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卻清楚寫明瞭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這不是說明了“三顧茅廬”確有其事嗎?
14
回覆列表
  • 1 # 胡侃解密三國

    https://www.toutiao.com/i6599531438406631944/

    可以參考這個

    也就是兩個問題《出師表》是否是諸葛亮所寫?還是後人託名偽作?

    諸葛亮毛遂自薦,先自薦與曹操,後自薦與劉備,曹操沒在意,劉備上心了,然後發生“三顧茅廬”

  • 2 # 那片星空依然璀璨

    純屬吃飽了沒事幹!瞎操心!替古人操心!怎麼不討論關公和秦瓊哪個厲害!哪個武藝厲害!討論項羽和張飛哪個厲害!三國演義是三國志通俗演義!什麼是演義!就是有誇張的部分虛構的部分!怎麼不說隋唐演義裡的李元霸和岳飛哪個厲害!這些專家真是閒的蛋疼!

  • 3 # 奕天讀歷史

    對於三國時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喜愛讀三國的奕天還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奕天認為這些史學家並沒有否定劉備請諸葛亮出山的事實,只是劉備請諸葛亮出山的過程並不是演義中“三顧茅廬”那個樣子。

    奕天因為之前寫過一篇關於諸葛亮的躬耕處,到底是在現代的南陽臥龍崗,還是在現代的襄陽隆中的文章,所以,專門研究過諸葛亮出山的過程。

    諸葛亮《出師表》是“三顧”

    最權威的資料,當然是諸葛亮自己寫的《出師表》,其中有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可見,的確有“三顧草蘆(茅廬)”之事。但是,我們要了解一點,就是“三”在古代,有可能指代多的意思,就是說很可能不止三次,而是超過三次的多次。

    從諸葛亮的自述中,也並沒有說劉備前面幾次去都沒有見到諸葛亮。更大的可能是,劉備每次去都見到了諸葛亮,而諸葛亮也想從劉備的談論中判斷劉備是否值得輔佐。

    最終諸葛亮認為劉備是一位值得輔佐的明主,這才“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答應了劉備出山。

    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是“三往”

    劉備屯新野時,徐庶自薦投奔了劉備,並且被劉備重用。徐庶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並且讓劉備親自去請,這才有了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陳壽作為三國時蜀國的大臣,應該對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情況掌握的較多,加上跟《出師表》的相互印證,是比較可信的。

    這裡唯一要注意的是徐庶投靠劉備時,劉備是駐軍新野,但是,徐庶推薦諸葛亮的時候,劉備可能並不在新野了,而是已經遷往了樊城。

    《漢晉春秋》、《資治通鑑》諸葛亮居於隆中

    因為劉備要在短時間內數次去拜訪諸葛亮,所以,劉備去拜訪諸葛亮的距離不應該太遠。根據《漢晉春秋》的記載

    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資治通鑑》中有類似的表述

    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每自比管仲、樂毅

    從襄陽出發,二十里的路程,走路也花費不了多少時間,兩個小時就走到了。如果騎馬的話,可以再快點。即使從樊城出發,路程翻倍,也花不了多少時間。

    但是,如果是從新野到南陽臥龍崗,就有點遠了,一百多里的路程,即使是騎馬,單程也要一兩天,這很不合理。而且南陽,即三國時的宛城,當時在曹操的統治下,劉備和曹操還是敵對勢力,這麼明目張膽的多次來往,曹操還從不干預,這太不可思議了。

    《魏略》、《九州春秋》是諸葛亮自薦

    根據《魏略》和《九州春秋》中的記載

    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

    《魏略》就是三國時期,魏國史官編寫的史書,對於當時的事情應該還是比較清楚的。而《九州春秋》是西晉時成書,時間也比較近,可信度都是非常高的。

    兩本史書中都說諸葛亮是在劉備屯樊城時,自己主動去找的劉備。而劉備因為跟諸葛亮不熟悉,又因為諸葛亮年少,所以,輕視諸葛亮,就把諸葛亮當做普通的書生對待。

    這就跟《出師表》和《三國志》矛盾了。

    裴松之對此,只是表達了

    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

    裴松之覺得不可思議,但是並沒有去嘗試分析其中的原因。

    奕天自己的見解

    奕天個人認為,都是年代較近,比較可信的史書中出現這麼大的矛盾,一定是有其原因的。奕天認為,這五本史料中所載,應該都沒有大的錯誤,只是具體過程和細節需要我們補全罷了。

    奕天認為,諸葛亮應該是先行自薦,從襄陽的隆中出發,自南向北,到樊城自薦於劉備。按照《魏略》的記載,當時諸葛亮等到宴席結束,給劉備獻策。但諸葛亮獻策的結果應該不像《魏略》所說,“備知亮非常人也”,劉備馬上知道諸葛亮非尋常之人,並馬上採用了諸葛亮的建議。實際結果很可能是,諸葛亮獻策後還是沒有得到劉備足夠的重視。所以,諸葛亮又返回隆中去了。

    但是,諸葛亮又不希望荊州落入曹操之手,同時,自己的好友徐庶又在劉備處,這才有了《三國志》中,諸葛亮託徐庶推薦。

    經過徐庶推薦,劉備開始覺得諸葛亮是個人才了。從而採納了諸葛亮先前的建議,“備從其計,故眾遂強。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

    這時候,諸葛亮因為劉備最初沒有重視自己,為了得到劉備更多的重視,加上也想多瞭解一下劉備,諸葛亮這時自然要故作矜持狀了。你劉備現在才發現我諸葛亮是個人才,那你就要多來請我幾次了。

    這才有了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

    最終結論

    諸葛亮在叔父諸葛玄去世後,隱居躬耕於襄陽城西二十里的南陽。

    在曹操平定河北袁紹後,諸葛亮認為曹操必然南下取荊州,所以,主動跑去樊城劉備那裡,告訴劉備這件事情。

    但是,劉備開始並沒有重視年少的諸葛亮。

    這才有了徐庶再次向劉備推薦諸葛亮,而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

  • 4 # 汐水柔情

    現代這些人就是這個樣子,人們生活水品提高了,但是素質卻降低了,為了達到目的不惜一切代價,可以把黑的說成是白的,把白的說成是黑的,這種現象在現代比比皆是。

    雖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想,也有不懂的觀點,這個大家都是理解的,因為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一模一樣的人,所謂一百個看《哈姆雷特》就有一百個看法,所以很多事情都具有多面性,沒有必要去糾結這些。

    但是到現代,卻出現了三國熱,直接把《三國演義》推上了正史,研究《三國演義》的人比研究《三國志》的還多,所以現代出現了很多真真假假的歷史事件,出現了各類奇葩文章,其中有的文章是專家寫的,有的文章是歷史學者寫的,有的文章是大眾寫的,其中大眾寫的基本都是為寫文章博眼球,不太懂歷史,所以才會出現貶低被人們讚頌的人,抬高被人唾棄的人,只有這樣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歷史上司馬懿與諸葛亮就是典型的列子,一個是中國歷史上幾乎完美神,一個在中國歷史上不忠不仁不義,開闢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代,作為統帥沒有尊嚴的司馬懿,卻被現代人崇拜為偶像,天天吹司馬懿,從而黑諸葛亮。

    現代人們生活質量提高了,解決了溫飽問題,人們都希望找到一個好的工作,投入最少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報,這就是現代很多人追求的生活,而在中國歷史上司馬懿就屬於這類人,說的好聽點司馬懿隱忍二十年,不好聽點叫做沒有尊嚴的活了二十年,最終欺負曹家孤兒寡母,不費吹灰之力奪取曹家政權,最終為後代取得了天下,而諸葛亮是一步一個腳印的為劉備打出來的天下,司馬懿不費一兵一卒把曹操辛苦打下來的江山奪取了過來,這是多麼的輕鬆。

    所以現代很多懶人都想成為司馬懿那樣,透過各種手段,把別人的企業變成自己的企業,成為大老闆,所以為了達到目的,現代的小編,寫出各類奇葩的文章博眼球,顛倒歷史,說什麼三顧茅廬是假;劉備託孤假仁義;說空城計是假,卻又說是司馬懿看穿了諸葛亮的計謀,互相矛盾;說什麼郭嘉是三國第一謀士,卻也沒看到中國十大謀士之中有郭嘉的大名;說什麼《出師表》是假,又諸葛亮寫這篇文章很虛偽;更有《走下神壇的諸葛亮》節目,一個教授專門研究諸葛亮黑點,找各種缺點進行放大,從而達到貶低諸葛亮的目的,把諸葛亮拉下神壇的,覺得這個教授好幼稚,為了博眼球,真是什麼都敢做;

    易中天教授講百家講壇,因品三國而被大眾熟悉,由於易中天教授品三國有其獨特的風格,也被很多人喜歡,我也看過他的講壇,對很多事情講的有理有據,我也比較贊同,但是在整個品三國過程中,我相信看過的人,都能看得出,易中天教授從開始到結束,都是貶低劉備,抬高曹操,易中天最喜歡的是曹操,其次是諸葛亮,然而易中天教授在品三國中,提高了謀士郭嘉的地位,讓郭嘉成為了三國算無遺漏的軍事天才,把郭嘉吹的神乎其神,這也使得郭嘉得到了現代很多粉絲,很多文章都在吹郭嘉,同時又由於易中天教授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評價直接引用陳壽的原話,不進行具體分析,對諸葛亮軍事才能直接進行否定,這是易中天教授的一大敗筆,從而使得三國默默無聞的謀士郭嘉,成為了軍事天才,中國傑出的軍事家諸葛亮成為了不懂軍事的傻子,所以現代形成了三國兩派,一派諸葛粉,一派郭嘉粉。

    但是無論郭嘉粉如何吹郭嘉,如何黑諸葛亮,都無法撼動諸葛亮的歷史地位,因為郭嘉在歷史上就是個過客,沒有戰績,拿不出實力,而諸葛亮戰績比比皆是,比如聯吳敗曹、戲耍周瑜,巧奪荊州、取益州、定川蜀、平南蠻、七擒七縱、揮師北伐,曹魏震動、敗名將曹真,後抑鬱而死、敗名將張頜、斬大將王雙、敗名將郭淮、殺名將張頜、敗大將費曜、敗軍事天才司馬懿,破甲三千甲首,畏蜀如畏虎,千里請戰,死諸葛嚇走活仲達十萬大軍等,諸葛亮的事蹟,比比皆是,豈是一個謀士郭嘉能比的?

    諸葛亮在中國歷史上獲得的頭銜如下:

    中國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書法家、文學家、發明家

    中國武廟十哲之一

    中國文廟大儒之一

    中國同時入選文武廟者之一

    三國武鄉侯、忠武侯、武興王

    中國十大軍師之一

    中國忠臣的代表

    中國智慧的化身(智慧的代表)

    中國十大謀士之一

    中國歷史上真正做到一人敵十萬大軍者

    中國十大出將入相之一

    中國名人聖賢之一

    中國古代名將前五(歷史記錄片)

    中國六大政治家之一

    中國第一賢相

    三國兩大軍事家之一(曹操)

    中國十大儒將之一

    中國歷史上擁有傑出頭銜最多者

    中國十大名相之一

    中國歷史敗名將最多者

    中國歷史上未出山定天下第一人

    中國 “ 智聖 ”

    現代的文章亂寫,欺騙那些不懂歷史的還能忽悠一下,但是諸葛亮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無法感動。

  • 5 # 襄陽甜

    作為襄陽人,我認為三國時期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是實實在在的事情,歷史上確實發生過。做出這樣的判斷絕不是信口開河、人云亦云。

    陳壽《三國志》中“凡三往,乃見”

    最可信的證據就是陳壽所寫《三國志》了,裡面明確寫出“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簡簡單單的這十三個字,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劉備去拜訪的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才見到。有些人說“三往”中的“三”是虛指,但我認為是實指,因為“三往”前面還有一個“凡”字,“凡”表示一共的意思。“三”是實數這樣也符合說話邏輯。

    陳壽寫的關於劉備和諸葛亮的事為什麼可信?

    陳壽何許人也?陳壽從小就在蜀國,也是在蜀漢成長起來的,早已積累了大量蜀國的資料。陳壽曾蜀漢時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可見陳壽對蜀漢可以說是瞭如指掌,如果這樣一個人寫蜀漢的歷史都能寫錯,請問還有誰能寫對?所以,我堅定的認為,陳壽所寫為實。這也是研究三國曆史人員一直認同的。

    諸葛亮本人以及裴松之等均記載“三顧茅廬”

    諸葛亮自己在《出師表》中明明白白的寫道:“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如果連諸葛亮自己親生經歷的事他都寫不清楚的話,那實在不能能讓人信服。裴松之對《三國志》寫注,這也是公認最可信的注,裡面也肯定三顧茅廬之事。但讓還有很多史書都有相關記載,大家可以自行查閱。

  • 6 # 鄺生24

    三顧茅廬是不存在的。因為那是正是赤壁大戰後期,劉備帶領關羽,張飛正在華容地區轉入戰略反攻,全力追殺曹操的時候。一,劉備三兄弟不在荊卅,二,劉備三兄弟也不可能此時多次離開大軍去見諸葛亮。

  • 7 # 南門太守

    “三顧茅廬”的典故早已家喻戶曉,成為古代君臣間相知相敬的一段佳話,但還有另一種說法,認為諸葛亮其實也和徐庶等人一樣,是主動投奔的劉備。

    持這個說法的是《魏略》和《九州春秋》,《魏略》是曹魏京兆人魚豢私撰的史書,由於記述的是當朝史,所以只記到了魏明帝時,又由於站在曹魏的立場,所以書中帶有一定主觀性。

    但《魏略》也有其它史書不具備的優點,那就是時間效力,幾乎記述是“正在發生”的事,在這方面只有王粲的《英雄記》可以與之相比。

    《魏略》中關於劉備與諸葛亮初次相見的過程,有較為細緻的描寫:

    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坐集既畢,眾賓皆去,而亮獨留,備亦不問其所欲言。備性好結毦,時適有人以髦牛尾與備者,備因手自結之。亮乃進曰:“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邪!”備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與!我聊以忘憂耳。”

    從以上記述可以看出,諸葛亮與劉備初次見面的地方不是襄陽隆中,而是與襄陽一水之隔的樊城,而且是諸葛亮主動跑到樊城去見的劉備。按照“三顧茅廬”的說法,劉備是親自上門拜訪諸葛亮的,而且去了3次才見到諸葛亮。

    諸葛亮此時約26歲,劉備比他大了20歲,儘管諸葛亮在當地有些名氣,但還沒有任何官職,也沒有建立起任何功業,年齡幾乎長自己一倍、早已天下聞名的左將軍劉備來訪,諸葛亮故意不見以試探對方,似乎可信度不高。

    而如果說諸葛亮並沒有做好人生的規劃,所以故意不見劉備,最後僅被劉備的誠意所打動才表示願意出山,這也不符合諸葛亮對待事情的態度。

    如果說“三顧茅廬”的說法可信,劉備去了3次才見上諸葛亮,那隻能是碰巧,在資訊交流不發達的情況下,無法提前預約,諸葛亮又經常出門遊學交友,劉備撲了兩次空是可以理解的。

    當然,這個解釋也是可以說得通的,但《魏略》中的說法似乎更合乎二人當時的身份。按照《魏略》的記載,在樊城的這次見面是諸葛亮跟劉備的初次對話,主題也是眼下如何對抗曹操。

    諸葛亮問劉備:“您以為劉表將軍與曹操相比如何?”這不難回答,劉備說:“劉表不如曹操。”諸葛亮話鋒一轉,問劉備:“將軍您自認為比曹操如何呢?”劉備一向謙虛,說道:“也不如曹操。”諸葛亮提出了問題:“你們都比不上曹操,而將軍您手裡只有幾千人馬,靠這點力量如何能抵擋曹操呢?”劉備嘆了口氣,如實說道:“我也正為這犯愁呢,那你說該怎麼辦?”諸葛亮說出了自己的辦法:“荊州的人口本不少,只是登記在冊的人很少,您可以建議劉表將軍,把流動人口管理起來,重新登記戶籍,照此調兵。”

    劉備採納了諸葛亮的建議,結果實力大增,從而對諸葛亮以上賓之禮看待。

    除《魏略》有這樣的記載外,“《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對於這兩部書的記載,裴松之認為不可信,因為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明確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這已經充分說明“非亮先詣備”。

    裴松之由此還發出感嘆,認為《魏略》、《九州春秋》“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

    是不是《魏略》和《九州春秋》捏造了史實呢?恐怕也不能絕對認定,因為就諸葛亮和劉備當時的年齡、身份來說,《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記載看起來更合理。

    諸葛亮是一個有遠大志向的人,他不是純粹的隱士,所以肯定會出來做事的,做一名當代的管仲、樂毅,在那樣的情況下,諸葛亮主動上門毛遂自薦符合常理。

    那麼,如何看待《三國志》說的“凡三往,乃見”和《出師表》中說的“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呢?

    其實這也能解釋得通,諸葛亮雖然初次與劉備相見不在隆中,而在樊城,但見面之後諸葛亮未必家都不回就留下來輔佐劉備了,諸葛亮“入職”劉備集團有一個過程。

    比如現在去大公司求職,一般先網上報名、資格篩選、線上測試,之後是電話交流,過了這幾關才正式面試,而面試又有一面、二面、三面等等,並非一見面就留下來當天辦入職手續。

    諸葛亮從隆中的家裡跑到樊城,這算是“一面”,劉備比較滿意,但僅達成了意向,諸葛亮回去之後要考慮考慮,跟家人也得商量商量,劉備這邊也得考慮,劉備最後做出了決定,於是才有了後面的“三顧茅廬”。

    當然這只是按照常情常理做出的推測,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諸葛亮在《出師表》中的“三顧說”非實指,只是想表達一下劉備對自己的尊重和求賢若渴。

    在古人的習慣裡,三、六、九等數字有時並非實數,只是表明“不止一次”和“多”的意思,也許諸葛亮在這裡只是想懷念劉備對自己情誼。

    至於《三國志》,因為陳壽對諸葛亮的文章很熟,第一部《諸葛亮集》就是他編的,所以他非常熟悉《出師表》裡的內容,看到諸葛亮自己說了“三顧”,於是採用了此說,並增加了徐庶推薦諸葛亮時說的那番話。

    當然,以上僅是本人的分析和推測,不代表絕對否定“三顧茅廬”之說,只是想說,《魏略》、《九州春秋》既然有不同的記載且又有一定合理性,不妨也作為一種參考性存在吧。

  • 8 # 初心如舊

    有些史學家認為“三顧茅廬“是虛構的,你怎麼看?

    這還能說啥?史學家人家是專門研究這些事情的,咱這半瓶子醋,還敢和大咖們較量?史學家這麼說,肯定不是隨隨便便,信口開河,一定有許多經考證的證據,線索。不過從心裡說,也許是因為從眾,或者是因為三國演義看多了,腦子裡先入為主吧,還是願意相信這個“三顧茅廬“是真的,而不想關注所謂的歷史真實,因為咱沒時間,沒精力,也沒這本事,更沒有這興趣。

    三顧茅廬故事的本質,說了重視人材,以及諸葛亮後來不忘初心,兢兢業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生無怨無悔,繼承劉備遺志,忠誠事業的一種精神,放大擴充套件,推而廣之,能起積極進取,推動不斷向上的正能量增長,這才是關鍵。不太明白費心費意,鬧那麼大動靜,非把這事說成虛的,究竟有啥用處或者好處?想不來,想不來,想不來……腦子麻木,一片空白,寫不下去了……先停停,停停,歇一歇吧!

  • 9 # 皓說史

    “三顧茅廬”可以說是三國故事中流傳最廣,也是最經典的故事之一。當年劉備為實現興復漢室的理想,求賢若渴。為了能夠請得諸葛亮的幫助,先後三次去諸葛亮家登門拜訪,最後才請得諸葛亮出山。但不論是從其他史料上看,還是從世故人情上說,“三顧茅廬”其實都是不存在的。

    《三國演義》將 “三顧茅廬”的故事介紹給了大眾,在“三顧茅廬”故事的推廣過程中,諸葛亮的形象進一步得到神化。但事實上,“三顧茅廬”故事並不存在,而是諸葛亮為抬高自己進行的虛構和包裝。

    在《三國志》中 “三顧茅廬” 的說法是從諸葛亮的《出師表》中得來的。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寫到: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所以陳壽的《三國志》裡就有了 “凡三往,乃見” 的敘述。

    其實, “三顧茅廬” 這個結論是經不住推敲的。

    首先,諸葛亮的《出師表》名義上是寫給皇帝的一份表章,但實質上就是一種類似於宣言書式的討賊號令,具有戰前總動員的性質,所以裡面的內容可以有實有虛。

    其次,諸葛亮出師北伐的時候,最初跟隨劉備的那些人中除趙雲外,大都已經故去,諸葛亮即使在表章中故意抬高自己,也沒有人能夠與他核對,內部基本上已經形成了諸葛亮專權的政治局面,就算是胡說八道,也沒有人會來揭穿他。

    第三,稍有古文常識的人都知道, “三” 字在中國文言文中並不是什麼實詞,而是一個虛詞,是 “幾個”“幾次” 的意思,如果我們根據《出師表》中的說法,認定劉備到諸葛亮家去了三次,顯然是不對的。

    第四,劉備僅僅聽了徐庶的舉薦就往諸葛亮家連跑數次,那也有點太草率,太不符合常理了。

    第五,從人情世故上講,作為一代梟雄,並且是比諸葛亮大好多歲的劉備,是不可能為了請到諸葛亮而到他家跑好幾趟的。在這種文化傳統中,只允許屬下往領導身上貼,而絕不會出現領導往下屬身上靠的。不信的話,你可以自己到街上試試,你把廣告做得再足,也不會有哪個領導,包括那些私營老闆,能到你家去請你的。

    事情的真實情況應該像《九州春秋》記載的那樣: 是諸葛亮主動投靠劉備,而不是劉備主動尋訪諸葛亮。

    諸葛亮在二十多年後,為了美化自己,故意隱去了當年自己主動北上投奔劉備的事情,其目的不外乎是為了給自己的專權找一個更合適的理由和藉口罷了。

    “三顧茅廬” 的說法不過是大家對冷酷現實的一種自我安慰罷了。

  • 10 # 南方鵬

    這兩種觀點主要出自《三國志》和《魏略》《九州春秋》兩方史書的衝突,傳統印象是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出諸葛亮,三國志也採用這種說法,並且前出師表諸葛亮在表章上也有說過,而魏略則說“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諸葛北行見備的理由是心憂荊州不保,就主動到新野與眾士子拜見劉備,劉備招待眾人完畢,便開始用髦牛尾結毦編織飾物,諸葛亮並沒有隨眾人離開,見狀走上前問,將軍是沒有事可以做了嗎?如果曹操南來你與劉表誰能抵擋呢?劉備愁眉苦臉說都沒有辦法,諸葛亮獻計把流民收編起來組成軍隊以備不測,劉備聽從了,並以上客之禮請他留下。

    但也存在一種可能,就是兩種史料所記都屬實,畢竟當時諸葛亮的三位好友孟公威石廣元徐庶都投奔在曹營,魏國未必不能獲得第一手史料,可能諸葛亮曾先行試探性的去見劉備,觀察他的器度為人,並以言詞試之,劉備以上賓之禮相待,諸葛亮未必就留了下來。很大可能離開回家了,然後才有徐庶水鏡等人的推薦,劉備得知先來獻計的青年竟有如此名望,才名副實,於是下決心多次上門拜訪以表誠意,諸葛亮才出山相助,這樣就通順合理了很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腦操作的快捷鍵有哪些,都是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