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天高雲淡任心遨遊

    個人認為西夏王朝的重大事件有兩個:一.西夏開國。唐朝初,党項羌受吐蕃勢力之威逼,向唐王朝請求內徒,於貞觀年間舉族內遷,此後歷經200年,党項羌才在今陜西北部和甘肅慶陽等地安定下來,並不斷髮展壯大了起來。唐末,党項羌已發展成為一個足以與中原地區相抗衡的夏州割據政權,五代時中原多故,王命不及,党項夏州政權充分利用這一大好時機不斷進取,經繼元昊的祖父、父親兩代人的苦心經營,其勢力進一步加強,疆域得以拓展,至元昊時期,党項政權已發展成為一支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完全可以與北宋、遼鼎足的割據勢力。在此基礎上,元昊經過改姓建制,創立文字、禿髮易服、更定禮樂等一系列突出政權獨立性與本民族特色的準備之後,於1038年正式建國稱帝,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國號"大夏",西夏語稱"大白高國",由於其疆域在黃河以西,故史稱西夏。這是一個曾經兼收幷蓄有過盛極一時文化的王朝,元昊接受了宋的先進文化,並根據党項的民族特點確立了一套政治軍事制度,元昊與遼,宋之間進行了一系列戰爭,均取得了勝利,形成宋,遼,夏三足鼎立的局面。

    二.蒙古滅西夏。使西夏王國走向滅亡的是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鐵騎。自公元1203年至1226年,成吉思汗先後對西夏發動了六次進攻,且來勢一次比一次兇猛。西夏皇帝率領全國軍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保衛戰,最終因彈盡糧絕且遭遇強烈地震而無奈投降。蒙古鐵騎雖然最終攻破了西夏,但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兵將死傷無數,成吉思汗本人也在伐夏過程中死去。所以蒙古兵佔領了西夏都城後,屠城以洩憤。

  • 2 # 米馬中國

    那西夏究竟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據史料載入西夏這個稱呼源於宋朝。人家李元昊建國時的國號為“大夏”,又自稱邦泥定國。

    西夏的歷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蹤到唐初。

    安史之亂爆發後,各地胡人都想趁機撈一把。

    郭子儀就建議唐代宗,將慶州拓跋朝光部黨項人遷至銀州以北和夏州以東,即如今鄂爾多斯東南,之後拓跋所統率的党項羌就稱平夏部。日後西夏皇族就出自這裡。

    同一時期,唐朝還將另一個部落首領拓跋乞梅安置在慶州,即東山部。

    唐僖宗封平夏部拓跋思恭為夏州節度使,加上拓跋思恭追隨李克用,曾一度幫助唐朝“收復”長安,追封夏國公,並賜“李”姓。於是,這支党項武裝被稱為“定難軍”。

    西夏正式建國於公元1038年,在這之前扮演的角色是“雖未稱國而王其土”的地方割據勢力,可以認為是唐朝藩鎮力量的殘餘。而在公元1125年,金國滅掉遼國,短短兩年後又滅了大宋,看到這種形式就直接歸附了金國!不久之後蒙古開始反抗金國的統治,第一個就拿西夏開刀,腐敗無能的西夏政府無力抵抗,就這樣興盛一時的西夏在1127年滅亡。

    在這期間,西夏古國都發生哪些大事情呢?下面我就按時間來梳理下我所瞭解的,

    其一:宋天聖十年(1038)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繼夏國公位 ,他建宮殿,立文武班,規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軍名,創造了西夏文,這裡李元昊創立自己民族文字是為了和中原文化相抗衡,便命令西夏著名的學者野利仁榮創制出一種專門用來記錄党項民族語言的獨特文字。創制文字是文化盛事,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產物。西夏文字在當時被稱為“蕃書”或“國字”,是西夏國內的官方文字和語言,現在的中國學術界稱其為“西夏文”,而國外一些研究西夏文字的學者則稱它為“唐古特文”。這可謂大事件之一。

    其二:李元昊之子寧令哥謀逆:

    李元昊稱帝之後,宋廷上下極為憤怒,雙方關係正式破裂。此後數年,元昊相繼發動了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等四大戰役,殲滅宋軍西北精銳數萬人。並在授禮法延祚七年(1044),在河曲之戰中擊敗攜10萬精銳御駕親征的遼興宗。此時,西夏總兵力約50萬人。 大敗宋遼之後,元昊不可一世,日益暴橫淫縱,甚至將兒子寧令哥的妻子納為妃子,1048年元宵節,因奪妻之恨,元昊之子寧令哥揮刀,將其父元昊的鼻頭全部削掉,元昊痛極血盡而死,時年46歲。說道這個大事件時,莫名想對眾人說一句:色字頭上一把刀!

    後面一些事件,不算大也不小~我就一筆帶過~1061年,西夏毅宗採用漢人禮制。

    1081年,與宋大戰,宋軍畋,西夏亦元氣大傷。

    1101年,設立蕃學(党項學)培養人才。

    1105年,遼朝公主嫁給西夏崇宗

    1122年.出兵援遼抗金,被金軍擊敗

    1124年,向金朝稱臣

    1205年,蒙古軍攻西夏,搶掠而歸。

    1226年,蒙古成吉思汗率大軍攻西夏。

    1227年,西夏末帝被蒙古所殺,西夏滅亡。

  • 3 # 歷史播報家

    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建“大夏”國,史稱西夏。定都興慶(今寧夏銀川)。1039年,北宋斥:李元昊為“反賊”。1040年,在三川口戰役中勝宋軍。1041年,在好水川戰役中勝宋軍。

    _1043年,與宋議和,向宋稱臣1045年,與:EL議和,向遼進貢1046年,與遼、宋進行貿易往來,:1061年,西夏毅宗採用漢人禮制_1081年,與宋大戰,宋軍畋,西夏亦元氣大傷。 110丨年,設立蕃學(党項學)培養人才。

    1105年,遼朝公主嫁給西夏崇宗1122年。出兵援遼抗金,被金軍擊敗1124年,向金朝稱臣。1205年,蒙古軍攻西夏,搶掠而歸。1226年,蒙古成吉思汗率大軍攻西夏。1227年,西夏末帝被蒙古所殺,西夏滅亡

  • 4 # 良人一品

    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建“大夏”國,史稱西夏。定都興慶(今寧夏銀川)。1039年,北宋斥:李元昊為“反賊”。1040年,在三川口戰役中勝宋軍.1041年,在好水川戰役中勝宋軍._1043年,與宋議和,向宋稱臣1045年,與:EL議和,向遼進貢1046年,與遼、宋進行貿易往來,:1061年,西夏毅宗採用漢人禮制_1081年,與宋大戰,宋軍畋,西夏亦元氣大傷。110丨年,設立蕃學(党項學)培養人才。1105年,遼朝公主嫁給西夏崇宗1122年.出兵援遼抗金,被金軍擊敗1124年,向金朝稱臣。1205年,蒙古軍攻西夏,搶掠而歸。1226年,蒙古成吉思汗率大軍攻西夏。1227年,西夏末帝被蒙古所殺,西夏滅亡。

  • 5 # 自制通鑑

    西夏王朝全部大事件如下:

    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建“大夏”國,史稱西夏。定都興慶(今寧夏銀川)。

    1039年,北宋斥李元昊為“反賊”。

    1040年,在三川口戰役中勝宋軍。

    1041年,在好水川戰役中勝宋軍。

    1043年,與宋議和,向宋稱臣。

    1045年,與遼議和,向遼進貢。

    1046年,與遼、宋進行貿易往來。

    1061年,西夏毅宗採用漢人禮制。

    1081年,與宋大戰,宋軍畋,西夏亦元氣大傷。 1101年,設立蕃學(党項學)培養人才。

    1105年,遼朝公主嫁給西夏崇宗。

    1122年,出兵援遼抗金,被金軍擊敗。

    1124年,向金朝稱臣。

    1205年,蒙古軍攻西夏,搶掠而歸。

    1226年,蒙古成吉思汗率大軍攻西夏。

    1227年,西夏末帝被蒙古所殺,西夏滅亡。

    推薦一部講述西夏王朝歷史的電視劇《賀蘭雪》。

  • 6 # 遺史之光

    西夏發生過哪些大事件?

    先簡單介紹下:

    李元昊稱帝建國,即夏景宗,自稱邦泥定國或白高大夏國以及西邊,宋人稱其為西夏。西夏曆經十帝,享國189年(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

    至於西夏的大事件有很多,畢竟是一個王朝的更迭。

    在公元1038年至公元1039年,李元昊定都興慶,建立大夏,史稱西夏,被北宋稱其為反賊。

    在公元1040年至公元1046年,西夏與北宋開戰,延州之戰,雖然西夏大獲全勝,但是此後便與北宋義和,與遼、宋建立貿易往來,並像其稱臣進貢。

    在公元1061年至1081年,西夏採用漢人禮制,其後與宋軍開戰,雖勝但是卻元氣大傷。

    在公元1105年至公元1124年,西夏與遼和親,並出兵援遼抗金,最終敗北,像金稱臣。

    在公元1205年至公元1227年,蒙古軍攻佔西夏,最後西夏滅亡。

    以上為西夏大事件年代表,不怎麼詳細,多多包涵。

  • 7 # 阿離小栗子

    西夏總共發生過兩件大事,下面我來給發家說說吧!

    大宋結局的時候是宋夏互市榷場重開,對應的時間線是慶曆五年二月。

    而後根據他們說的,元仲辛等五人入夏之後追上了趙簡,而且在夏境內還會遇到秘閣的另一齋。

    這樣看來他們肯定不止救回王爺,還會順便在夏搞事情的。

    慶曆五年這一年,西夏境內發生的比較重要的大事有兩件,一件是野利旺榮、野利遇乞兄弟被殺,一件是李元昊之子阿理謀逆。

    我猜,這兩件事會不會被寫進大宋的劇本里,會不會和秘閣有關?會不會是他們在背後策動的呢?

    野利旺榮兄弟的死據傳說是種世衡用的反間計,我之前看小組裡有人說種世衡是元伯鰭的原型(我也不知道這是怎麼對應上的),那現在元伯鰭死了,這出反間計會怎麼寫呢?

    還有阿理的謀反,《西夏書事》裡就記了一句話,看來是並沒有引起什麼大波浪。不過大延琳起義在《遼史》裡也就一兩句話,愣是被王倦編成了韓斷章偷天換日、借殼重生的一出大戲。阿理的事如果想寫肯定也能擴展出來。

    子阿理謀逆,殺之,及妃咩米氏。

    咩米氏,曩霄第四娶,生子阿理,無寵,屏居夏州王庭鎮。阿理年漸長,謀聚眾為亂。其黨臥香乞以告,曩霄執阿理沉於河,遣人賜咩米氏死。

    不知道這兩件事會不會在劇本中出現。

    如果主角團開啟夏地圖的話,一定會很有趣。

    李元昊可是個能一杯毒酒"賜死”自己生母的狼滅,和他鬥,一定很精彩。

    順帶一提,李元昊毒殺自己母親是1034年的十月,此後不到一個月,他兒子寧令哥就出生了。

    元昊為子弒母,而弒父之子接踵而生,天道好還,何其速也。

    《西夏書事》裡的這句話真是吐槽的太帶感了。

  • 8 # 檻外人71241328

    一、得姓及建國始末

    西夏,本魏拓跋氏之後,當唐僖宗時,遠祖拓跋思恭為夏州偏將,因從討黃巢有功,受賜姓曰“李”,拜夏州節度使。思恭卒,以其弟李思諫為節度使。梁開平三年,思諫卒,其子彝昌拜節度使。明年,其將高宗益殺彝昌,軍中立李仁福為節度使。仁福卒,其子彝超立。彝超卒,弟彝興立。

    宋太祖建隆五年九月,彝興卒,以其子克叡為定難軍節度使。克叡卒,其子繼筠襲位。繼筠卒,弟繼捧嗣位。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五月,李繼捧朝宋,其弟繼遷叛走地斤澤。端拱元年五月,賜李繼捧國姓趙,名保忠。淳化二年七月,李繼遷奉表歸順,賜以國姓,名保吉。又賜其弟繼沖以國姓,名保寧。端拱四年,趙保吉叛降契丹。

    端拱十六年五月,趙保吉死,子德明嗣。德明歸款,以為定難軍節度使。明道元年,德明卒,子元昊嗣,是為夏景宗。景祐五年,趙(李)元昊稱帝於夏州,西夏享國自是年始。

    二、宋、夏構怨

    康定元年,元昊寇延州,陷塞門諸呰,又寇三州。慶曆元年,元昊寇渭州,宋、西夏大戰於好水川,宋將任福敗死。

    慶曆八年,元昊被弒,子諒祚嗣,是為夏毅宗。治平三年,夏人寇慶州,又寇大順城。治平四年,諒祚卒,子秉常立,是為夏惠宗。

    元豐五年,夏人入寇,士卒、役夫死者二十餘萬人。元祐元年,秉常卒,子乾順嗣,是為夏崇宗。宣和六年,夏稱番於金。

    紹興九年,乾順卒,子仁孝嗣,是為夏仁宗。紹熙四年,仁孝卒,子純祐嗣,是為夏桓宗。開禧二年,夏襄宗安全廢純祐自立。

    三、蒙古滅夏

    嘉定二年,蒙古入靈州,夏主安全降。嘉定五年,夏主安全卒,族子遵頊嗣,是為夏神宗。嘉定十年,蒙古圍興州,夏主遵頊出奔。嘉定十六年,夏主遵頊傳位於其子,夏獻宗德旺即位。嘉定十八年,蒙古伐夏,取甘、肅、西涼、靈州、鹽州。

    寶慶二年,夏主德旺以憂卒,弟子睍嗣。寶慶三年,蒙古太祖滅夏。是歲六月,夏亡。

    自元昊稱帝至於此,享國凡一百九十五年。

  • 9 # 阿毛1m1l

    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朝的藩屬党項政權首領李元昊脫宋自立,自稱皇帝,去宋封號,改元“天授禮法延祚”,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宋仁寶元二年(103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寫信通知宋政府,希望他們承認這一事實。可是宋朝大多數官員主張立刻出兵討伐西夏,興師問罪。於是宋仁宗於當年六月下詔削去元昊官爵,並懸賞捉拿。從此,長達三年之久的第一次宋夏戰爭全面爆發。

    三川口之戰

    北宋寶元二年(1040年)三月,西夏景宗元昊進攻宋朝。元昊一面率軍佯攻北宋的金明寨(今陝西安塞南部),一面送信給宋朝延州(今陝西延安)知州範雍,表示願意與宋和談,製造假象,以麻痺範雍。範雍卻信以為真,立即上書朝廷,對延州防禦也鬆懈了。

    同年七月,元昊派大軍包圍了延州。宋朝大將劉平、石元孫奉命增援。當他們到了三川口(今陝西延安西北)時,遭到西夏軍隊偷襲,遇到西夏軍隊重重包圍。劉、石二人率軍與夏軍苦戰,西夏軍隊損失十分慘重。但是因為寡不敵眾,只好退守三川口附近的山坡。西夏又增援了大量軍隊。元昊多次寫信勸降劉平,但劉平寧死不屈。

    最後,西夏軍隊猛攻宋軍駐守的山坡。由於宋軍人數太少,劉平、石元孫被俘。後來由於宋將許德懷偷襲元昊得手,西夏軍隊才被迫撤離宋朝境內,延州之圍才得以緩解。

    三川口之戰中,雖然宋朝成功抵禦西夏軍隊的入侵,但是損失太多,而且宋朝甘陝青寧邊境的防禦也處於被動地位。

    好水川之戰

    三川口之戰以後,宋仁宗深感西夏強盛,下令封夏竦為陝西略安撫使,韓琦、范仲淹為副使,共同負責迎戰西夏的事務。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西夏景宗元昊再次率領十萬大軍大舉南下攻宋,把主力埋伏在好水川口,另一部分攻打懷遠(今寧夏西吉東部),聲稱要攻打渭州(今甘肅平涼),誘宋軍深入。但由於當時宋朝有足智多謀的范仲淹在,所以西夏軍隊不敢輕舉妄動。但是,韓琦不聽范仲淹勸阻,固執己見,派環慶副都署任福率軍五萬餘人,自鎮戎軍(今寧夏固原)抵羊隆城(今寧夏固原西南部),出夏之後,伺機破西夏,殊不知西夏伏兵正等著他們。任福率軍到達懷遠城,正遇上鎮戎軍西路巡檢常鼎與西夏軍隊戰於張義堡南,殺死幾千西夏軍隊,西夏也不斷增援。任福軍趕到當地支援,於是夏軍佯敗,任福中計,隨尾追擊。宋軍由於長途追擊,糧草不繼,人困馬乏,已是十分疲憊。追至好水川,遇元昊的西夏軍隊主力伏擊,宋軍潰敗,任福等大將戰死,幾乎全軍覆滅。

    好水川之戰,宋朝再度失敗。宋仁宗聞知後震怒,貶韓琦、范仲淹。

    定川寨之戰

    范仲淹等人被貶謫以後,西夏又開始商議攻宋大計。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李元昊謀臣張元向景宗皇帝獻計。張元認為,宋朝的精兵良將全部都聚集在宋夏邊境地區,而宋朝關中地區的軍事力量卻十分薄弱,如果西夏大軍牽制宋朝邊境地區的軍隊,使宋朝無暇估計關中地區,然後即可派一支勁旅乘機直搗關中平原,攻佔長安(今陝西西安)。元昊採納了張元的建議,派遣10萬大軍兵分兩路大規模進攻宋朝。一路從劉燔堡(今寧夏隆德)出擊,一路從彭陽城(今寧夏固原東南部)出發向渭州發動攻擊。宋將王沿聞知急忙派葛懷敏等人率軍增援劉燔堡,宋軍在定川寨(今寧夏固原西北部)陷入西夏軍隊的重圍,宋軍大敗,葛懷敏等15員將領戰死,宋軍九千餘人近全軍覆滅。但西夏另一路遇到宋朝原州(今甘肅鎮原)知州景泰的頑強阻擊,西夏士兵全軍覆滅。西夏景宗李元昊直搗關中的美夢就此破滅。

    對宋朝來說,因為每年都要向西夏和遼發放歲幣和大量的絲帛,使得宋政府積貧積弱愈加嚴重,而對於遼和西夏來說與北宋的戰爭雖然使他們得到財物,但是同樣也還是帶來很大的損失

  • 10 # 小航說歷史

    党項與吐蕃、回鶻的鬥爭

      一○○四年,繼遷死,子德明繼立,向遼朝報哀。遼朝封德明為西平王。繼遷死前,遺囑德明,向宋朝進表附宋。一○○五年六月,德明派牙將王晏(音民min)到宋朝奉表入朝。宋真宗厚加賞賜。宋朝提出七事要德承允,主要是把靈州歸還給宋朝和派子弟人宋宿衛作人質。宋朝開放貿易,許販青白鹽。德明始終不允宋朝的條件,宋朝只好讓步。一○○六年,遣使封授德明定難軍節度使、西平王。宋朝又先後開榷場貿易。夏州天旱歉收,榷場不再禁止夏人買糧。德明時,只是邊地部落有過小的衝突,一般說來,和宋朝始終保持著和好關係。德明的勁敵主要是西方的吐蕃部落和回鶻。

      一○○四年,吐蕃六穀部潘羅支在擊敗繼遷後,又與宋朝聯絡,願率領六穀部及回鶻兵乘勝攻打党項。繼遷統屬的党項部落迷般囑部及日逋吉羅丹部投附者龍族。繼遷出兵攻者龍,潘羅支領兵援助者龍抵抗。迷般囑部及日通吉羅丹部乘機殺潘羅支。者龍十三部中,六部歸附党項。六穀部落選立潘羅支弟廝鐸督為首領附宋,繼續與德明為敵。宋朝加號廝鐸督為西涼府六穀大首領。

      一○○八年十月,德明派夏州萬子等四部軍主率領党項兵攻打西涼府,見六穀部兵勢盛,轉而引兵攻打回鶻。回鶻伏兵襲擊,萬子等敗走。一○○九年四月,德明又派張浦率領精兵二萬向回鶻復仇,攻打甘州。甘州回鶻夜落紇可汗領兵拒守,乘間出兵襲擊,張浦大敗而回。一○一一年,德明又派西涼人蘇守信襲擊涼州樣丹部。六穀部廝鋒督會集諸部兵迎敵,蘇守信敗退,據守涼州。一○一六年,甘州回鶻攻佔涼州,蘇守信子囉麻棄城走(蘇守信已死)。回鶻成為德明的一個嚴重威脅。

      一○二○年,德明在靈州懷遠鎮修建都城,從西乎遷到新城,號為興州。一○二四年,又在懷遠西北省嵬山下建省嵬城,作為興州的屏障。一○二六年,甘州回鶻叛遼,遼蕭惠兵攻甘州,德明出兵助戰,不能戰勝,隨遼朝退兵。一○二八年,德明子元昊領兵攻下甘州,又乘勝攻下西涼府,取得對回鶻作戰的重大勝利。德明仿宋朝制度,立元昊為皇太子。一○三○年,瓜州回鶻可汗賢順也率部投降。德明、元昊戰勝回鶻,党項的歷史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對宋作戰的失敗和崇宗皇權的確立

      一○八六年,夏崇宗乾順繼位,年只三歲。惠宗秉常復位時,梁乙埋女(乙通妹)立為皇后,生乾順。梁氏一家二後,連續操縱兩朝政事。崇宗即位,夏國政權又歸於梁乙通和梁太后兄妹。皇族嵬名阿吳和仁多保忠分掌兵權。嵬名、仁多和粱氏形成夏國掌握軍政的三大家族,展開相互傾軋的角鬥。

      梁氏敗亡 梁氏執政,繼續從西部向宋朝進攻。一○八七年五月,梁乙逋與吐蕃阿里骨部聯合,侵宋定西城。阿里骨是董氈的養子。董氈死,阿里骨繼為部落首領。梁乙逋與阿里骨相約,作戰得勝,以熙、河、岷三州歸吐蕃,蘭州及定西城歸夏國。阿里骨攻破洮州,梁乙逋領兵數萬出河州,大肆焚掠。在定西城擊敗宋軍,殺宋都監吳猛。梁乙逋又令仁多保忠率萬人攻鎮戎軍。仁多保忠與梁乙逋不和,出兵一夜即回軍。九月,梁乙通又下令仁多保忠率兵十萬入涇、原,圍攻鎮戎軍西寨。宋兵困守,不敢出戰。宋知慶州範純粹派兵來援,仁多保忠解圍而退。

      一○八九年,宋夏議定,宋朝把米脂、葭蘆、安疆、浮圖等四寨地退給夏國,夏國把永樂城俘獲宋朝人口退還宋朝。宋、夏暫時休戰。

      天祐民安三年(一○九二年)正月,夏國得遼朝援助,梁乙通再次出兵攻綏德城,大掠五十餘日而回。三月,夏兵在韋州聚集大兵攻環慶,戰敗,又遣使向遼求援。十月,梁太后親自領兵攻打環州,圍攻七日,不下。還軍至洪德寨,被宋兵打得大敗。梁太后棄帷帳,改換衣服逃走。夏兵死傷甚多。梁乙速在國內專權,貴族間的矛盾日益發展。梁太后親自出戰,不讓梁乙通領兵。梁乙通對梁太后逐漸不滿,陰謀篡奪。一○九四年十月,夏國大將嵬名阿吳、仁多保忠等率領部眾,殺梁乙通,井殺其全家。

      梁太后親自掌握兵權,繼續對宋侵掠。一○九六年,梁太后和崇宗乾順領兵號稱五十萬,侵入宋鄜延路,攻陷金明寨,獻俘給遼國。一○九七年,宋朝在好水川北修築城防,號平夏城,以扼制夏國。夏兵破壞修城,不成。宋兵在沿邊地帶相繼築堡。夏人憤怒說:“唱歌作樂地,都被漢家佔卻,以後該怎麼辦?”一○九八年十月,梁太后領兵四十萬,盡全力攻平夏城,連營百里,造高車運兵填壕而進,又用飛石激火攻城,晝夜不息。攻城十二日,不能破。夏兵糧食漸乏。一天,大風突起,衝車折損,梁太后退兵。

      梁太后兵敗,十一月再次向遼求援。一○九九年,遼朝派使臣來夏,用藥酒害死梁太后(一說病死)。崇宗乾順在遼朝支援下,開始親政。

    後族與惠宗皇室的爭鬥

    一○六八年,夏毅宗子秉常(惠宗)即帝位。秉常年僅八歲。太后梁氏執政,弟梁乙埋為國相。政權為梁氏所掌握。梁氏是著化的漢人,他所代表的不是漢人地主,而是党項奴隸主的勢力。梁氏執政,即在次年宣佈廢漢禮,改用善禮,夏國統治集團內部又一次發生鬥爭。

      梁太后當權,以梁乙埋和大將都羅馬尾、貴族罔萌訛組成統治集團,掌握夏國軍政。夏景宗弟嵬名浪遇熟知兵事,毅宗時為都統軍,參預國政。以浪遇為代表的毅宗一系党項貴族不附梁氏。梁大後免浪遇官,徒居下治。次年,浪遇死在貶所。梁氏對浪遇的壓制,反映著後族與皇族的鬥爭在激烈地展開了。

      梁氏執政,對外與宋朝展開激戰,對內與皇族勢力反覆地搏鬥。武勝城之戰 一○六九年三月,梁氏向宋朝上表,請以塞門、安遠二寨換回綏州。宋朝不許。四月,夏兵攻宋秦州,破劉溝堡,九月,進攻宋慶州,大掠人戶而回。十二月,又攻順安、黑水等寨,圍綏德城(宋得綏州,築城後改名綏德)。次年五月,又攻慶州,大敗宋兵。八月,梁乙埋大舉攻環、慶,攻大順城。吐蕃董氈乘機人夏國西境。梁乙埋退兵。

      天賜禮盛國慶三年(一○七一年)正月,梁乙埋在無定河畔撫寧故縣北崖上築囉兀城,以扼橫山衝要。宋種諤率河東兵來攻,乙埋邀擊,宋兵敗走。夏國都樞密使哆臘(哆音侈chǐ)守囉兀城,宋兵來襲,哆臘棄城逃走,宋兵入城。三月,粱乙埋領兵奪囉兀城。宋兵不戰而退。夏兵奪回囉兀。五月,與宋朝談和。九月,梁氏又派阿泥(官名)嵬名科榮、呂寧(官名)焦文貴由延州入宋,索取綏州。宋朝仍不許。一○七二年七月,夏、宋議定,以綏德城外二十里為界,各立封喉。

      綏州定界後,梁氏又採漢人學士景詢的建策,謀奪吐蕃部落佔據的武勝城。武勝是夏國入洮河的要路,得武勝便可向西發展。這時,宋朝任命王韶為秦鳳路沿邊安撫使。王韶也建策奪取武勝,以扼制西夏。一○七二年閏六月,梁乙埋派兵進攻武勝,吐蕃守將瞎藥戰敗。武勝城將破。忽然,王韶率領的宋兵到來。夏兵出乎預料,倉促應戰,被宋兵擊敗。瞎藥棄城逃跑。宋王韶兵入據武勝城。宋朝在武勝建鎮洮軍,又升為熙州。   一○七三年,王韶部又向河州進軍。河州原是吐蕃部落首領木徵的居地。木徵早已降附西夏,被王韶擊敗後,逃到夏國,請求梁氏派兵收復河州。一○七四年四月,梁乙埋派兵七千人從結河川出援,被王韶擊敗,夏兵退軍。

    皇族、後族之爭 梁氏連敗於宋朝,引起夏國內貴族的不滿。一○七六年,惠宗秉常年十六,開始親政,但梁太后、粱乙埋仍然握有大權。一○八○年,惠宗在皇族支援下又下令廢蕃禮,行漢禮。梁太后、乙埋及後族一系的貴族群起反對,惠宗不理。惠宗企圖恢復毅宗時行漢禮和與宋朝和好的政策,停止對宋的擄掠。一○八一年三月,漢人將軍李清勸惠宗把黃河以南地歸還宋朝,夏、宋以黃河為界,與宋議和。梁太后與乙埋、罔萌訛等設計害死李清。隨後又把惠宗囚禁到離故宮五里左右的興州的木寨。梁乙埋、罔萌訛等聚集人馬,斬斷河梁,使惠宗不能與外界通訊息,實際上是後族向皇族再次發動了奪權的政變。

      惠宗被囚,各地擁護皇族的將領擁兵自重,不聽粱氏的統治。夏國內部出現了分裂。保泰軍統軍禹藏花麻請求宋朝出兵討伐梁氏。宋朝得知夏國政變,出兵五路進攻西夏。一○八一年八月,宋李憲部出兵熙河,禹藏花麻以西使城降宋。九月,李憲攻入蘭州。十月。宋種諤部攻米脂。夏米脂守將令介訛遇以城降。宋高遵裕部出環州,夏清遠軍守將鬼名訛降宋。梁乙埋率領的大軍也被宋劉昌祚部擊敗。十一月,宋兵圍靈州。

      夏兵在各路戰敗,梁太后向朝臣問計。一個老將獻計說,不須拒戰,只要堅壁清野,縱敵深入,把精兵聚集在興、靈。派輕兵抄敵軍的後路,斷絕糧運,宋軍無食,不戰自困。梁太后採納此策,調十二監軍司十萬精兵駐守興州要言之地。宋軍圍靈州,夏兵出截宋軍糧運。宋種諤、王中正等部都因無食潰退。宋高遵裕部圍靈州十八日。梁太后令夏兵決黃河水灌宋營。宋兵凍溺而死者無數,大敗而退。

      宋兵進軍時,曾攻入銀、夏、宥三州,但無力駐守。一○八二年九月,宋神宗又命給事中徐禧在三州界的永樂川下棒築永樂城,企圖困扼興州。徐禧等急速建造,十九天建成。夏國統軍葉悖麻、咩訛埋等領六監軍司兵三十萬屯涇、原北。宋軍建成永樂城後,夏兵發起急攻,宋兵大敗,徐禧等將官敗死。永樂城被攻陷。宋士兵、民夫損失近二十萬。夏國取得重大的勝利。

      夏國連年對宋戰爭,停止貿易,對夏國經濟帶來了損害,物價上漲,財政睏乏。橫山一帶,農民因戰爭也不能耕作。梁氏當權,擁護皇族的將領不服,夏國的統治長期不能穩定。一○八三年閏六月,梁太后又和梁乙埋等謀劃,讓惠宗秉常恢復了皇位。

      惠宗復位,隨即向宋朝上表談和,並表請宋朝恢復夏國的舊疆,即把戰爭中佔去的地區退還給夏國。宋朝不許。

      一○八四年初,惠宗發兵八十萬圍攻蘭州,不能攻下,只好退兵。四月,都統軍葉悻麻、副統軍咩訛埋又領兵攻安遠寨,兵敗戰死。十月,監軍仁多唆丁進攻涇原,又在靜邊寨戰死。夏國連續進攻不勝,損失甚重。

    依附金朝和疆域的擴充套件

    一一一五年,女真族奴隸主的總首領金太祖阿骨打在黑龍江畔建立了全國。中國的北方從而發生了急劇的變動。新興的金國展開大規模的對外侵掠,先後消滅了遼朝和北宋。宋王朝逃到江南。在這個劇烈的變動中,地處西北的夏國依附金國,擴充套件了自己的領域。

      一一二○年,金太祖阿骨打攻陷遼上京。金宋約定:金兵迸取遼中京,宋兵攻取燕京。一一二一年,夏崇宗遣使匣去遼,請求先出兵攻取宋地。遼天祚帝不許。一一二二年春,金兵攻陷遼中京,進圍西京。夏崇宗派兵五千援遼。夏兵未到,西京已被金攻破。遼天柞帝逃入陰山。五月,夏崇宗派大將李良輔領兵三萬援助天祚帝。夏軍至天德軍遇金兵數萬騎,李良輔擊敗金兵。六月,李良輔進軍宜水。金完顏婁室、斡魯軍來戰,夏兵大敗。一一二三年,夏崇宗再發兵救遼,被金兵阻道,不能前進。遼天祚帝逃往雲年。夏崇宗遣使臣迎天祚帝入夏國,金兵陷雲內,天祚帝又逃入夾山。

      遼朝將亡,金將斡離不寫信給夏崇宗,說遼國已亡,如遼天祚帝去西夏,擒送給金,金朝當割地給夏作酬賞。元德六年(一一二四年)正月,夏崇宗奉表降金,金朝把原屬遼朝的西北地帶,陰山以南吐祿泊以西之地割讓給夏國。三月,夏國向金上誓表,願按事遼的舊例事金。金太祖賜夏誓詔,視如藩國。次年遼亡,遼成安公主在夏國絕食死。

      一一二六年三月,夏崇宗依照金朝割地的許諾,進兵攻佔天德、雲內、武州及河東八館地帶。四月,又攻下宋邊地的震威城(距府州三百里),殺宋知州朱昭。

      九月,夏國又出兵攻佔蘭州東北的宋西安州。隨後又攻破宋麟州建寧寨,又破平夏城懷德軍,並進攻天都、蘭州諸堡,擄掠人畜而去。夏國在金兵侵宋的時機,乘虛而入,宋朝在夏國邊境設下的城堡陸續被夏國攻破了。

      夏國攻下天德,雲內等州後不久,又被金完顏宗弼渾佔去。夏向金質問。一一二七年三月,金朝又把陝西北部地割給夏國,以河為界,以抵償天德、雲內。金、夏在陝西劃定分界,確定了夏國的領域。

      一一三六年七月,夏崇宗出兵攻佔樂州和西寧州。一一三七年,金朝又接受夏國的請求,把樂州和積石州、廓州等三州地割給夏國。夏國不斷擴充套件自己的領域,疆土的廣闊為建國以來所未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桑葉蒸肉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