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麼多美女,那皇帝有真愛嗎?
7
回覆列表
  • 1 # 阿斗不傻

    大腳馬皇后:老朱,豬八八,你看看我啊,你愛我嗎?

    朱元璋:我愛你,愛死你啦。。。

    大腳馬皇后:肉麻,你太壞啦,知道啦,馬上520啦,記得買花我。

    獨孤皇后:老不死的楊堅,你又去那個妖精那裡,快快現形。三秒不到達戰場,我就不讓你進門。

    隋文帝楊堅:來啦來啦,別發火,沒有小妖精,只有老巫婆,那就是你。

    獨孤皇后:你要翻天啊,欠把耳朵(就是拎耳朵,據記載,隋文帝最怕最愛獨孤皇后)

    隋文帝楊堅:夫人,娘子,姑奶奶,別別輕一點。我最愛你啦。獨孤皇后:嗯啦,這還差不多,以後記得也要如此,還有馬上520啦,記得買禮物。

    隋文帝楊堅:好的好的,你要啥有啥。只要不打我。雖然打是親,罵是愛。可是打多啦會出事。(楊堅經常被打)

    後周太祖郭威:睡夢中說,老婆,你說我現在算是功成名就嗎?

    柴皇后:嗯啦嗯啦,不負我當年慧眼識真龍,你的表現超過我預期。(郭威是乞丐時候被柴皇后看中,做的風險投資,光A輪他老婆就給啦500萬絹,價值幾個億)

    後周太祖郭威:哎可惜你不在啦,我也終身未立皇后,那個最重要的位置只有你能座。(稱帝前柴皇后已經去世,郭威到死沒立皇后)柴皇后:看中你,投資你,幫助你,只是因為我愛你。

    後周太祖郭威:淚流滿面。520我該怎麼過。

    以上是歷史上皇帝有真愛的典型代表,還有光緒帝和珍妃,光武帝劉秀和陰麗華等等很多,誰說皇帝就沒有真愛了,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也有感情,所以他們必然有真愛。只不過是大部分皇帝很博愛而已,他們有條件,你有嗎。。。

  • 2 # 關東俠客

    古代皇帝往往是後佳麗三千,七十二嬪妃。更有晉武帝上萬個佳麗,每天坐鹿車巡幸的奇葩。在數百個皇帝中還真能找出幾個兩小無猜白頭偕老相愛一生的皇帝。第一對是隋文帝楊堅和文獻皇后獨孤伽羅。獨孤皇后十四歲時嫁給十七歲的楊堅。在新婚之夜兩人約"誓無異生之子”的諾言。兩個人一生共養了十個兒女。既使楊堅後來做了皇帝,依然無姬侍。獨孤皇后參與政治,對楊堅有廣泛影響力。兩人每次上朝,同輦而行,下朝後一同回官,同起同居形影不離,時人共尊∴二聖"第二位是北周開國皇帝寡婦控郭威。郭威是一個勵志青年,身逢亂世從一個大頭兵做起,征討殺伐幾十年最後成功當上皇帝。郭威在當軍官時遇到第一個妻子柴氏。柴氏原是後唐莊宗李存勖的嬪妃。李存勖死後,嬪妃遣散。在迴路上,柴氏遇到郭威。兩人婚後感情深厚,柴氏勸郭威多習詩書,這為郭威日後成為皇帝打下良好基礎。郭威武當上皇帝后封柴氏為皇后。柴氏死後,郭威取寡婦楊氏,張氐皆封貴妃,最後取妻寡婦董氏。董氏也先他而去。郭威打擊甚大,不久也駕崩了。第三位是明孝宗朱佑樘。他是一夫一妻制典範。他是無嬪妃,無耆好,無親信的皇帝。/朱估樘和張皇后白頭偕老相守一生,是古代皇帝典範。

  • 3 # 平沙趣說歷史

    說古代皇帝后佳麗三千還是往少了算,漢武帝后宮數萬人,漢桓帝和漢靈帝后宮五六千人,東吳末帝后宮五六千人,晉武帝數萬,後趙的石虎更是達到驚人的十萬,如此多的妃嬪,要說他們有真愛,那是扯淡,像漢武帝跟陳阿嬌,金屋不藏嬌,跟衛子夫,幾十年的夫妻,說死不也就死了。

    然而數千年來幾百位皇帝,有真愛的還真有幾個。

    第一對,漢宣帝和許皇后。

    元平元年(前74年),昌邑王劉賀被廢,劉病已被霍光等人立為皇帝,是為漢宣帝。

    古人講究陰陽調和,皇帝有了,就要立皇后,新君初立,朝臣們已經迫不及待上書請漢宣帝立皇后了。趨炎附勢,古今皆然,在霍光權傾朝野的巨大陰影下,大家給出的皇后人選完全一致,那就是霍光之女,但有一個人不同意,那就是皇帝。

    漢宣帝繼位時年僅十七歲,相當年輕,但古人習慣早婚,他此時已經有妻子了,妻子還為他生了一個兒子。糟糠之妻不下堂是後世的話語,但漢宣帝對他的結髮之妻也如這般,面對朝臣的壓力,面對霍光的滔天權勢,漢宣帝還是選擇了搖頭。當然,要委婉地搖,廢過皇帝的霍光可不是吃素的。

    於是,就有了那道最浪漫的詔書。

    “在我貧寒微薄之時,有一把舊劍陪伴我身旁,如今我登上大位,卻仍十分想念這把舊劍,眾卿能幫我將其尋回嗎?”

    能登上朝堂的都不是笨蛋,大家開始還困惑不已,隨即就都想通了。皇帝的意思很明確了,朝臣們紛紛瞄向霍光,只見後者雖然臉色微黑,但是沒什麼其他表現。朝臣們於是定了心,爭先恐後上書請求立漢宣帝的妻子許平君為皇后,彷彿之前的奏疏都不是他們寫的。

    就這樣,漢宣帝如願立妻子為皇后,但是霍家人豈會輕易放棄皇后之位,沒多久,許皇后死於難產(實際是被霍顯毒死)。迫於霍光的權勢,心知肚明的漢宣帝還是隻能立霍光的女兒為皇后,一直等到霍光去世,他才著手處理霍家,最後將霍家滅族。

    第二對,漢光武帝和陰麗華。

    陰麗華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原配,她出身名門,陰氏是南陽新野的豪門大戶。陰麗華在19歲時嫁給了29歲的劉秀,此時劉秀的兄長劉縯(yǎn)剛剛被更始帝劉玄斬殺,劉秀震驚之下為了儲存自己,絲毫不覺悲傷,還提親辦婚事,以此降低劉玄的戒心。

    劉秀以兵權換了命,卻在成婚三個月後被劉玄派往河北,但劉玄只給了劉秀一個節杖,什麼人馬都不給,但劉秀憑藉自己的能力迅速站穩腳跟,但為了奪取河北,劉秀同意迎娶真定王劉揚的外甥女郭聖通,加強雙方的互信。

    雖然這只是劉秀擴大實力必行的一個手段,純粹政治聯姻,但這件事對陰麗華後來的一生造成了極大影響。

    聯姻後,諸多勢力開始向劉秀傾斜,劉秀在數年間平定河北,並在此稱帝。

    劉秀入主洛陽後,很快就派人將陰麗華接到了身邊,將其封為貴人,與郭聖通相同。

    東漢建立一年後,大臣們請求劉秀立候,劉秀希望立原配陰麗華為後,但陰麗華認為東漢政局未穩(劉秀僅佔據河北),聯姻還有繼續的必要,因此堅辭不受。

    局勢一直動盪,劉秀最終冊封郭聖通為皇后,其子劉疆為太子。

    建武四年(28年)五月,陰麗華在元氏縣生下長子劉陽,值得注意的是,陰麗華這時跟隨在劉秀身邊,而劉秀正在行軍,劉秀為何要帶懷孕的陰麗華行軍不得而知,只知道劉秀因此將行軍速度壓到最低,只有平時一半。

    陰麗華身為劉秀妃嬪,與劉秀同甘共苦,親眼見證著這個王朝的建立。

    建武十七年(41年),劉秀廢郭聖通,封其為中山王太后。建武十九年(43年),劉秀改立劉陽為太子,改名莊,前太子劉疆退位東海王。

    永平七年(64年),陰麗華去世,與劉秀合葬原陵,葬禮極為隆重,她還是歷史上第一位擁有諡號的皇后。

    第三對,西魏文帝與乙弗皇后。

    西魏、東魏相爭時期,被北魏揍過的柔然再次強盛,對西魏構成極大威脅,為了國家安全,宇文泰勸元寶炬納柔然頭兵可汗阿那瑰之女為皇后,以結好柔然,當然,權臣在傀儡皇帝面前,勸的語氣可不怎麼好。

    元寶炬已有皇后,那就是乙弗氏,她生性節儉,平日穿舊衣、吃蔬菜,從不配飾珠玉羅綺,為人仁恕且沒有嫉妒心。元寶炬一個傀儡皇帝,跟老婆感情很好,但在宇文泰逼迫下,同時出於國家考慮,元寶炬無奈廢后。

    被廢后,乙弗氏遜居別宮,出家為尼。很快,柔然公主鬱久閭被立為皇后。

    鬱久閭氏性情極妒,十分不滿乙弗氏還住在都城,元寶炬只好派兒子元戊為秦州刺史,讓乙弗氏隨其一同赴鎮。但是元寶炬還是對乙弗氏念念不忘,密令乙弗氏蓄髮,有追還之意。

    然而鬱久閭氏依舊不肯罷休,大統六年(540年)春天,柔然大舉南侵,元寶炬忍痛令乙弗氏自盡。同年,不久鬱久閭氏難產而死。

    乙弗氏後來與元寶炬合葬,夫妻二人生不能廝守,死可以同穴。

    第四對,西魏廢帝與宇文皇后。

    西魏廢帝元欽是元寶炬之子,在父親死後即位,也是傀儡,他的妻子是權臣宇文泰之女,元欽在做太子之時,就已納宇文氏為太子妃,繼位後立為皇后。

    雖然是權臣(顯然元欽不會對這個權臣有太多好感)之女,但元欽與妻子的感情很好,宇文氏品行端淑,深受元欽愛重。元欽為了妻子不置嬪御,也就是說,後宮只有她一人,當然,這多少可能跟宇文泰有點關聯。

    第五對,隋文帝和獨孤皇后。

    獨孤皇后十四歲時嫁給十七歲的楊堅,從此夫妻倆開始了新的征程。在楊堅稱帝建國的過程中,獨孤皇后功不可沒。

    獨孤皇后為人謙卑識理,很受隋文帝寵愛,夫妻倆甚至黏到一起上下朝。隋文帝上朝時,皇后也與帝同輦而進,至閣乃止,等候皇帝退朝之後又一起回宮,同吃同樂同寢,相顧歡欣。

    隋文帝雖然愛妻子,但是總也有想偷腥的時候,但她低估了獨孤皇后,在她的壓制下,隋文帝不設三妃,專寵她一人,隋文帝所有子女都是獨孤皇后生的,而且她還干政,與丈夫並稱二聖。

    仁壽二年(602年),獨孤皇后病逝。

    第六對,後周太祖和柴皇后。

    柴氏原是後唐莊宗李存勖後宮中的宮人,李存勖死後,宮人遣散。柴氏在歸途中遇到大水,暫時無法渡河,暫居旅店,就在旅店中,柴氏遇到了郭威。

    此時的郭威還是個小兵,潦倒不堪,衣服破破爛爛的,但柴氏慧眼如炬,她認定郭威會有出息,於是不顧父母反對,嫁給了郭威。

    柴氏把郭威照顧的很好,夫妻兩人感情很好。郭威經過多年打拼,最後成了後周太祖,可惜在此前,郭威留在汴京的家眷全被後漢皇帝劉承佑殺了,柴氏也沒能倖免。

    郭威即位後追封柴氏為皇后,從此再未立後。

    第七對,明孝宗與張皇后。

    對於這對不想多說,明孝宗一生只有一位皇后,沒有妃嬪!

    此外還有像漢平帝與王皇后、唐太宗與長孫皇后、朱元璋與馬皇后、金世宗與昭德皇后、北魏孝文帝與馮皇后、順治帝與董鄂妃等等,都算是真愛吧,除了北魏孝文帝有點慘,只是單方向的(馮皇后與人私通,孝文帝因此氣病,病重去世)。

  • 4 # 鹹魚閒聊

    雖然皇帝坐擁三宮六院,佳麗三千,但真正能得到皇帝臨幸甚至博得皇帝寵愛的少之又少,那麼想博得皇帝的真心似乎更是成了天方夜譚。但是這個世界從來就不缺奇蹟,自古集三千寵愛於一身並真正贏得皇帝真心的奇女子不在少數,下面我便為大家介紹一些我所知道的非常動人,非常刻骨銘心的帝妃戀。

    一,漢宣帝與許皇后。

    漢宣帝劉詢與許平君相識於掖庭,那時候劉詢還只是一個待罪之身,地位卑賤,根本沒人會相信他將來會成為大漢帝國未來的皇帝,可是許平君卻對他不離不棄,夫妻二人發誓要同生共死,相伴始終。本以為能平淡的過完這一生,卻不曾想二人的命運不久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公元前74年在漢昭帝駕崩,昌邑王劉賀被廢后,劉詢幸運的被立為皇帝,從深陷囹圄搖身成為皇帝,這種身份的巨大轉變並沒使劉詢忘掉自己昔日的糟糠之妻,在面對大臣們都上書勸說其立當時的權臣霍光之女霍成君為後時,劉詢下了一道中國歷史上最浪漫的聖旨:“朕在貧微之時曾經有一把舊劍,如今我十分的想念它啊,眾位愛卿能否為朕將其找回來?”聽完皇帝的聖旨後,大臣們便明白了皇帝的聖意,皇帝是一個念舊的人,想立許平君為後,於是大臣紛紛改變想法請求立許平君為後,這便是“故劍情深”典故的由來。可是許平君沒當多久的皇后,便被霍光的妻子派人毒死,許平君死後,劉詢將她葬在自己百年後的杜陵南園,既然活著不能在一起,那麼我們就在死後再續前緣吧,這便是“南園遺愛”典故的出處,雖然史書沒有記載許平君死後,劉詢的反應,但不難想象,他是有多麼的悲痛欲絕,許平君死後沒幾年,劉詢因霍家謀反而將其滅族,霍成君也因此被廢,這也算是為許平君報仇了吧。

    二,光武帝和陰麗華。

    我相信大家都對劉秀的那句“娶妻當得陰麗華”很熟悉吧,雖然後來劉秀如願的娶到了陰麗華,但他們的愛情故事也是一波三折,當年由於王莽專政導致天下大亂,各地義軍紛紛起兵反抗王莽的新朝,而劉秀也隨他的大哥劉縯於家鄉起兵,後來經過昆陽大戰,劉秀以少勝多,劉家兄弟從此名聲越來越大,更始政權建立後,更始帝劉玄出於對劉家兄弟功高震主的猜忌,先是設計殺了劉縯,然後逼迫劉秀宣慰河北,為了剿滅河北最大勢力王朗政權,劉秀不得不娶了郭聖通為妻,以得到她舅舅真定王劉揚的支援,所以這段婚姻只不過是一場政治聯姻,不得已而為之,後來劉秀平定了王朗,在河北紮下根基,最後一統中原,在這段時間裡劉秀與陰麗華一直無法聯絡,兩年過去了陰麗華甚至做好劉秀戰死的心理準備,直到迎接她的豪華儀仗隊出現在面前時,她才恍然,劉秀當了皇帝,為了彌補這麼多年來對陰麗華的虧欠,劉秀本打算立她為後,可是陰麗華認為自己無才無德,對劉秀的事業一點幫助沒有,執意反對劉秀立她為後的想法,最終劉秀無奈冊封郭聖通為後,在之後的日子裡,陰麗華一直陪在劉秀的身邊,跟著他四處征戰,直到天下安定,而後來劉秀也借劉揚謀反一事廢掉郭聖通,如願的讓陰麗華做了自己的皇后,多少年了,終於給了自己最心愛的人一個名分,而他們兩人攜手走過三十多年的風雨,和睦相處為後世人所羨慕。

    三,隋文帝和獨孤皇后。

    最近由於《獨孤天下》的熱播,使得這對模範夫妻也越來越被人們所熟知,雖然我沒看過這部劇,卻覺得這部劇對他二人感情的描寫應該符合史書的記載,獨孤伽羅十四歲便嫁給了十七歲的楊堅,二人相伴走過近五十年,他們一起經歷過了特別黑暗,特別危險的宇文護專政時代和周宣帝時期,在那些危機時刻,是獨孤伽羅在楊堅身邊支援他,鼓勵他,夫妻二人的感情越來越深,夫妻倆誓無異生之子,相約白頭,永不變心,隋朝建立後,二人更是同起同居,形影不離,由於楊堅對獨孤伽羅既寵愛又信任甚至是依賴,聰明善謀的獨孤伽羅得以參與國家大事的謀劃決策,這種對國家,對楊堅的影響直到她去世後才結束。可以說獨孤伽羅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對君王始終保持有強烈影響力的皇后,而這種影響力就是建立在她與楊堅互相信任互相依賴的基礎上,由此可見他們夫妻二人的感情很深厚。

    四,明孝宗和張皇后。

    雖然前面我所說的帝后戀都很真摯感人,但我最佩服的還是明孝宗,身為一個皇帝,身為帝國的主宰,本來可以擁有天下的美女,可是明孝宗終其一生只有一個張皇后,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朱佑樘從小就歷經坎坷,他與張皇后是少年夫妻,可以說二人是相濡以沫,患難與共,張皇后知道朱佑樘從小的經歷,於是對他格外的體貼關心,朱佑樘當上皇帝后,不忘當年的恩情,更不忍他們二人的夫妻之情有一點的瑕疵,於是朱佑樘不再納妃,從此紫禁城六宮虛設,一生只有張皇后一人,他們夫妻二人每天同起同臥,一有空餘時間便一起吟詩作畫,聽琴觀舞,談論古今。而且史書記載張皇后性格活潑開朗,而朱佑樘因為兒時的那些經歷,造成性格比較孤僻,所以張皇后對於他是很有吸引力的,與張皇后在一起或許能彌補自身的性格缺陷,讓自己更快樂起來吧,但不管怎麼說,僅憑朱佑樘只娶張皇后一人便足以證明他對張皇后用情至深!

  • 5 # 辰州觀海

    也有。

    比如漢朝,漢成帝對趙飛燕,那就是真愛;

    比如北齊,北齊皇帝高偉對馮小憐,也是真愛。

    不愛江山愛美人,作為皇帝,連江山都不要了,就為了一個女人,放在現在也絕對是痴情的體現。

  • 6 # 東家APP

    乾隆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活了89歲之久。在漫長的執政期間,他一共換了三位皇后,每位皇后的冊立與退位,都是一則則驚心動魄的故事。

    如今,隨著《延禧攻略》的熱播結束,百年前的帝王家的愛恨情仇,又再次撩撥觀眾的情緒。

    這一次,我們想要透過分析乾隆的三位皇后,去探討皇帝的感情世界與我們普通人的感情真的會有什麼不一樣嗎?

     愛富察,卻給不了她愛情的樣子

    那一年,他還不是天子,是愛新覺羅弘曆,是康熙雍正最寵愛的皇子皇孫,玉樹臨風。

    那一年,她也不是皇后,是出身於富察氏,滿清八旗中最尊貴的家族的少女,荳蔻芳華。

    他們的相遇不是命運偶然的相遇,是早在皇太極入關的時候就已經硃砂紅字寫下的結果。

    自從皇太極入關後,作為少數民族的滿人為了統領人數遠遠超過自己的漢人,制定一連串的規定,一方面要維護滿人的血統純正性,一方面要鞏固加強滿族各大部落聯盟的勢力。

    鞏固勢力核心就是鞏固皇族和八旗的關係。(八旗是清朝的軍事組織,曾在努爾哈赤打天下的年代立下汗馬功勞。)

    具體行動上,皇太極採用了和八旗聯姻的制度。首先,只要是八旗出身的女子,都必須入宮選秀,被選中的女子,是作為皇帝或者貝勒的婚配物件。能被選上的,都是門第和德行皆高貴的女子。

    富察皇后所在的富察氏,早在金朝時期就與皇室世代姻親,入關後被封作八旗之首鑲黃旗,極為榮耀。到了清代,富察家族許多成員位居要職,依靠赫赫戰功,成為滿人最顯赫的家族之一。

    這樣的背景下,富察皇后在選秀中脫穎而出,被雍正帝指給當時還是寶親王的乾隆作為嫡福晉,在乾隆即位後隨即被冊封為皇后,一切順理成章。

    除了出身名門,容貌姣好,富察皇后更因美好的品德深得帝心。剛登基的乾隆曾經多次強調自己的簡樸,要體現關外祖先刻苦的精神。《清史稿》說皇后:"後恭儉、平居以通草絨花為飾,不御珠翠。"不愛化妝和珠寶,常常素面朝天。

    有次皇后聽說乾隆抱怨:"以前滿族在關外的時候,衣服袖子上,用鹿尾巴絨毛緣個邊就算很好的裝飾,不像現在競相奢華。"她便乾脆選用鹿尾巴毛,親手作了個荷包送給乾隆,表示不忘本的心意。

    (孝賢皇后親手做的荷包,簡樸大方,至今還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

    她是所有後宮中,最能呼應乾隆心中理想女性形象的皇后,也是最好的賢內助。乾隆稱讚皇后專心打理後宮事務,讓他得以毫無後顧之憂地專心國事。

    但一切讚譽,富貴和榮寵,都是乾隆作為帝王的賞賜,乾隆眼中看待富察皇后都是賢惠,但是他永遠給不了富察皇后想要的愛情。

    在歷史上,經歷兩次喪子的富察皇后身體已經相當衰弱,為了盡皇后的本分,仍然勉強打起精神陪乾隆巡視山東,途中卻患上風寒。為了不耽誤皇帝的行程,她要求船隊繼續出發,不給自己停船休養的時間,最後病重無力迴天。

    在劇中,她為了表現母儀天下的風範,放棄自己少女時代的跳舞的愛好;她識大體,懂體統,愛人在側,卻不敢伸手去牽;她氣度謙和,照顧後宮諸妃,撫育各位皇子,不爭不鬥,卻被其他嬪妃設計失去兩個孩子,最後崩潰自盡。

    她為了乾隆,為了帝王心中的皇后,她極力剋制並做得很好。但富察皇后內心渴望的愛情模樣,不曾經歷。

    (富察皇后從樓上躍下)

    乾隆寫的四萬多首詩歌中,有一百多首悼亡詩是寫給她的,其中一首描述他夢到富察皇后的情景:

      其來不告去無詞,兩字平安報我知。

      只有叮嚀思聖母,更教顧復惜諸兒。

      醒看淚雨猶沾枕,靜覺悲風乍拂帷。

      似昔慧賢曾入夢,尚餘慰者到今誰。

    乾隆夢中的皇后,全身依然散發著賢惠的氣質,即使像夢中囑託這種話語,也全是照顧好太后和其他孩子,從來沒有一句為自己而說。

    乾隆對富察是滿意的,是的,只能用“滿意”來形容了。

    李宗盛在《問》中寫道:“可是女人,愛是她的靈魂。她可以奉獻一生,為她所愛的人。”永遠的白月光,永遠照耀著他人,又有誰明白她真正想要的愛情?

    愛情,或許就是為值得的人,做不值得的事。

    對繼後:強扭的愛情,沒有甜蜜

    乾隆十五年,富察皇后已經去世兩年,乾隆冊立輝發那拉氏為繼後。

    但是這個冊立有個特別說明,是太后要求自己再立一個皇后,幫助自己管理六宮事務。言下之意就是:我媽覺得我太累了,需要一個人幫忙管家裡的那些事兒,挑來挑去,我媽覺得你挺好。我是一個孝子,需要聽老媽的,所以就冊封你。

    "奉皇太后懿旨,皇后母儀天下…但思皇后大事,上軫聖母懷恩……固宣函承慈命,以慰聖心……冊命嫻貴妃那拉氏為皇貴妃,攝六宮事……上奉對母,襄助朕……”(《清高宗實錄》)

    但是這事兒如果站在一個女性的角度,就很難理解:一個男人娶自己,先把話都說在前頭了,不是為了愛情,是為了幫忙管理家務。也不知道當時輝發那拉氏究竟作何感想。

    與富察氏不同,輝發那拉氏在明代就被努爾哈赤所滅,族人被打散併入八旗,因此勢力相當弱小。即便被冊封為皇后,也充其量是個太后授意,不得不立的六宮“管事”。

    沒有孃家勢力作為後援,為了取得皇帝的關注甚至是愛情,繼後在事業方面十分積極上心。

    歷史上,嫻妃在冊立皇后前一直無子,但在作為繼後的兩年後,迎來了她的生育高峰期:乾隆十七年生皇十二子永璂,乾隆十八年生皇五女,乾隆二十年生皇十三子永璟。如此頻繁的生育,可看成是她在後宮內積極行動的成果。

     

    在劇中,嫻妃冊立後更是搖身一變成為女強人。大至宮廷開支、稅賦收入、義賣賑災都能一手包辦,小至內務府太監到她家騙取賞銀,也能明察秋毫。

     

    然而,如此操勞煩心,盡心盡力,不僅沒能讓他收穫皇帝的憐愛,還葬送了她的青春。  

    在下江南西湖畔的一天,皇帝用完早膳後,也沒忘記給繼後賞賜幾道菜。但到了晚上,皇帝忽然下詔給福隆安,走水路把皇后送回京城,並說:嚴格監視,越快越好。

    繼後返回京城後,乾隆緊接著宣旨收回繼後的冊寶,將她幽禁在翊坤宮,只剩兩名宮女服侍。第二年,繼後鬱鬱而終,死後不設神牌、也無祭享,甚至連封號也沒有。她陪伴皇上的第三次江南之旅,提前並且永遠結束了。

     

    那天發生了什麼事?繼後的侄子、副都統訥蘇肯收到乾隆的滿文上諭裡寫道:"前近,朕恭侍皇太后駕臨杭州,正欲返回,於啟程前之日,皇后忽然想要出家,肆行翦發。身為皇后,所行如此,著實不像話。"

    (繼後斷髮)

    繼後吵著要出家,剪去了頭髮。在滿洲舊俗中,主人或者尊長去世時,作為屬下或者晚輩,要截髮(剪髮)表示惋惜。比如順治帝崩逝,官書便記載,“男摘冠纓,截髮辮,女去首飾,剪髮。”繼後剪去頭髮的行為,是在詛咒長輩去死的意思。

     

    (這一次,連鼓吹皇帝冊立繼後的太后,也不站在皇后這邊了)

    繼後的悲劇,可以說一開始努力的方向就錯誤了。乾隆當初冊立她是因為她能幹,能幫忙管理後宮,但是在乾隆的潛意識裡,他根本不希望後宮女性太能幹,免得發生干政。

    比如,乾隆皇帝雖然很孝順,但是有次皇太后對他說:"聽說京城附近有個靈驗的寺廟最近快塌了,你撥點錢去修修吧。"乾隆為了孝順明面上答應下來,但一回頭就下旨怒罵伺候太后的太監說:"你們為何對皇太后亂說外面的事情,讓她用盡孝的名義讓我去修廟?"

     

    連照顧自己長大的母親,都禁止她聽聞宮外事情,以免干政,那麼一個熟悉宮外官場各種大小事情的繼後,乾隆心裡是有多憂慮。

    但是偏偏繼後卻認為,自己日日夜夜地為自己的丈夫分憂,自己的丈夫一定能明白自己的心意。可是現實卻殘忍地擺在眼前:為數不多的寵愛都轉移到了令妃身上,而自己的能幹卻成為了乾隆的心病。

    關於皇后斷髮的原因,歷史上沒有明確的記載。乾隆在“十五阿哥請安折”的硃批第三豎行,只用了四個字寫道:皇后瘋了

    我們很難想象一位積極上進,統領六宮的皇后,是經歷了什麼事,才會讓她精神崩潰,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讓她之前所有的努力毀於一旦。但單從這四個字,我們卻很容易得知一件事:乾隆沒愛過她

    你用盡全力去愛的樣子,真的很令人討厭。

    對令妃:你身上有富察的影子

    相較於前面兩位皇后,魏瓔珞的起點無疑是最低的:第一,她是漢人,第二,她屬於包衣階級。包衣階層雖然也在八旗內,但屬於奴隸階層,選秀進宮也只能當個做雜役的宮女,等到 25 歲被放出宮。

    清史記載,令妃的人生的確如劇中那般開掛。她剛受封就是貴人,同年被封為令嬪,又只用三年的時間升到令妃,在廢后的同年晉升為皇貴妃,而且乾隆此後並未封后,她實際就是後宮之首。對比她的同仁,就可以知道她晉升的速度有多快。

    她也是隨駕出巡次數最多的嬪妃。乾隆出巡的時候,一定要帶著她,即便她懷著身孕。她的孩子,則交給其他妃嬪照料。這幅《塞宴四事圖》畫的就是是乾隆二十五年九月九日,皇帝在避暑山莊舉行盛大塞宴四事的情景,而這天,正好是令妃的生日。

    (懷孕的令妃被一堆後宮妃子簇擁著)

    但不同於劇中魏瓔珞“馴龍高手”的強勢人設,歷史上的令妃其實是個溫潤如玉的女子。令妃是乾隆賜名。令字,出自《詩經·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聞令望”,在古代漢語中是美好之意。

    乾隆喜歡的,是她的“柔嘉之質”。或者說,乾隆在他身上看到了另一個人的影子。

    起初魏氏以宮女身份進宮,受到皇后富察氏的眷顧,陪伴在皇后身側,她時常學習皇后的儀姿。乾隆看著也甚是歡喜,愛屋及烏,便將魏氏封為貴人。

    乾隆在給富察皇后的祭告中曾寫道“昔年參近御之班,曾資悔迪;此日侍昇仙之駕,如奉生存。”令妃是皇后一手教導的,死後也讓她們葬一起,以便服侍皇后。

    乾隆的另一首悼亡詩裡,評價令妃“舊日玉成侶,依然身傍陪。”看著令嬪,就好像富察皇后依然陪在身邊。

    乾隆二十五年,令妃生下後來的嘉慶帝,十五阿哥永琰。當時乾隆正在木蘭圍獵,聽人來報,乾隆卻不以為然。據《清實錄》記載,後來乾隆甚至曾祈求上蒼如果儲位所託非人,就讓兒子短折而死。

    追封令妃為皇后時,乾隆增加了一段刻薄的解釋:“孝儀皇后、乃朕因系嗣皇帝生母。恩旨冊贈。止應於奉先殿祭告。若因此而舉行天地廟祀大典。轉鄰於瀆。已著不必舉行。”大意是追封令妃為皇后,只是因為他是皇帝的生母,就不必再大費周章舉行天地廟祀大典了。

    我們不知道當令貴妃得知這個訊息的時候會是怎樣的心情,因為被封為皇后的時候,她已經去世二十年了。

    縱使她的兒子繼承了大統,但作為一個女人,一個富察皇后的替代品,她的心裡會不會有一絲不甘呢?

    帝王的愛情,是妻子的一場夢

    乾隆一生立了三個皇后,他最愛的是誰?

    歸根到底,他最愛的是自己。

    生性樸素的富察皇后,符合乾隆登基時自我標榜的“簡樸”人設,但是在母儀天下的教條下,失去了自己的模樣。

    精明幹練的繼後,符合乾隆對“六宮之主”的想象,卻最終觸怒乾隆恐懼女性干政的逆鱗。

    不爭不求的令妃,符合帝王對柔情的需求,卻從未得到真正的寵愛。

    這些皇后的模樣都是為了迎合他的需求而生,沒有一位憑藉自己真實的靈魂,進入他的內心。

    生在帝王之家,物質財富應有盡有。但是愛情,或許註定就是一場夢。

    在這個富麗堂皇的紫禁城,有的人站上了權力的巔峰,看似勝利。但在感情的世界裡,沒有付出真心的人,都是輸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育肥豬前腿站不起來了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