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戰略論
-
2 # 大漠單騎81
蘇軍第一場勝利是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的莫斯科保衛戰。蘇軍取勝主要原因大致如下:一是蘇軍計程車氣觸底反彈,大量授予“近衛”光榮稱號的部隊投入保衛戰,加之11月7日十月革命勝利紅場大閱兵,極大鼓舞了蘇軍計程車氣。二是有名將朱可夫的指揮,朱可夫有救火隊長之稱,他指揮作戰老辣獨到,有大局觀,智勇雙全,堅定剛毅。三是有全市數百萬市民的堅定支援,市民為莫斯科建立起龐大完善的防禦工事,大量民兵直接投入作戰和後勤工作。四是外線部隊的配合支援,尤其是列寧格勒方向牽制了德軍力量,遠東蘇軍主力千里馳援莫斯科,大大增強了防禦及反攻的力量。
-
3 # 暗影絕魂
二戰時蘇軍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戰役級別的勝利應該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在這之後蘇德雙方攻守易勢,蘇軍開始轉入戰略反攻,德軍開始戰略防守。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從1942年6月28日開始,到1943年2月2日為止,雙方先後投入幾百萬的部隊進行廝殺,是二戰中單次戰役傷亡最高的戰役。德軍方面先後投入了保盧斯上將指揮的第六集團軍,後續德軍統帥部又不斷地投入了其他部隊,第4裝甲集團軍、第2集團軍,匈牙利第2集團軍,羅馬尼亞第3、第4集團軍和義大利第8集團軍。蘇軍方面為了保衛這座由領袖名字命名的城市,斯大林發出了那道不後退一步的命令,蘇軍開始不計一切代價增援斯大林格勒,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軍,下轄第62、第63、第64、第21集團軍和空軍第8集團軍,後第57、第51集團軍和第1、第4坦克集團軍。雙方几百萬人就投入了這座血肉磨坊。最後寒冷的冬季幫助了蘇軍,由於德軍準備不足,缺乏禦寒物資,大量計程車兵被凍死凍傷,出現嚴重的非戰鬥減員,而蘇軍由於準備充分,而且早已習慣了這樣寒冷的天氣,高喊著烏拉,一路高歌猛進,隨著德軍第六集團軍在莫斯科城下被殲滅,保盧斯上將在發出最後一封電報後,宣佈投降。至此,德軍在東線戰場再無力發起進攻,蘇軍開始了反攻。
-
4 # 歷史扒糞機
1941年7月20日德第46摩步軍第10裝甲師攻佔斯摩稜斯克以東70公里的葉利尼亞,形成伸向莫斯科的大突出部。斯大林鑑於它對莫斯科安全構成嚴重威脅,要求鐵木辛哥的西方面軍予以剷除,但蘇軍多次猛攻無功而返。7月30日朱可夫任預備隊方面軍司令,首要責任就是拔除這個地處高地的葉利尼亞突出部。
8月16日起朱可夫組織一些區域性進攻,付出嚴重傷亡代價,僅取得些細微進展。24日朱可夫停止進攻,開始集聚兵力和坦克、炮兵火力,並研判形勢,對部隊重新部署。最終朱可夫決定從葉利尼亞突出部兩個側翼相向突擊。
8月30日,第24集團軍在第43集團軍配合支援下,以北部叢集第102坦克師、第107、100步兵師、第105摩步師攻擊德第15、263、78步兵師,突破口選擇第263和78步兵師結合部。南部叢集第303、120、106、309步兵師攻擊德第7、268、292步兵師,突破口定在第268、292步兵師接合部。
雖然德軍依託高地用火力給蘇軍步兵重大殺傷,但蘇軍喀秋莎火箭炮轟擊地域,陣地整片摧毀,致德軍死傷慘重,而蘇軍排山倒海、悍不畏死的集團衝鋒更讓德軍將士們的精神、意志力近乎崩潰,德軍防禦逐漸動搖。
9月5日蘇第100步兵師突破德第78步兵師防線,突入德軍縱深,切斷斯摩稜斯克至葉利尼亞鐵路線。第19步兵師正面突破德第292步兵師防線衝入葉利尼亞。南部叢集也開啟缺口進入突出部。德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博克為避免蘇軍合圍德第9、20軍,命令第4集團軍司令克盧格撤出突出部,建立條平直防線。
9月6日蘇軍收復葉利尼亞並展開追擊,但德軍後撤迅速,沿烏斯特羅姆河—斯特里亞納河一線穩住陣角。7日蘇第43集團軍渡過斯特里亞納河,遭到德軍兇猛反擊而陷入困境,朱可夫命令蘇軍全線停止進攻,撤回渡河部隊。
葉利尼亞戰役體現了朱可夫的進攻風格,實地勘察,集中儘可能多的兵力和火器,對防禦地帶實施炮火覆蓋,輔以嚴厲的戰場紀律。
這是蘇軍在戰爭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戰役級勝利。9月16日起一些西方記者戰地採訪,美聯社駐莫斯科記者亨利·卡西迪寫道:“這裡遭受破壞的程度遠遠超出了我在西歐戰後見到的情形。……在葉利尼亞周圍,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兩個巨人之間的可怕的、毀滅性的殊死搏鬥中被毀掉了。”
-
5 # 戰情解碼
我個人認為,蘇聯取得的第一場戰役級勝利是1941年底爆發的莫斯科戰役。莫斯科一戰,蘇軍成功挫敗了德軍攻佔莫斯科的企圖,還迫使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向西退卻了200多公里。此戰過後,希特勒速勝蘇聯的企圖徹底破滅,德軍也被迫將全面進攻轉向了重點進攻。莫斯科戰役雖然沒有從根本上扭轉蘇德雙方的力量對比,然而這次勝利在一定程度上讓蘇軍穩住了陣腳,將德軍拖入了持久戰,對蘇德戰場形勢的轉變起了重要的作用。
或許絕大部分人會將蘇軍的取勝歸功於寒冬,但是這種說法並不是全部的答案,嚴寒的影響只是一個次要因素。事實上,早在真正的嚴寒到來前,德軍的攻勢就已經陷入了停頓,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經過數個月的激戰,德軍士兵的體力已經達到了極限,與開戰之初相比,德軍的整體實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削弱。由於希特勒對蘇軍實力預判不足,德軍在制定作戰計劃時並未準備太多的預備部隊,致使德軍無法在短時間內彌補前線的戰損。糟糕的後勤補給狀況進一步惡化了德軍所面臨的形勢,先頭部隊的攻勢越發乏力。泥濘的道路不僅拖累了德軍的推進速度,為蘇軍贏得了喘息的時間,還進一步消耗了士兵的體力。再加上戰爭的消耗,德軍的實力迅速下降,最終在莫斯科郊外耗盡了最後一絲力氣。古德里安指揮第2裝甲集團軍向莫斯科發起最後一輪衝刺時,他手中的兵力充其量只有四個師的實力(明面上是12個師外加一個加強步兵團),這成了古德里安為莫斯科所做的最後一次努力。
除了德軍實力不足外,蘇軍所做的努力也不容忽視。蘇聯最高統帥部在莫斯科周圍構築了三條防線,這成了德軍前進道路上最大的阻礙。蘇軍的堅守遲滯了德軍的進攻,也進一步削弱了德軍的實力,這為蘇聯遠東軍的集結創造了條件。戰鬥進行到最後,蘇德兩軍的狀況相差無幾,而蘇聯遠東師的出現卻打破了這種平衡,蘇軍正是依靠這股生力軍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
6 # 榮華之武器堂
葉利尼亞位於俄羅斯斯摩稜斯克州東南部,距離州府斯摩稜斯克82千米的傑納斯河畔,1776年建市。
隨著蘇軍在邊境交戰的失敗,7月10日開始,德軍在西方面軍左翼和中央突破防禦,7月19日下午15時德軍第2坦克叢集的20輛坦克突破蘇軍第24集團軍步兵第19師防禦,當晚19時德軍攻佔了葉利尼亞,建立了一個堅固穩定的基地,並計劃利用這個基地向莫斯科發起進攻。步兵第19師在7月20日9時30分出動20輛T-26坦克進行反突擊,未獲成功;此後下午15時的又一次反突擊也以失敗告終。德軍的報告是該城在7月19日被第2坦克叢集第46裝甲軍第10裝甲師佔領。
7月14日,蘇軍組建了後備方面軍,轄第24、28-32集團軍,奉命在舊魯薩、別雷、葉利尼亞、布良斯克等地區設防。7月16日,斯摩稜斯克失陷。7月20日,該方面軍抽調第一梯隊各集團軍(第24、28-30集團軍)14個師,在斯摩稜斯克地域實施反突擊。7月25日,該方面軍撤消番號,所屬部隊分別編入西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
7月21日-7月29日,第24集團軍和西方面軍部隊協同作戰,扼守別雷、多羅戈布日和葉利尼亞地區。在此期間,實施兩次反突擊。戰役初期,協同第37集團軍,以右翼兵力對從北面包圍斯摩稜斯克的德軍重兵集團實施了第一次突擊,阻止了對方進攻。戰役即將結束時,又以左翼兵力由葉利尼亞地域向多羅戈布日進攻的德軍實施了第二次突擊。德軍戰報稱7月25日第10裝甲師和大德意志團擊毀蘇軍坦克78輛。
蘇軍第24集團軍受命對葉利尼亞突出部根部實施相向突擊以圍殲德軍葉利尼亞集團並向西發展。德軍防禦地區起伏不平的地形比較有利。由於中間地帶開闊,蘇軍一旦發起進攻,可能遭到德軍的反擊。德軍整個防線有三道堅固築壘地域,有全斷面塹壕、機槍發射點、裝備重機槍和火炮的永備工事,掩體中還有坦克與裝甲車。在防線之間,有鐵絲柵和帶刺鐵絲網,還埋設了偽裝地雷。同時德軍還將佔領的每一個村莊都構築成了獨立的支撐點。
德軍戰報記載是第46裝甲軍(轄第10裝甲師、帝國裝甲師、大德意志摩托化團和第268步兵團)7月20日-8月9日在葉利尼亞地區作戰中擊斃對方3.5萬人、俘虜8495人,擊毀或繳獲坦克及裝甲車212輛、擊毀繳獲重炮30門、擊毀繳獲輕型火炮52門、擊落飛機22架;自身損失4252人-陣亡924人、受傷3228人、失蹤100人。
1941年8月德軍第2坦克叢集
為了在西方向組建以便聯合在西方面軍後方勒熱夫-維亞濟馬防禦地區展開的各預備隊集團軍的行動,蘇軍在1941年7月30日組建了預備隊方面軍。該方面軍轄第24、31-34、43集團軍和第49集團軍(8月7日起)。第24集團軍轄9個步兵師(步兵第19、100、107、110、120、133、178、194和248師)和3個摩托化步兵師(摩托化步兵第103和第106師以及坦克第102師),預備隊為2個民兵師(莫斯科民兵步兵第4和第6師)。
8月初到21日,該集團軍3次發動進攻,但都沒有成功,不過消耗了德軍兵力。7月31日,曾經的總參謀長,現任預備隊方面軍司令朱可夫(新職務在7月30日任命)來到了第24集團軍指揮部。第二天,他和拉庫京一起前往葉利尼亞地區進行現場勘查。他認為德軍防禦構築的很好,而且蘇軍對於德軍防禦火力配系遠遠沒有查清。他覺得在這種情況下,只是對推測的火力點實施炮火射擊,射擊效果有限,非但不能消耗對方火器反而消耗大量彈藥。況且,實施反突擊的兵力兵器, 第24集團軍顯然也不夠。
8月2日,第24集團軍發動進攻,但沒有成效。朱可夫在8月3日18時50分向集團軍司令拉庫京和各師師長髮去了一道命令,指出
“攻勢持續了一天半,並不符合我的要求,大部分部隊推進了2-3千米,其他部隊幾乎毫無所成。。。這些微不足道的結果是由於師長和團長不執行我的命令所致。我在命令中規定,指揮員應該身先士卒,做出榜樣,所有不上陣衝鋒,而是躲在灌木叢裡、溝壑裡計程車兵,所有臨陣退縮計程車兵,格殺勿論。。。步兵第103師在得到炮火和飛機的強力支援,卻仍然原地踏步,令人羞恥。我們已經逮捕了步兵第19師師長和政委,會對他們臨陣退縮和不執行命令執行處罰。。。所有不嚴格執行命令者和臨陣退縮者同樣受到無情的審判。
我命令:
1. 8月4日完全包圍敵軍叢集,7時發動進攻。進攻前,用2小時時間準備炮火,用以摧毀敵軍的火力點。
2.由於連級和營級指導員人數不足,指揮員應該親自率領士兵發起進攻。挑選最勇敢計程車兵、政工人員和指揮員,以及所有願意立功的人,配備至交戰區域。
3.再次警告步兵第103師不要再出現不執行命令的犯罪態度,特別警告該師如果8月4日敵軍沒有被擊垮,該師沒有攻佔預定計劃的區域,那整個師指揮部就將遭逮捕,並移交軍事法庭。
4.1941年8月4日24時彙報執行情況。。。”
朱可夫與步兵第107師師長米羅諾夫(戴頭盔者)
8月8日,第24集團軍發動進攻,計劃殲滅德軍葉利尼亞集團並推進到葉利尼亞西北35千米斯維基洛沃和葉利尼亞南25千米傑斯納河一線。為了支援他們的進攻,第20集團軍步兵第73、129和第161師受命進攻防守葉利尼亞西北第聶伯河的黨衛軍“帝國”師和“大德意志”團。
黎明時分,蘇軍發起進攻。進攻第一天,第24集團軍僅僅前進500米;而其右翼的第20集團軍在三天戰鬥中前進3-5千米。到14日,經過激烈戰鬥並付出重大代價,集團軍前進了1-4千米。集團軍當面的德軍第15步兵師在此期間損失2351人。蘇軍統計,8月14日步兵第100師配備1輛KB和6輛T-34坦克,步兵第107師配有4輛KB、2輛T-34和15輛T-26坦克。
經過短暫調整,8月18日-8月21日蘇軍第24集團軍再次發起進攻,不過依然效果不明顯。當然按照朱可夫8月21日給斯大林的報告,他宣稱在10天進攻作戰中給德軍4-5個步兵師以重創,稱需要補充彈藥和人員,新的進攻將在8月25日發起。根據解密資料,預備方面軍在7月30日到9月10日圍繞葉利尼亞橋頭堡周圍的作戰一共損失103147人-純減員45774人,傷病57373人,其中8月8日到8月24日的一系列進攻損失4萬餘人。第24集團軍在7月20日到8月29日共損失77728人,其中步兵第19師損失11359人。而蘇軍進攻當面的德軍步兵師在8月份作戰中損失20-30%人員,估計總損失1萬人左右。
8月22日到29日,第24集團軍變更了兵力部署,進行了新的戰役準備,又增加了3個師,使得參加戰役的部隊達到10個師。
德軍參戰為第4集團軍第20軍,下轄4個步兵師(第7、78、268和第292步兵師),共有7萬人,裝備75毫米以上火炮500門和40輛坦克。對於之前蘇軍連續不斷的進攻,德軍自身也付出不小代價,而且由於補給困難,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博克8月28日向總參謀長哈爾德表示,如果蘇軍繼續進攻,他也只能放棄這個突出部了。
蘇軍第24集團軍參謀長孔德拉季夫
1941年9月1日,預備隊方面軍各部實力如下
第24集團軍(司令拉庫京少將):6月組建,7月15日編入後備方面軍,7月30日編入預備隊方面軍。下轄步兵第19、100、106、107、120、303和第309師,莫斯科民兵步兵第6師,摩托化步兵第103師,坦克第102和第105師以及10個統帥部預備炮兵團。配屬混編航空兵第38師、殲擊航空兵第10和第163團、轟炸航空兵第50團,強擊航空兵第77團。共有6萬人,裝備76毫米以上火炮800門和35輛坦克。
第31集團軍:7月組建,7月15日編入後備方面軍,7月30日編入預備隊方面軍;轄步兵第119、247和第249師
第32集團軍:7月組建,7月14日編入後備方面軍,7月18日編入莫扎伊斯克防線方面軍,7月30日編入預備隊方面軍;轄莫斯科民兵步兵第2、7、8和第13師
第33集團軍:1941年7月組建,7月18日編入莫扎伊斯克防線方面軍,7月30日編入預備隊方面軍;轄莫斯科民兵步兵第1、5、9、17、18和第21師
第43集團軍:1941年7月在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預備隊步兵第33軍基礎上建立,7月30日編入預備隊方面軍;轄步兵第53、149、211和第222師,坦克第104和第109師。配屬混編航空兵第12師、殲擊航空兵第161和第165團、轟炸航空兵第57團。
第49集團軍:1941年8月組建,8月7日編入預備隊方面軍;轄步兵第194、220和第248師,莫斯科民兵步兵第4師
方面軍預備隊:步兵第133師、築壘地域第68號和坦克第143旅
第24集團軍司令拉庫京少將
8月底,雙方在葉利尼亞地區實力對比如下
葉利尼亞西北:德軍4個步兵師(另9月4日調來1個裝甲師,預備隊2個步兵師);蘇軍第20集團軍的4個步兵師與第24集團軍的1個步兵師和1個坦克師
葉利尼亞突出部:德軍3個步兵師(另9月1日調來1個步兵師);蘇軍第24集團軍6個步兵師和1個摩托化步兵師
葉利尼亞南部:德軍3個步兵師;蘇軍第43集團軍4個步兵師(另9月2日調來1個坦克師)
8月25日,預備隊方面軍收到最高統帥部第001253號訓令,命令“預備隊方面軍在以主力(第31-33和第49集團軍)繼續扼守奧斯塔什科夫-謝利扎羅沃-奧列尼諾-第聶伯河(維亞濟馬以西)-斯帕斯傑緬斯克-基洛夫一線的同時,應於8月30日以其左翼的第24和第43集團軍轉入進攻,任務是粉碎敵葉利尼亞集團,奪取葉利尼亞,然後在波奇諾克和羅斯拉夫利方向上實施突擊,於1941年9月8日前進到多爾吉尼維-希斯拉維奇-彼得羅維奇一線。為此第24集團軍(8個步兵師,坦克師和摩托化師各1個)應粉碎敵葉利尼亞集團,在9月1日抵達涅羅達、彼得羅沃、斯特羅伊納一線,之後就發展進攻,在9月8日前進至多爾吉尼維、希斯拉維奇一線。第43集團軍留下步兵第53和第222師防守,主力(2個步兵師和2個坦克師)於8月30日在羅斯拉夫利方向展開攻勢,攻佔該地,之後在9月8日前出到希斯拉維奇-彼得羅維奇一線。。。”
1941年8月蘇軍在葉利尼亞的迫擊炮部隊
蘇軍第24集團軍制定的進攻計劃如下
北部突擊集團:步兵第100師(師長魯西揚諾夫少將)和步兵第107師(師長米羅諾夫上校)、坦克第102師(坦克20輛,師長伊爾拉利諾夫上校),裝備400門76毫米以上火炮和14門火箭炮,其中半數為加強炮兵;預備隊是坦克第105師(師長別羅加拉佐夫上校)。步兵第107師得到了近3個炮兵團和2個火箭炮營的炮火加強。步兵第100師和坦克第102師突破寬度4-8千米,突破縱深1.5-3千米。整個突擊集團平均每千米正面火炮為60門。當面德軍是第15和第263步兵師以及第78步兵師左翼部隊,蘇軍突破口選在第263步兵師和第78步兵師的結合部。
南部突擊集團:步兵第303師(師長魯德涅夫上校)以及摩托化步兵第106師(師長莫納霍夫К.С.Монахов上校,8月28日就任),裝備76毫米以上火炮240門和6門火箭炮。主攻為步兵第303師,得到了近2個炮兵團和1個火箭炮營加強,突破寬度8千米,突破縱深3千米。當面德軍第7和第268步兵師以及第292步兵師右翼部隊,蘇軍突破口在第268步兵師和第292步兵師結合部附近。
中央:步兵第19師(師長少將科特利尼科夫)和步兵第309師(師長伊利揚採夫上校),加強有3個炮兵團共100門76毫米以上火炮,突破寬度4-6千米,突破縱深2千米
摩托化步兵第103師(坦克15輛,師長比利切夫少將)和步兵第120師(師長彼得羅夫少將)從側翼發動進攻,做為牽制敵軍作用,突破寬度分別為10和15千米。
此外,預備隊方面軍一線部隊還有第43集團軍(集團軍司令謝列茲尼奧夫少將),位於第24集團軍南面的羅斯拉夫爾,下轄步兵第53、149、211和第222師,坦克第104和第109師,6個統帥部預備炮兵團。與其對峙的是德軍第4集團軍第7軍(3個步兵師)
葉利尼亞戰役1941年8月29日態勢
8月30日7時30分和8時,集團軍南與北突擊集團轉入進攻,突破了敵軍的防禦。第一天北部突擊集團僅僅前進了500米。8月31日,突擊集團經過激戰,前進了6-8千米。
蘇軍的作戰得到了最高統帥部預備隊4個航空兵團的支援。不過第一天由於大霧等原因,空軍只是少量出動。9時30分,5架佩-2轟炸機在6架米格-3殲擊機護航下轟炸了德軍謝列察(Селеща)機場。10時30分,9架伊爾-2強擊機和12架雅克-1殲擊機空襲了奧爾蘇夫耶沃(Олсуфьево)機場。
8月31日開始,德軍對集團軍主攻部隊發起了反衝擊。朱可夫在其回憶錄中寫道“步兵第107師步兵第586團以迅速的突擊佔領了沃洛斯科沃村,但不料陷入包圍。。。激烈的戰鬥持續了3天3夜。在其他部隊和炮兵與航空兵支援下,該團不僅突破了包圍,而且擊潰了當面敵軍,奪佔了火車站這個重要支撐點。。。”。9月3日,蘇軍步兵第107師組織了突擊叢集,由20輛坦克和1個步兵連等組成。激戰一天,步兵第107師步兵第586團損失25%人員,被擊毀7輛坦克,其餘13輛坦克需要維修。同樣,南部突擊集團由15輛坦克為主組成的突擊群激戰一天抵達列奧諾維(Леонове)南部,損失了6輛坦克,抵達葉利尼亞以南8-10千米地域。
9月3日夜晚,為了增強北部突擊集團的實力,根據朱可夫的命令,步兵第127師(師長阿基緬科上校)步兵第395團轉隸坦克第102師,該團團長就是日後的蘇聯裝甲兵主帥巴巴賈尼揚。
南北兩個突擊集團在擊退敵軍強大反衝擊後,在9月4日深遠包圍了防守突出部的德軍。德軍在被合圍的威脅下開始撤出葉利尼亞地域。9月5日,步兵第100師突破德軍第78步兵師防線,衝向對方縱深,一舉切斷德軍連線葉利尼亞和斯摩稜斯克的鐵路線,在當晚佔領了葉利尼亞西北7千米的查恩特索沃車站。而在中央進攻的步兵第19師也突破德軍第292步兵師防線,當晚進入葉利尼亞東北郊區;摩托化步兵第103師突破德軍烏沙科沃抵抗樞紐部,在當晚19時進入城市北部郊區;步兵第120師經過戰鬥擊退德軍後衛部隊的阻擊後在當晚18時進入葉利尼亞東部和東南郊區。此後,蘇軍在9月6日凌晨解放該市。之後,集團軍追擊敵軍,向西前進25千米,於9月8日進抵德軍沿烏斯特羅姆河和斯特里亞納河預先構築的防禦地區,在此遇到了有組織的抵抗。蘇軍由於坦克和飛機不足,因而未能全殲德軍葉利尼亞集團。
葉利尼亞戰役1941年9月6日態勢
該戰役,蘇軍稱重創德軍2個坦克師、1個摩托化師和7個步兵師,認為德軍損失4.5萬人(筆者注:按照德軍戰報,實際損失1萬人左右),自身純減員10701人,傷病21152人,合計31853人。此後,蘇聯情報局專門發表了公告,宣佈蘇軍在葉利尼亞經過26天作戰,解放葉利尼亞。作戰中重創德軍黨衛軍摩托化師、第15步兵師、第17摩托化師、第10裝甲師、第137奧地利師以及第178、292和268步兵師。
戰役期間,西方面軍第16和第20集團軍在斯摩稜斯克方向,預備隊方面軍第43集團軍在羅斯拉夫利方向的進攻行動,對戰役勝利起到了配合作用。根據戰後蘇軍資料,預備隊方面軍在7月30日-9月10日的葉利尼亞地區作戰中一共損失103147人-純減員45774人、傷病57373人。
1941年9月8日蘇軍進入葉利尼亞
時任總參謀長的沙波什尼科夫對這次攻勢的評價是“第24和第43集團軍最近的攻勢完全沒有收到積極的效果,只造成了人員和裝備的過多損失。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在於:各集團軍在進攻上沒有形成必要的叢集;企圖沿全線發動進攻;為步兵和坦克進攻提供的空中和地面炮火準備明顯不足,也不夠有力,而且組織非常混亂。從今以後,對於沒有得到必需的預備隊支援的步兵和坦克進攻,有必要停止而且不容許進行缺乏組織的、準備得不充分的地面和空中的炮火支援”。
朱可夫對此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在9月8日發給斯大林的報告中寫道“德軍8月30日到9月6日在葉利尼亞突出部參戰的有奧地利第137步兵師、第78(筆者注:實際為第178步兵師,蘇軍情報有誤)、292和268步兵師、第7步兵師1個團和第293步兵師1個團,火炮200-240門。在8月20日到8月30日期間,德軍先後調集了黨衛軍摩托化師、第15步兵師、第17摩托化師、第10裝甲師和第5、31與41工兵營。
根據俘虜的反映,德軍黨衛軍摩托化師、第15步兵師和第17摩托化師(筆者注:第17摩托化師並非因傷亡慘重調離,而是調去參加古德里安南下進攻基輔的戰役)因為在葉利尼亞作戰中傷亡慘重而調去後方休整。
由於粉碎敵軍葉利尼亞集團的戰役獲勝,軍隊計程車氣提高了,勝利的信心增強了。各部隊更有信心地抗擊敵人的衝擊,以火力殺傷敵人,並協同一致地轉入反攻。
作戰中表現很好的部隊有步兵第19師和第107師,表現較好的部隊是步兵第100師和第120師。步兵第303師和第309師表現不佳,缺乏主動性。。。”
蘇軍戰時報紙對葉利尼亞戰役的總結
顯然,最高統帥比較傾向於這種看法。根據國防人民委員會1941年9月18日的第308號命令,參戰的第24集團軍步兵第100師和布良斯克方面軍步兵第127師最先榮獲近衛軍稱號,番號分別改為近衛步兵第1和第2師;第20集團軍的步兵第153和第161師也在同一天番號改為近衛步兵第3和第4師。同時在命令中,蘇軍總結經驗如下:
“第一,他們在進攻中不是盲目地莽撞地向前推進,而是在每次推進前都周密地偵察,認真地準備,摸清敵人的薄弱點,加強兩翼的警戒。
第二,他們在突破敵人正面後不是隻照直前進,而是向敵人的淺近後方和突破口的左右兩翼實施突擊,努力擴大突破口。
第三,他們在奪取敵人佔領的地區後,立即鞏固既得陣地,在新的地點構築工事,同時加強夜間警戒,並向前方派出有力的偵察,再次摸清退卻之敵的情況。
第四,他們在佔領防禦陣地後不是消極防禦,而是積極防禦。。。他們不是坐等敵人來突擊和進逼,而是主動轉入反衝擊,以摸清敵人的薄弱點,改善自己的陣地,同時也使各團在反衝擊過程中得到鍛鍊,做好進攻的準備。
第五,當敵人的進攻壓力很大時,他們就有組織地以突擊來回敬敵人的突擊。。。”
之後的9月26日步兵第107和第120師則分別改稱近衛步兵第5和第6師。儘管步兵第19師在葉利尼亞戰役中表現較好,不過斯大林還是對其之前丟失葉利尼亞耿耿於懷,因而沒有獲得“近衛”稱號。
電影《莫斯科保衛戰》中朱可夫進入葉利尼亞鏡頭
-
7 # Dark清帝國傅儀
蘇軍第一次大勝是在1944年4月8日的克里米亞戰役(解放塞瓦斯托波爾和敖德薩,屬於斯大林的第三次突擊),德國,羅馬尼亞聯軍,一共20萬人,損失十萬餘人,蘇軍最終解放黑海最大港口塞瓦斯托波爾,和敖德薩,自己僅僅損失7萬人,戰術與戰略雙贏
回覆列表
蘇軍真正意義上的一場戰役勝利應該是發生在1941年8月到9月份針對德軍在斯摩稜斯克以東的葉利尼亞突出部的進攻戰役,在蘇軍持續的進攻下,最終迫使德軍放棄了這個突出部,儘管德軍多少有點主動放棄的意思,但是蘇軍確確實實是擊退了德軍,完成了最高統帥部賦予的作戰任務。戰役結束後,為了表彰贏得這場勝利的部隊,蘇軍最高統帥部授予了四個表現優異的步兵師“近衛步兵師”的榮譽稱號,從此蘇聯近衛軍就此誕生並不斷髮展壯大。額外提下,指揮這場戰役的是朱可夫,正是此戰讓斯大林開始注意到朱可夫非凡的軍事能力。
當時這個在斯摩稜斯克東南方向上的葉利尼亞是在古德里安的裝甲叢集佔領斯摩稜斯克後順勢奪取的,原本是想利用這個突出部作為發起向莫斯進攻的理想出發陣地,但是隨著德軍最高統帥部決定將進攻轉向南方的基輔時,這個葉利尼亞的作用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它反而使德軍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兵力來守衛它,延長了德軍防線的長度。古德里安曾建議放棄這個突出部,以免部隊在蘇軍不斷的反攻下損失慘重。但是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博克元帥不願意放棄這個對於進攻莫斯科有重大意義的“前進基地”。
起初守衛這個突出部的是古德里安的第2裝甲叢集的第46摩托化軍,擁有2個裝甲師、1個摩托化師和1個步兵師以及“大日耳曼”摩托化團。蘇軍實施進攻的是隸屬於預備隊方面軍的第24集團軍,該集團軍轄有7個師,總計7萬人。由於缺乏炮兵和其他技術裝備,和其他地區的反擊一樣,蘇軍蒙受了嚴重的損失,僅在8月底蘇軍這個集團軍就有480-600人是因為驚慌失措和逃跑被槍決,這足以證明這場戰役的殘酷程度。此後由於古德里安的裝甲叢集要趕往南方作戰,再加上中央決心儲存裝甲部隊的實力以備用於對莫斯科的最後進攻中,所以葉利尼亞突出部的德軍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都被第4集團軍的步兵師所替換下來,如果算上預備隊,德軍在葉利尼亞突出部擁有7個步兵師,總兵力7-8萬人。
與德軍撤下裝甲部隊不同的是,蘇軍增加了用於進攻的兵力,第24集團軍的總兵力增加到了10個師,10萬人,還有坦克和火箭炮的支援,發起了更為猛烈的進攻,而德軍步兵師在失去了坦克的支援後,防禦能力也大大下降,儘管他們仍能守住這個突出部,卻不得不承受嚴重的傷亡,博剋意識到葉利尼亞突出部的重要程度顯然不值得犧牲如此多的德軍步兵,最終決定撤離這個突出部,以拉直防線。就在德軍決定放棄這個突出部時,蘇軍也達成了對德軍左翼的突破,對德軍形成了合圍的威脅,這加速了德軍的撤退速度,蘇軍佔領了這個突出部,但是沒能合圍住撤退的德軍,葉利尼亞突出部戰役就此結束。
葉利尼亞這場戰役的規模並不大,雙方投入的總兵力不過20萬人,從戰略上來說,葉利尼亞的得失對於整個戰局來說也無關痛癢。在歷時9天的戰役中,蘇軍傷亡了3.2萬人,德軍的傷亡在1萬人左右,但是,畢竟葉利尼亞最終是落到了蘇軍的手中,勝利者屬於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