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同的視角看世界

    1983年2月12日下午,偉人鄧小平和女兒,外孫,外孫女來到杭州棲霞嶺下的嶽王廟。

    他指著秦檜等幾個奸臣說,“英雄永遠為後人所紀念,壞人永遠為後人所唾棄。

    接著他念著門框上的對聯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骨鑄佞臣。很對啊,你們要像岳飛一樣盡忠報國才對。秦檜做為一個典型的歷史反面教材,永遠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難以翻身。

  • 2 # hope195575576

    看完前面的回答,感覺有個替秦賊洗白的說了一句貌似科學、卻難以自圓其說的話:“對歷史的質疑是一種科學的態度”。這句話本身確實有其科學性,正因為無數人的不斷質疑,才有了科學不斷的完善與發展。但是用在這裡替秦賊洗白,我相信連它自己都難以說服:一千多年來,只有這一小撮為秦賊洗白的人才知道科學?秦賊已經在嶽武穆墓前跪了一千多年了,一千多年中固然有漢人主政的明朝,也有金國的後裔清朝,但是秦賊都一直跪著,可見一千多年來,華人都認可秦賊跪著的正確性!那麼,現在的一撮替秦賊洗白的東西,它們的歷史依據從何而來?是秦賊穿越到現在給它們的嗎?一千多年從各個角度都提供的秦檜是奸細、奸賊的歷史依據如果都不足信,那麼可信的依據從何而來?是秦賊用穿越快遞的方式、直接傳給當代漢奸的嗎?

    所以,要問歷史上真實的秦檜是什麼人?答案:奸賊、奸細、奸臣!要問秦檜真的是漢奸嗎?答案:當然是!秦賊千真萬確是漢奸!

  • 3 # 隨緣而安145706229

    秦檜是鐵定的漢奸。上一千年是,下一千年也是。如果認為秦賊是忠臣,那這個人死後肯定要下油鍋上刀山永世不得翻身或者連鬼都做不了

  • 4 # 冷雨敲窗無心言

    洗白秦檜的都是滿洲韃子,一切與金和滿清的東西他們都要洗白,並且還系統的打擊醜化漢人歷史,這就是滿遺的目的,讓漢人痛恨自己的歷史,擾亂漢人的三觀。

  • 5 # 雄鐵

    宋史可信度低,且是非不明。首先,太祖篡位就把周世宗的名字改了,郭榮變成了柴榮。北宋王安石被說成奸臣,可王安石時期國富民強,打得西夏滿地找牙。司馬光是忠臣,上臺後就把王安石時期打下的大片土地還給西夏,還差點把打下的吐蕃土地也送給西夏。當然,司馬光的融合部分自己是非觀的史書也是值得肯定的;南宋秦檜當宰相近二十年,南宋經濟得到恢復,國力也逐漸強盛,有了南宋的中興,可秦檜成了千古漢奸。岳飛是功臣不假,可功勞比岳飛大、職務比岳飛高的張俊成了奸臣,吳玠、劉琦、韓世忠的功勞都不比岳飛小,可他們都沒成民族英雄。很疑惑啊!我想說的是忠奸應該有個標準,還要看當時的背景,以現代人的標準來衡量古人,必定是不切實際的。主戰就是英雄?主和就是賣國?一個皇帝想把自己的國家賣掉嗎?秦檜把南宋賣了到哪裡去當宰相?不管他們是什麼人,都應該還原本來面目。

  • 6 # 覃仕勇說史

    答:歷史上的秦檜是怎樣的人呢?先來一個最權威、最有分量的評價:秦檜先後兩次佔據相位,凡十九年,劫制君父,包藏禍心,倡和誤國,忘仇數倫。一時忠臣良將,為之誅鋤略盡。無數頑鈍無恥之徒,率為其用,爭相以誣陷善類為己功。

    以上評價,來自官修正史《宋史》,並且,千年以降,得到了廣大人民的認同,成為了人盡皆知的共識。

    一句話,秦檜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害人精、奸邪小人、賣國賊!

    我想奉勸那些總想替秦檜翻案的人:你們的翻案行為是徒勞的,沒有用的,醒醒吧,該幹嘛幹嘛去,別羊肉沒吃著,倒惹上一身羶!

    至於秦檜是否真是金國派回南宋的奸細,宋朝方面沒有確鑿的證據,咱也不在這兒囉嗦了,直接上金國方面最有說服力的證據。

    金國通直郎、秘書省著作、騎都尉張師顏寫有一本《南遷錄》,裡面明白無疑地指出秦檜是大金國特意“送”回南宋朝堂做奸細的金國臥底。

    “送”秦檜回南宋前夕,忠獻王完顏宗翰(粘罕)在金國朝堂上手舞足蹈地說“我喜其人,置之軍中,若縱之歸國,彼處喜慷慨說事,必是得志,惟此人可濟吾事,更須恩結其心”。

    且看秦檜歸國後乾的那些傷天害理的事情——“一如忠獻王之所料”,“順昌之戰,劉錡欲徑進,而召劉錡。商虢之戰,岳飛欲徑進,而召岳飛。終於殺岳飛、廢韓世忠、張浚,貶趙鼎,而南北之勢定。”

    注意,這所謂的“南北之勢定”,講得還不夠具體,具體的情況是:宋高宗俯首向金國稱臣,取消宋國稱號,僅作為金國的一個藩屬地而存在。

    所以說,秦檜就是一個奸細啊,赤裸裸的奸細!

    補一句,開禧二年(1206年),秦檜諡號被改為“謬醜”,又“謬”又“醜”,是他應得的報應,也是他醜惡人生的最後定論。

    現在,那些一天到晚要替秦檜翻案的人總在叨叨:殺岳飛那是宋高宗的意思,秦檜只是一個背鍋俠。

    是,宋高宗是要殺岳飛不假,但秦檜絕對是共謀者。

    秦檜的可惡,還在於其不遺餘力地銷燬岳飛的戰功,最大程度地歪曲和醜化岳飛的形象。他甚至安排乾兒子秦嬉主編宋高宗生前的編年史——日曆,恣意篡改官史,嚴禁私史。

    以至於淳熙五年(公元1178),宋孝宗給岳飛平反昭雪,關於岳飛的很多史料已經遺失不可再考。

    宋孝宗按照慣例給岳飛賜諡之時,“人謂中興論功行封,當居第一”,大家都一致認為岳飛戰功居第一,但在議賜“武穆”諡號時,“國史秘內,無所考質”,即南宋官修史書中卻查不出與岳飛有關的任何戰功。

    這,也是為什麼南宋朝廷評定的所謂“中興以來十三處戰功”裡沒有岳飛功績的原因。

    秦檜毀史,毀得太狠、太喪心病狂了。

    毀史之外,秦檜還嚴禁士人撰作史書。

    在當時凌厲和的肅殺的氛圍下,司馬光的曾孫司馬攸被嚇得魂飛魄散,竟然上書否認《涑水紀聞》一書是自己曾祖的作品。

    吏部尚書李光的子孫,乾脆把李光的萬卷藏書都燒了,一了百了。

    李光的子孫們,以為這麼做就可以消災了。

    但是,有一個名叫曹泳的小人,向秦檜告發,說李光的兒子李孟堅讀過李光著作的私史,卻不自首坦白。

    秦檜不由分說,立馬將李孟堅發配充軍;轉而提拔曹泳升了官。

    文禍之深,一至於此。

    而曹泳發跡的經歷,也刺激了不少無恥之徒。這些人胡亂羅織的罪名,構陷他人,並且撰文作詩,為秦檜歌功頌德,稱為“聖相”,乃至“元聖”。

    秦檜當政之時,南宋朝廷,可謂黑白顛倒、烏煙瘴氣。

  • 7 # 天之吉星

    秦檜是金派到高宗身邊的奸細,史實鐵證如山!《金史》記載,天會八年金柳河御前會議,鳥珠擇秦檜派往南朝。金宣宗箸官張師顏《南歸錄》也記載,"天會八年冬,諸大臣會於黑龍江之柳河,陳王悟室(即兀朮)憂宋之再興……不可以威服,…陰縱秦檜以歸"。曾任高宗右丞相的朱勝非箸《秀水閒居錄》中說“金取千緡(1千兩白銀)其行,然全家歸,奴僕皆行,然都知檜非逃也"。宋1兩白銀等於37.3克,秦檜是二萬多隨欽徽兩帝北俘臣民中,唯一帶著七十多斤白銀,行程數千裡,攜夫人,奴僕"逃"回南宋的。秦檜兩相南宋一十九年,也是根據金宋議和協議有關"無罪不得免檜相"的規定出任的。由此可見,秦檜即是高宗的相,更是金派在高宗身邊的"監"。史實為證,秦檜是個遺臭萬年的大叛徒大漢奸大奸臣,將永世不得翻身!

  • 8 # 張生全精彩歷史

    秦檜有很多罪,是個大奸臣,遺臭萬年,這是歷史定論,翻不了案的。

    但是,要說秦檜是金國的間諜,這一頂帽子,我覺得扣在秦檜頭上,有些不太合適。

    (秦檜劇照)

    關於秦檜是金國間諜的說法,主要來自於民間傳說,以及《說岳全傳》《喻世明言》《西湖遊覽志餘》這樣一些筆記小說裡面,正史中並無記載。儘管在李心傳在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及脫脫寫《宋史》的時候,秦檜的地位已經一落千丈,已經被定義為“大奸臣”“賣國賊”等,但是這些史料上卻也並沒有確定地說秦檜是間諜。

    野史與筆記小說的記載,當然不足為憑。要說明秦檜是不是間諜,我們只能對正史進行分析。

    秦檜之所以被認為是間諜,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秦檜本來是作為議和使者去金營,結果被抓起來的。秦檜被俘後,並沒有像同行的張叔夜、何慄、孫傅、司馬樸、陳過庭等人那樣,寧死不屈。而是迅速就表示投降,也因此獲得金國的信任,金國統帥粘罕還賞賜他錢萬貫、絹萬匹。同時他還充當了宋徽宗和粘罕之間的使者的作用。後來他又到了撻懶手下,擔任了撻懶的參謀軍師。

    二是秦檜秦檜回來得很突然。回來以後,他告訴別人,他是殺掉監視他的金國士兵,搶了一條小船回來的。而且他帶著他的家眷,完好無損地回來了。這因此就引起了大家的懷疑,要逃回來多不容易。就算是逃回來,肯定很狼狽,為何秦檜還這麼帶著家眷,大搖大擺地回來呢?

    三是秦檜回來後,便極力主和,反對抗戰北伐,並且還殺掉了主張抗戰的岳飛。這不得不讓人懷疑,秦檜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立場,肯定是他當了金國的間諜,否則也不會這樣。

    四是金國與宋朝在和議的時候,特別交代,不準宋朝撤換秦檜,要讓秦檜當一輩子宰相。如果秦檜不是金國的間諜,金國為什麼要極力保他?

    不過,就算有這些原因,其實因此就說明秦檜是金國的間諜,還是顯得很牽強。為什麼呢?我們一個一個來分析。

    (撻懶劇照)

    第一,秦檜到金國後就投降,這一點,連秦檜自己都不避諱。他也說明了,他投降只是為了“將以有為”。如果他不投降,就不能充當宋徽宗和金國的使者,不能做保護宋徽宗的工作。如果他不投降,他更不可能回到宋朝。

    如果秦檜真是間諜,他能夠經常很得意地說自己這一番經歷嗎?

    第二,秦檜帶著一家老小,奪船回到宋朝,也是有可能的。秦檜因為投降了,所以金國對他的看護,肯定比較放鬆,所以他逃脫很容易。同時,由於秦檜是軍隊的參謀軍師,對於軍隊的作戰情況,他肯定比較瞭解,知道隊伍會到那裡,因此預先帶上家眷,提早安排好,奪船而逃,這也是辦得到的。

    反過來說,如果秦檜真是間諜,與金國合謀,那他完全可以搞成驚慌失措的樣子,更逼真。這樣大搖大擺回來,不是很容易引起懷疑嗎?按照秦檜的智商,他斷不會犯這樣的低階錯誤。

    第三,秦檜回來後,之所以要力主和議,是因為和議的想法,是宋高宗的想法。他必須要迎合宋高宗的想法,才能當到宰相,並且才能獨相。秦檜是一個很投機的人,如果秦檜回來後,堅持抗戰,他能夠當到宰相,並主宰朝廷嗎?

    第四,金國在和宋朝和議中,提出不準撤換秦檜,恰恰證明秦檜與金國沒有同謀。因為這樣做太招人眼球了,太容易讓人把秦檜看成是金國的間諜了。金國有這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嗎?何況,當時秦檜已經坐穩宰相的位置,並且獲得了宋高宗的高度信任,如果金國與秦檜合謀,那麼這基本上就是畫蛇添足,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宋高宗劇照)

    我們知道,所有當間諜的,都會從事主那裡得到好處。秦檜如果是間諜,他從金國那裡得到什麼好處呢?金國送了什麼金銀錢財給他呢?如果沒有,秦檜犯得著為金國著想嗎?如果說是秦檜曾經在金國寫下了保證書,怕金國把保證書拿出來。但這也威脅不到秦檜呀,因為即便金國拿出來,他也可以說,我是假保證的。既然秦檜都已經投降過,寫一個假保證書,又有什麼稀奇的呢?

    所以,說秦檜間諜,這件事實在不太靠譜。

    (參考資料:《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宋史》)

  • 9 # 天下歷史風雲

    關於秦檜是從金朝自己設法逃歸,還是秦檜作為金朝的“奸細”為金朝縱歸,歷史上一直爭議不斷。我們透過對秦檜歸宋經過的客觀分析,具體考察秦檜歸宋前後的宋金對峙形勢、朝野輿論導向以及與秦檜關係密切的完顏昌,認為秦檜為金朝奸細的說法難以成立,一起來看看吧。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十月,秦檜攜帶家眷,從金朝控制下的楚州孫村進入漣水軍界,回到南宋,由引發朝野上下乃至今日學界的一樁公案。對於秦檜的逃歸,有兩種迥然不同的說法:一種是秦檜自己設法逃歸,一種是金人故意將秦檜縱歸。兩者都指向一個共同的論題:秦檜是否是金朝的奸細?

    1、秦檜歸宋有關史料記載。

    秦檜(1090—1155)字會之,江蘇江寧(今江蘇南京)人。政和五年(1115)進士。靖康元年(1126),金朝以張覺事件為由,派兵渡過黃河,直逼汴梁城下,要求宋朝割讓太原、中山和河間三鎮。秦檜上《上欽宗論邊和三事》,指出對於金軍“不宜示怯,以自蹙削”。但是宋欽宗執意求和,“命檜借禮部侍郎與程瑀為割地使”與金軍進行談判,最終達成割讓三鎮的和議。然而,金軍北撤以後,宋朝無意履行盟約,詔河北三帥固守三鎮”。金軍再次南下包圍汁梁。宋欽宗召集百官商議對策,秦檜堅持主戰,反對割讓三鎮。汁梁失守後,金朝挾迫百它擁立張邦昌為傀儡皇帝。秦檜以御史中承醚身份領銜上書反對,金軍因此“取檜詣軍前”。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軍將徽、欽二帝、宮人、皇族成員和文武大臣驅虜北上,當時秦檜也被裹挾其中。在赴楚州之際,秦檜開始籌劃南逃。具體計劃分兩個步驟展開: 第一步是秦檜與王氏定計,安排王氏隨軍同行。第二步是秦檜提前向完顏昌吹風。根據歷史上《老學庵筆記》和《中興遺史》的記載,基本上為我們勾勒出秦檜籌劃南歸的大致脈絡,字裡行間並沒有顯示秦檜是金人縱歸的奸細。南宋朱勝非的《秀水閒居錄》認為秦檜是金朝故意將其縱歸:“秦檜隨敵北去,為大帥達責(完顏昌)任用,至是與其傢俱得歸。檜,王氏婿也。王仲山有別業在濟南,金為取千絡貶其行,然全家來歸,裨僕無(當為“如”)故,人知其非逸歸也。” 但是朱勝非所撰《秀水閒居錄》對政見不同或有胡齡的其他官員,諸如向子埋、趙鼎、胡寅、張浚等人,肆意攻汗而近於捏造,就連當時人也稱此書“多其私說”。秦檜所撰的《北征紀實》則屬於另外一種情況。《北征紀實》現在已佚,只有《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中有一段的徵引,裡面對秦檜南歸的經過記載甚詳,其中不乏為秦檜為自己遮護、貼金的成分。它掩蓋了秦檜是金朝奸細的可能性,不僅使我們無法從中找到真正的答案,而且很容易被其誤導。因此,《北征紀實》雖然是第一手資料,但是它和《秀水閒居錄》一樣對史事的客觀性表述有所欠缺,使用時需要考辨和參照其他文獻,也而不能作為直接證據。

    2、秦檜南歸宋金形勢。

    靖康二年(1127)三月,金朝滅掉北宋以後,扶植張邦昌為偽楚皇帝,替金朝管理黃河以南原來的北宋地區。五月,高宗趙構在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登基稱帝,張邦昌主動取消帝號,親赴高宗行在請罪。了維持偏安局面,高宗隨即以王倫“假刑部侍郎,充大金通問使,圖陰舍人朱棄副之,見金左副元帥宗維(宗翰)議事”,尋求同金朝議和。金太宗聽說偽楚被廢除以後,根本不理會南宋的請求,隨即命宗翰、宗輔(即窩裡喂)、婁室等分道南侵。高宗聽說金國大舉南侵,不顧宗澤等人的勸阻,放棄東京逃件楊州等地。七月,金太宗下詔追襲逃往揚州的高宗。金朝透過這次征伐己經再度控制黃河舊河以南宋朝派官員赴完顏昌處乞和,一再表示願向金朝臣服。金朝的主要目標是滅亡南宋,根本沒有議和的打算,所以,對高宗多次遣使議和一概不理。率軍窮追南逃的宋高宗。高宗得知訊息,連忙派大臣杜時亮、乞請金朝緩師南侵。但是金朝的宗弼一心想俘獲高宗,完全不理睬宋高宗的搖尾乞憐。隨後金軍突破長江防線,沿途攻陷建康、臨安、明州等地。宋高宗乘船逃往定海(今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昌國 (今浙江省定海縣)、溫州一帶。宗弼尾隨高宗“遂行海追三百餘里”,途中遭遇風暴,被宋朝水師擊敗。在宗弼率領金軍北返的過程中,遭到南宋軍民的頑強抵抗,損失慘重。在這種情況下,女真統治者逐漸意識到單靠軍事力量很難征服南宋,不得不重新調整“侯平宋,當立藩輔如張邦昌者”既定方針,於天會八年(1130)九月冊封劉豫為傀儡皇帝,建立偽齊政權。金朝此舉的目的在於透過招誘和分化南宋內部的投降派,聯合偽齊南下消滅南宋。與此同時,金朝主動遣返扣留的南宋使臣,與南宋進行一些議和活動。 就在這種背景下,秦檜從楚州返還南宋,此時距離偽齊的建立還不到一個月。當時的金朝的實力雖然有所削弱,但是仍然沒有放棄消滅南宋的意圖,並未有求和的想法,而且南宋與偽齊絕無並立的可能性。後來的事態發展表明,正是自紹興七年(1137)金熙宗廢除偽齊以後,宋金和議才真正地開展起來。如此看來,建炎四年(1130)十月金朝縱歸秦檜,意圖達成南北和議的說法恐怕難以自圓其說。如果說金人縱歸秦檜是為了與南宋議和。秦檜作為一個老儒,最為關鍵的是,秦檜被俘之際,其官不過御史中垂,時隔3年半之後,假如金人真的是將他縱歸,如何能預料他肯定能進入南宋最高統治集團,進而在破壞南宋內部的抗戰事業上發揮作用?又有什麼措施能保證秦檜南歸以後會執行金朝的意志?

    3、秦檜和金朝上層的交際。

    完顏昌無疑是秦檜歸宋前後交往最大密切的金朝上層人物。 秦檜在金期間,主要在完顏昌帳前任事,是完顏昌的“親信”之人。而在秦檜歸宋之際,完顏昌以“善兵”聞於世,是一個狂熱的主戰派。且將縱歸秦檜是奸細一事按到完顏昌身上,兩者之間的內在邏輯性和合理性不能不令人大迭眼鏡,我們也很難相信迷信於武力征服南宋的完顏昌會對秦檜歸宋有什麼實質上的具體的期望。退一步講,以當時的形勢看,就算是完顏昌故意縱歸秦檜,其出發點寄希望於秦檜回宋大搞破壞,助其滅宋,或者是金朝中央故意縱歸秦檜,將秦檜納入“以和議佐攻戰”策略的一部分,達成滅宋的終極目標。實際情況是,歸宋不久的秦檜很快就以“南人自南、北人自北”的策略,取得了高宗的賞識,開始主持對金議和事宜。其根本目的在於透過議和確立金宋對峙的南北關係。說明秦檜歸宋後並沒有忠實執行完顏昌和金朝中央滅宋的戰略目標。

    4、秦檜是否為奸細?

    秦檜在金期間甘心接受金人驅使,名節有虧,南歸以後,在高宗朝兩度擔任宰相,前後掌權達18年之久。在執政期間,他為了迎合高宗的意志,不惜殺害岳飛,簽訂屈辱的“紹興議和”。對內則實行文禁,鉗制輿論,結黨營私,排除異已。正基於此,歷史上對秦檜這個人評價,一直以來都是負面的,秦檜一生也難以擺脫“權臣”、“奸臣”的惡名。但是名節有虧、奸臣畢竟不能等同於奸細。近年以來有許多學者開始置疑從前秦檜是金朝奸細的所謂定論。從本稿所掌握的材料以及透過對時局的分析、秦檜歸宋後與金朝上層的交往看,將秦檜定為金朝奸細,似乎材料並不太充分。 我們今天重談秦檜是不是金朝奸細這個話題,並不是要為秦檜進行歷史翻案,而是在於以現有的文獻來還原歷史上的秦檜。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我們只能實事求是地按照客觀地分析歷史的原則,避免在歷史研究中去加入主觀思維抑或是受到大眾觀點及情緒的影響,這樣才能夠做到歷史研究的客觀、真實、準確。

  • 10 # 阿斗不傻

    —提秦檜,肯定會有很多人說:“秦檜是一個大奸臣,。”對沒錯是大奸臣無疑,但是說他是奸細就有點過了。此文不是為他正名而是就事論事而已。

    杭州西湖邊,秦檜和他夫人王氏的跪像還在岳飛像前。那是他是大奸臣的證明不過證明不了秦檜是金國的奸細,至於這奸細之說從何而來,如何證明不是需要從歷史中找到答案。

    公元1130年,隨著靖康之恥的發生,秦檜也和宋徽宗,宋欽宗還有無數宮人貴婦一樣被押送到金國五國城,過著如奴隸一般的生活。不過突然有一天,秦檜居然安然無恙的逃回宋朝。

    按秦檜自己說法是,此時恰逢完顏昌攻楚州,他“殺了金人監者,棄舟而來”。也就是說他殺了看守者逃跑了。

    一個文弱書生,居然殺了看守著逃跑,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是否有貓膩,原因很簡單,金人對北宋俘虜看管甚嚴,特別是高階俘虜皇帝,還有皇室宗親,朝廷重臣更是如此。

    而秦檜在當時可不是無名小卒,監視的人肯定不少,一弱書生怎麼可能輕易地就殺了所有人,成功逃出?

    就算他真的這麼幸運地殺了監視他的人,但從金國會寧府(哈爾濱市阿城區)到南宋臨安(杭州)路途遙遠,他是怎麼輕易逃回的?

    如果真的如此輕而易舉,為何只有他一個俘虎能逃回來。

    其他人就沒這個本事?

    如果按照秦檜自己的說法,有人推測秦檜是金朝所派內奸,還是有道理的。

    其實秦檜在靖康之恥之前,還是個憤青,堅定的主戰派,可是在金國之後做的一件事卻讓他名聲盡毀。

    那就是代宋徽宗起草《乞和書》。

    這也成了他廣受詬病的根源,對啊,一個向外族乞和的大臣?

    寫就如此屈辱的文書,又怎麼能保證自己,堅貞不變的決心呢。

    再加上秦檜回到南宋之後的所作所為,就更加堅定了這張看法,我們看看啊。

    回到南宋之後的秦檜從一個熱血堅定的主戰派,變成一個堅定的主和派,堅決反對和金國的戰爭,不僅如此,他還協同趙構一起將作戰有功的岳飛以 “莫須有”的罪名斬殺於風波亭。

    如此多令人不齒的事情發生,說他不是金國奸細,估計很多人都要罵我。不過就事論事必須講究證據,而不是金國奸細的證據還是有的。

    首先看南宋史學家的記載:

    如果秦檜真的出賣南宋?

    那為什麼南宋史學家沒有任何記載,說秦檜是奸細?

    一開始秦檜大權在握,也許很合理,畢竟避諱尊者嗎,後來秦檜死了,趙構也死了,還有必要如此遮遮掩掩嗎?也許為了保留皇帝權威也需要遮蓋真相,這貌似也可以理解。

    可是秦檜不過是個丞相而已,雖然文人一般骨頭軟,可是那也是在權威之下才如此,你死都死了。我說你幾句怕個球?而且,就算文人真的懼怕他的權勢,不敢直言,在春秋筆法之下,也可以隱晦地把這些資訊隱藏在行文之間,這一向是中國文人所擅長做的事情。

    但無論當時還是後世的史學家,所述的文字記載中都難以找到這方面資料。

    可見,說秦檜是金人奸細不過是一種猜測而已,在壞蛋的人也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除非真的沒做過。

    隨著中國考古界在2006年發掘的一處宋代佔墓,發現秦檜親筆信,還有遺囑在內的一批重要文物,歷史的謎團終於揭開。

    在秦檜的遺囑中,他首先告誡了子孫,以後要遠離政治,萬莫貪戀權位。並很有自知自明的說,自己必將“獲譴汗青”“蒙羞萬年”,為了保全子孫,還叮囑子孫不可為他爭辯,要求子孫“庶兒可得苟全性命”。

    這不過就是一個家長對子女的孝悌之情而已。還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也是個人。不僅是給家人做交代,他還為自己辯護了一番。

    在秦檜遺囑中明確表示,宋金議和是他根據南宋“國情”分析下得出的保全家國的唯一出路。原因也不過是因為戰爭需要太多金錢,而百姓需要“暫息兵戈勤稼穡”與民生息發展經濟。好吧,貌似也有道理,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去支援作戰,沒有強兵能將去抗衡對手。

    在這樣情況下,貿然和和一個實力比自己強很多的國家開戰,不過是加速國家滅亡,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是一種不理智的決定。

    而當時朝廷內文武不和,主和主戰各持一端,沒達成統一意見。

    朝廷都不團結一心,這樣狀況下奢望戰爭能取得勝利?也不現實。

    最後秦檜在遺囑中感慨,“生逢亂世家國顛沛”,總想做點經世救國的 實事,但“為實事者均不見容於當下”,最後他深知必將難見容於言官史冊,臭名昭著就是他的下場。

    這段秦檜的自白也算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吧。

    根據這份遺言還有同時代人的記錄,我們可以分析出,秦檜並非金國奸細這一事實。

    如果說秦檜真為了苟活,完全可以逃跑,也不至於會被俘到金國。

    其實他也有硬骨頭的時候。

    公元1126年,金兵突襲汴京,北宋兵敗城破,在金人威脅下,宋朝百官大多數人居然主張立張邦昌為帝,以求生存,只有秦檜等少數人提反對意見。

    當時秦檜此舉,受大宋國民廣泛讚賞,也因此他被金人俘虜到金國,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如果秦檜真是個只求苟活的人

    他一開始順從群臣意見,做安逸太平的偽朝臣子不就可以了,反正誰為君對他影響也不大。

    再說,秦檜回到南宋後身居宰相高職。

    此時的他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有什麼必要做金國奸細,難道金國成功滅宋,能給他加官晉爵?宰相之上只有皇帝,這有可能嗎?如此淺顯道理,秦檜不可能不明白,因此他沒理由,也沒動機出賣南宋以求自己的榮華富貴。

    但秦檜卻是個實實在在的奸臣,雖然岳飛案是皇帝要岳飛死,主謀不是他但是他卻是執行者和推波助瀾者。

    秦檜其實也無能為力外,其他所作所為,如利用自己的職權打擊主戰派,扶持自己的擁護者,操縱權柄,獨攬南宋軍務等等行徑都讓他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奸臣。

    秦檜就是這樣一個,不是奸細的奸臣。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秦檜奸臣的形象早已深入民心。千古是非功過都由後人評說,奸臣並不意味著就會變節,淪為奸細。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秦檜也許是個背鍋的,但是臭不可聞不是鍋的錯,是你的錯,是皇權的錯,也是大宋的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1月8日,就是“立冬”節氣了,飲食上吃點啥好?又該如何養生,安度一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