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村小工匠

    漢字是唯一一種能夠延續上千年而沒有太大改變的文字。

    在中華文明幾千年歷史中,你會發現這樣一件事,只要你有一定文化程度,你會基本看懂漢字,無論是繁體還是簡體。

    這種情況在其它國家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們的文字在不斷的改變,連他們自己都不能看懂曾經自己的文字,就更別談什麼藝術價值了。

    我們的文字能夠延續幾千年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藝術。

    加上藝術家寫的毛筆字,鋼筆字都是蒼勁有力,更增加了藝術性。

  • 2 # 懿高昇

    書法字型具有很強的設計感與藝術表現力,運用好的話往往是點睛之筆。各式各樣的書法字型有著自己獨特的細膩的特點,

      這是一款很有趣味的字型作品,透過字意本身所表達的情感,巧妙的把圖形跟字型結合起來。這幅圖叫六神有主

  • 3 # 圖有胥鳴

    “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也是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達的表意文字。

    廣義的漢字指從石刻字元、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的文字,狹義指以正楷作為標準寫法的漢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

    歷史悠久、傳播之廣泛造就了漢字獨有的文化魅力。

    如果論漢字的藝術色彩,則需要把書法嵌入其中。

    我們從文字角度剖析一下書法,從而解析書法藝術:

    一、書法兩個字涵義構成了書法藝術。

    1、單字為書:書寫,也就是文字配備上書法的結構。此處字並非狹義上的一個字,可以理解為一花一世界中的“世界萬物”之一。

    2、成篇為法:也就是元素之間構成與組合的章法。此處法可以理解為一花一世界中的“世界”構成方法。

    3、書+法,所構成的表象即為書法藝術。

    4、書+法,可以理解為一花一世界中的花,已經成篇,可供世人欣賞。可花與花,花與萬物也能組成新的“世界”。

    因此,世界為“一”,藝術為“一”,萬物為一,一為萬物。

    二、由此,書法藝術如果單指“書”,只算會寫字;單有“法”,算是會佈局。只有書、法並存,方之為家,才能算經得起推敲的書法藝術。

    從而才能更完美地體現出漢字的藝術氣質,也就是書法的氣質。

    百姓藝術_陳老師_解析書法透視漢字藝術氣質

  • 4 # 禮輕情義重

    中國的漢字在世界上有著悠久的歷史,以象形、會意、行聲表達字的本義,以抑、揚、頓、挫的組詞噴發出人的情感。它是人類史上最先進的語言表達工具和形式,如:離騷,九問,九章,四律、五律、七律,漢賦、唐韻、宋詞、元曲、等等,無一不清、雅、淡、濃、等等,識丁者必被勾魂神往,一句:玉樹臨風,多少文人歎服!一句:壯士飢餐胡虜肉,多少將士戰死沙場!一句:冷雨敲窗被未溫,多少年青婦女在等心上人!一句:朱門狗肉臭,多少窮人離鄉背井!一句:十年寒窗,多少少年白用功!一句:佔世界人類四分之一的華人民站起來了!多少優秀的中華兒女冒著敵人炮火前進!!!一句:華人民連死都不怕,開創了人類史上的新編章!總之,中國的漢字代表著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著中華民族不斷進取的決心,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一定要讓它繼續發揚光大!

  • 5 # 風過無痕攝有痕

    漢字,從傳說中走來,具有悠久和美的特質。

    1、悠久: 漢字歷史可以從6000年前算起。

    漢字以其字、詞、句神奇的表現力,承載了中華幾千年的文化。無論是華美的詩歌,還是浩渺的歷史,都透過它們來紀錄;無論是濟世救人的醫學,還是浩瀚無邊的天文學,都要透過它們來傳承;乃至於琴棋書畫,社會生活一切活動,無一不與它們息息相關。

    漢字是世界上起源最早、至今仍使用著的、歷史最悠久的文字。從時間看,漢字可以從6000年前算起,從範圍看,不僅成為中國大地一種通用的文字,而且其影響已經超越國界,曾經長時間被與其語言性質完全不同的鄰邦北韓、越南、日本等國家吸收並使用,構成了漢字文化圈。

    沿著漢字的地圖,走進美麗的漢字世界,我們可以追根溯源,可以捕捉到古人妙趣橫生的生活資訊,透過漢字瞭解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在每一個字、詞的背後,都蘊藏著一段歷史、一段趣說。

    漢字、詞語是“活”的,它會隨著文明的推進而衍化。

    2、美感: 世界上其他任何文字都無法匹敵。

    具有結構勻稱、形象簡約奇特、音韻旋律優美、字義豐富深奧的特點。漢字的美,還隱藏在它神秘的起源中,在它的“活”的衍化中。

    能解讀漢字的起源,有倉頡造字、“洛書”與“河圖”、結繩記事、書畫同源說。漢字從出現至今,經歷了早期的圖畫文字、甲骨文、古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漫長的發展歷程。

    漢字構形,有“六書”之說,即有六種造字法: 畫出來的象形字——如:日、傘、凸;用符號表義的指事字——如:本、末、刃;兩字並一字的會意字——如:困、囚、孬;型與聲結合的形聲字——如:和、景、忍;派生出來的轉註字——如:考是老的轉註字;同其音借其義的假借字——如請柬的柬,是在竹簡寫字的簡的假借字。

    當然,漢語難學,最難的就在漢字。難怪五四運動之後,一些知識分子痛感漢字的“三多五難”:字數多、筆畫多、讀音多,因而難認、難讀、難寫、難記、難用。因而,文字改革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一部分。不管怎麼改,漢字始終緊跟時代的節拍。

  • 6 # 森焰55

    單獨就漢字來說它並不具有藝術性,它的形體方方正正,和藝術扯不上一點關係。但由於漢字的書寫工具是毛筆,正是由於這種特殊的書寫工具,賦於漢字的獨一無二的書寫藝術。我們的漢字在世界上來說是很獨特的,區別於很多國家的表音文字,而是一種表意文字,表音文字就是那幾個字母組成,而我們漢字雖然有幾種筆畫但成,但偏偏組成一種獨立的字型。在我們日常常用漢字就有3500個,體現在書寫的藝術性上就豐富多彩變化多姿。即使是相同的字,你可以利用書體以及取勢的不同而避免雷同。一幅書法作品,無論是從字義還是字形都可以承載所書的情感。

  • 7 # 火雨67935906

    中國的文字,特別是書法,是彰顯個人特色的,她要求書寫者的文化修養、對書法的認識以及技巧都要達到很高的水平……

  • 8 # 雲卷飛山

    漢字從遙遠的遠古走來,經過了漫長的發展定型過程。

    關於漢字的起源,大約有三種說法:

    一、結繩記事說。

    二、伏羲八卦說。

    三、倉頡造字說。

    三種說法各有側重,也都有漏洞,也許是兼而有之。

    可以肯定的是,造字絕非一人之功,倉頡很可能是一集大成者,倉頡之後,漢字慢慢趨於定型,逐漸成為較完備的文字系統。

    現在已知的最早漢字,當屬商代的甲骨文,已三千多年,經過春秋戰國一脈相承爆炸式的發展,到秦始皇時,有了全國統一的文字:秦小篆。秦小篆文字系統已非常完備,極具美感,但書寫繁瑣,辨認困難,於是為秦隸漢隸逐步取代。隸書經過幾百年發展,到東晉時,終於定型,成為我們現在使用的楷書漢字。

    漢字造字,嚴格遵循造字“六法”:

    象形,即按事物原始形態抽象而來,如:山石田土,花鳥魚蟲等。

    形聲,用一偏旁表示事物性質,另一部首或獨體字表示讀音,如:鋼、楊、河、烽、塘,就表示這幾個字分屬金木水火土,右邊則表示讀音,這類漢字佔所有漢字七八成。

    會意,用幾個漢字的意思彙集一起,形成一新的漢字,如:雙木為林,三木為森等。

    指示,這類漢字有點象象形字,就是在某個象形字的某一突出部位,加上一點或一筆,用以指示那個特別的部位。如:刃,就是在刀口邊加一點,指示那個部位叫“刃”;眉,下面是一隻大眼睛,上面有大大的一筆,用以指示眼睛上面那個部位叫“眉”。

    另外還有轉註和假借兩法,但嚴格說來,這屬於用字而不屬造字。

    漢字六法不是一開始就有,是在漢代以來才逐漸總結完善起來的。

    有了六法,不論世界如何發展,新生事物如何湧現,就能不露痕跡新造漢字。如近代的化學原素週期表,其間大部分原素是古代沒有的,就可根據元素屬性,屬金屬的用金旁,用一字表讀音,如“鈾”,我們就知道這種物質屬金屬,讀“由”,同理,“鈽”,讀“不”,是金屬;屬氣體的,如氮氫氧等,我們很容易就知道這三種物質都屬氣體,讀淡輕癢。一點都不感覺得到是後來新造的漢字。

    說到藝術氣質,漢字經過幾千年文人墨客數十代傳承演繹,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藝術形式一一書法藝術,並與畫比肩,統稱“字畫”,令世界其他任何民族望塵莫及,成為中華民族一大驕傲!

    在世界進入資訊時代後,漢字成功逆襲,讓古老文字煥發青春,具有比拼音文字無可比擬的優勢,讓那些紛紛廢除漢字的周邊國家後悔莫及。

  • 9 # 我們一起寫書法

    漢字的表現力是很強,這跟漢字的創造過程、造字規律有關。黃帝史官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著於竹帛謂之書。

    漢字是模仿自然物象而來,起初文字的圖形化非常明顯,從甲骨文、大篆可以看出這種痕跡。我們有個詞叫“望文生義”,意思是:光從字面上去牽強附會,做出不確切解釋。但是不得不承認,漢字裡確實有可以望文生義的字:一看到字就知道大概的意思。

    表現力不強,自然無法望文生義。

    漢字的表現力,還表現在他有幾乎無限的可拓展性:外來語幾乎都可以用現有的漢字或者按照漢字的造字規則創造出來,比如元素週期表的文字。

    漢字發展到現在,歷史上曾經通行過的字型均未失落,有的字型即使已經退出了實用的功能,但仍然被作為藝術而儲存下來。

    作為圖形文字,又有專門的的書寫的藝術手法(筆法和結體等),漢字作為唯一成為完整的藝術門類的“字”的藝術,其藝術氣質不強都不可能。

  • 10 # 古城金地140787426

    漢字具有精煉,美觀,邏輯性強,簡單明瞭。

    漢字文化的核心就是文字化資訊的傳遞。

    想知道文化,首先要知道什麼叫文明。

    文明就是文字的表達要讓人們看明白,能看懂就是文明,看不懂就是文不明。比如,一個字馬,一看就是動物。鳥一看就是。兩個不能混淆,混淆了就是文不明瞭,不能廣義狹義的或者暗含,造成指鹿為馬,邏輯混亂是非不分,不明不白,要有明確的指向。不能模稜兩可造成混亂。比如,馬這個字,讓人一看就知道是馬,而不是看著又象馬又象驢或者象狗,這就不明白了,指向性太多,不知道應該是指什麼了。原始和文明是兩個大家認為相反詞意。如果,在原始大森林裡有人迷失了方向,那麼他就很難走出去了。但是,有一個標牌出現在他的面前,上面有個↑剪頭指出方向他就會得救。原始和文明就從這裡分開了。那個↑就是象形文字。沒有字的是原始森林,有了文字就能看明白出去方向。

    文化是文字應用變化的組合。文字是相片,文化就是把一個一個相片組合起來的影片。組合起來的文章就是一部電影故事。字是單個的,文是大量的字組合。比如,文章,論文,範文等等。文化有各種文化,

    中國的以漢字為代表,英國的以英文為代表,如果,你在國外看到有好多漢字就知道這是中國文化,如果是建築就很難說了,因為中國的建築和南韓的日本的一樣無法分辨,建築只是一種風格的特徵,證明不了自己本身就是文化,還要透過人類文字化。比如,有種小鳥可以建築巢穴,蜜蜂也會建築他們的房子,這不能證明它們有了文化。

    如果在外國看到的是英語那一定是英國文化,建築也是,歐洲也是一樣分不清那國的,它只有某種資訊,可以用文字解釋。

    小學生開始上學就是文字組合運用的開始,各種路邊走廊的宣傳都是文字組合的資訊傳遞,能接受多少就看你文化水平的高低。

    把一切事物都用文字組合描述,這才是文化。就是把所有的一切事物,用文字轉化成人能看懂的形式。如果不轉化,原始森林還是原始森林,企業還是企業,不會變成文化。只有在人們給你講述對比了它和別的地方不一樣,你才能認識什麼叫原始森林和現代森林,你的企業特點不同在哪裡,這個講述就是文字運用的過程。

    再比如,小學生上學就是文字化運用的開始,小學生上學之前沒有文化,把圖形轉化字的形式教給學生,中國字就是象形字,把文字化組合的資訊教給小學生,就是文字運用的過程。

    文化是為人服務的,沒有人就不存在文化,就不存在文字,就沒有辦法可以文字組合傳遞資訊。

    中國字是有明確指向的,不要被別有用心的人搞的含糊不清,神神秘秘,指鹿為馬誤導大眾。

    文化水平的高低是指,你掌握了多少文字組合的資訊。比如,簡歷表中填寫的文化程度,就是代表著,你從小學生開始,到現在你學到了多少文字化組合的東西,機械,電子,外語,會計等等包括各個學科,這些就是文化。但是,沒人填寫,我沒有上過學,沒文化不認識字,我是文盲,我會跳舞,動物也會跳舞,但它沒文化。

    舞蹈是一種藝術不能等同於文化。

    人與動物的區別,人有文字,它們沒有。人可以把所有的事物記錄下來,把世世代代的經驗記錄下來,傳給後代,而別的動物不能。

    人和動物的腦子記憶有侷限,不可以記很多的事情。

    人使用了文字記錄,可以幫助記錄更多的東西。一個人靠人腦一生學習,能夠掌握的學科幾種就很了不起了。一生拿到幾個博士就不簡單。而學科有幾十種,靠腦子記是不可能的。文字在這方面使人腦增加了幾十倍,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翻閱。這就是他們的區別。

    至於人與動物的區別,就是道德區別就是一派胡言。原始人也是人,他們為了爭奪食物打的你死我活,遠古的原始人連個遮羞布都沒有,還談何道德廉恥。

    中國文化使用規律邏輯性很強,中國文字使用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字的前後順序不一樣意思就變了,邏輯性非常強。

    文化是用來傳遞資訊的。邏輯性不強傳遞的的資訊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歐洲現代習性留給人們的印象是攻擊.掠奪.創新。它們被文字描述出來就是攻擊文化,掠奪文化,創新文化。

    他們的這些現代文化和他們的傳統文化‘本身’是分不開的。

    他們的文化本身就是守獵的傳統文化。狩獵的原始人都是使用弓箭的。他們的文字會和他們的生活習慣有關。就拿英語來說,第一重要的狩獵工具是箭頭,具有直接殺傷力,象形字就是A剪頭。B是手拿弓,C是沒有弦的弓,D是有弓弦的弓。F是斧子後面就不一一再說了。

    他們這種經常和獵物周旋的生活,使他們養成了集體進攻圍捕的習慣。用文字描述出來的習慣就是文化。

    他們不斷的改進工具,使他們有創新的習慣。

    中國的文化習慣和歐洲不同,是從農耕開始的。一年四季種了收,收了種,反覆迴圈。所以,中國的文化是一種守舊的複製文化,守著古老的文字不變。自古至今都是在複製,一代一代的傳下來。

    任何國家的文化都值得研究。中國 傳統文化應該是自古以來,大家都在使用 ,又離不開的文字化運用方法。

    文字化就是學習文字變化運用,小學生上學就是文字化的開始。文字化的運用方法,就是自古傳下來的傳統組合變化的方法。

    不能把工藝.藝術,技能.風俗習慣.服飾.城市風格.酒.茶......都叫文化,它們的名字不叫文化。它們的名字就是它們本身,酒就叫酒,藝術就叫藝術。如果非要和文化硬拉在一起,那就要在後面加上文化兩個字。儒家,墨家,道家呀他們要加上文化兩個字,這些都是中國文化中的一種。中國文化不是哪一家的。

    考古時曾經挖出一種酒是綠色的,能說它是酒文化嗎?不能,它只是酒,它可以‘被’酒文化,酒後面要加上文化兩個字,才叫酒文化。它背後的故事才是酒文化。它是哪裡生產的,用的什麼材料,它賣給了誰,當時誰喝了,喝酒時猜不猜枚。這些才是文字加工過的酒文化。

    文物沒有文字不代表文化 ,它只有文化的資訊。如果,把古代文物骨笛資訊用文字組織起來,只能證明當時的音樂藝術的程度。韻律達到了幾個音節的運用。玉石文物證明當時的雕刻和審美觀。青銅器如果沒有文字,也只能證明當時的冶金技術水平和鑄造工藝技術。就像原始人的石斧石碗石器一樣不是文化。發明不是文化,是技術改革創新。城市遺址只能證明哪裡曾經有人居住過。

    風俗習慣不等於文化,各國有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相同的風俗習慣,相同的風俗習慣不能說是文化相同。很多動物也有習慣但不能叫文化。

    口口相傳是文化口頭上的傳遞。說話的人發出來聲音和文字,聽的人也在接收每一個文字。這種方式容易失真比如端午節,傳來傳去就不知道是誰的風俗習慣了。

    最好的方法是寫成文章記錄下來,這就是文化。像有些經書就記錄了很多事。

    好的文化要深入淺出,淺顯易懂。不能神神秘秘,故弄玄虛,東拉西扯,顯示知道的很多。要能夠表達清楚你的思想,這就是好的文化。

    中國文化是不是上下五千年我不能確定,但是甲骨文是事實。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優點是:文字簡練表達清楚的象形文字。這樣的文字組合起來的文化表達能力強,文字像照片,把文字的照片組合起來就是電影影片,怎麼組合變化,這是祖傳方法。

    世界上聯合國開會,同樣內容的演講稿,放在桌子上最薄的那份就是中國的。外華人都覺得很不可思議,中國文化太神奇了。

    中國文化的組合排列前後順序,和別的國家文化也不一樣。主謂賓的用法也不一樣。姓名的順序也不一樣。表達方式也不一樣。這就是中國的文字化使用方法。

    中國文化細膩邏輯性強簡練明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科學的系統的練好硬筆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