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結尾是無奈的,就是最後一筆竟也不是堅定有力、充滿希望的。人們也許不禁對於人類神性層面、對美好事物的嚮往產生了疑惑。現實還是現實,我們是否終究要屈從於現實。

    該小說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於《邊城》的美學藝術,《邊城》這部小說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

    《邊城》的結尾也揮灑的十分幽深,意境深沉:“到了冬天,那個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個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夢裡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輕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作者詩歌般精妙的幾筆點綴,給人留下了悠長的惋惜和無限的牽掛期盼。

    這是一座包含深意的城:它給了我們翠翠純真的回憶,給了我們爺爺與翠翠擺渡的那一段祥和時光,也給了我們三個年青人之間掩不住的美好愛戀;但是,城中關不住的,是命運的使然,是感情的無奈,是暴雨來臨的恐懼。邊城中,又有誰能把握住自己的幸福?翠翠的母親如此,翠翠亦如此,在湘西小城、酉水岸邊茶峒裡,在這個恬靜幽美地方,一代又一代地重複著這淡淡的愛情悲劇。邊城或許是一種等待,是心靈的守望,守望著翠翠走出這離愁,走出這別思,走向她所渴盼的未來。

    我不禁想到,其實,你我的心中,又何嘗沒有一座似曾相識的邊城?

  • 2 # 辛峰

    “可是到了冬天,那個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裡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青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這就是《邊城》的結尾,這結尾看似和全文中的其他語言一樣帶給人的第一感受是平淡、清麗、悠遠… …甚至有網友評論:“總覺得沈從文已經才盡了,到結尾的時候。他是真心想要一個喜劇結尾的,可是又害怕落了俗套。所以就留了這麼一個結尾。”這種說法是否 是真的我們不可置否;但我們確信從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所體驗到的感受來評論,這貌似簡簡單單一句結尾的含義不止那麼少,細細品味,其中的蘊藉甚至無限。

        而我們的研究學習就是有關《邊城》結尾的含義的,我們想透過一種有條不跌的手法來逐一理清這簡潔的一句結尾到底有多少意義、有多麼深遠的作用?相信透過努力,結果會給與我們最好的答案。

    觀點一:淳樸之美

    《邊城》所應有的結局沈從文對於自己如何寫作曾經表示過,自己寫東西是想到哪就寫到哪,思想在哪裡停下了,作品也就結束了。我們很欣賞他的這種寫作態度,隨性、灑脫,也許也就只有這樣的態度才能寫出如此淳樸、自然、敦厚的文字。

        正是這一份隨性之情,給予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很多自由與空間;但也正是這一份自然性的處處顯露,一定程度上又成了一種束縛或是一個前提:即作者所希冀的一個好的結尾不是傳統的大團圓,是要叫讀者有所思,有所感的結尾,叫人心懸主角、猜測結果、悲傷感時,就是,既不給人希望,也不給人失望,一切在預料之中,又在刻意之外的結果。而此結尾,我們認為就是上述所說明的那一種。也許我們剛看 到對翠翠外貌及生平進行描寫的時候就已經預料到了一種“不好”的預感,覺得翠翠的結局不會像一開始那樣平靜下去,總覺得她的生命中必定有波折在等著她。也 許這就是我們讀小說所養成的慣有情緒吧,主人公總是要接受磨礪的。的確,翠翠的經歷可真謂是磨難重重,雖然都是生活中難免會有的體驗,可這個結局卻是我們 千想萬想都不曾考慮過的,這就是作者的匠心獨運與散文不同於小說的特性。最後,作者還留下一個懸念,將思考留給了讀者,令人記憶深刻應了一切在預料之中, 又在刻意之外的結果。

        大老的出走而死、二老的責怪與離開、翠翠選擇的等待… …都是“邊城”裡的人們所應做的事,每個人的做法都繞開了人間的計較,拋開了對慾望的迷戀,每一個人只是隨著古老的節奏,按照著自己的善良和德行,做著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摻雜任何的虛偽與牽強,一切都是那樣平靜、舒緩、淡然,好像他們本就應該那樣做似的。他們從容面對變故的態度被作者描繪的是那樣的理所當然,讓讀者難以提出質疑:“這不像是他們應該做的!”

        對,《邊城》所應有的結局就是這樣;“邊城’人所應做的事就應是這樣。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是對未來的不確定。不管怎樣那未了的感嘆號是充滿生氣的,給人以希望的。換一個方面想,經過在外歷年的磨礪, 往年那個浪漫淳樸的茶桐青年還是那樣嗎?也許他在外娶妻、生子、紮根、淹沒於生活的洪流;也許他即使回來也不再是那個人了。而翠翠,除了等待幸福,還能有 第二條可以通向幸福的路嗎?結尾是無奈的,但卻是沈從文為人性寫的最後一首抒情詩。

     

    觀點二:殘缺之美

    維納斯之所以令天下人傾倒,就在於她的斷臂給人無窮的想象;彩雲遮月之所以美,就因它半遮半露,既不能一睹為快,又不忍棄之的矛盾美。而《邊城》恰恰因為這種充滿遺憾的結尾使它錦上添花,更顯風采。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天下誰不想有情人終成眷屬呢?翠翠既然與儺送兩情相悅,理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倘若如此,似乎又落入言情小說的俗套了,怎會產生“餘音繞樑”的效果呢?

    試想,儺送不去流浪,他們真的會幸福?儺送既有對哥哥之死的愧疚,又有對翠翠的依戀,左右兩難,如何能以笑顏面對翠翠呢?而純情的少女翠翠,不諳世事,自然無法瞭解儺送的複雜心理,豈不是空添愁怨?長此以往,怎會不心存芥蒂,親極反疏呢?

    既然天保之死的陰影會壓倒兩個純情之人,那麼又何必畫蛇添足,狗尾續貂呢?本來的圓滿,幸福的記憶為何要畫上一個不完滿的句號呢?

    等到海枯石爛,或許那個人不可能回來,流浪到滄海桑田,或許那心結也不可能開啟。那痛一寸一寸地,蝕心刻骨,難道這算美嗎?

    是的,一件古董放在那裡,絕對只是看看而已。倘若有裂縫,自然心痛,但更多是遺憾與欣賞。“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難道殘缺不是一種美嗎?

    人世間有百媚千紅,《邊城》獨愛殘缺一種。

    觀點三:收穫之美

    翠翠那渾然天成的美麗與純淨給二老流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儺送的歌聲讓翠翠在睡夢中都能感覺到甜蜜,於是,一份同樣的感情便明明白白地存在於兩人的心底了,並 且,一旦存在,就不可動搖了。大老出事之後,二老的心中充滿了對祖父的怨恨,但對翠翠的愛卻又是不能割捨的,所以他仍然對別人說出自己想要渡船而非碾坊的 念頭。這種複雜的感情讓他遠遠地避開了自己的家鄉。而翠翠,不諳世事的她,一開始無法瞭解儺送的心理,但在祖父去世後終於從旁人口中得知了二老的想法,亦 明白了許多以前不曾明白的事情。於是,就心定氣閒地一日日等待下去了。不曾有過承諾,也不知道歸期,但翠翠不在乎,她只是等,等待那個“明天”就會回來的 人。不是翠翠倔強,而是她甚至此生心中再也放不進另外的人了,知道自己追求的愛情究竟是什麼。

    兩人對愛情都堅定而決絕,淳樸、單純、明瞭…在平凡中看出偉大,在瑣碎中透露深刻。我們只是想,愛情到底會不會真的永遠永遠不改變,永遠永遠都只等一個人...

    不去猜想結局,這個已經不重要。翠翠明白了她的想要的愛情,得到或則得不到只不過是我們想要關心的一個結局。

    觀點四:悲情美

    古龍在白玉老虎倉促結尾後給自己開脫,說:現在趙無忌的心中打了一個結。

    雪山飛狐最後胡斐面對苗人鳳,那一刀究竟劈還是不劈? 胡斐的心中也打了一個結。

    與其說故事的主角心中打了結,不如說是作者的心結。

    按照劇情的發展,二老應該是不會回來的。因為他早已認定大老是翠翠的爺爺間接害死的。儘管他曾經寧可不要碾坊而要渡船。但他大哥的死,變成了他永遠無法跨越的心理障礙。而且他和翠翠自從兩年前的端陽節說過幾句話後,好像就再也沒說過話了。

    如果二老不回來, 那這個故事就變成十足的悲劇了。 翠翠她媽媽至少和軍官還有過一段愛情,翠翠呢?

    爺爺死後,陪伴她的就只有楊馬兵和那條大黃狗了。

    看來沈從文也不忍把這個故事寫下去了。

    所謂悲劇,就是要要寫美的毀滅,使人們越發覺得美的珍貴,他於是製造了美,並將這美置於惆悵的場景中。作者先描寫翠翠是一個多麼明鏡、單純的渾然天成 的”精靈“,她是多麼的討人喜愛…可翠翠對於剛剛萌發的情愫而言,實在是一次次地與之失之交臂:”一切要來的都得來”,質樸的人們便是用這樣簡單的字眼, 扛過生命中的一個個坎。於是這樣一個少女只得用江水一次次沖淡濃濃的思念,平靜地等一個可能永遠不會有的答案。黃昏照樣的溫柔、美麗、平靜,但一個人若體 唸到這個當前一切時,也就照樣的在這黃昏中會有點薄薄的淒涼,靜靜的,淒涼中帶點美麗,配合著那個浮想聯聯的結尾: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 回來!悲的意味油然而出。

    故此,《邊城》體現了美學上所講的的悲劇美.

    隨想:

    故 事在一個恰當的時候嘎然而止,給了讀者無限想象的空間。而其中的現實意義也十分值得我們思考的。與其說它是一部戀愛小說不如說是一部成長小說,是少女翠翠 從不諳世事到知曉“人事”的過程,它主要是關注人的生存狀態以及他們對於命運無法掌控的無奈。讀罷《邊城》,還讓人慾罷不能,掩卷沉思,又為翠翠輕輕嘆一 口氣。結局無疑是不美滿的,卻並不讓人悲傷,正因為我們和翠翠一樣,懷著希望盼望著,“熱情而迫切”。

    可現實還是現實,我們是否終究要屈從於現實然而生活在人間是否順應現實?現代人正是處於窘困的境地。沈從文是要寫首抒情詩,卻展示給了我們現代的困境。而結果將怎樣,留給讀者自己品味。

    我們認為這似乎“不完美”的結尾卻也恰恰是小說的智慧之所在,它展示了一種“定不準的智慧”,“小說的精神是複雜的精神,每一部小說都對它的讀者說“事情 並不像你想象的那樣簡單。”也許每一個翠翠,都會有一個自己的結尾。這是小說的永恆真諦。”既然現代人處於兩難困境,那麼返樸歸真、迴歸自然是否是作家給我們的暗示呢?

  • 3 # 素箋傾

    《邊城》的結尾是充滿心酸而又令人心生遺憾的。但也正因為如此,才使它錦上添花,更顯風采。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天下誰不想有情人終成眷屬呢?翠翠既然與儺送兩情相悅,理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倘若如此,似乎又落入言情小說的俗套了,怎會產生“餘音繞樑”的效果呢?

    試想,儺送不去流浪,他們真的會幸福?儺送既有對哥哥之死的愧疚,又有對翠翠的依戀,左右兩難,如何能以笑顏面對翠翠呢?而純情的少女翠翠,不諳世事,自然無法瞭解儺送的複雜心理,豈不是空添愁怨?長此以往,怎會不心存芥蒂,親極反疏呢?

    既然天保之死的陰影會壓倒兩個純情之人,那麼又何必畫蛇添足,狗尾續貂呢?本來的圓滿,幸福的記憶為何要畫上一個不完滿的句號呢?

    等到海枯石爛,或許那個人不可能回來,流浪到滄海桑田,或許那心結也不可能開啟。那痛一寸一寸地,蝕心刻骨,難道這算美嗎?

    是的,一件古董放在那裡,絕對只是看看而已。倘若有裂縫,自然心痛,但更多是遺憾與欣賞。“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難道殘缺不是一種美嗎?

    人世間有百媚千紅,《邊城》獨愛殘缺一種。

  • 4 # 秋水長天H

    1、《邊城》是一部怎樣的書?

    《邊城》是沈從文先生久負盛名的代表作。小說以20世紀30年代湘西邊城小鎮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法,描繪了湘西邊城淳樸的世道民風和天然的生活狀態。書中每個章節都似一幅或濃或淡的水墨畫,以古樸清新的語言,表現出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2、《邊城》寫了些什麼?

    民國初年,在川湘邊境的一個小山城裡,有一個老船伕,守著一條渡船,幫來往的人渡河。他與外孫女翠翠相依為命,17年前,翠翠的母親與一名屯戍軍士未婚生子,後來二人雙雙殉情。老船伕不想翠翠重蹈覆轍,一心希望把翠翠託付給一個可靠的人。

    小城裡的船總順順有兩個兒子一一大佬天保和二佬儺送。他們同時愛上了翠翠,而翠翠愛的是二佬儺送。後來,兄弟倆決定用唱情歌的方式,讓翠翠選擇。大佬天保為了成全弟弟儺送悄悄離開,但不幸被水淹死。

    儺送雖仍愛著翠翠,但因為哥哥的死而賭氣出走。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與翠翠相依為命的爺爺也抑鬱而死。翠翠終於明白了許多事情,她黙默地守著渡船,等待儺送歸來……

    3、《邊城》結尾賞析

    《邊城》的結尾處寫得意境深遠:

    過渡人一看老船伕不見了,翠翠的辮子上紮了白線,就明白那老的已做完了自已分上的工作,安安靜靜躺在土坑裡給小蛆吃掉了,必一面用同情的眼光瞧著翠翠,一面摸出錢來塞到竹筒中去。"天保佑你,死了的到西方去,活下的永保平安。"翠翠明白那些捐錢人的憐憫與同情意思,心裡酸酸的,忙把身子背過去拉船。

    可是到了冬天,那個圯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裡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青年人還不曾回到邊城來。

    ……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詩一般的語言,蒼涼的美感,這種開放式的結尾,給人留下了悠長的惋惜和無盡的暇想

    這是一座深情之城,有翠翠母親與屯戍軍士的生死戀;有翠翠與爺爺相依為命的骨肉情;有翠翠與儺送之間掩不往的美好愛戀。但又是一座無奈之城,命運的使然,有誰能把握自己的幸福?翠翠母親如此,翠翠亦如此。在這個恬靜幽美的地方,人們一代又一代地重複著這淡淡的愛情悲劇。邊城或許是一種等待,是心靈的守望,守望著翠翠走出這離愁別恨,走向她所期盼的未來。

    “這個人”會回來嗎?也許"明天"回來,也許永遠不回來了。逝去的也許永遠逝去了,但生活還要繼續,一如這靜謐的邊城。

    其實,在你我的心靈深處,又何嘗沒有一座似曾相識的邊城。

  • 5 # 樹懶讀書會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1 從《邊城》整個故事情節發展解讀

    《邊城》中老船長的孫女翠翠是一個善良純真的小姑娘,與船總家的二老儺送彼此傾心,但是他們之間的愛情不是一帆風順的,大老也喜歡上了翠翠,本來兩兄弟可以公平競爭,無奈大老的意外死亡將這一切全部都打亂了,儺送沒有辦法心安地再追求翠翠了,他將這份愛暫時存在了心底,然後離家遠行。而老船長的死也給翠翠造成了很大的打擊,在這一切的意外來臨之前,故事中總是時不時的提起翠翠的父母,那也是一對苦命鴛鴦,好像這一切已經命中註定,翠翠本來就是在悲劇中出生,也必將面臨著悲劇的一生。她內心的依靠,愛情的親情的,瞬間崩塌,而她需要自己一個人來承受眼前的一切,現實逼迫著她快速成長起來。或許哪一天,儺送會歸來,也或許不會回來了,更或許他回來了卻已然變了模樣,再不是自己心中的那個人兒。

    2 從沈從文先生的寫作風格及題記來解讀

    沈從文先生曾說,自己寫作比較隨性,想到哪裡寫到哪裡。於是有些讀者就開始揣摩,《邊城》的結尾是不是沈先生隨性的落筆呢?這種解讀顯然不符合文學創作的初衷。每一個創作者都極其愛護自己的作品,這些作品就像他們自己的孩子一樣。從哪裡開始,要表達什麼,以及結尾,都是有意義的經過深思熟慮的。

    沈從文先生在《邊城》的題記裡寫道:“我並不即此而止,還預備給他們一種對照的機會,將在另外一個作品裡,來提到二十年來的內戰,使一些首當其衝的農民,性格靈魂被大力所壓,失去了原來的質樸,勤儉,和平,正直的型範以後,成了一個什麼樣子的新東西。他們受橫徵暴斂以及鴉片煙的毒害,變成了如何窮困與懶惰!我將把這個民族為歷史所帶走向一個不可知的命運中前進時,一些小人物在變動中的憂患,與由於營養不足所產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樣活下去"的觀念和慾望,來作樸素的敘述。”

    從這段話可以大致看出,沈從文先生要把《邊城》中的美好質樸與之後的轉變做對比,所以結局已經註定了將是一個悲劇。但是這並不能掩蓋翠翠和儺送兩個年輕人之間曾經純真的美好愛情,即使時光流逝,那份美好的回憶永遠在。

    3 從個人的愛情觀看開放式結局

    《邊城》朦朧的開放的結尾,留給了讀者很大的想象空間,我們可以拋開任何的蛛絲馬跡,完全按照自己的愛情觀決定翠翠和儺送最後的結局。如果我們嚮往美好的愛情,我們可以設想他們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見面,掙脫外在的羈絆,放下內心的戒備,勇敢地走到一起,開始幸福甜蜜的生活;如果我們喜歡現實一點的愛情,認為自由天真的翠翠即使嫁到了船總家,門第不等,觀念不同,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他們的愛情結局不一定是美好的;又或者我們希望留一點美好給青春,當時光已逝,各自成長,都不再年少,當初的那份青澀的愛情或許也變成了美好記憶。總之,我們可以天馬行空地去想象故事的結局。

  • 6 # 雲海易緣

    《邊城》的結尾是充滿心酸而又令人心生遺憾的。但也正因為如此,才使它錦上添花,更顯風采。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天下誰不想有情人終成眷屬呢?翠翠既然與儺送兩情相悅,理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倘若如此,似乎又落入言情小說的俗套了,怎會產生“餘音繞樑”的效果呢?

    試想,儺送不去流浪,他們真的會幸福?儺送既有對哥哥之死的愧疚,又有對翠翠的依戀,左右兩難,如何能以笑顏面對翠翠呢?而純情的少女翠翠,不諳世事,自然無法瞭解儺送的複雜心理,豈不是空添愁怨?長此以往,怎會不心存芥蒂,親極反疏呢?

    既然天保之死的陰影會壓倒兩個純情之人,那麼又何必畫蛇添足,狗尾續貂呢?本來的圓滿,幸福的記憶為何要畫上一個不完滿的句號呢?

    等到海枯石爛,或許那個人不可能回來,流浪到滄海桑田,或許那心結也不可能開啟。那痛一寸一寸地,蝕心刻骨,難道這算美嗎?

    是的,一件古董放在那裡,絕對只是看看而已。倘若有裂縫,自然心痛,但更多是遺憾與欣賞。“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難道殘缺不是一種美嗎?

    人世間有百媚千紅,《邊城》獨愛殘缺一種。

  • 7 # 冀風心語

    結尾是無奈的,是沈從文為人性寫的最後一首

    情詩,但就是最後一筆竟也不是堅定有力、充滿希望的。人們也許不禁對於人類神性層面、對美好事物的嚮往產生了疑惑。現實還是現實,我們是否終究要屈從於現實?當初若翠翠選擇了大老,或二老按照常人的說法,“渡船是活的,不如碾房固定”,而選擇了碾房,就不會“節外生枝”(大老的死,二老的離去)了呢?生命具神性,然而生活在人間是否順應現實?現代人正是處於窘困的境地。沈從文是要寫首抒情詩,卻展示給了我們現代的困境。

    這個人是否回來,將是人類神性一面與非神性一面(或現實)對峙的結果。而結果將怎樣,留給讀者的這似乎“不完美”的結尾卻也恰恰是小說的智慧之所在它展示了一種“不確定的智慧”,“小說的精神是複雜的精神,每一部小說都對它的讀者說:‘事情並不像你想象的那樣簡單。’這是小說的永恆真諦。”(昆德拉《小說的藝術》)那種“非此即彼”的公式一也許在辯證法中散發著無窮魅力,然而在小說中卻顯得愚蠢。命運是無常的,生活是複雜的。作家並未告訴我們選擇渡船(渡船代表了浪漫卻困窘的生活)是對的口從此將會有“王子和公主過著幸福的生活”這樣童話般的結局。而選擇碾房(碾房代表了富足卻庸俗的生活)就是不對的。生活在人間,由不得我們離天更近些,還是離地更近些這種有選擇權,有時卻會身不由己的無奈似乎才是生活中真正的酸苦。那麼,怎樣才能輕輕落落地堅持住我們本性中的神性的一面呢?若首先考慮到“人類的感情是否與生俱來”這個問題,若人類的感情是與環境有關的,現實社會中,在被沈從文稱之為“神性瓦解的時代”的社會中,人們更多的是冷酷、自私、貪婪等非神性的一面。而與“觸目青山綠水”的茶桐人民的淳樸、善良兩相比較,作家給我們的答案是貼近自然,人們多飽含人類純粹的感情。既然現代人處於兩難困境,那麼返樸歸真、迴歸自然是否是作家給我們的暗示呢?

  • 8 # 泰山雲中客

    愛情是什麼,什麼樣的愛情讓人牽腸掛肚唏噓至今?在幾千年的中國文化史中,海枯石爛天作之合佳偶玉成的愛情故事比比皆是,執子之手結髮同心與歲月時光變老也幾是幹篇定律。然而,問世間情為何物叫人生相許一句話都叫我輩淚奔,直到射鵰中身懷九陰白骨絕技的李莫愁毅然縱入火中化為青煙一屢。邊城的山美水美人美,邊城的歲月象小橋流水般寂靜流敞,馬匪小船老人,翠翠天寶儺送,一切一切,那麼純那麼真那麼美,在這醉美之地,時光彷彿凝固,濃縮成一幅色彩斑駁的油畫!細想來,人生於世,相見是緣相愛是份,分手錯過也自有曲折。宋代蘇老先生說過,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男人女人都一樣,哂給人看的是恩愛,留在心底的是苦澀,只是苦澀與等待渴望,才是生活的本生原色!

  • 9 # 崔再純

    鳳凰古城,成就了兩個不同領域的文人,一個是畫壇中的老頑童黃永玉,一個就是文壇上的沈從文,讀沈從文的《邊城》就如同在讀一部散文詩一般,那文字的把控,收放自如,拿捏的恰到好處。文中看似欲言又止,看破不說破,點到為止,欲情故縱,欲言又至,看似理屈詞窮,實則寓景於情都留有空間和餘地。如中國畫一般,輕描淡寫,留有空白,給觀者於遐想,天馬行空,各其所需,領悟其中的緣由。文章簡樸明朗,章法有序。一方水土養育了一方文化的特徵,一方地域養育了一方地域的特色。從山水之間、人際交往中彰顯出豪爽的性格,誠實守信的精神,禮貌謙讓的品質。文化是一個載體,它傳播了一種精神,承載著一份責任,這是文人應該具備的境界和精神,文化具有引導人們的行為,做人做事的標準,不具備這些那文學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看《邊城》的結束語:“可是到了冬天,那個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裡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青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這也許,也許,就足以調足人們的胃口,人們都鍾情於美好的嚮往,也不想悲劇再次發生,但悲劇又不能安照自己的想象去規避,但它居然就發生了。

    這邊城的結尾就如同它的前言一般,平淡無奇,清淨高遠,一條船、一條狗,一個老人,一個小女孩,坐在岸邊,目視著前方,靜靜地等待著一切,其實小說是有伏筆的,從開頭到結尾,人來客往,稀稀嚷嚷,鬧鬧哄哄,你剛上臺我登場,最後留下的只有自己,該走的都走了,該留的都留下了,留下來的就是念想。從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來評論,這貌似簡簡單單一句結尾的含義,細細品味,其中蘊藉著無限可能。

        我們研究《邊城》結尾的真正含義,就是想奢望有一個好的結局,但事與人違,人們的意志有時候又無法改變現實,顯得無奈和順理成章,這就是規律,一切都想得到改變,但一切又無法改變,這也許正是沈從文先生的真正表達,邊城是隨性的,就如同他自己所說的那樣,文章寫到那就在那隔筆,不受約束,自然流成。

    我們透過全文的通讀,以及他那有條不絮的寫作手法,逐步理清這簡潔的話語到底有多少意義、有多麼深遠的作用?其結果應該有會給我們一個美好的答案。

    一:純樸自然之美

    《邊城》人物刻畫不多,就如同中國畫一般,簡單明瞭,但書中呈現的自然美,人性美,善良可敬可愛的人物特徵,其本質的特徵貫穿主題。《邊城》所應有的結局就如沈從文對自己如何寫作曾經表示過,自己寫東西是想到哪就寫到哪,思想在哪裡停下了,作品也就結束了。我們很欣賞他的這種寫作態度,隨性、灑脫,也許正是這種態度才能寫的出這樣淳樸、自然、敦厚的文字,不像有些作者文人,肆意曲該人性,噬無忌憚的彈劾道德底線,表達一種邪惡低俗產物來吸引眼球。

        正是這自然的、隨性的產物才會給作者以更大的創作空間和很多自由,也才會被自然認可,贏的觀眾的口碑,但正是這處處自然的顯露,在一定程度上又成了一種束縛:即作者所希冀的好結局不是傳統的大團圓,而是讓讀者有所思,有所感的結尾,叫人心懸一線、猜測結果、悲傷離合,既給人希望,也不給人失望,一切都在預料之中,又在刻意之外。其結尾,就是上述所述。翠翠的結局不會像開始那樣平靜,總覺得生命中必定有波折在等著她。也許這就是小說所養成的慣性思維,主人公總是要接受磨礪的。翠翠的經歷可真謂是歷經磨難,雖生活中難免有所體驗,但結局都不是我們曾考慮過的,這就是作者的匠心獨到與散文不同的特性。作者留下的懸念,將思緒拋向讀者,將記憶深刻留在意料之中而又在意料之外。

        大老的出走而死、二老的責怪與離開、翠翠選擇及等待… …都是“邊城”人們所應做的事,每個人的做法都是人之常情,繞開了人間的計較,拋開了對慾望的迷戀,每一個人都是按照自然之節拍,古老的節奏,按照著自己的良知和德行,做著自己應該做的事,不摻雜任何的虛情假意,平靜、舒緩、淡然,好像本就應該如此。從容面對,理所當然。

        《邊城》的結局就是這樣;“邊城’人所做的一切就應是這樣。這是地域文化及人文特徵所決定的。“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是對未來的不確定。不管怎樣或者是那樣,等等的一切,那未了的感嘆號都是充滿希望,充滿生氣的。

    經過在外歷練和磨礪, 往年那個浪漫淳樸的茶桐青年還是那樣嗎?也許他在外娶妻、生子、紮根、淹沒在茫茫人海中。也許被世俗、偏見、或者是金錢美色所迷惑,而不知道回家的路,也許他即便回來,也不再是那個茶桐青年了,一切的一切都在改變,唯獨翠翠,生在這大山之中,無法改變,除了等待幸福,還能有第二條可以通向幸福的彼岸嗎?無從解答,但結局正是作者沈從文所表達的人性不確定的主要因素,也正是這諸多的不確定,才是人們最嚮往的抒情詩。

     

    二:殘缺才是永遠的主題

    希望是美好的,遺憾才會產生不斷的追求,猶遮琵笆半遮面,姍姍來遲都是一種殘缺美,殘缺之美才會耐人尋味。維納斯之所以有傾城之美,就因為她有斷臂,斷臂為什麼會產生美呢?,也許這本身就是人類感官器官的一大遺憾,彩雲遮月之所以美,就因它半遮半露,既不能一睹為快,又不忍棄之的矛盾美。《邊城》恰恰因為這種充滿遺憾的結尾使它錦上添花,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和需求而去為它節外生枝,添油加醋,更顯風采。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天下誰不想有情人終成眷屬呢?但事實並非如此,翠翠既然與儺送兩情相悅,理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若如此,似乎又落入俗套的言情小說之中,怎會產生“餘音繞樑”的效果呢?

    儺送不去流浪,他們真的會幸福?一切都有不確定的因素,世事難料。儺送既有對哥哥之死的愧疚,又有對翠翠的依戀,左右兩難,如何能以笑顏面對翠翠呢?而純情的少女翠翠,不諳世事,自然無法瞭解儺送的複雜心理,豈不是空添愁怨?長此以往,怎會不心存芥蒂,眉目反疏呢?

    既然天保之死的陰影會壓倒兩個純情之人,那麼又何必畫蛇添足,張冠李戴呢?本來的圓滿,幸福的記憶為何要畫上一個不完滿的句號呢?

    等到海枯石爛,滄海桑田,或許那個人不可能回來,或許那心結無法開啟。那痛楚的心,刻骨的痛,難道這算美嗎?

    一座宅子,一條街巷,一道青石板鋪就的路,那斑駁陸離的印記,那年輪的打磨,那風餐露宿的煎熬,才是歷史,才有看頭,才有回味,一件古董不經過血與火的洗禮,不經過滄桑鉅變,絕對只是看看而已。倘若有裂縫,自然就有故事,然後就心痛,但更多的是追隨這故事的轉折、遺憾的去欣賞。“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難道殘缺不是一種美嗎?

    人世間所表達的美千姿百態,奼紫嫣紅,唯有《邊城》殘缺之美才會讓人回味無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鵝效益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