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如來藏4
-
2 # 東東120285806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禪宗以斷流,何以論不休。
身若無掛愛,那來得與失。
-
3 # 淺墨雅緻
神秀和慧能都在華嚴寺當和尚,神秀是領班,慧能是廚師。有一天,華嚴寺方丈在打坐時,忽感不適,掐指一算,要圓寂了。就想把方丈位傳下去,他傳話下去,明日一早全寺和尚,以修佛心得,都做詩一首,得第一者傳方丈之位,木棉袈裟為傳位之寶。第二天一早全寺和尚在大典提詩,唯獨神秀一詩,讓香客贊不絕囗,都說絕妙美句。詩如下: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眾人都為神秀祝賀,說非你莫屬。此時慧能剛好抬水路過,看詩後隨即提詩一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眾香客看後,太贊絕句,境界太高了。眾人齊來祝賀,方丈看後,把慧能請進典,做了傳位之禮,並將傳位之寶木棉駕裟傳於慧能,並悄悄告知,此地不宜久留,速離此地八百里,才是您成佛之地。如知後事如何,切看電影木棉駕裟。 -
4 # 壹人山中行
執心非菩提,有相臺非明。
執持生死本,無懼亦是生。
有生必有死,狂妄自無知。
迷字執理者,被困無出期。
佛傳三寶法,濟度迷情眾。
悟者知真實,達者如虛空。
迷惑生死轉,流浪諸趣生。
皈依得善法,解脫依漸次。
尊戒為師父,是為真弟子。
得師正法轉,瞬間即菩提!
心菩隨筆祝大家開心!
-
5 # 觀舒
心既菩提樹,相若明鏡臺。本是塵埃生,何怕惹塵埃。求解? 字面的大概意思,第一句“心既菩提樹”是說:佛就在你心裡,你既是佛,何必東廟上香,西廟磕頭,去做那些表象呢?
第二句“相若明鏡臺”。相,相貌;明鏡臺,鏡子。人說,40歲以前的相貌是父母給的,40歲以後的相貌是自己修行的。所謂相由心生,即是你內心的善、惡透過你的面貌表露出來,或慈祥、或奸詐、或憨厚、或猙獰。
第三、第四句比較好理解了,意即是你本來的出處就在滾滾紅塵,又何必厭惡躲避你的出處呢?在哪裡不是修行呢? 相比“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感覺前者開悟後者說教。 想起一個故事:一個行者問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麼?”老和尚:“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問:“那得道後呢?”老和尚:“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老和尚:“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 大道至簡,成敗由心,不必流於表象。本人粗淺的理解,莫笑!覺得說的對請加個關注吧
-
6 # 一望的無際
如此戲論,本不想理會。但看了前面一眾回答,深感震驚,竟多未說到實質處。甚至把它混同於六祖慧能或神秀的偈子,認可的人還大有人在。為避免以訛傳訛,不得不鬥膽站出來說一說。
首先說一說,為什麼說此題是戲論呢?因為它仿聖人之言而篡改之,極不尊重,且有自我託大之嫌,故為戲論。
神秀原偈是: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六祖慧能的偈子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六祖寫此偈時,尚未真開悟,如此仿神秀作偈,實屬凡夫之舉。所以五祖見偈後,立即脫下鞋子擦掉了。雖有保護六祖之意,實際上也是覺得慧能此舉不妥才這樣做的。
過去有文化的人道德意識是很強的,對於長輩聖賢言論,可轉述,可解說,但不可仿說。現代人愛開玩笑,喜歡模仿別人說話,然後引人鬨堂大笑。這在同輩之間是可以的,但若對長輩尊者,那就要捱罵了。
神秀是五祖會下的大弟子,常代五祖為眾說法,威望極高,是為尊者。故不可輕戲。六祖後來的成就就更不必說了,是聖人,是大師。
好了,今人遊戲貫了,不懂規矩也就罷了。不多說了。關鍵是這幾句話的觀點錯得很有代表性。不得不指出來。
說它錯,一定要先統一對的標準。知道什麼是對的,才能明白什麼是錯的。 什麼是對的呢?
五祖給了我們答案。五祖夜裡給六祖單獨講《金剛經》時,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處,六祖突然大悟,說了五個何期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此偈一出,五祖當即把衣缽傳了給他。這就證明此偈是對的,可以作為標答參照。 以此為參照,再來看本題錯在哪兒。
第一句,“心既(疑是即)菩提樹”。菩提是智慧。菩提樹象徵出生智慧。釋迦牟尼佛在畢缽羅樹下悟道成佛,所以把該樹稱作菩提樹。六祖曾對五祖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可見智慧從心生。而這裡說心即菩提樹,如同說母親就是兒子,這就混淆了因果關係。
神秀的偈說身是菩提樹,是比喻。且色身諸根皆是緣生,也可以說是心生,所謂相由心生。身與菩提樹皆為心生,故可說“是”。如家中老大與老二的關係,都是兒子,用等式表示,即兒子=兒子,是成立的。
第二句,“相若明鏡臺”。這回不敢肯定了,用了個“若”字,但仍然有問題。明鏡臺的特徵是能映像。雖然所映之像是虛妄的,其性質與相的性質相同,但相不能映相,相都是心映出來的。
打比方說,明鏡臺如同影印機,或者說心如同影印機,它能印出一個相似的相來。這個相就叫作影印件。你不能說影印件象影印機,對吧?只能說影印件象原件,或者象神秀那樣說“心如明鏡臺”更恰當。
前二句:“心即菩提樹,相若明鏡臺。”寫偈時為了表述方便,這裡的心其實說的就是自性。所謂“是心是佛”。而性、相是法性的不同屬性。性是體,相是用。把心與相這二個不同屬性的概念放到一起說,為後面模糊概念或偷換概念提供了機會。就象關公戰秦瓊,看似熱鬧,其實很荒謬。
於是後面一句的爭議就來了。“本是塵埃生”這裡的“本”是指心還是指相?還是都指?
塵埃是什麼?是染汙,是誘惑,是妄念。那麼心和相是不是塵埃生的呢?
讓我們回頭看一下六祖的五個何期自性吧。他說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那麼首先可以直接肯定心不是塵埃生的。那麼相是不是塵埃生的呢?相由心生,心既不是,那相當然也不是塵埃生了。
最後一句:“何怕惹塵埃”,這是我今天最想糾正的問題。因其誤人子弟實在太多了!
一部濟公的電視劇,使很多人斷章取義,學會了那前半句偈“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自己沒有菩薩的境界,卻盲目地模仿菩薩的作為。卻不知道正好掉進了後面半句偈的坑裡:“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修行是有次第的。如同治病,先吃什麼藥,後吃什麼藥,不同的療程應該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你在什麼境界,就應該選擇什麼修行方法。
很多人說神秀的偈子不如六祖慧能大師的偈子高明,不錯,但是卻不知道神秀的偈子,恰恰適合絕大多數普通人修行。很多人好高騖遠,不管適不適合自己,總想選擇最高階的法門修行,最後往往落得一場空,後悔莫及。
今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容易過高地估計自己,總覺得自己是上根上智之人,瞧不起簡單的東西,不肯腳踏實地做基礎工作,喜歡看上去高大上的,弄得玄玄妙妙的東西。
比如很多人覺得唸佛太簡單,以為那是沒文化的老頭子老太太做的事情,自己要去學禪學密,不整點深奧的,顯不出自己的能耐。最後看看,還是那些唸佛的老頭子老太太成就的多。
話回到題上。後面兩句“本是塵埃生,何怕惹塵埃”,其實一讀就能感覺到,大有破罐子破摔的味道。把它翻譯成白話就是:“本來就是個破罐子,還怕什麼摔。”墮落之此,完全可以做個反面教材了。
-
7 # 多維觀世界
這是個關於出世和入世的話題。什麼是修行的最高境界?那就是不著相,不執著。
當年大師神秀做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是所有修行者必然經歷的途徑,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都要檢討自己,這一天那件事做得對了那件事做得錯了。一個修行者就是要經常對照聖人所言,對了的要發揚不對的要糾正,不能有一絲懈怠和馬虎。這叫漸修,一點點修為就會上去。開始需要強迫,慢慢變為自然。
惠能大師就要更進一步了,他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頓悟,這種頓悟是漸修的結果。就是上面說的習慣成自然。當一切的規矩都變為一種本性一種習慣,你的內心就是菩提,明鏡一塊,自然清靜。不用拂拭,也不會惹上塵埃。不用故意去抵擋,世俗物慾不會擾亂你心。
但這時是出世狀態,你在一個深山禪寺裡當然可以做到六根清淨,無慾無求。但這不是目的,修行的目的在於入世,而不是出世。出世只是修行的一個階段。你需要重新走入社會,融入社會,貢獻社會。這時的你已經不是過去的你了,修行有了一定造詣。來看看能否真的過紅塵誘惑這一關。檢驗你的時刻到了,檢驗要到社會中去,深山老林中檢驗不出什麼。
面對芸芸眾生,物慾橫流的世界。身處其中你能依然保持清靜之心無慾之性嗎?你是否嚇得不敢融入社會,變得孤僻傲慢,鄙視一切呢?你是否變得不吃肉,不喝酒,不近色,沒有娛樂,沒有愛好。你錯了,你不是出家人,出家人是為傳播佛教而要守戒律的。所謂佛在心中,你不敢享受,就說明你心中仍執著這些。如果不執著,就要任性而為。佛不是不要相,而是不著相,不執著相。
這就是《本是塵埃生,何懼惹塵埃》的含義。說的羅嗦,不知看官明白了沒有?
佛曰不著相佈施,就是佈施的時候不要想著要得回報,也不要想要得果報。行善不要有目的,不要有施恩的想法。所謂從善如流,像流水一樣,自然而然。
-
8 # 泳生
“菩提本非樹”,是把有看成無,“心既菩提樹”,是把無看成實體,即使是實物也打破不了明鏡心,指的是心智的堅守。
-
9 # 燃燒吧347
這句話來源於中國佛教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說的是心境是自身有的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是佛家的比較好的境界。而這四句確實截然不同的想法。人不是生活在塵世當中的何必怕凡事纏身,說明人活一世應該積極向前不卻挫折不畏高峰,方得始終。
-
10 # 杜仲68
這是中國當生示現成佛的六祖大師的詩改!能改嗎?您可明心見性了嗎?六祖的偈只能心領意會!不可言傳!言語道斷!能說得出來的佛不是真佛!能說得出來的道不是真道!能說得出來的禪不是真禪!六祖原偈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針對師兄神秀所作的偈而應對的。神秀偈:身是菩提樹,心若明境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可見神秀大師的境界已是很高了!但沒悟到“真我自性"也可說沒有明心見性。六祖惠能更高一籌,已明心見性,已悟到了真我自性!悟空了!吾暫且對一偈:心非菩提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迷者惹塵埃。
回覆列表
這句話的原文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來自《六祖壇經》中的偈誦。 如果你要知道這句話的意思!那麼我們必須先來明白《楞嚴經》卷四中所提到的第一決定義!然後再來作對應觀照,你自然就會明白了。請看經文
【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舍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這是在講二決定義當中的第一個決定義!也叫修因同果。佛對阿難說:阿難啊,你們現在要捨棄聲聞這種小乘的有漏的菩提,回小向大,現在你們要修大乘的菩薩法了,要入佛知見了,「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就要仔細地觀照你自己的‘因地發心’與你將來所要證得的‘果地覺’是相同的還是不相同的?這句經文其實簡單的就是告訴我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瓜不可能得豆;種豆也不可能得瓜。你們這些聲聞眾、緣覺眾,現在希望回小向大了,現在發大心了,要求大乘菩薩法,入佛知見,你就應該審查觀照你自己的‘因地心’與‘果地覺’是不是一致的?我們比方來說吧,如果你是想修得‘人身’。想來世還得人生,那麼你今生今世呢,就要持好五戒!這樣你來世才能得到人生。‘因地的發心’要與你‘果地覺’對上號才可以!那麼如果你要修得‘阿羅漢果位’。你在因地上是怎麼發心啊?就要去修‘四聖諦法門’,這樣你才能證得阿羅漢的果位。那麼如果你想成就‘通教境界的那種佛’,你的因地覺就必須是以《金剛經》《六祖壇經》為指導思想。如果你想成的是‘別教境界的佛’你的因地覺就應該是以《華嚴經》或者是《唯識》或者是《圓覺經》來作為因地的修行指導才行。我們現在成就的是第一義諦法,要登這個第一義諦天,也就是直接入佛知佛見,成‘究竟圓滿佛’,那麼你的因地覺就必須是《楞嚴經》《法華經》為修行指導!
【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佛繼續對阿難說:如果你因地的發心,你仔細觀照一下你自己因地的發心啊,如果是以‘生滅的心’為因地發心,來修行的,你想證得最終成佛的不生不滅的境界「無有是處」‘無有是處’就是直接否認,這是不行的,是不能成就的!以生滅的心作為因地修行之因,想去成就果地覺那種不生不滅的成佛的境界是不可能的,是不能成就的!叫無有是處。這是你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你的這個發心啊,是生滅的心,「以生滅心為本修因」什麼是生滅心啊?‘生滅心’就是指‘生滅法’!因地修行時一切有為法,有為的造作,強調自己應該怎麼做怎麼樣做?這些都是生滅法的東西。比方說在沒有明理之前,你去拜佛、拜懺、唸佛等等,這些都是有為法,你念佛的心就是生滅,大家仔細的想一下?你開口唸佛號的時候這就是生,唸完了這句佛號你停下來這就是滅;你再開口唸佛號這又是生,唸完之後你現在不念了,這又是滅;本身就是生滅生滅,本身就是一種生滅法,有生就有滅。那麼,為什麼說你明理之後再去唸佛就不是生滅法呢?因為你明理以後已經知道什麼是‘阿彌陀佛’!用這句「不生疲倦」的話來講,對於已經明理的人,他能夠在平時的生活當中用如來藏的道理來觀照,念念在道,他已經知道自己成就了,他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教化眾生,並不是刻意的做什麼東西,所說的話、所做的事都是自性流露出來的!不存在疲倦,這是真實的菩提心。那麼,如果方便菩提心又是什麼樣子呢?那就是在沒有明理的前提下,你去修行、打坐,拜懺吶,誦經,唸佛號啊等等,像有的修行人他一直在唸佛,唸了許多年啊,唸了十年20年乃至30年,唸的第一年啊,覺得佛就在眼前吶非常的親切;唸的第二年吶,覺得佛與自己距離遠了,好像在天邊;唸到三年四年五年呢,就覺得這個佛呀離自己是越來越遠,最後化為雲煙,這是不是疲倦呢?是不是懈怠啊?就是因為發的不是真實的菩提心,是在沒有明理的前提下去唸佛,所以呢?所以才會有疲倦。這個‘不生疲倦’其實就是指菩提不退,不退轉的心!怎麼才能達到不退呢?你必須在明理的前提下,要在明白‘如來藏’的前提下,你再去唸佛、拜懺、誦經,而且到時候你會發現,你念佛也在唸佛,沒有唸佛也在唸佛,這叫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因為他自己已與萬法融為一體了,他不用再耿耿於懷的非要強迫自己有為的去唸佛號啊執持名號,他雖然嘴中沒說,他時時刻刻 念念在道,他明白萬法與自己的關係,明白了萬法與自己的關係就是在唸佛!並不是說,你非要把佛號說出來才叫唸佛。持名唸佛並不是最高層次的唸佛呀,關鍵是你懂不懂佛!不是在於你念不念,‘念’是行,懂不懂是在法理上作深入的觀照。懂佛要比唸佛還要重要!就好像你在茫茫的人海中去尋找一個人,你必須需要知道這個人身高大約是多高,長的是什麼樣子吧!有什麼樣的特點?穿什麼樣的衣服?這些你知道了,你才能把這個人找到!你不能說你什麼都不知道,那麼你能找到這個人嗎?你念‘阿彌陀佛’,你要明白‘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啊!整個《楞嚴經》就是在講‘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你都不知道阿彌陀佛是怎麼回事?和你是什麼關係?你只在那裡念,你說你能被接引嗎?所以修行要從關鍵處下手!一定要先聞法,先明理,才能達到最終的菩提不退轉。
所以說,你想成佛!首先要明白佛是誰?佛在哪裡?否則的話你是盲唸瞎修。你已知道了你與佛是什麼關係!這個時候你念也成佛,你不念還成佛。你可以恆順眾生,你可以唸啊,沒說不讓你念啊,但你這個時候已經明白萬法就是我,我就是萬法,已經真正達到了無我!萬法都是我 自然就無我了,這就是無為法!你用無為的心去有為的唸佛,還是無為法!大家聽懂了嗎?所以這才是真正的無為法,所以你能成就。如果你現在還沒有明理,你就去唸佛,你是有意的在唸佛,用有為心做有為的事情,用有為的心強制自己去唸佛,這是用有為的心,行有為法,還是有為法;有為法是生滅法 不能成就。那麼你再看一下通教境界。「通教境界」是強制使自己的心靜下來,我要打坐啊,我要入‘空性’,這是用有為的心入空性,還是有為法;因為他強調破有見空,破妄見真吶!他認為破掉以後,菩提心就生了呀。我在前面已經講過這個問題,通教就是講菩提心生,生滅心滅。認為要把煩惱斷掉、滅掉,這時菩提心才生出來;他不知道煩惱當下就是菩提!所以妄心滅掉,菩提心才生,這就是典型的生滅心。這是通教境界。 那麼再看「別教境界」。別教境界的經典是《華嚴經》,《華嚴經》講的是“一切唯心造”。什麼是造啊?‘造’就是‘生’,有生即有滅。而我們真實的菩提,是沒有生沒有滅的。生而未生,滅而未滅,就像前面我們所講的演若達多的例子,他沒有發狂時腦袋也在自己的身上,發狂時腦袋還在自己的身上。用來比喻我們在凡夫位的時候,這個菩提心也沒滅掉;成佛以後,這個菩提心也沒有生出來。這才是滅而未滅,生而未生,是究竟不生不滅的菩提涅槃!這才是無戲論法!這是正法。所以講萬法當下一念變現,叫本定真如。「無有是處」就是不能成佛,佛已經正面的否掉。如果說因地發心與果地覺對不上號的話,你不能成就。大家對比一下自己以前的修行,自己的‘因地心’到底是‘有為法’還是‘無為法’!如果因地心是有為法,你想達到果地覺那種不生不滅的無為法,是不可能的。所以說小乘阿羅漢 中乘的辟支佛 乃至通教 別教這些境界與圓教的境界差得太遠太遠!
那麼佛為什麼還要講小乘因緣法?還要講十二因緣法,乃至藏教啊,通教,別教,種種層次的各種的經典呢?這是為了引導各式各樣根基的眾生來入到佛門吶!最後佛關起門來要把他們引導到圓教境界啊!如果沒有藏教、沒有通教、沒有別教的層次,直接跟你講圓教,你根本聽不懂!你聽不懂,就不可能被引導到圓教的境界上來!所以說 圓人 前七種方便都無實義。都是佛有目的才講的,是佛的方便引導。
你可以去看一下,像永明禪師啊,蓮池大師啊,最後都由禪宗轉出來了。因為人家的境界在不斷地提升啊,不可能總在通教的這個境界。像六祖慧能大師吧,他的悟道就分三個階段,六祖初入道時,他悟得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典型的通教禪宗的境界,入了這個‘空性’。後來他境界提升了,悟道了別教境界,就是這句:“何其自性,本來清靜;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大家要注意啊!這裡這個「何其自性,能生萬法」的‘生’字關鍵就是這個‘生’字,‘生’字代表別教的境界,‘生’字就是“萬法唯心造”的‘造’,是有次第的。有‘能生’才有‘所生’,要有‘媽媽’才能有‘兒子’;有次第性的,這是典型的別教境界。如果用的不是‘生’,是‘現’的話或者是‘變’的話,那就是圓教境界。再後來六祖大師直接上升到圓教的境界!也就是用神秀這句「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即明心見性!
它意思是什麼呢? 就是講-菩提「心」是‘空如來藏’;樹表「身」是‘不空如來藏’。
「心如明鏡臺」 是來比作我們的‘見性’;如果你拿一束鮮花來鏡子裡當下就現鮮花;如果你抓一把泥巴來,那麼鏡子裡面就顯現為泥巴相;用這個明鏡來比作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如果你隨淨緣,那麼隨著這個‘淨緣’去現佛現菩薩;如果你去隨‘染緣’,那麼就隨著這個染緣去現凡夫或者去現三惡道的眾生。所以,這句‘心如明鏡臺’的意思,就是要讓我們用好自己的心。
「時時勤拂拭」 ‘時時勤’就是接上一句的話,表念念在道;來觀照自己的心是否向外攀緣打妄想呢?還是自己的心在迴光返照,來反聞聞自性!我與萬法到底是一種什麼關係? 「拂拭」是表妙用,表報身功德;就是指‘空不空如來藏’。
「勿使惹塵埃」 就是‘迴歸大光明藏’;這是典型的圓教境界。只有真正明白宇宙萬法與自己是圓融一體的!這樣才能使你的‘因地心’與你將來所要證得的‘果地覺’相吻合,只有這樣你才能迴歸大光明藏!也就回到了佛土。 自古以來,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 諸位吉祥 如意 自在!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