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老陳通史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句話近幾年在網上流傳甚廣,但是郭嘉真的很牛掰嗎?老陳認為未必如此,郭嘉肯定不簡單,但是未必有大智慧,因為其死的太早,而且在死前也未留下什麼驚為天人的大事!

    鬼才郭嘉的一生,比較能說的上的無非就是三件事,我們先來看第一件:當時劉備只有關張二位兄弟,就是此時郭嘉就看出劉備此人不簡單,建議曹操將其軟禁起來,但是曹操當時並沒有採納郭嘉的建議,導致劉備後來成立蜀國與魏國對抗!

    第二件事當初曹操攻殺呂布,但是久攻不下此時士兵心生疲憊,沒有再戰之心,此時郭嘉建議必殺呂布,,並且建議曹操用水攻城,最後成功攻下下邳城,殺了呂布,這是郭嘉做成的第二件大事!

    第三件事則是官渡之戰的時候,跟曹操說的十勝十敗之論,而且還說了孫策必亡的言論,此也是郭嘉最具戰略眼光的代表,而且在郭嘉死後,曹操說出如果郭嘉郭奉孝還在,我焉能有此一敗,這也是讓後世吹噓郭嘉的最重要原因,但是從其全域性出發,郭嘉並不算上有大智慧,因為按照當時的環境郭嘉就算不說出這些話,曹操依然會依照自己的想法而行,所以老陳認為郭嘉並不具備大智慧,但是也不能否認郭嘉的能力!

  • 2 # 最愛歷史

    01

    公元207年。這一年剛好郭嘉隨曹操征伐烏丸後病逝,這一年剛好劉備三顧茅廬見到了諸葛亮把他請出山。

    也不管兩件事發生在年頭年尾、誰先誰後,反正就有了如今大肆流傳的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知乎上時不時有人拿這句話出來問,這倆牛人是不是有某種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問得很多大拿都無言以對。

    只有那些非正經的史學愛好者才能回答好這個問題。

    比如,有人這樣答:突然發現劉禪出生在207年,郭嘉死在207年,也許我們可以說“郭嘉不死,劉禪不生”。

    有人這樣答:張繡作為曹操手下當時封戶最多的將領,可以說是當時數一數二的人物,只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而剛好張繡去世的那一年,臥龍諸葛亮剛好追隨劉備出山。一個南陽宛城區主公,一個南陽臥龍區諸葛廬的主人,他們之間會不會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和聯絡?

    還有人逆向思維這樣答:諸葛村夫要出山的訊息傳到了郭奉孝這裡,奉孝斂容道:為之奈何!憂慮而死。

    總之,這根本就是一個偶然事件,非要扯什麼意義是沒有意義的。

    02

    其實,郭嘉生命中遇到的偶然事件還真不少。除了“臥龍不出”這檔事兒,挺出名的一件是預言了孫策的死。

    曹操與袁紹相持官渡之時,傳來一個令人不安的訊息:江東豪傑孫策,準備發兵北渡偷襲曹操的根據地許都。與袁紹相持中已經處於劣勢的曹操,根本不可能再抽出兵力保衛許都。一旦許都失守,曹操陣營將立刻分崩離析。

    這是曹營中人心最為動亂的時期。在此緊急關頭,郭嘉掐指一算說:“孫策這個人輕率不善防備,也不設倆保鏢,雖然擁有百萬之眾,卻和一個人獨來獨往沒什麼兩樣。況且,他剛誅殺了江東那麼多英雄豪傑,跟多少人結下樑子,如果有刺客伏擊,那絕對是一個死。依我看來,孫策必定要死於刺客之手。”

    孫策到了江邊,尚未渡江,果然被仇敵的門客刺殺。

    於是,郭嘉成了史上最著名的烏鴉嘴,比貝利成名早了一千多年。

    03

    但是歷史小白不管,就認定郭嘉神機妙算,就咬定諸葛亮就是怕郭嘉躲山裡不敢出來,你有本事跟他們講道理?

    等你真跟他們講道理了,他們跟你講長相。

    除開歷史因素,郭嘉近年來的走紅離不開各類三國遊戲。當曹操的其他重要謀士都以中年大叔的形象出現的時候,英年早逝的郭嘉總是一副此間美少年的模樣,怎不叫外貌協會心疼!

    就連曹老闆也心疼啊。

    曹老闆南征北戰,自然是拍板的那個人,但是,舉凡重要決定,在拍板前總要問一句:“奉孝,你怎麼看?”郭嘉總會說:“我是這麼看這麼看。”他看的角度總是異於常人,就好比別人跑到橋上看風景,他就躲在樓上看人。

    曹老闆很欣賞,幾乎每次聽完都說:“就依你說的辦。”結果,事兒都成了。

    偶有不聽郭嘉的時候,事兒都搞砸了。建安三年(198年),劉備為呂布所破,依附於曹操。謀士程昱向曹老闆建議殺死劉備,以絕後患。曹老闆便問:“奉孝,你怎麼看?”郭嘉說,不能殺,殺了曹老闆您就要揹負殺害賢士的罵名,透支信用划不來。但是,古人有言:“一日縱敵,數世為患。”宜早為之所,比如把他軟禁起來。

    曹老闆說,我不聽,這次我偏不聽。

    後來,劉備主動請求去截擊袁術,曹老闆同意了。待郭嘉與程昱得知此事,一起勸曹老闆:“放走劉備,會生變數啊!”但此時劉備已溜之大吉,並奪取下邳,舉兵跟曹操對著幹了。

    曹老闆後悔得腸子都綠了,恨不聽郭嘉之言。

    04

    所以,在曹老闆心中,郭嘉這顆定心丸,不吃不行啊。他有一次說,郭嘉就是我肚子裡的蛔蟲(唯奉孝為能知孤意)。

    兩人的關係急劇升溫,到了“行同騎乘,坐共幄席”的地步,就差“寢則同床”了。

    郭嘉一病,曹老闆急得跟個小姑娘似的,親自端湯喂藥,一天問好幾次:“好點了沒?好點了沒?”

    郭嘉一死,更是成了曹老闆心中永遠的白玫瑰,而其他活著的謀士就像是衣服上的飯粘子。

    曹老闆每逢遭遇挫折,就會越發懷念與郭嘉在一起的日子,然後向眾人感慨一番:“奉孝要是還活著,我就不會走這一步臭棋。”(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聽得手下一堆謀士臉上紅一陣白一陣。

    他給郭嘉送葬的時候,甚至對著荀攸等人公開說,我本來是準備自己百年之後把後事託付給郭嘉的,沒想到他先我而去。說得好像曹丕、曹植不是他親生的。

    可見,郭嘉的早逝對曹老闆絕對是一大打擊,無論是情感上,還是功績上。

    ▲關於郭嘉的一個問答,讓最愛君笑了半天。

    05

    曹老闆對郭嘉的愛與欣賞都是真的。最愛君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愛與欣賞是天子般的愛與欣賞,雨露均霑,他對所有網羅到門下的賢人都曾表現出這種愛與欣賞。

    比如曹老闆對荀攸,那也是愛得不要不要的。打張繡、徵呂布、離間袁氏兄弟等計謀,基本都是荀攸出的,也都被曹老闆採納了,效果不是一般的好。所以曹老闆自己也說:“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徵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

    這評價跟郭嘉比怎樣?彼此彼此,承讓承讓吧。

    只是恰好郭嘉死得早,回憶讓曹老闆更加美化了兩人相處的時光。

    所以,說郭嘉牛,他確實牛,三國時期主公以下的一流人物,他算一個,但還不至於牛到獨步天下。至少曹操軍中就有好幾個郭嘉式的大拿。

    至於拿郭嘉跟諸葛亮對比,鼓吹“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除了有關公戰秦瓊的錯亂感,還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06

    怎麼說呢,郭嘉跟諸葛亮根本就是兩種人。他們沒法比。

    諸葛亮跟著劉備,早期的職能有兩個:一是當說客,說服東吳聯手劉備,兩個弱雞合力抗衡強悍的曹老闆,這個角色相當於外交部長;二是劉備出去幹架的時候,他負責穩定後方,確保足食足兵,這個角色相當於後勤部長。在曹操的陣營裡,荀彧才是幹這個活兒的人,他跟諸葛亮一樣,是不跟主公出門的。

    諸葛亮的後期就更不要說了,基本上就是蜀漢的當家人,大權獨攬11年。

    郭嘉顯然不是這種角色。前面說了,郭嘉是幫助曹老闆最後拍板的那個人,主要負責曹老闆發問後的決斷。

    就跟諸葛亮很清楚自己是相才不是將才一樣,郭嘉也很清楚自己的強項在哪裡,所以他早年投靠袁紹發現其“好謀無決”,立馬就走人。跟著優柔的主公,郭嘉的長處是發揮不了了,但諸葛亮可以。

    直到遇到了曹老闆,郭嘉才算有了用武之地。

    07

    郭嘉在曹營中的位置恰得其所。有點類似於唐太宗的智囊“房謀杜斷”,曹老闆手下的荀攸、賈詡等人主要負責“謀”,郭嘉主要負責“斷”。

    他的厲害之處就是善於讀懂人心。

    郭嘉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學大師。打個不算恰當的比喻,其角色類似於《非誠勿擾》中的樂嘉,當女嘉賓糾結留不留燈、男嘉賓糾結牽不牽手的時候,他就啪啪啪性格分析一通,然後說“你們自己決定吧”。而曹操就是糾結的男嘉賓。

    他讀懂袁紹,知道袁紹優柔寡斷,所以鼓勵曹老闆直接東征先滅在徐州立足未穩的劉備,不用擔心袁紹乘機出兵攻打許都。

    他讀懂袁紹的兩個兒子,知道袁紹死後,他們必生內訌,所以進奇策,建議曹老闆退兵,等他們兄弟打得內傷了,再去摘果子。

    他讀懂了劉表,知道劉表是一個只尚空談、妒忌賢能的政客,所以慫恿曹老闆儘管放空城去遠征烏丸,不用擔心劉備乘機添亂,因為劉表自會阻止劉備幹牛逼的事業。

    他其實也讀懂了孫策,所以才能純屬偶合地預言了孫策的被刺。

    08

    曹老闆的敵人,內心怎麼想,一個個都被郭嘉讀懂了。這個技能倒很像《三國演義》中被神化了的諸葛亮,一出空城計無非就是讀懂了司馬懿的生性多疑。

    這種高超的讀心術其實很燒腦,風險也極大,一旦對方知道你在想什麼,疑中生疑,反其道而行,那絕對是毀滅性的打擊。

    本質上,郭大師就是一個瘋狂的賭徒。他賭自己對當時天下一流人物的瞭解勝過於這些人物對自己的瞭解。

    幸運的是,郭嘉一輩子還沒遇上“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你也知道我知道你在想什麼,我也知道你也知道我知道你在想什麼”的同級別對手,所以他的奇招、險招才能屢試不爽。

    於是,他就從一個賭徒晉升為一代賭王。

    當然,最重要的是,郭嘉讀懂了曹老闆,深知他也是一個勇於冒險的主兒,一個與他臭味相投的賭徒。

    要是他遇上袁紹、司馬懿或者諸葛亮(這三人都以小心謹慎著稱)這樣的老闆,那麼,他要麼閉嘴走人,要麼讀懂越多,死得越快。

  • 3 # 新知識的探索者
    先見之明,投奔曹操

    郭嘉原本是在為袁紹服務,當時袁紹是最大軍閥勢力,佔據冀、青、幽、並四州,天下九州已佔四州,擁有幾十萬軍隊,實力強悍。但是郭嘉認為袁紹“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於是投奔曹操了。在中國能夠跟對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很多人實現人生命運改變,就是跟對了人。比如阿里巴巴的“十八羅漢”等。而郭嘉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時代,秉持一顆冷靜客觀的心,不在乎眼前利益,籌劃未來,選擇曹操。

    初,北見袁紹,謂紹謀臣辛評、郭圖曰“夫智者審於量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於是遂去之。 ——《三國志·郭嘉傳》官渡前夕,十勝十敗論

    在我們沒有經歷過具體歷史事件時,往往對歷史事件有深刻的認識。官渡之戰前夕,曹操面對是遠勝於他的袁紹,情勢危機,連曹操自己都有退卻的念頭,對於樂天派的曹操,幾乎抱著必死的決心前進。而此時郭嘉認為曹操必勝,並寫下了十勝十敗論,來分析敵我雙方的情勢,並提出我方必勝的結果,大大鼓舞了士氣。十勝十敗論同時提供給曹操一個類似“隆中對"的戰略宏圖,使得曹操能夠一統北方,成為三國之中最強的國家。

    嘉又曰:”紹方北擊公孫瓚,可因其遠征,東取呂布.若紹為寇,布為之援,此深害也.” ——《傅子》生擒呂布

    公元198年9月,曹操征伐呂布,呂布敗退到下邳,避而不戰。曹操多次攻打,久攻不下,有退意。此時郭嘉和荀彧同時獻策說,呂布有勇無謀,陳宮計策太遲緩了,我們應該急功,突襲就能拿下。於是曹操,於是挖開沂水、泗水,水淹下邳,生擒呂布。

    《三國志·荀攸傳》:攸與郭嘉說曰“呂布勇而無謀,今三戰皆北,其銳氣衰矣。三軍以將為主,主衰則軍無奮意。夫陳宮有智而遲,今及布氣之未復,宮謀之未定,進急攻之,布可拔也”乃引沂、泗灌城,城潰,生禽布。

    可惜郭嘉一代鬼才,英年早逝,在曹操北征烏丸之時死去,曹操痛哭,本意託後事於郭嘉,沒想到先人一步走了。

  • 4 # 宋濤慧談

    你好,針對您提出的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

    郭嘉,東漢末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對於曹操來說,郭嘉在謀略上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三國有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十分有謀略,所以他活著的時候,諸葛亮不出山。世人如此高的評價是為什麼呢,我們就一起來整理一下三國裡郭嘉的事蹟吧:一:擇明主而事,料定袁紹不能成事。   

    郭嘉從小胸懷大志,在二十歲時就已經敏銳的感覺到天下即將大亂,於是隱居以待時日,另一方面偷偷的和有才識之人保持交往。郭嘉是依附當時勢力最強大的袁紹。袁紹對郭嘉等人極為敬重,更是厚禮待之。但是沒過多久,郭嘉看出袁紹優柔寡斷,用人不善,成不了大事,就只有毅然而去。恰逢曹操招賢納士之時,曹操招見郭嘉,問計袁紹。郭嘉說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鼓勵曹操,並提議先滅呂布再與袁紹決戰嘉又曰:“紹方北擊公孫瓚,可因其遠征,東取呂布。不先取布,若紹為寇,布為之援,此深害也。”太祖曰:“然。”這能使曹軍擴大實力,又可以避免以後袁曹決戰時,呂布從側翼威脅曹軍。曹操聽完感嘆道:“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對曹操的才能抱負更是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 曹操徵徐州無果,想回師,郭嘉與荀攸一起諫阻徵呂布,三戰破之,布退固守。時士卒疲倦,太祖欲引軍還,嘉說太祖急攻之,遂禽布。

    三. 官渡之戰後袁紹病死,曹操攻其二子,連戰連捷。將領無不主張趁勢徹底掃蕩二袁。而郭嘉卻力排眾議,獨建奇策。聞太祖與袁紹相持於官渡,將渡江北襲許。(建議曹操回軍裝做南向攻擊劉表之勢,“以待其變”。果然二袁為爭奪地盤而大打出手。曹操乘機回軍北攻各個擊破。二袁一死一逃)

    四. 官渡戰前,支援曹操先伐劉備太祖欲速徵劉備,議者懼軍出,袁紹擊其後,進不得戰而退失所據。太祖疑,以問嘉。嘉勸太祖曰:“紹性遲而多疑,來必不速。備新起,眾心未附,急擊之必敗。此存亡之機,不可失也。”太祖曰:“善。”遂東征備。備敗奔紹,紹果不出。

    五.曹操聽取郭嘉的意見,突襲烏丸,打下之後,袁熙、袁尚逃向遼東太守公孫康。曹操回軍後,郭嘉已死數日,留下書信一封交於曹操,曹操看後點頭微笑。第二日,諸將請求進攻遼東,曹操不同意。同時,二袁決定殺了公孫康,奪下他的地盤;公孫康也想殺了他們倆,獻給曹操,但又怕曹操攻打他,於是就探聽曹操方的訊息,聞曹操沒有動靜,他很高興,就設下“鴻門宴”,把二袁殺死,將人頭送給曹操。那時,諸將仍舊請求攻打遼東,曹操說二袁的人頭送來再說,大家都在暗地裡笑他,結果人頭真的到了,大家很驚訝,這時,曹操說:“果然不出奉孝所料。”大家問原因,曹操這才拿出郭嘉的遺書,大致是讓曹操不要進攻遼東,讓他們爭鬥,自己坐收漁翁之利。大家都誇郭嘉的計策妙。

    由這些事蹟來看,郭嘉被尊稱鬼才是有原因。

    通常,這樣的鬼才應該被世人熟知,但為什麼那麼多人對郭嘉並不瞭解呢?

    根據《三國志·魏書·郭嘉傳》中記載:“初,陳群非嘉不治行檢,數廷訴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悅焉。”這話翻譯起來就是:“一開始,陳群抓到郭嘉行為不檢,曾多次在朝堂上控訴郭嘉的過錯,但郭嘉卻不以為意,而曹操反而因此跟器重郭嘉,但對陳群秉公執法的態度,也是感到很滿意。郭嘉,行為不檢點,酗酒好色,強佔民女。這樣一個人品不佳的人又怎會被世人推崇呢?

    郭嘉雖然是曹操帳下水平最高的謀士之一,但是英年早逝,再加上陳壽很看重個人的道德水平,而郭嘉的確有才,但是在歷史上人品的確是比不上荀彧、荀攸、賈詡等人,這也也許就是為什麼郭嘉不被世人熟知的原因吧。

  • 5 # 皓皓天心

    郭嘉的智慧閃光。

    《三國志》:“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雖清治德業,殊於荀攸,而籌畫所料,是其倫也。”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

    21歲時,郭嘉北行去投靠袁紹,透過與袁紹交流,瞭解了袁紹的為人。就決定不跟袁紹混,走的時候,跟合得來的袁紹謀臣辛評、郭圖說:“明智的人能審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舉措都很周全,從而可以立功揚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禮賢下士,卻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慮多端而缺乏要領,喜歡謀劃而沒有決斷,想和他共同拯救國家危難,建稱王稱霸的大業,實在很難啊!”說完就回家去了。

    21歲的郭嘉有識人之明,識進退,做事果決,一看情況不對,立馬抽身遠走。已經知道自己的理想志向,就是輔助明主,稱霸天下,以便青史留名,還行動起來了。試問現在有多少人能在21歲前確立自己的理想?而且是遠大的理想。併為理想的實現做出應有的行動?有多少人能從別人的談話和做事方式,分析判斷一個人的性格和將來事業的成就?估計很少。

    曹操因為手下謀士戲志才去世,問荀彧還有誰能代替戲志才,荀彧以前和郭嘉在一起做過事,瞭解郭嘉,就向曹操推薦。曹操召見郭嘉,與郭嘉討論天下大事,郭嘉說得條條是道。最後曹操感嘆:能讓我成就天下霸業的就是郭嘉了。郭嘉也感嘆:這就是我一直要找的人了。

    郭嘉透過聊天,就知道曹操是個雄心壯志的人,決定輔助他。

    曹操去攻擊呂布,用三戰打敗呂布,呂布死守,曹操久攻不下,將士都沒心情打仗了,曹操決定退兵。郭嘉趕緊勸阻說:呂布已經窮途末路,正是消滅他的大好時機,只要加緊進攻,呂布必死無疑。曹操於是沒有撤兵,然後呂布被殺。

    劉備投靠曹操,荀彧和程昱都說劉備是將來與曹操爭奪天下的人,建議殺了他,曹操問郭嘉,郭嘉分析說:劉備是民間義士的代表,現在走投無路來投靠你,你把他殺了,將來那些有才能的人誰還敢來投靠你?曹操說和我想法一樣,沒有殺劉備。可見郭嘉凡事都往長遠的大局觀著想。

    孫策南征北戰,統一了江東。聽到曹操與袁紹在對壘,決定趁此機會進攻曹操的老窩許都。曹操和他的部下個個驚恐,這些人的家眷可都在那裡,要是被孫策搗了還得了。

    郭嘉趕緊分析說:孫策統一江東,殺的都是英雄豪傑,這些人的手下,忠心耿耿的多得很,想為主公報仇的大有人在。然而孫策因為自己武功高強,不怎麼防備自身安全,雖然有千軍萬馬,還不是等於一個人跑到中原來,只要有刺客,一個人就可以將他殺死了。以我看,他肯定是要死在刺客手上。

    孫策帶兵到江邊,還沒有過江,就被他殺死的許貢的手下刺殺了。

    袁紹兵強馬壯,曹操和手下沒有人有信心和袁紹對抗。想著要不要投降袁紹。郭嘉分析道:公有十勝,而袁紹有十敗。

    第一是“道勝”:袁紹作為世族軍閥,禮儀繁多而雜亂,為其形式所羈;曹操“體任自然”,因時因事而制宜,“道”高一籌。

    第二是“義勝”:曹操“奉順以率天下”,順應歷史潮流,合乎道義。

    第三是“治勝”:郭嘉以深刻的眼光分析歷史和現實,認為漢末大亂是統治者“政失於寬”,而袁紹以寬濟寬,所以無以御下;曹操“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寬猛相濟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時要的。

    第四是“度勝”:袁紹外表寬厚而內心多猜忌,任人唯親戚子弟;曹操則“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問遠近”,在氣度胸襟上勝過袁紹。

    第五是“謀勝”:袁紹臨事無策,優柔寡斷;曹操機警果敢,“應變無窮”。

    第六是“德勝”:袁紹沽名釣譽,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曹操以誠待士;“不為虛美”,講究實用,刑賞必諾,“與有功者無所吝”,那些忠正而有遠見的並且務實計程車人“皆願為用”。

    第七是“仁勝”:袁紹懷婦人之仁,見人飢餓,恤念之情形之於表,而對於自己見不到的,則“慮所不及”。這不是政治家的胸懷。曹操對於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對於天下大事則“慮之所周,無不濟也”,恩德施乎四海。

    第八是“明勝”:袁紹惑於讒言,而曹操則明辨是非,“御下以道,浸潤不行”。

    第九是“文勝”:袁紹是非不分,曹操對於正確的“進之以禮”,不正確的則“正之以法”。

    第十是“武勝”:袁紹用兵“好為虛勢,不知兵要”,曹操則用兵如神,士卒有所恃,敵人聞而畏。

    郭嘉所指出的這十個方面,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組織路線及各人的思想修養、心胸氣量、性格、文韜武略等多種因素,這都是關涉事業成敗興衰的關鍵。

    曹操和部下聽了這十勝十敗的分析後,個個信心大增。

    袁紹被曹操殺了後,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和袁尚也接連被打敗,曹操的部將都建議追勝追擊,想一舉消滅袁譚和袁尚。郭嘉阻止道:袁紹最愛這兩個兒子,沒有確定誰是接班人,袁譚有謀臣郭圖,袁尚有謀臣逢紀,他們為了爭奪主導權,必然會自相殘殺。我們如果現在進攻他們,他們面對壓力,就會團結起來抵抗。我們先別管他,讓他們內鬥。我們先去打劉表,等他們拼得差不多了,再回頭收漁人之利。

    曹操說:妙。發兵打劉表,走到半路。袁譚和袁尚打了起來,袁譚被打敗,想投靠曹操,曹操回軍將袁尚打敗,奪了定鄴。曹操再順手將袁譚滅了。

    郭嘉被封侯。

    曹操準備追擊袁尚,部下很多人怕劉表派劉備帶兵偷襲老窩許都。郭嘉分析道:胡人烏桓自恃偏遠,現在必然沒有防備,突然發動攻擊,一定能夠將他們消滅。袁紹對胡人有恩,如果袁尚還活著,他們一定幫忙,遲早是隱患。現在袁家的影響還很大,這個時候先打袁尚,如果胡人有行動,我們的後方就不安穩了。而劉表只是個庸才,他自知能力駕馭不了劉備,所以必然會防備劉備,不會讓他帶重兵。我們空著許都都沒關係,一勞永逸剿滅烏桓,就再也沒有後患了。

    曹操就帶兵進攻烏桓,路上軍隊帶的東西過多,行軍緩慢。郭嘉提議:千里偷襲,兵貴神速。可以留下輜重,輕兵抄小道襲擊烏桓王庭,免得對方發現,調兵防備。

    曹操於是將沒有防備的烏桓的單于和王侯一鍋端了。袁尚看到後方烏桓被曹操破了,怕被圍困,棄城逃跑到遼東。曹操從烏桓搬師,路上38歲的郭嘉病死。曹操為郭嘉的死痛哭流涕,傷心不已。

    曹操一生只為兩個部下哭過,一個是郭嘉,另一個是典韋。

  • 6 # 回望歷史的青年

    郭嘉,號稱三國第一鬼才謀士,在三國演義中出場不多,卻擁有大量的粉絲,還有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言論。不知從何時起,只要一談起三國裡的謀士,很多人就會說最厲害的是郭嘉!

    郭嘉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讓我們先來看看郭嘉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郭嘉這個人本身的逼格就很高!

    他年僅38歲就英年早逝,而在他短短38年的人生中,有長達20年都在隱居!

    除了自己的這個小圈子,郭嘉不再與世俗往來。

    然而郭嘉終究不是籠中之鳥,在家裡待膩了,他也想要出去找點事情做。

    所以郭嘉去參加了一場面試,他面試的這家公司的大老闆,是當時天下最闊綽的富二代袁紹。

    面試的結果讓郭嘉很不滿意,他認為袁紹只不過是空有其名。

    於是他又選擇回到家隱居!就是這麼有個性!

    這個時候,曹操很器重的一個重要的謀士去世了,傷痛之餘身邊也不能沒有人,他就讓荀彧給自己推薦一個人才。

    荀彧推薦給曹操的人才正是他的好朋友郭嘉。

    於是郭嘉又去參加曹操的面試。

    此時的曹操剛剛收購當時最大的國有企業,成為這個大國企的CEO。勢力逐漸擴大的同時,一大堆亂糟糟的事情等曹操去處理,所以曹操才急切的想找一個人來幫助自己。二十七歲的郭嘉就在這個時候因荀彧的舉薦被徵辟到司徒府任職,而司徒府不過是曹操的大國企裡形同虛設的一個小部門而已!

    不久之後,郭嘉正式接到曹操的面試通知。

    作為面試官,曹操問了郭嘉這樣一個問題:“袁紹那小子我早就看他不順眼了,但是我現在根本打不過他,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根據《傅子》中的記載,郭嘉此時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

    他認為曹袁之間必有一戰,而此戰曹操必勝,袁紹必敗!他把袁紹和曹操在不同方面的表現進行了全面的對比,全方位的向曹操闡述了自己認為袁紹必敗的理由。並替曹操作出規劃,認為曹操應趁袁紹無暇南顧的時候,先徹底擊敗呂布以除後顧之憂。

    對於郭嘉的觀點,曹操深表贊同,並高興的評價他:“能幫助我完成天下大業的,一定就是這個人啊!!!”

    郭嘉對這次面試也很滿意,他從曹操辦公室走出來後情不自禁的說道:“這才是我真正要找的老闆啊!!!”

    至此,宅男郭嘉正式出道,成為曹操身邊最重要的謀士。

    那麼郭嘉在曹操手下擔任什麼官職?又具體負責哪些事情呢?

    曹操讓郭嘉擔任軍師祭酒。

    軍師祭酒似乎是曹操專門為郭嘉設立的官職。與其說這是一個官職,不如說這是一個稱號,因為這個官職並無實質性的職權。

    這個稱號的意思是:曹操的首席軍事顧問。

    作為首席軍事顧問,郭嘉跟隨曹操十一年,用事實證明軍師祭酒不是白叫的!

    曹操先後根據郭嘉的建議,順利的剿滅呂布、擊敗袁紹、徹底清掃北方的袁家勢力。

    攻打呂布時,長時間的拉鋸戰讓曹操萌生退意。郭嘉力薦曹操不可退兵,最終誅滅呂布;

    官渡之戰前期,曹操想親征劉備。郭嘉支援曹操,並斷言袁紹不會趁機進攻。曹操最終擊敗劉備,解除後顧之憂,為官渡之戰的勝利打下基礎;

    官渡之戰時,郭嘉成功預測孫策不會偷襲許都,並預言孫策終將死於刺客之手。這個預言沒過多久便成真了;

    袁紹死後,曹操意欲急攻袁氏兄弟。郭嘉建議隔岸觀火。不久袁氏兄弟同室操戈不攻自亂;

    佔領河北之後,曹操合理的任用當時河北的人才,使袁紹舊臣逐漸歸順,這大都是郭嘉的功勞;

    曹操將要遠征烏丸,怕劉備會趁機偷襲。郭嘉替曹操清楚的分析了當時的形式,使曹操得以放心出征;

    徵烏丸途中,郭嘉獻計奇襲盧龍塞,大破蠻夷,不但進一步削弱了袁家勢力,還讓北方少數民族俯首稱臣。

    可以說,因為有了郭嘉的幫助,使曹操統一併穩固整個北方,少走了很多彎路。

    曹操因此十分愛惜郭嘉。

    曹操對於郭嘉的喜愛甚至達到溺愛的程度!

    宅男郭嘉可能由於久居宅中,有些不諳世事,所以在曹操手下時做出了很多不合禮數的事情。當時的紀檢委書記陳群數次在公開場合當面指責郭嘉,郭嘉卻對這些指責毫不在意。作為大國企的CEO,曹操知道陳群是秉公辦事,所以對陳群大加讚賞,卻繼續放任郭嘉“胡作非為”!

    曹操為何如此寵溺郭嘉呢?

    因為曹操有自己的打算。

    曹操曾對荀攸等人透露過自己的真實想法,他對荀攸說:“咱們都是同齡人,我死了以後這麼多的事情將託付給誰呢?你們之中只有郭嘉最年輕,他是最合適的人選啊!可惜,他死的太早了!這就是命啊!!!”

    可見曹操的用意,他想把郭嘉培養成自己百年之後的託孤之人!

    可惜,郭嘉終究英年早逝了!

    郭嘉因為常年舉止放縱不拘小節,身子一直都很虛,加上他隨曹操北征烏丸時因為水土不服,導致身體徹底被掏空。雖然及時從前線撤到後方,但他仍然沒有挺住,最終病危。

    郭嘉死後,曹操不只一次向身邊的人表達哀痛之情。並最終發出那段後世頗具爭議的哀辭:

    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這段記載於《傅子》中的哀辭不見於正史。

    正史中,曹操僅僅在赤壁之敗後輕輕的嘆息:

    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在三國時期,有太多太多的謀士,郭嘉無疑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他短暫的一生,卻綻放出閃耀整個時代的光芒。以至於我們今天仍然為他傳奇的一生而讚歎,也為他的英年早逝而惋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津事件”是日俄戰爭的前奏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