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媚之夭夭

    明朝統治兩百七十多年,為何沒有出現後宮干政,外戚專權?

    確切的說,在明朝時期後宮的干政沒有前兩朝——宋,唐朝那麼離譜而已!只因明太祖制訂的《皇明祖訓》之功!

    何謂此言?

    一,《皇明祖訓》的制訂和實施,就是一把約束行為規範的利器!

    明太祖朱元璋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雨,看到唐朝在歷史的風雨中飄零,為了鞏固朝庭的皇權權威,以及對子孫的行為品德的訓誡!

    該書用了整整六年編制,命令禮部刊印成書。

    在書卷中,共有十三章。

    從皇上到臣子,從後宮到百姓,條條框框,嚴令規範!

    對於後宮,在第八條明文規定:內令。皇后不得干預外政,宮闈當謹內外!

    這樣的規定,清清楚楚,一代傳一代,照章執行!也確實大大降低了後宮干政的機會!

    二,既然是祖訓,那麼一代傳一代的執行了!

    《皇明祖訓》,雖然是一部家法,但事無鉅細,從頭至尾,方方面面,清清楚楚的安排,明明文文的規定,仔仔細細的對照,認認真真的執行,確實是非常的標準和規範!

    一旦在朝中大臣還是皇親國戚中,發現有違反的,即按章中規定執行處罰和處理,這樣大大提高了皇權的權威,也約束了官員的行為,使之更規範!

    就樣的《皇祖明訓》,就是懸在朝庭上空一把利器,上至皇上,下至百姓,都得敬畏去遵守和約束!

    這也是,朱元璋編寫《皇祖明訓》的目的!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照意執行!

  • 2 # 澳古說歷史

    有明一代,雖有種種問題,如皇帝多“奇葩”,宦官多亂政,但卻始終都沒有出現過如之前朝代所出現的“後宮干政,外戚專權”的局面,這不得不說是明朝朝堂上一道不可多得的靚光。

    縱觀歷朝歷代,即使如清朝這個集封建制度於大成者的王朝,它在末期也避免不了後宮干政的情況,慈禧垂簾聽政近半個世紀,清朝末年始終都脫離不了被女子控制的局面。那為何縱觀明朝276年的歷史,明朝從開國到亡國都從未遇到“後宮干政,外戚專權”的局面呢?

    其實無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一、皇帝多年長。

    明朝16位皇帝,除了英宗9歲登基,神宗10歲登基,其餘的14位皇帝,最早也是15歲登基,而在古代15歲已是志學之年,他們早已有了執掌天下的實力,而這就使得後宮與外戚失去了干政的理由。

    縱觀歷朝歷代的後宮與外戚干政的事蹟,他們無一例外不是以皇帝年幼,替他先處理朝政為由行干政專權之事,如漢和帝時期,因和帝繼位年僅10歲,竇太后臨朝稱制20年;漢安帝時期,因安帝繼位年僅13歲,鄧太后臨朝稱制十六年。所以說後宮、外戚能夠干政,很大源於皇帝年幼,而這種問題在明朝幾乎從未存在。

    二、皇帝多提防。

    有明一代的皇帝,素質雖良萎不齊,或貪玩,或怠政,或至孝,或英明,或昏庸,但明朝皇帝對於後宮、外戚干政的提防卻是一致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他早早就意識到“懲女寵之禍,而戒母后臨朝,懲外戚之亂,而令不封后家”(《明史記事本末》),就是要想防止後宮干政,就得制止妃子臨朝稱制的發生,而要想防止外戚干政,就一定要不冊封妃子的母家。

    因此,朱元璋曾無數次在不同場合與后妃、皇子、百官等強調外戚干政的危害性。洪武九年,朱元璋就說:“朕觀古往,深用為戒。然制之有其道,若不惑於聲色,嚴宮闈之禁,貴賤有體,恩不掩義,女寵之禍,何自而生?不牽於私愛,惟賢是用,苟於政典,裁以至公,外戚之禍,何由而作?”。

    如此,朱元璋深知後宮、外戚干政對於一個王朝的危害,所以主張“立綱陳紀,首嚴內教”。

    基於此,為了防止大明日後出現外戚專權,後宮干政的情況,朱元璋一登基就採取了多項措施:

    立綱陳紀。朱元璋一開國就“曾造紅牌,鐫戒諭后妃之詞,懸於宮中,其牌用鐵,飾字以金”,就是讓工部製造一塊紅牌,上面鐫刻著告誡后妃不得干政的戒律,然後懸掛於宮中,以此告誡後世的皇帝和妃子。同時立下祖訓,要求後代君主對后妃一定嚴加管教,不得違背“後宮不得干政”的祖制。首嚴內教。為了教化後宮妃嬪,朱元璋讓儒臣朱升修纂《女誡》,藉此用封建禮法要約束妃嬪,讓她們從心底抗拒干政的行為。

    而後,朱棣登基,對於妃嬪的管控更甚朱元璋,他不僅完全延續朱元璋對於妃嬪的制度,還向全國頒佈了教導女子要“三從四德”的書籍,如由解縉主編的《古今列女傳》。

    如此,明朝在朱元璋、朱棣兩代帝王的教導下,明朝皇帝對於妃嬪的管理是越發的嚴格,即使明朝皇帝如何的寵信於某個妃子,對於後宮干政一事他也是秉持著零容忍的態度。

    如明神宗時期,神宗十分寵信於鄭貴妃,曾經為了她都不惜欲廢太子,立她的兒子為儲君,可想而知神宗對她的寵信,可是就是如此,當年的鄭貴妃僅僅就是對官員指派“力贊助之”,就引起了“上震怒,笞賓逐之南京,貴妃戰慄待罪,久而始釋。史居南十餘年,始再召入”(《萬曆野獲編》),就因為這個深受寵愛的鄭貴妃就被貶至南京,十餘年後才被重新詔回。

    如上所述,自此我們可知有明一代,明朝皇帝對於外戚、後宮的提防是有多深,就是這樣的提防,外戚、後宮干政一事恐怕很難發生。

    三、后妃多“賢德淑惠”。

    同時不可否認的是,明朝的賢后是歷朝歷代最多的。明朝的后妃中尤其是皇后多數都能以身作則,她們不僅不干涉朝政甚至還帶頭抑制母家勢力。

    如朱元璋的皇后馬皇后,朱元璋就贊其“每對群臣述後賢同於唐長孫皇后”,而每次朱元璋欲冊封馬皇后的母家時,馬皇后都會拒絕,並說道“國家官爵,當與賢能之士。妾家親屬,未必有可用之才。且聞前世外戚之家,多驕淫奢縱,不守法度,有致覆敗者。陛下加恩妾族,厚其賜予,使得保守足矣。若非才而官之,恃寵致敗,非妾之所願也。”(《明通鑑》)。

    再如朱棣的皇后徐皇后,她不僅屢次以“非妾之意”拒絕朱棣對於母家的冊封,還編著《內訓》流傳於後宮,告誡妃嬪不要做出危害國家的事情。直到臨終時,徐皇后依舊不忘告誡朱棣一定要“愛惜百姓,廣求賢才,恩禮宗室,毋驕畜外家”(《清人註疏十三經》)。

    同時對於本可名正言順垂簾聽政的時候,明朝的妃子也一概拒絕,如英宗時期,因英宗年幼,有些大臣就建議英宗的母親張太后垂簾聽政,而張太后並沒有聽從,而是以“毋壞祖宗法”的理由拒絕了,且她也並沒有趁機讓自己的母家子弟去輔佐英宗,而是讓“三楊”去執掌朝政。

    所以不得不說,明朝能夠在完全意義上杜絕後宮干政,外戚專權情況的出現,這其中絕對是不了後宮中母儀天下的皇后和太后們的以身作則的,她們在其中的作用絕對是不可小覷的。

    四、士大夫們的存在。眾所周知明朝的言官是最不怕死的,他們不懼皇帝,可以死抗爭,因此就是如此“勇武”的言官,一旦後宮、外戚敢於出來“指定江山”,他們就敢對這些人進行無情的撻伐。

    如神宗年間的“國本之爭”,表面上是百官與萬曆的鬥爭,但實質上確是百官與鄭貴妃及鄭國泰之間的鬥爭,此時鄭氏外戚妄圖將朱常洵扶上太子之位,然後趁機干預朝政。而此時百官早已看透他們的心思,他們據理力爭,尤其是言官更是以死抗爭。

    正如谷應泰所言:“予則以諸臣力爭,故久而克定也。方鄭妃盛年,神宗固嘗許以立愛矣。而言者紛紜,格不得發。始則譴諍臣以快宮闈,終亦未必不援朝論以謝嬖倖。始則欲以神器之重酬晏私之愛,究亦不能以房闥之暱廢天下之公。”(《明史紀事本末》) ,如此最終在文武百官的以死抗爭下,鄭氏外戚欲圖干預朝政的計劃徹底失敗。

    再如光宗時期的“移宮案”。《明史》載:“光宗崩,李選侍據乾清宮,迫皇長子封皇后。”,當時光宗朱常洛駕崩,寵妃李選侍居然扣押天啟帝,霸佔乾清宮,同時又讓朝臣必須將所有奏章交由自己過目,且威脅朝廷一定要冊封她為皇后。

    可是此時百官皆不肯,大學士劉一燝、吏部尚書周嘉謨、兵科都給事中楊漣、御史左光斗等重臣都上疏力爭。如左光斗上上言:“選侍既非嫡母,又非生母,儼然尊居正宮,而殿下乃退處慈慶,不得守几筵,行大禮,名分謂何?……及今不早斷決,將借撫養之名,行專制之實。武氏之禍再見於今,將來有不忍言者。”

    再如楊漣也說道:“臣寧使今日忤選侍,無寧使移宮不速,不幸而成女後獨攬文書,稱制垂簾之事。”(《明史.楊漣傳》)。這些重臣即使是死也不讓李選侍得逞,他們據理力爭,最終經過數次交鋒,李選侍最終落敗。

    從以上的事蹟可以看出明朝計程車大夫們對於外戚、後宮干政是很牴觸的,也是很痛恨了。明朝數次可能導致外戚專政的問題都因百官的以死抗爭而得以完美解決。而沒有百官的支援,外戚專政也幾乎任何的機會。

    五、嚴格的選妃制度和管理制度。

    明開國時,鑑於前朝後宮、外戚干政的問題,朱元璋就對後宮進行了嚴格的管控。首先朱元璋規定內宮中一切用度“皆自尚宮取旨,牒內使監覆奏,移部臣取給焉,若尚宮不及奏,內使監不覆奏,而輒領於部者,論死”(《明史.后妃傳》),就是說妃嬪的一切用度都需要山宮和內使監的同意,如果不同意就領取,則直接處死。

    而即使是皇后也都必須如此,甚者明朝的妃嬪也不得擅自與外面通書信,違者也論死(《罪惟錄》載:“飭宮闈之禁,皇后所需供應,必關奏後領,違者死。或以私書出外,罪如之。……命婦朝中宮以時,人主無輕見外命婦禮”),如此在這般嚴格的規定下,妃嬪就算得病,她們都不能直接面見太醫,只能“以證取藥”。

    可以說在朱元璋所規定的這樣的管理制度上,後宮與外廷的聯絡幾乎被徹底切斷,因沒有了聯絡,他們之間又如何能專權呢?

    同時明朝的選妃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明朝後宮、外戚的專權。在選妃制度上,明朝有著自己的一套嚴格的規定,即在推行選秀制度的同時,也禁止了皇室子孫與大臣聯姻。明時,除開國皇帝朱元璋和朱棣因政治需要,為籠絡功臣實現了政治聯姻,之後的明朝“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為之,進者弗受。故妃後多采之民間”(《廿二史札記》),也就是大多數來自於民間平民家庭。

    當代史學界王偉凱曾言“明代后妃自仁宗張皇后始,已無來自勳貴之家的閨秀”,自仁宗皇帝后,明朝的皇后皆無勳貴,如武宗夏皇后,穆宗李貴妃都出身於尋常百姓之家,而熹宗張皇后,思宗周皇后更是‘家貧甚’的人家。

    如此在明朝這般只選貧寒人家為妃,而不選勳貴人家為妃的制度下,妃嬪在沒有強大的背景下,在沒有強大的母家的幫助下,她們自然就沒有多少實力去控制明朝的朝政大權。正如於慎行所說:“本朝後妃多出自民間,勳戚大臣皆不得立,亦其勢使然,顧於國家有益。”

    當然有人會說了,妃嬪之前沒勢力,不代表以後沒有啊!妃嬪入宮就意味著“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那些外戚完全可以依靠妃嬪的身份獲得高位,如東漢末年靈帝外戚何進,他的妹妹何太后沒入宮前就是一個屠夫,可後來不就是靠著她妹妹的身份坐上了大將軍了嗎?

    是的,的確如此,而明朝皇帝也考慮到了這種情況,為此朱元璋開國時就規定“凡爵,非社稷軍功不得封,封號非特旨不得與” ,就是爵位除了有功之臣可獲封,其餘人皆不可封。

    對於外戚,明朝皇帝雖會冊封,但也只是“後父初秩,不過指揮,侯伯保傅以漸而進” ,最開始只是冊封一個指揮史,最後頂多就是伯爵,或太傅、太保,終之就是虛銜,不會有任何的實職給他。為此,一個沒有實權的外戚,他又有什麼權力去掌控朝政呢?

    同時,為了防止外戚禍國殃民,即使他們沒實權,明朝也是對外戚實行更為嚴格的管控,成祖時期,朱棣就定“戚畹最當守法,否則罪倍常人”,就是外戚若犯法,則罪加一等。成化時期,朱見深更是下詔“申明功令,裁抑世封”,就是對外戚進行大規模的整頓,然後廢除外戚世襲,裁抑外戚勢力。

    此外,明時還有東廠、西廠、錦衣衛等特務組織來全面的監察各地的外戚,一旦他們有違法行為,或者不軌的舉動,這些特務組織就會立刻對他們實行抓捕。因此,在如此嚴密的監控下,外戚很難有所作為。

    如此,有明一朝, 在明朝皇帝對後宮、外戚如此的打壓下,他們自然就失去了干政的機會。

    六、后妃殉葬制度的建立。

    “殉葬”就是在皇帝死後,活著的妃嬪也必須跟著先帝而去的制度。明朝的殉葬制度雖未貫徹至明朝276年的時間,但從洪武至景泰年間(1368—1464)這長達九十餘年的時間裡,殉葬制度在某種意義上的確是在某種程度遏制了後宮、外戚干政的行為。

    毛奇齡在《勝朝彤史拾遺記》一書中總結道:“初太祖……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唯宮人十數人。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建文帝以張鳳……十一人由錦衣衛所試百戶散騎舍人、帶刀舍人進為本所千百戶,其官皆世襲,以諸人皆西宮殉葬宮人父兄,世所稱朝天女戶者也。成祖……十六妃葬長陵,中有殉者。仁宗殉五妃,其餘三妃以年終別葬金山。宣宗殉十妃。嗣後皆無殉,自英宗始。唯景泰帝尚以唐妃殉,則天順元年事在遺詔前。”

    事實證明,縱觀明朝所有的外戚干政的苗頭,如萬曆時期的鄭貴妃、光宗時期的李選侍,她們均是出現在殉葬制度廢除之後的,從這點可以看出朱元璋實施的“殉葬”制度的確遏制住了外戚干政的行為,因為沒有了妃嬪在宮中的支援,外戚自然也就失去了專權的資格。

    如此,就是在以上種種原因的促成下,後宮干政,外戚專權的局面就從未出現在明朝的歷史中,即使曾經有如鄭貴妃那樣的苗頭,但最終也是被遏制在搖籃中。

  • 3 # 瘋狂的008

    明朝歷史上,宦官專權和黨爭是層出不窮,但後宮和外戚確實一直比較安分,即便有明英宗和明神宗兩個幼年登基的皇帝,也沒出現過垂簾聽政或者外戚弄權的事,主要是明朝借鑑了歷朝歷代的政治得失,在制度上完美避免了後宮外戚對於皇權的威脅。

    淺談明代宦官專權

    有人會說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朱元璋明確規定不許宦官干政,還特意造了一面三尺高鐵牌,鑄於宮門口,上書:“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結果明朝宦官干政一個比一個厲害,大太監王振還把那面鐵牌移走了。

    這點沒錯,但是明代宦官專權和後宮外戚被抑制是有直接關係的,這裡先做個鋪墊。

    明朝的宦官干政和漢唐時代不一樣,前者只是皇帝推出來和文官集團打擂臺的代言人,也能替自己批個奏摺偷個懶,在權利上內庭司禮監和外廷內閣相互制約,皇帝居中調節,不至於大權旁落。

    跟漢唐時期,能挾制廢立皇帝的宦官集團實在沒得比,正德皇帝夠不務正業吧,但是發現大太監劉瑾有一點反意就立馬處死他了,明朝皇帝寵信宦官不假,但只是出於政治需要,這一點大臣明白,宦官自己也明白。

    在歷史上後宮和外戚是共生體,後宮權利大了,外戚的權勢也跟著水漲船高,比如漢初呂后專權,不顧漢高祖劉邦定下的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大封呂氏為王;還有唐朝的武則天,不止封自己的孃家人為王,還打算把武三思立為儲君。

    王莽、隋文帝楊堅都是以外戚身份改朝換代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有感於歷史上後宮和外戚威脅皇權的教訓,在選妃制度上做了專門預防。

    明代選妃和外戚制度

    朱元璋規定天子后妃及親王王妃,必須要選擇普通的良家女子,除此以外像普通的官、軍之家也可以,只要家世清白,樣貌不錯就行。

    由禮部主持在京城周邊範圍先進行海選,然後篩選出幾十個帶入皇宮,選中的留下,選不中的以禮送回。

    明代除了立國之初盛行皇室和勳貴聯姻,例如朱標取了常遇春的女兒,朱棣娶了徐達的女兒,此後皇室選妃都是遵循這個原則。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后妃家族沒有強大的勢力,自然也就影響不到皇權,而且普通家庭出身的女子在政治素養上也比較薄弱。

    但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假如哪個妃子比較受寵,家族的影響力也會跟著上升,普通人到這地步也免不了被權利誘惑,這點朱元璋也考慮到了。

    在給外戚的待遇都是有職無權的虛位,一般在錦衣衛掛個名,爵位上最多到侯爵,可以世襲,但總體就是隻拿俸祿不管事,而且到了嘉靖時期,為了防止外戚坐大,還廢除了之前外戚爵位可以世襲的制度。

    比如明仁宗的張皇后,被評為“女中堯舜”,生於普通農家,她做太子妃時,父親張麟僅被授予七品的兵馬副指揮;明代宗的汪皇后出身算比較好的,家裡是世襲的金吾左衛指揮使,她父親汪全直到閨女坐上了後位,也僅僅升了一個指揮同知府軍衛的虛銜。

    榜樣的力量

    如果非要找一個明朝後宮干政的例子,那就必須要提到朱元璋一生最愛的女人——馬皇后。

    朱元璋要殺朱文正,李文忠,宋廉等人時她就屢次勸諫,每次氣的朱元璋暴跳如雷,卻一直都沒放棄過勸告,而且數次拒絕了對孃家的封賞,理由就是此舉對國家無益處,容易滋生外戚驕縱之心,埋下惑亂的根源。

    後來朱棣的徐皇后,不僅推崇遵循婆婆的做事原則,而且還特意把心得編寫了一本《內訓》,告誡後宮妃嬪勿驕縱外戚。

    “漢明徳皇后修飭內政,患外家以驕恣取敗,未嘗加以封爵。唐長孫皇后慮外家以貴富招禍,請無屬以樞柄,故能使之保全。”

    到了九歲即位的英宗時,大臣請他的母親張太后垂簾聽政,張氏說:“不要破壞祖宗之法。只需將一切不急的事務全部廢止,時時勉勵皇帝向前人學習,並委任得力的輔助大臣就可以了”。一句話確立了後世的政治傳統,再有後宮想要干政,在這個例子面前就過不去。

    明代禁止後宮外戚不得干政的利與弊

    明代從制度上,把後宮外戚干政的可能性進行一刀切,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後族的贏弱也使得皇帝失去了一個巨大的外援。

    當皇權需要和文官集團打擂臺時,就可以利用後族的勢力去跟他們鬥,皇帝居中調節,起到仲裁者的作用。

    但是明朝用規則把後宮和外戚限制的死死的,皇帝無人可用,只能先教大字不識的宦官讀書寫字,自己培養一股勢力對抗文官集團;宦官因為身體殘缺,心理上一般都有毛病,所以一掌權往往就禍國殃民,副作用也很大。

    這就是開頭所講的,為什麼說明代宦官專權跟後宮外戚被抑制有直接關係。

    其次就是皇室只從民間普通家庭選秀,小門小戶出來的人比起世家大族在教育上有先天不足,潛移默化之下就經常出一些“奇葩皇帝”。

    這就能解釋為什麼明朝皇帝很多都帶有市井之氣,任性賭氣成了家常便飯。

    從大局觀看,明代抑制後宮和外戚的制度是利大於弊,而且也達到了預期效果,終明一朝276年,皇權都沒有被此類因素嚴重影響過。

  • 4 # 三上歷史

    外戚干政這個事兒,不但明朝沒有,宋朝也沒有。

    外戚干政,漢朝最嚴重,西漢甚至因此亡了國,被大外戚王莽篡了位。

    到東漢時,由於東漢的皇帝大多童年即位,青年夭折,絕嗣,導致太后臨朝,外戚干政。

    唐朝的時候情況好了很多,但也不時的有外戚闖進來。武則天家族算一個,韋皇后家族算一個,楊貴妃家族也算一個。

    但到宋朝之後,基本上就沒有外戚干政了。

    這是為什麼呢?

    這其實有賴於隋煬帝發明的科舉制度。

    皇帝高高在上,號稱寡人,意思就是孤單的人。在某種意義上皇帝也真的是孤單一個人,所以他需要找到支援自己的人,來和自己共治天下。

    西漢時期皇帝能找到支援自己的勢力有三個:一個是宗室,一個是功臣集團,另一個就是外戚。

    這些都是皇帝身邊的人,皇帝對他們熟悉,相對來說用著也放心,但這些人對於皇帝也有很大的威脅。

    首先來說宗室。

    宗室都是皇帝的兄弟、叔伯等人,他們和皇帝有著同樣的血統,有著強烈的取皇帝而代之的心理動機,所以在西漢初年發生了七國之亂。

    後西漢皇室採取推恩令,逐漸把宗室的力量剝奪了。

    再說功臣集團。

    功臣的後代們傳的時間久了,皇帝對他們也不信任,會慢慢地把他們拿掉。

    所以這時皇帝能依靠的唯一力量就是外戚了。

    外戚,既和皇帝有著親密的關係,又沒有皇帝的血緣,相對來說對皇帝的威脅小,所以在西漢時期得到非常大的重用。

    外戚盛行於漢武帝時期,打敗匈奴的大將衛青、霍去病都是外戚。

    但後來的歷史證明外戚也不靠譜。皇上的媽媽--太后,雖然不會對皇帝有什麼危害,但皇帝的舅舅,表哥們卻不會那麼善良。

    終結了西漢王朝的王莽,就是一個大外戚。

    但由於當時,皇帝沒有找到可靠的支援自己的力量,不得不用外戚。

    後來隋煬帝發明了科舉制度,找到了一個選拔人才和提供人才的可靠途徑,為皇帝找到了另一個可靠的支援力量,逐漸拋棄了對外戚的倚重。

    科舉制度在唐朝的應用還不是很廣泛。

    唐朝是科舉制度和門閥世襲制度並行。唐朝的很多政府官員並不是來自於科舉,而是來自於他們內部的貴族集團。唐太宗的宰相長孫無忌就是長孫皇后的哥哥,唐玄宗寵愛楊貴妃,就讓他的哥哥楊國忠獨攬大權。

    所以,在唐朝,外戚和功臣還是皇帝所倚重的力量,但因為有了科舉,有了文官,皇帝對他們的依賴變得有限了。

    到了宋朝,科技發展,生產力發展,印刷術大力普及,讓平民百姓有了讀書識字的能力。

    於是科舉制度在宋朝得到全面的普及和完善。

    宋朝的官員基本上都是出身於科舉制度的文官,皇帝終於找到了一隻自己可以倚重的可靠的力量。

    於是宋朝就徹底擺脫了外戚干政。

    宋朝雖然也有因皇帝小太后臨朝聽政的,但往往只是太后一人聽政,而沒有了龐大的外戚集團干政。

    明承宋制(當然,也承了元制)。

    明朝立國初年,朱元璋就一直下令在野的文人士大夫出來做官。他大力辦學,全力推行科舉制度,把文官這一支力量,充分發揮出來,為皇帝所用。

    後來朱棣又開闢了任用宦官這一個途徑。

    於是在明朝,文官和宦官就成了皇帝倚重的兩支重要力量。

    外戚就靠邊站了。

  • 5 # 葭明通半瓶歷史

    明朝後宮干政還是有的,比如萬曆皇帝的母后,慈聖皇太后——李氏。

    如果沒有李氏的鼎力幫助,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和“考成法”怕是很難成功的。

    試舉兩例:

    A 凡到上朝之日,李太后五更時就來到明神宗的住處,招呼道:“皇上應該起來了。”下令左右扶明神宗起來坐下,取水為他洗臉,然後領著明神宗乘車而出。明神宗侍奉李太后惟命恭謹,而那些奉李太后之旨的宦官們,往往對他過分挾持管束。有一次,明神宗在西城曲宴上喝多了酒,命內侍唱新曲給他聽,內侍推辭說不會,明神宗便取劍要殺內侍,幸虧左右加以勸解,才取笑割去內侍的頭髮。第二天,李太后聽說此事,傳話給張居正,讓他上疏切諫,並令他為明神宗起草罪己御札。又將明神宗召來罰跪,一一列舉他的過錯,明神宗哭著請求以後改過才算了結。B 明光宗朱常洛還未被冊立為太子時,給事中姜應麟等上疏請求冊封太子而被貶謫,李太后聽說之後很不以為然。有一天,明神宗到慈寧宮陪侍李太后,李太后便問他不冊立太子的原因。明神宗回答:“他是都人之子。”李太后大怒道:“你也是都人之子。”明神宗聽後惶恐不已,跪伏在地上不敢起來。原來後宮中叫宮女為“都人”,李太后也是宮女出身,所以她才會這麼惱怒。明光宗因此才得以立為太子。

    看!連立太子這種權力傳承之大事也是太后一言九鼎,不是干政嗎?

    還有嘉靖皇帝的鄭貴妃鬧的換立太子之事,也要算一個吧?

    不能說,只有呂雉,武則天,慈禧那樣的才算干政,她們是搶班奪權,比干政要厲害。

    再說了,太監怎麼也要算後宮的力量吧!有明一朝,大太監此起彼伏,很嚴重的後宮干政了!

    說到外戚干政專權,不得不說“宗法制度”。

    春秋戰國一直到秦漢兩個帝國,外戚干政比比皆是,史不絕書,為什麼?

    “宗法制度”是按照血緣關係分配國家權力,以便建立世襲統治的制度。

    如果非常注重血緣的話,不免就要非常注重血統,如果太在意血統呢,每一個王侯之家的嫡長子的婚配,也就不會找小門小戶了,甚至,王爺不會找侯爺聯姻,丟不起那人!

    皇太子的婚配怎麼辦?自然是找全國最厲害,最強大的世家大族聯姻了,皇后孃家政治力量本就強大,如此,也就為外戚專權埋下了伏筆。

    古今中外,大至國家,小至公司,任何一個權力一定會有力量出來制約他,然後再有一個平衡雙方的力量出現。這是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只是這三種力量的呈現方式,負載名字變化多端而已。

    春秋秦漢之際,按“宗法制度”執行的社會,作為“大宗”的皇權,其最大潛在敵人是皇權的“小宗”,也就是那些“封王”。

    “小宗”們有土地,有人民,還有“合法替補權”,“小宗”眾多,作為“大宗”的皇帝反而成了“孤家寡人”,怎麼辦?媳婦家也是有土地,有人民的世家大族,聯合媳婦的孃家唄!畢竟和自己媳婦怎麼也算一家人,並且讓媳婦家族權力大一點也很安全,因為外戚沒有“合法替補權‘!

    外戚再怎麼專權,他也替補不了皇權,無知者王莽冒天下大不韙,天下共擊之!

    歷史在發展,三方力量都在總結鬥爭經驗。

    到了朱元璋,世家大族早已灰風煙滅,不能成為政治力量了。代理皇權統治萬民的是“士大夫”階層,“士大夫”階層選出了官僚集團來制約皇權。

    朱元璋屁民出身,馬皇后一個孤女,孃家也沒人。不過朱元璋非常能幹,發揮勞模精神,一人之力頂住了官僚集團們的輪番進攻,但也殺的“官不聊生”。

    朱元璋時期的社會權力互相制約,竟然沒有第三方緩衝,只算是一個特例。

    後來嘛!大家都知道了,朱元璋的子孫們頂不住官僚的進攻,他們引入了幫手,在後宮裡面辦起了學校,太監們竟然可以識字有文化了。

    一個一個的可憐太監做為註定不得好死的第三方緩衝力量出現了。

  • 6 # 歷史課課代表

    在歷史上,有很多帝王都是因為受到後宮、外戚專權的影響而導致丟失了皇位,後宮前朝盤根錯節的情況屢見不鮮,很多帝王雖然想要杜絕但是卻沒有任何辦法,所以朱元璋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之後,在建立明朝時就嚴令禁止後宮干政外戚專權的問題出現。但是說到容易做到難,為此朱元璋想到了一些辦法來徹底這些弊端。

    1、 選擇平民出身的女子入宮

    很多帝王之所以會看重後宮嬪妃們的出身,就是希望利用她們的家世來進行利益捆綁,這樣就可以穩定自己的朝政,同時也可以牽制前朝。但是這種做其實是一種雙刃劍,在帝王想要牽制前朝的同時,其實帝王自身也受到了前朝的牽制,有些有野心有抱負的臣子會利用自己的女兒來提高聲望,並一步步竄去朝政。朱元璋因為看過很多血淋淋的歷史,所以對這些歷史過往心有體會,他不想重蹈覆轍,就下令選擇平民出身的女子入宮,在挑選嬪妃的時候大臣們所進獻的美女也 被皇帝拒之門外,這樣做就從根本上杜絕了後宮干政外戚專權的問題。

    2、 禁止男子入後宮

    後宮的嬪妃們平日子不能隨意出宮,所以在一些朝代,有的帝王為了討好嬪妃,會給予她們一些特權,例如讓家中的親眷入宮來探望,這個時候有的嬪妃的父親兄弟也會一起入宮來探望。這些情況在朱元璋眼中也是十分嚴重的問題,如果嬪妃們有意無意透露了一些帝王的資訊,就可以會埋下禍患,所以朱元璋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他就下令,不允許任何男子入宮,就連御醫給嬪妃們看病都不能入內,只能描述具體病症來下藥方。

    3、 前朝官員監視

    當然在朱元璋這樣的鐵腕治理下,後宮嬪妃們即便想要有干政的想法也不敢,但是其他帝王登基後就不好說了,所以為了避免日後有嬪妃們依靠家族實力來奪權,朱元璋開始重視朝堂上 文官集團的監控能力。藉助這些文官集團可以對前朝後宮有一定的監視作用,也可以避免由於嬪妃干政外戚專權而引發的篡位問題,可以說朱元璋在位期間殫精竭慮,也考慮到了很多,也因為他顧慮周全,讓明朝二百多年間未曾出現過嬪妃、外戚禍亂朝政的情況出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俄羅斯唯一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著火,封存的潛艇側翻,說明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