種輔助技術,尤其在人形機器人的肢體的設計與生產環 節,因此相關研究依然在提升其技術精度,並仍被廣泛應用於人形機器人的設計生產之中。

    (二) 對人類特定智慧功能的投影

    此類的研究依然可以暫時懸置人類的認知器官的真實構造這一問題,而是直接“利用計算機作為硬體平臺,透過編制聰明軟體來模擬人類智力功能”。此類研究策略可以讓人類的認知器官繼續保持一種相對的“黑箱”狀態,只要保證計算機硬體平臺可以在輸出端給出與人類的判斷儘可能相似的結果就好。

    貫穿其中的研究策略在很多的專門領域當中取得較好的成效,目前已經在實踐領域當中有廣泛使用的人工智慧產品,實際上就是採用此類的研究策略。諸如大家所熟知的京東、阿里巴巴和騰訊集團推出的智慧客服,以及華為的“YOYO智慧助手”和小米的“小AI同學”等,實際上就是在實現對於人類某些方面的語言功能的模仿。

    此類研究的侷限性就在於它總是隻能解決某一專門領域的問題,比如一個智慧家居助手可以解決的問題是將室內溫度調整到20℃,但是它可能並不能 理解溫度資料與人類關於“寒冷”“炎熱”的感受,更不能體會“老人怕冷”“孩子怕熱”這類的親情關懷。

    (三) 針對人腦的技術投影

    隨著近現代生理學尤其是腦科學的發展,對於人類認知器官的認識也逐漸走向了精細化。資訊科技的高度發達,讓計算機系統的搭建也可以形成對於人 類認知器官的深層次模仿。近年來,隨著“在不同方向上觀測不同認知任務下腦部神經的活動變化並獲得相關類腦智慧資料已成為可能……發展類腦智慧現已成為人工智慧學科以及計算機應用相關領域研究的熱點”。例如前文中提到的阿爾法狗的構建理論基礎,就是人工神經網路技術的深度學習策略,類腦人工智慧是其技術實質。除了人工神經網路技術外,“參考人腦神經元結構和人腦感知認知方式來設計的”類腦晶片也在成為目前人工智慧領域研究的重點,並且晶片的運算機制已經愈發地接近人腦思考問題的方式。

    基於人類腦科學研究成果而發展出來的此類人工智慧技術,被稱作“類腦智慧”。此類技術不再只是從模仿外部的人類的行為或功能來實現機器的智慧湧現,而是直接著眼於人類智慧的發端,對腦的結構進行更深層次的模仿。類腦智慧的研究可謂是人工智慧目前最前沿的進展之一。但是直到目前為止,針對人類複雜的大腦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要實現對人腦的整體解讀仍需要一個很長週期的研究。

    綜上所述,人工智慧研究的認識論基礎是技術哲學意義上的“器官投影說”,腦科學的最新研究進展成為人工智慧更精細化投影人類認知器官的理論工具。當然,認識論層面上的理論基礎或理論預設都會帶有一定的理想化的特徵,尤其只是在近些年腦科學的新進展才更好地支撐了人工智慧研究的發展。在此前和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工智慧的研究主要還是要集中在與人類相似的智慧功能的實現層面上,而未必是內在結構上與人類認知器官的高度一致上。因此,這裡實際上需要分析的問題是,當人工智慧的結構構建必然與人類智慧器官自身存在差異的前提下,人工智慧自身是否會有相應的侷限,人類又可以透過扮演怎樣的角色來協助人工智慧突破這樣的侷限呢?

    四、從分離到交融:人工智慧與人的現實關聯 一個人工智慧產物能夠存在於社會,必然因為它可以實現某些方面的功能,從而滿足社會某些方面的需求。這些相應功能可以實現的實質就是,人與人工 智慧,同客觀世界之間以特定的形式發生相互關聯,並且在不同的情境下人與人工智慧之間的關係將有所不同。

    (一) 作為世界的一部分的人工智慧

    在諸如前文中所提到的各種研究環節,人工智慧實際上都被視為一種待研究的物件來看待。其實不僅在研究階段,到了應用層面也同樣需要經歷一個人 對人工智慧的認識和熟悉的過程。這就像我們拿到一臺新的個人計算機,對於操作介面和隨機功能均有一個必要的熟悉過程一般,一個新的人工智慧產物走 入到生產生活中,人類作為操控者或者說工作上的“合作伙伴”,需要將人工智慧作為一個嶄新的客體來進行研究。

    此時的人工智慧相當於世界的一份子,對於人處於一種幾乎未知的狀態,人與人工智慧也在一種比較充分的分離狀態之下。

    ( 二) 作為人與世界的媒介的人工智慧

    關於人工智慧最為常見的應用模式,就是讓人工智慧代替人類去從事一些與外在世界之間的互動。比如人類派出探險機器人去探測星體表面,此時的機 器人就是以人類的代理者的身份去完成人類的指令。在此類的應用之中,人類將自己的指令翻譯成人工智慧可以理解的計算機指令,人工智慧完成相應的行 動;在反饋環節中,人工智慧則是依靠自身攜帶的各類感測器,將其收集到的各類資訊傳遞給人類以備後續分析。

    作為中介的人工智慧帶有一定的被動性,多數時候只能服從於人類的操控。這種意義上來說,此類人工智慧更像是人類的慾望或意向性的轉移者。它們 也同樣可以被視為世界向人類傳遞資訊的媒介,它將那些人類肉身難以輕易企及的處所的資訊傳遞給了人類。

    人與作為世界的媒介的人工智慧之間,會因為“使用”這種行為而發生互動,“使用”一旦停止人機將再次分離。

    (三) 作為人的“身體”的人工智慧

    稱人工智慧可以作為人類的“身體”,並不只是意味著人工智慧產物已然植入人類身體(雖然在技術層面這早已可以實現) ,而是重點說明人工智慧在應用層面給人帶來的體驗。

    這種體驗時常讓人不會輕易察覺到人工智慧技術的存在,它“展現出部分透明性,它不是人類關注的中心……經過短時期的適應之後,你不會感覺到它的 存在……它已經成為身體體現的一部分,具有人的身體的某部分特徵,它成為人類身體的延伸”。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如今的智慧手機基本都具有導航功能,並且很多的導航程式都已經具有了很明顯的人工智慧特徵。人在行走的過程中,其實已經讓導航軟體加強甚至替代了自己的“方向感”或“路感”。當一個 人來到陌生的城市,也很少將辨識方位視為需要提前很久去完成的準備工作。

    “方向感”本身屬於人類智慧的一部分,智慧導航程式相當於加強了這種能力,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者會不自覺地將智慧程式加成的“方向感”深以為然地視為自己天然具備的能力,這就是人工智慧作為人類“身體”出現的最普遍的表現。

    作為人的“身體”的人工智慧,其影響力不僅在於實際的操作層面,而且在於它已經在人類的認知層面形成一種清晰的意向,讓人類與其不自覺地相同一。

    (四) 人作為人工智慧的“部件”

    前文提到的“人工智慧”總好像有一些很具象化的特徵,也就是所有的人工智慧產物似乎都有一個比較清晰的形態。不可否認的是,為了讓人機互動顯得更加友好,人工智慧產品在其互動介面的設計上的確非常有人類色彩,如以人類的語音作為嚮導、仿照人類的形態製作輸入輸出裝置等。

    但實際上,人工智慧系統的實際構造可能遠比使用過程中所看到的介面要複雜得多。尤其是在分散式網路日益發達、大資料應用日益成熟的今天,理論 上整個的網路資訊平臺都可能成為人工智慧的資料庫或雲計算元件。因此,網路上的人類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就可能成為人工智慧系統的某個空間節點上的部件一般的存在。並且需要注意的是“人比機器的優勢之一就是:可以從較少的資料中更早地發現事物的模式”。也就是說作為人工智慧“部件”的人類,一方面可以減輕實際應用層面上人工智慧的計算壓力,另一方面也在技術層面上搭建了以網路聯結為基礎的人機混合的智慧系統結構。

    人類充當人工智慧系統的“部件”的原因大致上有兩個:其一,就是實現應用目標的便利性的誘惑,畢竟在語言翻譯等領域讓人工智慧短期內達到人類母語水平並不現實。在具體情境下,不一定非要人工智慧透過模型計算給出合理的結果,直接轉述人類在相應情境下的迴應,可以更經濟也更快速地實現應用需求。其二,就是目前人工智慧領域研究的現實侷限,前文提到的類腦人工智慧的發展前景極具誘惑,其研發的基礎就在於“以腦科學和資訊科學的基本理論為指導……標記、獲取、分析……精細腦網路結構與功能資訊”。但攻克這項工程需要的可能是全人類長期的共同努力,突破人工智慧的侷限性不可能在一 朝一夕,於是更可行的解決方案就是讓人類作為宏觀的人工智慧系統的“部件”完成操作任務。

    由此,在實際的應用層面上,隨著人工智慧功能的完善和大資料技術等的全面加持,人與人工智慧之間不會再是涇渭分明的“分離”狀態,而是隨著彼此之間依賴的加深(人將人工智慧預設為自身的功能,人工智能借助人類智慧的優勢更快完成操作任務),人與人工智慧實際上走向了一種“融合”的狀態之中。

    (五) 從模仿到共建:人機融合的現實趨勢

    如前文所言,最理想的人工智慧研究,其實是透過腦科學的“逆工程”製造出一個完整的人工生命,“這是對於傳統的,透過具有某些特定功能的計算機子系統來分析性地構建智慧系統的人工智慧研究的替代方案。”

    但是人工智慧事業的發展,不能等待著此類研究的徹底完備,而是需要在實踐中提升智慧系統的問題解決能力,“這迫使我們要做出具體的工程決策,充分考慮抽象和具象的物件之間,以及觀察的和理論的現象之間的關係”。在現實層面上,實際上需要被考慮的是人工智慧效能的提升問題,既然“人機互動所產生的融合雙重智慧可以……提升人工智慧系統的效能……更加高效地解決複雜問題”,那麼人機融合就應該是被選擇的趨勢。

    一個現代的人工智慧系統不再應該被簡單地視為與人類孤立的技術產物,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人類智慧與機器智慧所共建的廣義的網路系統。這一網 絡系統的特徵與巴黎學派的拉圖爾、卡龍和勞等人所提出的“行動者網路”非常類似。“‘行動者網路’本身是一種‘異質型’網路,即人類行動者和非人行動者平等構成網路,在具體的科技活動中……平等地影響著網路,並且透過對於網路的‘協同’或‘背叛’影響網路的運作”。人與非人行動者會因為他們有共同的行為意向而聯結在一起,並作為整體共同實現相應的實踐目標。

    並且應該與“行動者網路”理論的預設相一致的是,對於一個有某種明確的應用目的的智慧系統而言,人與機器應該處於一種相對平等的狀態之中。這裡的“相對平等”的實現很可能是一種動態的總體的平等,即在某些具體的情境下,可能人類的主觀意願佔據主導。但是在另一些情境下,機器的計算目標則 更加重要。人類與機器在聯結性和目的性等層面上發生的耦合,是人機共同構建智慧系統的基礎,它們之間彼此的協同促進,是共同提升系統功能的基本方法。

    那麼基於以上認識,我們又可以從何種意義上說明人類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呢?

    五、結語:人有人的用處, 人機共建新系統 人工智慧是科學高度發展的智慧化產物,其自身的本質依舊是技術人工物。任何廣義的人工物,都具有主導其功能與構成的形式和質料。

    從技術發展史的角度來說,人工智慧的研究起步於對人類智慧的模仿,因此人類的形式就是其追求的終極的形式,只是它用以實現人類智慧的質料又與人類的肉身大相徑庭。比如各類金屬或有機材料是構建人工智慧的機械身體的物質質料,各類運算機制和計算方法則是實現計算機智慧的語言質料。這些現實的差異,以及人工智慧後來所取得的一系列進步,讓我們開始習慣於用一種對立甚至敵對的眼光去審視人類模仿自己而創造的各種人工智慧產物。但不能忽視的卻是,技術人工物得以持存的原因是某些目的性的實現。此時一個更加現實的問題就是,當人類不是以一種對立的姿態看待人工智慧,而是以一種相 互交融的態勢與人工智慧發生關聯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人類其實不單單可以作為人工智慧所模仿的形式而存在,也可以作為技術系統當中真實有效的質料或部件。脫離開對人工智慧的具象化的刻板預設,讓 人類、計算機和手機等智慧單元都成為資料運算的可能參與者,這將是一種能讓人工智慧更快提升功能的解決方案。因此,在技術人工物的視角下審視人工智慧的發展,其實質就是提供實現某類功能的可行的解決方案。在這種意義上來說,人非但不會存在被取代的可能,更可以與技術產物相互交融構建新的系統,人類智慧不僅是人工智慧研究中終極意義上的形式與目的,也是智慧功能實現層面上可以帶來現實意義的行動者。

    維納用《人有人的用處》這一書名,來提示人們在控制論和資訊理論背景下應該重新思考“人”的概念。這裡我們用“人有人的用處”來回應,為什麼在現實的實踐的視角下,人類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當人類摒棄了人與機器的對立態度,在一個可以平等進行資訊交換與計算的網路上共建一個人工智慧系統,人類既能依舊作為智慧系統的終極目的而發揮類本質層面上的導引作用,又可以在個體層面上履行新的社會分工責任———人將仍然有人的用處。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旱地能種草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