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不在焉先生
-
2 # lobing2011
漢高祖劉邦建立了西漢,而漢武帝劉徹打敗了匈奴,收復了不少國土。但是西漢還有一個皇帝,從出生起就被人看低的一個皇帝。他的前半生在韜光養晦,而他後半生卻一路趕超漢武帝。
他就是漢武帝的曾孫劉洵,他的傳奇不亞於漢武帝和劉邦,他是西漢第七位皇帝,史稱漢宣帝。
劉邦從秦始皇的手中奪取政權,建立西漢,他的功勞那可是很大的,因為沒有劉邦就沒有西漢。而漢文帝和漢景帝將劉邦建立的這個國家變得富有起來,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國庫能夠支撐起後世子孫的折騰。漢武帝是個暴力狂,他仗著自己有錢有勢,便開始向外擴張了,他打敗匈奴,將西漢推上了有史以來的最強盛時期,但是他也把老祖宗留下來的積蓄花了個精光,國庫空虛是最大的隱患。
而漢昭帝劉弗陵繼位的時候還是個小屁孩,他根本不知道怎麼發展經濟,甚至於他都不知道坐在皇位上到底是幹嘛的,只知道天天有人叫他起床,然後看一堆人在那兒吵架,所以朝政大權在霍光手中把持,基本上霍光說什麼就是什麼。沒幾年,劉弗陵去世了,然後我們的主人公劉洵就要出場了。
劉洵不像別人一樣從小就出生在皇宮,有很多人照顧,他出生後就被送進了監獄,而他的父母早已被殺了,所以他是無父無母,而且還在監獄中,直到他五歲才被放出來,但是放出來的他卻沒有其他皇室的待遇,所以他非常的窮困潦倒。幸好有許平君不嫌棄他,才好歹成了個家。
但是在劉弗陵去世後,整個皇室貌似只剩下他適合做黃偉龍,於是他就被霍光推上了皇位,這時候大家就會想他是被霍光推上皇位的,那麼他肯定也是個傀儡皇帝了。確實他剛登上皇位,沒有權力握在手中,於是為了奪回皇位,他做了六年的傀儡皇帝,慢慢地積攢力量,用來八年的時間韜光養晦,終於剷除了霍家的勢力,奪回了皇權。
因為他早年間生活在市井中,所以比較瞭解人間的疾苦。於是他開始整頓吏治,導致漢宣帝時期的吏治清明,平民百姓們受益良多,而且穩定了社會局勢。又因為他在獄中待過幾年,知道牢獄中經常有冤假錯案,於是他開始肅清司法,為很多人平反了。而且在他在位期間曾多達十次大赦天下,讓社會安定了不少。
在經濟方面也是實行了不少的方針政策。他打擊奸商,鼓勵農民發展生產,還組織農業方面的專家去各地進行科學的技術指導。重點是他還使用國家的力量控制糧食的價格,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農民的切實利益。導致他在位期間,農業方面年年大豐收。
而且漢宣帝在位時,不光發展經濟,他還很重視思想文化,他出來注重儒家以外,其他學說也
-
3 # 通貫影視
漢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呼韓邪單于和其兄郅支單于相鬥,屢戰屢敗。於是,他手下左伊秩訾王就勸呼韓邪單于稱臣入漢,藉助漢朝力量,平定匈奴內部反叛。
但當呼韓邪單于把降漢想法說出來,諸大臣都表示反對:
“不可!匈奴之俗,本上(尚)氣力而下服役,以馬上戰鬥為國,故有威名於百蠻。戰死,壯士所有也。今兄弟爭國,不在兄則在弟,雖死猶有威名,子孫常長諸國。漢雖強,猶不能兼併匈奴,奈何亂先古之制,臣事於漢,卑辱先單于,為諸國所笑!雖如是而安,何以復長百蠻!”
左伊秩訾王則大不以為然,陳說時勢,認定漢朝強盛,匈奴日衰,未嘗一日得安。所以,事漢則安,否則危亡。
形勢不由人。大家爭論良久,呼韓邪單于最終還是決定歸漢。於是他派出使節提前報告,說單于自己要引眾近塞,成為漢朝附庸。
訊息傳來,漢朝君臣起先都以為匈奴單于又玩詭計呢,根本不相信這訊息是真的。待訊息獲得確實,漢朝上下一片狂喜。漢宣帝即刻派遣車騎都尉韓昌,前往邊塞迎接呼韓邪單于。
甘露三年正月,呼韓邪單于入朝稱臣,面朝天子於甘泉宮。漢朝待以殊禮待之,特意規定,單于位在諸侯王之上,賞賜無數。
隨後,在長安,漢宣帝天子親登單于住所入觀,呼韓邪單于匍匐稱臣,其左右群臣夾道列觀儀式。同時,臣服漢朝的諸蠻夷君長王侯數萬人,都在渭橋下夾道觀看。
待漢天子步登渭橋,高鼻深目的蠻夷部族貴族皆伏地拜舞,高呼萬歲。
至此,昔日驕悍跋扈的匈奴單于,終於親自來到漢朝國都,恭立於漢朝皇帝殿宇下稱臣!
留居長安月餘,漢宣帝挺厚道,並沒有錦衣玉食把這位單于關起來當高階囚徒,而是賞賜無數之後,派漢朝軍隊護送他出塞,接著當單于。呼韓邪單于感動得都哭了,當即跪拜漢宣帝,說我怕那位匈奴大哥揍我,陛下您能把我的部族安排在距離大漢邊塞近點的地方,有事兒大漢好接應我一下,潛臺詞就是,被郅支單于打得如果我行,我好能跑回大漢國土避難。
漢宣帝照準。於是,漢廷下詔,徙呼韓邪單于部眾居於朔方雞鹿塞,與其兄長郅支單于相抗。
至此,匈奴正式分裂為南北二部。
西域諸國見匈奴降服中國,都望風使舵,紛紛向漢朝臣服。
聽說呼韓邪單于單于降附了漢朝,北匈奴的郅支單于想想也心慌,不久,他也派兒子駒於利受為人質,在長安朝見漢宣帝。
如此以來,南北兩部匈奴都有臣服表示,皆有質子在漢朝。
黃龍元年(公元前49年),北匈奴郅支單于害怕呼韓邪單于與漢聯合攻打自己,就徙其部眾向西逃竄,想和烏孫聯盟。
這個時候,烏孫哪裡聽郅支單于的話啊,即刻殺掉匈奴使臣,還讓人把匈奴人的腦袋交到漢朝的西域都護府報功。而後,烏孫派出8000精騎攻打郅支,殊不料,反被郅支打敗。
郅支見烏孫國兵多,對方又和漢朝結盟殺自己使者,就勒兵攻打烏孫,並且連連取勝。
乘勝,郅支單于北擊烏揭國,烏揭投降;又發其兵西破堅昆,北降丁零;由此,郅支單于合三國之兵,數次遣兵攻擊烏孫,常戰勝之。
由於原先的堅昆國屬地東去單于王廷七千裡,南去車師五千裡,郅支覺得這個地方安穩,就以此為自己的新王廷,留居於此。
黃龍元年十二月,宣帝崩,太子劉奭即位,是為漢元帝。
元帝即位後,北匈奴郅支單于久居堅昆,數與烏孫為敵互攻。此時,郅支更以為漢朝大軍遠路迢迢不可能大老遠的來打自己,又怨恨漢朝幫助自己弟弟呼韓邪單于,就在初元五年(公元 前44年)遣使到長安,希望先前到漢朝當質子的兒子能回匈奴
得到郅支單于 “請求”書信後,漢廷想派遣衛司馬谷吉送郅支太子回國。當時,御史大夫貢禹等人認為,郅支單于所在絕遠,又歸化之心未彰,建議朝廷使者送郅支太子到邊塞就可以。
但那谷吉也是個倒黴蛋,飛蛾撲火,自己上書表示:“中國與夷狄的恩義綿延不絕,現在已經在國內養其太子十年,德澤甚厚,如果不把太子送到老家,有棄捐不顧的意思,會使匈奴忘記前恩而生怨心。我有幸能成為使臣,應該勇敢前往。萬一匈奴殺掉臣下,肯定也會畏罪遠逃,中國邊境就會安寧清靜。死掉一個使臣而使百姓安樂,正是為臣所願。”
漢元帝以谷吉疏奏宣示群臣,貢禹等人仍堅持不可,認為谷吉去匈奴內庭,肯定會為漢朝取悔生事。不過,右將軍馮奉世等人倒認為谷吉可行。
最後,漢元帝就決定派谷吉等人出使匈奴。
-
4 # 梧桐雨156511205
漢宣帝劉病已
說起漢宣帝,如果不是如果不是對西漢歷史瞭解的話,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有這樣的一位帝王,在西漢的皇帝裡,最著名的是漢高祖劉邦和漢武帝劉徹,漢文帝和漢景帝也因開創的文景之治而為人們所知,甚至連因為昭君出塞而著名的漢元帝和因寵幸趙飛燕而聞名的漢成帝在民間的名氣也比漢宣帝的名氣大。
漢宣帝登上皇位的過程充滿了戲劇性。漢武帝末年爆發了震驚京師的巫蠱事件,使得當時的太子劉據一家被殺,只有剛出世不久的劉病已因流落到朝廷的監獄裡,由於得到丙吉的力保才得以倖免。
漢武帝過世之後,漢昭帝繼位,昭帝年紀雖然很小,但非常聰明,從所處理的幾件事情表現出了和年齡不相稱的政治才能,很具有明君的潛質,然而可能是因為昭帝是在武帝六十多歲才生的,從小身體不好,沒多久就病逝了。
而此後霍光等大臣擁立的昌邑王十分荒唐,沒多久就被廢掉了。
這時候,霍光等大臣遇到了難題,西漢王朝面臨著找不到合適繼承人的危機,漢昭帝沒有兒子,而漢武帝其他幾個兒子都不大適合做天子。
由於有了昌邑王的例子,大臣們對於擁立皇帝十分謹慎,在得知武帝流落在民間的曾孫劉病已好學多才,操行節儉,慈仁愛人之後,決定擁立這位在民間成長的皇曾孫為天子。
這是中國曆代帝王登基中最為戲劇性的一幕,也使得劉病已的人生髮生了巨大的變化。
曾經那個喜歡遊俠,鬥雞走馬的平民少年,一夜間登上了皇帝的寶座,這一年宣帝十八歲。劉病已的豐功偉績
在對外關係上,漢宣帝時候更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在西域,漢宣帝派往西域的鄭吉率兵大破車師,並受降匈奴日逐王,威震西域諸國。
在這樣的有利形勢下,漢宣帝於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在西域建立管理機構--西域都護府,派鄭吉為首任都尉,這是中央首次正式把西域納入版圖,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北邊,受遠嫁烏孫的公主求救,漢宣帝發兵十五萬北擊匈奴,匈奴單于不敢迎戰,各部均北遷,漢軍收穫不大,但是常惠率領的西域聯軍東出天山,斬首匈奴三萬九千,加上不久的大雪,匈奴人死傷無數,又被周邊別的部落攻擊,日益衰落,不久後內亂不止,五個單于並立,經過混戰廝殺後,剩下兩個單于,呼韓邪單于決定向漢稱臣,永做漢朝的外藩。
當漢宣帝登臨渭橋迎接入朝的匈奴呼韓邪單于的時候,漢匈雙方的臣民都高呼萬歲。
這注定是永載史冊的一刻,漢武帝所做的一切在此刻得到了豐厚的回報,武帝終其一生未能實現的願望終於在他這位散落民間的曾孫統治時期變成了現實。
而在其他邊境地區,漢宣帝的開明統治穩定了武帝時候征服的那些郡縣,漢朝的疆域在漢宣帝的時候達到最大。
綜合國內國外的形勢來看,漢宣帝統治的二十五年應該是西漢最為鼎盛的時期。
武帝時候,雖然國威大盛,四夷震恐,但是匈奴始終沒有臣服,且由於征戰多年,百姓生活很艱苦;文景之治的時候,雖說國內太平,而當時匈奴正盛,屢屢寇邊,而且此時帝國剛起步,國家恢復時期,從富裕程度來看,應該不如宣帝時期。
漢宣帝在周邊少數民族中的地位是相當崇高的,尤其是在匈奴裡面,匈奴人對於漢宣帝充滿了萬分的感激,認為漢宣帝在匈奴內憂外患最嚴重,即將傾覆的時候給予了幫助和憐憫,允許匈奴到漠南放牧,拯救了危亡的匈奴民族。
在王莽代漢的時候,匈奴單于仍念及漢宣帝的大恩,說:"漢宣帝曾哀憐其祖呼韓邪單于,對匈奴有大恩,當然不能背叛他,而當今在漢的王莽不是漢宣帝子孫,怎麼能稱天子?"匈奴單于不說漢朝的皇帝是高祖子孫或者是武帝子孫而說是宣帝子孫,由此可見宣帝在匈奴民族崇高的地位,在呼韓邪單于稱臣以後一直到王莽代漢幾十年的時間內邊境太平"邊域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
這個處理應該是相當明智的,避免了匈奴人繼續侵擾的威脅,又避免了草原上另一個強大的民族政權的出現。因此西漢最後的這幾十年,並沒有什麼外患,這個在中國歷史上的大朝代中是很少見,甚至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史學家班固對漢宣帝的評價很高,"孝先之治,信賞必罰,綜核名實,政事、文學、法理之士鹹精其能,至於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間鮮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稱其職,民安其業也。遭值匈奴乖亂,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單于慕義,稽首稱藩。
功光祖宗,業垂後嗣,可謂中興,侔德殷宗、周宣矣!"漢宣帝是西漢四個有廟號的皇帝之一,與漢高皇帝、漢太宗文帝、漢世宗武帝並稱,同為西漢最有作為的君主。
然而從知名度來看,漢宣帝明顯不如前面這三位著名的帝王,漢高祖和漢武帝就不用說了,提起他們的事蹟,像高祖斬白蛇起,約法三章,大風起舞,漢武獨尊儒術,反擊匈奴,開通西域,人們大多能如數家珍地說出,漢文帝則因"文景之治"而以明君仁君的名聲永載史冊,惟獨漢宣帝鮮有事蹟被廣泛流傳。而這顆“明珠”也就因此蒙塵。(配圖來源於網路)
-
5 # 布衣1卿相
說起漢宣帝,如果不是如果不是對西漢歷史瞭解的話,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有這樣的一位帝王,在西漢的皇帝裡,最著名的是漢高祖劉邦和漢武帝劉徹,漢文帝和漢景帝也因開創的文景之治而為人們所知,甚至連因為昭君出塞而著名的漢元帝和因寵幸趙飛燕而聞名的漢成帝在民間的名氣也比漢宣帝的名氣大。
漢宣帝登上皇位的過程充滿了戲劇性。漢武帝末年爆發了震驚京師的巫蠱事件,使得當時的太子劉據一家被殺,只有剛出世不久的劉病已因流落到朝廷的監獄裡,由於得到丙吉的力保才得以倖免。
漢武帝過世之後,漢昭帝繼位,昭帝年紀雖然很小,但非常聰明,從所處理的幾件事情表現出了和年齡不相稱的政治才能,很具有明君的潛質,然而可能是因為昭帝是在武帝六十多歲才生的,從小身體不好,沒多久就病逝了。
而此後霍光等大臣擁立的昌邑王十分荒唐,沒多久就被廢掉了。
這時候,霍光等大臣遇到了難題,西漢王朝面臨著找不到合適繼承人的危機,漢昭帝沒有兒子,而漢武帝其他幾個兒子都不大適合做天子。
由於有了昌邑王的例子,大臣們對於擁立皇帝十分謹慎,在得知武帝流落在民間的曾孫劉病已好學多才,操行節儉,慈仁愛人之後,決定擁立這位在民間成長的皇曾孫為天子。
這是中國曆代帝王登基中最為戲劇性的一幕,也使得劉病已的人生髮生了巨大的變化。
曾經那個喜歡遊俠,鬥雞走馬的平民少年,一夜間登上了皇帝的寶座,這一年宣帝十八歲。
在對外關係上,漢宣帝時候更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在西域,漢宣帝派往西域的鄭吉率兵大破車師,並受降匈奴日逐王,威震西域諸國。
在這樣的有利形勢下,漢宣帝於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在西域建立管理機構--西域都護府,派鄭吉為首任都尉,這是中央首次正式把西域納入版圖,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北邊,受遠嫁烏孫的公主求救,漢宣帝發兵十五萬北擊匈奴,匈奴單于不敢迎戰,各部均北遷,漢軍收穫不大,但是常惠率領的西域聯軍東出天山,斬首匈奴三萬九千,加上不久的大雪,匈奴人死傷無數,又被周邊別的部落攻擊,日益衰落,不久後內亂不止,五個單于並立,經過混戰廝殺後,剩下兩個單于,呼韓邪單于決定向漢稱臣,永做漢朝的外藩。
當漢宣帝登臨渭橋迎接入朝的匈奴呼韓邪單于的時候,漢匈雙方的臣民都高呼萬歲。
這注定是永載史冊的一刻,漢武帝所做的一切在此刻得到了豐厚的回報,武帝終其一生未能實現的願望終於在他這位散落民間的曾孫統治時期變成了現實。
而在其他邊境地區,漢宣帝的開明統治穩定了武帝時候征服的那些郡縣,漢朝的疆域在漢宣帝的時候達到最大。
綜合國內國外的形勢來看,漢宣帝統治的二十五年應該是西漢最為鼎盛的時期。
武帝時候,雖然國威大盛,四夷震恐,但是匈奴始終沒有臣服,且由於征戰多年,百姓生活很艱苦;文景之治的時候,雖說國內太平,而當時匈奴正盛,屢屢寇邊,而且此時帝國剛起步,國家恢復時期,從富裕程度來看,應該不如宣帝時期。
漢宣帝在周邊少數民族中的地位是相當崇高的,尤其是在匈奴裡面,匈奴人對於漢宣帝充滿了萬分的感激,認為漢宣帝在匈奴內憂外患最嚴重,即將傾覆的時候給予了幫助和憐憫,允許匈奴到漠南放牧,拯救了危亡的匈奴民族。
在王莽代漢的時候,匈奴單于仍念及漢宣帝的大恩,說:"漢宣帝曾哀憐其祖呼韓邪單于,對匈奴有大恩,當然不能背叛他,而當今在漢的王莽不是漢宣帝子孫,怎麼能稱天子?"匈奴單于不說漢朝的皇帝是高祖子孫或者是武帝子孫而說是宣帝子孫,由此可見宣帝在匈奴民族崇高的地位,在呼韓邪單于稱臣以後一直到王莽代漢幾十年的時間內邊境太平"邊域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
這個處理應該是相當明智的,避免了匈奴人繼續侵擾的威脅,又避免了草原上另一個強大的民族政權的出現。因此西漢最後的這幾十年,並沒有什麼外患,這個在中國歷史上的大朝代中是很少見,甚至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史學家班固對漢宣帝的評價很高,"孝先之治,信賞必罰,綜核名實,政事、文學、法理之士鹹精其能,至於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間鮮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稱其職,民安其業也。遭值匈奴乖亂,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單于慕義,稽首稱藩。
功光祖宗,業垂後嗣,可謂中興,侔德殷宗、周宣矣!"漢宣帝是西漢四個有廟號的皇帝之一,與漢高皇帝、漢太宗文帝、漢世宗武帝並稱,同為西漢最有作為的君主。然而從知名度來看,漢宣帝明顯不如前面這三位著名的帝王,漢高祖和漢武帝就不用說了,提起他們的事蹟,像高祖斬白蛇起,約法三章,大風起舞,漢武獨尊儒術,反擊匈奴,開通西域,人們大多能如數家珍地說出,漢文帝則因"文景之治"而以明君仁君的名聲永載史冊,惟獨漢宣帝鮮有事蹟被廣泛流傳。而這顆“明珠”也就因此蒙塵
-
6 # 本昌談歷史
從劉洵由囚徒到皇帝的傳奇人生,看這位最被低估的漢朝皇帝。
一,江充低估了劉洵的存在,才使劉洵免於被害。
劉詢是漢武帝的曾孫,太子劉據的孫子。由於"巫蠱事件”,太子劉據被寵臣江充陷害自殺。其家人全都被捕入獄,剛出生的劉洵也不倒外。由於宰相丙吉等忠臣的暗護下,在其家人都被殺害時,才保住了一條性命。四年後才被大赦出獄。
二,民間也低估了劉洵的能力,不十分看好他。
劉洵出獄後過的是民間生活,他兒時雖聰明好學,卻喜歡幹些鬥雞走狗花花公子乾的遊戲,且成天在民間交朋結友。他的這些行為與世俗人心目中的皇子形象是格格不入的,根本想不到他日後有大作為。
三,霍光低估了劉洵,才遭致死後霍家被滅。
霍光是漢權傾一時的大臣,他當時選擇劉洵即位,目的就是覺得劉詢年紀小又能力不夠,好繼續自己控制朝政。霍光死後,其家族勢力嚴重威脅到劉洵的政權,所以,劉洵誅殺霍家,鞏固了政權。
四,劉洵的治國能力,也是人們沒想到的。
1.在吏治上,他實行"久任制"、獎勵制,改善了政風,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漢世良吏”現象。在懲治貪腐上也很有作為。
2.他為政寬簡,廢苛法,平冤獄,緩解社會矛盾,社會出現了祥和清平局面。
3.在軍事上,降服匈奴。讓西羌歸順。設立西域都護,實現西域歸漢管轄,這是中華史上一個劃時代事件。
4.經濟上,抑制富人土地兼併,保護了貧民利益。實行輕徭薄賦,減輕了百姓負擔,改善了百姓生活。
總之,劉洵的治國能力是出人預料的?
五,我的感慨
劉洵執政大有作為,政績裴然,與他的遭遇是分不開的,與他的苦難,尤其是他在民間長大,瞭解社會,瞭解百姓生活分不開的。這也應了孟子的話: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
7 # 文史磚家
在漢朝400多年的歷史上,有一位皇帝的能力被嚴重低估,形象被嚴重扭曲,此人便是漢惠帝劉盈。在常人的印象中,劉盈是一位軟弱不堪、無所作為的皇帝,但根據史實來看,這個論斷根本站不住腳。其實,漢惠帝是一位仁慈寬厚、屢施善政的千古名君,之所以這樣說,從他在位7年間的作為中可見一斑:
1.推行休養生息政策,屢屢施惠與百姓。由於秦朝末年的連年戰亂,漢朝建立之初經濟凋敝,社會動盪不安,百姓的生活極端困苦。按照正史的描述,當時的情形是“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見《漢書·食貨志》),真是悲慘到了極點。為了恢復和發展生產,漢高帝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而在惠帝在位期間,這項國策得到進一步推行。
不僅如此,惠帝為了更好地實惠於百姓,在國內外局勢趨於穩定的情況下,下詔取消高帝臨時增加的賦稅,重新恢復“十五稅一”的標準。與此同時,惠帝又透過免除徭役的方式,鼓勵農民努力耕作、闢田增產。更加難能可貴的是,惠帝還放鬆對商人的各種限制,從而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增加國家收入。在這些政策的帶動下,漢朝的經濟呈現蒸蒸日上的現象,併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基礎。
2.廢除“挾書律”,允許民間收藏書籍。漢朝肇建之初,在思想文化領域承襲秦朝的舊制,規定除官府相關部門可以收藏書籍外,嚴厲禁止民間私藏書籍,一旦有人敢於違抗,則往往會遭受滅族的酷刑(“秦律敢有挾書者族。”見《漢書·卷二》張晏注)。“挾書律”雖然有利於漢朝推行愚民教育,但卻因此導致民眾的知識長期保持在最低水平,使得整個社會氛圍死氣沉沉。
有鑑於此,惠帝四年(前191年),劉盈頂著來自各方的強大壓力,毅然決然地宣佈廢除“挾書律”,允許民間收藏書籍。此令一出,長期受到壓抑的諸子百家再度活躍起來,使得整個社會氛圍產生積極的變化。與此同時,有書可讀計程車人們懷揣著“致君堯舜”的夢想,開始進入朝廷做事,由此也為漢朝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真可謂“一舉兩得”。
3.救護兄弟,盡顯仁者風範。漢高帝駕崩後,呂太后在幕後操縱朝政的同時,對昔日的情敵和庶子們進行瘋狂的迫害,面對這種情況,惠帝都是力所能及地保護他們。例如,齊王劉肥是惠帝的庶長兄,在入朝期間因為得到皇帝的禮敬,結果遭到呂太后的嫉恨,由此被賜予毒酒。惠帝見狀趕快過來救護,並作出準備和兄長共飲毒酒的姿態,迫使呂后放棄原計劃(《史記》、《漢書》均有記載)。
不僅如此,對於當年差點兒搶走自己太子之位的異母弟劉如意,惠帝也是千方百計地予以保護,雖然最終劉如意被呂后毒殺,但劉盈先前的努力卻是有目共睹。而對於戚夫人,惠帝在見到她被削為“人彘”的慘狀後,非但沒有幸災樂禍,反而怒斥母親太不人道(“孝惠見,問,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歲餘不能起。使人請太后曰:‘此非人所為...’”見《史記·卷九》)。劉盈的仁者風範,由此可見一斑。
4.堅守人倫底線,不肯跟張皇后進行“親密接觸”。呂太后出於“親上加親”的思想,將年僅11歲的親外孫女張嫣(魯元公主之女)召入宮中,讓她做惠帝的皇后,時在惠帝四年(前192年)。對於這違揹人倫天理的婚姻,惠帝雖然不敢違逆母后的意志,但內心卻始終無法接受,直到駕崩,都未曾與外甥女發生過實際關係,讓年紀輕輕的張嫣守了“活寡”。
張嫣死於漢文帝后元年(前163年),此時距惠帝駕崩,已經過去25年時間。據《漢宮春色》記載,張嫣死後入殮時,宮女們替她淨身時驚人地發現,皇后至死竟然都冰清玉潔,依然是個處女。(“後既無骨肉懿親在側,小斂時,侍女為後沐浴,驗視後之下 體,皆曰:‘可憐哉,後真處女也’”)訊息不脛而走,天下的臣民無不哀憐、嘆息,並對漢惠帝當年的舉動深為折服。
由以上史實來看,漢惠帝非但不是一位軟弱可欺、無所作為的傀儡皇帝,反而是一位千古仁君,無論是治國理政還是在倫理道德方面,都堪稱後世帝王學習的典範,不是嗎?
回覆列表
縱觀西漢的建國曆史,有多位非常知名的皇帝,如漢高祖劉邦,顛覆了秦朝的統治,一手建立了西漢王朝,又如漢武帝劉徹,被認為是漢朝歷史上乃至中國歷史上,最有軍事天賦和治國才能的一代君王。歷史評價遠超劉邦,秦始皇等人,後世的很多偉大人物,對漢武帝的評價都非常之高。
不過西漢還有一位傳奇的皇帝,功績絲毫不亞於漢武帝和劉邦,但卻被很多人忽略和低估,他就是西漢時期的第七位皇帝漢宣帝劉詢,是漢武帝劉徹的嫡曾孫。從劉邦創立西漢,到西漢被王莽篡奪,從功績來講,漢高祖劉邦,抓住了有利時機,在秦末的軍閥混戰中脫穎而出,建立了偉大的西漢王朝,功績歷史可以為他證明。漢文帝在劉邦的基礎之上,開創了太平盛世,文景之治。漢景帝透過無為而治,也延續了西漢的盛世,到了漢武帝劉徹,他一改前朝的守勢盛世,開始對外擴張,開疆擴土,將西漢推上了有史以來最繁榮的時期,功不可沒。
而漢武帝的繼承者劉弗陵,繼位以後,由於年紀尚幼,漢武帝將年幼的漢昭帝託孤給了霍光等人,大權基本上被霍光操縱,實則是一個傀儡皇帝,因此也沒有做出太多功績。沒做幾年皇帝就英年早逝了。而漢宣帝登基的背景就比較複雜了,他接手的是漢武帝和漢昭帝兩朝遺留下來的詬病朝廷,到了他手裡,漢朝的江山實權已經落入到了,霍氏手裡。不光如此,漢武帝當年開疆擴土獲得的榮耀,背後卻隱藏著很大的隱患,到了他的晚年弊端也顯露出來了。
漢武帝,對外征戰40多年,窮兵黷武的政策,也使得原本殷實的國庫變得空虛,並且漢武帝在追求享樂的道路上也走上了極端,與秦始皇極其相似,他的宮廷布置的極為奢華,宮中美人無數,並且歷史上漢武帝的好色是出了名的,最有名的就是他的金屋藏嬌典故。漢武帝在享盡榮華富貴美色以後,到了晚年,他對自己的日漸衰老感到恐慌,他甚至比秦始皇更相信術士,迷戀仙方,追求長生,曾多次出遊,也是為了尋訪仙蹤,求得仙藥。漢武帝晚年的時候,疑心病也變重了,因此造成了很多慘禍,漢武帝因一個夢而引起的巫蠱之禍,最後導致數萬人因此喪生。
漢武帝晚年,給西漢埋下了諸多禍根,漢武帝和漢昭帝死後留下諸多大問題,需要漢宣帝急需解決!漢宣帝登基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奪回權力,做了六年有名無實的傀儡皇帝,暗中積蓄自己的力量,終於用了八年時間剷除了霍氏集團,奪回了大漢皇權,因他早年在民間生活了十幾年,所以深刻體會到普通百姓的不容易,讓百姓能夠過上安穩日子的關鍵,就是當地的官員。當時有很多地方官,大多貪汙受賄,營私舞弊,甚至草菅人命!
因此,漢宣帝將漢昭帝廢止的刺史制重新啟用,用於監督各地方官員。而且每個地方官員對任職前,漢宣帝都會親自接見勉勵他們,要造福百姓,而且讓他們寫下保證書。這些做法使得漢宣帝時期的吏治十分清明,平民百姓受益匪淺,從而緩和了社會矛盾,維護了安定局勢。漢宣帝當時受到巫蠱之禍牽連,剛出生不到半年,就被打入到了監獄,在監獄裡足足生活了五年時間,因此他繼位以後,肅清司法,平反冤案,這是他自身切身體會得來的。漢宣帝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出了自己的政治特點。他說:“霸,王道雜之”,霸就是要講法治制,王就是要體恤民眾,漢宣帝的政策就是兩者結合。他在位期間曾十次大赦天下,為百姓平反冤案,緩和社會矛盾。
在經濟發展上,實行輕徭薄賦方針,不僅平抑物價,打擊奸商,還多次下詔鼓勵發展生產,在漢宣帝的帶動下,各地方官員也都把勸農科桑,發展生產當成最重要的正事來抓,並且還派出農學專家巡視全國,對農業生產進行科學指導。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調動起來,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農業的發展,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中興盛世。在漢宣帝后期,經濟繁榮,農業連年豐收。這一點在漢朝的歷史上,只有漢宣帝,做到了極致!並且用國家的力量來干預糧食的價格,從而保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漢宣帝時期,不光抓經濟,在思想文化上面也非常的注重,除了儒家學說以外,其他學說發展的也很快,漢宣帝主張各種文化兼收幷蓄,還曾親自主持召開經學大會,這段時間有許多學術創作流傳於世。漢武帝曾經窮兵黷武,使領土擴大,趕走了匈奴,不過漢武帝這種做法,不僅極大的消耗了國力,而且也沒有徹底的收服周邊各少數民族,並且漢武帝死後,匈奴人又來了。
對於對待少數民族的問題上,漢宣帝他採取了軟硬兼施的方針。第一,在邊境屯駐重兵,使得匈奴不敢輕易侵犯。第二,他聯合西北的少數民族多次夾擊匈奴,把匈奴趕的跑都沒地方去。第三,他步步為營,把匈奴趕出西域後,就立即建立都護府,使之成為大漢的領土。第五,他繼續堅持漢代以來的和親政策,對少數民族進行懷柔安撫。從此以後,漢匈之間近200年的戰爭結束了,北方的邊境居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大漢和各民族的友好交往也進一步發展,各民族加快了融合的步伐。
宣帝18歲繼位,終年43歲,在位25年,成就了西漢歷史上著名的“昭宣中興”,並且他是西漢唯一一個從長安監獄中走出的皇帝,18歲之前,他默默無聞,過著平凡人的生活,後半生他一路上趕超漢武帝,粉碎了權臣專政,平服匈奴,發展生產,繁榮經濟,肅清了司法,俗話說,打天下容易,守江山難,漢宣帝的功績絲毫不亞於漢武帝劉徹,漢高祖劉邦等人,但他卻被低估和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