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這些歷史要讀

    國本之爭影響更為巨大,對明朝的危害也更大,可以說是致命的。

    其實,嘉靖和萬曆兩位皇帝,本來前期都是很有作為的君主,也很有潛質。就是大禮儀之爭和國本之爭,讓他們開始厭倦朝臣、厭倦朝政。但相比之下,國本之爭所產生的影響,更為嚴重,危害也更大。

    嘉靖年間的大禮儀之爭,表面上是以藩王身份繼承皇位的嘉靖,為了給自己的生父追封皇帝,而不惜與群臣反目。但其實質卻是皇帝想借此打壓文官集團勢力,爭奪首輔權利的一次政治行動。

    最終,嘉靖皇帝利用中下級官員,成功絆倒楊廷和等舊臣。大禮儀之爭雖然造成了明朝政局的動盪,導致明朝政治出現斷層,使君臣關係進一步惡化。但並沒有對明朝後續的發展產生了致命的危害。

    相反,嘉靖後期還湧現出了一大批名臣悍將,比如張居正、徐階、高拱、戚繼光、俞大猷等。他們共同將明朝帶進輝煌的名臣時代,開啟了王朝最後的輝煌!

    而國本之爭,對大明的打擊可以說是致命的。古往今來,“太子儲君,為國之根本”,關係到國家未來。

    國本之爭歷時十五年之久,最終以萬曆皇帝做出讓步而告終,之後圍繞太子和福王之間,還斷斷續續有鬥爭,還引發了明末三大案。

    其實,此次爭端沒有贏家,只有輸家,輸的就是大明。因為,爭端不僅激化了萬曆皇帝與群臣的矛盾,造成皇權極大的被削弱,最終導致萬曆無心理政,消極怠工。

    此後,萬曆對內閣、各地機構缺官、買官賣官等現象視而不見,聽任自如;對百姓疾苦和各地天災不聞不問,不加安撫。萬曆皇帝反而大興斂財之道。導致明朝萬曆中興的太平局面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就是朝政混亂、各地官府無所作為,大量的礦監、稅監激起民變……

    大明國內的混亂,最終讓關外的建州女真有機可乘,最終在薩爾滸之戰中消滅明朝邊軍主力,關外局勢從此崩潰……

    更可怕的是,國本之爭讓明朝後續的儲君得不到該有的培養和保護,導致明光宗和明熹宗都成了毫無作為的君王,執政能力太差。為日後的東林黨和閹黨鬥爭的失控埋下了伏筆。可以說,是國本之爭最終葬送了明朝的國運!

  • 2 # 北疆同心聊歷史

    大禮議之爭,發生在明武宗崩前指定的興獻王世子繼承皇位後,如何按禮法對待其生身父母和武宗的問題之爭。這場爭議以皇帝的勝利以告終,但它帶來的傷害卻不小。最大的傷害是:多數臣子們受到傷害和打擊後,開始明哲保身、見風使舵、逢迎君主,不再以國事為根本,而開始私下結黨,黨同伐異。朝政越發庸闇;爭國本發生在萬曆時期,為誰為太子而爭論。結果是臣子勝利。但造成的結果是:君臣離心離德,臣下結黨更甚!甚至不以國事為重,而只尚空談,少務實際。此時的明朝己日趨未落,後金興起,東北不寧。此時內鬥加劇,無異於自絕;如果一定要分哪件事對明朝國運傷害大,還真不好講:從朝綱風氣大大敗壞於嘉靖的大禮議爭議的表現看,這是明的“內傷”!並日益加劇;從黨爭激增,內鬥加劇,進而使外敵崛起,內部各階層矛盾加大。並在幾十年後的崇禎時天災人禍一齊迸發使明朝滅亡來看爭國本遺害無窮。總之,在沒有新的血液注入衰老的大明的肌體情況下,君臣失和、朝綱不振、黨同伐異、不思進取……會加速其崩潰。而上述兩件事都起到了這樣的作用!

  • 3 # 化史成詩

    根據題主所問,我開宗明義:"爭國本"事件影響更大。為何? "大禮儀"事件影響是從正德年間到嘉靖年間,即是明武宗到明世宗。記得歷史書上有寫,這事件是一場新舊政治勢力的較量 ,標誌著明代皇權從武宗完全流向世宗,明武宗時代結束,嘉靖改革時代帶來。 而大禮儀拉開了明代改革的序幕,楊延和集團的徹底垮臺和張璁等"大禮新貴"的崛起使嘉靖政治進入全方位的變革創新時代。 而"爭國本"事件的影響是最大的,他影響的是整個明朝。其一:直接導致了"妖書案"和"明末三大案",使大明進一步衰落。其二:這事件中,和萬曆皇帝抗爭的一批儒士大夫,後來成了東林黨,間接引發了明末幾十年的黨爭。 其三:這事件中導致明神宗不理朝政,以至於對內閣,地方官員管理不至,給明末政治的正常執行造成破壞。這三件,件件動搖著明朝的根基,大大削弱明朝的力量,是導致大明王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 4 # 饞嘴肥貓鏟史官

    有明一朝,嘉靖是最後一位運用政治手腕把群臣玩弄於股掌之間的皇帝,而萬曆的政治智慧和決斷能力與嘉靖相比,簡直是不堪一提,有天壤之別。

    嘉靖之大禮議,萬曆之爭國本。實質上,爭的是在明朝這個皇權制國家中,內廷與外廷,皇權與士權,君臣間的權力分配關係。也就是,誰能夠執掌規則的解釋和執行。

    我們把這個兩件事情的過程敘述一下,並逐步分析在事情的發展過程中,君臣間的激烈鬥爭。著重說說嘉靖。以前,我從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的角度解讀過嘉靖,今天從真實歷史出發來做一番解讀。

    開始:

    大禮議,議的是禮,什麼禮呢?皇統帝系的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的實質是皇族按照血緣關係分配國家權力,建立世襲統治。始於夏,立於商,成於周,傳於千秋。

    按照周法,宗族中分大宗和小宗。周王為天子,是天下大宗。天子的嫡長子為儲君,其他兒子分封為諸侯。對天子而言,諸侯是小宗,而在諸侯的封國內,卻是大宗。

    諸侯的嫡長子是繼承人,而他其他兒子分封為卿大夫,各領采邑。同理,對諸侯而言,卿大夫是小宗,但在卿大夫的采邑內卻是大宗。

    從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

    因此,嫡長子總是不同等級的大宗。而嫡長子繼承製,則是宗法制的核心,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原則。

    但是總有特殊情況發生,單一的嫡長子繼承製就難以解決這些特殊情況,所以必須要有備用策略。   

    一、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若無嫡子,則由庶長子繼承皇位,其生母被尊加皇太后封號,而駕崩的皇帝正妻,也被尊加皇太后封號。   

    二、兄終弟及

    有時候皇帝的嫡長子尚幼,難以肩負起國家重任,為了避免政局不穩,所以也會有兄終弟及的情況。也是為了穩定皇家統治,避免發生內亂。

    商朝時,兩種制度並用,宋朝初期時也莫名其妙地採用過。

    帝繫世代相傳,就是皇統。開國君王打下江山,開基創業,這就是“祖產”。無論用怎樣的繼承方式,必須要有血緣關係來維持。

    嘉靖當皇帝合法嗎?當然是合理合法的。

    當年,明憲宗專寵萬貴妃,萬貴妃獨掌後宮,殘害有孕宮中的嬪妃宮女。後來憲宗孝宗父子相認,孝宗被立為太子。明武宗朱厚照無子,孝宗絕嗣,而三代以內皇家族譜,只有朱厚熜符合繼位的法統。

    因此,嘉靖繼承大統雖然特殊,但兄終弟及,以倫序立,這沒有問題,完全符合“皇室遺產繼承法”。比老祖宗朱棣要合法得多。

    朱厚熜繼承皇帝位,那是有正規檔案的。

    一、《皇明祖訓》

    《皇明祖訓》中規定:“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

    (這是明朝的祖訓,朱元璋的。本來咱沒有教育那些三無明粉的法定義務,但為了避免他們瞎扯什麼“守國門、死社稷”的狗屁祖訓,導致犯下矯詔的不赦重罪,連累家人陪他一齊去菜市口伏法,所以有必要說一下)  

    二、《武宗遺詔》

    朱厚照留有遺詔:“夫死生常理,古今人所不免,惟在繼統得人,宗社生民有賴。吾雖棄世,亦復奚憾焉!皇考孝宗皇帝親弟興獻王長子厚熜聰明仁孝,德器夙成,倫序當立,已遵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告於宗廟,請於慈壽皇太后與內外文武群臣合謀同辭,即日遣官迎取來京,嗣皇帝位。”  

    三、太后懿旨 

    明武宗之母慈壽皇太后頒發的懿旨:“皇帝寢疾彌留,已迎取興獻王長子厚熜來京,嗣皇帝位,一應事務俱待嗣君至日處分。”

    既然合情合理又合法,“大禮議”又是怎麼回事呢?

    即使有這麼硬的檔案,嘉靖上位也依然一波三折。

    入門之爭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駕崩,由司禮監、皇室和朝廷代表組成的使團前往安陸,朱厚熜以興王的身份接見了使團,受太后詔,接受諸臣行禮,前往北京。

    到達北京城外的良鄉,雙方發生了衝突。根據當時的首輔楊廷和的安排,要禮部用太子的禮儀迎接朱厚熜,由東華門入,居文華殿。

    分析:如果沒有認真分析,就著了大臣們的道了。從東華門入,是按照迎接太子的禮儀,那你就不是皇帝,是太子。是太子,就要認爹,等於是過繼給了孝宗皇帝。就必須要有認爹的這套禮儀過程,就要辦過繼手續。辦這些手續幹嘛?就是讓你的繼承合法化。

    但是問題來了,需要用辦手續的方式來證明合法,那你原本是合法還是不合法呢?

    朱厚熜雖然年少,但政治思想十分敏銳。當即拒絕,對其右長史袁宗皋說:“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我是來當皇帝的,不是來辦手續的。

    雙方互不妥協,最後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箋勸進,朱厚熜在郊外受箋,從大明門入,隨即在奉天殿即位。

    這是嘉靖的第一次勝利。嘉靖是有底氣的,這事愛辦不辦,不辦我回家去。大不過,我繼續當我的藩王,你朝廷試一試讓我回家?政局馬上就是一片混亂。

    為什麼皇太后和群臣會屈服?太后肯定會讓步,嘉靖上位,她仍然是太后。群臣也不能不讓步,因為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這個責任是很恐怖的。

    大禮議之爭

    正德十六年5月27日,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

    但是,皇帝沒那麼好當。孝武舊臣給了嘉靖一個下馬威:

    “當是時,廷和先後封還御批者四,執奏幾三十疏,帝常忽忽有所恨”

    即位不久,嘉靖帝與楊廷和、毛澄為首的武宗舊臣們之間關於以誰為嘉靖帝皇考,以及嘉靖帝生父尊號的皇統問題發生了長達三年半的大禮議之爭。

    嘉靖很不樂意認爹,開始採取的是想逐步分化對方的方式,但毫無收效。

    毛澄,弘治六年進士第一,與楊廷和等人都是朝中德高望重的大臣。皇帝派太監給毛澄磕頭,給他金子。但毛澄不予理會,反而要求辭職“抗疏引疾至五六上”。

    嘉靖皇帝不同意他辭職,“帝輒慰留不允”。

    但嘉靖可不是善茬,他另有辦法。滿朝大臣,難道都穿一條褲子?先帝駕崩,新君初立,這是變局,而想透過這個變局改變自己政治地位的必然大有人在。

    張璁就是這樣的人。

    張璁上疏站在嘉靖這一邊,後面跟著支援嘉靖議禮觀的官員也逐漸多了起來,雖然其中多中下層官僚,嘉靖卻發現了其中巨大的機會,堅定了議禮的信心。因為他發現,自己手中有個大殺器――只有明朝皇帝才能擁有對《皇明祖訓》的條文最終闡釋權。

    他既是運動員,還是個裁判員,能立於不敗之地!

    爭論到底誰是爹?

    就這事嗎?沒那麼簡單。咱們看看參與大禮議之爭的各路神仙真正的的政治訴求和利益。 

    楊廷和為首的舊臣們:

    觀點:孝宗是爹。

    利益:維護孝武兩朝舊臣們的原有利益,保持舊臣們原有的政治地位。

    追求:君弱臣強   

    以張璁為代表的新貴們:

    觀點:興獻王是爹

    利益:維護嘉靖,處理好君臣關係,改變個人政治地位。

    追求:打破舊有政治格局,革故鼎新。

    張太后:

    觀點:孝宗是爹

    利益:維護孝武兩朝原有利益,保持原有政治地位。

    追求:自己在後宮的地位穩固。   

    嘉靖帝:

    觀點:我親爹是爹

    利益:維護自身的政治地位及合法性。改變舊有的政治格局。

    追求:打造“君強臣弱”格局。

    原來,誰是爹有這麼重要啊!何止是重要,簡直太重要了。按照前文說的那個宗法制度裡得大宗小宗的問題來看:

    嘉靖是憲宗庶子朱祐杬的嫡長子,他家這一系他是大宗,但相對於明孝宗和明武宗一系來說,他是小宗,是外藩。

    但是,只要大家公認,孝宗武宗這一系的“絕嗣”了,那麼,這個“大宗”就沒有了。嘉靖登基,他所在的“小宗”就成為了“大宗”,天下大宗。嘉靖就由藩變帝、由臣變君了!

    大家明白了嗎?

    楊廷和這群老臣們為什麼千方百計地讓嘉靖認爹,辦過繼手續,就是繼續維持原有的“大宗”的血脈。   

    楊廷和、張太后為首的“繼嗣派”對《皇明祖訓》這樣解釋:

    張太后是大宗嫡母,嫡母的兒子可立,外藩是庶出。不辦這個過繼手續,就不合祖訓,若登基,就等同於大明亡了。  

    嘉靖、張璁為首的“繼統派”是這樣解釋《皇明祖訓》的:

    原孝武一系大宗已絕,興獻王一系已經成為大宗了,嘉靖為嫡母蔣氏所生,是興獻王的嫡子,兄終弟及,完全合乎皇統,不需要辦過繼手續。

    嘉靖登基,皇統未更,帝系已變。“繼嗣派”的觀點是:父死子繼合法,親終弟及為合法,藩王入統為非禮。 也就是“帝系變更”是非禮的。

    嘉靖要論的就是這個“禮”。因為楊廷和“繼嗣派”的理論從邏輯上有巨大的漏洞。

    1、《武宗遺詔》已經承認了武宗無子絕嗣的事實,但沒有提及繼嗣,只說“兄終弟及”。

    2、漢哀帝和宋英宗情況不同。漢哀帝和宋英宗在做皇帝之前就完成了過繼手續,當過太子。他們繼位是來自於父皇的聖旨。而嘉靖是透過“倫序當立”而繼承大統的,與漢宋的情況不同。(明白嘉靖入門之爭有多重要了吧)

    3、認爹不合天道理法。 

    明孝宗去世以後,嘉靖才出生,若為父子,難道是明孝宗於陰間得子?這不是悖逆天道嗎?

    若認爹,嘉靖為君,親生父母為臣,母見子須行臣禮,這不是有違孝道嗎?

    嘉靖是興獻王的獨子,“長子不得為人後”,若認爹,豈不有違人倫嗎?

    “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禮部提出繼嗣時,嘉靖已是君主,以臣脅君, 豈不是有違禮法嗎?  

    “帝系變更”如果非禮,那燕王朱棣造反當然是非禮,既然燕王帝系皆不合禮,那麼大家去尋訪建文帝的後人“嗣皇帝位”去吧?

    所以,嘉靖正是靠著自己繼位獨一無二的種種特殊性,擊敗了諸臣,取得“大禮議”最終勝利!   

    嘉靖三年春夏之交,經筵講官楊慎等率國子監生二百餘人在左順門大哭,自言:“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義死節,正在今日!”

    大學士楊一清奏:“大明社稷危矣!”

    “上大怒,命逮五品以下員外郎馬理等一百三十四人悉下詔獄,拷訊四品以上及司務等官姑令待罪。”――《明世宗實錄》

    即然已佔上風,嘉靖也不怕你這些大臣們耍賴皮。

    就這樣,大禮議從動口開始,而以動手結束。

    大禮議之爭獲勝,嘉靖已樹立皇權威嚴,乘勝追擊。而一些大臣見風使舵,轉向嘉靖,又有了“祔廟”、“移陵”之議。

    以張璁、桂萼、席書為首的議禮新貴,又反對“袝廟移陵”,但大勢已去,先前做了嘉靖擊敗楊廷和等人的馬前卒,現在勢力大減,哪能翻了天?收拾楊廷和有辦法,收拾你個張璁更不在話下。嚴嵩就冒出來了。

    嘉靖追尊生父為興獻帝,後又加封為獻皇帝、生母為興國皇太后,改稱明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

    “ ‘大禮’之議,楊廷和為之倡,舉朝翕然同聲,大抵本宋司馬光、程頤《濮園議》 。然英宗長育宮中,名稱素定,而世宗奉詔嗣位,承武宗後,事勢各殊。諸臣徒見先賢大儒成說可據,求無得罪天下後世,而未暇為世宗熟計審處,準酌情理,以求至當。爭之愈力,失之愈深,惜夫。 ”――《明史·張璁傳》

    總結:

    透過“大禮議”之爭,嘉靖帝迅速成長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收回了皇權,悟出了“馭臣之術”。從此他長袖善舞,施展手段,玩弄諸臣於股掌之間。

    而萬曆皇帝的“國本之爭”卻遠遠達不到嘉靖的謀略和水平,被動應付,左支右絀,終落了下風,他的心機和手段實在差得太遠。

  • 5 # 毛劍傑

    大禮議是指發生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到嘉靖三年(1524年)間的一場皇統問題上的政治爭論,原因是明世宗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為其改換父母的問題所引起,是明朝歷史第二次小宗入大宗的事件。大禮議的核心是明世宗能否改換父母的重大爭論,即對明武宗遺詔如何詮釋的問題。同時也是嘉靖皇帝新登基,皇帝的權力與異楊廷為代表的臣子的權力之爭。

    大禮議事件持續了三年。嘉靖以藩王繼承皇位,登記之初並未掌握全部皇權。所以不是簡單的禮儀之爭,而是一場激烈的政治鬥爭,即皇權與文官集團鬥爭、以及新舊政治勢力的較量,在大禮議中,張璁等人與楊廷和集團進行著不屈不撓的抗爭,使得他們贏得了皇帝的信任。

    嘉靖皇帝和張璁在大禮議中一步步的勝利和楊廷和集團一步步的失敗,其實就是嘉靖一點點地獲得皇權和明代政治秩序一步步地恢復。大禮議拉開了明代改革的序幕,楊廷和集團的徹底垮臺和張璁等“大禮新貴”的崛起使清除弊政成為可能,嘉靖政治也因此進入全方位的變革創新時代。

    然而另一方面,楊廷等人的失敗,被削官為民,中斷了楊廷和在明武宗去世之後推行的政治和經濟改革。皇權的加強,也使得朝廷中諂媚阿上之風盛行,政風日益敗壞。明世宗嘉靖日益腐化世宗日漸腐化,大肆興建、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又好長生不老之術,嘉靖十七年後,內閣十四個輔臣中,如徐階、顧鼎臣、嚴訥、夏言、郭樸、嚴嵩、袁煒、高拱、李春芳等,有九人是透過撰寫道教的青詞起家的。

    爭國本,是明朝明神宗萬曆冊立太子的問題,當時有兩派分別擁護皇長子朱常洛與福王朱常洵(鄭貴妃所生)爭奪太子之位。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冊立長子為太子的原則,大多擁戴皇長子朱常洛,嚮明神宗建議立長子為太子,然而明神宗不喜歡宮女所生的朱常洛,卻加倍寵愛鄭貴妃,並且有意立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卻受到大臣與慈聖皇太后極力反對。

    國本之爭長達15年之久。因為眾臣一致反對冊立朱常洵為太子,萬曆皇帝因此倦怠朝政,常年不理朝政,但是最後還是妥協了,冊立了長子朱常洛為太子。而朱常洵被封為福王。但是福王遲遲不離京就任藩王。

    國本之爭對萬曆政局乃至明朝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首先是造成皇權事實上的下降。明神宗不理朝政,以至於最後對內閣、地方官員的缺官現象視而不見,給晚明政治的正常執行造成極大的破壞,而他又大興斂財之道,派用的礦監、稅監為害百姓,以致激起民變。其次,國本之爭是使得明末形成了黨爭的重要原因之一。明神宗對於儲位的模糊態度,使得官場乃至地方的人,妄加揣測,政局混亂,出現宣、昆、齊、楚、浙五黨和東林黨兩大派明爭暗鬥。之後的東林黨與閹黨黨爭,使得晚明政治混亂不堪,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 6 # 沉墨I方之城

    一個是為死去的爹要待遇,一個是為活的這兒子要地位。你說是死的重要是還是活的重要?

    大禮儀事件

    正德十六年,武宗朱厚照駕崩了,但是他沒有兒子繼承皇位,於是異地藩王朱厚煾白撿了皇帝來坐,雖然是天下掉餡餅,可還是一波三折。

    首先就是入門的問題,其實很簡單,朝廷和太后按照太子之禮迎朱厚煾繼承明武宗朱厚照法統登皇帝位,按禮法,太子入宮需走東華門,居住在文華殿。

    朱厚煾可不是一般人,能被一堆藩王裡面選出來繼任皇帝位,肯定智商是夠用了,朱厚煾非常聰明的意識到了朝廷和太后的意思,這是讓他來繼承孝宗的血統,繼承武宗的法統,此時自己只是個太子身份。

    朱厚煾不幹了,直接懟了回去,我是來繼承皇帝位的,不是來當太子的;既然是皇帝,那我就應該走大明門,住奉天殿。他的意思也很明確,是朝廷和太后選我來做皇帝的,不是做太子,要不,你們就另選其他人吧,我還是回我的興陸當藩王。

    這入門的問題其實就是後面大禮儀事件的開端,也是整個事件的癥結所在。

    以當時內閣首輔楊廷和為首的朝廷百官只能接受了朱厚煾走大明門,入奉天殿。朱厚煾順利登基稱帝,史稱嘉靖。

    嘉靖登基後,想給自己的爹爭個名份,追諡個皇帝號,入太廟,享祭祀。這下群臣是堅決不同意了,這裡面涉及一個法統問題。

    大明自朱元璋開國建朝,明確的規定皇位傳承的法統制度,他頒佈的《皇明祖訓》規定:“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

    這意思很明確了,皇帝有兒子,必須立嫡子為皇帝,沒有了兒子,那麼皇帝就從自己的親弟弟裡面選年長的當皇帝。

    朱厚煾算是朱厚照的堂弟,如果嘉靖皇帝要把自己的爹上個皇帝諡號,入太廟,那麼這大明的傳統法統就變了,也就成了異地藩王登基,而大明的正宗血緣法統斷絕。

    嘉靖皇帝不愧是大明最聰明的皇帝,也正好太后駕崩,他應用各種政治手腕還是順利的辦成了這件事兒。

    大禮儀事件雖然是嘉靖大獲全勝,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但是對整個大明的國祚和影響其實是有限的,無論是嫡出,庶出來當皇帝,畢竟後來皇帝位的傳承還是從朱厚煾這一支傳下去的,其實無非是太廟裡多了個木牌子而已。

    爭國本

    嘉靖的孫子萬曆皇帝同樣遇到了和他爺爺一樣關乎法統傳承的問題,史稱爭國本。

    萬曆登基後,皇后無子,他的第一個兒子是偷腥王姓宮女所生,是為皇長子朱常洛,但是萬曆並不喜歡王氏,如果不是自己的親媽李太后逼迫,甚至都沒有給王氏一個嬪妃的封號,萬曆更喜歡鄭貴妃,和鄭貴妃生的兒子朱常洛。

    由於沒有嫡子,無法確立太子,萬曆皇帝就打算廢掉皇后,立鄭貴妃為皇后,名正言順的立朱常洵為太子,這算盤打得精,但是皇后非常的賢德,又深得李太后喜愛,想廢后基本不可能,那就等皇后死吧,那就更沒譜了,皇后的命比萬曆的都長。

    拖,萬曆使出殺手鐧。

    但是朝中大臣不答應啊,這大明的江山傳承很重要,都什麼時候了,還不確定太子,難道要等你爺爺的故事重演,等藩王入京嗎?於是關於立皇長子奏章鋪天蓋地,萬曆開始還解釋,說什麼皇后嫡子什麼的,萬一要是皇后生下兒子了呢,這就是哄鬼了,皇后都多大歲數了,還能生兒子?

    經過十幾年的爭鬥,其中鬥掉了幾任內閣首輔,萬曆皇帝實在架不住了,終於立了皇長子朱常洵為皇帝,萬曆年間的爭國本事件才落下帷幕。

    爭國本事件的本質就是確定大明王朝合法繼承者的法統問題,而這個位置的不確定,傷害最大的是國之根本太子朱常洛,他沒有得到皇帝的足夠重視,以及系統的學習,在未來的皇帝崗位上幹得並不是很出色。

    當然,爭國本事件更是間接的導致了明萬曆年間的朝中黨爭升級,甚至萬曆皇帝后期的惰政原因其實就是爭國本事件令萬曆心力交瘁,朝中又黨爭激烈,加上萬歷身體有疾,把張居正積攢下來的政治本錢揮霍得乾乾淨淨。

    大明實亡於萬曆,而滅亡的起點就是爭國本事件。所以,題主所說的“大禮儀”和“爭國本”對大明的傷害更大,個人更趨向於“爭國本”事件。

  • 7 # 我是趙帥鍋

    其實,所謂的“大禮議事件”和“爭國本事件”,雖然鬧得是驚天動地,史書上對此也是不惜濃墨渲染,彷彿它們對大明朝的江上社稷有著深遠影響。但其實呢,明朝官員之所以對此樂此不疲,不過是因為這牽扯到他們最直接利益,至於對國家和百姓,根本就沒有任何影響。

    首先,我們來看“大禮議事件”,其核心就是嘉靖當皇帝后,想追封自己親生老爸為太上皇,結果大臣們卻想要嘉靖認老皇帝正德為父親,對此嘉靖自然不肯幹,於是雙方由此硬生生爭執長達三年半之久,期間數百位官員受到牽連而被貶謫,最後在嘉靖取得勝利後,百官們更是集體痛哭哀嚎,彷彿大明將從此走上不歸路似的。

    那麼,明朝官員為什麼要這麼奮不顧身要讓嘉靖認正德皇帝當父親呢?按照他們的說法,這是在維護大明朝的禮法,避免大明朝的江山社稷因此動亂不安,更是為天下百姓樹立好的形象。但其實呢,這背後不過是官員與皇帝之間的利益之爭。

    因為,從法理上,正德皇帝選擇嘉靖繼位,是讓他做為自己兒子,以保證自己一系的利益可以繼續延續。但是,如果嘉靖認了自己的親生父母,就相當於背叛了這種基本的契約關係,這也意味著他要將老皇帝一系漸漸擠到邊緣地位。

    換句話說,如果嘉靖認了自己的親生父親,那正德老皇帝的父母、老婆、兄弟姐妹、大兄哥小舅子,自然就只能靠邊站,而他們作為帝國第一家庭成員的地位,自然也要讓給嘉靖皇帝的直系親人。

    但是,如果嘉靖不認自己的親生父親,那從法理上來說,老皇帝的親人就依然是帝國第一家庭成員,而嘉靖自己的直系親屬,就只能排在他們後面。 在嘉靖剛登基時,正德皇帝的親人,在帝國內部,肯定擁有絕不可低估的影響力,而且當時朝堂上的大部分官員,都是正德皇帝留下來的政治班底,不少人甚至是走了正德皇帝親人的門路,才爬上現如今的位置。

    對於他們而言,嘉靖皇帝如果不認自己的親生父母,那代表他屬於是正德皇帝利益集團的延續,那現如今朝堂上站著的這些人,他們的既得利益就很容易全盤儲存下來。

    但是,如果嘉靖了自己的親生父母,整個帝國的利益分配,就需要重新來一遍洗牌。至少,老皇帝的親人,就得漸漸靠邊站。同時,曾經走老皇帝親人上位的官員,也需要另改門路或者退位讓賢,把位置讓給嘉靖皇帝看好的官員。

    事實上,正因為這件事牽連到官員們最核心的利益,所以他們才奮不顧身的和嘉靖爭執,因為如果他們選擇後退,就意味著他們將要慢慢被政治邊緣化,他們手中的權力和地位也會被後來的官員所取代,這是他們不能接受的,畢竟他們爬到現如今的位置,哪個不是歷經千辛萬苦,憑什麼說放棄就放棄?

    但問題是,對於國家和百姓來說,是正德皇帝看好的人當官,還是嘉靖皇帝看好的人當官,又有多大區別呢?大明朝會難道因此就急轉直下嗎?

    接著,我們再來看看“爭國本事件”。按照官員們的說法,他們讓朱常洛當太子,也是維護大明朝的禮法,是為避免大明江山落入有心人之手,從而危害大明的江上社稷和黎民百姓。但其實呢,這背後依然是官員的利益之爭。

    因為,如果鄭貴妃的兒子福王當了太子,並繼承皇位,那這與朝廷中的官員們有關係嗎?自然是一點關係也沒有。事實上,那就是自己母親受寵的結果罷了。但是,如果朱常洛當上太子,並繼承皇位呢?顯然就是眾多正義之士支援的結果。

    因為,老皇帝不喜歡他,母親也不受寵;卻能競爭過鄭貴妃的兒子,這就是因為許多正義之士在支援他。所以,朱常洛當了皇帝后,自然會感激這些人,重用這些人。這也就是,眾多人積極支援朱常洛當太子、繼承皇位的主要原因。

    再者,福王的老媽鄭貴妃是名門閨秀出身,所以鄭貴妃的孃家人相對比較強勢,在這種背景下,等到福王當時皇帝,那鄭貴妃的父母、兄弟姐妹、大兄哥小舅子等自然都會活躍在朝堂上,從而將本屬於官員們的權力瓜分走一大部分。

    但是,朱常洛的母親只是個卑微的宮女出身,沒有強勢的孃家人,所以他當皇帝,自然不會出現強大的外戚來分走官員們的權力。在這種背景下,不要說官員們,就是太后,自然也願意支援朱常洛來當太子。從這層意義上來說,東林黨在這個問題上竄下跳,無非是想借此機會撈政治資本罷了。

    對於大明的百姓來說,是朱常洛當太子,還是福王當太子,有多大區別嗎?對於大明朝而言,難道會因為福王當太子,大明朝就會突然變得興盛?又或者會突然急轉直下?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所以說,東林黨在保國本一事上,對於大明帝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影響。

    只是說,這件事對朱常洛、朱由校(天啟皇帝)的卻是意義巨大。因為朱常洛能當皇帝,甚至朱由校(天啟)能當皇帝。主要就是因為東林黨一直上竄下跳的支援他們。如果沒有東林黨上竄下跳,萬曆皇帝就有可能讓福王繼承皇位;那如果福王繼位,朱常洛自然沒有機會當皇帝,而朱由校自然更沒有機會當皇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竹坡詩話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