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張家綱小兒推拿

    積食,亦稱“食積”,屬“九積”之一(食積、酒積、氣積、涎積、痰積、癖積、水積、血積、肉積),相當現代醫學的“消化不良”,但比“消化不良”更具有整體性,突出中醫辨證論治的特色。積食是中醫的說法,因此用中醫的辦法來解決是最有效的!而小兒推拿又是最有效的不用藥的綠色療法。

    積食的表現有哪些?

    積食的表現大致有以下表現:舌苔變厚,尤其是舌中苔厚,口中味道變重,容易噯氣,噯氣有酸腐味道,嬰兒容易吐奶瓣,肚子脹,胃口不佳,拉肚子,大便氣味有酸腐味道,右側臉頰容易有紅暈紅斑,右側身體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比如右耳朵痛,右邊牙齦痛等等。

    積食會引起哪些病症?

    臨床上我們發現,小兒感冒發燒、反覆咳嗽及過敏等常見疾病,往往涉及中焦脾胃,與積食有關。積食造成的危害非常大,所以有積食是百病之源的說法。積食會引起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厭食、腹脹腹痛、口臭、皮色發黃、精神萎靡、大便乾燥或酸臭、睡眠不安和手腳心發熱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引起孩子發燒,咳嗽等,長期積食會誘發孩子營養不良,影響生長髮育。

    為什麼寶寶容易積食?1.先天中焦虛弱小兒在出生之前,稱之為“先天”,所謂“先天中焦虛弱”,指小兒先天稟賦不足,尤其是中焦脾胃更加虛弱,且重點在於“寒”。在懷孕前,若夫妻一方(女方多見)或雙方為寒性體質(即我們常說的“體寒”),那麼孩子出生後,也多為寒性體質──我們說的“先天稟賦”,最多見的就是寒性體質與過敏體質,而說到底,過敏體質絕大多數都是寒性體質。在懷孕期間,若孕婦過食生冷,也會導致日後小兒寒體。比如,有的孩子在餵奶時吐奶,並且不是馬上吐,而是過一段時間再吐,且吐的都是蛋花狀有點凝固的奶,就是因為其寒性體質所導致的。

    因此,對於孩子來講,母親很關鍵,母子息息相連,有什麼樣的母親,就有什麼樣的孩子──一個家庭也是如此。

    2.後天餵養不當小兒在出生之後,稱之為“後天”。後天氣血的充足主要依靠飲食的供養,而飲食需要脾胃來消化運轉,所以古人說:“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小兒後天餵養不當,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如母親素體體寒,故其乳汁也是偏寒,則不適宜母乳餵養,若堅持餵養,則相當於孩子間接食用生冷。另一方面,發生於孩子新增輔食或斷奶之後。如過早新增輔食,或輔食新增不規律,或吃肉、奶、蛋、水果及零食過多等,都會損傷孩子的中焦脾胃,從而形成積食。此外,如孩子感冒發燒後常常輸液、服用抗生素或退燒藥等,也容易損傷中焦脾胃,形成積食。3.內傷乳食,中焦失司“中焦”為木土之地,木指肝、膽,土指脾、胃、腸。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肝膽主調節──飲食入胃,經過中焦多方面共同協調,完成水谷精微的吸收與輸送。如小兒先天中焦不足,加上後天餵養不當,則容易導致“內傷乳食”、“中焦失司”。譬如一個人拉車,勉強能拉得動,這時,車上突然跳上來三個人,那這個人就得使勁拉,時間一長,就容易累壞──我們人體的中焦脾、胃、腸、肝、膽也是一樣。4.濁氣留積胃腸飲食入胃後,經過消化,其中的精微物質被吸收轉輸全身,而其中的糟粕(食物殘渣)則絕大部分被排出體外,一小部分殘留在胃腸。如果孩子“內傷乳食,中焦失司”,就會使精微物質吸收轉輸減少,形成的濁氣糟粕反而增多,並且“留積胃腸”。這些留積胃腸的“濁氣”,除了食物糟粕外,還包括人體自身產生的水、溼、痰、飲、瘀血及寒氣等各種代謝產物。

    天地之間,一切事物都是永恆運動、不斷髮展變化的,疾病也是如此。中焦為氣血生化之源,濁氣留積中焦胃腸日久,則會導致小兒氣血不足;若積食、水溼痰飲、瘀血等濁氣長期留積不去,則會鬱而化熱,形成熱邪。

    小兒推拿怎樣調理積食?

    清大腸3分鐘

    從食指末端起始(商陽),沿食指橈側緣(二間、三間)。

    揉板門3-5分鐘

    板門重按有痠麻感,為胃全息反應點。嚴重的積食也可用指甲掐,揉3掐1。

    順運內八卦3-5分鐘

    內八卦穴,是小兒推拿中的臨床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寬胸利膈、理氣化痰、行滯消食的作用。主要用於痰結喘咳、乳食內傷、腹脹、脹悶、嘔吐等症。

    推四橫紋3分鐘

    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稱為推法,四橫紋穴為改善積食等問題的要穴。

    清天河水5分鐘

    分腹陰陽5分鐘

    以雙手拇指沿肋弓邊緣,或自中脘至臍,向兩旁分推。主治腹痛腹脹,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等。

    揉足三里(5分鐘) 足三里是胃經上的一個主要穴位,常按揉有健脾胃、促消化的作用。

  • 2 # 萌媽百寶箱

    寶寶積食是嬰幼兒中挺常見的一個問題,因小兒積食而引發孩子發燒,也是常有的事。那麼,寶寶積食了該怎麼處理呢?

    為什麼會積食?

    積食大多是因為父母餵養不當,影響到寶寶的消化功能,使食物停滯胃腸所形成的一種胃腸道疾患。有些媽媽不注意寶寶的飲食宜忌,什麼都給寶寶吃,比如寶寶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後,就會損傷腸胃而形成積食。

    積食的常見症狀

    1、寶寶食慾明顯不佳。

    2、煩躁易哭,難以入睡或睡不安穩。

    3、寶寶鼻樑兩側發青舌苔白、膩且厚。

    4、寶寶大便乾燥,或有時幹有時稀。

    5、免疫力低下,經常感冒咳嗽。

    食療的方法

    糖炒山楂

    食材:山楂、紅糖適量

    做法:

    1、取紅糖適量,下鍋,小火翻炒至融化;

    2、加入去核的山楂,再翻炒5分鐘,聞到酸甜味即可。

    媽媽餵養經:如果寶寶有發熱的症狀,可改用冰糖,每頓飯後給寶寶餵食一點,以幫助消化。

    橘餅茶

    食材:橘餅

    做法:

    1、將橘餅切成薄片;

    2、放入茶壺內,用剛燒開的沸水沖泡;

    3、蓋上茶壺蓋,泡15分鐘即可。

    媽媽餵養經:可沖泡數次當茶飲用,連續喝2-3天有效果。

  • 3 # J媽學堂

    提要:寶寶積食了該怎麼處理?

    當寶寶月齡大開始新增輔食後,媽媽一定注意,不能讓寶寶發生積食。

    寶寶由於消化器官發育不完善,很容易發生積食。積食發生後,容易造成寶寶食慾減退、肚子不舒服、兩頰發熱、手腳心發熱、便秘等不良反應。

    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積食

    一般發生積食的寶寶,都是在3歲以下的寶寶,寶寶們語言表達能力不清楚,不能完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需要媽媽們的細心觀察。

    1、食慾減退,飯抱在口中不吞下去

    2、消化功能不好,很容易發生腹脹、腹瀉或者便秘

    3、經常反覆感冒、咳嗽,免疫力低下

    4、難以入睡或者睡覺不安穩,容易煩躁,入睡汗多。

    5、口氣不佳,有異味,舌苔又厚又白,有點狀突起。

    寶寶積食高怎麼處理

    1、按摩脊椎或腹部

    順摩腹:

    家長將手搓熱,讓寶寶仰臥並放鬆,家長用手按住寶寶的腹部,手心對準寶寶的肚臍,順時針方向讓肚臍揉腹10分鐘左右,30下為宜。

    捏脊:

    兩手沿著脊柱的兩旁,用捏法把皮捏起來,邊提捏,邊向前推進,由尾骶部捏到枕項部,重複3-5遍。以孩子脊椎面板潮紅為效果。

    2、調整餵養方式

    如果寶寶胃口不好時,千萬不要威逼利誘讓寶寶吃下去,更不能硬塞讓寶寶吃下去。如果發生積食,正確的方法就是讓寶寶少吃,讓腸胃得以休息和調整。

    3、多活動

    在寶寶能夠活動之後,一定讓寶寶多活動。不僅能夠促進寶寶的新陳代謝,促進腸胃消化。而且能夠讓寶寶鍛鍊身體的協調性和運動的能力,有利於促進孩子的身體發育和心理發育。

    4、家庭護理

    適當吃些山楂片等促進消化的食物,能促進胃液分泌,防止積食,促進消化的功效,可增加食慾,需要注意的是山楂片含有較多的糖分,不能長期食用。

    5、飲食調理

    如為寶寶選擇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麵條、米粥、麵湯等主食,少吃甚至不吃肉類食物。特別不要吃油炸、膨化零食品,可適當吃些魚蝦。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 4 # 醫教寶育兒助手

    我是“一路童行”兒童的健康顧問,關注我呵護兒童健康成長

    越小的寶寶,他的消化功能(脾的功能)尚未發育完善,這個時候稍微給寶寶吃多一點,或營養超標就很容易造成積食,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不吃肉營養更不上,事實上,如果寶寶消化不好,營養再多也沒用,更何況,素食的營養也可以很豐富。

    如果這個時候不及時控制飲食,那麼脾的負擔就會越來越大,積食就是越來越嚴重,之後就可能引發嘔吐肚子疼、發熱、厭食咳嗽、腹瀉、便秘等不適反應。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積食?

    通常寶寶積食會出現這些表現:

    1.厭食、飯入口就不吞,吃飯慢需要很長時間

    2.容易出現腹脹、大便硬結酸臭或溏薄、小便短黃或清長或是腹瀉

    3.免疫力下降,容易反覆感冒、咳嗽甚至是肺炎

    4.易哭、煩躁,難以入睡或是睡不安寧,動則大汗淋漓或入睡汗多

    5.鼻樑兩側發青、舌苔又厚又白,口臭,生長不良,面黃瘦弱

    當然有些寶寶出現積食後並沒有太明顯的表現,上面的表現有參考價值。

    如果寶寶積食了,要如何應對?

    當發現寶寶積食了,合理的做法應該是先控制飲食(減少難以消化的食物),在此基礎上,輔以溫和的消食導滯的藥物,比如三星湯,這樣就可以起到消食導滯的效果。

    交給大家一個最簡單、溫和、有效消積的做法

    讓寶寶的腸胃適時休息,減少或是不給寶寶吃肉食或難以消化的食物,同時減少一些加餐(牛奶、雞蛋、點心等等),我們選擇穀類和蔬菜(膳食纖維高)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透過飲食調整,避免用藥就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如果寶寶積食比較嚴重了,那麼這個時候可以素食+三星湯的配合,三星湯本身就很溫和,同時配合素食可以用最溫和的方法幫助孩子緩解積食,積食寶寶的消化狀況良好了,隔三差五的選擇素食調整休息寶寶的腸胃,可以起到保健和預防積食的效果。

    注意:消食藥物不能當成保健品天天讓孩子吃,如果損傷孩子的脾胃,容易引發或加重消化功能紊亂。

  • 5 # 開心爸爸的日記

    說起寶寶積食來,很多爸爸媽媽都是“心有餘悸”。因為孩子們的消化系統不是很成熟,很容易在吃的多,或者吃的涼的情況下積食。而孩子們只要一積食,那別的病症就會隨之而來了,什麼肚子疼,什麼感冒發燒等。

    那麼孩子積食了要怎麼樣處理呢?開心爸爸在這裡給大家介紹幾種方式,可以很好的幫助孩子們緩解積食的症狀。

    控制飲食

    一般來說控制飲食主要是在孩子積食不是很嚴重的時候使用的。

    首先,積食的孩子就不要大魚大肉的來吃了,這樣會讓積食更加嚴重。而是應該選擇一些類似於蔬菜,粥以及麵條之類容易消化的食物。

    其次,積食的孩子每頓飯都不應吃的過飽,特別是晚上。很多孩子積食都是晚上吃的太多,一般來說,晚上因為不運動,腸胃蠕動減慢,消化能力要差很多,如果吃的稍微多一些就很容易積食。

    最後,多給積食孩子吃一些蔬菜水果。蔬菜水果中的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增加腸胃動力,改善積食的情況。

    不過控制飲食只能是緩解積食,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積食。對於孩子來說,還是應該注意平時的飲食習慣,涼的,不易消化的食物最好還是少吃。

    小兒推拿

    如果孩子積食了,爸爸媽媽用一些常見的推拿方式幫他們按摩的話,也是可以得到一定緩解的。

    比如按摩肚子,就是爸爸媽媽雙手搓熱,然後在孩子的肚子上順時針揉動。比如最常見的捏脊法,對於緩解積食都是有一定幫助的。

    多運動

    積食的本質還是腸胃蠕動不夠,適當的運動就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改善積食的情況。

    如果寶寶積食了,爸爸媽媽可以帶著他們出去走走,活動一下,原本淤積在體內的食物,也會因為腸胃的蠕動而得到很好的消化,改善積食的情況。

    吃藥

    如果孩子的積食比較嚴重,上面那些緩解的方式效果就很有限了,還是需要爸爸媽媽給與適當的藥才能夠根治的。

    常見的有七星茶,媽咪愛,益生菌等。這些藥物最好是諮詢醫生以後再給孩子服用,畢竟積食有很多原因,對症用藥才能夠藥到病除。

    一般來說,寶寶積食後爸爸媽媽可以利用這幾種方式來緩解。希望開心爸爸的回答可以幫助到大家。

  • 6 #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在日常生活中,寶寶積食是很常見和比較普遍的情況,但是寶寶積食會很難受,該如何給寶寶消食呢?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寶寶為什麼積食?

    寶寶為什麼積食?

    寶寶還小,脾胃功能比較差,同時也還不具備自我控制能力,只要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會管不住嘴,或者是家長生怕孩子吃不飽,不停地勸孩子多吃一些,結果加重了寶寶脾胃的負荷,損傷脾胃,導致孩子消化不良,長期下去就形成積食。

    寶寶積食的表現:

    1、寶寶經常會肚子疼、肚子脹,大便乾燥或酸臭。

    2、不愛吃飯,吃一口飯後就含在嘴裡遲遲不吞下去。

    3、寶寶睡覺的時候會煩躁不安,難以入睡或睡得不安寧,經常會出現入睡汗多的現象。

    4、寶寶鼻樑兩側發青,舌苔白且厚,有時還能聞到口中有酸臭的味道。

    5、免疫力低下,經常反覆感冒、咳嗽等。

    6、寶寶經常不明原因地哭鬧。

    寶寶積食該如何處理?

    1、糾正餵養方式

    當寶寶出現積食現象的時候,家長們要考慮到有可能是寶寶吃多了吃撐了,寶寶的胃並不大,吃多了會損傷腸胃,如果寶寶胃口不好,就不要硬塞給寶寶飯吃,當然,也不能讓寶寶餓過頭。

    此外,飯前不要給孩子吃零食。

    2、給寶寶吃點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儘量給寶寶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粥、麵食、蔬菜等,少吃油膩食物,寶寶積食情況就會好轉起來的。

    3、運動

    寶寶會走路以後,一定要讓寶寶多走多運動,不要因為寶寶走的慢,或者怕寶寶摔著、怕髒就抱著寶寶。讓寶寶多運動,還可以促進寶寶腸胃消化,緩解積食情況。

    4、順時針按摩腹部

    當寶寶出現積食現象時,給寶寶按摩腹部是非常不錯的緩解方法。適當按摩寶寶的腹部,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提高腹部的溫度,從而幫助緩解積食帶來的疼痛。給寶寶按摩腹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順時針方向進行按摩,這樣才比較好幫助消化,更快速地恢復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5、適當吃點山楂片

    寶寶出現積食,可以適當給寶寶吃點山楂片,因為山楂是非常好的開胃食品,有助於消食和改善積食。

  • 7 # 辣眼睛的大腦斧

    4個方法緩解寶寶積食

    一、透過飲食調節

    如果寶寶出現食慾下降、咳嗽等積食症狀,但還沒有外感症狀時,可採取飲食調節治療。

    1、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點,選擇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麵湯、麵條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類食物,可適當吃些魚蝦。

    2、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能餓一頓飽一頓,這樣會打亂腸胃的生物鐘,影響消化。

    3、晚上最好不要吃太飽。寶寶白天運動量大,吃東西消化得快,但晚上胃蠕動慢了,消化能力比白天弱,如果吃得過多過飽,就容易積食。因此晚上吃飯不要吃得太飽,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些。

    4、早上和中午寶寶剛睡醒時,1小時內(至少30分鐘)也不要進食,因為胃腸等內臟從低運轉恢復到正常需要一定的時間,否則也無益於消化和吸收。

    5、對於處在吃奶期的嬰幼兒的媽媽來說,媽媽要忌口,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飲食。媽媽飲食無度,嬰兒就可能“奶積”。

    以上的方法都可以緩解寶寶積食。但俗話說得好“治標不如治本”,不想讓寶寶承受積食的痛苦,最好的辦法就是要管住寶寶的嘴巴!春節期間的飲食一定要調節好,均衡膳食,三餐定量。輔食期或者年紀較小的寶寶更要注意食物的搭配與新增。

    二、透過按摩緩解

    1、摩腹法:

    把四個手指併攏放在寶寶肚子上。然後輕輕盤旋狀揉動,順時針36次,逆時針9次。順揉為清,逆揉為補。連續揉上30分鐘即可,對孩子的腸胃非常好。如果揉的時候孩子的肚子咕咕叫,說明出現了腸鳴音,或者孩子在排氣,家長不用緊張,這是正常現象。

    2、捏脊法:

    先讓孩子趴在治療床上,然後從大椎穴(正坐低頭,脖子正中最高椎突處)開始,用雙手食指和拇指將脊柱兩旁面板捏起,兩手不放鬆(即捏住面板不能掉),交替向前推動,一直推到孩子臀溝的長強穴。一般沿著脊柱,由上向下推捏4遍,再由下向上推捏6-8遍。每天一次,15天為一療程。一個療程結束後,休息15天后可以開始下一個療程。

    注意:捏脊法適合5歲以下的孩子,這個方法沒有副作用,還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但要注意,孩子面板嬌嫩,推捏前,要在區域性抹一些爽身粉或嬰兒撫觸油。

    3、揉捏四縫穴:

    四縫穴每隻手只有4個,因它位於掌心朝上,從食、中、無名、小指指尖朝下數,第二個關節的橫紋中央,故稱“四縫”。揉搓這8個穴位時,要有一定的力度。可用自己的大拇指指腹在上,食中指在下,沿著孩子的小手指,一直揉捏到食指,每個穴位揉40次左右。

    溫馨提示:揉捏四縫穴配合捏脊,效果更好。

    三、透過運動幫助消化

    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消化。過年吃多了,不妨帶寶寶戶外活動一下,既有利於健康,又能促進親子感情!

    1、戶外活動。堅持讓寶寶做戶外活動,可以帶寶寶到公園跑跑步、打打球,稍微大點的孩子,可以讓他們騎騎腳踏車。在冬天裡,選擇Sunny明媚的時候,帶寶寶到戶外曬曬太陽。每天讓孩子出去活動半小時到一小時。

    2、飯後散步。寶寶吃飽了,要讓寶寶活動活動,不要一吃飽就坐著或睡著,最好飯後去散散步,這樣有助於寶寶的消化。

    四、最後選擇藥物療法

    除了按摩和運動外,有時也可藉助藥物去治療寶寶的積食。但不同病情症狀適用不同的藥物,媽媽們一定要根據寶寶不同體質和情況有針對性正確選擇。

    1、大便幹者:適合肥兒丸、爛積丸等,幫助消積、化滯。

    2、內熱者(表現為嘴唇紅、睡覺煩躁、舌苔厚等):適合健兒清解液、小兒清熱寧等,幫助消積、清熱。

    3、咳嗽者:適用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等。

    4、嘔吐者:適合藿香正氣等。

    一旦孩子哪一頓飯吃太多,“如果家長給孩子吃主要成分為山楂的消食片,一定要適量,因為山楂吃多了生內熱,反而會增加患感冒的風險。”寶寶積食,建議先飲食調節,再考慮用藥,若發燒超過38.5℃或病情不減,要求助兒科醫生。

    喜歡的玩具或者家有寶寶的小夥伴,還可以關注一檔叫【阿哦玩具】的影片節目哦。節目介紹各種有趣的玩具,並且用玩具對戰、過家家、做手工,挖掘玩具的各種玩法,同時也透過玩具和孩子們做朋友,非常的贊。

  • 8 # 超能奶爸DrX

    “積食”這種說法,主要源自民間醫學,最早來自明初《儒門事親》這本的書,距今已經快一千年了,再到後來的有本叫《症因脈治》的中醫書裡,提出了“食積咳嗽”、“食積喘逆”、“食積洩瀉”、“食積腹痛”這些說法,以至於後期,中醫認為孩子的病大多由飲食引起的,食積是孩子生病的重要因素。

    如同“上火”、“腎虛”這些中醫概念一樣,到底什麼是積食?中醫的定義也是含糊的。大意就是寶寶吃多了東西,超過了脾胃的運化能力,導致脾胃功能減弱,引起寶寶不吃東西、肚子脹、大便不好等問題。

    寶寶積食通常會有腹脹、便秘、口臭等症狀,有的寶寶還有手心發燙、發燒、不愛吃飯、眼屎多的情況,造成積食這種消化不良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飲食攝入不均衡。

    當寶寶碳水化合物為主的主食吃多了,或是蛋白質豐富的肉類吃多了,亦或是脂肪含量豐富的油炸食品吃多了都會造成積食。

    當寶寶積食後,家長們也開始擔心,怎麼做可以幫助寶寶減輕積食呢?

    1.喝水

    喝水或喝奶可以解決寶寶以上百分之50%的上火問題。比如小便黃、舌苔厚、口臭等等。對於還沒新增輔食的寶Bora說,保證每天的奶量就可以了,無論是純母乳餵養還是混合餵養,或是完全配方奶餵養,都不需要額外喝水。

    當寶寶喝水過多,影響寶寶小小的胃容量,久而久之,也會增加寶寶的腎臟負擔。

    這時候,如果0—6月的寶寶小便黃,在保證每天600-800ml奶量的基礎上,就要多喝水啦。另外,夏天出汗逐漸多,經常待在空調房間,發燒感冒等情況,都會使液體需要量增加,這個時候也一定記得多給寶寶喝點水。

    2.合理吃飯

    合理吃飯指的是寶寶均衡飲食,包括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如果吃得太精細,寶寶很容易上火積食。

    常見的促進腸道蠕動的水果有富含膳食纖維的西梅、山楂、冬棗、蘋果、梨等;此外帶籽水果也對於預防便秘促進腸蠕動很有幫助,例如草莓、獼猴桃等。當然如果寶寶月齡太小,0—6個月的寶寶好好喝奶就可以了。

    3、科學護理

    不只是飲食容易引起積食問題,寶寶的日常護理也應該重視。比如說穿合適的衣服,夏天空調的溫度在24—26℃,並適當保持通風,室內溼度在50-60%。寶寶如果生病發燒,要及時去醫院看病,不要隨意給寶寶吃清熱解毒的藥品。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大白熊健康】。我是大白熊媽媽,你想了解的科學餵養、育兒心得、家庭教育、疾病護理等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 9 # Mr菇菇話育兒

    如何讓孩子不積食?

    那首先要知道什麼是積食呢?積食就是孩子對某些特定的食物攝入過量了,超過了脾胃的運化能力,結果導致脾胃功能減弱。

    孩子就像金魚一般,看到喜歡吃的東西就會使勁吃下去,不管飽還是不飽。這時,爸爸媽媽要擔起阻攔的責任。但是現在不少家長覺得愛孩子,就是要把孩子最愛喜歡吃的東西提供給他,讓孩子吃個夠。這其實是在害孩子。

    那如何分辨孩子是否積食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1、看孩子有沒有胃口

    孩子沒有胃口,一點東西都不吃,往往是食物積在胃裡,胃已不能受納了。

    孩子特能吃,卻還是很瘦,這是積食在脾了。脾無力運化,身體吸收不了營養,就需要吃更多的東西,孩子就開始猛吃,可是吃的越多,越吸收不了,最後都是排洩出去了。

    2、從急性有形和慢性無形來看

    積滯的食物停留在胃裡,一般是剛剛吃的,引發了急症。比如孩子玉米吃多了,第二天就發燒感冒,這就是積食的急性的有形的。

    孩子脾胃裡積滯的食物不多,或者早已不在了,但是孩子的脾胃功能還不太正常,經常感冒發燒咳嗽,嚴重的會有營養吸收障礙(孩子很瘦長不壯),容易煩躁啼哭,晚上睡覺不安穩。

    3、觀察舌苔

    孩子積食的話,舌苔中間會變厚。有的全部變厚,有的只在舌頭中間出現一個硬幣一樣的圓圈。

    4、聞孩子嘴裡的氣味

    孩子積食了的話,嘴裡會有一股異味,是因為胃氣不降引起的。

    5、其他表現

    除了以上表現之外,還可能會有嘔吐,大便很臭,有酸腐的味道,摸孩子的肚子能感覺到硬硬的。

    用什麼辦法最快調理孩子的積食問題呢?

    1、孩子剛出現積食情況時,可以找醫生,不嚴重的可以按照以下方子自行調理。

    配方:焦三仙、炒雞內金各6克

    做法:熬水給孩子喝

    效果:焦三仙是焦山楂、焦麥芽、焦神曲這三位。其中焦山楂是去肉食之積的;焦麥芽和焦神曲是清谷面之積三位;炒雞內金有化瘀消積的作用,對於促進孩子脾胃功能較好。一般兩三次,孩子積食就會消掉。

    2、多帶孩子出去接地氣

    德國一個兒科專家建議兒童多接觸泥土,他說土裡含有大量微生物,我們不接觸它,身體對著東西一點防禦都沒有。只要接觸了,身體就能識別,就像電腦病毒一樣,知道了病毒的存在,就能建立起防禦系統,就能租短這個病毒。

    在西醫裡,脾就是免疫系統,而中醫裡脾屬土,所以接觸泥土對脾也是有好處的。孩子天天待在城市裡是不行的,要多帶孩子去郊區,去農場玩,玩土玩沙子,接觸大地,這對孩子的健康很重要。

    3、調整飲食

    孩子很容易吃多,暴飲暴食,這是家長需要對孩子的飲食進行調整,少食多餐,吃易消化的食物。

    4、給孩子消積食的要不能常用,可以進行推拿。(推薦主人翁健康APP,有對應的按摩推拿手法影片)

    清大腸經(3分鐘)

    位置:位於食指橈側面,食指間至虎口成一條直線。

    手法:用一隻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橈側緣,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螺紋面從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揉板門(5分鐘)

    位置:板門位置在拇指下。

    手法:掌面大魚際肌之中點,重按有痠麻感,為胃全息反應點

    順運內八卦(5分鐘)

    位置:內八卦位於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之中指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作畫圈狀。

    手法:以圖中黑點為起點,做順時針作畫圓,運的感覺為接觸面板,又不產生壓力,又像是懸空,想象八卦那種柔和感

    推四橫紋(3分鐘)

    位置:四橫紋位於四指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

    手法:用拇指橈側緣或食、中指螺紋面,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稱為推法,為改善積食等問題的要穴之一。

    清天河水(3分鐘)

    位置:天河水位於前臂正中總筋至洪池(曲澤)成一直線。

    手法:用一隻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後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橫紋推向肘橫紋直推,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掐四橫縫 (5分鐘)

    位置:四橫紋在手掌面,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注:“指間關節”即指骨與指骨之間形成的關節)。

    下推七節骨(3分鐘)

    位置:該穴位於腰骶正中, 第4腰椎至尾椎成一直線。

    手法:用一手拇指或者食指、中指外側緣自上而下直推,約100-300次。

    摩腹(5分鐘)

    手法:一般採用順時針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的方向運動

    揉足三里(5分鐘)

    位置:足三里位於外膝眼下3寸,脛骨旁1寸。

    手法:用拇指按揉該穴。

    捏脊3-5遍

    位置:後背正中,整個脊柱,從大椎至長強成一條直線。

    手法:由下往上提捏孩子脊旁1.5寸處3-5遍,每捏3次向上提一次。

    另外還可以平時給寶寶煮點山楂蘋果和汁水,有助於消積食。

    說在最後

    孩子積食還是需要家長多留意,多做推拿,慢慢的調理,給孩子一個健康地身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歷史上,紀曉嵐是如何幫助老家的親戚在科考中作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