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葉菩提一葉因果

    佛法有一句話:因文解義,三世佛冤.“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被錯解太久了,蒙冤太久了. 其實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女子即使有才,也不主動過多顯露(俗稱含蓄)才是德.並非指不主張女子有才華有才能.有才華有才能是好事,但不顯擺,才是女子之德,女子的本分. 五倫中講,男女有別,男女各應歸於本位,才能和諧.男屬天,女屬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前者指男人,後者指女人,男女如此都歸於其位,天清地寧.女子有才華過於顯擺,如同不在其坤位,而妄住乾位,遮天蔽日,天則不清,最後地亦不寧,乾坤顛倒,幸福人生就無從談起了.現代人都容易犯這些毛病,所以幸福家庭很是稀有,是應好好反思了. 女子有才華,也韜光斂跡,如劉芳Quattroporte說的四字:敬、禮、柔、順,歸於本位,德在其中矣.劉芳Quattroporte就是做女人的好樣板:有才不顯,甘於坤位.女子應該有才華,更應有智慧.有才不顯就是最大的智慧. 佛教 傳統文化!!

    但是在當代,女子有才能,但對才能不宣揚、極謙虛。(以上是今人所解,實際古意應大概為:女子有才能,但不在丈夫面前顯露,而是表現得謙卑,柔順,這才是女子的德行所在。但對於現代的男子,也應該同樣做到不宣揚、集謙虛,“女子無才便是德”。丈夫不能因為妻子對你的尊重,而極盡霸權,失於尊重,應體現男子情懷,互相扶持關懷。)

  • 2 # 頭哥胡說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我們大多數人基本都能說出其意思:女子沒有才華便是德行。對於這句有時拿來調侃自己或他人的話,如果不是特意去查詢資料,還真不知道其真正含義。

    現在查到的出處是清朝張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此語殊為未確。”譯文:清朝張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說男人有德行便是才華,女子沒有才華便是德行,這種說法很是不符合事實。

    對於“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 ”這句話現在基本認為其真正意思是:女子有才能,但不在丈夫面前顯露,而是表現得謙卑,柔順,這才是女子的德行所在。丈夫不能因為妻子對你的尊重,而極盡霸權,失於尊重,應體現男子情懷,互相扶持關懷。

    而對於解釋為女子沒有才華便是德行,這一說法,自古以來一直到現在都有。這個主要還是以前封建社會對女子的歧視,以及近現代這樣或那樣的傳播時只是理解字面上淺顯的意思,而造成現在好多人不能夠真正理解其意思的原因。

    這句話用在當代的話,個人認為其一:我們需要真正的理解和傳播其真正的含義,特別是青少年正在知識積累的過程中,更不能讓他們寫到有歧義的文化(實在是中國文化太博大精深了),這樣是不利於其身心健康的發展的;其二:就這句話所對應的女性同胞來說,我們自己也要真正的認識這句話,更要認識自己,不能因為一句話而影響自己,同樣作為新時代的女性,更要全面的發展自己,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提高自身才能。同時,對於一個有著幾千年不斷傳承的中華文化來說,我們也深受傳統文化的薰陶和影響(也拋棄了絕大多數的糟粕),現在社會不需要“女子有才能,但不在丈夫面前顯露,而是表現得謙卑,柔順”,但有時比如在公共場合也是需要注意一下自身的行為比如衣著、禮貌之類的(當然男性朋友也是需要的),這個不是約束,而是自身素質的提升,同樣對於個人才能肯定是越高越好了,但我們要做到不驕不躁,平易近人,這樣才是東方女性真正的“美”。

  • 3 # 平民鉅子

    “女子無才便是德”讓人感覺是古人大男子主義對女性權益的壓制,貶損和歧視。其實,此句前還有一句“男子有德才是才”。

    “男子有德才是才”很明瞭,是希望男人以德為主,不克守道德的人,無論多麼有才,只會禍害社會,成為社會敗類,給家庭帶來災難。

    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中,常常可聽到先輩前輩“先學會做人,後學做事”的叮囑家教,並非不注重人才的培養,培養人的前提是要先懂得人生價值道德觀的重要性,不能讓世人辱罵祖宗。

    首先,要弄懂“才”字的理解,無論是從古人的思維,還是現代人的視覺,都會把人的容貌和氣質作為審視的第一才智。“女子無才便是德”仍是規勸人們,不要太過注重外表的容貌和氣質,要以道德為主,給社會,給家庭帶來福祉。並非是對有才女性權益的壓制,貶損和歧視。

    仔細品味“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與中華民族民俗文化結合起來,就會感受到古人的良苦用心。若是片面的理解,或以西方文化的視覺理解,就歪曲了古人的良苦用心。

  • 4 # 月由風清

    女子無才便是德,出自清·張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此語殊為未確。”

    傳統上的理解是女子不需要有過多的才能,只需順從丈夫即可,按照這種說法,作為一名現代人,這毫無疑問是不能接受的。

    德與才

    在現代有一句話:有才無德是危險品,有德無才是半成品,有德有才是優質品,無才無德是廢品。才可以理解為才智、能力和氣度;而德則可理解為品德,若這樣理解,“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毫無疑問都是錯誤的,德才兼備才是目前我們所追求的。

    才與德

    若我們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是在現代有其正確的意義,那就要把“無才”換一種方式理解了,即不爭,不刻意炫耀顯露自己的才幹。大智若愚,才德內斂,蓋真女子也!

    “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如是說。

  • 5 # 一般般的小爺

    上聯為“男子有德便是才”,下聯為“女子無才便是德”。

    女子無才便是德是一句封建主義的老話。這句老話所體現的,不僅僅是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歧視,還包含了父權制文化對男女兩性的雙重價值標準和雙重道德標準。

    更緊要的是,這還是一種封建統治的手段:將女性的“德”與“無才”緊密聯絡起來,以“德”為由,剝奪女性受教育的權利,將她們置於愚昧無知的境地,從而造成了中國女性上千年間“女憧憧,婦空空”的狀態。無論是未婚女子還是出嫁婦人,大都不知不識,頭腦空空,懵懵懂懂——以此來確保男權中心主義的統治地位及對女性的壓迫與控制。

    “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最早出處已無從考證,但與它涵義相近似的說法有:“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懿厥哲婦,為梟為鴟”(梟、鴟都是極兇猛的飛禽,喻狠毒)、“亂匪降自天,生自婦人”,皆出於西周的《詩經·瞻卯》。可見,那時候人們認為男人擁有聰明才智可以成就事業,女人擁有聰明才智則非但不是好事,還是攪亂天下、釀成災難、禍國殃民的根源。

  • 6 # 李華春65436873

    “女子無才便是德”之論斷批判

    201904110139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個論斷起源於《易經》,會意於《詩經》,顯像於《論語》,成文於《隋唐演義》,廣博於《安得長者言》。

    初識“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個論斷,就會認為是中國古代文化對女性的歧視,極易反感。因為當下的芸芸眾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與理解基本處於空乏的狀態,加上概念內涵的異變,僅從字面上認知,心中產生一些反感的情緒當屬正常。本文對“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個論斷予以批判,並非是排斥批評之意,而是要還原這個論斷的真相,為中國古典文化正名,以免華人誤解。

    一、“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出處

    《隋唐演義》是明末清初文學家褚人獲創作的一部具有英雄傳奇和歷史演義雙重性質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共二十卷,一百回。關於《隋唐演義》的成書時間,魯迅認為它成於康熙十四年(1675年),現存最早刻印刊行版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四雪草堂刊本。《隋唐演義》第七十六回:“人亦有言,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蓋以男子之有德者,或兼有才,而女子之有才者,未必有德也。”

    《安得長者言》是晚明一篇獨特的家訓作品,它不僅從修身、為人處世等方面對子女後代進行了道德和訓誡,而且對晚明的山人之風、講學之風作了批評和諷喻,提出經世致用的實學之風。作者陳繼儒,字仲醇,號眉公,又號麋公,松江華亭人。《安得長者言》有言:“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

    在明清時代,從小說到家訓,都相繼認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論斷。當下,到網路上查詢,有對這個論斷予以嚴厲批駁的,也有予以辯解的。也可以發現,從古至今在名人大家的思想裡也存在著肯定這個論斷的影子。

    這裡我們可以肯定的是:

    1、“女子無才便是德”並非一個孤獨的人文論斷,其前面還有“男子有德便是才”,不可以單獨使用而斷章取義。

    2、“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屬於經驗判斷,而不是先驗判斷。所謂經驗判斷,就是人們在社會實踐體驗中總結出來的規則,以指導現實生活;所謂先驗判斷,是指直截了當無須懷疑的天理,必須服從的原則。

    3、“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既然已經被中國古人認定為生活規則,必然有其道理。正如德國哲學家之言:存在即合理。

    二、“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淵源

    《易經》也稱《周易》,為五經之首,相傳是周文王所作,是中華文化智慧的源泉,儒、道兩家文化也是由此衍生而來。《易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意謂: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奮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道德經》第一章中“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意思是:“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第五十一章中“道生之,德畜之。”意思是:道生化萬物,而德畜養萬物。“道”是世界的源頭與總則,“德”是“道”的特性的具體表現,在人類社會中也就是人之為人的倫理規範。

    《周易》【家人】掛“利女貞”中有“六二,無攸遂,在中饋,貞吉。”“遂”為專斷,“中”為家中,“饋”為食。此句猶說:婦人遇事不專斷,職責在於料理家中飲食一類的事務。六二爻取義為婦人,以其陰柔之質處陰位,故說無所專斷;以其居內卦之中,故說主中饋。

    《詩經·大雅·既醉》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首詩通篇都是祝福詞,並且善於運用頂針修辭格而大大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有一句“其僕維何?釐爾女士。釐爾女士,從以孫子。”意思是:上天授予的大命如何附隨?上天賜予您有德行的嬪妃。上天賜予您有德行的嬪妃,自有孝子賢孫世代永不虧!這裡出現了“女士”稱呼。唐朝時人們眼中的女士是有士人行徑的女子。後來“女士”就漸漸變成對有知識有涵養女子的尊稱,“女士”的稱呼也延續至今。

    《詩經·大雅·瞻卬》譏諷周幽王寵幸絕代佳人褒姒,朝政荒廢而亡國的真實故事。“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意思是“智慧的丈夫為城,智慧的婦人壞城”。哲夫、哲婦,即明達、才智者。傾城,是指城邦覆滅。

    《論語·述而》中“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一般指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孔子認為,君子心胸開闊,神定氣安。小人則是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論語·陽貨》中“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孔子的意思是:和那些內心陰險狡詐、卑鄙無恥的人是最難相處的,和他親近相處時他不懂得謙遜有禮對別人,別人疏遠他了,他又有怨恨。

    《安得長者言》中“憐才二字,我不喜聞。才者當憐人,寧為人所憐?邵子曰:能經綸天下之謂才。”《易·屯》:“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孔穎達 疏:“經謂經緯,綸謂綱綸,言君子法此屯象有為之時,以經綸天下,約束於物。”

    從以上這些經典的語句中,我們不僅可以發現“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這一論斷的文化淵源,還可以發現“君子”與“小人”、“女士”與“女子”、“德”與“才”、“有”與“無”這些概念的意義與邏輯。也就是說“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個論斷在《安得長者言》中成為家訓而被廣泛傳播,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逐步形成的。

    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解析

    “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被人們誤解、誤用,確實遺憾。尤其是對“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的誤解更深,現今的臺灣哲學大家傅佩榮先生在《解讀論語》中評說:“古代女子沒有公平的受教育機會,在經濟上亦不能獨立,所以心胸與視野受到限制。孔子說的是古代實情,今日看來已經不再通用了。”當代中國的文學大家魯迅先生在《關於婦女解放》中怒罵:“女子與小人歸在一類裡,但不知道是否也包括了他的母親。後來的道學先生們,對於母親,表面上總算是敬重的了,然而雖然如此,中國的為母的女性,還受著自己兒子以外的一切男性的輕蔑。”

    其實,只要我們靜下心來用思辨的方法去理解這個論斷之後也就會豁然開朗,不管你是男是女,你的生命境界也會隨之提升。

    1、“男子”與“女子”是什麼?

    毫無疑問,“男子”與“女子”肯定都指示的是人。正因為我們對“人”的理解發生了偏頗,導致無法給“男子”與“女子”正確地定義與定位。

    人,是高貴的靈性生命,與自在的“神”、自然的“物”相比較,他是處於“神”與“物”兩極之間,是自由的,既立足於自然又侷限於自在。按照《聖經》的說法,人是上帝創造的並代為上帝管理空中飛鳥、水裡游魚和地上萬物。進一步說人擁有三項神聖的天職使命,即:管理、生育和創造。所以,人就擁有天賦的權利與自由的心智,這是其他生命無法比擬的。然而,人作為現實的生命,雖然自由但並不擁有無限智慧與絕對意志,必須尊重自然之道、遵從人文之理。就“生育”這項自然之道的使命看,男女異性因情緣而交媾而生子,還要負責育子成人,繁衍人類;就“創造”這項人文之理的使命看,男女都不僅要嚴格遵守天宇世界和社會人生的秩序規範,還要不斷研習與傳承人類文化的成果,推演社會文明;就“管理”這項自由之智的使命看,契合勞作是人之為人之一生的主題,只是男女在功能是有分化的,男子重在揹負“治國”之苦,女子重在胸懷“齊家”之痛。

    人的這些責任擔當中遭遇痛與苦的煎熬折磨,都是理所當然的,反而也就使自己的生命更加神聖而高尚。而且不管是男是女,都要遭受生與死、興與衰、禍與福的人格洗禮。透過洗禮達至覺悟、覺知與覺醒,人生的境界得以昇華,也就成就了人之為人的價值尊嚴。因為空間的功能結構,人就有男、女性別之分;因為時間的成長節奏,就有孩、子、士之別。也就是在人修養能力、境界的過程中,男女都有各自的階段之分,男的有男孩、男子、男士,女的有女孩、女子、女士。中國傳統文化特別強調人生修養的重要性,目標是至善而高尚,以此目標奮進並有所成就的人是“君子”,無法昇華或者甘願墮落的就是“小人”。小孩,當然是正在修養的階段,談不上君子或小人;男人的君子被尊稱為男士、女人中的君子被尊稱為女士。所以男子、女子就是普通的大世俗眾生,可能昇華為君子、也可能墮落為小人。

    “男子”與“女子”,正因為有空間功能分工和時間成長分別,他們就是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關係,上蒼在造化他們的時候也就有不同的設計。從生命空間結構之身、心、靈的不同層面看,男子處於“靈”的神性這一極,理性重於感性,適宜“創造”;“女子”處於“身”的物性這一極,感性重於理性,適宜“生育”;從人獨有的自由之“心”的養成節奏看,即情感(道)、知識(智)、意志(理)的程度,“男子”在意志上更專注,適宜深度專研與大局把控;“女子”在情感上更敏感,適宜精度監控與細節調和。人類文明演繹的歷史事實也印證了上訴理論,著名的哲學家、科學家,聞名的宗教神父、政治領袖、經濟匠人,基本都是“男子”。就連“齊家”中的廚師、裁縫、教師等等職業的高超技能手,又有幾個是“女子”呢?

    但是,社會人生中那些細微末節的瑣事、不斷反覆的常事,怎能離得開“女子”們持之以恆的堅守?不是麼,從幼小的孩子到年邁的老人,其心目中總是在吟唱著“世上只有媽媽好”。沒有“女子”“齊家的價值光華,哪有“男子”“治國”的高尚榮耀?是價值和高尚的統一,成就了人類獨有的自由之尊嚴。

    2、“德”與“才”是什麼?

    顯然,“德”就是道德,“才”就是才智。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還有一個“業”沒有納入論斷。“德”是使命原則,“才”是心智慧力,“業”是具體工作,這樣才有人生邏輯的結構圓滿。

    中國傳統文化確實很有特色,從哲學上看它真還沒有將生命的本體、主體和客體明晰出來,所以在社會的結構上沒有出現神聖正義的宗教、公權民主的政治、器物平等的經濟,一直就是君權至上家國天下的“大一統”人文模式。這一點,在儒家思想的《大學》的三綱八目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大學問就是培養君王士大夫的,三鋼是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治國、平天下”。道家思想的《道德經》雖然將“道”與“德”從普遍意義上有所解讀,但他不是主流思想,而且也屬於帝王書的範疇。也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語境中的“德”侷限在維護皇權統治的責任與原則,“才”侷限在“治國”與“平天下”的政治才能,“業”就是這些責任才能的具體工作。正如《安得長者言》所言“能經綸天下之謂才”,特別強調了這裡所說的“才”並非我們通常說的器物意境的才藝技術,而是專指控制家國維護皇權的政治才幹。

    《周易•家人》對女性人生的使命責任作了明確定位。【家】卦“六二,無攸遂,在中饋,貞吉。”“遂”為專斷,“中”為家中,“饋”為食。此句猶說:婦人遇事不專斷,職責在於料理家中飲食一類的事務。六二爻取義為婦人,以其陰柔之質處陰位,故說無所專斷;以其居內卦之中,故說主中饋。

    因此,在中國傳統文化語境下,女子的“德”在於“齊家”而不在“治國平天下”,其如果有“治國平天下”的“才”就會與其“齊家的“德”錯位,一旦得以錯誤的展現就會造孽,天災人禍不斷。當然,在當今整個人類社會的普世文明狀態下,女士擁有政治才能也並無不當,因為“平等”、“自由”、“民主”、“法治”得到普遍認同,特別是正義的宗教作為人文的基本底色安正著個人自我意識的本心,誠實著人與人之間相互關切的情意。

    3、“有”與“無”是什麼?

    按照《道德經》的定位,就是“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按照黑格爾的邏輯解釋,“有”就是實際存在,“無”就是虛空無相,“是”就是邏輯推斷。

    在“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中,“有德”就是實際擁有治國平天下的使命與原則,“是才”就是能夠自覺修養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才能,“是德”就是歸屬到齊家相夫教子的使命與原則;“無才”就是不必修養治國平天下的心智才能或者自覺虛空自己已經所有的政治才能,不越界干政而亂世。

    4、“是”是什麼

    上文已經說過,“是”就是邏輯推斷。

    人生要有意義,靈魂在精神上就要有所歸屬,也就是要有自己神聖而現實的社會崗位,無所事事是不行的。沒有崗位責任,意味著人生沒有意義,就無法自在,生不如死。德不配位,也是不自在的,有過也有不及,是要作惡犯罪的。

    在邏輯上,“德”與“業”是同一性的關係,並在“才”中實現統一。也就是說:什麼樣的“德”就需要什麼樣的“才”,就該作什麼樣的“業”。“德”與“業”不同一,“才”就無所適從,德不配位“才”無用,“德”在“業”也實現不了,不僅浪費人才而且還要得罪天道,人世間就會罪惡滔天。

    “是”就是實事求是、認識自己、找準定位,做到德配位、才相應、業成就。

    5、綜合判斷

    在儒家文化中,“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個判斷是符合其思維習慣的。女子的“德”在於“齊家”即相夫教子,而不在“治國平天下”,如果女子擁有“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才能,就是“德不配位”。女子沒有“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才能,就不會衝動干政,自然就回歸到“齊家”的德上面。

    從哲學理論上看,“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個論斷是不具有普適性的。因為概念的侷限性太大,容易混淆視聽,不僅將人的思維誘導在無理性之念的混沌狀態,還會引起“歧視女權”的輿論紛爭。同時,這個論斷在邏輯推理上實屬不完美,從男子的“有德”推導到“是才”、從女子的“無才”推導的“有德”是沒有必然性的,忽略了社會文化對人性的教化功能,人性向善的本質自然就不會得以彰顯。

    從中國歷史的現實演進上看,“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是一個深刻的教訓。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女子干政的情況,結果都導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因為儒家對“女子”政治才能教化的忽視,出現女子干政現象至少也為社會的文明演繹埋下了禍根。中國3000年的改朝換代的歷史戰亂不止,而且宗教、政治、經濟等愈加頹廢直至亡國狀態除自身文化缺陷外,應當說也與“女子”(不是“女士”)不當干政有一定關係。不然,怎會有“宋朝之後無中國,崖山之後無華夏”的學究悲鳴?

    (1)妲己

    妲己,姓蘇,不姓妲。女,漢族,公元前1084年生,人稱“一代妖姬”。

    紂王寵妲己,一連兩個月沒有上朝理政。為了滿足妲己無休止的物質慾望,開始橫徵暴斂,導致民不聊生。

    妲己干政,殘害忠良,進言殺比干。商王朝內部矛盾激化,周武王出兵伐紂,親率兵車300輛、虎賁武士3000人、甲士45000人,以及與周同盟國的軍旅東征。

    在牧野戰場上,武王針對商紂軍中對商紂的怨恨和不滿情緒,鼓動他們倒戈起義,終於成功地將多達17萬之巨的紂軍策反,引導周軍攻打紂王。

    妲己客觀上幫助了周武王姬發打敗了紂王,實現了霸業。但是周武王並沒有感謝她。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將已經成為俘虜的妲己反綁,遊街示眾,砍了頭不算,還把她的屍體掛在小白旗上,給天下人看,說要讓天下的女子都引以為戒。周武王伐紂時說"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意思是說,母雞是不可以在早晨打鳴的。倘若母雞在早晨打鳴,這一家子就完了。引申指後宮是不得干政的,如果後宮干政,這個國家就完了。紂王的“惟婦言是用”被宣佈為罪狀。

    《穀梁傳 禧公九年》中齊桓公的盟文:"毋使婦人與國事"。

    (2)羋月

    贏蕩舉鼎而死,倒成全了羋八子,她由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正宗有記載的“太后”。其實也開創了歷史上“後宮干政”、“垂簾聽政”的先河。

    當然,那時的秦國還是要另選出新國君的,那就是羋月的兒子秦昭襄王,秦始皇的爺爺。如果說,自古以來後宮女人命運大都取決於“母以子貴”的話,那麼,羋月倒是一個相反的例外了,在她這裡,反而是“子以母貴”。宣太后一掌權,本家親戚們少不得沾點兒光。所以在她當政40多年中,形成了秦國上下只知“有太后、穰侯、高陵、華陽、涇陽,不聞其有王”的局面。

    好在羋八子非同一般女子,擅長國事、政績非凡,秦國之所以後來能統一六國,宣太后的功績是不可抹殺的。

    (3)褚太后

    都說“垂簾聽政”,但是秦漢時期,女主上朝是沒有簾子的,和皇帝一樣,直接面對群臣。

    到了東晉,崇德太后褚蒜子在位40年,先後4次臨朝,開始使用帷簾。

    “永和元年春正月甲戌朔,皇太后設白紗帷於太極殿,抱帝臨軒”。晉康帝死後,繼位的穆帝只有2歲,太后褚蒜子便在太極殿設白紗帷帳,與群臣隔開,抱著穆帝上朝聽政。

    公元376年,褚太后主動下詔,歸政孝武帝。她仁行天下,將國家治理得頭頭是道,功勳不可磨滅。

    (4)呂后

    劉邦死後,呂雉違背劉邦“非劉姓而王,天下共擊之”的盟約,開始剪除劉姓王,大封呂氏為王侯,毒害戚夫人和趙王如意。她雖然重用呂氏外戚,但是朝廷重臣還是遵守劉邦臨終前所作的人事安排,繼續重用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開國功臣。

    呂后掌握漢朝政權長達16年,但是她推崇無為而治,輕徭薄賦,修生養息,不論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領域,都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這個角度說,呂雉不失為一位出色的女政治家。

    呂雉算是正式開啟了外戚干政的帷幕。

    她的一生其實充滿艱辛苦楚,然而後人對她多以詬病為主,一是因為諸呂亂權差點斷送了劉漢江山;二是因為她性格殘暴,誅殺功臣和劉氏子孫毫不留情,更因為殘忍地對待戚夫人的“人彘”事件使其臭名遠揚。

    (5)武則天

    史書中第一次使用“垂簾”兩字及正式宣稱臨朝皇后權力與皇帝相等,是在武則天時期。

    《舊唐書》記載:時帝風疹不能聽朝,政事皆決於天后。自誅上官儀後,上每視朝,天后垂簾於御座後,政事大小皆預聞之,內外稱為“二聖”。帝欲下詔令天后攝國政。

    武則天真正把“垂簾”發揚光大,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武則天已然不算是“干政”,因為她乾脆自己當了皇帝。不用多說了,功過自留無字碑。

    (6)宋朝太后

    宋代不斷出現幼主,所以母后垂簾聽政的情況相當普遍。

    但是宋代有一套約束后妃的機制,嚴密防範后妃專權,否則就是違反綱常倫理,勢必遭致大臣反對。

    明道二年,劉太后謁拜太廟時,想穿上皇帝服裝,以顯示其至高無上的地位,她下詔服皇帝所用的袞冕。參知政事薛奎用不無嘲弄的口氣奏道:“若太后穿天子服飾,不知是像男子一樣跪拜,還是使用女子的禮儀?”劉太后聽了,氣得半死,也不敢穿和皇帝完全一樣的袞服。

    兩宋先後有9位太后垂簾聽政,她們執政的時間和擁有的權力並不完全相同。有的太后垂簾時間極短,僅具象徵意義。孝宗駕崩,太皇太后吳氏以80高齡,“於梓宮前垂簾”,前後聽政只有4天。時間較長的是仁宗朝的劉太后和哲宗朝的太皇太后高氏。

    劉太后垂簾達11年之久,且實權在握,“政出宮闈,而號令嚴明,恩威加天下”。高太后聽政時,皇帝“恭默不言者九年”,高太后左右著當時的朝政。

    歷朝歷代,像宋朝這樣臨朝的女人們不少,但是都有大臣們看著,象徵性的,倒也沒出過什麼岔子。

    但是,繁榮的貞觀之治過後,悲催的崖山戰役使華夏文明逐漸頹廢,在不斷的滅國興國中掙扎,至今也沒有回覆元氣。

    (7)慈禧太后

    她代表著中國垂簾史頂峰——慈禧太后。

    光緒三十四年,慈禧太后病勢沉重,進入彌留狀態。臨終前,她鄭重地說:“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鑑!”

    一語成讖,隨著清王朝的覆滅,延續了兩千餘年的垂簾聽政制度也就壽終正寢了。

    從整體上說,慈禧太后是一位心胸博大的女人,智慧,豁達。但是即使是她這樣對這個龐大的王朝駕輕就熟、讓天下所有叱吒風雲的男人俯首帖耳的女皇,也免不了女人天生的缺陷,這種缺陷彷彿是與生俱來的:心眼窄,見識短,感情用事,不計後果。“太平天國”動亂、“甲午戰爭”失利、“鴉片戰爭”破國、“庚年戰爭”屈辱……

    (8)江青

    我們的現實中也遭遇了江青干政的惡果,此處不必詳說

  • 7 # 逛展覽

    毫無意義,bullshit.

    女性首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女人。

    如果每一個個體都無才便是德,人類社會就不要前進了。

  • 8 # 朱八戒CC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讓平常百姓的女人地位低下。這是婦女身上的一把枷鎖,制約了婦女的自由和發展的空間。既是男尊女卑,又是對女姓的岐視。

    女子無才便是德,其實還有另一層含義。“無”是指有些女子雖然有才華,但不顯露,不張揚,很低調,這是女人最大的德行。另外也有對女人誇獎的一面,古代大多數女子,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也沒有什麼能力,但是她們相夫教子,操持家務,格守三從四德和女子的婦道,這同樣是女人最大的德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指女性,比喻女人象大地一樣,無慾無求,撲實無華,默默無聞,這是對女人最大的褒獎。

    女子無才便是德,早已成為歷史。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女人在家庭的地位,已經超過男人,都是女主人掌握經濟大權。女人再不受家庭的限制,而是走向社會,在各行各業中大顯神手,有很多的女強人,所創造的業績遠遠超過男人。

    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觀念,已不符合當代人的價值觀。德才兼備優秀的女性,巳經是社會上的中堅力量。儒家思想中有些陳舊的觀念,也早巳淘汰。弘揚傳統文化,定當與時俱進,吸取精華,去其糟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說說郭嘉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