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厚德揚善文化小館

    一、讀詩與懂詩讀人與關時

    古人云“讀書有法,則無定法”。參照此說,讀詩也應如此,明代著名詩人謝榛說:“學李、杜者,勿執於句字之間,當率意熟讀之,久而得之。此提魂攝魄之法也。”“書讀千遍,其義自現”也是同一個道理。

    每人都應該理解,熟讀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更好地學習。詩歌創作,有它自己的特殊規律、表現方法。又因時代久遠,有的相隔數千年時光,詩人萬千,個性相異,地域相隔,際遇相差,都為懂詩提高了難度。而詩詞本身也有它的特點,格式短小,高度精練濃縮,詞句精美,高度概括,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裡,都可囊括其中,這都增加了讀詩的難度,如果遇上喜歡用典、表意含蓄的詩人,就更讓人撓頭而憂了。下面談談自己讀詩的體會供參考。

    一是讀詩先讀人,在讀詩前先了解此詩的作者,瞭解他的生平和為人,境遇歷程,詩歌風格。比如唐代詩人孟浩然,他多年過著隱居生活,寫了大量的山水詩,而由此認為他心胸曠達,超然世外,可能推斷他的詩也從這方面去理解就大錯特錯了。他的隱居不是六根清淨,修身養性,而是蓄勢待發,出手不凡,直搗龍庭,佔據要津。所以他的詩,前期蘊含志向抱負,後期官場無望,詩中蓄含幽怨之緒。如他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詩中描寫了洞庭湖的美景,特別是第二聯尤其出色,給人以氣勢磅礴,澎湃動盪之感,為千古名句。後幾句也寫了自己觀湖後的一些遺憾,但這些都是表面上的。其實孟浩然寫這首詩是有隱性的目的,因為此時他已隱居多年,正想求官,寫這首詩贈當時在相位的張九齡,是想得到張的賞識和重用,前四句描寫當時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一是顯示自己的才能,詩寫得精美大氣,二是以湖喻人,大湖之所以大,是容納了大大小小的無數河流,以之喻張丞相胸懷寬廣可以容人。後四句寫到由湖想到過渡,想到釣魚,也隱含自己求仕之念,不露痕跡而心態已顯。顯得十分自然貼切。

    二是瞭解寫作背景,因為一個人的一生是漫長的,各個階段的境遇都可能有所變化,還有可能遇到特殊的情況,還要考慮詩人寫作此詩時勢,瞭解越透徹,理解才更深刻。還以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為例吧!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從詩面來看,是寫孟浩然坐船外出,傍晚泊舟江邊,引發新愁,後來看到美麗的風景,從而化解了自己的愁緒。這樣理解雖無大錯,但還是不夠深刻,因為詩中有一字最為關鍵,即“新”字,俗話說有新就有舊,那麼新愁之前的舊愁又是什麼呢?自然要了解清楚詩人作此詩的寫作背景,詩人曾帶著多年的準備,年年的希望奔飛長安,卻四處碰壁,求仕無門,而今只能懷著一腔被棄置的憂憤,而南尋吳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對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羈旅的惆悵,故鄉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滅,人生的坎坷……千愁萬緒紛至沓來,湧上心頭。這樣才理解深刻了。

    二、讀詩賞句深覓真意

    讀詩容易,真意難覓。這是許多讀詩人的感受,那麼如何入門,才能更好地領會詩意呢?那就需要我們在反覆吟誦中,更需要“體察入微”,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為詩人想一想:他在什麼情況(社會情況、個人生活情況)下寫的這首詩,他為什麼寫這首詩,透過這首詩他想表達什麼心意,等等。如果讀者能順利地解這三個為什麼,那麼“廬山真面目”就自然顯露了。

    陶淵明五十三歲那年秋天,寫了二十首《飲酒》詩。廣為流傳的是第五首: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首詩是陶淵明棄官還鄉,躬耕田園的記述,其中“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是成為千古名句,廣為流傳。但第六句“悠然見南山”,有一些版本也作“悠然望南山”。那麼是“見”還是“望”呢?好像難分伯仲。跟陶公時代距離較近的白居易有份仿“淵明體”的詩,其中有兩句:“時傾一樽酒,坐望東南山。”沿襲了當時坊間版本。近年出版的《陶淵明集》,也是“悠然望南山”。宋代的蘇軾認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採菊之次,偶然見山,初不用意,而境與意會,故可喜也。今皆作‘望南山’……便覺一篇神氣索然也。”(《東坡志林》)應該說蘇軾的意見是對的。我們站在陶公的角度思考:詩人有意到東籬採菊,無意抬頭見山,並由此發現南山的妙處,詩人因此萬分高興,才寫出“山氣日夕佳”,並由山再看到從山中“飛鳥相與還”這樣“神與物遊”的詩句。所謂“境與意合”的“境”,此刻是“無車馬喧”的安閒環境,此刻的“意”(主觀感受)是“鳥倦飛而知還”(《歸去來辭》)。詩人厭倦擾攘的官場,寧願過田園生活。無意“見”山與此刻的“境”,完美和諧。有意而“望山”,與此刻的“境”,格格不入,破壞了“人景合一”寧靜的詩意。

    三、詩中有物物中有人

    在我們欣賞詩題時,常常會看到詠物詩,春花雪月,燕舞鶯歌,令人賞心悅目,但我們往往不要被表象所陶醉,要深刻理解物後之隱,這樣才能全面深刻理解詩意。下面我們看看漢代班婕妤所作的《團扇詩》:

    新裂①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如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飆②奪炎熱。

    這是一首詠物詩,是詠團扇的,全詩字字言扇,句句不離扇,敘述了團扇的製作、材質、顏色、形狀、受寵、閒置的經過。如果我們只看到潔白素絹、造型精美、製作精緻的團扇,佩服詩人筆力高超就對此詩欣賞不完美了。詩中有物,物中有人。關於詠物詩,古人有“體物之妙”說。“所謂體物之妙,就是詠物詩要不即不離,不離於物,又不要太粘著物上……”(周振甫《詩詞例話·詠物》)因此聯絡到班婕妤的身世、經歷,以及她的遭遇,再細讀此詩,就覺得字字含憂,句句皆怨了。班婕妤是漢武帝時的女官,被選入宮後,先為少使,很快得寵,為婕妤,後來為趙飛燕所譖,失寵居長信宮,即所謂“班退趙姬升”(鮑照語)。《團扇詩》為她在宮中所作。

    前四句是寫團扇的不凡,一塊潔白無瑕,如霜如雪,又是齊中國產的素絹,製成了合歡扇,但仍然鮮亮潔白,如團團明月。班姬本是一民間女兒,一如那齊產素絹,品質純潔,資質美麗。不幸的是,身不由己,被送宮內,成為嬪妃,結束了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少女生活。這四句或褒紈素,或贊團扇,其實都是表面文字,實質是借物讚美自己的青春容貌、高潔品質、命運的不幸。

    五六句扇子終成君子手中愛物,也是班姬的得寵,但這是一時的呢?還是永久的呢?心中無底。七八句寫扇子最害怕的是秋天到來,那時它自然成了棄物。最後兩句寫到扇子的命運,也是班姬的命運,與其說是擔心,不如說這是她預料之中、但又不能逃避的歸宿。

    所以,詩中有物,物中有人,以物喻人,文如其人。

    四、詩中有景景中有情

    詩詞中最容易看到風景,但往往我們不能簡單理解為風景詩詞,因為景與情是緊密相連的,完全寫景的詩詞有沒有呢?表面有實際上沒有。如李白的《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兩岸青山隔江對峙,浩瀚奔流的長江從中穿過,天門山好像被從中隔斷了。碧綠的江水因江面較狹,在這裡迴旋不已。一葉孤舟從日出的東方駛過來。不見人影,不聞人聲,此中無人,何來情感?好像一幅山水畫而已。而事實是怎樣呢?首先應抓住詩題中的“望”字,說明詩中所描繪的是遠望所見天門山的壯美景色。首先寫出浩蕩東流的楚江衝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接著又描繪了由於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迴旋,形成波濤洶湧的奇觀。“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上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下句則點明望的立腳點和表現詩人的淋漓興會。詩人不是站在岸上某地遠望,他“望”的立腳點便是從“日邊來”的“一片孤帆”。詩中包含著這樣的潛臺詞:雄偉險要的天門山,看到詩人乘舟從東方而來,正開啟天門,熱烈歡迎遠方貴客,而詩人此時高興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說詩中有景,景中有情了。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人間話》)王夫之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於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姜齋詩話》)

    景和情出現在詩詞裡面,往往有種種不同情況。最常見的是先景後情,情由景生,即觸景生情。詩是前三句或前三聯寫景結尾抒情,詞是上片寫景,下片抒情,似乎已成了常規。

    但也有打破常規的情況,一是在開篇抒情,傳說唐代一個七歲女孩在武則天面前寫過一首《送兄》詩,受到武后讚賞:

    別路雲彩起,離亭葉正飛。所嗟人異雁,不作一行歸。

    離別之時,風起雲湧,落葉翻飛,灑滿長亭。一片淒涼景色!風雲易色使人更有前路茫茫之感,落葉離枝,又暗切親情的離異,平常之景,由於切合此時此地人的心境,也就很好地傳達出這人的心聲。後二句直抒胸臆,更增強了首句寓情於景的感人力量。

    二是詩中抒情結尾寫景,如李白兩首送行詩,都是前面記事抒情,結尾寫景,一說:“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說:“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送友人》)好像都是寫景,但依依惜別之情寓於帆影、碧空、長江流水和蕭蕭馬鳴的景物中去了。

    杜甫《旅夜抒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兩句是近景;“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二句是遠景。但無論遠近都景中有情,隱約可見。正如有詩評說:一二句意緒“悽絕”,三四句胸懷“曠遠”。就是說,寓於景中之情,先悲後喜。從全詩來看,也正是悲喜交集、感慨萬千的。

    景,是客觀存在的,是外向的,張眼可望可見,情,是人的主觀感受,是內在的,統統隱含的。當詩人不直接抒情而寄寓於景時,就要求所選擇的景物與詩人的個性有相似之處,與人的思想感情,密切合拍,息息相通。做到情景交融。如果景是“形”,情是“神”的話,那麼景與情的最高境界就是“形神兼備,神超形外”了。

    五、詩的境界決定成敗

    讀一首詩,看一幅畫,總之欣賞藝術,常常是透過眼前的有限形象,不自覺地捕捉和領會到某種更深遠的東西,而獲得美的享受。齊白石的畫,在還不懂事的小孩眼中,不過是幾隻不像樣的蟲、蝦;李白的《靜夜思》小詩,很多不懂詩的家長只把它當做掃盲的兒歌教給自己的兒孫。然而,就在這蟲、蝦、月光之中,卻似乎深藏著某種更多的東西,藏著某種超越這些外部形象本身固有意義的“象外之旨”、“言外之意”。看齊白石的草木蟲魚,感到的不僅是草木蟲魚,而能喚起那種清新放浪春天般的生活的快慰和喜悅。我們讀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讀完後,就會給人以感觸,淡然之中連著一絲牽掛。“床前明月光”,月光穿窗度戶,直臨床前,如水銀灑地,明亮耀眼,致人不能成寐,“疑是地上霜”。霜白微有寒意,也微以牽動人的情感。於是禁不住抬起頭來,“望明月”,明月在天,耀如白晝,清光萬里,此時時景,最容易引起各種情懷:月是故鄉明,遠離故鄉,親人怎樣,友人念想,閨中情長,萬千思緒萬里長。自然“低頭思故鄉”。無形中就創造了:“清靜浩然,月下思鄉”的高雅意境了,也使之成為千古絕唱了。

    詩貴意境。中國古典詩歌作品中的美好意境,一向為人們所重視和津津樂道。儘管對於意境的說法有所不同,對它的解釋有異,比如王世貞稱它為“意象”(《藝苑卮言》),胡應麟名之曰“興象”(《詩藪》),王夫之叫它做“情景”(《姜齋詩話》),王國維稱之為“境界”,“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人間詞語》)。而從詩歌創作來看,有才能的詩人也莫不在意境上下工夫。所以從古至今的詩林詞海,“高格”、“名句”之作不少,千百年來為人們爭相傳誦。但意境是思維對存在,作者的主觀對外界客觀事物的反映。因此,從作者來說,主觀的“意”(思想感情)必然具有階級屬性和作者的性格特徵,從彼時彼地的現實看,客觀之“境”(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也總是籠罩著時代的色彩的。所以,意境獨創的詩,無不同作者所處的彼時彼地的社會、自然環境有關,而詩人的傾向又總要或隱或現地表現出來。

    公元752年秋天,杜甫、高適、岑參、儲光羲、薛據結伴到長安城東南的慈恩寺,登上大雁塔,即景賦詩,除薛據的詩失傳外,四人的詩都已傳世。詩題相同,詩人們的觀感卻大不一樣。高適感到官卑職小,壯志難酬,因此想四處尋遊,稍露牢騷:

    盛時慚阮步,未宦知周防。輸效獨無因,斯焉可遊放。

    一向具有豪邁精神的岑參,這時卻產生了佛理可以參悟,佛家可以崇奉,佛道可以相通的消極思想:

    淨理可了悟,勝因夙所宗。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儲光羲感覺宇宙空虛,佛法可通,塔勢高見峻,像人生的路途一樣跋涉艱危:

    俯仰宇宙空,庶隨了義歸。崱屴非大廈,久居亦以危。

    杜甫則迥異於同伴,他讚美塔勢高聳,更可貴的是他對國事的深切關注,對沉湎酒色的唐玄宗的含蓄諷刺,而詩的意境顯然與他們不同:

    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蒼梧雲正愁。惜哉瑤池飲,日晏崑崙丘。

    杜感到秦山“破碎”,崑崙“日晏”,危機四伏,國脈如縷,深刻地表現出詩人的擔憂,也使這首詩的意境更為高遠。

    因此,詩的意境是“形”與“神”的統一。而這也就是古代藝術家常常談到的“形似”與“神似”的問題。

    首先,要求“形似”:“意境”的真實首先“必求境實”,要求形象必需基本上特別是外部的造型上忠實於生活的原型,符合於、近似於生活的本來面目,如前面提到的詩中描畫的“團扇”。另一方面,就要求在“形似”的基礎上達到“神似”,不獨外形像,而且精神像。要求形象傳達出現實生活中更內在更深刻的東西,而這才能達到真正的生活真實。也就達到了我們想要的真正境界。

    六、詩中靜動虛實相倚

    詩中靜與動的出現,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自然界的事物,無論山水草木,晴陰雨雪,總是有時靜有時動,不可能只是一種形態,如王維的《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詩中寫了森林中傍晚時一種極為幽寂的境界。首二句寫深山幽後,林木蒼鬱,只聞人語響,不見有人行。是靜中寓動,以動寫靜。後二句寫林深杳冥,夕陽的餘暉反照在青苔上,倏忽逝去,又是寂靜的空山了。是動中寓靜、愈顯示出其靜來。總之,上兩句寫不見,下兩句寫見;不見的是人,所見的是影。一虛一實,正是詩人幽寂情懷的寫照。

    再看王維的一首《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詩人是在詩中創造靜寂的意境,但詩人卻反其道而行之,在詩中所寫的卻是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的景物,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死氣沉沉,同時又透過動,更加突出地顯示了春澗的幽靜,動的景物反而取得靜的效果,典型的以動襯靜。

    詩詞中的虛實,也是矛盾體,如宋人寫的詩,有的如實描繪,缺乏形象思維,很難給人留下回味的餘地,要麼以文入詩,以議入詩,言之無物,如水中之月,鏡中之花,虛無縹緲,也非好詩。所以論詩有:虛中有實,實中有虛,亦虛亦實,虛實相倚的說法。如李賀的《將發》:

    東床卷席罷,護落將行去。秋白遙一空,月滿門前路。

    前兩句寫詩人收拾停當,即將登程,前路寥廓,略感惆悵。略表遠行之心情。後二句寫眼前秋色空曠遼遠,彌天漫地,月光如水,灑滿大路。特別是那月光照著“將發”的門前之路,一直往前伸展,似乎沒有個盡頭。使人有天地之大,無處可依,茫茫前路,莫之所適的感覺。這層意思詩人沒有實寫出來,詩人託之於虛筆,表達遠行人遠行前的實際情感。

    七、詩中有眼全詩皆活

    詩有眼,猶弈(下圍棋)有眼也。詩思玲瓏則詩眼活,弈手玲瓏則弈眼活。所謂眼者,指詩弈玲瓏處言之也。(吳大受《詩筏》)喜歡下圍棋的人都知道,一塊棋沒有活眼就是一塊死棋,有了活眼,那麼全盤皆活。寫詩也是同理,如果一首詩有個別字詞用的絕妙,將會帶活全詩,起到畫龍點睛之妙,令人讚不絕口。這就是詩眼的作用。

    蘇軾曾評柳宗元的《漁翁》,說它有奇趣: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全詩的奇趣就在這一個“綠”字上。我們可以想象一下詩中的情景,漁翁夜晚在西巖泊舟過夜,清晨打水燒水,水燒好了,竹火也熄了,隨著欸乃一聲驚醒了夢中之人,睜眼一看,滿眼山水翠綠。著此一字,盡得風流。這一個“綠”字既為山水生光,又使人感覺生意盎然,充滿歡悅情趣,給原本平淡的境界以鮮明的色彩,有了這個詩眼,全詩都活了。

    杜甫《新安吏》,寫唐王朝為取得平定安史之亂的勝利,四處“喧呼點兵”的情景。詩中所“點”之“兵”被迫離家生離死別時,有這樣兩句: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這裡用了一個“哭”字,把當時的情景,形容曲盡。《杜臆》的作者王嗣爽有段很精闢的見解:“此時瘦男哭,肥男亦哭,肥男之母哭,同行同送者哭;哭者眾,宛若聲從山水出,而山哭水亦哭矣!至暮,則哭別者已分手去矣,白水亦東流,獨青山在,而猶帶哭聲,蓋氣青色慘,若有餘哀也。只著一哭字,猶屬青山,而包括許多哭聲,何等筆力,何等蘊藉!”這裡借用了餘音繞樑的意思,餘音可繞樑三日,千人哭聲亦久久在青山迴盪,也就成了青山發出的哭聲了。一字突出,渲染了全詩描寫的老百姓的悲慘命運。有了這個詩眼,全詩更活了。

    因為一個字像珍珠一樣璀璨,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因為一個好的詩眼,使全詩活得更久了,人們千古傳誦。而創造詩眼的詩人則萬古留名了。如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由於“鬧”字,詩人被稱為“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張先的“雲破月來花弄影”,由於“弄”字,而被稱為“雲破月來花弄影郎中”。因還有“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柳徑無人,墜飛絮無影”,被人稱為“張三影”。趙嘏由於有“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留一聲人倚樓”,被稱為“趙倚樓”。秦觀由於有“山抹微雲,天粘衰草”,被稱為“山抹微雲秦學士”。柳永由於有“楊柳岸,曉風殘月”,被稱為“楊柳岸曉風殘月柳三變”。賀鑄由於有“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被稱為“賀梅子”。

    當然,如果詩詞的思想內容蒼白,空洞無物,手法拙劣,缺乏藝術性,那麼,即使有一些生姿添色如珍珠般的字詞,也是無濟於事的。所以寫詩要注意:篇中煉句,句中煉字,煉得篇中之意工到,則氣韻清高深渺,格律雅健雄豪,無所不有,能事畢矣。

    八、詩中有味聞之動心

    詩詞必須具有美感,聞之美味撲面而來,咀嚼令人有回味無窮的享受,詩歌的這種美感效果,來自真實性與藝術性高度完美統一的藝術形象。“詩味”說,就是古代闡述詩詞應具有耐人玩味的藝術魅力和富有美感效果的說法。

    詩者,人之性情也,近取諸身而足矣,其言動心,其色奪目,其味適口,其言悅耳,便是佳詩。(袁枚《隨園詩話》)簡單說只要詩歌能引人入目,詠之令人回味就是好詩。如賀知章《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首詩說出了許多人之所見、之所聞、之所感,但又是人們未曾說出的話。它反映出生活的真實,沒有任何的雕飾。千百年來有同樣境遇的人,感同身受,沒有這種境遇的人也會觸動心絃。從“少小”至“老大”(賀知章奉旨還鄉已經八十多歲),歲月長久,所幸現在終於回來了!首句寫出了這種深沉而不平靜的感情。是悲是喜?先悲後喜?悲喜交集?一開始就掀動了感情的波瀾。“鄉音無改”,似是一喜,但“鬢毛衰”則又可悲了。是先喜後悲,悲喜交集。所以,感情是不平靜的。“兒童相見不相識”,顯然是“老大回”、“鬢毛衰”。這一來又不免引起許多感觸。但是一聲“笑問”,顯示出問者的親切、尊敬、又令人頓生喜悅。悲喜交集,迴環經復,始終貫穿於明白如話的四句之中,詩雖通俗淺顯,卻又充滿詩味。

    《秋思》張藉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詩中寫到異鄉作客,秋風揚起,觸動離愁,欲作家書,思緒萬千。詩人沒有直敘鄉思,只寫了剎那間的個人生活細節:“行人臨發又開封”。封而又開,鄉思之重,感慨之深,萬語千言,總怕遺漏,由此可見一斑。思鄉之味,苦中帶甘。

    《行舟》李益

    桃花飛入正行舟,臥引菱花信碧流。

    聞道風光滿揚子,天晴共上望鄉樓。

    詩中前兩句實寫“行舟”,春色爛漫,桃花飛舞。飛入行駛碧流舟中,後兩句是設想,想象在“風光滿揚子”的時候,天清氣朗,登上高樓去望家鄉。為什麼“行舟”水上會有這些想象呢?詩人留給讀者去想象去玩味,令人感到詩味無窮。引一絲詩味品嚐:詩人偶然見到正行之舟中落入的桃花,不禁勾起思鄉之情,故鄉家門對面的桃林不知開花沒有,如果春陽高照,桃花灼灼,蜂飛蝶舞,那是何等壯觀之景,等到揚子,天晴霧散,高瞻遠矚,登高望鄉,可以一一解鄉愁。所以古人云:“辭簡意味長,言語不可明白說盡,含糊則有餘味”(範德機《木天禁語》)。

    還有一說:“李杜詩、韓蘇文,但誦一、二首,似可學而至焉。試更誦數十首,方覺其妙。誦其全集,愈多愈妙。反覆朗誦,至數十百過,口頷涎流,滋味無窮,咀嚼不盡。乃至少至老,誦之不輟,其境愈熟,其味愈長。”(吳大受《詩筏》)這是古人告知我們,讀詩品味與日常吃東西品味大有不同,平常吃東西,我們講“少食多知味,多食敗口味”。但讀詩是“反覆吟誦,滋味無窮”。望大家覓得好詩,細細咀嚼,細品詩味,其味悠長。

  • 2 # 老穆說語文

    老穆解析

    對於一名高中生而言,考試的時候,讀不懂詩詞也是常有的事,並不稀奇,但是,我們要將這種“讀不懂詩詞”的機率降低。

    (備註:讀不懂詩詞並不代表得不到分數)

    穆老師認為,學生讀不懂詩詞,原因如下:

    一、關鍵字詞不理解

    〖1〗帶有“典故”的字詞

    例如:李商隱的《寄令狐郎中》,裡面有這樣兩句:“蒿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

    典故詞語:雙鯉。

    出處: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來就用“雙鯉”代指書信。

    〖2〗含有“借代”的字詞

    例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裡面有這樣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借代詞:朱門(以特徵代本體)

    意思:代指顯貴之家。

    〖3〗生僻不常見字詞

    〖4〗古今異義的字詞

    〖5〗其他

    二、沒有掌握翻譯技巧(同文言文)

    三、平時做題時就沒有注重詩詞翻譯

    四、對古詩詞沒有興趣

    同學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做好詩歌鑑賞題呢?穆老師給出如下建議,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接著往下看!

    老穆支招

    一、反其道而行之

    方才穆老師已經讀不懂詩詞的原因羅列了出來,我們只要反其道而行之即可。

    比如某學生不會“借代”,我們學習時,就可以找出借代的詞語,然後將其掌握即可。

    二、 掌握古詩詞鑑賞考點及相應知識點

    三、識破命題人的“詭計”

    具備“反命題思維”,知曉命題人所考查知識點,不被假象迷惑。

    四、學會知識拓展與遷移

    比如看到某季節,就要聯想到某種情感;熟悉某作者,就要聯想到他的寫詩風格和情感態度。

    例如:2017江蘇高考——陸游《秋興》

    五、專用筆記本

    準備詩詞學習專用筆記本,將重要的知識點記在上面,時常溫習之。

    好啦!方法就介紹到這裡。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加油哦!

  • 3 # 踏歌走馬

    不不不,高中生不是讀不懂詩詞,詩詞很好懂,有些詩詞甚至接近於白話,有什麼讀不懂的呢?

    讀不懂的不是詩詞,而是這首詩詞的背後,要想真的讀懂一首詩詞,你就必須要了解這個作者,瞭解作者是在什麼年齡,什麼背景,什麼心情下寫的這首詩。

    我們讀詩可能只是因為這首詩朗朗上口,辭藻華麗,這樣我們永遠體會不了這首詩的真正所要表達的意思,這樣我們怎麼去鑑賞呢?

    這樣空說也沒意思,一起賞析一首吧,就駱賓王的詠鵝吧。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這首詩大家看表面就知道什麼意思了,如果翻譯誰都會,就是鵝在水裡邊遊邊叫,如果真的只是這樣,這首詩還會傳頌千古嗎?肯定不會。

    首先我們要了解作者,駱賓王,當時這首詩是他七歲的時候作出來的,七歲,是一個怎樣的年紀,是一個孩童玩耍的年紀,從第一句三個字,鵝鵝鵝,就可以看的出來,如果是一個成年人,我們只會認為他看到了鵝,但是這是一個小孩子,那感覺就不一樣了,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我們小時候看到會怎樣,是不是會開心雀躍的伸著小手指著叫,快看,鵝鵝鵝,知道了作者的年齡,就知道了他當時的心情,再讀起來,味道就變了。

    一個小孩子,對什麼都抱著好奇的心態,不管蟲叫鳥鳴,在一個幾歲的孩子聽來,可能都是一種動聽的音樂,所以第二句,曲項向天歌,就說明了孩子對鵝的喜愛,聽,鵝在唱歌呢,還伸著脖子,真好玩。

    因為喜愛,所以小孩子就會關注,就會看的仔細,白色的鵝毛,倒映著岸邊綠樹的池水,清澈的池水下面鵝的紅紅的腳丫子,還在一動一動的划著水呢,小孩子的觀察有多仔細,就說明了他對鵝的多喜愛,所以後兩句就脫口而出,四句都是寫鵝的,有鵝的聲音,鵝的顏色,鵝的動作,但是我們難道只看到了這些嗎?水為什麼綠呢,因為岸邊的樹木啊,樹木什麼時候綠呢,肯定是春夏啊,有鵝肯定有人家,有池水肯定在鄉下,而且有白有綠,有紅有青,多麼鮮明亮麗的顏色,一副田園好風光就躍然眼前了。

  • 4 # 古今往事一杯酒

    詩歌鑑賞通常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鑑賞古代詩歌中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二是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在答題的時候,結合詩詞內容大概就能知道,詩人是積極還是消極,是寫人還是寫景,是送別詩還是軍旅詩……,總之一句話,要多讀幾遍詩詞。

    三是考詩歌的表現手法。

    常見古代詩詞的描寫手法:

    1.對比(對照)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該詩透過“春殘”、“鳥稀”、“花盡”、“花飛”與“幽竹”的對比,突出幽竹的高尚精神。

    2.虛實結合(聯想和想象) 王昌齡《送魏二》:“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一二兩句實寫眼前之景,三四兩句透過聯想和想象虛寫朋友夜泊瀟湘的情狀,表現了作者的惆悵和依戀之情。

    3.反襯(有時與“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共用) 沈佺期《獨不見》“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用海燕雙棲反襯少婦的孤獨愁苦。

    4.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聲襯靜) 王維《田園樂(其六)》“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以聲襯靜,動靜結合,表現田園幽靜安適的特點。

    5.借古諷今 杜牧《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借南朝暗諷唐朝統治者大興佛教、不顧百姓民生的社會現實。

    6.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委婉含蓄,間接抒情)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綠荷有恨而背西風,以寓情於景的手法,寫出詩人之恨,流露出傷感不平之情。

    7.比喻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將荷葉比作碧傘,生動形象,從而傳達出作者對荷花的喜愛之情。

    其它還有正意反說(反語) ,直抒胸臆,用典、擬人等。

    答題的時候,實在不知道怎麼答,把寫作手法寫上去,多少都能得分。無論哪種手法,它們的目的都是詩人為了更好表達某種感情而用。

    從以上三方面去練習,相信再答題時不會再莫不著頭腦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菸葉怎麼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