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扶青山

    說到四代坦克,目前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只能從火力,機動,防護,資訊化這幾個方面分別來說。

    火力

    火力方面,目前主流都是滑膛炮坦克炮,其中的代表為西方RH120 L44/L55滑膛炮和東方48倍徑2A46125mm滑膛炮,解放軍的125mm坦克炮也脫胎2A46,但是效能上要強很多。解放軍的99A坦克就是加強版的50倍徑125mm滑膛炮。

    各國後來都有研製更強力的火炮,比如德國研製過140mm坦克炮俄羅斯研製過152mm滑膛跑,而中國也研製過身管更長的125mm坦克炮,曾經想要裝在99A上,但是最後還是用回了50倍徑125mm(解放軍還研製過140mm坦克炮,後來覺得並無必要安裝,應該是轉技術儲備了),而俄羅斯的T-14“阿瑪塔”坦克也沒用152mm滑膛跑,用的是2A82-1M125毫米口徑滑膛炮,比原來的2A46身管更長,炮彈的初速度更快。

    早期的99A採用過54倍徑主炮而非現在的50倍徑,注意熱護套前面是三節

    為何各國不裝備?首先是冷戰結束沒了需求,其次就是炮彈太長太重(自動裝彈機可以解決,但是載彈量又是問題),高膛壓導致炮管磨損太快,過長的炮管影響機動力和運輸(長炮管坦克鐵路運輸很麻煩),還有炮塔座圈尺寸限制等等,另外就是新型炮彈的出現導致對炮的改進不那麼著急,比如美國的M829A4和中國的三期彈。

    今年8月15日的新聞,西部戰區76集團軍某旅的96A坦克正準備進行配發三期彈後的體驗射擊。

    除此之外還有先進的火控系統,目前的頂尖三代坦克基本全部使用獵殲功能,且配備車長炮長雙熱像的先進火控系統,車長光學及熱像通道最大發現距離超過5公里,識別距離在3公里以上。再往前一步可能就不是坦克單車的問題,而要依靠資料鏈。

    不過也有人認為傳統火炮已經到頭了,未來四代坦克將裝備電化學炮、電磁炮,中國已經開始了相關研究,但是這就不是單獨坦克炮的問題了,而是整個坦克整體的問題。

    總結一下,四代坦克的火力還需要繼續增強,要遠超並徹底壓制現在的三代坦克,因此如果是常規火炮,至少要到140mm加高倍徑,而電磁炮口徑則不那麼重要,主要要解決多彈種問題。

    機動

    目前各國主戰坦克都是安裝馬力更體積大更緊湊的動力包,基本都達到了1500馬力級別,至於燃機輪機和柴油機是各有優劣,各國根據國情選擇。傳動方面,則做到方向盤操縱,自動變速,無級轉向(就是兩邊履帶可以前後不同方向運動實現原地轉向),液力傳動。開起來就和開自動擋轎車一樣,懸掛系統也分為氣液懸掛和扭杆懸掛,這個也是各國國情不同的選擇不同。未來機動這方面怎麼走其實爭議頗多,一種說法是全電推坦克,即實現高功率密度發動機電傳動一體化動力組,但是這需要在電池(電容)技術和電動機上有重大突破。而且和上面提到的電磁炮是一體的,電動機還要給電磁炮供能。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實現難度較大,軍艦上都未能實現。

    按照完全壓制原則,四代坦克的動力也要力壓三代坦克,但是現在三代坦克的機動性已經是非常不錯了,再進一步困難頗大,目前看只能從進一步簡化操作,比如說無級變速,全自動擋或方向盤按鍵換擋這方面下手了。

    防護

    簡單來說就是“不被發現,不被擊中,不被擊穿,不被擊毀”。

    “不被擊穿”方面目前的三代坦克的複合裝甲的防護力已經相當可觀,頂尖三代的指標已經達到了雙700mmRHA的水平,並且隨著技術的進步擁有向雙800mmRHA階段邁進的趨勢。但是繼續下去,除非材料有突破性進展,不然再這麼加強下去車體重量會超過50噸直奔60噸,這給運輸部署帶來很大不便。解決方法之一是採用模組化設計,側面裝甲模組、炮塔附件等等都方便拆卸以應對不同的情況,另外一種就是主動防護系統,這不是什麼新科技,目前頂尖三代坦克普遍裝備了先進的光電對抗、抗攻頂、主動攔截為手段的主動防護系統。就是“不被擊中”。

    另外就是隱身化,不是光學隱身而是對雷達隱身和減少自身紅外特徵,不容易被各種指導反坦克武器捕捉到,也就是“不被發現”,波蘭的PL-01有一點這方面的雛形,但是遠未完善。

    無人炮塔,這個實際上原意是減輕車身重量同時騰出乘員的空間在炮塔裡整合坦克炮,自動裝彈機,各種光瞄裝置等等,但是確實加強了防禦,不被擊毀就是說坦克被擊中之後乘員能倖存下來,炮塔是坦克最容易被命中的地方,把乘員移出去確實能保證乘員的生存率。另外就是高效的車內滅火系統和抑爆系統,保證乘員生存。不過減少乘員這件事,三個人已經是極限了,車長炮手駕駛員,不能再少了。

    T-14阿瑪塔坦克的成員並排坐在車體前部,正前方有厚實的裝甲

    四代坦克若想在防護上全面壓制三代坦克又不至於影響機動性,那麼就要採取主被動防禦結合的方法,同時採用無人炮塔布局,減小防禦面具和人員傷亡機率。

    資訊化

    資訊化也是坦克不可忽視的一部分,現在任何一種兵器在戰場上都不是單獨作戰,而是整個作戰體系的一部分,四代坦克必然要在這上面下功夫,依靠資料鏈進行體系化一體化,比如美國的M1A2SEP及最新改進型號的資訊互動終端可以實現戰場態勢感知、目標分配等一系列的功能。單車發現目標,整個部隊即發現目標,還能及時召喚後方炮火打擊。

    針對坦克視野不佳的問題,可以考慮使用攝像頭和AR系統配合,能夠達到“透明坦克”的效果,這個已經有了嘗試,但是需要解決延遲問題。

    另外就是車載無人機,這個和資料鏈是相輔相成的,美國M1A2sepV4打算升級完自動裝彈機後把原來的填裝手變成專職的無人機操作員。與無人機協同作戰。

    綜上,四代坦克是個複雜的問題,要整體規劃,火力機動防護資訊化缺一不可,每一個都和另外三個互相依存,單純的技術堆砌和新技術堆積不能解決問題,畢竟要造的是能上戰場和敵人硬碰硬的坦克而不是什麼未來概念車,而且這裡還有成本問題,因此四代坦克發展的有很長的路要走。

  • 2 # 資訊所長

    坦克發展的黃金時期應該是二戰後期,經過二戰的洗禮,坦克在陸戰方面的作用毋庸置疑,導致世界各國紛紛設計研發自己的主戰坦克。可是二十世紀後期到現在,世界各國對坦克的熱情降低了,作為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的美國,在坦克方面也幾十年沒有動作了,M1坦克服役至今也未見替換的坦克型號。

    所以未來第四代坦克到底什麼樣子,一直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不過我們可以借鑑當前世界武器發展的潮流,來分析一下第四代坦克是怎樣的:

    隱身性

    在雷達越來越先進的現在,隱身性成為現在很多武器的標準設計,作為陸戰之王的坦克當然也不例外,不被敵人發現就意味著生存的更久和更大可能擊毀敵人。坦克方面隱身主要是透過外形和材料來實現隱形,目前世界很多國家在研究,比如下圖的波蘭推出的隱形坦克。

    火力與防護

    把這兩個放在一起,因為它們兩個息息相關,相互提高,你強我必須比你更強。目前第三代坦克的火力和防護已經足夠強大。簡單的說,第四代坦克的火力在穿透力和射程上面,會大大提高,要麼提高火炮口徑,要麼提高火藥的動能。在防護力上,新的材料的應用會使坦克的防護力加強,同時也能減少坦克的重量和體積,這也是目前影響坦克發展的兩大重要限制。

    多功能

    目前很多武器都講究多功能,坦克也必須要考慮這一點,坦克的作用不光是可以打坦克等地面裝甲目標,還需要能夠攻擊空中目標,當然第三代主戰坦克也有類似的功能,但是第四代坦克多功能將可能成為是標配,起到一物多用。

    資訊化

    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當中,聯軍的坦克資訊化程度高,能夠實現戰場資訊共享和相互之間聯絡,第四代坦克將會把這一技術發揮到更加強大,相互之間的聯絡沒有障礙,時刻交流。

    最後貼出一款目前世界上第一款宣傳是第四代坦克的坦克,就是俄羅斯最新服役的T-14阿瑪塔主戰坦克。不過很多人認為,這款坦克很多方面沒有革命性的突破,達不到第四代的標準。

  • 3 # Zero科技

    第四代主戰坦克是比第三代主戰坦克更為先進的坦克,各方面效能都會上一個臺階。2015年5月4日,俄羅斯新一代t14“阿瑪塔”主戰坦克面世,這是目前世界上第一款第四代主戰坦克

    第四代主戰坦克裝甲厚度:

    第三代主戰坦克的裝甲厚度一般為600毫米厚,第四代主戰坦克的均質裝甲將會達到1000毫米厚(不掛爆炸式反應裝甲模組時)。第四代主戰坦克的裝甲肯定不會是大鐵塊,裝甲大部肯定會是高強度合金,防護能力將會更佳

    穿甲能力:

    第四代主戰坦克的穿甲能力將達到1000毫米以上,目前的第三代主戰坦克的穿甲能力在700~750mm左右

    火炮動能:

    第四代主戰坦克的火炮動能將會達到18mJ以上,火炮口徑會達到140mm以上。第三代則為10mJ,中國俄羅斯的口徑為125mm,西方國家則為120mm

    機動效能:

    第四代坦克速度將達到80km/h以上,可能具備隱身效能。第三代坦克的最快則為75km/h,不具備隱身效能

    重量:

    第四代主戰坦克重量應該為70噸左右,第三代主戰坦克在50噸左右,最輕35噸,最重62噸,中國目前最先進的第三代主戰坦克ZTZ-99A2為58噸重

    目前中國正在試圖研發第一款自己的第四代主戰坦克

    第四代主戰坦克將會實現多功能,高資訊化,讓我們拭目以待!

  • 4 # 兵者詭道也

    目前各大軍事強國都要大力開發下一代主戰坦克,但目前大多還處於技術驗證狀態,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第四代坦克進入現役。其中,我們主要以兩款新型坦克為例來探討一下未來第四代主戰坦克的一些具體效能特點。第四代主戰坦克想象圖

    一、PL-01主戰坦克

    PL-01主戰坦克是波蘭和英國聯合開發的一款新型坦克,是世界上第一款隱形主戰坦克。該坦克採用了多種高新技術手段來對抗聲光熱等偵查手段,減小被發現的機率。除此之外,PL-01可以隨意改變自己的紅外特徵,比如把自己從坦克變為一輛小轎車,從而達到欺騙敵人的目的。倘若這種技術能夠成熟應用,必將引發新一輪陸戰革命。PL-01型主戰坦克正面照

    在具體技術上,PL-01主戰坦克頗為特別。據悉,該坦克全部採用一種特殊陶瓷製造,幫助其達到“隱形”的效果;除了紅外隱身,由於新材料的運用,PL-01全重僅為35噸左右,乘員為3人,採用高度數字化的裝置,全車搭載了大量隱藏式攝像頭,乘員在坦克內部即可觀察坦克外所有情況。另外,該坦克應用了主動防禦系統,該系統由探測裝置和攔截髮射器組成,其中探測器由4具平板相控陣雷達構成,位於炮塔四個方位;攔截系統則鑲嵌入車身,發射時才顯露出來。透過以上多種先進的技術手段的加持,使得PL-01擁有比現役三代坦克先進得多的隱形效能。隱形效果突出

    二、T-14“阿瑪塔”主戰坦克

    T-14“阿瑪塔”主戰坦克是俄羅斯新一代主戰坦克,被認為是T90的深度改進型(雖然改的爹媽都認不出來了)。俄方稱之為世界上第一款第四代坦克,它採用3人編組,全重48噸,採用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可產生1500馬力。裝備125㎜滑膛炮,未來可能換裝俄羅斯研製的152㎜滑膛炮。除此之外,T-14還裝備了一挺12.7㎜重機槍和一挺7.62㎜通用機槍,二者都採用全電子遙控槍塔。從現有資料看,該坦克採用比現役t90坦克先進得多的車載顯示裝置,數字化程度達到了新的水準。T90主戰坦克t14“阿瑪塔”主戰坦克

    從以上兩款新型坦克中,我們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特點,比如注重隱形(低紅外特徵)、高度數字化、中型化、強調機動性,注重城市戰能力等。雖然無論是T14還是PL01,都不被認為是真正意義上的第四代坦克,但它們確實都為第四代坦克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也一定程度上表現出第四代主戰坦克的一些效能特徵。二者都採用典型的隱形設計,無人炮塔T14“阿瑪塔”的駕駛室實拍

    當然,目前對第四代坦克還有著其他不同看法,譬如有人認為第四代坦克依然會是重型坦克,採用2人編組,至少140㎜以上的主炮口徑等,這些效能特點比目前的T14和PL01都更加激進,也對技術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兩種中國未來主戰坦克想象圖

  • 5 # 客矢解

    未來四代坦克應當具備更好的防護和火力以及機動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四條履帶履帶坦克該不該有?坦克該不該發展我們另說(肯定要呀!)

    更好的火力是什麼!更大口徑的滑膛類坦克炮,還是炮的本身可以使穿甲彈具備更高的穿深和動能殺傷。已知俄羅斯阿瑪塔主戰坦克在未來一定會換裝更大口徑的坦克炮,法德兩國合研的主戰坦克火炮是140mm的,中國也測試過140mm炮。不過國內大多數人對增大口徑這件事似乎並不看好,裝填速度和炮彈攜帶量會直接影響到主戰坦克的作戰能力。由此就有更激進的想法—直接上電磁炮!

    阿瑪塔主戰坦克現役與概念型最明顯的區別就是火炮“縮水”了(俄軍方說要換炮)

    雖然也有不少國家制造出了電磁炮,但是小型化道路上幾乎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難關,到目前為止關於能夠發射實用炮彈的電磁炮最小的只用在軍艦上測試過。要想真正利用在坦克上任重道遠,四代坦克估計是用不上了,除非真正的四代坦克標準有了真正的定義和出現時間進一步推後,待技術成熟後再推出四代坦克。而之前的更新估計只能稱為三代半。

    土耳其也製造出了電磁炮,絕大多數國家的首要任務是將電磁炮小型化。

    四代坦克的防護應該有什麼呢!一味增加裝甲厚度?現在的坦克不管是一代的爆炸式反應裝甲,還是三代坦克增加的主動防護系統都能夠提高主戰坦克的生存率,不過還有另闢蹊徑安裝楔型裝甲的設計,用楔型裝甲當作防護消耗品。而坦克最大的威脅來自反坦克導彈這就使坦克防護的方式和效率不會停止。波蘭推出了PL-01主戰坦克想透過改變紅外特徵欺騙對方,不過到現在光學隱身也該提出來了,紅外特徵改變的能力應該擁有,但是光學隱身也是一個發展方向。不僅要使對方武器變成瞎子,眼鏡也要“變瞎”。遺憾的是PL-01主戰坦克火炮也是120mm炮與主流坦克基本一致對付四代同級坦克並不夠理想。很顯然僅具備可改變紅外特徵的傳統坦克並不能夠稱為四代坦克。

    PL-01目前只具備紅外特徵“隱身”,光學隱身理應用於四代或新一代主戰坦克上。

    四代坦克機動能力還是怎樣的!我開篇提到四履帶設計,以目前技術和坦克弱點來看是有必要的,最理想的應當是仿生機械行動裝置,動物的行動方式更難被癱瘓,或者更難使坦克因為行動受限喪失戰鬥力。不過同樣有侷限,就是技術部的不成熟很難為坦克安裝仿生動力組。因此我提到了四履帶坦克設計。初衷很簡單,如何使身長近10米的四條履帶炸斷?不用說比起癱瘓常規兩條履帶主戰坦克這種設計更難被摧毀。行動能力提高肯定能夠提高生存率的,看似生存率只與防護有關,其實機動能力也有一定影響的。

    四代坦克要換炮,但是絕不是德國的車體法國的炮塔。

    要不要發展主戰坦克和力度也成為很多人熱議的問題。說實話用冷戰時期的軍備競賽速度來說,上述要求在短時間砸錢就出來了。正如當年美蘇兩國的許多科技直到現在減緩發展仍然處於領先地位。後來總結蘇聯的解體原因與軍備競賽有關,當然美國沒解體有說法是軍備競賽是美國拖垮蘇聯的方式之一。到今天有許多顛覆性革命性的武器提出過,比如具有萬能破壞威力的奈米武器,但不具備放射性是“綠色的武器”;還有上帝之杖也是如此,具備高毀傷能力卻沒有放射性。這無疑使人們認為發展主戰坦克到底有沒有必要,到現在看來上述武器即便擁有極高的可行性但也處於研發階段,如今只要新的有效四代主戰坦克不出現,三代坦克只要上了戰場在高強度的對抗中肯定會被輕鬆打爆。

    對於主戰坦克側面防護似乎從來沒有提高過,四代坦克應當做一些努力,頂部側面應當防住破甲彈襲擊,否則四代坦克毫無意義,畢竟攻頂武器層出不窮,甚至還有迫擊炮發射形式的攻頂武器。戰爭的關鍵因素在於人如何使用武器,如果配合得當反坦克武器不應當有太多的戰果,反坦克導彈從遠處發動攻擊不說被主動防護系統攔截,被動防護大多能夠抗住一發,因此主戰坦克要消滅對方主戰坦克還需要坦克出場。打不對稱戰爭當我沒說,隨便開武直、攻擊機上吧!

  • 6 # 木榮雨北

    坦克肯定要發展的,不可能淘汰的。實際上由於一戰慘烈的塹壕戰催生出來的坦克,並且在二戰中,空地一體化的閃擊戰,以及之後蘇聯的大縱深戰略,使得坦克成了陸軍最重要的突擊兵器。

    可以這麼說,沒有坦克,就沒有陸軍,至少沒有進攻能力。

    坦克作為防護、機動和火力三位一體的兵器,未來坦克應該仍然對這三項加強,並且強化資訊化能力,以加強諸軍兵種的協同作戰。

    首先說機動性。

    未來坦克多半還是不能變形成高達的,沒法飛,所以基本上還是會採用目前的履帶式,其中最大的變化應該是發動機。

    從目前來說,柴油發動機的功率效能基本已經到了極限,1500馬力已經維持了快40年了,如果還要繼續提高功率,那麼我認為應該要採用燃氣輪機。燃氣輪機的功率密度大(體積小而功率大),而且加速效能更加優秀。缺點就是費油,畢竟怠速狀態和高速狀態耗油差不多,但是也有優點,那就是不挑油,柴油汽油航空煤油等燃氣輪機都能用,便於簡化後勤。

    另外也可以實現綜合全電,和軍艦一樣,隨著各種電氣裝置的增加,坦克發電機功率也變大,那麼搞一個坦克用的綜合全電推進,也能便於坦克日常的維護。尤其未來的智慧化自動化,使得坦克乘員進一步減少到兩人,那麼日常維護的簡化就很重要了。

    其次,火力。

    130mm或者140mm坦克炮是目前最常見的坦克火力升級套件,但是我認為可能性不大,首先威力的提升有限,其次目前西方120mm坦克炮備彈量就已經40餘發,更大坦克炮,備彈量更低,而且更重要的是坦克炮口徑的增加會增大後坐力,這就需要更大更重的坦克,這就陷入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而且發動機的功率提升反而被重量吃掉了,機動性反而下降了。

    如上所述,如果採用綜合全電,那麼就能上高能武器,當然以目前的技術,純粹的電磁炮是很困難的,但是在90年代,西方國家就開始搞化學能線圈炮(廣義上的電磁炮,發射炮彈仍然靠化學能——火藥,炮彈在透過炮管時,炮管上的電磁線圈對炮彈加速),威力能夠得到明顯的提升。

    另外一種就是電熱化學炮,所謂電熱就是透過一個點火脈衝電源系統,炮彈進行等離子點火(當然也保留傳統化學能發射)。

    化學線圈炮能夠提高傳統火炮25%的動能,而電熱化學炮可提高25-55%的動能,而電能消耗降低80%。

    第三就是防護。

    實際上目前的防護能力要比攻擊威力強,無論是複合裝甲還是爆反,防護能力都很強。未來的新材料,比如石墨烯,可以降低重量而且防護有很大提高。

    加裝特羅菲主動防禦系統的梅卡瓦IV坦克

    然而我認為未來坦克最重要的仍然是主動防護系統,目前的主動防護能力擋擋初速在300米以下的RPG之類的還可以,面對初速更快的反坦克導彈(防禦脫殼穿甲彈還是算了)。未來能夠實現綜合全電,那麼就有裝鐳射的可能性,這樣能夠主動燒燬反坦克導彈。

    最後就是資訊化與智慧化。

    戰爭就是人的戰爭,所以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都是加強人的能力,以及人的協同能力。

  • 7 # 雷神之錘

    目前的第4代坦克正處於,研發之中各國正在給坦克技術進行探索,利用新的技術,人們已經看到了坦克技術的這種變化。將來坦克火力方面也許有電磁炮或者電熱化學炮可能成為一種主流,代替現有的傳統火炮而在防護上,主動防禦技術,已經可能會更為受到關注,而在機動方面也許更先進的發動機系統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但是,目前來說,所有的先進技術實際上都受到很多質疑,主要是他們還沒有真正的成熟,電磁炮實際上剛剛成為一種可能性電熱化學炮,也只能在把場上展示一下威力,他們還沒有到實用的水平。

    而且 ,許多技術理念還沒有弄清,比如現代俄羅斯現在俄羅斯剛剛推出的新一代坦克,阿瑪塔型坦克。雖然它在設計上有許多突破之處,採用了無人炮塔設計,但是,他受到的質疑也相當多,到底能不能達到理想的效能水平,實際上還是個很大的問題,應該說各國在第4代坦克上只是進行語言,研究一些技術。也許就只有等到許多技術知識的突破之後,才有可能出現第4代坦克。

  • 8 # 薩沙

    未來的新概念坦克,會是劃時代的。

    首先,坦克具有遠超乎今天的戰場感知力。

    目前,歐美都在全力研究坦克攜帶的戰術地面雷達。

    透過這種先進的雷達以及空中系統的資訊,全面的掌握戰場情況,搜尋敵人的目標,鎖定和殲滅。

    在未來,坦克將會是城鎮戰的核心力量。

    只是,目前地面雷達的效能難以滿足實戰需要,還在公關階段。

    其次,坦克逐步實現無人化和智慧化。

    以今天的人工智慧水平,實現迅速鎖定目標,然後在操作者判斷下確認,隨後有電腦自動發動攻擊,這整套流程沒有什麼問題。

    實際上,今天無人機也就是這套流程。

    所以,坦克會逐步實現無人化,以降低人員損失,可能會完全取消坦克兵,或者坦克內只保留一個操作員。

    再次,坦克可能不再是完全使用火藥動力火炮。

    隨著鐳射武器和電磁武器的發展,未來坦克的火炮可能也會有本質的變化。

    可惜,技術上仍然有難題,暫時實現不了。

    最後,坦克可能不再是坦克。

    坦克既然是在地面行走,就必然受到地形的影響。

    未來的坦克可能會逐步脫離履帶的限制,實現氣墊化。

    這樣坦克不但可以脫離很多地形的限制,也可以降低遭遇地雷的可能,大大提高行駛速度等等。

  • 9 # 科羅廖夫

    中國的第四代坦克已經呼之欲出了。在日前剛剛釋出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釋出了中國兵器第一研究院成立60週年紀念宣傳片,該片大量99A主戰坦克,新型步兵戰車和15式輕型主戰坦克的鏡頭。首次公佈了一批中國坦克裝甲車輛設計和試驗的超燃畫面,讓人是大開眼界。

    在開篇第14秒的時候,有個一晃而過的鏡頭,一個三塊大螢幕顯示器的畫面。是我軍新一代坦克裝甲車輛的座艙佈局,防護、資訊化和自動化能力將有本質的變化。這是首次曝光的中國產第四代坦克的戰鬥艙,也首次有畫面證實中國正在研發第四代新型主戰坦克。為使新一代主戰坦克適應未來戰場需求,採用了雙人制戰鬥艙試驗檯介面,從圖中可以看到,戰鬥艙的左側是駕駛臺,右邊是作戰臺,採用了四塊大尺寸多功能顯示器,可以根據需要切換不同的顯示內容,從顯示器畫面上看,該坦克採用無人頂置炮塔,炮管為非圓形的隱身設計,十分夢幻。

    目前中國最先進的現役主戰坦克是99A型坦克,這是一輛效能堪稱世界頂級的坦克,在火力、防護、機動、資訊力等均處於世界先進水平。99A坦克從2003年開始正式工程研製,2010年定型,2013年正式裝備部隊,2014年型號公開對外亮相。99A主戰坦克的研發工作耗時十年。按照中國大型武器系統遵照“生產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的傳統。在99A坦克的研發告一段落,轉入正式生產和裝備以後,新一代坦克的研製,就應該被提上日程。從2014年開始,國內媒體有不斷有新一代未來坦克的訊息被披露出來。

    目前各國都對第四代主戰坦克有了很深入的探索,美國提出了好幾個型號的無人炮塔坦克方案,但與現役M1A2艾布拉姆斯相比都沒質的提高。後來在FCS未來陸軍戰鬥系統中,規劃了載人作戰系統(MCS),其實是一種輕量化的高科技坦克,全重不超過30噸,具有超視距射擊能力,安裝一門XM360輕型120毫米火炮,強調非接觸打擊,具有2公里直瞄射擊,16公里非直瞄遠端射擊的交戰能力。

    德國的未來主戰坦克方案之一,是一種二人制坦克,採用頂置的無人炮塔,安裝一門120/140毫米坦克炮,戰鬥全重降低到48噸,車體正面主裝甲防護能力超過1米厚度等效均質裝甲板,發動機仍為MTU890系列柴油機。俄羅斯則發展了T-14型阿瑪塔主戰坦克,這輛全重55噸的主戰坦克採用全新的無人炮塔,車長、炮長、駕駛員3名乘員集中佈置在車體前部的戰鬥艙內,安裝一門全新的125毫米2A82-1M滑膛炮。儘管阿瑪塔坦克外形夢幻,公佈出來的紙面效能非常先進,但是西方和中國的坦克專家們普遍認為其效能比第三代坦克改進有限,難以達到第四代坦克的要求,或者難以成為第四代坦克的標準。

    在2016年央視播出的《大國工匠》節目中,就透露中國正在研製第四代未來坦克。 根據以往的官方公開報道,中國對第四代主戰坦克的預先研究始於本世紀初。中國的第四代主戰坦克擴大了作戰功能,降低了坦克的綜合費用,透過高綜合系統匹配和技術最佳化,實現低矮化、輕量化、數字化、隱身化。第四代主戰坦克很有可能是一種比較輕的雙人制坦克,新防炸底盤和座椅設計,全電驅動,主動懸掛,資訊化,視距外交戰,帶有主動防禦系統,大威力自動火炮。類似美國下馬的陸軍地面裝甲作戰系統。由於採用無人炮塔,主炮中部的抽菸裝置將被取消,炮管上也沒有了鑽孔,這樣可以設計出膛壓更高,壽命更長的炮管。

    99A主戰坦克的毛明總設計師,首次提出2名乘員坦克的概念和總體方案:採用一體化資訊作戰系統、多武器協同與打擊的火力系統、整體式高功率密度推進系統、全維綜合防護系統和公共裝置管理系統。早在2007年,二名乘員制的第四代坦克總體方案,就作為新一代坦克重大背景專案的主方案展開了預先研究。採用雙人佈局後,可以有更多的空間來加強防禦,從而能顯著提升坦克乘員的生存能力。

    我軍下一代主戰坦克的效能特徵是四個S(super),即超級資訊化,超級火力,超級防禦力和超級機動性。非常有可能採用雙人體制和無人炮塔的設計,將乘員進一步縮減為2人,戰鬥全重大幅度降低,重量將低於40噸。再進一步,甚至可以取消駕駛員,只保留車長和炮長,採用無人駕駛和虛擬視覺系統,將駕駛完全自動化,僅僅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才由車長和炮長進行切換和干預。如果這種新式坦克面世,那麼我軍未來坦克連的人數也將進一步縮減為28人,比一個陸軍步兵排的人數還要少。如果採用雙人體制和無人炮塔的設計,可以使第四代主戰坦克的戰鬥全重大幅度降低。預計中國產四代坦克的重量將在30多噸左右,在執行遠端部署任務時,可由一架運-20運輸機運載2輛第四代主戰坦克。

    由於99A坦克的先進效能和強悍戰鬥力,中國陸軍換裝新一代主戰坦克的需求並不緊迫,所以第四代主戰坦克的正式露面時間可能要在2025年以後。最關鍵的是,由於整車重量的降低,中國第四代主戰坦克的負重輪數量,很有可能由目前99A式坦克的6個,減少到5個,續寫中國59式坦克五對負重輪的傳奇。

    到那時候,人們或許還要驚呼:遠看炮塔嚇死人,近看五對負重輪!

  • 10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其實第三代坦克幾乎已經將坦克、機動、防禦三大屬性做到了極致,還真想不出第四代坦克該是什麼樣子。以空軍的第四代戰機來說,它和第三代機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於隱身效能,為什麼超機動,超態勢感知、超音速巡航都可以透過更換髮動機、雷達和航電系統進行升級,唯獨隱身效能不能通過後期改裝升級。而隱身屬性放在坦克身上合適嗎?顯然不合適,因為坦克是叢集作戰,且是透過地面行走,敵方的偵查衛星很簡單的就能發現,根本隱不了身。

    而目前各國對第四代坦克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認知,而在現有技術加持下第三代坦克似乎已經做到了極致。那麼未來的坦克到底會是什麼樣子呢?不知道,但是今天我們可以進行一番推敲猜測。坦克的三大屬性中未來還能繼續加強的就是機動和防禦。而防禦這一塊只要有人就得加很多防護的東西,像什麼主裝甲和主動防禦系統什麼的,因為坦克沒人操作就動不了,那麼未來是否會往無人化方向發展呢?因為現在的反坦克武器其實就是用於殺傷坦克裡的人的,如果坦克裡沒人那是否就可以更大限度的規避傷害呢?而目前俄羅斯的T-14已經在往這個方向發展,不過現在還是在搞無人炮塔而已,坦克還是靠人去駕駛的。

    而在機動上,如果沒人駕駛坦克,是否可以不用像三代坦克那樣考慮人體的承受極限呢?或者像科幻電影那樣讓坦克在空中飛行呢?至於火力嘛,有什麼就裝什麼,但是像其他人討論的什麼鐳射炮、電磁炮什麼的估計會比前面所說的出現要晚,因為萬噸級軍艦的發電機的電都不足以提供它們所消耗的電能,你覺得50多噸的坦克能負擔的了那麼大的電能消耗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武田信玄的軍事才能和謀略智慧比得過諸葛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