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瀟湘楚秋生

    石蛙養殖看似簡單,實際上成功率不高,常使初養者吃盡苦頭。南方諸省近年來在石蛙人工飼養方面做過不少嘗試,但是真正成功並取得明顯經濟效益的比較少;主要原因是石蛙的生長條件比較特殊,對環境要求較高,如果沒有把其生長規律弄清楚,很難養殖成功。下面列出近年來一此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總結出的一些規律和經驗。

      1.石蛙屬於流水生活型。常棲於山區水流較緩的小溪內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內,溪的兩岸植被豐富。它們很少離開水域,體色常與它們的居住環境相適應。第二性徵向著強烈地擁抱方式發展,雄性體大,前肢極為粗壯,婚刺也極發達,這些特點與繁殖特性有很大的關係,產卵時,雌雄必須將卵產在流水所衝擊的溪邊,交配時雄性強有力地擁抱著雌性,並藉助於腹部的棘加強雄性的固著力,使它們不為水流所衝散。石蛙具內聲囊,發聲低濁而大,雄性叫聲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聲相應。石蛙有群居和夜間覓食的習性,往往幾隻或幾十只堆在一起共棲一處,在安靜適宜的環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覓食,夜間是活動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時活動較弱、平穩,在繁殖盛期,活動頻繁,具有鳴叫和抱對等行為。 石蛙喜食活動的動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動的食物,在自然狀態下,石蛙的食性廣泛,除昆蟲、蜈蚣、蜘蛛、馬陸、蝸牛、螺、蜆、蚯蚓、蝦外還捕食蟹、雜魚、泥鰍、幼蛇和小型鳥類。不同地區的石蛙,由於環境所能提供的餌料不同食性亦有差異。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為其體重的9%,有時達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時取食溪邊水草或水底的水綿,它們使用角齒啃食,把柔軟的植物組織啃下來食用。蝌蚪所啃食種類有植物性的小環藻、絲藻、水綿、苔蘚、矽藻、甲藻、金魚藻及植物碎屑;動物性有草履蟲、纖毛蟲、水蚤、輪蟲等。有人還發現石蛙蝌蚪以颳起水中石塊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葉或溪中的動物屍體為食。有時還齧食死亡的同類。

      石蛙是變溫動物,沒有調節體溫和保溫能力,其體溫隨外界溫度變化而變化,石蛙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8~26℃,最適溫度24~25℃,春秋兩季是其活動最頻繁、攝食量最大、生長最迅速的季節,4~6月、 8~9月是繁殖後代的最好時期,當水溫超過30℃,攝食活動減少。當水溫降至12℃,蛙代謝很弱,進入冬眠,冬眠時,蛙雙眼緊閉,不食不動,靠脂肪體來維持生命活動,對外界刺激不作出反應,冬眠期若水溫上升到適宜的溫度,蛙就會再出現活動。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溫在31℃左右,不同季節有所變化。石蛙亦能忍受長期的0℃環境,但水不能結冰,冰封缺氧導致石蛙死亡。

      石蛙卵常產於水流平緩淺水處,附著在石塊、水生植物體上,卵外的膠質膜遇水膨脹變厚,粘性強,相連成索狀或葡萄串狀,有時長達20釐米左右。卵的直徑一般為4毫米,最大可達5毫米,根據水溫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內的大石逢內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適宜的環境中,一般經50~78天的生長,變態成幼蛙。

      2 石蛙的餌料

      石蛙的餌料主要是蚯蚓、黃粉蟲、蠅蛆等。有關它們的養殖方法在很多書本上都有介紹,在此不再贅述。

      3 石蛙池的建設

      野生石蛙常年棲息於陰涼的山溪水溝邊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環境要求水流充足,陰涼,潮溼,水質清新,喜群棲於石穴之中。生長髮育、配種、繁衍後代長期處於野生狀態。

      人工馴養石蛙,由野生變為家養,生活環境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石蛙進行人工飼養,對蛙池必須採取合理的設計,使蛙池既要近似於自然環境,又要便於人工管理。

      3.1 養殖場址的選擇

      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石蛙的生長髮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點的限制,一般來說養殖場地宜選擇在水質良好、排灌方便、環境安靜、冬暖夏涼、不旱不澇、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養蛙池可建在室內或室外,室內要求通風,涼爽,無太Sunny直射,室外可設涼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簡地在室內,庭院內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場所。

      3.2 蛙池的規格要求

      人工養殖石蛙一般採取精養,建池時應注意儘可能符合蛙的生活習性,供有水、陸、石穴、餵食等條件,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條件,而且又要便於飼養管理。

      3.2.1 種蛙池

      面積一般為4~10平方米為宜,池高0.8米,池內水深0.1~0.15米,池內水陸面積比為3∶1,並設有棲息的石穴,池底鋪有較大的鵝卵石,光線陰暗,溼度保持80%,造就一個理想的石蛙棲息的生態環境,促其生長髮育,從而提高產卵率和受精率。

      3.2.2 孵化池

      面積1平方米,池高 0.5米,水深15~20釐米,水質清新,ph6~8,並含充足的氧氣即可。也可以用長橢圓形的大臉盆代替。

      3.2.3 蝌蚪池

      面積 3~4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釐米,ph6~7,水陸比2∶1,需遮光飼養,每池飼養一群同樣規格的蝌蚪為好。

      3.2.4 幼蛙池

      面積4~6平方米,池高 0.8米,水深一般10~15釐米,水陸比2∶1,池內鋪設 3~5釐米的小石子,築有石穴,水質好,ph值6~7.5。

      各類蛙池池形以長方形為好,池底略為傾斜,排水孔在最低處使池水能被徹底排幹,池內設水面、陸地、石穴、食臺等物,池上口設網蓋,以防蛙跳潛逃,敵害生物侵襲。進水管安裝在池的上邊,靠近網蓋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鹼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養蛙

  • 2 # 菠蘿蜜露露

    石蛙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被稱為“百蛙之王”,但由於其野外捕捉不易以及人工養殖成本較高,市場上的石蛙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每公斤在200元左右徘徊。

    原先養石蛙,一半以上的蛙還沒熬到上市就“陣亡”了;如今養石蛙,十之八九能活。這樣的改變離不開一位“石蛙專家”——浙師大生化學院教授鄭榮泉,他用了11年時間,在國內率先找到石蛙的抗病基因,將石蛙人工養殖的存活率提高到90%以上,讓石蛙這種山珍進入更多百姓的餐桌。

    首先,在石蛙的吃飯問題上,鄭榮泉拋棄傳統的喂蟲方式,而是模仿石蛙在野外雜食的特點,自己配置“營養套餐”,在飼料中加入了許多微量元素,保證石蛙的正常營養攝入。

    對於石蛙賴以生存的居住環境,鄭榮泉也費盡心思。一方面,他就地取材,在山澗中蓋起遮陽棚,打造最原始自然的養殖環境。在室內養殖方面,鄭榮泉更是處處小心,對養殖環境做了許多創新性的改善:蛙池的水泥面不能太粗糙,不然石蛙會磨破皮導致細菌感染;房間要保持通風,否則會超出石蛙生活的水質溫度……

    鄭榮泉還利用分子標記手段,對石蛙的基因逐個分析研究,終於找到了控制影響石蛙抵抗力的基因群MHC中的兩個基因。就像控制人類遺傳基因DNA一樣,MHC也對石蛙的抵抗力、繁殖遺傳能力產生著極大的影響。透過控制基因,對石蛙品種做了選育和改良,使石蛙的抵抗力大大增強,生長速度提高10%以上。鄭榮泉成為國內第一位尋找到石蛙遺傳基因MHC的學者。

    由於石蛙在冬天停止生長,一隻成年石蛙的生長週期通常達2年以上。以往很多農戶為了縮短其生長週期,往往採取大棚養殖技術,保持恆溫使石蛙保持生長。對此,鄭榮泉有著自己的堅持,他寧願花上長達3年的時間研究石蛙的基因來提高生長速度,也不願意採取人工加溫的養殖技術。因為這會影響石蛙營養物質的形成,破壞其食用價值,更重要的是,違背了生態養殖原則。

    鄭榮泉的石蛙人工養殖技術使大規模的石蛙養殖成為可能,緩解了石蛙的野外捕捉壓力,被推廣到蘭溪、蒼南等地。這些地區採用農戶入股的合作社模式,年產值已經達到500多萬元,這對大多數月收入不足600元的山區家庭來說,極大地改善了生活。

  • 3 # 蛙農小天

    石蛙主要生活於中國南方的山溪水坑內或石洞巖隙中,習性晝伏夜出,主要食物為昆蟲及其幼體。每年11月~翌年4月冬眠。石蛙的活動強弱與外界的環境條件有密切的關係,水溫水流等變化對其影響尤為明顯。適宜水溫為15~25℃,活動正常。水溫過低,活動較少,生長停滯,進入冬眠。水溫過高則出現異常,甚至死亡。

    石蛙養殖看似簡單,實際上成功率不高,常使養殖者吃盡苦頭。中國南方諸省,在石蛙人工飼養方面做過不少嘗試,真正成功並取得明顯經濟效益的比較少。主要原因是石蛙的生長條件比較特殊,對環境要求較高,如果沒有把其生長規律弄清楚,很難養殖成功。這也是人工養殖的難點之一。

  • 4 # 蘇喂頻道

    在外出學習技術的過程中,她遇到了第一個難關——不敢觸碰石蛙的飼料活體——蟲子。

    雷麗君:“ 我剛開始去的時候,一摸到馬上就扔掉,那裡的師傅說你別浪費時間,蟲子都不敢摸,你怎麼去抓蛙?為了克服這個問題,那天我就一個下午都呆在蟲房裡面,摸蟲子。”

    全力投入後損失慘重,放棄?

    經過外出學習和前期籌備,雷麗君將自己多年打工積累以及從親朋好友處籌借的30多萬資金全部投入養殖石蛙。那時候的雷麗君每天都懷著期待,小心翼翼地照顧著那些小蝌蚪。

    雷麗君:“和平時我們地裡的蝌蚪不一樣,石蛙的蝌蚪,身上有三條紋,比我們平時的蝌蚪要大。”

    養殖石蛙對環境要求很高,而且要以活性蚯蚓、黃粉蟲等作為飼料。2013年,石蛙養殖3個月後,因為技術不成熟,雷麗君飼養的1000只種蛙全部死亡,損失了10萬元。

    雷麗君:“好多朋友都勸我不要養。他們說,你一個女孩子幹什麼不好,養這個。當時我有想過放棄,但是我想,別人都能做得起來的事情,我為什麼不能去嘗試呢?既然選擇了這個,我就一定要把它做好。我就是死都不放棄。”

    接連失敗,離成功還有多遠?

    經歷了第一次失敗,不服輸的雷麗君再次購進了一批種蛙。她天天精心守護著,眼看著小蝌蚪就要長出腿了。然而,成功就在眼前,意外卻再一次降臨,2萬隻蝌蚪又遇上滅頂之災。

    雷麗君:“全都死光了。好不容易看到了希望,颱風天又讓我的希望破滅了。那時候真的是心灰意冷。很想說,算了,真的不做了,太難了。”

    8個月內,接連遭遇兩次失敗,這讓一直堅守在石蛙養殖場的雷麗君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心疼她的家人紛紛勸她放棄。

    有心人,天不負

    功夫不負有心人,雷麗君的咬牙堅持終於收穫了成功。2016年,雷麗君累計銷售石蛙1000斤,創收18萬元。目前,雷麗君的養殖場已擁有1000多平米的養殖規模,養殖石蛙5.8萬隻,有固定員工5人。

    富裕之後的雷麗君沒有忘記養育她的大山和村民,她透過養殖和種植產品的輸出和生產合作,帶動了周邊村民致富,目前已有6戶農民長期為養殖場提供蔬菜等農副產品。

    在外出學習技術的過程中,她遇到了第一個難關——不敢觸碰石蛙的飼料活體——蟲子。

    雷麗君:“ 我剛開始去的時候,一摸到馬上就扔掉,那裡的師傅說你別浪費時間,蟲子都不敢摸,你怎麼去抓蛙?為了克服這個問題,那天我就一個下午都呆在蟲房裡面,摸蟲子。”

    全力投入後損失慘重,放棄?

    經過外出學習和前期籌備,雷麗君將自己多年打工積累以及從親朋好友處籌借的30多萬資金全部投入養殖石蛙。那時候的雷麗君每天都懷著期待,小心翼翼地照顧著那些小蝌蚪。

    雷麗君:“和平時我們地裡的蝌蚪不一樣,石蛙的蝌蚪,身上有三條紋,比我們平時的蝌蚪要大。”

    養殖石蛙對環境要求很高,而且要以活性蚯蚓、黃粉蟲等作為飼料。2013年,石蛙養殖3個月後,因為技術不成熟,雷麗君飼養的1000只種蛙全部死亡,損失了10萬元。

    雷麗君:“好多朋友都勸我不要養。他們說,你一個女孩子幹什麼不好,養這個。當時我有想過放棄,但是我想,別人都能做得起來的事情,我為什麼不能去嘗試呢?既然選擇了這個,我就一定要把它做好。我就是死都不放棄。”

    接連失敗,離成功還有多遠?

    經歷了第一次失敗,不服輸的雷麗君再次購進了一批種蛙。她天天精心守護著,眼看著小蝌蚪就要長出腿了。然而,成功就在眼前,意外卻再一次降臨,2萬隻蝌蚪又遇上滅頂之災。

    雷麗君:“全都死光了。好不容易看到了希望,颱風天又讓我的希望破滅了。那時候真的是心灰意冷。很想說,算了,真的不做了,太難了。”

    8個月內,接連遭遇兩次失敗,這讓一直堅守在石蛙養殖場的雷麗君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心疼她的家人紛紛勸她放棄。

    有心人,天不負

    功夫不負有心人,雷麗君的咬牙堅持終於收穫了成功。2016年,雷麗君累計銷售石蛙1000斤,創收18萬元。目前,雷麗君的養殖場已擁有1000多平米的養殖規模,養殖石蛙5.8萬隻,有固定員工5人。

    富裕之後的雷麗君沒有忘記養育她的大山和村民,她透過養殖和種植產品的輸出和生產合作,帶動了周邊村民致富,目前已有6戶農民長期為養殖場提供蔬菜等農副產品。

    在外出學習技術的過程中,她遇到了第一個難關——不敢觸碰石蛙的飼料活體——蟲子。

    雷麗君:“ 我剛開始去的時候,一摸到馬上就扔掉,那裡的師傅說你別浪費時間,蟲子都不敢摸,你怎麼去抓蛙?為了克服這個問題,那天我就一個下午都呆在蟲房裡面,摸蟲子。”

    全力投入後損失慘重,放棄?

    經過外出學習和前期籌備,雷麗君將自己多年打工積累以及從親朋好友處籌借的30多萬資金全部投入養殖石蛙。那時候的雷麗君每天都懷著期待,小心翼翼地照顧著那些小蝌蚪。

    雷麗君:“和平時我們地裡的蝌蚪不一樣,石蛙的蝌蚪,身上有三條紋,比我們平時的蝌蚪要大。”

    養殖石蛙對環境要求很高,而且要以活性蚯蚓、黃粉蟲等作為飼料。2013年,石蛙養殖3個月後,因為技術不成熟,雷麗君飼養的1000只種蛙全部死亡,損失了10萬元。

    雷麗君:“好多朋友都勸我不要養。他們說,你一個女孩子幹什麼不好,養這個。當時我有想過放棄,但是我想,別人都能做得起來的事情,我為什麼不能去嘗試呢?既然選擇了這個,我就一定要把它做好。我就是死都不放棄。”

    接連失敗,離成功還有多遠?

    經歷了第一次失敗,不服輸的雷麗君再次購進了一批種蛙。她天天精心守護著,眼看著小蝌蚪就要長出腿了。然而,成功就在眼前,意外卻再一次降臨,2萬隻蝌蚪又遇上滅頂之災。

    雷麗君:“全都死光了。好不容易看到了希望,颱風天又讓我的希望破滅了。那時候真的是心灰意冷。很想說,算了,真的不做了,太難了。”

    8個月內,接連遭遇兩次失敗,這讓一直堅守在石蛙養殖場的雷麗君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心疼她的家人紛紛勸她放棄。

    有心人,天不負

    功夫不負有心人,雷麗君的咬牙堅持終於收穫了成功。2016年,雷麗君累計銷售石蛙1000斤,創收18萬元。目前,雷麗君的養殖場已擁有1000多平米的養殖規模,養殖石蛙5.8萬隻,有固定員工5人。

    富裕之後的雷麗君沒有忘記養育她的大山和村民,她透過養殖和種植產品的輸出和生產合作,帶動了周邊村民致富,目前已有6戶農民長期為養殖場提供蔬菜等農副產品。

    在外出學習技術的過程中,她遇到了第一個難關——不敢觸碰石蛙的飼料活體——蟲子。

    雷麗君:“ 我剛開始去的時候,一摸到馬上就扔掉,那裡的師傅說你別浪費時間,蟲子都不敢摸,你怎麼去抓蛙?為了克服這個問題,那天我就一個下午都呆在蟲房裡面,摸蟲子。”

    全力投入後損失慘重,放棄?

    經過外出學習和前期籌備,雷麗君將自己多年打工積累以及從親朋好友處籌借的30多萬資金全部投入養殖石蛙。那時候的雷麗君每天都懷著期待,小心翼翼地照顧著那些小蝌蚪。

    雷麗君:“和平時我們地裡的蝌蚪不一樣,石蛙的蝌蚪,身上有三條紋,比我們平時的蝌蚪要大。”

    養殖石蛙對環境要求很高,而且要以活性蚯蚓、黃粉蟲等作為飼料。2013年,石蛙養殖3個月後,因為技術不成熟,雷麗君飼養的1000只種蛙全部死亡,損失了10萬元。

    雷麗君:“好多朋友都勸我不要養。他們說,你一個女孩子幹什麼不好,養這個。當時我有想過放棄,但是我想,別人都能做得起來的事情,我為什麼不能去嘗試呢?既然選擇了這個,我就一定要把它做好。我就是死都不放棄。”

    接連失敗,離成功還有多遠?

    經歷了第一次失敗,不服輸的雷麗君再次購進了一批種蛙。她天天精心守護著,眼看著小蝌蚪就要長出腿了。然而,成功就在眼前,意外卻再一次降臨,2萬隻蝌蚪又遇上滅頂之災。

    雷麗君:“全都死光了。好不容易看到了希望,颱風天又讓我的希望破滅了。那時候真的是心灰意冷。很想說,算了,真的不做了,太難了。”

    8個月內,接連遭遇兩次失敗,這讓一直堅守在石蛙養殖場的雷麗君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心疼她的家人紛紛勸她放棄。

    有心人,天不負

    功夫不負有心人,雷麗君的咬牙堅持終於收穫了成功。2016年,雷麗君累計銷售石蛙1000斤,創收18萬元。目前,雷麗君的養殖場已擁有1000多平米的養殖規模,養殖石蛙5.8萬隻,有固定員工5人。

    富裕之後的雷麗君沒有忘記養育她的大山和村民,她透過養殖和種植產品的輸出和生產合作,帶動了周邊村民致富,目前已有6戶農民長期為養殖場提供蔬菜等農副產品。

    如果您也想嘗試養殖石蛙,可以到當地的農技站去找找專家,在技術上請教請教,避免雷麗君開始遇到困境。

    如果您一開始沒有那麼多財力,也不必像雷麗君那樣一下子把規模做那麼大,可以循序漸進,不著急。這樣,即便有天災也不會損失太大,讓您可能東山再起,避免雷麗君開始遇到困境。

    如果您一開始沒有那麼多財力,也不必像雷麗君那樣一下子把規模做那麼大,可以循序漸進,不著急。這樣,即便有天災也不會損失太大,讓您可能東山再起專家,在技術上請教請教,避免雷麗君開始遇到困境。

    如果您一開始沒有那麼多財力,也不必像雷麗君那樣一下子把規模做那麼大,可以循序漸進,不著急。這樣,即便有天災也不會損失太大,讓您可能東山再起,避免雷麗君開始遇到困境。

    如果您一開始沒有那麼多財力,也不必像雷麗君那樣一下子把規模做那麼大,可以循序漸進,不著急。這樣,即便有天災也不會損失太大,讓您可能東山再起

  • 5 # 農人莫小道

    石蛙養殖為什麼會失敗?有人都是奔著這個價格去的,看到這個養殖的價格那麼高的情況下150多塊錢一斤,有的情況能夠上到200塊錢。

    但是卻忽略了很多其他重要的問題,所以導致養殖的失敗情況。

    其實養殖兩棲動物蛙類這個產品並不是那麼好養殖的,他需要注意的事項很多,稍有不注意就會虧本。

    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石蛙的養殖為什麼那麼容易失敗?

    養殖的技術比較難。

    相對來說,蛙類的養殖技術,美國牛蛙和中國林蛙以及泰蛙這三類的養殖技術相對來說可能簡單一些。

    但是石蛙的養殖技術,要求是比較高的,難度相對來說比較大。所以這個問題來看對於這個石蛙的養殖,相對來說很少人能夠完全的掌握。

    所以基於這個問題來看,我們覺得養殖的人越多其實摸索的越多,那麼可能失敗的也會越多。

    治病的問題,一旦出現病情不能夠及時控制,就會出現批次的死亡。

    生活的要求比較苛刻。

    石蛙的生長環境,其實他的要求比較高的。比如說他要生活在比較乾淨的水資源旁邊,並且這些地方多數分佈的還是要用石頭之類的。

    這種情況我們不能夠大批次的模擬這樣的生活環境。

    群居密集又會出現的問題。我們養殖的時候,如果說想要把一個產品想要賺錢,那多半是批次的養殖。

    但是當你把石蛙這個產品批次的養殖的時候,它又不太合適,所以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對於生活環境有所要求的時候,在這個生活條件不適應的地方它又很難養殖,所以基於這個問題來看,它是一種特種產品,雖然能夠賺錢,但是離不開環境的加持。

    養殖兩棲動物,這個錢不是人人都能掙的。

    養殖這個蛙類產品來說。很多人都想養殖,不管是石蛙還是黑斑蛙,或者說是美國的牛蛙。

    但是很多人由於沒有掌握技術就投入進去,所以基本上到最後都出現了虧本虧錢的狀態。

    所以我們建議,如果大家想要投入到養殖蛙類這個行業當中,還得先去了解市場行情,掌握具體的技術在進行投入,否則操之過急,往往是出現虧本的狀態。

  • 6 # 一雜貨鋪

    石蛙養殖看似簡單,實際上成功率不高,常使初養者吃盡苦頭。南方諸省近年來在石蛙人工飼養方面做過不少嘗試,但是真正成功並取得明顯經濟效益的比較少;主要原因是石蛙的生長條件比較特殊,對環境要求較高,如果沒有把其生長規律弄清楚,很難養殖成功。下面列出近年來一此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總結出的一些規律和經驗。

    1.石蛙屬於流水生活型。常棲於山區水流較緩的小溪內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內,溪的兩岸植被豐富。它們很少離開水域,體色常與它們的居住環境相適應。第二性徵向著強烈地擁抱方式發展,雄性體大,前肢極為粗壯,婚刺也極發達,這些特點與繁殖特性有很大的關係,產卵時,雌雄必須將卵產在流水所衝擊的溪邊,交配時雄性強有力地擁抱著雌性,並藉助於腹部的棘加強雄性的固著力,使它們不為水流所衝散。石蛙具內聲囊,發聲低濁而大,雄性叫聲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聲相應。石蛙有群居和夜間覓食的習性,往往幾隻或幾十只堆在一起共棲一處,在安靜適宜的環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覓食,夜間是活動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時活動較弱、平穩,在繁殖盛期,活動頻繁,具有鳴叫和抱對等行為。 石蛙喜食活動的動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動的食物,在自然狀態下,石蛙的食性廣泛,除昆蟲、蜈蚣、蜘蛛、馬陸、蝸牛、螺、蜆、蚯蚓、蝦外還捕食蟹、雜魚、泥鰍、幼蛇和小型鳥類。不同地區的石蛙,由於環境所能提供的餌料不同食性亦有差異。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為其體重的9%,有時達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時取食溪邊水草或水底的水綿,它們使用角齒啃食,把柔軟的植物組織啃下來食用。蝌蚪所啃食種類有植物性的小環藻、絲藻、水綿、苔蘚、矽藻、甲藻、金魚藻及植物碎屑;動物性有草履蟲、纖毛蟲、水蚤、輪蟲等。有人還發現石蛙蝌蚪以颳起水中石塊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葉或溪中的動物屍體為食。有時還齧食死亡的同類。

    石蛙是變溫動物,沒有調節體溫和保溫能力,其體溫隨外界溫度變化而變化,石蛙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8~26℃,最適溫度24~25℃,春秋兩季是其活動最頻繁、攝食量最大、生長最迅速的季節,4~6月、 8~9月是繁殖後代的最好時期,當水溫超過30℃,攝食活動減少。當水溫降至12℃,蛙代謝很弱,進入冬眠,冬眠時,蛙雙眼緊閉,不食不動,靠脂肪體來維持生命活動,對外界刺激不作出反應,冬眠期若水溫上升到適宜的溫度,蛙就會再出現活動。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溫在31℃左右,不同季節有所變化。石蛙亦能忍受長期的0℃環境,但水不能結冰,冰封缺氧導致石蛙死亡。

    石蛙卵常產於水流平緩淺水處,附著在石塊、水生植物體上,卵外的膠質膜遇水膨脹變厚,粘性強,相連成索狀或葡萄串狀,有時長達20釐米左右。卵的直徑一般為4毫米,最大可達5毫米,根據水溫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內的大石逢內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適宜的環境中,一般經50~78天的生長,變態成幼蛙。

    石蛙的餌料

    石蛙的餌料主要是蚯蚓、黃粉蟲、蠅蛆等。有關它們的養殖方法在很多書本上都有介紹,在此不再贅述。

    3 石蛙池的建設

    野生石蛙常年棲息於陰涼的山溪水溝邊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環境要求水流充足,陰涼,潮溼,水質清新,喜群棲於石穴之中。生長髮育、配種、繁衍後代長期處於野生狀態。

    人工馴養石蛙,由野生變為家養,生活環境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石蛙進行人工飼養,對蛙池必須採取合理的設計,使蛙池既要近似於自然環境,又要便於人工管理。

    3.1 養殖場址的選擇

    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石蛙的生長髮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點的限制,一般來說養殖場地宜選擇在水質良好、排灌方便、環境安靜、冬暖夏涼、不旱不澇、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養蛙池可建在室內或室外,室內要求通風,涼爽,無太Sunny直射,室外可設涼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簡地在室內,庭院內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場所。

    3.2 蛙池的規格要求

    人工養殖石蛙一般採取精養,建池時應注意儘可能符合蛙的生活習性,供有水、陸、石穴、餵食等條件,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條件,而且又要便於飼養管理。

    注意了這些事項,何愁養不好石蛙。

  • 7 # 皮球寶貝喲

    說到石矽我想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但是說青蛙也許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其實石矽它也是青蛙的一種,它長的和青蛙非常相似,但是它的個頭普遍比青蛙要大,石蛙是中國東北地區的特產,它的肉質非常鮮美可口!隨石蛙的營養和經濟價值的開發,而逐漸從山區引種養殖面向市場。雖然相對過去來說,市場上流通的石蛙數量有所增加,但是總體上仍呈現著供不應求的態勢。下面具體來了解一下石蛙養殖的市場前景與石蛙的養殖技術。

    石蛙養殖的市場前景

    石蛙因為肉味鮮美,生長速度快而且個大,是主要的食用蛙類之一,中醫認為石蛙的肉味甘鹹平,入肺胃腎經,有健脾消積、滋補強壯的功效,用它來治療消化不良、食少虛弱等症狀。石蛙油不但是補腎益精、養陰潤肺的重要藥材,也是天然高階滋補品,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與保健功能。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營養觀念的轉變,人們十分重視尋求健康長壽藥物。石蛙油在中國和東南亞信譽很高,需求迫切,市場容量較大。特別是揮春地區林地面積大,河流較多,水資源豐富,植被好,飼養石蛙條件優越,生產潛力大,發展前景廣闊。石蛙的經濟價值及開發前景

    1、營養價值。石蛙是一類大型野生蛙類,它體大肉多而細,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脂肪含量很低,歷來是中國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餚,其食用價值遠遠高於牛蛙,被國內外美食家譽為"百蛙之王"。石蛙肉可供藥用,有清涼滋補強身的功效。所以,石蛙以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

    3、推廣效益 石蛙的主要食物為蚯蚓、昆蟲、蠅蛆等動物,不與人類爭糧食。養殖石蛙投資少,成本低,風險小,效益高,不但能集約化生產,而且更適宜于山區農民家養。只要具備無汙染的水源,排灌方便的場地,安靜的環境,都可以建池養殖。按我們的實踐經驗,若按每戶每年分2~3批飼養3000只商品蛙的規模,只需建飼養池3~5個,每個池20~40平方米,投資1500元左右:每隻幼蛙進價0.5~1元,19個月可生長到150克,成活率能達95%,按保守的出場價每公斤65元計算,則收入可達2.8萬元,除去飼料和其他開支,純收入可達2萬元。可以說,開發人工飼養石蛙是山區農民發展低耗、優質、高效養殖業的新舉措,是山區農民脫貧致富、振興農村經濟的又一條新路子。石蛙的養殖技術

    石蛙卵常產於水流平緩淺水處,附著在石塊、水生植物體上,卵外的膠質膜遇水膨脹變厚,粘性強,相連成索狀或葡萄串狀,有時長達20釐米左右。卵的直徑一般為4毫米,最大可達5毫米,根據水溫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內的大石逢內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適宜的環境中,一般經50~78天的生長,變態成幼蛙。

    1、石蛙餌料的準備

    石蛙的餌料主要是蚯蚓、黃粉蟲、蠅蛆等。

    2、石蛙池的建設

    野生石蛙常年棲息於陰涼的山溪水溝邊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環境要求水流充足,陰涼,潮溼,水質清新,喜群棲於石穴之中。生長髮育、配種、繁衍後代長期處於野生狀態。人工馴養石蛙,由野生變為家養,生活環境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石蛙進行人工飼養,對蛙池必須採取合理的設計,使蛙池既要近似於自然環境,又要便於人工管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古希臘的名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