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興安雜談
-
2 # 步步為營007
火燒慶功樓,這裡面既有囂張跋扈的,也有低調做人的,皇上要殺你,肯定會有理由的。 這個理由就是你的權利太大了,除了皇上沒人能處理你,作為一生征戰無數的朱元璋可以駕馭住他,可是自己走了後,孫子朱允炆能駕馭得了嗎?朱元璋一個乞丐可以當皇帝,掌握大量兵馬的藍玉也可以,況且歷史上的“陳橋兵變”,輕而易舉的進行了改朝換代。再者說了,朱元璋心眼很多,早就掌握藍玉謀反的證據,所以不管你反與不反,囂張不囂張,只要你威脅了皇權,就必須除掉!
-
3 # 良人一品
朱重八在的時候借藍玉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反,而他作為太子黨,朱標上位估計多半也不會反,朱標可是跟著老朱這班功臣一路過來的,有軍中威信。
藍玉被殺,其實我覺得挺符合莫須有這個的……藍玉不是因為真的反叛被殺,而是在朱重八、朱標死後,他有能力造朱允炆這個鐵憨憨的反。朱允炆長在深宮,年幼,軍中基本沒有威信,藍玉雖然是他爹的親信太子黨,但是對他而言,恐怕控制不住,畢竟藍大將軍可不是什麼善男信女。為了朱允炆坐穩江山,藍玉這種軍功高的實權將領,本身還驕橫有野心的(比如捕魚海得勝歸來,強攻關口給自己開門),就很讓朱重八難辦了。
-
4 # 宣大總督盧象升
看老朱心情了,徐達低調,所以徐達善終,湯和韜光養晦,所以湯和也沒事。李文忠性情耿直,如果不是馬皇后,也要被剁。
-
5 # 娛眼人生
藍玉被殺主要是馬皇后和太子朱標已死,沒有人能對朱元璋節制!在馬皇后活著的時候,在她的遊說下朱元璋能夠對淮西勳貴手下留情。馬皇后死後,朱元璋本來少有的慈悲之心就所剩無幾了!等到太子朱標暴斃後,朱元璋的所謂的慈悲之心全無。為了自己的大明王朝能夠傳至千秋萬世,他已經無所顧忌了,就算藍玉不囂張跋扈,他也會被莫須有的罪名處死的!是所謂太平本是將軍定,哪有將軍享太平!
-
6 # 歷史是杯酒
藍玉(?―1393年),鳳陽定遠(今屬安徽)人,洪武后期的主要將領,多次領兵打擊元朝殘餘勢力。關於藍玉的早期歷史,史書記載不詳,只是說他是常遇春的妻弟,隸屬常遇春賬下,作戰勇敢,所向披靡。常遇春經常在朱元璋面前誇獎他,從而受到朱元璋的器重,地位不斷上升。洪武三年(1370),藍玉被提升為大都督府僉事,進入明朝最高軍政機構。洪武四年,朱元璋派傅友德、湯和率軍伐蜀,藍玉跟從傅友德,經過幾戰,平定了元末形成的最後一個割據勢力。洪武五年,朱元璋命令徐達、李文忠、馮勝統兵討伐西北的擴廓帖木兒(王寶寶),徐達出中路,藍玉為前鋒。兩年以後,藍玉再度領兵北擊,攻下興和,俘獲一次殘元要人,取得勝利。洪武十一年(1378)秋,藍玉等率兵出征甘、青,第二年取得勝利。回朝後,藍玉被封為永昌侯,食祿二千五百石,進入明初新貴公侯行列。甘、青平定後,朱元璋用兵西南和東北,藍玉在這過程中,發揮了日益重大的作用。洪武十四年,藍玉為左副將軍,跟右副將軍沐英一起,隨傅友德征討雲南。次年閏二月,藍玉、沐英率兵西攻大理,取得大勝。奉召班師後,藍玉加祿五百石,其女被冊封為蜀王妃。洪武二十年(1387),藍玉被拜為大將軍,成為明戰時統兵的最高將領。洪武二十一年,藍玉率十萬大軍,打敗元主脫古思帖木兒,俘獲其次子地保奴及妃、公主數萬人,並得起傳國璽、寶玉、金銀印章等物。藍玉勝利班師,途中又破哈剌章營。朱元璋異常興奮,比藍玉為衛青、李靖,大加褒獎,封涼國公。自此,藍玉的政治生涯、軍事武功達到巔峰。
藍玉自恃有功,驕橫而不自檢束。在徵雲南勝利後,他就私自弄鹽引,派人到雲南販鹽,牟取暴利。打敗元主脫古思帖木兒後,他私佔掠獲得大量金銀珠寶,還將元妃佔為己有。朱元璋大怒,說:“玉無禮如此,豈大將軍所為哉!”藍玉班師至喜峰關,因已入夜,守關人未及時納入,藍玉竟然縱兵破關而入。朱元璋知道後,更加不高興。而且,藍玉領兵在外,經常擅自升降將校,對朱元璋的詔令有所不從,甚至違詔出師。在朱元璋面前,他也舉止不恭,語言傲慢。更為嚴重的是,他蓄養莊奴、假子數千人,橫行霸道,胡作非為;強佔民田,魚肉百姓。而當百姓上告,御史彈劾時,他竟將御史毆打逐出。
洪武二十六年(1393),錦衣衛告藍玉等謀反,藍玉被殺,夷三族,死一萬五千餘人,史稱“藍獄”,是繼胡惟庸後的又一次大案。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藍玉的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囂張跋扈。但是,以朱元璋的性格,這種功高震主的人即使不甚囂張,也有可能會被除掉。
-
7 # 時間的車輪
藍玉是定遠人,是常遇春的內弟,他臨敵勇敢,所向披靡,積攢了很大的功勞,他先後跟隨徐達征討北元殘部,跟隨沐英征討西番,跟隨傅友德征討雲南。由於屢立戰功,藍玉被封為永昌侯,而且其女被冊封為蜀王妃。藍玉最著名的,是洪武二十年作為左副將軍隨大將軍馮勝出塞,降服了北元悍將納哈出;洪武二十一年作為大將軍出塞,征討北元帖木兒,一直打到今貝加爾湖,大勝而還,藍玉因此以軍功而晉升為涼國公,他是繼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之後的明軍重要將領。
藍玉因立有軍功和受朱元璋的寵愛,漸漸驕傲跋扈起來,曾經縱容家奴侵佔民田。御史對其家奴的不法行為進行質問,他就驅逐御史。藍玉帶兵北征回還,夜半來到喜峰關城下,要求開門,關吏限於制度沒有及時開門,他就毀關而入。後來,又有人告發他,說他私自佔有元朝皇帝的妃子,致使元妃因羞愧而上吊自殺。在軍中,他為所欲為,擅自升降將校。參加西征後,他被升為太傅,而與他同時出征的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卻被封為太子太師,他對此大為不滿,整日滿腹牢騷。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錦衣衛指揮揭發藍玉謀反。經審訊,說是藍玉串通景川侯、鶴慶侯、舳艫侯、東伯、吏部尚書、戶部侍郎等謀劃在朱元璋出宮耕種田時謀反。朱元璋當然不能容忍,於是,藍玉被族誅,凡連坐的都稱為“藍黨”,一律處死。朱元璋親手寫詔佈告天下,並將藍玉謀反的事實編為《逆臣錄》。殺了一萬五千多人,僅列入《逆臣錄》的高官就有一公、十三侯、二伯。經這一次殺戮之後,明初的功勳宿將差不多都被殺完了,各軍府衛所被株連誅殺的軍官達幾萬人。
如此多手握重兵的高階將領謀反,為什麼會毫無反抗地束手就擒呢?很顯然,他們沒有任何要同朝廷作對的準備,與之相反,朱元璋卻早為這次殺戮做了精心準備。
朱元璋對權臣的防範由來已久,藍玉案的爆發只是一個重要的導火線
在明朝是按嫡長子繼承製,皇位只能由皇太子的長子接任,而朱標的長子早已夭折,朱元璋誅殺權臣,本來就是想要為子孫剷除後患,當年,朱元璋曾對朱標明確表示,剷除權臣如同除掉荊杖上的棘刺,是為了便於掌握,但是他沒想到太子朱標會死在自己的前面。
朱標早逝,對朱元璋的打擊非常的大,自己最看好的的接班人沒了 ,自己歲數也大了,朱元璋把荊棘上的刺磨得再幹淨,一旦後繼乏人,那該怎麼辦?朱標生性敦厚仁柔,他死後,他的兒子,也就是朱元璋的皇孫朱允文,更令人不放心。朱元璋在位,尚且感到如狼似虎的悍將難於駕馭,一個十五歲的孩子,沒有任何政治經驗,將來怎麼能保證坐穩皇位?
雖然老將都已經被殺光了,但新起的藍玉等人能征善戰,強悍桀驁,不能不令人擔心。因此,為了孫子朱允文,為了防備不測,對藍玉這樣的強臣,反也得殺,不反也得殺。藍玉等人的引頸就戮,恰恰說明是朱元璋採取了先發制人的行動。
如果朱元璋還年輕,估計也不會大量的誅殺有功之臣,有自己壓著,沒人能泛起浪花。所以藍玉之死是必然的,有沒過錯都得讓路!
-
8 # 小張敘歷史
藍玉明朝一代名將,在剛開始從軍時,以姐夫常遇春引薦給朱元璋。藍玉做事有膽有謀,不懼敵,只要征戰,他往往都衝鋒在頭。而每次常遇春都會在朱元璋前誇讚藍玉,再加上他屢屢擊潰北元餘孽,表現出眾,朱元璋才委他於重任。
之後在一次遠征中,朱元璋命他為右副將軍,以馮勝為主將率兵出擊北元的殘留支隊,雖得副將軍,但藍玉心中的滋味還是不好受,但一想著能為國家效力,能建功立業,名留千史,他心中的不滿也暫時消退下去了。
在這次戰鬥中,他率幾千騎兵,英勇殺敵,幾乎全勝,朱元璋論功對他進行了封賞,這一戰也是讓他站在了人生的最巔峰,這一戰也被稱為做“捕魚海兒戰役”。次戰之後,他的名聲或許流傳百世,讓後人為之傳頌,但後來他卻頻頻出錯,最終走向了毀滅的終點。
藍玉真的如果不囂張跋扈,他就不會死嗎。答案是錯誤的,藍玉這個人的缺點就是硬,處事方面不周全,性格比較橫,我頭鐵,我認同的事,你皇帝老子來了說我都沒用。
這裡有一個小插曲要分享一下就是在一次戰役結束,歸途中,藍玉做出了一件令人頗為不齒之事,他欺負了元主的老婆,而這位女性也是性情也是剛烈,被辱後,自殺了,朱元璋知道這件事之後,勃然大怒,但又因藍玉有功朱元璋也未深究,而藍玉也認為這是默許的表現,更加的猖狂起來。
在此後的藍玉愈加囂張起來了,各種荒唐的表演越來越多。就比如有一次,他在回到喜鳳關口時,天色已黑,守關的官員早已休息,聽到有人叫關,就立刻跑過去開門,而藍玉卻幹出了誰也想不到的事情。
他命令自己計程車兵攻擊關卡,打破城牆,強行闖入,事後,還頗為洋洋得意。
能幹出這樣的事來,按理來說朱元璋怎麼也得來個興師問罪吧,但還是因為有功,也只是對他職位進行了變更,朱元璋當時是想封藍玉為梁國公的,而由這兩件事發生過,朱元璋把“梁”改為“涼”,由此可見朱元璋對藍玉的態度開始轉變。
在此後藍玉也雖有收斂,但還是依舊我行我素,不但繼續開始放任自己的行為,而且手還深向了軍權,他沒有經過朱元璋的允許,私自在軍中任命自己的親信官員,來佈置自己的勢力。而他還不知道已經有雙眼睛一直默默的盯著他,那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並不是一個耐心好的人,很快,藍玉就將要為他的行為做出代價。朱元璋考慮到藍玉的功勞破例封他為太子太傅,這是一品官職,在一般人眼裡只有做夢才能當上的官,可藍玉對這官職卻及其不滿意,竟當眾人面前大叫:“以我的功勞難道不給我太師?”。這一下好了,朱元璋實在忍不下去了,如果再忍,那他就不是朱元璋了。他終於開始亮出屠刀了。
既然已經要動手了,但還是要走了程式,總不能無緣無故的就拉出去斬了,傳出去也有失皇帝的稱號。不如就定個謀反罪吧。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藍玉謀反,告發後,朱元璋很快將藍玉抓捕起來,雖然藍玉真的沒有謀反之心,但是我朱元璋說你謀反就是謀反,誰來了都沒用,你藍玉就是謀反了。藍玉在關押到監獄期間肯定也捱過不少毒打,不然竟在監獄也能寫出長篇供詞,包括還寫出了自己謀反的動機、地點、以及時間,看來藍玉在監獄裡也當了一回演員啊。
既然招供了,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殺了,在殺掉藍玉以後,也牽連了一大批人,數字大的驚人,總人數估計有一萬五人左右,後來朱元璋為了警誡群臣,朱元璋手詔天下,並講被殺的一萬五千人全部寫入《逆臣錄》當中,也被史稱為驚動一時“藍玉案”。
-
9 # 歷史訪談
藍玉為什麼會死,其實我們從文種,韓信,周亞夫的死上面就可以看到一些影子,韓信臨死前說道:“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藍玉之死,除了其囂張跋扈,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其功高蓋主,所以藍玉必死。
藍玉(?—— 1393年),做事很有膽有謀,面臨敵人勇敢。《明史》對其評價為“饒勇略,有大將才”。自從藍玉從徵入伍依賴,每戰必勝,多次隨軍出征,屢立戰功,先後被封為永昌侯、徵虜大將軍、大將軍、涼國公。
其實朱元璋本來沒有殺藍玉的想法,並且朱元璋晚年在為太子朱標組建超一流的班底的時候,藍玉處於一個特別重要的位置,是太子朱標後面繼承大統徹底清除北元的得力干將。但是天不待人,1392年5月17日,太子朱標在因視察陝西回來之後,受到風寒而病逝。
朱標死後,對朱元璋造成了很大傷害,而朱元璋將對朱標的疼愛全部轉移到了朱標的兒子,年幼的朱允炆身上,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元璋內心很明白,朱允炆年幼,沒有戰功,魄力是遠遠不足以震撼住為太子朱標組建的班底,所以這些大將們必須在自己去世之前抹殺掉。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藍玉謀反,藍玉被以謀反罪逮捕下獄,並被剝皮實草,抄家,滅三族,並株連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員,被殺者約一萬五千人。
-
10 # 鳴沙古今
明初洪武四大案之——藍玉案
1393年涼國公藍玉被朱元璋以謀反之罪滿門抄斬。據明史記載,當時牽扯藍玉案件人數多達上萬,很多開國元老受到株連,此案即為藍玉案,為明初洪武四大案之一。
藍玉案是明洪武帝朱元璋誅殺大將藍玉並株連功臣宿將的事件, 此案也成為是繼胡惟庸案件之後又一次大範圍對開國功臣的殺戮。
藍玉的死是必然的。在徐達、常遇春等名將的光輝漸漸褪去,驍勇善戰的藍玉成長了起來,然而,如他這樣立下汗馬功勞的一代名將,卻也逃不出人生的宿命,他的人生同一個人息息相關,這個人生,他便能生,而且是世代榮華富貴,享之不盡!然而這個人死,他便萬劫不復,死無葬身之地!
這個人便是朱元璋十分看中、大力培養的接班人——太子朱標!
南征北戰,一顆冉冉升起的將星藍玉有勇有謀,能征善戰,一生立過很多功勞:
1、洪武四年(1371年), 藍玉隨徵西將軍傅友德出征四川,攻克錦裡。
2、洪武七年(1374年),藍玉又親自帶兵攻克佔領 興和,俘獲元國公貼裡密赤等59人。
3、洪武十一年(1378年),藍玉與沐英一起征討西蕃的叛變動亂。
4、捕魚兒海戰役——藍玉的人生巔峰!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藍玉率領王師15萬向北征討,大軍出大寧,進至慶州,於捕魚兒海中大破北元,此戰基本摧毀了元朝的職官體系從而使他名震天下。
自古以來,福禍相依。藍玉從少年時就追隨常遇春出征,而常遇春既是明朝的開國重臣、一代名將,也是藍玉的姐夫。因此,在戰火中成長的藍玉,受到常遇春的指點,再加上他很有指揮天賦,因此不久他即下了赫赫戰功,是一個特別能打仗,特別能立功的人,但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同樣的,他的缺點也很明顯,恃功而驕,恣意驕橫,僭越禮制,可以說他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朱元璋的底線,在讓朱元璋大開殺戒的邊緣瘋狂的試探!
一、不把朝廷命官和朝廷制度放在眼裡。前面說過,捕魚兒海戰役是藍玉的巔峰時刻,那一刻他立下不世之功,可同樣是在捕魚兒海戰役,他犯下了兩件令朱元璋說不能忍的事:
1、率兵衝關。北征回師,過喜峰口,守關將吏只是因為開關慢了一點,他就督兵沖毀關口,長驅直入。
2、逼奸元主妃。 藍玉在捕魚兒海擊潰北元軍隊,俘獲元主次子地保奴、元主妃、公主等百餘人、官屬數千人、部眾7萬多人。這本來是一大功勞,誰知有人報告朱元璋,說他與被俘的元主妃有姦情。
鑑於藍玉剛剛立下大功,朱元璋隱忍不發,只是把藍玉的梁國公改成了涼國公,算是稍作懲罰,並加以告誡,但是藍玉並沒有引以為戒。
二、豢養義子,獨斷擅權。藍玉不顧朱元璋公佈的鐵榜,放縱莊奴、養子,搶佔民田。御史追究,反被他趕走。他還擅自升降將校,這和胡惟庸在朝廷攬職官生殺予奪之權一樣,是朱元璋不能容忍的。
尤其是豢養義子,據說當時藍玉有義子千人,而且整日為非作歹,要知道,朱元璋打天下,就是靠著許多義子,現在藍玉養這麼多義子是要造反嗎?!
三、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前面說過,藍玉一生的命運是與太子朱標緊密相連的,朱元璋為兒子朱標組建當時明朝超一流的武人集團班底,以做為兒子繼承大統,徹底清除北元而預備,然而太子朱標的英年早逝卻改變了這一切,朱標死了,朱標太子的武人集團班底必須要被屠戮乾淨,是全部!
所以說,藍玉的死是必然的!
-
11 # 歷史君歸去來兮
元末明初,一代名將藍玉叱吒風雲,一生戰功赫赫,最終落得被扒皮的悲慘下場,不得不說,武將的悲劇莫過於此了。
那麼我們的問題來了:
藍玉私養兵馬、對皇妃施暴都平安無事,卻為什麼因為收義子被朱元璋除掉呢?
本文歷史君將為你全方面解答這個有趣的問題,請聽歷史君娓娓道來!≥▽≤
藍玉的雕像
藍玉,明朝洪武年間最後一位以“出其不意”聞名於天下的開國將軍。
在常遇春、徐達、李文忠等強悍武將還年輕的時候,藍玉只能充當副手,根本當不上大將軍。^0^
朱元璋稱孤道寡之後,當初的那幫開國武將,要麼被殺,要麼回到家中養老,這時一直混跡于軍營當中充當副手的藍玉開始受到朱元璋的重用。
一戰成名,被朱元璋譽為“漢之衛青,唐之李靖。”這個評價已經非常高了。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朱元璋召見藍玉,將統領十五萬大軍的帥印交予藍玉,同時跟藍玉說了一句話:“倍道前進,直抵虜廷,肅清沙漠,在此一舉!”≥▽≤
朱元璋的意思很明顯:“能不能夠一舉將北元朝廷打散,就看你的了,藍玉!”
這時的藍玉心裡肯定百感交加,自己跟著姐夫常遇春打了那麼多年的仗,一直沒有親自統領過十五萬大軍,可是這一次自己竟然統領了十五萬大軍,而且還被朱元璋給予重任,打垮元朝政府。
藍玉出征之後,派出將領先行一步,前往荒漠打探訊息,確定了元朝政府的所在地在捕魚兒海,當機立斷率領大軍撲向捕魚兒海。
當大軍進發到離捕魚兒海僅剩四十里左右的百眼井時,不少將領出現了疑問,如果說敵軍在捕魚兒海,那麼這裡多多少少都會留下一點痕跡才對,可是這裡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難道是情報有誤嗎?^0^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藍玉思考情報到底有沒有問題的時候,將領郭英向藍玉報告,食物不多了,如果繼續挺進找不到敵人的話,回來的路上可就不一定有糧食吃了,到時候敵人一旦出現,士兵沒有鬥志,那可就慘了。
擺在藍玉面前的有兩條路,第一條路是冒著風險繼續挺進,第二條路是保險起見,撤兵。
藍玉不想撤兵,同時也想撤兵。他明白自己如果繼續挺進,出現意外,全軍覆滅的話,那麼自己肯定是千夫所指,千古罪人!≥▽≤
如果說自己撤兵,這十五萬大軍的性命能保得住,但是自己第一次率領十五萬大軍出征,朱元璋對自己給予厚望,自己就領著這十五萬大軍到沙漠裡轉一圈就回來,估計這輩子朱元璋都不會再重用自己,也不會看得起自己。
在這時,藍玉很有可能想起了自己與姐夫常遇春作戰的經歷,常遇春向來是出其不意,兵貴神速。
現如今自己率領著十五萬大軍,後勤沒有保障,在元朝最高統治者看來自己不可能會深入大漠。既然元朝最高統治者認為自己不可能會深入大漠,那麼自己就要出其不意,深入大漠。^0^
藍玉不顧將領反對,繼續進軍,事實證明藍玉是對的,此時北元的最高統治者正在與貴族們喝酒享樂,認定了藍玉不會來。
藍玉率領著十五萬大軍到達北元最高統治者的營陣前時,十五大軍像餓狼一樣全部撲向北元最高統治者的營陣。
由於北元最高統治者並沒有做出高效率的防守,當十五萬大軍撲入營陣內衝殺時,根本做不出有效的防守工作。≥▽≤
十五萬大軍如入無人之境,隨意衝殺。在營帳內的北元最高統治者自知已經無力迴天,保命要緊,只能帶著自己的長子、丞相以及十幾個人衝殺出營陣逃命。
這下北元徹底完了,連最後的本錢都被藍玉給摧毀。捕魚兒海一戰,藍玉俘虜士兵七萬多人,牛羊十多萬頭,還繳獲了元朝皇帝用了上百年的傳國玉璽。
朱元璋收到藍玉大獲全勝的訊息時,忍耐不住心中的喜悅,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大喊:“藍玉就是我的仲卿,藥師啊!”仲卿是漢朝時的大將軍衛青,藥師是唐朝時的大將軍李靖。^0^
然而,班師途中不知道藍玉哪根筋抽了,竟然侮辱北元皇帝的妃子。
這位妃子性情剛烈,被藍玉侮辱後,感到對不起北元皇帝,上吊自殺。
當藍玉侮辱北元皇帝妃子的訊息傳到朱元璋的耳中時,朱元璋怒不可赦,沒想到藍玉竟然敢幹出這樣的事情。≥▽≤
朱元璋之所以大發雷霆,是因為藍玉侮辱的女人是北元皇帝的妃子,違背了朱元璋民族共處的和平政策,很容易觸發亂子。
令朱元璋更加生氣的事情還在後頭。
藍玉班師回朝回到喜峰關下時,當時已經是黑夜,開城門的官員可能是開慢了一點,藍玉呢?他竟然率領著大軍直接攻城,破城而入,這在漫漫歷史上都難得一見啊!^0^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藍玉破城而入後,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得意洋洋。
朱元璋本來想封藍玉為梁國公,但是看到他如此胡作非為,便將“梁”字改為“涼”字,封為涼國公,還在賜給他的丹書鐵捲上刻上他的罪過過,以便提醒他。
然而,藍玉自持自己會打仗,非但沒有改過,反而愈發囂張。≥▽≤
藍玉一手摧毀北元殘餘勢力,朱元璋感覺單單一個涼國公體現不出他的貢獻,乾脆破例直接將他封為太子太傅,成為從一品官員吧!
太傅負責教武,太師負責教文,可能是藍玉覺得朱元璋看不起他,竟然敢當眾抱怨皇命,“以我的功勞難道不能夠勝任太師嗎?”^0^
這要是換一般人,早就死百八十遍了。
藍玉養了一大群的家僕,這些僕人仗著主人藍玉身居高位,聲名顯赫,在當地胡作非為,成為了當地的黑惡勢力,百姓苦不堪言。
由於藍玉,沒有人敢管他們,藍玉知道自己僕人的所作所為,非但沒有制止,反而還縱容。
藍玉家僕在當地的所作所為傳到朝廷中後,朱元璋派出官員前往調查。
令朱元璋沒有想到,藍玉竟然敢將調查的官員趕了回來,朱元璋越來越覺得藍玉很有可能會控制不住。≥▽≤
藍玉除了養一大堆家僕之外,還養了一大堆的義子。這些義子基本上都在軍營當中擔任要職。
有一次朱元璋與藍玉議事,藍玉身後有十幾名將領,朱元璋命令這十幾名將領退下。可是這十幾名將領低著頭,彷彿沒有聽到朱元璋的命令一樣。^0^
朱元璋納悶了,以為他們真的沒有聽到,再次下令,他們還是沒有動,朱元璋再次下令,他們還是沒有動,連續下了三次命令的朱元璋徹底蒙圈了,看著藍玉。
藍玉意識到朱元璋的意思,用手一揮,示意身後的那十幾名將領退下,那十幾名將領才退下。藍玉此舉,讓朱元璋感覺到他的威脅不是一般的大。
很多人都以為藍玉死因是私養義子,其實不是的!真實原因其實是太子朱標之死。
藍玉案爆發的時間是在洪武二十六年二月,朱標去世的時間是在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僅相隔不到一年。≥▽≤
藍玉在洪武二十一年剷除北元的最後殘餘勢力後,他基本上已經沒有了任何的用處。
當時的北元已經不是草原的霸主,草原上分別有三股勢力,一股是瓦剌部落,一股是兀良哈部落,一股是韃靼部落,這三股勢力誰都不服誰,你爭我打,朱元璋經常故意挑撥他們三個的關係,他們三個哪一個都打不過明朝。
簡單來說,從從洪武二十一年開始,藍玉對朱元璋而言已經沒有了任何的用處,但是為什麼朱元璋要縱容他整整五年呢?這一切要考慮到他跟太子朱標的關係以及他的這個人。
常遇春的妻子是藍玉的姐姐,而常玉春的女兒是太子朱標的妃子,多多少少藍玉也算是跟朱標有一點點親戚關係。
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藍玉極為擁護朱標,跟朱標感情深厚,時不時就坐在一起說說話。^0^
根據史書記載,藍玉跟朱標在一起時,從未有過一次僭越的行為,說明他這個人雖然囂張,但是卻從心底裡尊重朱標,可以為朱標所用。
有的人或許會說,說不定這是藍玉故意的呢?根據藍玉多次的作死行為就可以看出藍玉完完全全就是個粗人,他沒有任何心機,只是知道自己厲害,所以胡來,這一點朱元璋也清楚。≥▽≤
而且藍玉在朝中沒有任何勢力,他的勢力僅僅限於軍中,朝中都是朱標的勢力,他如果不為朱標所用,朱標可以聯合邊境藩王以及大陸勢力,兩面夾擊,輕易剿滅他。
來來來,歷史君在這裡簡單總結一下:
藍玉縱使囂張跋扈,有多次的不法行為。但只要朱標在,他就不可能能夠霍亂明朝,這就是朱元璋一直不殺他這個“廢物”的原因。
但是隨著朱標去世,年輕的朱標長子朱允炆繼位,原先朱元璋佈下的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朱元璋必須重新佈局,而藍玉是必須要拆掉的一顆棋子。
朱標鎮得住他,年輕朱允炆肯定鎮不住他!只會令他更加的囂張跋扈。身為武將囂張跋扈,有很大的可能會居功自傲,感覺自己天下第一,到時候造反的感覺就來了,朱元璋不得不除掉他。對此,你怎麼看呢?^0^
一起探索歷史的世界,收穫更多有趣又好玩的知識吧≥▽≤
-
12 # 蕭欽鈞
李善長傅友德湯和馮勝誰囂張跋扈?不都得死在朱元璋前頭,甚至有的全家死得整整齊齊,太子都要跳河自殺?當藍玉不自重,破壞徐達自我犧牲佈下的局,悍然發動捕魚兒海犯下殺害狡兔大罪,就註定了他們有一個算一個,全部得走狗烹。
回覆列表
我個人認為,即使藍玉不囂張跋扈,他的下場也不會好到哪裡去,早晚會被幹掉。我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朱元璋大肆誅殺功臣的動機。朱元璋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沒有精神病,也沒有殺人的愛好,他大肆誅殺功臣的轉折點是太子朱標的去世。也許是由於對太子朱標太過於厚愛,也有可能是朱元璋確實覺得找到了合適的繼承人,使朱元璋沒有把皇位傳給別的皇子,而是選擇了皇太孫朱允文。朱標是朱元璋的嫡長子,按照儲君培養多年,且深受文武大臣的愛戴,能壓的住陣。但朱允文就完全不行了,他沒有掌握這些功臣能將的資歷和實力,因此朱元璋對這些手握大權且有能力的將領十分忌憚,怕他們造反。
二、藍玉的性格也導致了他的悲劇。藍玉是一個粗人,我說的粗人並不是說他沒文化,而是他做事比較粗糙,政治水平太低。他在陪同馮勝攻打遼東時,就曾在酒宴上砍傷了投降的北元將領納哈初,差點導致了北元降兵復叛。他在徵北元得勝回來時,還強暴了北元的太子妃,北元太子妃自盡而亡,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違背了朱元璋的民族政策。在進入紫荊關時,由於天黑關了城門,守將開門遲了,便縱兵攻打關口,實在是太過囂張跋扈。這直接導致朱元璋將對藍玉的封號,從“梁國公”改為“涼國公”,代表著朱元璋對藍玉態度的轉變。此後,藍玉因不滿封賞,還大肆買賣官位,培植自己的勢力,這就是典型的作死。
三、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多數的古人都逃不過這個命運。畢竟天下太平了,皇位還是留在老朱家比較合適,一些不穩定因素還是儘早清理的好,雖然不太地道,但也沒有辦法,誰讓你太能打還不好管,我想這也許也是朱元璋當時的想法之一。也許只有把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封到各地去做藩王,才能讓朱元璋放心,就算是藩王造反了,皇位畢竟也還是姓朱嘛。事實也證明,他的兒子確實是造反了,也確實是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