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秘蹤解盤

    土壤的PH值就是指土壤的酸鹼度,影響酸鹼度的主要因素是水,肥料的特性,受溫度的影響不大,如果如果酸度高,對應的PH就越小,可以施一些弱鹼性肥料或者澆水灌溉,反之就是施一些弱酸性肥料或者澆水灌溉

  • 2 # 夜之狂浪

    pH是影響土壤養分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大多數果樹生長的適宜土壤pH為6.0-8.0。調節果園土壤pH到果樹生長的合適範圍內,是確保土壤養分有效性和果樹營養均衡供應的關鍵,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均衡供應。

  • 3 # 單絨單羊雙胞胎寶爸

    土壤的PH值就是指土壤的酸鹼度,影響酸鹼度的主要因素是水,肥料的特性,受溫度的影響不大,如果如果酸度高,對應的PH就越小,可以施一些弱鹼性肥料或者澆水灌溉,反之就是施一些弱酸性肥料或者澆水灌溉

  • 4 # 鄉村小燕燕

    近年來,由於蔬菜產業的不斷髮展,農戶越來越重視溫室蔬菜的種植。但是,由於農戶對產量的無限追求,導致化肥農藥的使用量不斷攀升,而盲目施用化肥及農藥的現象也普遍存在於生產中,加上溫室的使用不受季節限制,利用率高,無降雨淋洗及溼度大、溫度高、過量灌水等特點[1],這在獲得高額產量的同時也帶來諸如土壤鹽漬化、酸化、重金屬汙染等一系列土壤問題[2]。進而嚴重影響溫室土壤蔬菜生產的可持續性,同時蔬菜的安全性也難以得到有效保證。

    土壤重金屬汙染是溫室蔬菜栽培過程中所遇到的較為突出問題。重金屬是溫室土壤中比較隱蔽的汙染物,溫室土壤一旦遭到重金屬的汙染,很難去除,因此溫室土壤重金屬汙染的研究,越來越受到科技工作者的重視。土壤pH值對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含量及形態的影響較大。

    溫室土壤中重金屬元素 Pb、Cd 含量是隨著溫室種植年限遞增而不斷增加的。溫室土壤中所含重金屬元素含量的不斷增高,還要歸咎於農戶對於肥料及農藥的濫用。化肥尤其是磷肥的施用量過大,會導致溫室土壤重金屬元素 Hg、Pb、Cd 含量的增加,這是因為作為磷肥原料的磷礦石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元素Hg、Pb、Cd,其中有 70%左右 Cd 存留在磷肥中[4]。而有機肥中(禽畜糞便)也經常含有一些重金屬元素,像有些養殖場和飼料廠普遍使用含有 Zn、Cu、Pb、Cd 等微量元素的新增劑[5],用以防治一些常見禽畜疾病、促進禽畜的生長及提高禽蛋產量,而這些重金屬元素在糞中的排洩量要達到 95.0%以上,其透過糞便進入並累積於土壤中[6-8]。此外,大量農藥、含有重金屬的地膜的使用,都可導致土壤中重金屬元素含量的增加。而溫室土壤 pH值下降也是重金屬元素有效性提高的重要原因。溫室土壤pH值的下降(到一定程度)以及重金屬於土壤中的不斷累積均會對蔬菜作物的養分供應產生危害,如何有效控制溫室土壤的酸化及避免土壤中某些重金屬元素含量的不斷增加是保證溫室蔬菜生產可持續發展的。

    土壤酸化的結果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和長期影響造成的結果,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一者,溫室大棚內的農作物產量都很高,對養分的需求量極大,而且一年四季都有植物生長,大量元素被吸收後並沒有適當的時間來休息生養,導致土壤中大量微量元素過度消耗,土壤愈發貧瘠,酸性增強。二者,肥料的濫用,為提高溫室大棚的產量,滿足植物生長的要求,大量酸性肥料,如氯化鉀、硫酸銨等鉀肥、氨肥等大量利用,而利用率又不高,導致大量酸性肥料流向土壤,加劇了土壤酸化的程度。而且肥料的大量應用也影響了土壤中的有機物質含量,降低了土壤的緩衝能力和恢復能力。三者,溫室大棚內部溫度和溼度都很高,且與外界環境的交換比較少,隨著種植的年數增加,原有有機物質消耗並沒有新的有機物質補充,更曾土壤酸根例子積累越來越嚴重,導致土壤酸化進一步惡化。

    在使用過程中按時檢測,及時瞭解土地健康狀況,併合理施肥,確保溫室大棚內的土壤始終處於可迴圈利用的狀態。若酸化情況比較嚴重,則可以撒少量生石灰的方法中和酸性,或者直接使用土壤改良劑。

    綜上所述,土壤酸化問題對溫室大棚的農作物產量有極大影響,我們應做好預防和改善。

  • 5 # 80後強子

    每種植物對PH的要求是不同的、你要養什麼?得看是好酸還是好酸鹼的植物了無土栽培是在植物礦質營養學研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科學技術.它不用天然土壤,完全用化學溶液(營養液)栽培植物。一、無土栽培的發展簡史人類對植物礦質營養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亞里斯多德的時代,但是目前比較公認的,有關植物礦質營養研究的最早科學報告是1600年Belgion Jan Van Helmant發表的著名的柳樹實驗。19世紀中葉(1842) Wiegmen 和 Polsloff第一次用重蒸餾水和鹽類成功地培養植物,並證明了水中溶解的鹽類是植物生長的必需物質。但這一時期的最傑出的代表人物,應當認為是 Van Liebig(1803-1873),他證明了植物體中的碳來自空氣中的CO2,H和O來自NH3、NO3-,其它一些礦質元素均來自土壤環境。他的工作徹底否定了當時流行的腐殖質營養理論,建立了礦質營養理論的雛型,他的理論也是現代”營養耕作”理論的先導。1838年德國科學家斯魯蘭格爾,鑑定出來植物生長髮育需要15種營養元素。1859年德國著名科學家Sachs和Knop,建立了直到今天還沿用的、用溶液培養來植物礦質營養的方法。在此基礎上,逐步演變和發展而成為今天的無土栽培實用科學技術。1920營養液的製備達到標準化,但這些都是在實驗室內進行的試驗,尚未應用於生產。1929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W.F.Gericke 教授,利用營養液成功地培育出一株高7.5米的番茄,採收果實14公斤,引起人們極大的關注。被認為是無土栽培技術由試驗轉向實用化的開端。1935年一些蔬菜和花卉種植者,在Gericke的指導下,進行了大規模的生產實踐。首次把無土栽培發展到商業規模,面積最大的有0.8公頃。同時美國中西部發展了一些砂培和礫培的技術,水培技術也很快傳到歐洲、印度和日本等地。Gericke教授並把無土栽培定義為”Hydroponics ”(hydor是”水”的意思,ponics意為”放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水培在生產上起了相當作用。在Gericke教授指導下,泛美航空公司在太平洋中部荒蕪的威克島上種植蔬菜,用無土栽培技術,解決了航班乘客和部隊服務人員吃新鮮蔬菜問題。以後英國農業部也對水培發生興趣,1945年倫敦英國空軍部隊在伊拉克的哈巴尼亞和波斯灣的巴林群島開始進行無土栽培,解決了吃菜靠飛機由巴勒斯坦空運的問題。以後在蓋亞那、西印度群島、中亞的不毛沙地上,科威特石油公司等單位,都運用無土栽培為他們的僱員生產新鮮蔬菜。由於無土栽培在世界範圍內的不斷髮展,1955年9月,在荷蘭成立了國際無土栽培學會。當時只有一個工作組、成員12人。而到了1980年召開的第五屆國際無土栽培會議時,會員人數已發展到45個國家的300人。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目前關於無土栽培的研究機構,大約在130個以上。栽培面積也不斷擴大,在紐西蘭,50%的番茄靠無土栽培生產。在義大利的園藝生產中,無土栽培佔有20%的比重。在日本無土栽培生產的草莓佔總產量的66%、青椒佔52%、黃瓜佔37%、番茄佔27%、總面積已達500公頃。荷蘭是無土栽培面積最大的國家,1986年統計已有2500公頃。目前無土栽培技術,已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應用發展。中國無土栽培技術在研究應用起步較晚,但較原始的無土栽培技術卻有悠久歷史。生豆芽、種水仙早有記載(至晚在宋代就有),但較正規的科學研究和生產試驗,則是近十幾年的事。山東農業大學於1975年開始用蛭石栽培西瓜、黃瓜、番茄等,均獲成功,1987年在勝利油田推廣面積達6000平方米。無土育苗技術已在中國廣泛運用,北京市朝陽區1987年,無土育苗的數量,已佔總育苗數量的33.5%。1985年在河北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召開了全國會議,成立了中國的無土栽培學組,並於1986、1987、召開了全國性的學術討論會,出席者多達百人。1988年5月,中國首次出席了在荷蘭召開的第七屆國際無土栽培學會的年會,並在會上發表了論文,引起了很多國家的重視。二、無土栽培的優點無土栽培之所以能迅速在全世界範圍內發展,是因為這種新的栽培技術與常規土壤比較有許多優點。(一)產量高、品質好無土栽培能充分發揮作物的生產潛力,與土壤栽培相比,產量可以成倍或幾十倍地提高,如4-4-1所示。上表說明土壤栽培不僅產量低,而且消耗水分很多。北京農業大學園藝系在北京地區秋季進行大棚黃瓜無土栽培試驗,自7月30日播種至9月14日,共計46天,澆水(營養液)共21.7立方米。若進行土培,46天中至少澆水5-6次,需用50-60立方米的水,統計結果,節水率為50-66.7%。節水效果非常明顯,是發展節水型農業的有效措施之一。無土栽培不但省水,而且省肥,一般統計認為土栽培養分損失比率約50%左右,中國農村由於科學施肥技術水分低,肥料利用率更低,僅30-40%,一半多的養分都損失了,在土壤中肥料溶解和被植物吸收利的過程很複雜,不僅有很多損失,而且各種營養元素的損失不同,使土壤溶液中各元素間很難維持平衡。而無土栽培中,作物所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是人為配製成營養液施用的,不僅不會損失,而且保持平衡,根據作物種類以及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階段,科學地供應養分,所以作物生長髮育健壯,生長勢強,增產潛力可充分發揮出來。(三)清潔衛生無土栽培施用的是無機肥料,沒有臭味,也不需要堆肥場地。土栽培施有機肥,肥料分解發酵,產生臭味汙染環境,還會使很多害蟲的卵孳生,危害作物,無土栽培則不存在這些問題。尤其室內種花,更要求清潔衛生,一些高階旅館或賓館,過去施用有機花肥,汙染環境,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無土養花便迎刃而解。(四)省力省工、易於管理無土栽培不需要中耕、翻地、鋤草等作業,省力省工。澆水追肥同時解決,由供液系統定時定量供給,管理十分方便。土培澆水時,要一個個地開和堵畦口,是一項勞動強度很大的作業,無土栽培則只需開啟和關閉供液系統的閥門,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一些發達國家,已進入微電腦控制時代,供液及營養液成分的調控,完全用計算機控制,幾乎與工業生產的方式相似。(五)避免土壤連作障礙設施栽培中,土壤極少受自然雨水的淋溶,水分養分運動方向是自下而上。土壤水分蒸發和作物蒸騰,使土壤中的礦質元素由土壤下層移向表層,常年累月、年復一年,土壤表層積聚了很多鹽分,對作物有危害作用。尤其是設施栽培中的溫室栽培,一經建設好,就不易搬動,土壤鹽分積聚後,以及多年栽培相同作物,造成土壤養分平衡,發生連作障礙,一直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在萬不得已情況下,只能用耗工費力的”客土”方法解決。而應用無土栽培後,特別是採用水培,則從根本上解決了此問題。土傳病害也是設施栽培的難點,土壤消毒,不僅困難而且消耗大量能源,成本可觀,且難以消毒徹底。若用藥劑消毒既缺乏高效藥品,同時藥劑有害成分的殘留還危害健康,汙染環境。無土栽培則是避免或從根本上杜絕土傳病害的有效方法。(六)不受地區限制、充分利用空間無土栽培使作物徹底脫離了土壤環境,因而也就擺脫了土地的約束。耕地被認為是有限的、最寶貴的、又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尤其對一些耕地缺乏的地區和國家,無土栽培就更有特殊意義。無土栽培進入生領域後,地球上許多沙漠、荒原或難以耕種的地區,都可採用無土栽培方法加以利用。例如在中東和墨西哥,人們在海濱沙灘上建立起了很多塑膠溫室,與海水淡化系統相結合,採用無土栽培技術,生產新鮮蔬菜,成為沙漠中的綠洲,這為解決地球上許多貧瘠地區人民生活的困難,帶來了福音。此外,無土栽培還不受空間限制,可以利用城市樓房的平面屋頂種菜種花,無形中擴大了栽培面積。據1986年的衛星測定,北京市就有平面屋頂16000多畝,如果充分利用起來,可以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七)有利於實現農業現代化無土栽培使農業生產擺脫了自然環境的制約,可以按照人的意志進行生產,所以是一種受控農業的生產方式。較大程度地按數量化指標進行耕作,有利於實現機械化、自動化,從而逐步走向工業化的生產方式。目前在奧地利、荷蘭、蘇聯、美國、日本等都有水培”工廠”,是現代化農業的標誌。中國航空工業進出口公司,曾在1986年引進了日本的無土栽培裝置,也建立了一座小型的水增工廠,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反映出人們對這一新技術的興趣。三、無土栽培的型別和方式無土栽培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由於科學技術發達水平不同,當地資源條件不同,自然環境也千差萬別,所以採用的無土栽培型別和方式方法各異。目前比較普遍的分類方法,是根據作物根系的固定方法來區分。大體上可以分為無基質(也稱介質)栽培和有基質栽培兩大類(表4-4-3)。(一)水培水培是指植物根系直接與營養液接觸,不用基質的栽培方法。最早的水培是將植物根系浸入營養液中生長,這種方式會出現缺O2現象,影響根系呼吸,嚴重時造成料根死亡。為了解決供O2 問題,英國Cooper在1973年提出了營養液膜法的水培方式,簡稱”NFT”(Nutrient Film Technique)。它的原理是使一層很薄的營養液(0.5-1釐米)層,不斷迴圈流經作物根系,既保證不斷供給作物水分和養分,又不斷供給根系新鮮O2。NFT法栽培作物,灌溉技術大大簡化,不必每天計算作物需水量,營養元素均衡供給。根系與土壤隔離,可避免各種土傳病害,也無需進行土壤消毒。(二)霧(氣)培又稱氣增或霧氣培。它是將營養液壓縮成氣霧狀而直接噴到作物的根系上,根系懸掛於容器的空間內部。通常是用聚丙烯泡沫塑膠板,其上按一定距離鑽孔,於孔中栽培作物。兩塊泡沫板斜搭成三角形,形成空間,供液管道在三角形空間內透過,向懸垂下來的根系上噴霧。一般每間隔2-3分鐘噴霧幾秒鐘,營養液迴圈利用,同時保證作物根系有充足的氧氣。但此方法裝置費用太高,需要消耗大量電能,且不能停電,沒有緩衝的餘地,目前還只限於科學研究應用,未進行大面積生產。(三)基質栽培基質栽培是無土栽培中推廣面積最大的一種方式。它是將作物的根系固定在有機或無機的基質中,透過滴灌或細流灌溉的方法,供給作物營養液。栽培基質可以裝入塑膠袋內,或鋪於栽培溝或槽內。基質栽培的營養液是不迴圈的,稱為開路系統,這可以避免病害透過營養液的迴圈而傳播。基質栽培緩衝能力強,不存在水分、養分與供O2之間的矛盾,且裝置較水增和霧培簡單,甚至可不需要動力,所以投資少、成本低,生產中普遍採用。從中國現狀出發,基質栽培是最有現實意義的一種方式。歐洲許多國家目前應用較多的基質是岩棉(rockwool),它是由60%的輝綠岩,20%石灰石和20%的焦碳混合後,在1600℃的高溫下煅燒熔化,再噴成直徑為0.005毫米的纖維,而後冷卻壓成板塊或各種形狀。岩棉的優點是可形成系列產品(岩棉栓、塊、板等),使用搬運方便,並可進行消毒後多次使用。但是使用幾年後就不能再利用,廢岩棉的處理比較困難,在使用岩棉栽培面積最大的荷蘭,已形成公害。所以,日本現在有些人主張開發利用有機基質,使用後可翻入土壤中做肥料而不汙染環境。四、無土栽培技術要點不論採用何種型別的無土栽培,幾個最基本的環節必須掌握,無土栽培時營養液必須溶解在水中,然後供給植物根系。基質栽培時,營養液澆在基質中,而後被作物根系吸收。所以對水質、營養液和所用的基質的理化性狀,必須有所瞭解。(一)水質水質與營養液的配製有密切關係。水質標準的主要指標是電導度(EC),pH值和有害物質含量是否超標。電導度(EC)是溶液含鹽濃度的指標,通常用毫西門子(mS)表示。各種作物耐鹽性不同,耐鹽性強的(EC=10mS)如甜菜、菠菜、甘藍類。耐鹽中等(EC=4mS),如黃瓜、菜豆、甜椒等。無土栽培對水質要求嚴格,尤其是水培,因為它不象土栽培具有緩衝能力,所以許多元素含量都比土壤栽培允許的濃度標準低,否則就會發生毒害,一些農田用水不一定適合無土栽培,收集雨水做無土栽培,是很好的方法。無土栽培的水,pH值不要太高或太低,因為一般作物對營養液pH值的要求從中性為好,如果水質本身pH值偏低,就要用酸或鹼進行調整,既浪費藥品又費時費工。(二)營養液營養液是無土栽培的關鍵,不同作物要求不同的營養液配方。目前世界上發表的配方很多,但大同小異,因為最初的配方本源於對土壤浸提液的化學成分分析。營養液配方中,差別最大的是其中氮和鉀的比例。表4-4-4介紹了從50年代到80年代不同科學家所採用的配方,可供參考。配製營養液要考慮到化學試劑的純度和成本,生產上可以使用化肥以降低成本。配製的方法是先配出母液(原源),再進行稀釋,可以節省容器便於儲存。需將含鈣的物質單獨盛在一容器內,使用時將母液稀釋後再與含鈣物質的稀釋液相混合,儘量避免形成沉澱。營養液的pH值要經過測定,必須調整到適於作物生育的PH值範圍,水增時尤其要注意pH值的調整,以免發生毒害。(三)基質的理化性狀用於無土栽培的基質種類很多,已在表4-4-3中列舉,可供參考。可根據當地基質來源,因地制宜地加以選擇,儘量選用原料豐富易得、價格低廉、理化性狀好的材料做為無土栽培的基質。無土栽培對基質的要求是:1.具有一定大小的固形物質。這會影響基質是否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狀。基質顆粒大小會影響容量。孔隙度、空氣和水的含量。按著粒徑大小可分為五級、即:1毫米;1-5毫米;5-10毫米;10-20毫米;20-50毫米。可以根據栽培作物種類、根系生長特點、當地資狀況加以選擇。2.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質。基質必須疏鬆,保水保肥又透氣。南京農業大學吳志行等研究認為,對蔬菜作物比較理想的基質,其粒徑最好以0.5-10毫米,總孔隙度>55%,容重為0.1-0.8克•釐米-3,空氣容積為25-30%,基質的水氣比為1:4。3.具有穩定的化學性狀,本身不含有害成分,不使營養液發生變化。基質的化學性狀主要指以下幾方面:PH值:反應基質的酸鹼度,非常重要。它會影響營養液的pH值及成分變化。PH=6-7被認為是理想的基質。電導度(EC):反映已經電離的鹽類溶液濃度,直接影響營養液的成分和作物根系對各種元素的吸收。緩衝能力:反映基對肥料迅速改變pH值的緩衝能力,要求緩衝能力越強越好。鹽基代換量:是指在pH=7時測定的可替換的陽離子含量。一般有機機質如樹皮、鋸未、草炭等可代換的物質多;無機基質中蛭石可代換物質較多,而其它惰性基質則可代換物質就很少。4.要求基質取材方便,來源廣泛,價格低廉。浙江農科院園藝研究所選用南方農村廣 為存在的礱糠灰(農村家庭飯用的燃料廢渣),做無土栽培基質,栽培番茄,效果良好,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在無土栽培中,基質的作用是固定和支援作物;吸附營養液;增強根系的透氣性。基質是十分重要的材料,直接關係栽培的成敗。基質栽培時,一定要按上述幾個方面嚴格選擇。北京農業大學園藝系透過1986-1987年的試驗研究,在黃瓜基質栽培時,營養液與基質之間存在著顯著的互動作用,互為影響又互相補充。所以水培時的營養液配方,在基質栽培時,特別是使用有機基質時,會受基質本身元素成分含量、可代換程度等等因素的影響,而使配方的栽培效果發生變化,這是應當加以考慮的問題,不能生搬硬套。(四)供液系統無土栽培供液方式很多,有營養液膜(NFT)灌溉法、漫灌法、雙壁管式灌溉系統、滴灌系統、虹吸法、噴霧法和人工澆灌等。歸納起來可以分為迴圈水(閉路系統)和非迴圈水(開路系統)兩大類。目前生產中應用較多的是營養液膜法和滴灌法。1. 營養液膜法(NET)(1)備三個母液貯液灌(槽)。一個盛硝酸鈣母液,一個盛其它營養元素的母液,另一個盛磷酸或硝酸,用以調節營養液的pH。(2)貯液槽。貯存稀釋後的營養液,用泵將其液由栽培床高的一端的送入,由低的一端迴流。液槽大小與栽培面積有關,一般1000平方米要求貯液槽容量為4-5噸。貯液槽的另一個作用就是回收由迴流管路流回的營養液。(3)過濾裝置。在營養液的進水口和出水口要求安裝過濾器,以保證營養液清潔,不會造成供液系統堵塞。2. 滴灌系統的灌溉方法(1)備兩個濃縮的營養液罐,存放母液。一個液罐中含有鈣元素,另一個是不含鈣的其它元素。(2)濃酸罐。用業調節營養液的PH。(3)貯液槽。用來盛按要求稀釋好的營養液。一般300-400平方米的面積,貯液槽的容積1-1.5噸即可。貯液槽的高度與供液距離有關,只要高於1米,就可供30-40米的距離。如果用泵抽,則貯液槽高度不受限制。甚至可在地下設定。(4)管路系統。用各種直徑的黑色塑膠管,不能用白色,以避免藻類的孳生。(5)滴頭。固定在作物根際附近的供液裝置,常用的有孔口式滴頭和線性發絲管。孔口式滴頭在低壓供液系統中流量不太均勻,髮絲管比較均勻。但共同的問題是易堵塞,所以在貯液槽的進出口處,也必須安裝過濾器,濾出雜質。五、無土栽培前景展望從歷史上來看,農業文明標誌,就是人類對作物生長髮育的干預和控制程度。實踐證明,對作物地上部分的環境條件的控制,比較容易做到,但對地下部分的控制(根系的控制),在常規土培條件下很困難的。無土栽培技術的出現,使人類獲得了包括無機營養條件在內的,對作物生長全部環境條件進行精密控制的能力,從而使得農業生產有可能徹底擺脫自然條件的制約,完全按照人的願望,向著自動化、機械化和工廠化的生產方式發展。這將會使農作物的產量得以幾倍、幾十倍甚至成百倍地增長。從資源的角度看,耕地是一種極為寶貴的、不可再生的資源。由於無土栽培可以將許多不可耕地加以開發利用,所以使得不能再生的耕地資源得到了擴充套件和補充,這對於緩和及解決地球上日益嚴重的耕地問題,有著深遠的意義。無土栽培不但可使地球上許多荒漠變成綠洲,而且在不久的將來,海洋、太空也將成為新的開發利用領域。美國已將無土栽培列為國該國本世紀要發展的十大高技術交流會上,就是關於宇宙空間植物栽培的研究報告,那隻能是無土栽培。因而無土栽培技術在日本,已被許多科學家做為研究”宇宙農場”的有力手段,人們稱為太空時代的農業,已經不再是不可思議的問題。水資源的問題,也是世界上日益嚴重地威脅人類的生存發展的大問題。不僅在乾旱地區,就是在發達的人口稠密的大城市,水資源緊缺也越來越突出。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各種水資源被超量開採,某些地區已近枯竭。所以控制農業用水是節水的措施之一,而無土栽培,避免了水分大量的滲漏和流失,使得難以再生的水資源得到補償。它必將成為節水型農業、旱區農業的必由之路。誠然,無土栽培技術在走向實用化的程序中也存在不少問題。突出的問題是成本高、一次性投資大;同時還要求較高的管理水平,管理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科學知識,這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做到的。從理論上講,進一步研究礦質營養狀況的生理指標,減少管理上的盲目性,也是有待解決的問題。此外,無土栽培中的病蟲防治,基質和營養液的消毒,廢棄基質的處理等等,也需進一步研究解決。無土栽培在中國剛剛起步,還未廣泛用於生產,特別是設施條件,供液系統工程本身,還未形成專門生產行業。由於種種因素限制,使得栽培技術與農業工程技術還不能協調同步,致使無土栽培技術在中國發展的速度,不如發達國家那樣迅速。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提高,更重要的是這項新技術本身固有的種種優越性,已向人們顯示了無限廣闊的發展前景。營養液的配製 各國科學家先後研製出數百種營養液配方,其中,荷格倫特(Hoagland)營養液是一種應用比較廣泛的營養液。荷格倫特營養液的配方如下:1.大量元素 每升培養液中加入的毫升數KH2PO4 1 mol 1KNO3 1 mol 5Ca(NO3)2 1 mol 5MgSO4 1 mol 22.微量元素 每升培養液中加入的克數H3BO3 2.86MnCl2·4H2O 1.81ZnSO4·7H2O 0.22CuSO4·5H2O 0.08H2MoO4·H2O 0.023.每升培養液中加入1 mL FeEDTA溶液(即乙二胺四乙酸鐵鹽溶液)。通常應當先配出各種鹽類的濃縮液。注意避免濃縮液中出現沉澱。使用時按一定的比例加水稀釋到要求的濃度。採用迴圈供液時,營養液中的礦質元素被植物體吸收後,應當及時進行調節,使營養液仍舊符合原配方的要求。營養液的特點 任何一種營養液都應當具備以下三個特點。第一,包括所有的必需的礦質元素。對某些植物還可以增加有關的元素。例如,禾本科植物的營養液中可以加入適量的Si。第二,是均衡的營養液,也就是礦質元素之間要有適宜的濃度比例。第三,具有適宜的pH範圍。pH的控制 營養液的pH與植物對礦質元素的吸收以及生長髮育都有著密切的關係。根吸收陰離子以後往往引起營養液的pH升高,根吸收陽離子以後往往引起營養液的pH降低。多數植物在pH偏低時有利於對陰離子的吸收,在pH偏高時有利於對陽離子的吸收。對於多數植物來說,pH為5~7時是適宜的。當營養液的pH超出適宜的範圍時,需要用鹼液或酸液重新調整營養液的pH,或者更換營養液。氧的調節除了水稻等少數植物以外,大多數植物對根系缺氧是十分敏感的。營養液供氧不足會影響根系的正常生長,進而影響根對礦質元素的吸收,甚至使根系腐爛死亡。一般情況下,水中氧的溶解度不高,並且隨著水溫的上升而下降。在水中氧含量低的情況下,根系吸收K+、Ca2+等礦質元素的數量就會明顯減少。可以採取營養液流動供應、營養液通氣、營養液噴霧和更新營養液等方法解決根系供氧一、土壤酸鹼性對植物的影響1、大多數植物在pH>9.0或<2.5的情況下都難以生長。植物可在很寬的範圍內正常生長,但各種植物有自己適宜的pH。喜酸植物:杜鵑屬、越桔屬、茶花屬、杉木、松樹、橡膠樹、帚石蘭;喜鈣植物:紫花苜蓿、草木犀、南天竺、柏屬、椴樹、榆樹等;喜鹽鹼植物:檉柳、沙棗、枸杞等。2、植物病蟲害與土壤酸鹼性直接相關:1)地下害蟲往往要求一定範圍的pH環境條件如竹蝗喜酸而金龜子喜鹼;2)有些病害只在一定的pH值範圍內發作,如悴倒病往往在鹼性和中性土壤上發生。3、土壤活性鋁:土壤膠體上吸附的交換性鋁和土壤溶液中的鋁離子,它是一個重要的生態因子,對自然植被的分佈、生長和演替有重大影響;在強酸性土壤中含鋁多,生活在這類土壤上的植物往往耐鋁甚至喜鋁(帚石蘭、茶樹);但對於一些植物來說,如三葉草、紫花苜蓿,鋁是有毒性的,土壤中富鋁時生長受抑制;研究表明鋁中毒是人工林地力衰退的一個重要原因。二、土壤酸鹼性對養分有效性的影響1、在正常範圍內,植物對土壤酸鹼性敏感的原因,是由於土壤pH值影響土壤溶液中各種離子的濃度,影響各種元素對植物的有效性;2、土壤酸鹼性對營養元素有效性的影響:(1)氮在6~8時有效性較高,是由於在小於6時,固氮菌活動降低,而大於8時,硝化作用受到抑制;(2)磷在6.5~7.5時有效性較高,由於在小於6.5時,易形成磷酸鐵、磷酸鋁,有效性降低,在高於7.5時,則易形成磷酸二氫鈣;無機磷的固定(3)酸性土壤的淋溶作用強烈,鉀、鈣、鎂容易流失,導致這些元素缺乏。在pH高於8.5時,土壤鈉離子增加,鈣、鎂離子被取代形成碳酸鹽沉澱,因此鈣、鎂的有效性在pH6-8時最好;(4)鐵、錳、銅、鋅、鈷五種微量元素在酸性土壤中因可溶而有效性高;鉬酸鹽不溶於酸而溶於鹼,在酸性土壤中易缺乏;硼酸鹽在pH5-7.5時有效性較好。三、土壤酸鹼性的改良1、土壤酸性土改良經常使用石灰。達到中和活性酸、潛性酸、改良土壤結構的目的。沿海地區使用含鈣的貝殼灰。也可用紫色頁岩粉、粉煤灰、草木灰等。石灰施用量生石灰需要量(g/m2 )=陽離子代換量*(1—鹽基飽和度)*土壤重量*28*1/10002、中性和石灰性土壤的人工酸化露地花卉可用硫磺粉(50g/平方米)或硫酸亞鐵(150克/平方米),可降低0.5——1個pH單位。也可用礬肥水澆製。3、鹼性土壤施用石膏,還可用磷石膏、硫酸亞鐵、硫磺粉、酸性風化煤。

  • 6 # 豫籍讀者

    元素Hg、Pb、Cd,其中有 70%左右 Cd 存留在磷肥中[4]。而有機肥中(禽畜糞便)也經常含有一些重金屬元素,像有些養殖場和飼料廠普遍使用含有 Zn、Cu、Pb、Cd 等微量元素的新增劑[5],用以防治一些常見禽畜疾病、促進禽畜的生長及提高禽蛋產量,而這些重金屬元素在糞中的排洩量要達到 95.0%以上,其透過糞便進入並累積於土壤中[6-8]。

  • 7 # 白駒過隙286754117

    土壤的酸鹼度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使用肥料,包括使用有機肥(生的糞肥)和化肥。如長期使用生的雞糞,就會導致土壤酸化板結,化肥中,不同的種類,表現不同的酸鹼度,所以長期偏重於使用一種化肥,並且又過量使用,就會導致土壤的酸化或鹽鹼化。還有,常用的土壤消毒劑―生石灰,過量的使用就會導致土壤偏鹼性。因此農戶在使用各種肥料時,應對肥料的基本性質有一定的瞭解,避免造成土壤的酸化或鹼化。

  • 8 # 玫瑰的花香戀

    pH是影響土壤養分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大多數果樹生長的適宜土壤pH為6.0-8.0。調節果園土壤pH到果樹生長的合適範圍內,是確保土壤養分有效性和果樹營養均衡供應的關鍵,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均衡供應。

    PH值是土壤中離子濃度的衡量標準,會影響植物對礦質離子的吸收,而這會影響植物根部的滲透壓,可能會造成植物失水萎焉甚至枯萎。還會影響土壤中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最神秘的案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