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直方大宜春工程香滿路

    戰國後期各國圖存爭強的一種策略。合縱指弱國聯合對付強國,即齊、楚、燕、趙、韓、魏等國聯合對抗強秦;連橫指隨從強國去進攻其他弱國,即依附秦國。一說六國南北相連為縱,合縱即六國聯合抗秦;東西相連為橫,連橫即六國分別服從秦。蘇秦、張儀等是著名縱橫家。也就是說,如果蘇秦的合縱是出色的聯盟戰略,那麼張儀的連橫便是相當出色的威懾戰略了。

  • 2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題主的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深度,不過這個“真實”可能用的不是很恰當,如果是問“合縱連橫”的真實意圖是什麼?那答案肯定很簡單,就是“合縱以抗秦,連橫以事秦”,《韓非子》裡說的更好,叫“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

    不過題主問到“意義”,這就顯得很有深度了。

    要詮釋合縱連橫的意義,那麼就需要從多個角度來說明它之於當時社會的內在價值以及它所尋求的社會意義,合縱連橫是蘇秦和張儀的產物,他們是有專利的。不過,合縱連橫的誕生有它的社會背景以及戰國中期隨著分封制的瓦解,周王室日漸失去號召力的社會現狀。

    譬如說發生了“冬,十月,秦王稱西帝,遣使立齊王為東帝(《資治通鑑·周紀》)”這種僭越禮制的事情,以歷史眼光去看,這就是赤裸裸的造反,畢竟人家周天子還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禮記·王制》上說“天子將出,類乎上帝”,可見周天子的地位是很鮮明的。但諸侯們的野心已經彼此心照不宣,像齊國就有“齊湣王既滅宋而驕,乃南侵楚,西侵三晉,欲並二週,為天子(《資治通鑑·周紀》)”的事情。

    那麼為什麼會有合縱連橫這種戰略思想的出現呢?為此我們必須瞭解當時戰國中期時代的整個社會背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清晰的瞭解到合縱連橫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分封制的瓦解以及社會格局的日趨明朗化

    (1)分封制瓦解引發的社會變動背景

    先簡單談談分封制的瓦解這件事。

    大家都知道東周晚期之所以會形成“天子弱而諸侯強”的局勢是因為周王室失去了對諸侯們的節制,那麼周王室為什麼會失去對諸侯們的節制力呢?

    除了統治者本身的腐敗和無能,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分封制的瓦解。

    分封制,顧名思義是一種利益分配方式,這是一種很質樸的社會制度框架,譬如秦國起初只不過是給周王室養馬的,後來得到了周王室賞賜的一塊土地,這才有了自己的根據地。“今其後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史記·秦本紀》)”

    後來發生了犬戎之亂,周幽王被殺,新即位的周平王動遷,秦國就派出士兵護送周平王,於是這位周天子向秦王許諾說“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史記·秦本紀》)”

    這時候的周天子手中還掌握著大片的土地,所以他可以繼續維持分封制的運轉。但是隨著周天子分封給諸侯的土地越來越多,可供他分配的利益必然也隨之減少,到最後周天子不得不淪落到寄居在西周公國裡。

    分封制發展的最終階段,社會利益已經完成分配,於是周天子便相應的失去了自己的社會地位,“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於是演變為“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諸侯們擁有了大片的土地、人民和軍隊,在分封制發展的最終階段,當舊有的利益分配完成時,也意味著新一輪的利益分配拉開了序幕,但這一回,周天子已經不再是分蛋糕的那個人。

    當“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社會秩序隨著分封制瓦解時,也就不難怪孔老夫子感慨禮崩樂壞了。這就是當時的社會背景,分封制已經無法繼續運轉,至少相對周王室而言,因此“天子弱和諸侯強”的社會格局形成。

    譬如周王室越來越沒有影響力,有的諸侯還產生了“圖周”的打算,“齊湣王既滅宋而驕,乃南侵楚,西侵三晉,欲並二週,為天子。”但這時候的周天子畢竟還是有可利用的價值,譬如“三家分晉”以後,周天子也不得不被迫承認韓趙魏三個新國家的諸侯身份,“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資治通鑑·周紀》)”

    於是就有上文提到的秦國和齊國僭越禮制稱帝的事情發生,那麼秦國為什麼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呢?這就是周王室衰微後,戰國七雄之間形成了新的勢力秩序。

    (2)戰國中期社會局勢越發趨於明朗化下,“合縱連橫”體現出來的價值和意義

    秦國和齊國毫無疑問屬於第一梯隊的強國,秦國一直打算圖謀中原,但是在“三家分晉”之前由於中間擋著一個強大的晉國,使得秦國一直被擋在西邊,因此秦國也不得不和晉國搞好關係,這就是秦晉之好的來源。“三家分晉”以後,晉國被一分為三,各自為政,這對秦國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遇。

    因此我們經常看到秦國和韓趙魏三國之間的戰爭,其實就是秦國打算東進中原,秦國尤其是經過秦孝公主導的商鞅變法以後,國力空前強大,而且秦國內部也不繼續沿用分封制,而是採取郡縣制,這也是東周晚期分封制瓦解的一個證明。

    可見分封制的弊端已經暴露出來,“並諸小鄉聚集為一縣,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廢井田,開阡陌,平鬥、桶、權、衡、丈、尺。(《資治通鑑》)”,諸侯們都開始中央集權的程序,應該說這是中國歷史從分封制向郡縣制過渡的一個時期。

    經過秦孝公的治理後,到了秦惠文王時,整個戰國格局已經發生了“事秦”和“抗秦”以及後來“圖周”三種非常鮮明的社會格局劃分現狀。

    在經過一番考量後,蘇秦選擇走西入秦,遊說秦王說“秦四塞之國,被山帶渭,東有關河,西有漢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馬,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眾,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稱帝而治。(上同)”

    我們可以發現,這時候的蘇秦還是很看重秦國,希望在自己的輔佐下可以幫助秦國統一六國,說明秦國的實力確實讓蘇秦頗為動心。然而蘇秦遭到了秦惠文王的拒絕,一年後,當蘇秦苦學歸來時,他的戰略思想發生了變化。

    以前他打算“舉秦以吞天下”,但現在變成“合縱以抗秦”,因為他知道秦國早晚要東進中原,不過既然秦王之前沒有任用他,蘇秦肯定也不會再去秦國了。

    於是接下來就有了我們熟悉的蘇秦遊說六國的情節,透過分析六國和秦國之間的厲害關係,斷絕了六國諸侯“事秦”的念頭,蘇秦嘴巴很厲害,把韓王說的很激動,直髮誓說“寡人雖不肖,必不能事秦(上同)”。

    又對魏王說“今乃有意西面而事秦,稱東籓,築帝宮,受冠帶,祠春秋,臣竊為大王恥之(上同)”,對齊宣王說“今乃西面而事秦,臣竊為大王羞之(上同)”,又對楚王說“今乃欲西面而事秦,則諸侯莫不西面而朝於章臺之下矣(上同)”。

    蘇秦儘管在極力挑撥六國諸侯和秦國的關係,但是卻也反映出當時秦以一家獨強的勢力格局,各諸侯也已經出現了“事秦”的思想動搖。而合縱的價值和意義就體現了出來,蘇秦試圖聯合各個諸侯,組成一個聯盟以對抗秦國的崛起。

    其所反映的社會現狀是周王室衰微後,社會勢力格局的重新洗牌以及新一輪社會利益的重新分配,而秦國的崛起讓它隱隱具有了重新分配利益的力量,在此背景下,當秦王拒絕蘇秦時,蘇秦便只能提出“合縱抗秦”的戰略思想。

    這一戰略思想的價值和意義就在於遏制秦國的崛起以及動圖中原的計劃,無疑,蘇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秦兵不敢闚函谷關十五年”,蘇秦的這一頓操作,就替諸侯們多爭取了十五年的延續壽命。

    而蘇秦也取得了世俗意義上的巨大成功,“周顯王聞之恐懼,除道,使人郊勞。蘇秦之昆弟妻嫂側目不敢仰視,俯伏侍取食”,身佩六國相印的蘇秦非常生活的上演了一出屌絲逆襲的戲碼。

    而隨著蘇秦“合縱”戰略的提出,另一個縱橫家張儀則提出了相對應的戰略思想“連橫”,蘇秦“合縱”的戰略思想就是“抗秦”,而張儀“連橫”的戰略思想就是“事秦”,這也算是兩人之間的較量了。

    連橫這一戰略思想的出現說明秦國已然具備一超多強的強大地位,已經具備了逐鹿天下的主動權,而各諸侯們則相反陷入了被動,“圖周”已經變成了不切實際的計劃,各諸侯需要迫切考慮的反而是在“事秦”和“抗秦”中做出抉擇。

    如果說蘇秦遊說諸侯是陳說“事秦之危害”,那麼張儀遊說各諸侯則是陳說“抗秦之危害”,這是一出非常精彩的戰略思想之間的碰撞,張儀對魏王說“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史記·張儀列傳》下同)”,對韓王說“先事秦則安,不事秦則危”,對齊王說“大王不事秦,秦驅韓梁攻齊之南地”,又威脅趙王說“今楚與秦為昆弟之國,而韓梁稱為東籓之臣,齊獻魚鹽之地,此斷趙之右臂也。”

    在張儀的遊說下,合縱之約順利瓦解,除了使秦國減輕了自身面臨的軍事壓力,實際上合縱之約的瓦解已經表明“圖周”成為了秦國的囊中之物,各諸侯在和秦國的對抗中已經預先立足於失敗之地,對各諸侯而言,“事秦”也許是表面上保持對秦國的順從。

    但對秦國來說,“事秦”卻給予了秦國對諸侯們各個擊破的機會,而秦昭襄王時代“遠交近攻”的政策也對諸侯們造成不小的困擾,導致各諸侯之間各懷鬼胎,始終無法組成一個合縱的聯盟,最後秦國統一六國,贏得最後的勝利。

    而“合縱連橫”這一策略也反映出戰國時代各諸侯之間面臨的新的社會秩序和挑戰,自周王室衰微以後,在經歷春秋時代各國之間的兼併戰爭以後,最終勝出的戰國七雄之間的爭鬥也趨於白熱化,且隱隱透露出新的社會格局。

    而合縱連橫顯然已經表明,秦國正以它快速崛起的強大姿態以及巨大野心在各諸侯之間脫穎而出,當然,合縱連橫也令我們看到,在社會面臨鉅變的前夕,各諸侯都因為他們各自做出的選擇獲得好處或付出慘痛代價。

    只能說時代的鉅變就像大浪淘沙,最後能夠留下來的往往寥寥無幾。

  • 3 # 鄧海春

    合縱連橫,簡稱“縱橫”,是戰國時期縱橫家所宣揚並推行的外交和軍事政策。其中縱橫家可分為“縱家”與“橫家”,縱家代表人物蘇秦曾經聯合“天下之士合縱相聚於趙而欲攻秦”,他遊說六國諸侯,要六國聯合起來西向抗秦。因為秦在西方,六國土地南北相連,故稱合縱。與合縱政策針鋒相對的是連橫,“橫家”代表人物張儀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以“橫”破“縱”,促使各國親善秦國,使六國皆臣服於秦。縱橫家們反覆無常,事無定主,各國或相約合縱拒秦抗齊,或背盟橫強秦楚。亂世之中,合縱連橫真的有意義嗎?

    一、縱者合弱,橫者事強

    據《韓非子》記載:“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在亂世之爭中,只有強的國家才有發言權,而在戰國中期,齊、秦兩國最為強大,東西對峙,互相爭取盟國,以圖擊敗對方,但雙方都沒有以一己之力征服諸國的能力,因此“朝秦暮楚”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也為橫強策略提供舞臺。連橫的目的在於侍奉一個強國以為靠山從而進攻另外一些弱國,以達到兼併和擴充套件土地的目的。弱國積極投奔強國,達成自己的戰略目標,大國也歡迎小國前來附庸,以此壯大自己的聲勢。

    雖有秦、齊兩座大山壓著,但其餘五國也不甘示弱,為求自保,在與齊、秦兩國時而對抗,時而聯合中,五國之間也多有合縱盟約,以此抗秦拒齊。合縱就是南北縱列的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強國,阻止齊、秦兩國兼併弱國,在秦、齊還不是強大到足以與天下為敵的時候,合縱盟約還是很好用的,因為五國結盟,其勢氣還不是秦、齊其中一國能夠抵抗的。

    二、攪動亂世,唯我縱橫

    有人說,從春秋開始,這天下亂世,便是鬼谷子先生一手布的局,為何?放眼望去,龐涓、孫臏、張儀、蘇秦、等名動一時的國之棟樑,都是自鬼谷而出,他們代表的縱家與橫家互相攻訐詰難,既是和平統一的推動者,又是攪動亂世的破壞者。或許在鬼谷子眼裡,春秋戰國只是一盤棋,他既持白子,又捏黑子;既是對弈人,也是觀棋者,天下紛爭與自己何干?圖的不過是擺弄人心,操縱生死之快感。

    “蒼生塗塗,天下繚燎,諸子百家,唯我縱橫”,鬼谷子本人涉獵之廣,儒、道、法家等多有參悟。同時,鬼谷門生遍佈各地,哪一個不是風雲一時的人物。其中又以縱橫家的成就最為顯著且最為人所熟知,“蘇秦為縱,張儀為橫,橫則秦帝,縱則楚王,所在國重,所去國輕”,張儀奔走列國,“憑口舌遊說六國向西事秦”;蘇秦身掛六國相印,合縱攻秦聲勢浩大,弱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一人之言,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勝過百萬雄師!”縱橫家以其對天下局勢把握之精準、口舌言語之銳利,遊說各國諸侯或連橫強國,或縱弱伐強,他們是趨炎附勢、朝秦暮楚的勢利之徒,同時也是傾危之士,“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的大丈夫啊!所以在有些人看來,合縱連橫的真實意義便在於:攪動亂世。

    三、人心不古,縱難勝橫

    縱觀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合縱並不是連橫的對手,在幾次合縱攻秦之戰中,只有一次成功,其餘幾次不是被張儀散解諸侯盟約,就是被秦國軍隊武力征服,為何合縱難敵連橫呢?是縱家遊說者口舌不如橫家的銳利,還是六國之兵卒不如秦軍強勁?當然不是,縱難勝強,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六國心不齊。

    第一次合縱攻秦,公孫衍舉魏、趙、韓、燕、楚五國之兵陳列函谷,還說動草原義渠伺機發難,但楚、燕暫時受秦威脅不大,態度消極,心存觀望,秦相張儀抓住機會,遊說兩國撤軍,導致五國中實際出兵的僅魏、趙、韓三國。聯軍攻至函谷關,被秦軍擊退,第一次合縱攻秦之戰失敗。

    第二次合縱攻秦,齊、韓、魏恐秦繼續擴張,對己更為不利,乘秦軍久戰疲憊,於當年聯合攻秦,經三年苦戰,終於擊敗秦軍,攻入函谷關,儘管第二次合縱攻秦勝利了,但也是慘勝

    第三次合縱攻秦,齊、秦交好,互尊為帝,合縱鼓吹者蘇秦,亦為燕國利益入齊遊說,勸湣王取消帝號,共同反秦,使天下“愛齊而憎秦”,還發動六國合縱攻秦,然而各國互相觀望,不肯首攻。秦為破壞列國聯盟,主動取消帝號,還歸還曾佔領的土地於魏、趙。列國散去,第三次合縱攻秦,未交戰即告瓦解

    第四次合縱攻秦,五國組成聯軍同仇敵愾,大敗剛打完長平之戰而元氣大傷的秦國,第四次合縱攻秦之戰獲得了勝利。第五次合縱攻秦,秦相呂不韋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指揮秦軍對三晉發動猛攻,佔領大片土地,切斷了燕、趙與魏、韓間聯絡,並在戰略上造成對趙、魏、韓三國側翼包圍態勢。

    中原各國為打破不利局面,以圖生存,盡最大努力再一次組成趙、魏、韓、燕、楚五國聯軍抗秦,先開始因為秦新佔區大,兵力分散,且人心尚未穩定,進攻順利,聯軍順勢攻下函谷關,直逼秦都咸陽,卻被秦軍集中兵力,一舉殲滅,“於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第五次合縱攻秦失敗。

    及至秦王政親政,採取李斯“滅諸侯,成帝業”的建議,加快滅亡六國的步伐,列國無力抵抗,合縱戰略至此破滅。

    “合縱連橫”策略是始於先秦時代,具有重大意義,其出現表明諸侯國之間不再只重視軍事實力,外交也成了重用政治手段。這段時間內,縱橫家奔走列國,以口舌謀利,雖為“亂世”,但也起到了推動天下統一的程序。甚至不可否認的是,現代社會也常常出現合縱連橫之策,我們應該以史為鑑,如果約定合縱,必須要懂得放棄自身部分利益,運用“捨得”這種精神,有舍才有得,不捨永遠不得。而若是連橫,必須要知道在與別人合作的同時,還得不斷深度發掘自身的潛能,強大自我。合縱連橫的意義,便是如此。

  • 4 # 老道讀書

    我覺得合縱連橫是為了抗橫秦國。

    當時秦國日益強大而且威脅到戰國其他國家的生存。

    所以才有後來蘇秦遊走各國,遊說他們聯合抗橫。

    才有荊軻刺秦王。

    但是,秦始皇稱霸之心已定,不是聯合就可以抗衡。最後秦始皇統一六國,才有了大中華的統一。

  • 5 # 良人說史

    提供了一種大國崛起的辦法。

    春秋篇:大國崛起靠的是“天子詔令”,鄭國挾天子令諸侯。

    良人一直認為當今的世界形式,跟春秋戰國有的一拼。

    周武王分封諸侯,中原大地出現數百國家,大小不一。大國小國不因土裡人口衡量,而已周天子的分封為由,血緣親疏是衡量大國的標準。周武王分封天下,為公侯伯子男五爵。這就是為什麼山東諸國一直看不起秦國的原因,因為建國時間晚,國君只是個“伯爵”。《左傳》所載:晉侯秦伯。

    鄭國雖然建國時間晚,但是國君是周宣王的弟弟,跟天子血緣近。西周末年鄭桓公為司徒,周平王東遷不得不依靠鄭國的力量,鄭武公、鄭莊公在位期間逐漸掌握了周室大權,儼然是春秋第一大國。

    東面就是魯、宋,西北就是成周、衛、晉,西南就是陳、蔡、許和楚,周圍還有許多姬姓、姜姓、偃姓、嬴姓及其他姓的小國,正如《國語·鄭語》所說:“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則皆蠻荊戎狄之人也。”

    這麼多國家相互依存,矛盾何其多!周王室雖然衰微,但是威風還在。天子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鄭莊公走上了挾天子,令諸侯的道路。奇貨可居,令諸侯投鼠忌器,打著天子的旗號為自己謀私利,兼併了周邊的小國,侵奪許國,干涉宋、衛、魯等國,天下諸侯,莫非鄭黨

    面對氣勢如虹的鄭,就是周王室也得夾著尾巴做人,收起自己的傲氣。

    周平王覺得鄭國勢大,想削弱鄭莊公在中央的權力,把大權給虢公。鄭莊公聽說之後質問周平王,周平王支支吾吾不敢聲張,不得不透過互換“質子”的辦法,平息鄭莊公的怒火。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於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

    周其實跟諸侯國沒什麼兩樣了。

    但是他還是天下名義上的統治者,率土之濱,依舊都是王臣。

    鄭國偷割了周人的小麥,鄭莊公二十五年,侵周地,取禾。周桓王屁都不敢放一個隱忍不發,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鄭莊公三十七年,莊公不朝周,周桓王率陳、蔡、虢、衛伐鄭。

    孟子回味春秋禮儀這樣說道: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於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無非事者,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

    這下週桓王覺得找到報仇的藉口了,視其為叛亂,率軍平叛,得到了陳、蔡、虢、衛的響應。

    結果王師大敗。

    這是不是有些搞笑呢?美國打著聯合國的旗號,組織聯合國軍進攻北韓,結果大敗而歸。

    歷史極其相似。

    鄭國本來能殺掉周王,但是鄭莊公力排眾議,放周天子一馬。這也預示著周王的衰敗。

    祝聸射中王臂。祝聸請從之,鄭伯止之,曰:“犯長且難之,況敢陵天子乎?”乃止。夜令祭仲問王疾。

    侵犯長者尚且要遭到責難,何況欺辱天子呢?

    雖然禮崩樂壞但是挑戰周天子聲望還是不行的,鄭莊公不得不假借天子讓自己師出有名。

    挾天子,令諸侯。鄭國崛起成為小霸。

    東周周天子大權旁落,鄭國率先發難,之後齊國崛起,齊桓公該如何選擇?

    春秋中篇:尊王攘夷,齊桓公威臨九州。行天子事權,九次會盟諸侯,當世界警察,到處“除暴安民”。

    夫劫許之而倍信殺之,愈一小快耳,而棄信於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

    齊桓公依靠管仲,方能稱霸天下。我們都知道管仲原本是個商人,商人重利更重信譽。

    管仲治齊的辦法就是,行方便之事,以取信諸侯。

    夫劫許之而倍信殺之,愈一小快耳,而棄信於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

    靠承諾取勝,給諸侯國畫餅,空頭承諾,籠絡小弟。

    說白了就是,大家都別鬧,聽我齊國安排。

    還別說這套辦法很成功。

    諸侯聞之,皆信齊而欲附焉。七年,諸侯會桓公於甄,而桓公於是始霸焉。

    稱霸之後總得乾點什麼讓小弟們信服的事吧!

    齊桓公把矛頭指向了周圍的夷族,你們別鬧事,我也不趕盡殺絕。

    山戎伐燕,燕告急於齊。齊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於孤竹而還。

    齊桓公趁機教育燕莊公,其實就是尊王。

    命燕君復修召公之政,納貢於周,如成康之時。諸侯聞之,皆從齊。

    楚國欲發兵中原,齊桓公先伐之。道:昭王南征不復,是以來問。楚王被問的啞口無言,只好說:“昭王之出不復,君其問之水濱。”到底為什麼,我也不知道,你們去問河流吧!

    之後,會諸侯於葵丘。天子賞胙肉,命其不用跪拜。齊桓公依舊下拜。

    周襄王使宰孔賜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無拜。桓公下拜受賜。

    把周天子擺到一個很顯赫的位置,就算心裡不認同,表面上也是尊尊敬敬和和氣氣的。

    鄭莊公相當於奸臣,曹操之流,參拜不名、劍履上殿,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

    齊桓公相當於權臣,霍光之流,有廢天子的權力,依然稱臣納貢,小心謹慎不露聲色。

    連同齊桓公,春秋共出現五位霸主,並稱為“春秋五霸”,基本都是尊王會盟諸侯的路子。

    戰國篇:大爭之世強則強,弱則弱。兼併土地,一切都赤裸裸,血淋淋。秦國崛起於一隅,靠的不是天子也靠的不是尊貴,而是實力。

    春秋,大國崛起的道路離不開天子的扶持。戰國就不行了。

    國家之間一言不合就開戰,根本無盟約信譽可言,糧草輜重才是判斷大國的依據。

    國家之間往往一言不合就開戰,秦國在這種情況下舉國之力備戰,一切目的就是為了打仗,努力適應這個社會。弱國就不行了,常常是被擄掠的物件,惴惴不安,畏敵如虎。

    哪個國家願意吃虧呢?

    合縱、連橫就出現在這個時候。

    以往的謀略用不成了,謀士們就想出來新招數,這些人被稱為縱橫家,公孫衍,張儀,蘇秦,陳珍,樓緩,召滑等人。時期春秋後期已經有了縱橫學說的影子,燭之武退秦師用的就是縱橫學說,聯合鄭國反對強晉。齊國打魯國,孔子徒弟子貢,巧舌如簧在齊國、吳國、晉國、越國胡諂了一大通,結果吳王夫差攻打齊國,越王勾踐圖謀吳國,晉國防備吳國,引發了一連串反應,越國稱霸,吳國敗,晉國強,齊國亂,而魯國倖免天難。

    合縱是聯弱勝強,連橫是持強臨弱。

    《孟子》一書中有這樣一則對話,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這些縱橫家被孟子所認可。

    秦國以一國之力怎麼能收拾的了山東六國?因此必須分而治之。

    張儀主張連橫,公孫衍主張合縱。

    出的辦法往往讓人摸不著頭腦,可以說是連哄帶騙,但是往往有奇效。

    嚇唬魏國: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事秦則楚、韓必不敢動;無楚、韓之患,則大王高枕而臥。

    秦國就這樣周旋於諸侯之間得以做大,斷齊楚聯盟,合齊攻楚。

    大王誠能聽臣,閉關絕約於齊,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楚王大說而許之。什麼也不做就能得到六百里土地,楚王很高興啊,但是張儀並沒有履行承諾。楚國上當,秦齊共攻楚,斬首八萬,殺屈匄,遂取丹陽、漢中之地。楚又復益發兵而襲秦,至藍田,大戰,楚大敗,於是楚割兩城以與秦平。

    更奇怪的是陳珍這個人。秦國獻地,陳珍說要發兵攻打秦國,楚懷王不聽。秦國沒有履行承諾,楚王要攻打秦國,陳珍說攻秦不如割地,結果楚懷王還是不聽。

    陳珍曰:“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齊秦合,齊秦合則患必至矣。”楚王曰:“原陳子閉口毋復言,以待寡人得地。”張儀乃朝,謂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里,原以獻大王左右。”還報楚王,楚王大怒,發兵而攻秦。陳軫曰:“攻之不如割地反以賂秦。”楚王不聽

    張儀惹怒楚王,緊接著便出使楚國,楚懷王欲殺之。

    張儀又開始了連蒙帶騙:

    凡天下彊國,非秦而楚,非楚而秦,兩國交爭,其勢不兩立。今秦與楚接境壤界,固形親之國也。臣請使秦太子入質於楚,楚太子入質於秦,請以秦女為大王箕帚之妾,效萬室之都以為湯沐之邑,長為昆弟之國,終身無相攻伐。

    結果秦楚又恢復盟好。

    反反覆覆,才是真愛。

    秦國在縱橫之間得以謀天下。

    結果秦武王卻想著“佔宜陽,臨周室,挾天子,令諸侯”,那不是笑話嗎?

    合縱連橫的意義就在於提供了一種讓國家崛起的辦法。大國崛起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王道行,便以王道取天下。王道不行,便以兵道去天下。該強硬的時候不能慫,不該硬氣的時候不能持強,這樣才能遊刃有餘,崛起於世界諸國。

  • 6 # 月明如昔

    千年依舊,鑑往知今!

    戰國延續了春秋的大爭之世,各國兼併,太史公的自序裡也曾言:

    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

    這種情況到戰國時期更甚,各國兼併更加激烈,據《戰國策.原序》記載,到了戰國:

    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敵侔爭權,蓋為戰國。

    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大爭之世,各國兼併非常激烈,一些小國為求自保、大國力求打擊勢均力敵的大國,於是就有了合縱連橫的雛形。因此嚴格來說,春秋時期的鄭國晉來從晉,楚來從楚,加上晉楚兩大國對秦、齊兩大國的拉攏,再參雜吳越,這些大國之間就達到了一個政治上的平衡,以至於在前546年,晉楚兩國舉行了弭兵之會,此後天下難得保持了數十年的和平!

    而在戰國以後,各國的局勢亦是如此,只是把春秋時期的鄭國變成了韓魏!

    源於戰國初期,春秋四強國晉齊楚越,晉被三分、齊被替代、楚國剛處於昭惠復國,百廢待興、越國勾踐之後持續內亂、秦國遠在西陲,因此彼時各個大國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差距。但這一局勢很快被打破了,三家分晉後的魏國,魏文侯雄才大略,任用李悝變法、吳起強軍,西門豹治鄴、樂羊徵中山,快速崛起,團結韓趙,攪動天下風雲,國力冠絕諸侯之首,奠定了戰國首霸的地位,但霸業也只持續了百年,到孫子魏惠侯後期,漸生怠惰之心,加上魏國本身處於四戰之地,緊鄰的秦齊楚分別崛起,以至於在三國打擊下,魏國迅速衰落,和南韓淪為難兄難弟!魏惠王曾經對孟子說過這樣一番話:

    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

    箇中我們也可以得知一二魏國的衰落歷程,之後戰國形勢突變,秦齊楚崛起為了達到平衡:齊楚攜韓魏以御強秦,秦國脅韓魏以制齊楚!因為秦脅韓魏地圖來看是西與東、齊楚攜韓魏是南北聯合,因此根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而上下為縱,左右為橫,所以把韓魏連秦稱為連橫,把韓魏合齊楚稱為合縱!這一概念的成熟,就是彼時,即戰國中後期!

    同時在那個時期,兼併激烈,生存和統一才是國家基調,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各國之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沒有固定的聯合物件,利益才是永恆!

    這其中的韓魏,處於四戰之地,為各國團結的物件,幾乎參加了每一次縱橫,也因此,兩國深諳縱橫之道:

    當沒有合縱趨勢時,就割地給秦國;

    當秦國的擴張和疆土界限讓列國認為有必要合縱時,就隨縱方向秦國索取領地;

    當縱方鬆動時,就倒向橫方,在秦國與列國火併時趁火打劫。

    縱觀之後百年,七國合縱連橫多次,無不如此!同時除了韓魏,當時兩個幕後boss-秦楚的態度也多影響縱橫結果:橫成則秦帝,縱合則楚王,雖然有誇張成分,但是還是有一定道理!而秦國是為了兼併天下,比如後來形容始皇帝統一天下的過程:奮六世之餘烈,吞二週而亡諸侯,即是這種意思!所以在秦國攻勢下,楚國更多還是為了抵禦強秦,抑制兼併。

    綜上所述,題主所說合縱連橫的真實意義就比較明瞭了,其中秦國連橫是為了兼併各國,而各國為了自保,以至於有了合縱共御強秦!因此縱橫是為了兼併和反兼併的一系列活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官渡之戰前曹操控制了多少地盤?