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誓言

    的寵幸。身為皇太后的慈禧為什麼如此寵幸一個太監?這個太監安德海是何許人也?他為什麼能讓慈禧一刻也離不開他呢?

    安德海,祖籍河北省南皮縣。後來到了他祖父的時候,舉家遷居河北青縣湯莊子村。安德海自幼聰明伶俐,長大了更加狡猾。史書上說,他能夠講讀《論語》、《孟子》諸經,藝術精巧,知書能文。由此可見,安德海也並非是不學無術的小混混。史料上還說,安德海最大的能耐就是善於察言觀色,阿諛奉承,而且不露一絲痕跡,開始以忠心獲得咸豐皇帝的喜愛,繼而又以柔媚贏得慈禧太后的歡心,並且一生都深得慈禧太后的寵愛和器重

    縱觀安德海短暫的一生,他最得西太后賞識之事,就是鼎力幫助慈禧除掉了肅順、載垣、端華等顧命八大臣,成功地“辛酉政變”,讓慈禧牢牢掌握了大清王朝的軍政大權。因此慈禧垂簾聽政之後,便加封安德海為皇宮大內的總管。此時的安德海已經登上自己政治生命的巔峰,連皇室親王、朝廷重臣,見了他也要矮了三分。慈禧太后寵愛安德海,戲稱他為人精兒,愛稱為小安子。宮裡宮外,無論何人,都怕安德海,連太后的獨子、年輕的同治皇帝對他也是又恨又怕。

    同治七年冬天,氣焰熏天的安德海,竟然在北京最大的酒樓前門外天福堂大酒樓張燈結綵,大擺酒宴,正式娶徽班唱旦角的年方十九歲的美人、藝名九歲紅的馬賽花為妻。慈禧太后為了表示寵愛,特地賞賜白銀一千兩,綢緞一百匹。太監娶妻的新聞,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迅速傳播,各種趣事豔聞,不脛而走。

    安德海最懂得慈禧太后的心。太后不到三十歲就守寡,那顆孤獨寂寞的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只有她自己獨自品味,也只有她自己獨自承受。自從有了安德海,慈禧太后感覺好多了,感到在她最孤獨、最寂寞的時候,終於有一個可以理解、可以傾訴而又值得依靠和信賴的人,這人就是安德海!

    安德海生性機靈,宮中無人可比,慈禧太后喜歡什麼,他就說什麼;安排什麼,他就千方百計地安排好什麼。慈禧太后一生好戲,特別好淫戲。安德海特地在她一年之中大約有五個月的時光逗留的西苑,建造了一座精巧絕倫的大戲樓以供看戲;並專門召集了一班一流梨園子弟,排演戲劇,尤其是在淫戲方面大下功夫,供慈禧太后享樂。

    慈禧太后在安德海的照料和陪伴下,吃、喝、玩、樂,樣樣舒服,高興的時候還時不時地穿上戲衣,上臺走幾圈,哼幾句,真正是不亦樂乎,憂煩全忘,樂不可支。每當這個時候,安德海常笑容滿面地進言:太后像月宮裡的嫦娥,真正是仙人兒啊!一句話就讓慈禧太后眉開眼笑。每當看見慈禧太后安然端坐的時候,安德海就會恰到好處地說:太后真像那南海觀世音菩薩啊,救苦救難,功德無量!此時,慈禧太后就會像那個南海觀世音一樣安撫身邊這個可人的“善財童子”一番。

    4就這樣,慈禧太后已經到了離不開安德海的地步了,從飲食起居到休息就寢,都是安德海為她安排。安德海長得端正,身材也很標誌,面板保養得也好,每天恭恭敬敬、一絲不苟地侍候著自己的這位主子,甚至連就寢、出恭也都不離左右。於是,慈禧太后私幸安德海、小安子是假太監之說,就流傳了出了紫禁城。不僅在京城內傳遍街頭巷尾,就是在外地的城鄉也是傳得紛紛揚揚。

    不過,太后確實是很愛小安子,無論什麼好吃的,總要先給小安子留一份;無論有什麼名貴的衣服,只要有可能,總要賞賜給小安子;如果有什麼好玩的東西,小安子要是沒有,他就賞賜小安子!史書上就記載說:太后寵安德海,語無不納。其後,遂干預政事,納賄招權,肆無忌憚。有一次,慈禧太后正與安德海閒談,兩人說得高興,真是忘乎所以,鬧成一團。這時,總理朝廷政務的恭親王來了,有軍國要事,請求太后召見。可是,令恭親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慈禧太后為了和安德海玩樂,竟然推辭不見!此時一臉慍色的恭親王雖然無奈地退下,但他惱羞成怒溢於言表。

    事後他恨聲連天地對親信侍從說:非殺安德海,不足以對祖宗,振朝綱!安德海得知此事以後,知道此時慈禧太后與恭親王不和,就瞅了個機會,就向慈禧太后進讒言,損毀恭親王。不久,慈禧太后就削掉了恭親王議政王之職。因為這件事而讓大清王朝第一親王失寵,安德海的受寵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慈禧太后與安德海宮禁尋歡,傳到了年輕的同治皇帝的耳朵裡,同治氣恨不已。有一次,同治也逮著個機會,狠狠地訓斥了安德海一頓。安德海一肚子委曲,竟然向同治的母后慈禧太后傾訴,慈禧太后不僅不責罵太監安德海,反而還護著他,竟然訓斥起自己的兒子來了。年輕的同治真是氣得真跺腳,在宮內來回地走,氣恨恨地大罵安德海,並特地做了一個小泥人,長得和安德海一模一樣,然後,同治罵著安德海,罵一句,毀一隻手,罵一句,去一條腿,最後恨恨地砍掉了小泥人的腦袋說:朕一定殺安安海!不知道是真是應了“自作孽,不可活”的那句話,安德海的大限終於來了。

    同治八年,不可一世的安德海覺得在北京呆煩了,想出去散散心,於是,就藉口置辦龍衣,在慈禧太后的許可下,大搖大擺地出京了。慈禧太后對同治說:皇帝大婚快到了,叫小安子到廣東為皇帝大婚置辦龍衣。同治表面上同意了,心裡卻說:好,機會終於來了!同治皇帝密諭山東巡撫丁寶楨:拘捕安德海。本來清廷對於太監的管理和約束,十分嚴厲。

    清順治皇帝入關以後,宮內設立太監,但立下了嚴格的規矩,特地在後宮正宮之乾清宮後面的交泰殿內,立下鐵牌,上書:太監但有犯法干政、竊權納賄、囑託內外衙門、交結滿漢官員、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賢否者,即行凌遲處死,定不姑貸。特立鐵牌,世世遵守。

    安德海攜帶一干男女,順運河南下。他以皇太后欽差自居,穿一身御賜龍衣,船上懸掛著迎風飄揚的日形三足烏旗,船邊飄蕩著五彩繽紛的龍鳳旗幟。隨行的官兵、蘇拉、妻妾、太監、宮女、僧人等數十人,個個光鮮照人,分乘兩條大船,浩浩蕩蕩,氣勢非凡。素以嚴剛有威著稱的丁寶楨接到同治皇帝密旨後,立即手下見機捉拿。安德海對此並不知情,依舊大搖大擺沿運河南下,沒想到剛抵達泰安,就被擒獲,解往濟南。

    一路之上,安德海自然口出狂言,致使許多官員真的不敢動他一下,只有巡撫丁寶楨卻認為朝旨未可知,先殺之!他還說:宦豎私出,非祖制。且大臣未聞有命,必詐無疑!當天晚上,丁寶楨下令,殺了安德海,隨行的二十餘人,也一律處死。

    丁寶楨殺了安德海,許多官員真的嚇破了膽。丁寶楨的奏章,也隨之送到京師。慈禧太后知道了安德海被殺,大為驚詫,一時莫知所為。她陰沉著臉,同慈安太后一起,召集恭親王、軍機大臣和內務府大臣,商議對策。但眾大臣異口同聲:太監,祖制不得出都門,犯者死無赦,當就地正法。

    然而心愛之人如此慘死,慈禧太后不禁萬分悲痛,上諭扣發了兩天,在恭親王的敦促下,才發下去。而事實上,上諭到達的前五天,安德海就已經人頭落地了,並且為了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巡撫衙門下令,暴屍三日。

    從此,大清王朝的皇宮大內,便結束了太監安德海的時代;同時也預示著一個名叫李蓮英的太監時代的來臨。

  • 2 # 毛筍56561098

    毛筍應邀答題:

    [安得海]:出生不詳,卒於1869年。直隸南皮人,家一貧如洗,遂自宮,託人引薦,入宮為宦官(太監),人稱小安子。由於他聰明伶俐,善揣摩他人心思,察言觀色,在宮中八面玲瓏,很快得到慈禧喜歡,將他留在身邊做貼身太監,後擢為太監總管。慈禧26歲守寡,除了聽政,理政,其它日子如何打發?慈安生性寬厚,善待下人,與宮女聊聊家常,玩玩七巧板。而慈禧卻苛於下人,宮女只要一完事,便躲得遠遠的,此時安得海便給慈禧講宮外趣事,悉心服待她飲食起居,對慈禧百依百順,慈禧便一天也離不開安得海,而對她十分寵幸。安得海以為翅膀硬了,便持寵而驕,而橫,竟不把朝中大臣放在眼裡,甚至連小皇帝載淳也敢藐視。在慈禧的縱容下,竟然膽大妄為幹於國政(清制:太監幹於國政必殺),他挑撥慈禧和恭親王,使君臣之間有隙日深,他還挑撥慈禧和同治帝的母子關係,同治帝對安得海恨之入骨,私下對其六叔(恭親王)說:"等我親政,第一個要殺的人就是安得海"

    在承德,咸豐帝病逝(1861,7),顧命八大臣封鎖訊息,阻止恭親王前來奔喪,切斷慈禧與外界聯絡。此時八大臣和慈禧引同水火,都想把對方置於死地而而後快。御史董元醇上折,請慈禧垂簾聽政,正中慈禧下懷,便將摺子留中不發,按清制:是不允許的,犯了大忌,皇帝閱折後,或批閱,或返軍機處理,但必須將摺子全部返還軍機處,不許留中。肅順等屢索摺子無果,便同其他大臣集體"擱車"。軍機處乃是國家政出的樞紐。何謂"擱車"?就是軍機處集體罷政,這樣一來,各地奏摺無法上達天聽,而皇帝諭旨無法廷寄各地,明發上諭百姓無法知曉,國家政權徹底癱瘓,由於八大臣把持朝政,慈禧勢單力薄,只好妥協,將董元醇摺子發還軍機處,國家政權恢復運轉。肅順因此也埋下禍根,後遭來殺身之禍。慈禧當然不甘心失敗,暫時忍下,伺機反撲。一日,安得海不知何事,遭到慈禧責杖,並吩咐送還京城,(這是慈禧與安得海演的一出苦肉計),安得海回京後,迅速與恭親王、文祥、寶筠等取得聯絡,並擬出政變的詳細方案,後慈禧再次將安召還承德,緒事一切準備完畢,此時,八大臣還矇在鼓裡。慈禧內結慈安(被慈禧利用)外聯奕訢,以迅雷不及掩耳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辛酉政變。(詳情略)安得海在此事件中立了大功。更加飛張拔扈,不可一世。

    1896年,同治即將大婚,需要派人去南採辦製作龍胞用的絲綢和其它物件。這是一個肥差,安得海請求慈禧,自告奮勇前往,在慈禧的默許下,(注:清制.太監末經許可嚴禁私自出京,違者殺。如特准出京,需辦出京手續,並獲牒照,方可出京)。安得海準備就緒,並私帶物品,還帶幾個僧人,乘樓船緣運河南下,聲勢浩大。.船上豎一面畫有三足烏的旗子,打著王母娘娘旗號,(實際上打著慈禧太后的旗號),招權納賄,並四處打秋風。山東巡撫丁寶楨得知訊息,早派人守候在德州,見船停靠休息時,立即拿下安得海等一行人。星夜押解至濟南,安得海見了丁寶楨,揚著臉說"我是太后派差,何由拘我?"丁寶楨說:"太監私自出京,需牒牌,拿出來驗明,否則死罪"安得海無語,丁命押入大牢。連夜上奏以"宦官私出,非制。且大臣末聞有命,必詐無疑"此時慈禧正好有恙,恭親王接折後大喜,除此鉅奸時機已到,趁慈禧有恙不理政之機,與慈安、同治密謀,遂發廷寄,六百里加急至濟南,丁寶楨拆閱見"驗明正身,立即正法"八字。立即從牢中提出安得海,安見上諭到,大喜,以為慈禧來救他,跪下接旨,丁寶楨宣旨"驗明正身,就地正法",安得海臉如土色,癱到在地,還想掙扎。丁寶楨嚴厲道:"你是安得海""安回道"是"丁寶楨道:"安得海正身驗過,推出斬首"。丁寶楨將安得海裸身暴屍三日。其因是傳說安得海是假大監,與慈禧太后有染。百姓一看,安得海是真太監。這樣丁寶楨替慈禧太后闢了謠。

    慈禧太后得知安得海被誅,也很惱火,但一想,丁寶楨替自己闢謠,心態也就平靜了。非但不報復他,而將丁寶楨擢為四川總督。貴州籍丁寶楨是一位清官,在四川任上,每逢年關無錢時,將一隻空箱子貼上四川總督府封條派人去噹噹,當鋪朝奉見總督府箱子,二話不說,立即給銀票,次年春,丁寶楨將箱子續回,年年如此。

  • 3 # 歷史課課代表

    大太監安德海是慈禧早年頗為寵信的一個太監。很多人因此會認為安德海的發跡是靠著慈禧太后的賞識,實際上並非如此,安德海其人,最初是咸豐皇帝的御前太監,咸豐皇帝生前安德海就已經炙手可熱,安德海不僅為人聰明伶俐,更能能可貴的是他還識字,這在清朝太監中是極為難得的。

    安德海在咸豐晚期就已經被還是懿貴妃的慈禧太后收買成為了慈禧太后放在咸豐皇帝近前的一名眼線,後來咸豐皇帝駕崩,慈禧太后欲聯合遠在京城的恭親王發動政變,安德海便充當了熱河朝廷與北京留守宗室之間的傳話筒,後來辛酉政變之成功,慈禧太后上臺,安德海因為立下大功而更為慈禧太后所信賴。在這之後慈禧太后與恭親王因為權力分配的問題產生了分歧,安德海甚至還替慈禧太后籌謀革除了恭親王的議政王的頭銜,可以說在慈禧太后通往權力的路上,安德海出力甚多。

    侍奉皇帝,交好貴妃:

    知道安德海的人都會認為這個太監是憑藉著慈禧太后的賞識和寵信開始躥紅的,實際上並非如此。八九歲便淨身進宮的安德海實際上在咸豐早期就已經是咸豐皇帝身邊的御前太監了。安德海俊俏,為人聰明機警,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還能讀書認字,這在清宮之中的太監中是非常難得的,因為清朝的太監們多數來自與貧苦破產的農民家庭,這些家庭解決溫飽都成問題,更不可能有錢讓孩子讀書了。但是安德海偏就識字。咸豐皇帝對於這個能通文墨的俊俏小太監也非常寵愛。當時的懿貴妃深得咸豐皇帝寵愛,作為皇帝唯一皇子的生母,在咸豐皇帝百年之後是一定會母憑子貴成為太后的,因此聰明的安德海在咸豐皇帝生前就已經與懿貴妃交好,不僅經常往來懿貴妃居住的宮中,甚至還將咸豐皇帝的一些看法和態度悄悄告知還是懿貴妃的慈禧太后。也正是因此,安德海才逐漸為懿貴妃所賞識。

    辛酉政變,再立新功:

    咸豐皇帝臨終前將朝政的大權委任與八位贊襄政務大臣,咸豐皇帝駕崩後,慈禧太后妄圖攫取清王朝最高權力,而八大臣以本朝無太后垂簾的先例為由加以拒絕,雙方因此權力分配問題產生了激烈的交鋒,初出茅廬的慈禧太后羽翼未豐,還無法一個人挑戰八位大臣,所以勢單力孤的慈禧太后想要聯合遠在北京的恭親王奕訢,這時的恭親王奕訢也因為被排除在了顧命大臣之外而憤憤不平,因此對與慈禧太后拋來的橄欖枝,恭親王毫不猶豫的接受了。遠在熱河行宮的慈禧太后與留守的京城的恭親王的一切書信或口頭訊息傳遞靠的都是安德海,這一時期,安德海頻繁往來熱河行宮與北京之間,成為慈禧太后與恭親王勾結的重要傳話筒。安德海本人也為辛酉政變慈禧和恭親王一方的完勝而立下了汗馬功勞。從此安德海成為了慈禧面前炙手可熱的人物。

    罷議政王,背後籌謀:

    作為慈禧的心腹太監,安德海深知慈禧太后最在乎的是什麼,也深知慈禧太后最喜歡的是什麼。那就是至高無上的權力。為了權力,這個女人可以不要丈夫,不要兒子,不要親情。但是一切妨礙她獲得權力的人都將感受到無情的打擊。當然,也包括曾經與她合作過的恭親王奕訢。同治四年,慈禧太后開始向奕訢下手了。慈禧太后密謀利用一個御史彈劾奕訢的機會,對議政王奕訢發動突然襲擊,以“雖無實據,事出有因”的罪名,革去了奕訢的議政王和一切差使,嚴令不準干預一切公事。一個月後,慈禧又以奕訢深自引咎,頗知愧悔為由,下令讓奕訢“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無庸複議政名目”。慈禧在安德海的配合下,既輕而易舉革去了奕訢議政王的名位和權力,又繼續任用了奕訢,掃除了對自己的威脅。

    實際上革除奕訢議政王頭銜的決議是慈禧太后和安德海密謀的,關於這一點,恭親王奕訢也心知肚明。這也為安德海落得個身首異處而埋下了伏筆。

  • 4 # 希望星晨58298869

    安得海,出生年月不詳,卒於1869年,直隸南皮人,自幼家景貧寒,自宮後託人引薦入宮為太監;他頭腦靈活,伶牙俐齒,善於揣摩他人心思,有很強的辯風識向的能力,在宮中善於投其所好,八面玲瓏,深得慈禧喜歡,特用為貼身太監,後來升任太監總管。

    1.主要貢獻是辛酉政變前與慈禧演了一曲“苦肉計”。1861年7月,咸豐帝在承德病逝,由於顧命八大臣把持朝政,慈禧勢單力薄,隨時有被對方趕下政治舞臺、甚至置於死地的危險,長袖善舞的慈禧不動聲色,伺機反撲;有一天,長相英俊,善於察顏觀色的安得海,遭到慈禧杖責,被打得皮開肉綻,哭爹叫娘,這還沒完,盛怒之下的慈禧還下令送還京城,待秋後算帳,(這是慈禧與安得海演的一出苦肉計),他人不便勸說,只好 按慈禧的話執行。

    安得海到京後,立即與恭親王(慈禧小叔子)、文祥、寶筠等實權人物取得聯絡,並共同擬定了推翻八大臣的方案,待慈禧將安德海再次召還承德時,“辛酉政變”的外部準備工作已經就緒,而躊躇滿志的八大臣還矇在鼓裡,隨後,慈禧聯手慈安皇太后與恭親王奕訢,發動了"辛酉政變”,抓住了實權,安得海在此事件中立了大功,進一步得到禧慈寵幸。

    2.善於投其所好。慈禧26歲時咸豐去世,當時是二宮聽政,她為西宮,由於東宮慈安善待下人,很容易打發日子,而慈禧對下人嚴苛,少有人主動接近,安得海填補了這個 空白,小安子會討好賣乖,根據慈禧的愛好杜撰些她喜歡聽的奇聞軼事,還不遺餘力地打聽來諸多市井坊間的趣事經加工後度慈禧一樂,人們耳熟能詳的段子,對深牆大院中的慈禧都有新鮮感了。

    3.懂得伺候慈禧。

    小安子懂得主人權力的法力,更耐心周到地服待她飲食起居,對慈禧千依百順,弄得慈禧後來一刻也離不開小安子了,自然施以恩惠。

    隨著慈禧地位的穩固,安得海持寵而驕起來,對朝中大臣也趾高氣揚,有時連小皇帝載淳也遭其藐視,甚至在膽大妄為到敢於干預國政,後來慈禧和恭親王有隙也與他挑撥離間不遠關係;同治帝對他恨之入骨,曾私下對攝正王六叔(恭親王)說:"我親政,第一個就殺了安得海"。1896年,安得海出宮採辦同治新婚大典時用的絲綢,他一路打著慈禧太后的旗號,招權納賄,為非作歹,山東巡撫丁寶楨設計捕殺了他!

  • 5 # 知識源於閱讀

    人稱“安大總管”或“安二爺”的安得海被提升為慈禧太后所住長春宮的總管之後,迅速地飛黃騰達起來。飛黃騰達之後的安得海膽大妄為,忘乎所以,簡直成了明末魏忠賢式的人物。聰明伶俐的安得海最大的能耐就是善於察言觀色,贏得慈禧太后的歡心。

    安得海最懂得慈禧太后的心。慈禧太后27歲守寡,那顆孤獨寂寞的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只有她自己獨自品味,也只有她自己獨自承受。

    自從有了安得海,慈禧太后感覺好多了,感到在她最孤獨、最寂寞的時候,終於有一個可以理解、可以傾訴而又值得依靠和信賴的人,這就是安得海!

    根據1910年英華人布蘭德與白克浩斯兩人合著的《慈禧外傳》記載,兩宮垂簾聽政之後,政權不穩,載垣逆謀餘波仍未平息,又有諫官上奏,指責宮中豪華奢侈,言之鑿鑿。年輕的慈禧太后剛愎自用,此時已經開始聽不進批評之言,同時她深信隨身太監對自己忠心無二,不會犯錯,於是毫無改正之舉。於是,安得海迅速成為慈禧太后的貼身隨從和密使,後來甚至成了慈禧太后的智囊和左膀右臂。慈禧太后所有的計劃和決定都要與之商議,當然安得海也從中漁利不少。

    另外,慈禧太后喜歡看戲,安得海便投其所好,特地在太后一年之中大約有五個月的時光逗留的西苑,建造了一座精巧絕倫的大戲樓供太后看戲,並專門召集了一班一流梨園子弟,排演戲劇,供太后享樂。太后在安得海的照料和陪伴下,吃、喝、玩、樂,樣樣舒服,高興的時候還時不時地穿上戲衣,上臺走幾圈,哼幾句,真正是不亦樂乎,憂煩全忘,樂不可支。每當這個時候,安得海常笑容滿面地進言:太后像月宮裡的嫦娥,真正是仙人兒啊!太后聽得眉開眼笑。

    每當看見慈禧太后安然端坐的時候,安得海就會恰到好處地說:太后真像那南海觀世音菩薩啊,救苦救難,功德無量!安得海本人長相俊美,戲也唱得不錯。

    不過,慈禧太后也非常注重禮節,看重“面子”,所以對身邊道德家們的指責也樂意深表贊同。慈禧太后當政的最初幾年,經常可以看到此類語言得體的詔書,但其中的誠信度卻令人深表懷疑,實際上也從未有人把詔書所言當真。下面這份詔書頒佈於慈禧太后垂簾的第三年,即1864年,非常具有典型性。

    “乃本日據賈鐸奏稱,風聞太監演戲,費至千金,並有用庫存緞匹裁作戲衣之事。覽奏實堪詫異,方今各省軍務未平,百姓瘡痍滿目,庫帑支絀,國用不充,先皇帝山陵未安,梓宮在殯,興言及此,隱慟實殷,又何至有如該御史折內所稱情事?況庫存銀緞,有數可稽,非奏準不能擅動,茲事可斷其必無。”

    1866年,兩位敢於直言的諫官再度上奏痛斥安得海胡作非為。奏摺中說:“皇帝貼身太監的遴選應多加慎重。前明之所以滅亡,直接原因就在於宦官為亂。此等小人巧舌如簧,深諳恭維之術,往往以小忠小信向主上邀功,得其信任喜愛。憑藉皇帝的信任和保護,這些人結黨營私,地位逐漸穩固,以至最終堅不可摧。為了避免此等悲劇,臣等懇請皇上身邊之人應老成持重,品行兼優。主上應該摒棄貌美的年輕太監,以防這些小人蒙惑上聽,圖謀不軌。”

    慈禧太后以皇帝之名對這份奏摺的批覆為:“奏摺所言極是。宦官擾亂朝綱之事史上歷來多見,我朝深以為戒。自大清始建以來,列祖列宗聖明有加,不僅明令禁止太監干預國事,而且不許他們奪取聖聽。因此,近二百年來,這些跳樑小醜根本沒有機會擾亂朝綱,太監亂政之事已成歷史陳跡。垂簾聽政以來,兩宮太后也嚴格遵守我朝家規,禁止奸佞小人接近主上。閱覽此奏摺,朕如履薄冰,深感太監為害之嚴重後果。特命如有太監欺上瞞下,必立即嚴懲不貸。百官大臣對於此類奸人應及時稟報朝廷,好做處罰。朕希望所有太監應忠誠耿直,遠離奸邪。”

    表面看來慈禧太后欣然納諫,但實際上,深宮中吃喝玩樂的生活依然如故,而安得海對慈禧太后的影響更是有增無減。京城酒肆茶樓中廣為流傳,說安得海口出一言猶如聖旨一般;慈禧和安得海經常身著戲裝在御花園遊玩;安總管還穿著只有皇帝才可以穿的龍袍;太后還公然賜予他象徵皇族權力的玉如意。在這種形勢下,一些誇大事實的流言難免流傳於大街小巷。有的說安得海根本不是太監,更有甚者說慈禧和他還生了一個私生子。還有許多類似的栩栩如生的故事,都是關於內宮的荒淫無度,或者是戲子偽裝成太監入宮,後來被關入地下冷宮之類的傳聞。當然,此類傳言大都毫無根據。但這也是由於咸豐皇帝執政時期,朝綱紊亂,內宮失紀,後來慈禧太后又寵信太監,遂使謠言頻生,京城內議論紛紛。其實慈禧是藉此沽名。

    慈禧太后離不開安得海,從飲食起居到休息就寢,安得海成了她身邊一刻也不能少的人物。安得海長得端正,身材也很標緻,面板保養得也好,他每天恭恭敬敬、一絲不苟地侍候著慈禧太后,連慈禧太后就寢都不離左右,於是,慈禧太后私幸安得海、小安子是假太監之說,就甚囂塵上。

    慈禧太后寵愛安得海,戲稱他為人精兒,愛稱為小安子。宮裡宮外,無論何人,都怕安得海,連慈禧太后的獨子、年輕的同治皇帝也怕他三分。

  • 6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安德海得到慈禧的寵幸是無與倫比的。可是,丁寶楨殺安德海,慈禧卻並沒有處置他。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丁寶楨殺掉安德海後,對安德海的遺體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正是這件事,還讓慈禧很感激丁寶楨。什麼事情呢?

    (安德海劇照)

    我們先來看看,慈禧對安德海有多寵。

    一是娶妻。

    1868年的冬天,安德海在北京城裡最豪華的天福堂大酒店,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婚禮。嫁給他的,是徽班旦角馬賽花。

    馬賽花時年19歲,她模樣俏麗,身段婀娜。由於生得好看,在北京城裡頗有豔名。

    安德海相貌堂堂。乍一看,風流倜儻,算是一個美男子,配馬賽花,並不屈她。可惜,安德海是個太監。

    太監娶妻,這可太不成體統了。

    所以,安德海娶妻這事,在北京城裡傳得沸沸揚揚,影響實在不大好。

    可是,安德海的主子慈禧太后根本不在乎坊間的傳言,還特意差人送來1千兩白銀和1百匹綢緞,以表示對他的寵愛。

    二是違背祖制。

    1869年,同治大婚在即。安德海仗著慈禧的寵愛,向她討了“出宮採買龍袍”的口諭,帶著一行人浩浩蕩蕩出了宮。

    按“太監嚴禁出宮”的清朝祖制,安德海已經犯了大罪。可是由於有慈禧給他做靠山,朝臣們對此事只是假裝不知道,誰也不去彈劾他。

    安德海號稱欽差大臣,一路上威風張揚。每到一地,不光要求地方官員按禮迎送,還要給他送上一份數目不小的賄金。

    慈禧明知道安德海在外面飛揚跋扈,但她並不制止,更不要說治安德海的罪了。

    這兩件事,其實都不是小事。特別是在對太監管束極為嚴苛的清朝。可見,安德海的確是受到了慈禧極大的寵愛。

    (慈禧劇照)

    那麼,安德海為什麼能得到慈禧那麼大的寵愛呢?

    野史上說,安德海是個假太監,慈禧太后又是個寡婦,他倆有著不能言說的關係。這個說法在當時傳得沸沸揚揚,給慈禧的聲譽帶來很不好的影響。

    真實原因是不是這樣的呢?

    慈禧入侍宮中時,只被封了個蘭貴人。

    安德海由於辦事機敏,已經成了咸豐的御前太監,也就是貼身太監。

    野心勃勃的慈禧,為了能得到咸豐的寵幸,暗中賄賂安德海。

    安德海有眼光,他看出慈禧不是一般人,因此不僅不收她的賄賂,還伺機促成了她得寵幸的機會。

    自那以後,慈禧巧施手段,得到了咸豐的專寵。她對安德海當然投桃報李,沒少在咸豐面前誇讚他。

    1861年,咸豐在熱河病逝,6歲的載淳繼承了帝位,是為同治帝。慈禧母憑子貴,和慈安一起被尊為皇太后。

    由於咸豐在世時,慈禧便經常幫咸豐批閱奏摺,處決政務。所以,她不希望咸豐指定的肅順等八大臣把持朝政。

    為了奪權,慈禧暗中命安德海設法趕到北京去找恭親王,準備聯合恭親王發動政變。

    安德海冒著生命危險,將慈禧寫的信,安全地送到恭親王的手中。隨後,他又從中穿針引線。最終,在恭親王的幫助下,慈禧發動“辛酉政變”成功奪權。

    (恭親王劇照)

    後來,安德海為了幫助慈禧解除恭親王的權力,又暗中找人以莫須有的罪名彈劾恭親王,最後慈禧達到目的,也更加鞏固了她手中的權力。

    可見,安德海如果不夠玲瓏,這些事一準辦砸。到那時候,慈禧還能有後面的事嗎?

    慈禧呢,吃水不忘挖井人,不僅把安德海升為統管所有太監的總管,還把他視為心腹,對他恩寵不斷。

    安德海不僅能替慈禧解燃眉之急,他還善於察顏觀色,投慈禧所好。

    慈禧好聽戲,安德海為了給她排遣寂寞,特意在西苑建了一處裝修精美的大戲臺,還四處招羅名角來排演戲曲,以供慈禧過戲癮。

    由於安德海把慈禧的性格愛好等,都揣摩得非常透徹,因此慈禧愈發寵愛安德海,以至於吃飯睡覺,都得安德海親自侍候。

    安德海由於受寵,就有些恃寵而驕,把誰都不放在眼裡,哪怕是慈安和同治,他也不屑一顧。有時候,他還在慈禧面前捏造慈安和同治的壞話。

    安德海出宮游到山東德州境內時,當地官員趙新聞見安德海沒有出宮憑證,不敢怠慢,馬上向山東巡撫丁寶楨彙報了此事。

    丁寶楨為人耿直,早就對安德海的行為不滿了。他立刻向慈安和同治密報了此事。在得到慈安和同治的允許後,迅速抓捕了耀武揚威的安德海。一番審問後,便果斷地將安德海就地正法。

    不過,丁寶楨為了不讓慈禧為難他,在將安德海正法後,剝下了安德海的褲子,並在市井暴屍3日。

    正是這個舉動,讓慈禧沒有報復丁寶楨,因為有這個舉動,“慈禧私幸安德海”的謠言,自然就不攻自破,慈禧的名譽也就得到了恢復。

    (參考史料:《清史稿》)

  • 7 # 趣談唐宋元明清

    事件回顧

    安德海大家可能有些不太熟悉,但如果提到李蓮英的話可能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簡單講,安德海和李蓮英是同一型別的人物,在某些時間段安德海的地位要比李蓮英還要高。

    只不過,安德海命運不濟,只活到25歲就死於政治鬥爭,的確悽慘得很。

    安德海最囂張跋扈的時候,經常以巡撫自居,安德海經常四處闖蕩,每到一地都會收到大量的禮物金銀,而這些都被大家看在眼裡,卻埋在心裡。

    因為,安德海有靠山,靠山還很大。

    後來,安德海私自出宮,這對於太監來說是犯了忌諱的,可沒有人追究。安德海的背後,就是慈禧。

    如果安德海長壽一些,他將會成為第二個李蓮英。

    沒錯,這就是事實

    為什麼安德海如此受慈禧的器重?長得帥麼?

    民間野史說:安德海其實是個假太監,所以可以和慈禧做一些嘿嘿的事情。這句話純屬扯淡,清帝國對於太監的處理還是非常嚴謹的,更重要的是此時的慈禧正處在掌權的關鍵時刻,要是出了這種事情,估計慈禧早就玩完了。

    那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慈禧入宮的時候,是蘭貴人,不可能隨時隨地接觸皇帝。

    安德海是皇帝的御用太監,可以和皇帝搭上線。

    慈溪賄賂安德海,而安德海也發現慈溪的不簡單,雙方的合作一拍即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邦的皇后呂后是怎麼黑化的?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