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孚鑑

    西楚霸王項羽,名籍,楚國名將項燕之孫,項梁的侄子,是軍事思想兵形勢的代表人物。

    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項羽是以個人武力厲害的將軍。

    他打仗很猛,就是不管敵人的人馬比自己多多少,他都猛打,並且都能打勝。

    著名的鉅鹿之戰,項羽以數萬軍隊打敗章邯和王離的四十萬秦軍主力,開始打的時候,各路諸侯覺得項羽根本是以卵擊石,以數萬人打四十萬,後來打勝了,各路諸侯順風轉舵也參加戰鬥了!

    此鉅鹿之戰,項羽以破釜沉舟的意志,打敗王離大軍,最後章邯的二十萬大軍被迫投降項羽。

    經次一戰,秦軍主力幾乎喪盡,秦國也名存實亡。同時確立項羽在天下諸侯的領導地位。項羽從此名聲大震。

    秦國滅亡後,自稱西楚霸王,分封天下諸侯。劉邦這時封為漢中王!

    之後,項羽分封完諸侯,把名義上的天下共主義帝殺死。而後齊國和趙國叛亂,項羽前去平亂,同時劉邦又平定關中。

    此時劉邦率領五路諸侯兵馬五十六萬攻打楚國,而項羽留部將繼續攻齊國,自己帶精兵三萬楚軍來救。

    劉邦攻下楚都彭城後,得意忘形,蒐集美女珍寶,項羽帶兵趕來,大敗劉邦五十幾萬大軍,同時殺死漢兵十幾萬,而漢王劉邦卻逃走了。

    這鉅鹿之戰和彭城之戰,項羽都是以數萬人打敗幾十萬大軍,可見項羽的厲害。

    可是在楚漢相爭的四年裡,中間劉邦雖然屢戰屢敗,但劉邦有蕭何管理的強大穩定的後方,兵源和糧食都不缺,每次失敗都能很快東山再起。

    而項羽始終沒有固定的後方供應,同時後期又中了反間計,開始猜疑范增。最後被韓信在垓下十面埋伏,兵敗自刎而死。

    這就是劉邦為什麼能屢戰屢敗,卻屢敗屢起,而項羽只一次失敗就不能翻身的原因,因為沒有穩定的大後方,同時覺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

    項羽雖然兵敗,但是他的軍事地位和個人能力卻是肯定的,後人對他的評價是八個字,“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 2 # 平陽侯

    真正的貴族。

    不是今天公知們吹的那種貴族,而是反覆無常,猜忌多疑,殘暴不仁的真正的貴族。

    他身上有著先秦時代普遍的所有貴族的通性,以武力為尊,喜歡用權謀詭計卻忽視天下百姓。

    本來推翻暴秦,天下諸侯奉項羽為尊,接受他的分封,可是他非要玩手段挑動天下大亂。

    在趙國功勞最小的張耳得到了最大利益,回頭又把趙王趙歇改封為代王。

    齊國被項羽一分為三,實力最強的田榮卻沒被封王;

    把燕王韓廣的部將臧荼封為燕王,把韓廣逼到遼東,造成兩人自相殘殺;

    把名義上的義帝楚熊心流放到郴縣那當時的荒蠻之地,最後暗中令英布等人將其弒殺。

    再加上他坑殺降軍、屠新安、燒咸陽、屠外黃視人命如草芥的所作所為。

    正是先秦時代貴族們的流毒。

  • 3 # 七追風

    空為一代梟雄,難成帝王之業!

    現在的影視劇,把項羽誇得有點過頭了。全面客觀的看待項羽的話,就會知道,他是個難得的戰場英雄,但是除此之外,項羽生性殘暴,政治無能。

    讀讀歷史就會知道,項羽是個殺人狂。

    項羽殺人,已經不能簡單的說殘暴,簡直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看看《史記》,項羽多次大屠城。第一次是襄城,坑殺全城百姓。第二次是城陽,殺光了輔助秦軍的全城百姓。第三次是新安,坑殺秦軍降卒20萬。第四次是咸陽,大屠殺,大搶劫。第五次破齊大屠殺,田榮都死了,他還不放過降卒和百姓,大燒大殺。第六次外黃大屠殺,幸好一位少年的勸說,才讓項羽放棄了。

    打仗就是打仗,戰場上你殺多少人都可以理解,投降計程車兵你想殺,在那個時代也能說得過去。但是,你殺老百姓有什麼意思?你還不是殺十個八個,而是屠城?只有心理問題的人,才會幹出屠城這樣喪心病狂的事情。

    項羽作戰勇猛,戰場上絕對是王者一樣的存在。但是他在政治方面,幾乎可以用無能來評價。

    接著說殺人,任何人都知道,打天下的目的是坐天下,籠絡人心才能穩定統治。但是項羽呢,殺人殺的失掉了民心。

    比如項羽進了咸陽,有一位儒生就過來對他說,穩定統治的話,關中特別好,可以定都關中。項羽不這麼想,於是爭論了幾句,項羽就把人家活煮了。

    神經病啊!人家是來向你進言的,是出主意的。你這樣殺一個儒生,就是殺了天下儒生的心。

    還有一個叫做王陵的人,是跟著劉邦混的。項羽想要招降王陵,但是王陵的母親讓王陵跟著劉邦好好幹,為了不拖累王陵,自殺了。

    項羽幹了什麼事?人家王陵的母親都自殺了,他又把人家拖過來煮了。

    項羽難道不想想,你這要麼做是不是太小肚雞腸了。天下的人才會怎麼看?這樣的主子能跟嗎?

    不僅如此,殺子嬰,殺楚懷王,殺嬴氏全族。殺的毫無意義,只能增加人們對項羽政治才能的懷疑。

    然後就是用人,我舉兩個例子。

    一個是張良,這位大神大家都知道。

    張良一開始是忠心耿耿的跟著韓王混的,他不會跟著項羽,也不會跟著劉邦。韓王在哪裡,張良就會跟到哪裡。所以,分封完了之後,項羽扣住了韓王,張良自然留下來。

    按說你慢慢的挖牆腳唄,但是項羽偏偏把韓王給殺了,然後,張良義無反顧的去跟了劉邦。

    第二個就是范增。範曾一直跟著項羽,而且相當的有戰略眼光。就這麼一個被尊為“亞父”的人,項羽先是鴻門宴不聽范增的話,後來竟然聽信離間,猜忌范增。

    范增辭官回家,病死途中,恐怕內心是無盡的傷感吧。

    所以呀,客觀評價項羽,他是軍事上的天才,他是戰場上的梟雄。但是項羽嗜殺成性,毫無政治遠見,絕對成不了帝王之業。

  • 4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可以確認的是,項羽是每一個女孩子心中的情郎。

    項羽符合每個女性的戀愛要求:

    一、沒落的貴族

    項羽是楚國沒落貴族的後代,有著高貴的血統卻身逢末世,失去了原有的權勢和地位,這就使普通的人能夠近距離地接觸和了解他,而不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一個憂鬱的貴族青年,流落於江湖,讓女孩子頓生憐愛和同情。

    二、年少而多金

    年輕的項羽雖然沒有什麼權位,但從他的學習經歷來看,叔叔能請來各個名師對他進行培養,說明他家境仍然寬裕,並不缺錢,這也符合女孩子的戀愛要求。

    三、率真而寬容

    項羽心無城府,毫無心計,待人真誠,從他獲得勝利後的所做所為,和劉邦大不相同,即沒有秋後算帳,也沒有屠戳功臣,說明項羽還是很寬容的。因為與劉邦曾經是並肩作戰的戰友,他沒有在鴻門宴上除掉劉邦。這樣一個寬厚而率真的人,當然會受到女性的喜愛。

    四、英雄氣概

    部下對項羽是很崇拜的,不僅僅是因為項羽的功績,更因為他能夠不顧生死,身先士卒,和戰士們同仇敵愾,同甘共苦,從來不拋棄他的戰友們。即使在烏江畔,最危險的時刻,他仍然把生還的機會留給別人,甚至寧可把生存的位置留給了戰馬,讓戰馬活下去,而自己徒步斷後,如此有情有義,令所有女孩子欽慕敬重。

    五、能力出眾

    項羽青年時期就投入了抗秦事業,南征北戰,破釜沉舟,遇強敵而永不退縮,以弱擊強,以少攻多,擅長大兵團騎兵突襲,打起仗來摧枯拉朽,痛快淋漓,展示了極高的軍事素養。

    六、愛情專一

    項羽一生中只深深的愛著虞姬。以項羽的地位,年齡和功業,喜歡他的女孩子必然十分眾多。但他從始至終都忠於自己唯一的戀人,絕不四處留情,尋花問柳。在垓下,他多次要求虞姬儘快離開,但虞姬寧願自盡,也不願離開自己的戀人,譜寫了一曲悽美的愛情絕唱。做為一個女孩子,愛情就是她的全部,失去了項羽,就失去了她生命的意義,所以她選擇將自己的生命結束在戀人的懷抱中。

    以世俗的眼光看,項羽並不是個優秀的政治人物,他年輕而缺少城府,不像劉邦心機深重,不像韓信甘受胯下之辱,不像蕭何唯利是圖,不像張良計謀多端。

    項羽始終是個很率真的人:

    他拼搏過,他和戰友們一起為了信念而戰鬥過,經歷過生死的考驗。

    他歡笑過,驕傲過,和大家一起為了勝利而歡呼過。

    他愛過,因為自己的戀人的逝去而悲傷落淚頹廢過,失去了獨自生存下去的意志。

    他是個普普通通的年輕人,他是個可靠的戰友,他是個忠貞的戀人,他是個誠實的朋友。

    他真誠的笑容逐漸消失在歷史的煙雲中,化為一束煙火,短暫而絢麗。

  • 5 # 劉一千五

    項羽是情種,對愛情忠貞不渝。只聽說劉邦的好色而麻煩纏身,沒聽說項羽的獵豔而形容憔悴。項羽有沒有其他女人,不好說,但虞姬在垓下與他的離別,足見愛情比鋼鋒利害,歷來的女人喜歡項羽,不喜歡劉邦這是原因。

    項羽敢說,他說秦始皇可以取而代三。大丈夫做人就該這樣才夠味。他對劉邦說,天下人民就因內我和你爭勝負,才流血成河,千里白骨。你是男人,你出來,咱哥倆單獨幹一場,你贏了,我跟你當部下,我贏了,你回關中去。天下就太平了。劉邦不幹,說,寧鬥智不鬥力。還罵項羽做夢去吧。

    項羽識大局,忍小就大。

    楚懷王分兩路軍南北伐秦入關中破咸陽。項羽晦氣死了。一是北路,二是沒兵權,但他還是忍了去了。楚懷王偏心,讓劉邦走武關入關中,這一路明顯沒幾個秦兵嘛。北路,明明有秦主力的酈山軍團和長城軍團。況且,趙王陳餘張耳己被攻擊,使者來求絡繹不絕。所以,楚懷王的做法,實在讓項羽窩心。但還是服從了北去。這一去就殺宋義,降章邯,虜王離,燒涉間,救趙國,進上位,坑二十四方秦兵於新安城外。一舉入關,滅秦。

    平分天下,雖不公平,但還是分封虧了。並沒有一家人化國為項吶。

    接著又跟劉邦幹了四年,於是幹到固陵,再到垓下,抱了美人要走,美人不走,項王也不走,愛的烈焰熊熊燃燒,待到冷卻下來,不是不想走,而是走不脫。那就只好不走了,於是,雙雙自殺,一個早點,一個遲點而己……

  • 6 # 朱言文史history

    這個問題,該怎麼說呢?楚漢爭霸時期的故事不像三國、隋唐那樣被演繹得那麼多,以至於很多歷史情節都嚴重失真。我們所熟知的那個霸王項羽,和歷史上真實的項羽,差別是不大的。

    有關項羽的生平,主要見諸於《史記-項羽本紀》,而太史公司馬遷在每一篇紀傳後面都是要作一個“太史公曰”並且附一首四言詩以品評人物的。我們不妨來看一下:

    “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亡秦鹿走,偽楚狐鳴。雲鬱沛谷,劍挺吳城。勳開魯甸,勢合碭兵。卿子無罪,亞父推誠。始救趙歇,終誅子嬰。違約王漢,背關懷楚。常遷上游,臣迫故主。靈壁大振,成皋久拒。戰非無功,天實不與。嗟彼蓋代,卒為凶豎。”

    在這兩段話之中,司馬遷概括了項羽波瀾壯闊而充滿悲情的一生。

    項羽和舜帝一樣目生重瞳,被認為是他的後裔。而在秦末農民大起義之中,項羽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就滅掉了暴秦,成為了天下共主的西楚霸王。這樣偉大的功績和成就,實在是很難有所匹敵的啊!

    然而項羽卻沒能善始善終,他殺掉了子嬰,也殺掉了懷王熊心。這些都也罷了,最關鍵的問題在於,項羽太迷信武力,一味地靠著殺伐和血腥去爭奪天下。在他兵敗垓下,站在江邊即將結束自己生命的時候,還在大喊:“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這實在是太荒謬了。

    項羽的一生,都是靡復有初,鮮克有終的一生。他靠救趙王起家,卻最終沒留下他的性命;他能給劉邦一個漢王的位子,卻向自己的老領導(雖然是個傀儡)發難。這樣反覆無常、難以一以貫之的行事方法,也終究給他自己帶來了滅頂之災。

    項羽是個人傑,一點都不過分,他是公元前三世紀中國甚至整個亞洲的第一戰將,估計也沒有問題。但是,他的人生路走的太順,他的能力太強,也終於讓他產生一種錯覺,那就是你們都不如我,我一個人可以一挑五甚至一挑你們所有人。然而他的政治謀略和用人能力,又委實比不上劉邦那個武力值只有五的渣,所以最後也只有以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戰非無功,天實不與。”這也許就是對他赫赫功名的最好概括。

    朱言論史問答團隊·陳牧宇撰稿

  • 7 # 帝國的臉譜

    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沒有哪個像項羽一樣,讓後人有著截然相反而又針鋒相對的兩種不同評價,有人說他是蓋世英雄,有人說他是草包蓋世;有人說羽之神勇,千古無二,材可取天下,有人說他欲決雄雌於挑戰之間,乃匹夫小勇;有人評價他是生之人傑、死之鬼雄;但也有人評價他是殺主奸賊、無信之人。那麼,司馬遷在史記中,對項羽有過哪些評價呢?

    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項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為人豪氣,不拘細節,秦始皇東巡到會稽,圍觀者讚歎不已,獨項羽不屑道:“彼可取而代之。”嚇得叔叔項梁趕快捂住他的嘴說:“休得妄言,要殺頭的!”

    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陳平說過:“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不能信人,只信親屬;雖然愛才,但得城得地,從不賞賜。可見,狹隘而又自私。

    戰勝不得其賞,拔城不得其封:與上述如出一轍,這是酈食其對項羽的評價:“項王有背約之名,殺義帝之負;於人之功無所記,於人之罪無所忘;戰勝而不得其賞,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項氏莫得用事;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賂,積而不能賞:天下畔之,賢才怨之,而莫為之用。”

    匹夫之能,婦人之仁:對項羽最經典的評價,是韓信在漢中被劉邦起用為大將軍時的一段說詞,韓信說:“項王喑惡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韓信這段話翻譯過來便是:項羽發怒時嚇人,人雖威嚴,但不能任賢用能,不過匹夫之勇罷了。他待人恭敬、面目仁慈、言語溫和,有人生病,他甚至流淚,但當人家立了戰功應給獎賞時,他卻反覆磨玩著印信捨不得賞賜功臣,這不過婦人之仁罷了。項羽如今雖霸天下,但他放棄關中,自失其利。他專橫跋扈,舉兵以來,所過之處,摧殘毀滅,百姓無不怨聲載道,人心盡失。

    如果說韓信的評價有對劉邦說詞而誇張的成分,那麼司馬遷對項羽的評價,應該算最公允的了:“(項)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豈不謬哉!”

    其實,項羽也是個粗中有細、莽中有情的人,在四面楚歌之時,面對愛妾虞姬,他也曾慷慨吟出自己的千古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在性格霸氣粗獷的英雄之中,項羽堪稱一個多情的異數。

  • 8 # 文史漫讀

    《史記》: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秦朝滅亡後,項羽和劉邦進行了長達四年多的楚漢戰爭,開始階段,項羽處於上風,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經常打的劉邦找不到北。然而劉邦卻像打不死的小強,最後在垓下之戰中,將項羽打敗,走投無路的項羽在烏江自刎。那麼對項羽如何評價呢?

    項羽一聲怒吼,周圍的人都嚇得膽顫腿軟,但是他不信任人,不把重要的任務交付給有能力的將領們,他的勇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項羽這個人是很勇敢,他這輩子似乎沒怕過什麼,只有別人怕他。他的身體也好,《史記》說他“長八尺餘,力能扛鼎”,可以想見其英武魁偉、肌肉發達、力大無比。

    有這樣的膽量,有這樣的體格,項羽便覺得如果不讓它們有用武之地,實在是一種浪費,可惜了。所以項羽便常常表演一下他的蓋世武功,他雖是主帥,卻喜歡衝鋒陷陣,每次戰鬥,都是騎著寶馬,身先士卒,率先衝入敵陣。項羽的衝鋒陷陣,一馬當先,過於個人英雄主義,讓其他將領和士兵覺得自己可有可無,發揮不了團隊的智慧和力量!司馬遷批評他“奮其私智”(只靠個人),“欲以力征”(只靠暴力),兩條都說到了點子上。可見項羽實非帥才,不過是一個特別野蠻特別有力的匹夫。

    項羽待人,恭敬而慈愛,說起話來柔和溫順,屬下病了他同情病人的痛苦,甚至為他流淚,把自己的食物分給他們。但是等到部下有功該封爵位時,他卻遲遲沒有動靜。這就是婦道人家的習氣,是婦人之仁。

    比如在鴻門宴上,面對劉邦,他卻下不了手。是因為劉邦與他無冤無仇嗎?是因為劉邦於他有恩有德嗎?劉邦先入咸陽,已讓他恨得咬牙切齒。是因為不知利害關係嗎?范增已經多次提醒劉邦的危險性,是必欲去之的心腹之患。是沒有能力殺嗎?以項羽之武功,叫誰死,誰還能活?何況劉邦名為項羽座上客,實為階下囚,四周都是項羽的人,連樊噲都對劉邦說現在人家是菜刀砧板,我們是魚肉。是沒有機會下手嗎?機會多的是。

    至少在樊噲進帳護駕前,是沒有問題的。可任憑范增又是遞眼色,又是打暗號,項羽就是一點動靜都沒有,終於讓劉邦這隻煮熟的鴨子又飛了。氣得范增打哆嗦,罵道:“豎子不足與謀!” 其實范增也看透了:“君王有不忍之心。”所謂“不忍之心”,也就是婦人之仁。

    參考書籍:《史記》《資治通鑑》

  • 9 # 勇敢的畢加索

    項羽,名籍,字羽。秦末農民起義領袖。軍事家。

    項羽也是一個集大成,大敗與一身之人!從個人武力來講,項羽的勇武世所罕見,正所謂“力拔山兮氣蓋世

    ”無論是對秦軍的鉅鹿之戰,還是日後對劉邦的彭城之戰,都是中國歷史著名的兵力相差懸殊,卻又以少勝多的二場戰役的指揮者。也可以說的上是“知兵善用”!

    但人無完人。優點有,缺點同樣明顯!

    一是殘暴不仁,戰後經常屠城,光是《史記.項羽本紀》就記載了六次,其中新安就屠殺了秦軍二十萬。佔領秦都咸陽後也進行了大燒,大殺,大劫掠,大掘墓。雖然一定程度上鼓舞了軍心,但同時也失去了民心!

    二是缺乏遠見,過度自信!在鴻門宴放走了劉邦,才為日後烏江敗亡留下了伏筆!

    三是多疑多慮,猜忌過度!中了劉邦的離間計,導致“亞父”范增離他而去,手下大將英布也投降劉邦!

    但無論功與過,項羽都擔的起“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

  • 10 # 歷史卸了妝

    西楚霸王,“霸”這個字很形象的形容了項羽。他是一員猛將,絕對不會是治世安邦的明君,我個人認為項羽出身貴族,年紀輕輕就取得巨大成就,缺乏歷練,不像劉邦嚐盡人見冷暖,能夠體會天下百姓的辛苦,這就造成了項羽容易驕傲自大和理想主義者。事實證明項羽抗挫折能力太差,失敗了一次就烏江自刎了,這也印證了這點兒。有時候成功太迅速,不一定是件好事兒,你們認為呢?

  • 11 # 道隱寺

    項羽的優點:

    1-敢想敢做,項羽曾經說過,秦始皇是可以被取代的,後來項羽也是朝這個目標去做的

    2-勇猛過人,力能扛鼎,作戰勇猛,在與秦軍作戰時,項羽的衝鋒陷陣,不僅提升了其他部隊的信心,更是提升自己的威望

    項羽的缺點:

    1-缺少耐心:小時候,項羽覺得讀書只能記住個人名,練劍只能和一個人對敵,要學就學萬人敵的兵法,可是隻願意學個大概又不願意深入研究

    2-剛愎自用:項羽聽不見別人的意見,總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他甚至懷疑范增,還奪了他的權力,使其鬱鬱而終

    3-不懂得自省:就在項羽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都還在覺得,是天要絕他

  • 12 # 蔣哥說史

    至少是一個有點神經過敏之人

    項羽的武力值毋庸置疑,但卻錯誤認識了時代該有的進步。從馮紹峰和劉亦菲演的電影《鴻門宴》對劉邦和虞姬態度,應該是情感豐富之人,然而一些事件卻表現出他殘酷的一面。

    1.鉅鹿之戰活埋秦軍20多W,要知道里面有他自己的老鄉。2.腰斬秦朝第三代掌舵人子嬰,劉邦率先入駐咸陽,子嬰主動投降,劉邦沒有殺他,卻被後來者砍成兩半。3.火燒咸陽,但凡勝利者最後稱王,還得有自己的都城,咸陽是當是經濟、政治中心,像阿房宮這樣牛逼的建築燒了N天才成灰,行為實屬腦殘!

    這說明了項羽是非常反感秦朝的一切,已經達到條件反射的地步,項羽最後把秦國按照分封制又分裂成多個國家,楚國是在南邊的,他的外號叫西楚霸王,原因就是把楚國也搞成了多份,最後自己回到西楚老家。至此他的命運和成就已經轉移至到劉邦手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不是學歷低就該在職場上吃虧呢?學歷和職場有什麼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