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旅行的里奧
-
2 # 張泉城1
看日本強大主要是:他站著,而我們躺著。
二戰日本是戰爭狀態,全民思想高度統一在為天皇效忠的旗幟下,人人思戰。而中國處在民國時期,派系林立,各自為政,而民國又脫胎於晚清,封建思想嚴重,整個國家落後世界太多太多了。日本就是看透了中國的現狀,認為有利可圖,才不惜全民動員,發動戰爭。
開始是侵朝、侵臺、後來是侵東北,都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這助長了日本的侵略野心。曾一度叫囂:三個月拿下中國!
不抵抗政策,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等等是日本瘋狂侵略的幫手。看日蘇間的諾們坎戰役,一次就打的日本徹底不敢北看!
別人強大是因為他站著,自己沒站起來,或者還躺著!覺醒吧,不願做奴隸的人民,把我們的血肉組成我們新的長城…………
弱國無外交!
-
3 # 老貝家的小翊翊
一流的海軍,二流的陸軍。
能合主題的日本軍隊只有海軍,陸軍巔峰時期雖然在東亞橫行霸道,不可一世,但那隻不過是毆打落後的中華民國,或者人心惶惶、久疏戰陣的英美荷蘭等國駐殖民地的守軍。無論裝備、戰術,日本陸軍都和歐洲軍事強國相差甚遠。
但海軍不同,它非常強大,在二戰初期,日本海軍甚至稱得上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沒有之一。日本海軍之所以強大,我認為有三個原因。
其一,日本從十九世紀末開始,連續的軍事冒險都獲得成功,甲午戰爭擊敗中國,日俄戰爭擊敗沙俄,918入侵東北,不僅獲得了工業發展所需的鉅額資金,也攫取了數倍於本土面積和人口數量的殖民地,這是日本海軍強大的工業和經濟基礎。
其二,19世紀末起,日不落帝國為了鉗制俄國(蘇聯),搞了一個著名的英日同盟,並將其視為維繫帝國遠東利益的支柱。在日本和德國義大利結為軸心國之前,這個同盟非常牢固。日不落帝國為了日本這個盟友的強大可謂煞費苦心,向日本兜售了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和技戰術。
其三,戰術先進。自20世紀20年代英國發明航空母艦後,日本是第一個發現航母戰術價值的國家。在其他主流國家仍然沉迷於大炮鉅艦時,日本悄悄的發展航母,實現了彎道超車。並且為航母製作了航母艦隊和專用戰術,而不是像英美一樣將航母視為艦隊的防空力量。這是日本海軍強大的理論基礎,也是根本原因。
和德國陸軍之所以強大一樣,日本海軍的強大是建立在理論先行的基礎上的。
以上。
-
4 # 圖文繪歷史
日本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元兇之一,講到日本如何強大,要從20世紀初期說起。1984年甲午海戰後清政府賠償了日本2億白銀,後來吐出遼東半島又勒索了3000萬白銀,在1896年開始日本伊藤內閣制定了10年的擴軍計劃,大部分來源於中國的賠款。
二戰前的日本東京。
1900年《庚子賠款》日本不但取得了北京、天津、山海關一帶的駐兵權,又勒索了一筆賠款;1904年日俄戰爭又奪取了遼東半島;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大發戰爭財,在1915-1918年之間,日本對歐洲輸出增加60%,對亞洲輸出增加125%,對非洲輸出增加1000%,還向英國、沙俄提供貸款5億日元,到了1919年底,日本的黃金儲備超過20億日元。
日本女學生進行步槍訓練。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雖然是戰勝國,但是在這次分髒中僅僅分到了一杯殘羹,日本只是在太平洋上獲得了一些島嶼的委任統治權,對此日本極為不滿,力圖打破這種局面,所以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日本和德國、義大利一樣,開始走上法西斯的道路,經濟也有了很大發展,擴軍備戰的速度也大為加快。
圖為20世紀30年代,劍術成為日本學校課程。
日本從30年代開始在政治上實施法西斯獨裁統治,在經濟上加速國民經濟軍事化,把國民經濟納入戰時經濟軌道,在軍事上連續發動侵略戰爭,企業以武力擴大勢力範圍,其中日本有350多個法西斯團體,這些法西斯團體的大本營就是以壟斷財閥為後臺的日本軍部,許多高階將領都是重要成員,比如東條英機、崗村寧次都是“一夕會”成員,“櫻會”則集中了許多軍事學校軍官,1936年日本法西斯勢力發動政變,廣田弘毅出任首相,組成了以法西斯為核心的日本內閣。
1939年,偽滿洲國學校裡聽課做筆記的日本移民。
日本加速軍事化步伐,其中1936年軍費開支佔了財政支出的47%,日本重點構築軍事工業體系,其中化學和鋼鐵工業增長了2.5倍,1932年日本佔領東北境掠奪資源,到1936年日本透過掠奪來的礦產資源能產鋼640萬噸,戰前軍事力量448萬人,海軍艦艇190萬噸,1937年日本飛機生產能力為600架,其它火炮,坦克等均可保障源源補充。
-
5 # 鐵翼鷹揚之大秦銳士
首先我要說的是二戰中日本的強大是相對的,相比於歐洲列強,日本也只是二等強國,當然對於亞洲來說日本的確算是軍事強國。
從經濟方面來說,二戰中的日本的確不強。雖說二戰前美國和歐洲剛剛經歷過經濟大蕭條,但是其工業基礎太強大了,其中美國全力發動起來的工業生產能力更是甩出日本好幾條街,更不要說美國的戰爭儲備了。而日本的興起主要靠幾次戰爭勝利的紅利,其本身由於島國的性質就決定了它不可能又多少戰爭資源。日本的工業化程度也不如歐美強大。當然,日本在亞洲確實是最強的了。
就軍事方面來說,我們肯定日本算是亞洲最強的,但是相對於歐洲來說日本除了海軍能拿的出手,陸軍其實沒有歐美強大(日本其實是沒有專門的空軍部隊,空軍分別隸屬於陸軍和海軍)。也許有人會說,日本攻打東南亞時不是將歐美部隊全打敗了嗎?其實,當時駐守在東南亞的歐美部隊只是人家的二流部隊,歐洲國家的重點是在歐洲本土,而美國在被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在亞洲的部隊就沒有了後援了,最後被日本解決了。
其實日本陸軍的個人素質還是比較高的,還強於大部分的歐美部隊,但是武器裝備卻差的太遠了,在歐美的大量機械化部隊和火炮部隊面前,個人的武勇只能被碾壓。
所以說,日本在二戰中的強大隻是相對於亞洲來說的,和歐美相比其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
6 # 嘯鷹評
為什麼日本在二戰中如此強大?日本在二戰中的表現真的很好嗎?日本在二戰時期的軍力可以理解為,一個工薪階層,幹了一二十年,然後買了輛豪車,而美國那就是個有個幾十億資產的大土豪,然後是,企業之間簽訂的互不炫富條約。接著咱們這車都別換了。
所以日本這麼個工薪階層,看起來也挺富有的,看日本在二戰爆發前。日向伊勢,扶桑山城,長門陸奧。金剛比睿霧島榛名這群戰列艦。以及赤城加賀,翔鶴瑞鶴,蒼龍飛龍,大鳳隼鷹,翔鳳瑞風,的一大串的航空母艦
但是,日本有幾條是新造戰列艦?日本只能說是極度壓榨國民經濟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攢錢,然後就是瞎霍霍。結果碰上真正有錢的美國。被吊起來打
日本的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只建造了,兩條戰列艦,大和號武藏號。
美國嗎?兩天北卡羅來納,四條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四條依阿華級戰列艦,還有兩條衣阿華再來一年也就完工的,以及,即將開工的,蒙大拿級戰列 至於航空母艦方面?嗯,美國在開戰以前,航空母艦這數量猜到的吧,戰爭結束以後,中途島級已經是c va41了,還沒算美國那一百多條的護航航母。
所以說,別把這種已經開始擴軍備戰 這邊還吃著火鍋,唱著歌時候的軍力對比拉出來說啊...
-
7 # 小司馬說
在1853年美國黑船沒有威逼日本開啟國門以前,日本和中國一樣處在封建落後的幕府統治時代。整個國家民生凋敝,危機四伏。美國黑船的壓境使日本人看到了自己與大洋彼岸另一個國家的差距。也驚醒了德川幕府近二百餘年的閉關鎖國夢。最終一些有識之士發起了“倒幕運動”,扶持年輕的明治天皇上位。明治天皇登基後對日本國開展了一系列的自強改革運動,史稱“明治維新”。
(明治天皇)
1868年明治天皇開始組建新政府,自此日本新政府開始進行現代化改革運動,政治方面建立君主立憲制;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現代化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並且提倡文明開化、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生活方式;大力發展教育。
經過這次全國自上而下的改革,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道路的國家。並逐步擠身世界強國的行列。明治維新是日本近代化的開端,更是日本近代歷史上由封建主義成為資本主義的重要轉折點。同時也使日本加入到世界軍事強國的行列。但日本的這次改革並不徹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殘餘。日本逐步強大之後,也像歐美列強一樣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日本近代思想家 福澤諭吉)
早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前,日本著名的思想家——福澤諭吉,就向日本天皇明治提出了“脫亞論”思想。主張日本國不可猶豫,應該擺脫自身像亞洲落後國家的那樣。向西方看齊,向西方列強那樣透過對外侵略擴張以達到國富民強的目的。福澤諭吉可以稱得上是日本第一位軍國主義理論家。而且福澤諭吉大肆鼓吹對華侵略。
(二戰時期日本航母)
在福澤諭吉思想的直接推動下,日本上至天皇,下至普通民眾都省吃儉用,將省下的錢捐給國家購買軍艦。公元1894年日本發動中日甲午戰爭,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戰爭結束之後日本向清政府提出賠款2億兩白銀,並割讓臺灣島給日本。後期來看,甲午戰爭的賠款,日本多用來擴充軍備。這樣以來日本的軍事實力在亞洲已經全面超過清廷。之後的幾十年時間裡日本先後發動了對朝戰爭,在中國東北的日俄戰爭。幾番得手之後,日本軍國主義勢力膨脹,妄圖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獨霸太平洋的野心。
日本在維新之後,除了經濟層面的高速增長外,在教育領域,加強了對國民的軍國主義教育。男孩子從小接受軍事訓練,並且被從小灌輸武士道對天皇絕對效忠的思想。後來這部分人絕大部分參加了二戰中日本對中國、美國及東南亞的大大小小戰鬥。
(接受軍國主義教育的日本男童)
透過連年的對外侵略與擴張,特別是對中國東北的侵略與掠奪。到二戰前,日本已成為亞洲最富強的資本主義國家,無論是工業還是資本主義商業日本都成為了亞洲第一。此時的日本軍事實力亦是亞洲第一,甚至達到能與美國相抗衡的地步。
日本能夠在二戰前短時間內迅速崛起得益於兩個人,一位是明治天皇,另一位就是福澤諭吉。一個是軍國理論的創造者,另一個是使其理論付諸實施的執行者。
-
8 # 歷史風暴
為什麼日本在二戰中如此強大?
日本在二戰中如此強大,最直觀的體現就是軍事強大,他的軍事能夠如此強大是因為軍工業發達(獨步亞洲),士兵訓練有素!最重要的是對手的襯托!
明治維新的時候日本人走對了德川幕府時代,看到強大的滿清被英華人揍得滿地找牙,習慣以中國為師的日本上下開始有了危機感,他們中的精英不斷來到中國沿海一帶調查,以獲取中國失敗的原因和英國勝利的原因。當日本人在上海港外看到巨大的英式戰艦,港口上對英華人唯唯諾諾的滿清官員時,明白了滿清失敗的原因。只有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才能避免被西方人欺辱。
緊接著美華人佩裡率領艦隊來到日本迫其簽訂了《美日神納川條約》,不久,德川幕府又先後與西方各大強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從此結束了200多年的鎖國政策。
面對西方的咄咄逼人,日本精英認識到只有推翻封建制的幕府,推行改革,才能避免日本成為下一個滿清,就這樣倒幕運動開始了!1868年伏見、鳥羽之戰的勝利,確立了以天皇為中心的統治地位。代替德川幕府的明治政府開始了大範圍改革。日本人學習西方憲政制度,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建造工廠,開展教育,翻譯先進國家的著作,直到甲午戰爭之前,日本已經成為亞洲首屈一指的先進國家!當時日本已經有蒸汽船195艘,其中軍艦31艘,魚雷艇24艘。鐵路鋪設3600多公里,每年產生絲4000多噸,煤炭500多萬噸!
甲午戰爭的勝利,更是讓日本進入高速發展期。到1903年,生絲年產量已達7000多噸,煤炭產量1300萬噸,鋪設鐵路7000多公里,擁有蒸汽輪船700多艘,其中軍艦76艘,水雷艇76艘。
同時,在對外關係上,日本緊隨老大哥英國的步伐,積極引進先進知識及理念!
這一切,也讓日本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到來的時候能夠乘上這班快車,從此將所有亞洲國家遠遠拋在後面,成為當時世界上唯一一個非白人的列強!
以上,導致日本:
軍工業發達二戰前日本年產石油2000萬噸,煤炭4億噸,鋼鐵480萬噸(1943年達到880萬噸),電力240億千瓦時,其戰爭潛力超過義大利,與法國相當。
(官營八幡制鐵廠,日本最大的鋼鐵企業)
在造船方面,20世紀初期日本已經能夠獨立建造排水量1.3萬噸的輪船,其效能已經不輸於歐美強國!二戰全面爆發前,日本海軍共擁有戰列艦12艘,航空母艦10艘,重巡洋艦20艘,輕巡洋艦17艘,驅逐艦130餘艘。在二戰期間還完成了85.8萬噸軍艦的建造!飛機制造方面,二戰期間日本共製造飛機6萬多架。而且,日本當時在飛機研發方面也走在前列。日本全面侵華之初,所裝備的主力戰機為川崎.95式戰鬥機,這款戰機在中國戰場上對戰中國空軍的霍克2戰機時並無優勢。但日本針對中國戰機特點迅速研發了96式戰機。當中國空軍裝備P26戰機應對的時候,日本方面根據P26戰機的特點又迅速研發了零式戰機。從此,日軍依靠戰機的數量和質量優勢開始牢牢控制制空權!士兵訓練有素抗日戰爭前,日本陸軍共17個師,不足20萬人,到1941年就已經達到51個師170萬人,預備役200萬人,二戰結束前,已經擴張到550萬人。
日本士兵的軍事素養在當時看也是可圈可點的,這主要是因為國內長期的嚴格教育。早在明治維新時,日本小學入學率就已經達到30%,到20世紀初已經達到90%以上!
所以,早期的日本常備軍要求初中以上水平,這些受到良好基礎教育計程車兵在得到嚴格訓練後,對武器的掌握,戰術的運用是非常熟練的。
(訓練中的日本軍隊)
而軍官需要經過專門計程車官學校訓練才能晉升為少尉。再加上日本國內常年的軍國主義教育,士兵在戰鬥中往往奮不顧身,所以戰鬥力極強!
對手的襯托這是一個很悲傷的故事!
日本作為亞洲唯一工業國,對周圍的領先程度是驚人的。他的主要侵略目標中國,在抗戰全面爆發前工業產值不足日本的1/10,全面爆發後又下降了至少50%。而,相對於日本完整的軍工體系和強大的產能,中國從飛機制造到槍械都嚴重依賴進口。
從人員素質方面看,1911年日本小學入學率已達98%,而民國時期中國的識字率還不到10%,接受過完備現代基礎教育的人就更少了。而當時由於軍閥混戰,國內亂成一鍋粥,軍事訓練更沒辦法和日本相比!
(抗戰時期的中國軍隊,可以對比上圖,從精神面貌上來看就差了不少)
(德械師,當時中國最精銳部隊,看上去不比同期日軍差,可惜只有8個師,而且裝備也遠不如日軍)
中日之戰,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國與一個強大的經歷過第二次工業革命升級的工業國之戰,雙方差了兩個時代!
所以,在侵華戰爭中,日軍以少打多攻城略地也就不奇怪了。日本的強,所對應的是當時中國的弱!
中國雖然弱,但畢竟敢於和日軍血拼,東南亞的殖民軍連血拼的勇氣都沒有。戰前他們還嘲笑中國軍隊戰鬥力弱,等輪到他們的時候只剩下投降和跑路了。新加坡之戰,英印軍13萬人在不到1周就被區區3.6萬日軍全殲,其戰鬥力之弱令人髮指!
(圖為新加坡戰役後,英華人扛著白旗和英國國旗向日本人投降)
所以,日軍的強,所依仗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國內的嚴格教育,還有就是對手都非常弱!
-
9 # 歷山耕夫569
二戰期間的日本強大,應該說是相對比較而言。實際是,世界工業發展和工業革命都是從歐洲開始的,亞洲大多數國家對工業的認知水平只是好奇,而不是去學習,更談不上發展。而日本對歐洲的工業技術,及其商業潛力和軍事潛力認識較早,也十分看好。日本的明治維新就是天皇支援才得以實施。
而中國正處於清政府閉關鎖國的觀念之中。有志之士也提出過微信思想,改革體制。但是都被保守觀念嚴重者鎮壓了。而慈禧這個誤國誤民,且眼光短淺,心胸狹隘的傻女人,除了享受,和極力維護自己的權利以外什麼都不懂。也不支援工業發展,使得中國工業始終發展不起來。
早在康熙年間,對於軍事工業的發展就很重視。康熙皇帝曾派人去西方瞭解工業發展技術。可惜,當時的西方工業也處於起步階段,很難了解到相關事物。遺憾的是,康乾之後,滿清朝廷沒出幾個有頭腦的皇帝。以至於慈禧篡權之後,控制著朝廷。也同樣延誤了國內工業和經濟發展。
二戰期間日本入侵中國,而中國剛剛推翻清政府,各地軍閥只顧相互傾扎,沒有人關注日本的動機。從而又失去了幾十年工業發展的時機。
當日本鬼子端著並不先進的刺刀闖進國門時,中國士兵手裡拿的還是漢陽造老套筒。而英德法單兵武器已經是輕重機槍和衝鋒槍時代了。
-
10 # 兵說
日本在二戰時期把東亞地區攪得天翻地覆,讓很多原本看不起日本的西方國家都大為吃驚。為什麼之前西方國家沒有把日本當回事?這源於過去的日本國力十分有限。只是之後日本透過長期的掠奪,積聚了強大的戰爭資源。
日本是一個島國,有4個主要島嶼。狹長的國土上居住了大量人口,在1930年左右,世界範圍內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日本沒想出辦法解決經濟危機,國內陷入動盪。為穩住局面,日本走上了對外擴張掠奪的道路。
日本首先瞄準了中國,因為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而中國最富裕的地方就是東北。東北不僅是中國糧食的主要產區,還擁有當時全國近一半煤炭資源和鐵礦石資源。東北的鐵路交通佔了全國的一半,張作霖的武器庫也很充足。如果拿下東北,擁有整個東北的資源,日本就有了跟中國長期對抗的底氣。為什麼說張學良放棄東北犯下不可饒恕的大罪?就是因為日本是個資源極其匱乏的國家,有了東北,簡直是如虎添翼。之後日本又進攻東南亞,因為東南亞當時有石油資源,為了這些資源,日本趕走了美國在越南的駐軍。日本的實力是這麼搶來的。
有了經濟實力後,日本為了支援戰爭,調動日本全國之力,大規模建造兵工廠和武器研究機構。有知識的就去研究機構想辦法設計武器,沒知識的就去工廠製作炮彈和子彈。日本的人口基礎還是比較大的,後方拼命生產,前線不斷地把資源掠奪回來,然後繼續推進,讓日本這樣一個小國具備了空前的戰爭潛力。
說起日本人的軍事技術,日本人從明治維新後就一直在發展這些技術,特別是艦船技術,取得了不俗的進步。但日本的工業基礎依然是薄弱的,日本的坦克和飛機質量非常差,相比於德國蘇聯美國的坦克飛機很不成熟。零式飛機過於偏重進攻,犧牲了防護能力,當時的美國媒體就評論稱日本的飛行員幾乎都是敢死隊,因為零式飛機在空戰中幾乎是一打就穿的靶子。至於坦克就不必說了,和西方國家差距明顯。
之所以中國無力抵抗日軍侵略,主要是當時的中國工業基礎弱,甚至很多地方是不存在工業的。日本侵略中國前曾經進攻蘇聯,雙方在諾門坎交戰,號稱日軍精銳的關東軍短短几天內就被蘇軍剿滅殆盡,從此日本不敢惹蘇聯。日本的強大,只能說是當時的中國和東亞東南亞實在是過於貧窮落後了。
回覆列表
其實,日本軍隊在二戰中並不突出。我承認,他們的個別士兵勇敢,積極進取。特別是在叢林戰中,這種戰略有些否定機械化和物流的優勢,這意味著驅逐它們的進展緩慢。他們當然是危險和困難的對手,並很多人低估他們的危險。但是與美國和歐洲的部隊相比,他們的裝備的確也很差,總體而言,領導力不是很好(除少數例外),最重要的是,與敵人不同,他們發現難以修改其戰略,武器和前景。真實的戰時生活體驗。因此,儘管隨著戰爭的進展他們的敵人有所變強,但日本人保持原地不動或甚至下降。
他們激烈的聲譽來自他們早期的成功。首先是針對中國。其次,針對英國的香港殖民地(英華人數量極為多寡,過於孤立,需要補給)以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英國在最佳裝置方面優先考慮歐洲和非洲劇院,並做出了一些糟糕的指揮決定)。第三,法國和荷蘭的印度支那(有限的殖民地駐軍已經打敗了外國列強)。最後是菲律賓的美國殖民地(一個寡不敵眾的殖民地駐軍)。換句話說,他們早期的勝利都沒有面對一些強大的對手。
然而,一旦盟國加速衰落,日軍幾乎敗了了與澳洲人,英國/印度部隊,蘇維埃部隊,當然還有美國的戰鬥。他們也為華人蒙受了巨大損失(華人比其他任何對手殺死的日本士兵多得多)。
日本軍隊弱勢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出現在1938年至1939年的日本與蘇聯邊界衝突中。蘇聯軍隊使用的是同樣在歐洲的坦克,槍支和飛機幾乎沒有克服芬蘭的情況下,幾年之後會被納粹摧毀。在每次衝突中,日本人將冒險進入蘇聯領土,贏得一些小規模的小規模衝突,然後被蘇聯的反應徹底粉碎。雖然蘇軍在這些衝突中有時超過日軍,但這不是太多,主要是因為他們有更好的後勤能力將他們的部隊集中在他們需要的地方; 他們的勝利主要是因為他們有更好的訓練有素的男人,更好的裝備,更好的後勤和更好的戰術。這是蘇聯軍隊在二戰時期(按歐洲標準)戰前狀態。
當然,蘇聯軍隊在動員起來擊敗納粹時成長為一流的武裝力量。1945年,該軍反抗日本。佔領滿洲和北韓的日本軍隊在幾周內就被消滅了。阻止進一步破壞的唯一因素是日本投降。
日本軍隊取得了反對三流(當時)列強,殖民統治駐軍以及無能的總統制的成功。但是,當它面臨最強國家,甚至是第二強國時,這些國家由一位優秀或稱職的將軍領導的全球最強大的力量,日本每次都會遭到毆打。
一句話總結就是:日本是一條中等大小的魚,在一條小魚池塘中繁榮了一段時間,為所欲為,直到鯊魚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