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威吶解析
-
2 # 虹攝庫爾斯克
未來航母發展方向一定會向隱身方向發展,但是這個隱身度卻很值得我們商榷。
因為航母和航母戰鬥群的作用其實有兩個,一個是威懾,一個是作戰。
首先我們來看看威懾。
美國總統經常在衝突爆發後第一句話就是我們的航母戰鬥群在哪裡。在一些需要執行威懾行動的時候,航母戰鬥群的作用其實是顯性的,也就是要讓潛在的敵人看到,知道我的航母到來了!就像是美國近期航母部署在波斯灣,美國航母為什麼會進入這個狹窄的海灣呢?就是要讓伊朗知道我在這裡,我強大的航母戰鬥群在這裡,這時候就沒有隱身什麼事情,反而希望敵人知道我的航母在你家門口。
而且美國的航母戰鬥群強大的防空和反艦作戰能力,能夠保衛自己的航母不受威脅。
其次是作戰。
除了威懾,航母的主要任務還是作戰。
要打仗就要考慮一切可能因素,隱真示假是作戰的原則。航母必然會採用隱身設計,比如現在美國的福特級航母艦橋就進行了隱身設計,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也是這樣。
打起仗來了,就需要儘量減少自己的雷達反射面積,起碼從雷達上分不清楚那個航母戰鬥群哪艘是航母哪艘是驅護艦,這能夠起到迷惑敵人的效果。
所以,航母的隱身技術肯定會採用的,但是造得多隱身卻要看國家海軍發展戰略了。畢竟,對於航母來說,再隱身不可能在雷達螢幕上消失,因此只需要將自己的雷達反射面積降低到普通軍艦就可以了。
航母戰鬥群一堆軍艦,在雷達螢幕上是很能夠迷惑敵人的了,可以最大限度將航母隱藏在艦群之中!
-
3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未來航母不會朝著隱身化去設計發展,但是航母的作戰核心會朝著隱身化方向去發展,並且美國現在已經開始在這個方向上行動了。而所說航母的作戰核心就是艦載機會朝著隱身化戰機方向發展,而美國的F-35B艦載戰鬥攻擊機就是這個領域的代表和領頭羊。
航母的作戰核心不在於艦船本身,而是在於航母搭載的艦載機。因為航母就是一個海上機場,它一般會遠離戰鬥的中心,而同時它也是戰鬥的中心之一。而且6萬噸級到10萬噸級的軍艦根本無法做到隱身。但是艦載機就不同了,它是可以做到隱身設計,而且又是戰鬥的核心。所以如果日本真的用F-35B形成航母戰鬥力,那麼身為5代機的F-35B將會對同時代的4代機形成巨大的優勢,這也是目前中國擔心的一個問題。
而未來航母的戰鬥核心不僅會向隱身方向發展,而且也有可能朝著無人化方向發展,不過這兩條道路中國已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且我們已經掌握了5代機的建造技術,無人攻擊機更是在這個領域的佼佼者,而目前中國需要做的還是先發展航母技術,畢竟這個領域的難度大於艦載機領域。
-
4 # 嘯鷹評
未來的航空母艦會不會向隱身方向大戰這個問題毋庸置疑的,那就是雖然說航空母艦也知道,就憑自己這個體型,指望裝成漁船是不可能了,但是垂死掙扎也需要掙扎一下的。
第一,美國的福特級航空母艦,以及中國的003型航母(差不多就是上面這個cg)艦島,明顯進一步的縮小,並且將大量的雷達共形設計,航母艦島有明顯的內傾設計。這些設計都有利於降低航空母艦的雷達反射面積。
但是隻要航空母艦這個相對豎直的箱型船體,以及那個碩大的飛行甲板,不改變的話,永遠也別指望什麼隱身,
畢竟隱身好的外型,那就是儘量避免任何的直線,任何的凸出部位都要給他來一個東西包裹起來。
但是航空母艦上面嗎
這怎麼看雷達反射面都少不了。...
第一航空母艦上面可是一馬平川了,為了防止水兵掉海里,至少這個防墜網或者欄杆得備一個吧。為了儘可能的減小水平,活動對戰艦甲板面積的加油,那麼也得再給它在飛行甲板兩側來個廊道,
所以說航空母艦的隱身化,別抱什麼指望,不過換一個想法改變他雷達外形讓它看起來像一條集裝箱貨船是個不錯的選擇
-
5 # 日常摸魚
我認為隱身化是軍事發展的潮流,也許這個隱身不是視覺的隱身,而是在防探測的方向發展。我們已知知道對付航母的方法無非是彈道導彈、巡航導彈或者重型魚雷,而前兩者基本是透過雷達和衛星導航的,而航母應該儘量減少雷達反射面積,這也是現在海軍在發展的,但怎麼降低被衛星發現的機率我認為是航母發展所需要面臨的問題。而對付重型魚雷的隱身我認為可以借鑑潛艇,雖然兩者之間差別很大,但降低水下噪音無疑都是有利於隱蔽的。以上觀點是我個人能想到的,有不恰當的地方歡迎指出。
-
6 # 軍武雜談
現代軍艦隱身化是一個大的趨勢,但是軍艦隱身化並不是指軍艦在敵方的探測系統下做到完全隱形,畢竟本身就是幾千上萬噸的艦船,完全隱身實在是一個困難度很高的事情。
現代軍艦的隱身化,是指在敵方的探測下,軍艦的雷達反射面積儘可能的小,讓敵方以為自己捕獲的是一艘幾百噸的快艇,而不是一艘幾千噸的大型水面戰艦。其次是在敵方對己方發動攻擊時,能夠依託各種手段,提升敵人命中自己的難度,或者完全讓敵方導彈捕捉不到自己。
而影響航母隱身化最大的問題並不是船本身,而是上面搭載的幾十架艦載機。尤其是艦載機在航母起降的過程中,更容易被敵方的偵查系統捕獲,這還不算組成航母戰鬥群的其他大型軍艦可能會暴露航母的位置。
不過說實話,航母本身就是用來對對方進行威懾的,迫使敵人在在開戰之前就感受到巨大的壓力而放棄戰爭。即使是真的開戰了,航母本身的作戰手段是艦載機,最安全的保障就是距離。有時間研究航母的隱身化,還不如研究怎麼擴大艦載機的作戰半徑和航程比較實際。
-
7 # 武研社
首先,關於這個問題,答案是必然的,未來航母的設計必然會向隱身方面發展。水面作戰艦艇向隱身化發展已經是目前世界海軍潮流,比如現在的大型驅逐艦、兩棲攻擊艦、船塢登陸艦、大型補給艦、護衛艦,小到導彈艇基本上全部把隱身放在首位。艦載機未來都是清一色具有隱身功能的5代機,對於航母這種大傢伙來說,隱身也是必然趨勢。
先介紹一下關於隱身艦船的設計,分為水面上船體建築對雷達波反射方面的隱身與水下船體及推進系統對潛艇聲納探測方面降噪的隱身,以及在熱紅外探測方面,對動力系統排出的煙氣進行隱身。
應對雷達波反射方面,為了應對敵方位於海平面的艦船主動雷達,高空或掠海的反艦導彈雷達,為此船體的形狀應避免垂直表面,因為垂直表面將完全反射任何波束直接返回其發射器。消除了反射的直角,以避免造成角反射器的效果。透過構造船體和上部結構以及一系列略微突出和幾何形狀傾斜等的表面,以及在其上覆蓋雷達吸收材料的塗層,大致可以實現水面上部分的隱身。
在水面下部分的隱身是依靠降噪,透過使用改進形狀的螺旋槳或者採用泵推等,或者透過改進艦體形狀,來降低噪音產生量。在降低熱紅外探測方面,主要為了應對無人機,衛星等平臺的熱紅外探測。最常見減少煙氣熱源的方法是在排出前將煙氣與冷空氣混合,以稀釋其溫度,但對於航空母艦這種大型移動平臺,以及其核動力化的趨勢,核動力的航母完全不必擔心煙氣問題,而常規動力航母多采用煙氣混合方式來減少熱紅外特徵。
在實際用處方面,航空母艦隱身化的發展意義重大。目前畢竟各國很少有像美國那樣將監視衛星佈滿全球,因此,發現一艘航母,在衛星圖上定位是遠遠不夠的,此時則需要透過偵察機,雷達,固定聲納,潛艇等去發現它,而隱身水平則決定了這些載具定位航母位置的機率。同時,隱身能力的增強,可以使航母出其不意來對敵方一些關鍵目標進行打擊。即便受到攻擊時候,也不容易會被敵方飛機、軍艦、航母發現。總的來說,航母隱身化的意義就和以前為什麼要對臨時開闢的戰地機場進行偽裝覆蓋類似。
在此方案裡,艦體設計大量採用隱身設計,隱身升降機,隱身艦橋,甚至取消了桅杆,且還採用類似於獨立級瀕海戰鬥艦設計的穿浪體艦首。在防禦方面該方案也毫不遜色,靠近飛行甲板的艦首可以安裝垂直髮射系統。但最終由於當時技術限制以及該方案過於超前而被取消。但是這個方案確實使航母具有隱身功能了,再加上本身具有隱身功能的艦載機,這個航母的作戰能力會有很大的提升。
不過CVNX的相當多隱身設計也體現在了尼米茲的最後兩艦:CVN76里根號和CVN77布什號上,也就是將桅杆等系統整合在艦橋上,將圓形桅杆換成方形桅杆,將3D搜尋雷達基座改建為幾何形狀等。在福特號的艦橋上也相當體現了隱身設計:傾斜面的相控陣雷達等。同時,還採用部分隱身設計的航空母艦還有皇家海軍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外觀線條簡化,艦島簡化都是為隱身服務的。
因此,未來的航母設計必然會向隱身化發展,由目前的部分隱身逐步進化到全艦體隱身設計,以提高航母的生存能力,進而提升航母打擊群的作戰效能。
-
8 # 赤焰噠噠噠
應該說,目前不僅是航空母艦,而是整個世界各國的海軍水面艦艇,都在朝著隱身方向發展。先來看看以前不注意隱身效能的軍艦是怎麼樣的。▼這是大名鼎鼎的毛熊武庫,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基洛夫級全艦裝備導彈數百枚,且開創了現代水面艦艇導彈垂直髮射系統的先河。由於是上個世紀70年代的產品,所有的雷達和電子裝置的天線,備用鍋爐的排氣管,炮塔,火箭深彈發射器,近防炮等裝置直接外露。看起來還有一點二戰戰列艦遺風,盡顯暴力美學,隱身就不提了。再來看看21世紀,經過隱身最佳化設計之後的艦艇▼這是來自瑞典的維斯比級輕型護衛艇,它是目前隱身水面艦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款。全艦完全封閉,不開舷窗,所有的拐角都進行隱身最佳化,上層建築向內收角。同時類似於主炮這種外形複雜,而又必須在甲板上安裝的裝置則使用隱身最佳化的外罩罩起來,待需要發射時才打開,伸出炮管發射。整艘艦簡潔無比,所有的最佳化設計都是為了將雷達波反射到別處,達到隱身的效果。經過隱身設計之後的現代艦艇,武器裝置都藏起來了,從外觀看來,人畜無害。航母作為現代海戰的核心艦艇,更是會朝著隱身方向不懈努力。
航母朝著隱身發展的特徵主要表現在艦島和側舷設計,以及艦載戰鬥機的隱身化發展。其實航母要做到像維斯比級護衛艦這樣全面隱身最佳化設計非常難,因為隱身對於航母來說並不是最緊迫的需求。航母目前最緊迫的需求是艦載機的攜帶數量,以及起降效率。在同等噸位下,擁有更大的機庫和甲板,才是目前航母設計的第一要義。航母在外形上是和隱身設計衝突的,主要原因就在於甲板外飄設計,或者輕型航母使用垂直側舷都不能隱身。外形想要隱身,需要像維斯比一樣,上層建築向內收,這一點航母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航母的隱身設計在外形上能做的只有最佳化艦島和封閉側舷。以美國航母為例,二戰時期航母的特徵是大艦島,配向下排氣的巨大煙囪,艦島體積巨大。飛行甲板下方的機庫則部分敞開,甚至有的安裝有自衛武器。而現代的美軍航母則是小艦島,能放進船身的都放進去了,雷達電子裝置天線則做了最佳化,船身更是全封閉,雷達反射面積有一定最佳化,但是還達不到隱身。不過,除了雷達隱身之外,還有兩條路可以走,即聲學隱身和紅外隱身。聲學隱身主要在於噪聲最佳化,降低被水下核潛艇探測的可能性。主要的最佳化措施可以是,加裝動力裝置減震浮閥降低發動機震動噪音,提升機床加工精度降低裝置運轉噪音,最佳化船身設計,降低航行時與水接觸產生的噪音等。
紅外隱身則主要是製冷。比如常規航母位於艦島位置的煙囪是一大熱源,大部分航母的排氣煙囪其實已經設定了製冷裝置,但是效果不太明顯,最好的辦法還是用核動力直接取消煙囪……除此之外,航母隱身化發展還表現在艦載機的隱身(艦載機是航母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艦載機的隱身,也算是航母隱身發展的一個方向)。如今美國F-35B戰鬥機已經服役,開始裝備各個北約國家的航母,甚至是兩棲攻擊艦。艦載機作為航母的主要打擊手段,其效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著航母的戰鬥力。如果隱身飛機能夠登上航母,航母的遠端打擊能力將進一步增加。目前成功實現隱身戰鬥機上艦技術的還只有美國一家,但是裝備隱身艦載機的國家卻很多了,我們應該產生危機感,迎頭趕上,補齊劣勢!
-
9 # 資訊所長
雷達被髮明出來以後,幾乎所有的武器,都必須要考慮隱身,對於海上巨無霸航母來說,就更不例外了!
現代戰爭當中有一個規律:發現就意味著摧毀!所以如何發現目標,在現代戰爭當中顯得尤為重要。此前還需要靠目視來發現目標,自從雷達被髮明出來以後,人類可以發現目標的距離變得越來越長。有矛就有盾,所以就誕生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如何不被發現呢?
現代戰爭當中不被發現,指的就是不被雷達發現,隱身指的也是雷達隱身。雷達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先發射電磁波,然後電磁波遇到了目標,就會產生反射訊號,也被稱為雷達回波訊號,雷達的接收機接收到回波訊號,並且進行處理,這個時候目標的各類資訊就被獲取了,比如距離、方向和速度等等訊息。從上面雷達的基本原理各位可以知道,如果沒有了雷達回波,雷達就發現不了目標。所以現在隱身的重要原理,就是減少目標的雷達回波,目前主要利用的兩種方式就是:吸波材料和外形。比如在航母的外部,塗上多層雷達吸波材料,這樣雷達的電磁波照射上去以後,大部分都被吸波材料吸收了,反射的訊號很少,這樣被雷達發現的機率就降低了。
外形也很簡單,一般外形越是稜角分明的物體,反射的雷達訊號就更多更強,所以要保持外形平滑不突出,這從世界上幾款隱身戰鬥機和隱身軍艦就可以看出來,外形都非常光滑,不易產生雷達的反射訊號,所以航母的外形,目前也在慢慢的變化,航母的艦島,不再是邊邊角角,堆疊很多東西。
航母要進行隱身設計這是必然的趨勢,這裡所長最簡單來舉一個例子:同樣大小的航母,一艘航母甲考慮了隱身設計,一航母乙艘沒有,那麼假設同樣一款敵方戰鬥機巡邏搜尋目標,在300公里距離發現航母乙,但是卻在200公里才能發現甲,就這100公里的距離差,足以決定一艘航母的生存。
所以未來航母必須要向隱身方向發展,畢竟被發現的距離越短越好,這也就意味著航母生存的機會更大,能夠發揮的作用更大一些。
-
10 # 河東三叔
水面艦艇朝隱身方向發展是個趨勢,早期軍艦作為武器平臺會盡可能多的裝載武器、雷達電子系統等,目的就一個真正上戰場時能儘可能早的發現敵人、儘可能快的擊毀對手。特別是蘇聯時代的水面艦艇,如堪稱武庫艦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滿滿當當佈置了超過400枚導彈還有無數的大小槍炮。
由於現代偵察手段不斷增多,遠端高精度火力打擊手段也在不斷增強中,被發現就等同於被消滅。於是當隱形概念開始普及之後,軍艦也開始了可以在雷達上玩變大小或消失的設計,然後各式隱身化設計的水面艦艇陸續出現,其中也包括航母。
不過用現在比較流行的隱形戰鬥機相比,水面艦艇畢竟是一個大平臺不是怎麼捏都行,主要的設計改良包括:總體外形設計採用流線形艦體,儘量減小几何尺寸,邊角處圓弧過渡減小敵方雷達偵測。採用新型艦體構成材料和塗料,減弱船身紅外輻射源,武器彈藥內建等。
但是大家要注意到一點,航母畢竟是一個大噸位的軍艦,首先要考慮的是如果大量裝備艦載機才能使戰鬥力得到保證。像上圖中這種隱身化設計在航母上是無法實現的,飛機得多帶、就算彈射起飛也得有段甲板,完全內建是不現實的。
不過大的方面不能動刀但是在細節方面還是可以改進的,就如上面所提的艦體材料、吸波塗料、以及更小更流線的外部造型等。從材料、紅外、噪音全方位改良,實現有限隱形設計才是末來發展方向。
回覆列表
按照目前對於航空母艦的應用方式,其首要功能還是為艦載機提供遠海機動平臺,能夠在海戰中或者在對地沿海目標打擊時奪取制空權、提供空中火力!當前,戰鬥機(包括艦載機)、水面戰艦等已經在朝隱身化發展,那麼作為艦載機平臺的航母是否也應該朝隱身化發展呢?個人認為航母隱身化是發展趨勢,但是航母隱身效果並不能做到類似其他水面戰鬥艦艇的水平!中國產航母的發展想象圖!可以明顯的看到艦體越來越簡潔、艦島設計越來越小型化,這就是在追求隱身效果!
隨著探測技術的不斷髮展,各類武器裝備都在朝著隱身化的方向發展,包括雷達隱身、聲學隱身、紅外隱身、視覺隱身(低可視性)等。在空中裝備方面隱身效能做的最好的是F-117、B-2、F-22等,其雷達反射面積都在0.01平方米以下!海軍裝備方面,美國曾經研發過一款“海影號”隱身試驗艦(已拆除),據稱其雷達隱身效果極佳,竟然能夠穿透航母戰鬥群防禦網潛伏到航母身邊而不被發現!當然還有排水量15000噸的DDG-1000驅逐艦,其雷達反射面積只有數百噸小艇的水平!“海影號”隱身試驗艦肩並肩停靠的DDG-1000隱身驅逐艦1號艦和2號艦!
航空母艦由於本身體型龐大,而且必須要有寬大的甲板和較高的艦體(防止海浪湧上甲板),這就使得航母的雷達反射面積十分的明顯,而且沒有特別有效的方式能夠從結構設計上降低反射訊號。美國最新一級核動力航母“福特級”在設計上已經儘量採用了降低雷達反射訊號的設計,尤其是在艦島設計上,“福特號”航母的艦島不僅體積較“尼米茲級”大幅減小,而且整體結構採用內傾設計,並且採用雙波段相控陣雷達,整個艦島不僅結構簡潔而且基本取消了機械掃描雷達陣面,艦島雷達反射面積明顯降低!美國的“全核艦隊”,可見“企業號”核動力航母艦島十分龐大“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艦島相對“企業號”小了不少!“福特號”核動力航母結構設計更簡潔,艦島尺寸在“尼米茲級”基礎上進一步縮小!
類似“福特號”這樣的核動力航母,其紅外訊號本身就比較小,但是如果是常規動力航母,如果要想做到隱身,不僅要考慮雷達反射面積,還要考慮降低紅外探測訊號!常規動力航母必須設定尺寸龐大的煙囪,這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紅外發射源!現代常規動力航母一般都會在排煙管道上設有噴淋、降溫措施,儘量降低紅外訊號!隨著工業設計和建造工藝的不斷提升,包括航母在內的現代水面艦艇的紅外特徵已經較以往大幅下降!中國產航母對比效果圖,從左至右分別為中國產第2艘航母(常規動力電磁彈射航母)、中國產首艘航母“山東號”和未來核動力航母,差別明顯!
未來航母的發展,儘量提升隱身效能肯定是趨勢之一!隨著技術的發展,在航母上也可能採取其他主、被動措施降低雷達、紅外、視覺訊號,包括最佳化結構設計、塗裝雷達吸波塗層、釋放虛假訊號等。但是,如果不改變目前的艦載機起降方式,那麼航母龐大的甲板和高大的艦體就無法改變,想要達到類似DDG-1000、“海影號”等這樣的隱身效果,幾無可能!瑞典“維斯比級”隱形護衛艦,雷達隱身效果極佳!要想把“福特號”這樣龐大的身軀隱身化,難度極大!
就像風帆戰艦時代無法想象到現代的核動力航母一樣,現在也無法準確預測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後海上戰場的主角究竟是什麼樣的狀態!也許那時航母已經不是現在的形式,從水下或者太空起降戰鬥機也未必不可能,現在所關心的“隱身”可能就不是什麼問題了!未來隱身航母想象圖!艦載機及艦體結構已與現在的航母迥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