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土人情話魯山

    漢景帝三年,爆發了史上最大的諸侯國叛亂,面對四面楚歌的狀況,令景帝坐臥不安。在處置這場“七國之亂”中,牽扯到兩位歷史人物——袁盎和晁錯。

    這裡,我簡要先介紹一下兩位的基本情況:

    袁盎才智超群,具有非凡的洞察細微察的能力,深得文帝的賞識。而同事景帝的晁錯,為人正直,卻又苛刻嚴酷。憑藉自己的雄才大略,得到了太子(即後來的景帝)的寵幸,被稱為太子的智囊。

    一句成語說的好“既生瑜何生亮?”由於晁錯為幫助景帝“削藩”,使絕大多數諸侯王國的領地大大減少,勢必會讓一部分人記恨於晁錯。

    景帝前元三年,晁錯為從根本上解決朝廷與諸侯割據的尖銳矛盾,消除諸侯王國對皇權的嚴重威脅,他多次上書景帝建議削弱諸侯的封地,收歸朝廷直接管轄。而景帝為實現大漢王朝的長治久安,就採納了晁錯了“削藩”建議。景帝透過“削藩”,剝奪了諸侯王的大部分封地,實現了朝廷強權的目的。

    但晁錯由於過於剛正,同時也越少足夠的政治智慧,忽略了“削藩”的艱鉅性、複雜性和風險性。這種建議自然會得到既得利益者諸侯王國的強烈反對,諸侯王打著清君側的名義發動叛亂,史稱“七國之亂”。而景帝為了平息叛亂,迫不得已“不愛一人以謝天下”,來平定叛亂。而身為景帝之師的晁錯,卻沒有看透景帝的內心也是個心狠手毒之人,因為他曾經以莫須有的罪名將蓋世功臣周亞夫囚禁到死。可憐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的晁錯最終卻死在了學生的手下。

    在景帝殺害晁錯的過程中,袁盎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在朝廷上歷數晁錯之罪,讓景帝內心充滿了矛盾,殺吧?晁是自己的恩師;不殺吧,叛亂局勢無法掌控。最終,景帝誅殺了晁錯,叛亂得到了平息。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景帝誅殺晁錯也並非盲目。一是誅晁錯可以平定七國之亂。其二,誅晁錯後,如諸侯造反,要推翻景帝政權,勢必會激其天下人的同情,會與景帝對諸侯割據勢力群起而攻之,最終達到徹底平息叛亂的目的。

    晁錯,晁錯,在朝廷做了一件錯事,卻害了晁錯了一生!晁錯,是歷史上的一個悲劇。

  • 2 # 西有青年

    文獻《晁錯之死原因新探》肖雲飛 蘇州大學社會學院

    公元前154年, 吳楚等七國發動叛亂,忠心為國的晁錯最終成了這場戰爭的犧牲品。

    主流觀點都認為是袁盎殺晁錯,細細品來,晁錯之死實則早有伏筆。

    一、晁錯與袁盎為代表的大臣之間矛盾深刻

    晁錯為太子家令時, 以其高超的辯才深得劉啟的信任, 成為劉啟的“智囊”。與此同時, 文帝亦“奇其材”。劉啟繼位後, 晁錯被任命為內史, “掌治京師”。

    漢時國家大政方針的制定與變更的基本程式是:先由丞相召集眾大臣進行商議, 再交給皇上裁奪;決策形成之後, 交有關部門執行。“掌治京師”的晁錯, 本無更改國家法令之權, 但他卻多次私自與景帝商議國家法令的變更:“錯常數請間言事, 輒聽, 寵幸傾九卿, 法令多所更定。”他的擅權之舉, 無疑破壞了朝臣集議制度, 故“丞相嘉自絀所言不用, 疾錯”。引起了以丞相為首朝臣的極大不滿, 如袁盎“素不好晁錯, 晁錯所居坐, 盎去;盎坐, 錯亦去, 兩人未嘗同堂語”。隨著時間的推移, 矛盾日益加深。

    二、晁錯提出的削藩策太過超前遭到保守勢力激烈反對

    申屠嘉去世後, 晁錯為御史大夫, 擬施行削藩之策, 這在當時被認為是違背祖制之舉, 不僅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對, 諸侯亦反響強烈, 並直接導致七國起兵。因此晁錯被推向了風口浪尖。

    晁錯曾經向文帝建議削藩, 且方式激進, 文帝未採納。景帝即位後, 晁錯再次建言削藩, 並認為宜儘快施行:“今削之亦反, 不削之亦反。削之, 其反亟, 禍小;不削, 反遲, 禍大。”景帝於是召集宗室公卿商議, 眾公卿“莫敢難, 獨竇嬰爭之, 繇此與錯有隙”。儘管竇嬰激烈反對, 但晁錯在景帝的支援下, 仍強推削藩政令。

    吳王於是趁機聯合其他諸侯王, 雲:“以漢有賊臣, 無功天下, 侵奪諸侯地, 使吏劾擊訊治, 以僇辱之為故, 不以諸侯人君禮遇劉氏骨肉, 絕先帝功臣, 進任奸宄, 詿亂天下, 欲危社稷。陛下多病志失, 不能省察。欲舉兵誅之, 謹聞教。”晁錯的削藩策不僅遭到諸侯王的反對, 其父也認為不妥, 曰:“上初即位, 公為政用事, 侵削諸侯, 別疏人骨肉, 人口議多怨公者, 何也?”可見祖宗之法已深入人心, 而晁錯卻強推削藩策, 吳楚等國因此發動了叛亂。

    三、面對藩策引起的叛亂,晁錯削應對不力

    吳王反叛後, 其他諸侯王亦迅速響應:“膠西正月丙午誅漢使二千石以下, 膠東、菑川、濟南、楚、趙亦然, 遂發兵西。”東南少數民族也參與反叛的行列, 一時形勢十分危急。

    訊息傳到京城後, 晁錯卻竭力排除異己:“吳楚反, 聞, 晁錯謂丞史曰:‘夫袁盎多受吳王金錢, 專為蔽匿, 言不反。今果反, 欲請治盎宜知計謀。’丞史曰:‘事未發, 治之有絕。今兵西向, 治之何益!且袁盎不宜有謀。’晁錯猶與未決。”袁盎得知此事, 便與竇嬰商議, 向景帝進言斬殺晁錯。司馬遷認為, 晁錯在關鍵時候應對不當, 即“諸侯發難, 不急匡救, 欲報私仇, 反以亡軀”。

    景帝即“遣太尉條侯周亞夫將三十六將軍, 往擊吳楚;遣曲周侯酈寄擊趙;將軍欒布擊齊;大將軍竇嬰屯滎陽, 監齊趙兵”, 然而“兵未發, 竇嬰未行, 言故吳相袁盎”。景帝希望依靠眾大臣平叛, 必須先取得眾大臣們的支援, 故採納了竇嬰建議, 詔見袁盎。《漢書》雲:

    會竇嬰言爰盎, 詔召入見, 上方與錯調兵食。上問盎曰:“君嘗為吳相, 知田祿伯為人乎?今吳楚反, 於公意何如?”對曰:“不足憂也, 今破矣。”上曰:“吳王即山鑄錢, 煮海為鹽, 誘天下豪傑, 白頭舉事, 此其計不百全, 豈發乎?何以言其無能為也?”盎對曰:“吳銅鹽之利則有之, 安得豪傑而誘之!誠今吳得豪傑, 亦且輔而為誼, 不反矣。吳所誘, 皆亡賴子弟, 亡命鑄錢奸人, 故相誘以亂。”錯曰:“盎策之善。”上問曰:“計安出?”盎對曰:“願屏左右。”上屏人, 獨錯在。盎曰:“臣所言, 人臣不得知。”乃屏錯。錯趨避東廂, 甚恨。上卒問盎, 對曰:“吳楚相遺書, 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 今賊臣晁錯擅適諸侯, 削奪之地, 以故反名為西共誅錯, 復故地而罷。方今計, 獨有斬錯, 發使赦吳楚七國, 復其故地, 則兵可毋血刃而俱罷。”於是上默然, 良久曰:“顧誠何如, 吾不愛一人謝天下。”盎曰:“愚計出此, 唯上孰計之。”乃拜盎為太常, 密裝治行。

    袁盎覲見前, 晁錯與景帝商議調配兵糧, 並建議“令上自將兵, 而身居守”。蘇軾認為:“使錯自將而擊吳楚, 未必無功。唯其欲自固其身, 而天子不悅, 奸臣得以乘其隙。錯之所以自全者, 乃其所以自禍歟!”蘇軾沒有看到晁錯並無領軍的能力, 更無法指揮文臣武將, 但蘇軾看到了晁錯的不當之處, 即“欲自固其身”, 使“天子不悅”。叛亂髮生後, 景帝希望依靠竇嬰等大臣領兵平叛, 而晁錯卻將景帝推上前線, 自己則居守關中指揮, 這實際上是在讓天子冒險。此外, 此時晁錯已與其他大臣水火不容, 卻仍坐鎮後方, 無異於自掘墳墓。由此可見, 晁錯根本沒有平叛的周密計劃, 更無平叛的實際能力。景帝已意識到, 不誅殺晁錯勢難平息眾怒, 故發出了“顧誠何如, 吾不愛一人謝天下”的感嘆。景帝決定殺掉晁錯, 即使七國未能就此罷兵, 至少也會失去反叛的正當理由。同時可以重新取得袁盎、竇嬰等大臣的信任。實際上, 袁盎的計策也是竇嬰、周亞夫等人的意願。

    結語

    晁錯無視三公九卿制度, 擅權變更國家法令, 引起了朝中大臣的集體反對;其削藩策, 儘管有利於國家, 但其方式方法不當, 急躁冒進, 不切實際, 進而使吳楚等國有了反叛的理由;當吳楚等國發動叛亂之後, 晁錯又始終未能提出有效的應對之策, 更引起朝臣的不滿。總之, 一切矛盾的焦點都集中在晁錯身上, 所以斬殺晁錯, 似已在“情理之中”了。

  • 3 # 水墨鄂州

    晁錯早年是專門陪在太子身邊的人,大家都知道能做太子身邊的人,想必是深得皇帝的信任了。很多人都不理解漢景帝為什麼採用腰斬的方法來殺死晁錯,都想不明白他為什麼那麼做,為什麼到最後的結局如此被悲慘?

    再者說,晁錯為了漢代的基業,曾經提出了削藩的計劃。但是削藩對他來說,根本沒有一點好處。他之所以倡導削藩,都是為了漢景帝。赤心耿耿,天地可鑑。要說他想要造反,很多人都是不相信的。而且當時的晁錯已經到達了三公的地位,也沒有什麼上升的空間了。削藩或者不削,都對他沒啥影響了。反正他知道自己是絕不會造反的。

    現在來看,漢景帝殺他這一件事是沒有任何前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景帝向來信任他,從來沒有擔心過他,一直也很器重他。在他提出削藩的建議的時候,景帝也是持贊成的態度。當他和大臣商量這件事的時候,除了竇嬰,其他人都贊成。因為這些大臣知道,景帝一心向著晁錯,就算有意見,說了景帝也不會聽的。

    直到袁盎進獻讒言,讓漢景帝殺了晁錯,他一直很信任晁錯。他和晁錯的感情也是非常篤厚的,但是他又為什麼要殺害晁錯呢?為什麼還要動用酷刑呢?真的一點也不念舊情嗎?

    有人說,景帝殺他,只不過是為了平息削藩帶來的後患。畢竟削藩首先是晁錯提出來的,現在就因為這個而造成了“七國之亂”,殺了他,或許就會平息戰亂了。但是,這個說法也不是很對。

    為什麼呢?景帝是一個皇帝,怎麼能隨隨便便斬殺大臣,還是用酷刑?這種行為很沒有大家風範啊,怎麼會是一個皇帝能幹出來的事呢?而且皇帝怎麼會不在乎自己的尊嚴呢,腰斬晁錯,明顯就是想諸侯討好的行為,一個皇帝去討好自己的大臣,未免太過於丟失尊嚴了吧。其次,殺了晁錯之後,戰亂沒有停息。為什麼漢景帝知道自己錯殺後,又不給他平反呢?

    其實,殺他的真正原因是這樣的。眾人聯合上書,告訴漢景帝晁錯想要削藩的主要原因是想讓他自己變得更加強大,甚至當上皇帝。因為在提出削藩的時候,晁錯說只有漢景帝帶兵出發才能成功。這才讓漢景帝下了殺心。所以漢景帝一石二鳥,即開始了削藩,又把晁錯給殺了。

    後來,周亞夫做了丞相,漢景帝也是表面上對他很尊敬,背後又整治他,導致了他自殺。

  • 4 # 老四劇說歷史

      袁盎和晁錯本來就不和,袁盎本人當過吳國國相,當時吳王劉濞已有反心,袁盎假裝不知,吳王果然厚待了袁盎,否則可能把他給殺了。

      漢景帝時,晁錯任御史大夫,查過袁盎任吳相時所受吳王劉濞的財物,要論罪處罰,景帝詔令赦免袁盎為平民。吳楚七國叛亂的時候,晁錯認為袁盎有可能事先知道劉濞要造反,知道就對了,劉濞反心早就有了,而當時袁盎已經是百姓一個了,晁錯也去打擊袁盎。袁盎接到信後,連夜求見竇嬰,說明吳王反叛的原因,請求面見景帝當庭對狀。

      這就是袁盎奏請殺晁錯的原因。

  • 5 # 小劉解讀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是這兩個“政敵”的合傳。同朝為官,政見不一。在某些場合,只要袁盎出席就找不到晁錯的身影,晁錯出席,袁盎自然也不會去。真可謂達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那麼他們兩個有什麼“深仇大恨”嗎?沒有。只是性格使然。

    袁盎代表的是儒生儒家思想,而晁錯代表的是激進的法家思想。因為信仰不同,所以政見不和。

    袁盎是漢文帝時期非常受重用的大臣,我們透過三件事來看袁盎的為人處世性格。

    一:袁盎初在漢文帝朝做中郎時,當時的丞相是周勃。周勃自恃功高,又有滅呂擁立之功所以非常傲慢。每次下朝時,漢文帝都要親自起身相送,袁盎問漢文帝:你認為周勃是個什麼樣的人?漢文帝說:真乃社稷之臣。袁盎說:社稷之臣當與帝王榮辱與共,上可以匡扶帝王得失,下可以解民於困。高皇帝之後,呂后專政,致使劉氏皇族幾危。而當時周勃身為太尉,執掌兵權卻沒有匡正呂后解救劉姓血脈。後來呂后去世,滿朝大臣共誅諸呂的時候,周勃才用太尉職權調兵,最後迎立您來繼位。所以我認為周勃只是個功臣,而不是社稷之臣。周勃在朝上很傲慢,陛下卻對他很恭敬,這明顯違背了君臣之禮。我認為陛下不用這樣做。漢文帝一聽非常有道理,所以慢慢的改變了對周勃的態度。周勃聽說是袁盎“搗鬼”,就找到袁盎說:我和你大哥的關係這麼好,你小子卻在皇帝面前這麼說我?但是袁盎並沒有道歉之意。等到了周勃被免除了丞相,被漢文帝發到封地的時候,周勃被人誣告有謀反之意。被召回京城,關進大牢。許多大臣都不敢給他求情,只有袁盎向漢文帝證明周勃是冤枉的。最後,周勃無罪釋放得知情況後,又找到袁盎表達了自己的歉意,從此以後跟袁盎成了交心的朋友。二:漢文帝非常寵幸一個宦官,趙同。趙同經常在漢文帝旁邊說袁盎的壞話,所以袁盎決定要“治治”他。有一次,皇帝乘車出遊趙同在皇帝身邊陪同,袁盎把車攔了下來,對皇帝說:我聽說能乘坐皇帝車輦的都是出將入相的天下英雄,我們大漢到現在是人才不濟了,可是再不濟也不用讓一個閹割的不全之人坐皇帝的車輦啊!漢文帝一聽哈哈大笑,就把趙同趕下了車。三:漢文帝有次和竇皇后、慎夫人同飲。漢文帝非常喜歡慎夫人,所以安排座位的時候就把慎夫人和皇后的座位放在一起。袁盎看到後就把慎夫人的座位往後拉,與竇皇后分開距離。慎夫人很生氣,不肯就坐。漢文帝也非常生氣,甩袖子走了。這時袁盎跟漢文帝解釋說:自古君臣有別,皇帝既然立了皇后就應該給皇后應有的禮遇。慎夫人雖然很得寵,但是她只是一個妾,你很喜歡她,可以賞賜她,但是不能沒有“規矩”。難道陛下忘了“人彘”之事了嗎?一席話點醒了漢文帝,漢文帝對慎夫人一說,慎夫人重賞了袁盎。以上三條很明確的點出袁盎這個人立場堅定,不畏權貴。處事非常靈活的特點。還有隱藏的一點,就是他“有怨必報”的市井心態。比如第二個故事講的那樣。我們再看看晁錯:晁錯的“法家”在文帝仁慈治國的理念下顯得格格不入,所以在文帝朝一直不受重用。但是深有城府的漢文帝知道晁錯是個“人物”,安排他到太子的宮中輔導太子。等到太子成為漢景帝的時候,非常重用晁錯,每次決斷都要請教他。晁錯在漢景帝繼位後認為文帝時期的法律政策太寬鬆,力主改革。此舉遭到滿朝大臣的反對,還和魏其侯竇嬰、丞相申屠嘉結下了“樑子”。(這兩個人和袁盎的關係那是相當好)

    有一次,丞相申屠嘉抓住了晁錯“違法”的小辮子。原來晁錯在修建內史府的時候,拆壞了劉邦他爹太廟的圍牆,這個按照晁錯自己規定的法令是要殺頭的。但是晚上晁錯已經向漢景帝解釋清楚了,可是申屠嘉一心要扳倒晁錯他不知道。第二天上朝,申屠嘉參了晁錯一本,要求廷尉懲處。漢景帝說:拆壞的圍牆並不是太廟的,晁錯沒有觸犯法律。你一個丞相那麼多大事不管,偏盯著圍牆這點小事,到底還能不能幹了?申屠嘉回到家裡沒過多久就憂憤去世。

    晁錯向漢景帝推行“削藩策”,由於太過激進,徹底激化了諸侯王的不滿情緒。其中吳國、楚國最為強大,首當其衝。在確定“削藩”之前,晁錯的老父親專門從老家趕到京城勸阻他:皇帝繼位,你晁錯深受重用,你不思報答卻勸皇上疏遠諸侯,摒棄人家自己的骨肉親情。為此這麼多人怨恨你,你為什麼還要一意孤行?照這樣下去,皇帝的天下是穩定了,可是我們晁家全族就要大禍臨頭了。我不忍心看到那樣的下場。說完老頭就自殺了。

    所以說,晁錯這個人雖然剛正不阿,但是做事太“決絕”,給人“一根筋”的感覺。

    真正的“決裂”。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晁錯任中央御史大夫的時候,袁盎被排擠到了吳國(吳王劉濞)任國相,職位不低,卻屬於外官。

    本來像兩個“平行線”一樣的人,(你做你的御史,我做我的國相)本該沒有什麼過多的交集。偏偏遇上了“吳楚七國之亂”,身為御史大夫的晁錯有“監察”責任。調查袁盎時,發現有受賄行為,立即宣判。最後袁盎用重金贖罪被貶為庶人。晁錯又不依不饒,說袁盎收受吳王賄賂,為其遮掩叛亂的罪行,這是重罪,必須交給廷尉治其死罪。漢景帝正在頭疼如何平叛沒有答應晁錯。袁盎聽說此事後,大驚失色。本著“有怨必報”的態度,他馬上找到了魏其侯竇嬰說有平叛的辦法,但是需要親自面見皇上說明。

    漢景帝召見袁盎問策。袁盎見晁錯在場,讓漢景帝清退左右。晁錯出去之後,袁盎說:吳楚七國之亂的根結就在於晁錯,如果沒有他蠱惑聖聰就不會有“削藩”,沒有“削藩”吳楚肯定不會反叛……所以,請誅晁錯。最後漢景帝無奈腰斬了晁錯……

    對於晁錯,小劉想說:人物是個人物,就是做事太“絕”,不給後路。要知道與人方便也就是給自己方便。

  • 6 # 金十七讀歷史

    這一題中的兩位主人公都是生活在漢文帝和漢景帝時代。袁盎靠言辭出名升官,晁錯則是一位有遠見的政治家。

    一、名嘴袁盎

    (影視劇中的袁盎)

    先看看袁盎的口才。周勃擔任丞相之初,居功自傲,漢文帝也對他很尊重。就這一問題,袁盎是這樣跟漢文帝說的。

    袁盎:皇上覺得丞相是什麼樣的人呢?

    漢文帝:社稷之臣。

    袁盎:周丞相覺得自己是功臣,而不是社稷之臣。所謂社稷之臣,是要與皇上同生死,共存亡的。呂后當政時,呂家人當權,劉家人岌岌可危。當時周勃是太尉,掌管軍隊,卻不能匡正時弊。呂后死了後,大臣們都背離了呂家,周勃和陳平才能發動政變,清除呂家勢力。所以他們的功勳,不過是趕巧碰到機會而已。這就是所謂的功臣。丞相現在居功自傲,陛下又這麼謙讓,這是失去了朝廷的禮儀啊。臣私下為陛下不值啊。

    這段對話之後,漢文帝在和周勃相處時,愈加威嚴,周勃開始收斂。袁盎也開始得到漢文帝的信任。後被派往吳國擔任相國,與吳王劉濞有了交集。

    二、晁錯之死

    漢景帝即位後,他的老師晁錯在政治上開始上位,是漢景帝早期執政的主要謀劃者,是削藩的總設計師。當時封國尾大不掉,威脅中央集權。尤其是勢力強大的吳國,更是野心勃勃。漢景帝採納了晁錯的建議,著手削藩。吳王劉濞趁機打出“清君側”的旗號,發動了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晁錯素來看袁盎不順眼。此時,晁錯對御史說:“袁盎在做吳相時,收了吳王很多賄賂,當時他報告說吳王不會反,現在吳王果然反了。”策劃讓御史去談何袁盎。袁盎知道訊息後,馬上去找漢景帝的表弟竇嬰,說要一起去揭發吳王造反的真正原因。竇嬰於是帶他去漢景帝。袁盎對漢景帝說:“吳王之所以造反,就是痛恨晁錯挑撥離間,要陛下削藩。所以,只要殺了晁錯,吳國就會罷兵,叛亂自然消除。”漢景帝權衡利弊,決定丟車保帥。在晁錯上朝的路上,派人直接將他押到東市,處以腰斬之刑。晁錯之死,不僅沒有平息叛亂,反而助長了叛軍的氣焰,後依靠周亞夫和梁王劉武,朝廷才平息了叛亂。一代政治家,就這樣被冤殺了。袁盎後來因為反對漢景帝立梁王劉武為繼承人,被梁王派的刺客殺死。

    三、文景之時,這兩位重要的大臣互相傾軋,到最後卻沒有一個贏家。所謂,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要說這兩個人,晁錯的格局氣度要更勝一籌,他的《治安策》他的削藩主張,都是有利於維護社會安定,促進國家統一的綱領性政策。袁盎其人,賣弄文辭,投皇帝所好,在平叛的關鍵時刻,饞殺重臣,雖說動機是自保,也可想見其格局低下。

  • 7 # 大道有李

    袁盎主張要殺晁錯是在西漢景帝時期爆發“七國之亂”的時候,主要的原因是袁盎錯誤地估計了參與造反的諸侯國的野心,一味地以為只要沒有了對方起兵的口實,就可以避免內戰。

    秦始皇建立“郡縣制”以後,對中國後世的政治結構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劉邦建立的漢朝,基本上沿用了秦代的很多制度。在政治結構方面,劉邦有一定的調整。在建國之初,他冊封了幾個異姓諸侯王。後來,為了漢帝國的穩定,他用各種手段把這些異姓王替換為同姓王。他希望劉氏宗親的各諸侯王可以拱衛中央。這是秦以前的“封建制”的沿襲。而在各封國之外,則採取了“郡縣制”。所以,漢帝國的政治結構是“寓封建於郡縣之中”。

    漢初的休養生息讓國家的實力得到恢復,各諸侯國也隨之做大。像吳國,自己就有鑄幣權,而且境內有礦山。所以,很快就非常富庶了。諸侯國的強大逐漸對中央產生了威脅。不僅減少了朝廷的稅收,而且,諸侯國的軍事實力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漢景帝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逐步採取抑制諸侯國的政策。晁錯作為漢景帝身邊的智囊提供的都是比較激進的政策,對這些諸侯國同時削去封地,造成了各諸侯國的聯合造反。這一結果大大超出了中央政府的預期,而且由於諸侯國起兵倉促,朝廷沒有做好應戰的準備。這時,袁盎獻上了誅殺晁錯的建議。

    袁盎認為,七國現在打出的造反藉口是“諸晁錯,清君側”,那麼只要除掉晁錯,七國就沒有理由出兵造反了。所以,他向漢景帝單獨陳述了這一建議。這就是袁盎主張要殺掉晁錯的原因。

    當然,從事情發展的邏輯和後續的結果看,袁盎低估了諸侯國的野心,也天真地認為諸侯國沒有了口實就可以息兵。袁盎本人雖然人品還可以,對朝廷比較忠直,但他畢竟是讀書人,缺乏政治經驗。所以,在這個問題的判斷上出現了重大失誤。後來,袁盎的下場也很不好,這個咱們以後有機會再說。

  • 8 # 豹眼看歷史
    袁盎(約前200年-前150年),《漢書》稱爰盎,字絲,漢初楚華人,西漢大臣,個性剛直,有才幹,以膽識與見解為漢文帝所賞識。

    袁盎與晁錯都是西漢前期的重臣,《史記·袁盎晁錯列傳》將二人合傳,也可見二人地位彼此相當。

    為何袁盎要殺晁錯,說起來是因為”削藩“,實際上是因為晁錯藉機要殺袁盎。

    晁錯沒能殺得了袁盎,卻被袁盎藉機殺掉了。

    01

    袁盎與晁錯一向不和,積怨太深。

    袁盎為人正直,直言敢諫,很有才能,屢屢進諫,都被文帝採納,深得漢文帝賞識,被稱為“一代名嘴“。

    也是因為直言敢諫的原因,袁盎與一些大臣的關係處理的不是很好,不能久居京城,就被任為外臣,輾轉到了吳國為相。

    袁盎的侄子袁種在送別袁盎去吳國的時候,對他說:“吳王劉濞驕橫欺主,由來已久,常有反心。你如果彈劾他的話,他不是上書彈劾你,就是要殺掉你。南方潮溼,你每天只管喝酒度日,不要去管事務,時常規勸吳王不要謀反就行了。”

    袁盎採納了這一建議,吳王果然厚待袁盎,並未加害他。袁盎這一明哲保身之計,暫時擺脫了災禍,但也為以後埋下了隱患。

    袁盎與晁錯素來不和,一人在,另一人就離開,二人從不在一起說話。

    晁錯(前200年-前154年),漢族,潁川(今河南禹州)人,西漢政治家、文學家。漢文帝時,任太常掌故,後歷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後,任為內史,後遷至御史大夫。

    文帝駕崩後,景帝繼位,任命晁錯為御史大夫,負責督察官吏得失。晁錯就派人審查袁盎任吳相時,所受吳王劉濞饋贈財物一事,證據確鑿,論罪處罰,依法應處以死刑。景帝詔令赦免袁盎,將其貶為平民。

    02

    晁錯“削藩”,動了諸侯王的乳酪,導致了”七國之亂“。

    公元前180年,呂后駕崩,朝中大臣周勃、陳平誅殺了呂氏諸王,迎立代王劉恆為帝。此時,劉姓諸侯王都在蠢蠢欲動,暗中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圖謀不軌。由於漢文帝採取比較寬容的政策,暫時與諸侯王相安無事。

    景帝繼位後,任命晁錯為御史大夫。晁錯經過分析,認為諸侯王權力過大,威脅著中央政權的穩固。其中以吳王勢力最大,特別提醒景帝要加強防範。

    劉濞(bì)(公元前216年-公元前154年),沛郡豐邑(今徐州豐縣)人,漢高祖劉邦之侄,代頃王劉仲之子,西漢宗室、諸侯王。

    劉濞是劉邦哥哥劉仲的兒子,性格彪悍勇猛,素有野心。

    前196年,二十歲的劉濞跟隨劉邦平定英布叛亂,立下軍功。此時,劉邦懼怕江東人士不服從皇權,就把荊國改為吳國,封劉濞為吳王,統轄東南三郡五十三城,定國都廣陵(今江蘇揚州)。

    之後四十多年,劉濞一直在暗中準備,私自鑄造錢幣,煮鹽販賣,積蓄力量。同時還招納逃犯,謀反之心逐步暴露。

    晁錯洞悉劉濞等諸侯王的所作所為,極力主張景帝劉啟削奪各諸侯王的封地,打壓他們的勢力,這就是所謂的“削藩”。

    景帝採納了晁錯的建議,決定先削奪吳國劉濞的會稽郡和豫章郡。

    劉濞看到朝廷開始動手,不願意束手就擒。在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劉濞聯合各地諸侯王,打著“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旗號,要誅殺晁錯,安定國家,以此發動了叛亂。這次叛亂,共有七個諸侯王參加,史稱“七國之亂”。

    03

    晁錯被殺

    得知諸侯王叛亂,景帝派遣太尉周亞夫帶領三十六位將軍去攻打吳國、楚國;另派周侯酈寄攻打趙國;將軍欒布攻打齊國;大將軍竇嬰屯兵滎陽,監視齊、趙。

    晁錯聽聞吳楚等七國叛亂的訊息,認定袁盎收受劉濞的恩惠,必定知道其預謀,就與下屬丞史商議,打算趁機打擊袁盎。丞史不同意,晁錯因此猶豫不決。

    因為晁錯年少時,師從張恢學習先秦法家申不害、商鞅等人的學說,注重法律的作用,銳意改革,與儒家以仁孝治天下的學說格格不入。但由於晁錯德行節義不夠,威望不足,不能鎮服眾人。與周圍大臣關係非常不融洽,跟丞相申屠嘉、外戚大臣竇嬰、大臣袁盎等都有隔閡,甚至是怨仇。

    袁盎得到訊息後,非常惶恐,連夜求見竇嬰,說明吳王反叛的原因,請求面見景帝當庭對狀。藉此機會,袁盎想企圖翻盤,竇嬰也想趁機打擊晁錯。於是,竇嬰向景帝舉薦了袁盎。

    景帝召見袁盎入宮,發現晁錯也在場。袁盎請求景帝屏退左右,趁機勸說景帝:“七國之亂是晁錯削藩引起的,只要殺掉晁錯,恢復他們原來的封地,就可以平息叛亂,確保國家安全。”

    景帝採納了袁盎的建議,便封竇嬰為大將軍,袁盎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裝出使吳國。

    袁盎獻策十多天後,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景帝批准了這個奏摺,至此,晁錯卻毫不知情,一直被矇在鼓裡。

    景帝派中尉陳嘉宣召晁錯上朝議事,等晁錯到了長安東市,陳嘉命令停車,向晁錯宣讀詔書,隨即將晁錯腰斬,當時晁錯還穿著上朝的朝服。

    04

    晁錯屈死,可惜了晁錯一顆人頭。

    景帝把晁錯殺掉了,本想借晁錯的人頭平息這次叛亂,但七國之亂並沒有因此而平息。

    晁錯被殺以後,校尉鄧公從前線歸來,向景帝彙報與諸侯王交涉的進展情況。鄧公認為諸侯王的叛亂,清君側僅僅是一個藉口,並沒有因為殺掉晁錯而就此罷兵的意思。

    鄧公說:“誅殺晁錯對內堵塞了忠臣之口,對外卻為諸侯王報了仇,但叛亂卻沒有因此而平息。”

    景帝深以為然,於是降詔討伐,派遣周亞夫等將領帶兵平叛。經過三個月的時間,就徹底平定了叛亂。景帝趁機將諸侯王國的權利收歸中央,大量裁撤諸侯國官吏人數。從此之後,諸侯國不再擁有行政和司法特權,諸侯王割據的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

    晁錯之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景帝當時並不清楚諸侯王的真實意圖,借晁錯的人頭作為試探,這是根本的原因。晁錯就是屈死之鬼,是景帝一廂情願導致的。

    第二,御史大夫本身就是得罪人的差事,除非毫不作為。晁錯與丞相申屠嘉、陶青、大將軍竇嬰等重臣都結怨仇,也是職責所在,但也難以避免。景帝準備殺掉晁錯時,沒有一人替他求情,甚至連一個通風報信的人都沒有。的確是政治的悲哀。

    第三,晁錯自身的原因。晁錯過於耿直,做事太絕,對同僚趕盡殺絕。試想一下,哪個官吏沒有過失、罪過,豈能完全杜絕?不懂得權變,晁錯不得善終是大機率事件,是早晚的事。晁錯眉毛鬍子一把抓,分不清輕重緩急,抓不住重點,因小失大,也算咎由自取。

    由此看來,晁錯政治智慧不足,缺乏權變,可以說是被景帝利用及被一幫對晁錯有怨仇的重臣打擊報復的結果,是政治的犧牲品。

    晁錯強行削藩,冒著極大的風險,他的父親就曾經極力勸解,但他依然孤注一擲。他的父親為此服毒自殺,但仍然沒有阻止晁錯的行動,最終招致滿門處斬。

    晁錯為了削藩而死難,死後也是一直爭議不斷。但他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的忠臣情懷,一直受到讚頌,史學家司馬遷、班固等都給與了很高的評價,後世理應對晁錯給與足夠的尊重才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退出伊核協議,特朗普中東作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